第135章
和药方与他们讨论,在他们有疑问时也会记下,然后回家便和莫老师一起查资料,一起琢磨着给他们一些建议。 大家就这么互帮互助,气氛更加的融洽了,每天满宝进入药铺,三位大夫都对她笑脸相迎,热情的打招呼。 今天热情的人里多了一个郑大掌柜,郑大掌柜给了满宝三张纸,笑道:“这是你要打听的铺子,我都叫人给你打听好了,我还使人去问了一下价钱,这前头呢是他们开的价钱,后头是我请牙人估的价钱。” 满宝看了一眼纸上的内容,见他打听得这么详细,感动不已,“郑大掌柜,真是太谢谢你了,等我家买下铺子,我请你吃顿大餐。” 郑大掌柜笑哈哈的道:“不必,不必,你是我们药铺的大夫,本来安家立业该是我操心的事,结果你不乐意要坐堂费,白在这儿挂单,这丁点小忙你再谢我,我可就羞愧了。” 郑大掌柜这会儿也和满宝混熟了,说话随意了些,他笑问,“你真的不要我们药铺的坐堂费吗?其实要了,你也可以像现在这样和丁大夫他们学习。” 因为满宝她也在拿出知识来,丁大夫他们为什么这段时间对她这么热情了? 还不是因为能从她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吗? 而满宝身上的东西显然比郑大掌柜之前预想的还要多,他更想把人留下了。 不想签合约不要紧,可以先拿钱,把感情培养起来了,以后再说嘛。 满宝再次拒绝了,已经说好了不要的,再反复就不好了,先生也不会赞同的。 不过再拿那三张纸时她觉得心里好受多了,决定等铺子定下,请郑大掌柜吃一顿略贵一点儿的饭菜就行。 满宝收了纸,等到中午回去后就去前院里找五哥六哥他们。 最近他们已经不那么心急的去找铺子了,而是每天出去逛一逛坊市,问些菜蔬和肉的价钱,现在家里吃的菜都是他们一大早去赶集买回来的。 周立重他们三个小的事儿更少,庄先生看不过去,干脆把他们抓了来继续读书。 每日上午都拘束三人在家读书,到了下午满宝回来要上课了才放他们走。 周立重和周立威两个已经好些年没读书了,这两天是读得头昏脑涨的。就连周立君都难受,觉得先生教他们的文章都好难。 满宝将纸递给他们道:“这是郑大掌柜打听出来的,你们看一看。” 周五郎和周六郎现在等的就是这个了,他们仔细的看了看,待看到那个他们曾经最喜欢的宅子在这儿给的价钱竟然是三千二百两,而牙人的估价是两千八百两时都惊呆了。 周五郎忍不住惊叫:“这也相差太大了吧?” 周六郎不太高兴,“这是专门欺负我们是外乡人?” 满宝点了点后面的标注道,“说是东家在外头欠了好多钱,所以急着脱手,这才估价这么低的,这位置也一般,在那儿的菜价都不会定太高,之前他们做酒楼就不怎么赚钱。” 满宝问,“六哥,你觉着这铺子你能盘活吗?” 周六郎思索起来,迟疑道:“我,我也不知道那儿的生意怎么样,我近来去看了,那家酒楼的客人是不多。” “发附近饭馆的生意怎么样?” “还好,但这儿的房价太高,远远比不上咱县城。” 周五郎盘起一条腿思索起来,道:“那条街位置还是不错的,墙后头就是内城,离坊门就三十来丈,街上的各种店铺都不少,逛街的人也多,只是因为那条街上的饭馆饭菜都一般,所以大家都习惯性的往隔壁街去吃。” 周五郎道:“我想着,老六的手艺不比其他饭馆的差,一开始肯定难做,但做的日子长了,生意肯定会慢慢好转的。” 周五郎点着纸上的价钱道:“本来我是不太想买这个铺子的,太贵了,可如果两千八百两能买下,我们亏上个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都没什么,我们不用请账房伙计,自家人就可以,这样就省了人工的开销。” 周五郎给几人算道:“我看过,除了立君,我们都可以住到铺子里去,吃住都在铺子里,节省不少,铺子也是我们自家的,不用担心每月还有租金什么的,撑个一年半载,应该会好转的。” 周六郎也点头道:“这段时间我们把那条街上的饭馆都吃过了,我觉着饭菜都比不上我做的。” 满宝摸着下巴道:“再来一味好酒,饭馆就起了。” “你别想了,”周五郎道:“我问过京城的酒,就是普通的高粱酒都贵得很,我们买回来再往外卖,客人们爱喝还好,多少有些赚头,不爱喝,这些酒水可都砸手里了。好酒又太贵,我们买不起。” 满宝道:“我们自己酿呗。” 周五郎看向周六郎。 周六郎道:“我不会酿酒,大嫂都不会呢,她只教过我做甜酒,这个我会做,五哥你喝吗?” 周五郎没好气的道:“不喝,那是女人喝的。” 满宝便乐道:“你们都不会酿酒,我会呀。” 大家一起看向她,“你什么时候会的?” “等我去看书,学会了告诉你们。” 众人:…… ☆.第九百四十六章 决定(给书友“Kz”的打赏加更) 满宝觉得,这世上没有什么技能是看书后学不来的,而百科馆内各种书都有,酿酒这样的书应该也是有的。 所以她很自信满满,直接和两个哥哥拍胸脯道:“酿酒的事交给我,铺子你们就选定了这个?” 周五郎看着纸上的各种信息,找了笔来将好几个铺子划掉,然后把纸递给周六郎,上头现在没被划掉的只有三个了。 “你选一个吧。” 周六郎的目光还是忍不住落在那间最大的铺子上,作为厨子,他就是喜欢宽敞的地方。 周立君看到了便道:“既然六叔喜欢那就买这个吧。” 周立重和周立威也点头,“买吧,买吧,地方宽敞,晚上要是忙,坊门关得早,我们回不来也能在那儿住。” 周五郎便看向满宝道:“来前,娘给我们凑了一千五百两的银子。” 满宝大气的道:“剩下的钱我来出,我再给账上放二百两。” 周五郎之前没跟满宝去益州城,可不知道她卖花赚了很多钱,他眨了眨眼问,“你手上到底有多少钱呀?” 满宝嘿嘿一笑,不告诉他。 周五郎就看向周立君。 周立君摇头道:“我算不出,小姑的钱一直是自个收着的。” 她能算出四叔有多少钱,能算出大哥和二哥存了多少私房钱,但小姑的私房钱她还真算不出来,因为小姑的账一直是自己管着的。 而且小姑人在外面行走,来前的路子有很多,卖花得的这些大钱她当然知道,但除了这些钱,小姑得钱的渠道还有很多呢。 比如季家给的谢礼,来回好几趟,她并不全都知道有多少。 再比如她和纪大夫出诊,她总能分到一些诊金,去一些富贵人家,人家见小姑可爱,还会额外给一份见面礼。 除此外,还有他们庄子的收益。这两年老周头和钱氏以满宝要在外读书为由,不要满宝再往公中交钱了,她前脚交上去,老周头后脚就扣下来,说是要还给满宝。 不过老周家上下一致觉得那是老周头扣下来自己存着,就算是要给满宝,估计也是等满宝要成亲的时候给。 但出门前,老周头和钱氏拉着满宝说了许久的悄悄话,那些钱说不定还真给满宝了。 所以她是真的算不出。 周五郎虽然很想知道幺妹到底存了多少钱,但见她乐滋滋的不肯说,他便也不再问了。能给得起就好。 “行,明天我去找个牙人去谈价钱。” 满宝问,“要不要请郑大掌柜帮忙去做个中人?” 周五郎想了想后摇头道:“暂时不必了,我先去谈一谈,能谈得下来我们自己签了,不能,再找郑大掌柜出面吧。” 周立重道:“我们都知道估价了,何必还要花钱请个牙人?” 周五郎道:“你懂什么?这买铺子的事复杂着呢,谁也不知道这里头还有没有别的事,那些牙人有人脉,也熟,知道这样的事要怎么弄,我宁愿多花几两银子有保障,也不想事后被人坑。” 满宝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 周五郎起身道:“行了,你啥时候把钱给我?” 满宝道:“晚上给你,我回去数一数钱。” 周立君特别好奇的跟着回去,“小姑,你的钱到底藏在哪儿呀,那么多的钱呢。” 满宝面不改色的道:“看见我屋里那么多箱子了吗?” “那不是装书和衣裳的吗?” 满宝意味深长的道:“所以我不告诉你。” 不过满宝决定找时间把系统空间里的银子换成金子,金子要比银子好带多了。 满宝数了数自己的银子,抽出一千五百两来,想了想,又把她的那些金子找出来,换出了部分银子,这才放在一个空的藤箱里拿出空间。 晚上周五郎就领着弟弟和侄子们过来抬钱。 看到满宝从床底下拖出一个藤箱,打开,里面全是银子。 他便认真的看了一下那床底下,怀疑的道:“你的钱藏在床底下?” “不是,这是下午放进去的,五哥,你别总是想找我的钱藏在哪儿,要不然下次我去把你的私房钱找出来直接给五嫂。” 周五郎脸一红,小声的道:“胡说,我不藏私房钱的。” 周六郎带头起哄,“噫——”了一声,一脸的不相信。 周五郎就踹了一脚周六郎屁股,“噫什么,我都有媳妇了,藏什么私房钱?只有四哥和你才想着藏私房钱。” 周六郎就鼓动满宝,“满宝,快去把五哥的私房钱找出来。” 满宝挥手道:“行了,行了,快把钱抬走吧,立君,你可得把我的账记上,回头铺子赚了钱,收益可是要分我一半的。” “我知道了小姑,我会记上的。” 周六郎一边抬钱一边道:“满宝,你直接要一半的收益太多了吧?最多给你四成。” 周立重也点头,“是啊小姑,你钱只出一半,可我们还出人工了呢,我们这会儿可是没工钱的,白干活儿。” 满宝想了想道:“行吧,那就四成。” 周立威:“小姑你要不再考虑一下三成?” 满宝哼哼道:“不行,我还出酿酒的方子了呢,酒水也能挣不少钱的。立君,回头这个也要记上。” 周立君点头,高声应下,“好!” 满宝以做姑姑的威严定下了四成的收益,在心里和科科道:“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放肆的买买买了。” 科科丢给满宝一个笑脸的表情以作鼓励,不过它不是很有信心的,对他们赚钱的能力。 因为它在百科馆内找了找,适合远古时候的酿酒方子,现代研究出来的一个都没有,至于有关记录,它仔细的找了找,发现都没有具体的配方,只是有一些技艺的描写而已。 等满宝把抬钱的人送走,它这才把这个结论告诉满宝。 满宝盘腿坐在床上,依旧很有信心,“拿来我看看,既然有记录,那应该不难琢磨出来,以前做各种豆干我们不就是这么琢磨出来的吗?” 科科便把找到的那几本书搜出来给她看。 满宝特别豪气的买下,然后付了积分印刷成书。 满宝取了书出来翻找,问道:“在第几页?” ☆.第九百四十七章 买下(给书友“Becky”的打赏加更) 科科给她报了一个数字,满宝翻过去看,半响,沉默了下来,“就这一句话?” 科科道:“是两句。” 满宝:…… “这一本书只有这两句话是写酒的?” “宿主可以看一下别的书。” 满宝看着书上的“早在远古时候,人类便记载了各种酒水的存在,在一本《浪迹丛谈续谈三谈》中记载有‘今各地皆有烧酒,而以高粱所酿为最正。北方之沛酒、潞酒、汾酒皆高梁所为。’……” 只有这两句的记载,满宝都惊呆了,她翻到前面去看书名——远古时代风物研究。 满宝将书啪啪的翻飞,大叹一口,开始去摸别的书看。 三本书,都有一小段涉及到酒的内容,其中最为详细的一段是论述一个朝代是否有蒸馏酒的,因为历史中记载的烧酒做法是“实酒满瓮,泥其上,以火烧方熟,不然不中饮”;但实际上,从古时候开始,普遍认为的烧酒为蒸馏酒。 满宝摸了摸下巴,问道:“什么是蒸馏酒?” 科科道:“这是一个定义,不用购买书籍,我就可以帮你检索。” 说罢将蒸馏酒检索出来给她看。 满宝看到这长长的两大页词条,乐起来道:“哎呀呀,这上头不就说得很清楚吗?这词条可比书上写的还详细。” 满宝翻到最后,甚至还看到了列举出来的两个酒的具体配方。 满宝高兴得不行,自信满满的记下来,记着,记着她觉得不对了,首先是这个器具,这个蒸馏器是什么东西? 还有,玉米是什么东西? 高粱和小麦她是知道的,可为什么这么多高粱和小麦和那什么玉米一块儿才做出来这么一点儿酒? 满宝纠结起来,停下了笔,又看向了那三本书。 满宝熬夜看书,第二天又把书给带到了药铺里,没病人的时候她就拿出来看,在看完那本描写了最多酒的书后,她终于知道了点儿什么。 于是下午回到家后,满宝便坐在了庄先生的对面,问道:“先生,你爱饮酒,世间很多人都爱饮酒,那为何酒楼和酒肆不多做些酒售卖呢?” 庄先生道:“酒价高,谁能天天喝得起酒呢?” “都是粮食酿成的,多酿价格不就便宜了吗?” 庄先生便笑道:“天下吃不饱饭的人还有许多,边关也不稳,如何能多酿酒?” 满宝问道:“贫者反对酿酒?” 庄先生微微点头,“不仅贫者,朝中许多大臣,还有陛下都不会鼓励民间酿酒,酿酒多了,粮价也是会上涨的,不过朝廷对此的要求也宽松,并不会阻止民间酿酒。” 满宝想了想问,“先生,你觉着我酿酒怎么样?” 庄先生看她,“你会酿酒?” “现在不会,学嘛。” 庄先生便挥手道:“想学就学吧,这世间酿酒的人多了,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也不多。” “那要是我琢磨出一种特别厉害的酿酒法子,酿出来的酒很烈,但很费粮食呢?” 庄先生:“那你可得把方子藏好了,流传出去,天下的贫者要恨死你了。” 满宝便失望,“那还是算了,我想办法去酿造不费粮食的酒吧。” 庄先生哈哈大笑起来,问道:“这世上有这样的酒吗?” “有呀,葡萄酒不就是吗?郑大掌柜今天还跟我们炫耀说他刚得了一瓶葡萄酒呢,”满宝眼睛一亮,“对呀,我可以酿葡萄酒。” 庄先生:…… 他觉得这个弟子想一出是一出,直接挥手道:“你先查查这葡萄酒要怎么酿,再去想一想上哪儿找葡萄去吧。” 满宝嘀咕道:“长安地价一定高,所以要种普通还得回家里种去,可在家里种葡萄,自然只能在家里酿酒,酿好了再拉到京城来,好远啊……” 满宝陷入了纠结中。 庄先生摇了摇头,捧了书看,淡淡的道:“未正上课,你要是不去午睡,一会儿要犯困了。” 满宝就往自个的房间跑。 满宝纠结,周五郎却不纠结,既然已经决定了要买这个大铺子,他便瞄准了它死磕。 连着两天都约那个东家出来谈,在他和牙人的努力下,总算把价格砍到了两千八百两,他们找了中人去衙门里签合约,还有交接,周五郎还把铺子里的家具,厨具等都用二十两银子买下了。 原东家一直摇头表示自己亏大了。 周五郎便笑道:“原老爷,酒楼里的桌凳等都旧了,也不是多好的东西,您想卖出去是卖不掉的,而我们自家想买桌凳也不难,全新的,一套桌椅也用不了几个钱,您算了一算,算上柜台才要花几个钱?” 原东家道:“周五爷,我这桌凳可都是好木,你们要是买些不好的木头自然花不来多少钱。” “我们原也没想做多贵的饭菜,这桌凳自然不用太好的,我是想着原老爷把这些东西搬上搬下的不方便,这才全包下的,您要是觉得吃亏了,大可以搬走嘛。” 因为他对他们虚开价格过高,周五郎一直有些不高兴,只不过他们就看上了这个铺子,不然他才不和他做生意呢。 哪有这样做生意的,欺负他们是外地来的,便比别人多开了四百两的价格,这也多出来忒多了吧。 四百两,都够他在自家县城里买四个铺子了。 原东家沉默下来,他当然是不可能的把东西搬走的,他是真的亏了,他那些木头真的是好木头,可正如周五郎所言,他也不见得就占了他的便宜,因为二十两他的确可以买全新的桌椅和柜台了,虽然木头可能不好。 但如果来店里吃饭的都不是特别有钱的人,对这种是不会讲究的。 原东家叹息一口气,和周五郎交接完,当着人的面,周五郎对跟着的周立君点点头,周立君便出去挥了一下手,周六郎便带着周立重抬了一个藤箱进来,再出去,又抬了一个进来。 然后打开,上面是白花花的银子,再打开另一个,上面有一些金黄,剩下的则是白花花的银子。 不仅原东家,就是县衙里的官吏们都目瞪口呆,这是要当场银货两讫? ☆.第九百四十八章 消息(给书友“Al Pacino”的打赏加更) 老周家的人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他们有钱,人家也直接把铺子卖给他们了,他们当然要直接把钱给人家啦。 不然拖欠着有什么意思? 周五郎请来的牙人也惊了一下,然后迅速回神,和原东家笑道:“原老爷您看,我们周五爷够诚意吧?” 原老爷愣愣的点头,他还以为今天会先给个两三百两的定金,剩下的要查验过后再给呢。 遇上无赖一点儿的,恐怕还有的追呢。 不过,他想着对方是外乡人,又是要自己开饭馆的,肯定不敢拖欠太久。 他为什么最后还是选定了周五郎做交易? 不就是因为他们是外乡人吗? 笃定他们不敢拖欠太久,结果人家压根没想着拖欠呢。 当着官衙里办文书的官吏的面儿,还有他们请来的中人及牙人的面儿,原老爷称好了银子,一一的检查过,银色和金色都不差,大多都还是官银,便点了一下头,互相交接完毕。 老周家的人爽快,原老爷便也爽快起来,笑问,“周五爷,你们要不要再去铺子里勘验勘验?” 周五郎顺势点头,“也好。” 他们正想再去画一画图,晚上回去和满宝商量一下,重新把铺子刷一刷就可以重新开张了。 下午,老周家的人回到家里时便给了满宝一张房契,满宝仔细的看了看,问道:“这就是我们家那个掏空了家底会下金蛋蛋的铺子?” 老周家的人一本正经的点头,严肃的道:“没错。” 一旁的白二郎乐得哈哈大笑起来,道:“会不会下金蛋蛋还不知道,不过它是个吞金兽倒是真的,我已经预感到接下来你们要花很多钱了。” 满宝道:“不够了问你借。” 白二郎想也不想的回道:“不借!” 白善道:“你不是想卖花吗?找到花了吗?” 早就找到了,满宝和商城那个专门卖花的商家联系过了,纯种的菊花他没有,但变种的有呀,更有各种千奇百怪的花型。 不过满宝最后还是选了几盆正常一点儿的,和郑大掌柜等人打听过后估摸着会值钱的花色。 可惜了,此时中秋未到,很难找得到高价买花的人。 白善道:“据说益州王要进京了,这一次他带着妻儿一块儿,我想益州王妃刚进京,肯定要宴请亲朋,到时候少不了要布置花园。” 他看着满宝道:“你那些花……” “卖她!” 白善便笑道:“这个不难,我想经过益州城的事,他们家的下人应该不会再做强买的事了,可你和立君却是不适合再出现的。” 于是俩人的目光一起落在了周五郎等人身上。 周五郎愣愣的问,“你们在说什么呢?” 满宝道:“我们在说卖花挣钱的事,五哥,到时候你和立重他们拿着花去卖给益州王妃吧。” 周五郎瞪大眼,压低了声音道:“你不要命了,这时候不应该躲着他们走吗?” 满宝不在意的挥手道:“不怕的,卖盆花而已,我们按照市价卖,他们不会多想的,且你们是生面孔,他们不会怀疑的。” 白善点头,“益州王府的钱,不赚白不赚。” “就是。” 白二郎冲俩人竖起大拇指,“你们的胆儿可真够大的,难怪先生说论惹祸你们比我厉害。” 白二郎说着觉着有些不对,问白善,“你怎么知道益州王他们要进京了?” “国子学里听说的,”白善道:“听闻昨天皇帝又在小朝会上提起了这事,太后又病了,大臣们这才让了一步,同意让益州王提前进京贺寿,也是侍疾。” 满宝算了算时间,“哎呀,那七月半他们岂不是要在路上过?” 从小深受钱氏影响的满宝还是有些小迷信的,“我娘说了,月半的时候不能出远门。” 周五郎觉着她也太操心了,道:“要是路上出事才好呢,最好被冤魂勾去魂魄,倒省了我们的力了。” 白善却严肃的道:“不行,他就是要死,那也得死在案子翻了以后。” 满宝连连点头,“他这会儿死了岂不是太便宜他了?而且我亲爹和亲娘还死得不明不白的呢。” 白善点头。 周五郎不太理解他们的想法,他觉得这种仇人死了就行了,管他是怎么死的呢。 但仇主要是他们两个人的仇,他们既然认定如此,他还能怎么办呢?主要是他也不能真指挥冤魂去勾益州王的魂呀。 这种话也就私底下说一说罢了。 迷信的不仅是钱氏和满宝,太后也很迷信。 所以哪怕皇帝下了旨让益州王入京,她还是不怎么高兴,在皇帝皇后来给她请安,顺便共进晚膳时抱怨道:“你怎么就不能早些下旨,我说上个月就该让他们进京来了,结果非得拖到了七月,等旨意到了益州城,他们一启程正好赶上七月半……” 皇帝笑道:“知道母后心疼五弟,所以我让人传话了,让他歇过了七月半再启程,过不了多久母亲就能见到老五了。” 太后便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半响后叹了一口气,“希望他们一路平安吧。” 皇帝笑道:“会的。” 皇后顺势接过话题,笑道:“母后,益州王府那边要不要妾身先派人过去看一看?五弟妹在京中留的人手有限,那益州王府他们也有三四年不住了,得好好的收拾收拾。” 太后一下被挑起了话题,连连点头道:“对,是得派人去好好的收拾收拾。” 她想了想,扭头对自己的大宫女道:“这事儿你去安排,就不麻烦皇后了。” 皇后在一旁笑着,还微微躬身,连声道:“那就要辛苦母后了。” 太后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幸亏你提醒,不然我都要忘了这件事了。” 皇家一片其乐融融,总算是把益州王鬼月赶路进京的事给揭过去了。 满宝最近除了读书学医术外,又痴迷回她的花花草草去了,隔三差五的往家里搬一盆还未开的菊花,这其中竟然还有一盆隐隐看着似乎是绿色花苞的菊花。 庄先生都没忍住围着看了半天。 他觉得很新奇,问道:“你这些菊花都是哪儿来的?” ☆.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种花(给书友“华”的打赏加更) “跟一个花农买的,他种的花可多了。”满宝却正在伺候水仙,哼哼道:“他想用菊花和我交换水仙,我才不换呢。” 庄先生看看地上这几盆精致漂亮的菊花,又扭头看看满宝那缺了口的破花盆里的那几株像蒜一样的草…… 庄先生:…… 他忍不住摇了摇头,背着手回书房,现在的人他越来越搞不懂了。 满宝将一盆盆菊花摆在屋檐下,躲避天上的烈日,每日按照卖家叮嘱的浇水,到了新环境它们也适应得特别良好。 满宝对此很满意。 周五郎他们正忙着店铺的事,每日都早出晚归的,也没留意这些,等他们察觉到时,满宝买回来的花已经摆满了院子的两边走廊。 不仅有菊花,还有各种他们听说过,没听说过的花。 这都是卖家给满宝推荐的,为了从满宝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他可是煞费苦心。很多花都是半卖半送。 可能是因为常年挖植物挖的,满宝对花花草草一类的特别喜欢,没看到图片时还好,一看到图片就喜欢得不得了。 卖家推送的可以养在水缸里的变种莲花,那么大的一朵,只有两片娇羞的躲在花下的叶子,粉尖带红特别漂亮。 还有一种长得特别像月季的花,说是叫古早玫瑰,是他们农场这些年来最大的一个研究成果,基因还原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就是稳定率很低,但也及格了,有百分之六十。 满宝看得是喜欢不已,因此除了菊花外,她一口气买了好几种莲花和古早玫瑰。 颜色各不相同,花型也不同,有的还在含苞,有的则是才有个小绿点儿,连花苞都不算,卖家似乎是为了引诱满宝,都给她附送了一盆正在开放的花。 当时她搬回来的时候,连庄先生都站在廊下欣赏了半天。 是真的很好看。 这么好看的花摆在廊下,周五郎他们想不知道都难。 他有点儿舍不得,“把这么好看的花卖给仇家?” 满宝道:“一百两以上,五哥你看着开价。” 周五郎眨眨眼,“一盆花一百两?还是所有的一起?” “当然是一盆花了。”周立君道:“五叔,你知道我们在益州城的时候一盆牡丹卖出了多少钱吗?” 周五郎摇头。 周立君便告诉他,周五郎瞪大了眼睛。 满宝道:“这些花各有各的美,虽然我觉得都好看,但我们晋人多爱牡丹,所以珍稀的牡丹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其他的花就要次一些。待明年春天,我们再找牡丹花出来高价卖给他们。” 白善没好气的问道:“你还想多卖他们几年呀?” 在他看来,最好今年就把这事了解了,他可不想再与他们同住几年。 满宝有些微的气弱,问道:“他们还没进京吧?” “没听说,”白善道:“只听说皇帝因为太后心疼,所以特意传话让益州王过了七月半再启程。” 白二郎很好奇,“同在国子监,我怎么没听说这些?你这是交了几个朋友呀?” “一个也没有,”白善道:“但我们班里喜欢说闲话的特别多,一下课他们就聚在一起谈论国政,朝中消息满天飞,我坐在最前面,想听不见都难。” 满宝和白二郎目瞪口呆。 白二郎觉着有些心塞,“为什么我们班里没人说这些?” “因为你们十二个人为一班,在京中都没什么根基,这些消息你们从哪儿知道?”白善早摸透了其中关窍,“我们班二十二个学生,除了我们三个外,有五个是大考进来的,剩下的十四个全是恩荫进来,祖父或父兄皆在朝为官的,那些消息我们就是想不听都难。” 一旁的白大郎突然插嘴道:“这就是国子学与其他五学的区别了。” 然后瞥眼看向他家傻弟弟,一脸的惋惜。 多好的机会呀,只跟四十七个人抢前三名,他要是聪明点儿,勤奋点儿,这都考到第十三名了,再前进十名…… 白大郎摇摇头,算了,算了,时也命也,他这会儿运气够好的了。 白二郎从他哥身边起身,走到周立重和周立威中间挤进去,避开了他大哥,“你们家的铺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张?” 周五郎立即想起了正事,“对了,你们不说我差点儿忘了,铺子都收拾好了,我们也把卖菜卖肉的地方都摸透了,正想算个好日子开张呢。” 满宝立即道:“这个我会,我来算!” “知道你会,就是回来找你算的。”周五郎知道满宝跟道观里的道虚道和学了一些算日子的本事,所以才回来找她算的。 没办法,他打听过了,在京城的道观里算日子可需要不少的钱,尤其是开张的日子。 虽然他们手上还有满宝给的银子,但他还是觉着能省就省,就算只给二两的红封,想想他们家以前得多久才能挣到二两银子呀。 满宝已经笨拙的掐着手指算起来了,白善问道:“你们决定了铺子叫什么名字吗?” 周五郎道:“我们都想好了,这是我们老周家开的饭馆,所以就叫周记饭馆。” 白善:“……很贴切的名字。” 满宝扭头对他道:“我打算设计一个店徽,可我画不好,回头你帮我画一下好不好?” 白善笑着点头,“好,牌匾我也帮你写了吧?” “不要,”满宝道:“牌匾我要请先生写。” 白善略惋惜。 白二郎举手问,“那我能做些什么?” 满宝想了想道:“你就帮我们请客人吧,到开张那天,你请你玩得好的同窗朋友来吃饭暖店。” 满宝掰着手指头算道:“药铺的郑大掌柜和古大夫他们都会去,还有我们自家的人,再有你的朋友和同窗,虽然人还是少点儿,但也差不多了。” 白善想了想后道:“那我也请几个人吧。” 满宝问:“谁呀?” “彭志儒和卢晓佛,”白善顿了顿后道:“还有封宗平他们。” 虽然他与他们也算不上朋友,但在学里偶尔也会说话,他请他们,他们应该会去的。 满宝高兴,“好呀,你还有谁想请的都请来。” ☆.第九百五十章 准备(给书友“华”的打赏加更) 满宝算日子的业务不是很熟练,她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没算出来,因此跑回书房里翻书,算了又算后才确定下一个日子,“二十一是个好日子呀。” 白善表示赞许,“正好休沐。” 满宝点头,而且还有四天的准备时间,足够了。 满宝将这个日子告诉周五郎。 周五郎便带着大家开始预备起来,庄先生给他们写了牌匾,周五郎便带着去给人刻字去了。 满宝在牌匾刻好的当天特意和庄先生请了半天假,去看了一眼店铺,帮着周五郎他们把行李给搬过去。 店铺后院里有两间可以住人的房间,还挺宽敞,周五郎他们还是决定在店里住,这样会方便经营。 满宝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在后厨里看到两口铁锅,其中一口显然是新打的。 周五郎道:“京城唯一的好处就是铁锅比家里那边卖的便宜点儿。” 满宝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京城是大城,在我们那儿珍贵的东西就会便宜些。” 物以稀为贵,满宝对此感触最深,比如商城里的那个卖花的卖家,因为他们那里没有水仙,她只是让科科拍了一张照片给他,他便高兴得不得了,一口气拿出了好多她听都没听说过的花送她。 不过也正是因为没听说过,确认这种花卉似乎不存在她这个世界,她才没有接受。 满宝还是很惋惜了一下。 不过她大概理解了卖家的心情,于是再经过科科和D博士的同意后,她把D博士的研究所告诉他了。 这一次满宝将一株水仙挂在了论坛上,D博士直接购买了,目前她的研究已经有了一点儿进展,虽然更多的研究没出来,但她已经知道要如何分株,哪怕她只买了一株,只有一个肉球,但她就是可以切分成八份,并保证它们的存活率,目前基因的保持度也不错。 自从上次科科涉及了些未来世界的情况被失联后,满宝便无师自通的知道了在系统内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问。 也知道了如何去汲取她想要的信息。 不论是科科,还是她接触到的论坛中的研究者,或是商城中的卖家,满宝发现,对于动植物,他们最在意的就是基因,尤其是其中基因的稳定性。 她觉得这一点儿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对科科的那个世界很重要。 根据她的经验,通常是缺什么东西,什么东西便贵,便很重要。 显然,未来世界的基因很不稳定,所以他们需要具有稳定基因的动植物。 而这其中的东西又分为多种,以前满宝也收录过菊花,科科说,扫描过后,同一品种的菊花没有被收录过,所以给的积分还不少。 她以为他们那个世界是没有菊花,可现在看来,他们也是有菊花的,至少是有菊花的样子的,只是基因变了,属于变种的菊花。 满宝觉得那个世界很惊奇,明明拥有很多东西,却又似乎没有拥有他们一样。 有人送了他们买的东西来,周五郎才指挥他们把东西放好,一回头就见满宝在发呆,便道:“你要觉着无聊就先回家去吧,或是出去玩儿,别在这儿呆着了。” 满宝回神,撸了袖子道:“五哥,我帮你们。” “别,你这手可金贵得很,是要拿针的,可不能搬这些重物,万一伤着了怎么办?”周五郎一边将东西规整,一边道:“今儿立重去驿站把爹的信给取回来了,信上说家里的麦子都收了,今年收成不错,四哥单给唐县令和益州那边的村庄卖麦子都挣了不少钱,还说刘老夫人就要上京来了,问要不要托她带些钱上来。” 满宝伸手,“信呢?” 周五郎拍了一下她的手道:“在家呢,谁还随身带着信?等回去了给你拿。” 满宝便收回了手,她垂眸想了想道:“回头得告诉四哥一声,益州那边的麦子生意不能做了,去年唐县令放出去了不少麦子,今年肯定有不少收成好的,所以我们的麦种名声才好。” “这会儿他们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肯定有不少人会往外卖麦种,明年肯定不赚钱了,我们卖自家的也就算了,卖不了麦种也能当麦子卖,可要是再收购别人家的就亏了。” 周五郎连连点头,“我也是这样想,除非四哥他们要把麦种拉到别的地方去卖。” “绵州,益州肯定都不行了,陇州也不行,白善他们家几乎把那边的生意都占了,”满宝直接在心里划去一大片区域,然后道:“除非往更远的地方去,去荆州看一看,再远,那就是洛州、郑州一带了。” 周五郎一个地方都不认识,直接问道:“在哪儿?” 满宝沉重的道:“离我们很远。” “那算了,就为了卖车麦种,这路上都得花销多少了,还危险。” 满宝点头,“还是种地吧,等回头我找到了葡萄种子,我们回家种葡萄,然后酿葡萄酒。” 这几天周五郎没少听满宝念叨酿葡萄酒,一开始他还信心满满,特别高兴,还特意去问过庄先生。 然后问过后他的热情就被浇灭了,他觉得满宝太不靠谱了,于是道:“算了吧,那葡萄种子连个影儿都没看着呢,还不如种药材呢,今年大哥他们又把二哥的山整了整,往山上栽了好多女贞子。” 满宝有些失落,“女贞子也行,我问过郑大掌柜了,女贞子很少有人种,多是采摘的野生,产量很不稳定,每年都缺货的。家里种得多了,要是益州吃不下,可以拉到京城来卖。” 周五郎也点头,“没错,药材总是不愁卖的,就跟粮食差不多。你觉着我们家除了女贞子还能种啥?” “红枣,”满宝想也不想道:“生的好吃,干的也好吃。” 她在药铺里,郑大掌柜最喜欢给她红枣当零嘴吃了。 周五郎起身就走。 满宝坐在后面招手,“五哥你考虑一下啊,你的山和六哥的山还空着呢。” 周五郎跑了。 ☆.第九百五十一章 开张(给书友“Becky”的打赏加更) 老周家的人将牌匾挂上去,用红布蒙着,在二十这天把所有的食材酒水都准备好了,周六郎还带着两个侄子和一个侄女炖了不少东西,揉了不少的馒头,又煨上一大锅高汤。 二十一一大早,高汤的香味就飘了出去,周遭三四家铺子里都飘着他们家食材的香气。 周立君早早就在柜台那里准备好笔墨和算盘,这是她从哥哥弟弟手里抢到的活计,连周五郎亲自出手都没抢过她,最后定下了她是账房。 然后按照长幼有序的排法,周五郎领了掌柜,周六郎自然是主厨了。周立重和周立威只能做了伙计,顺便兼职帮厨。 周六郎觉得周立威和周立君别的都像老周家的人,就是做饭的天赋上全像二嫂去了,而不巧,周立重在这方面又不像大嫂。 但矮个子里挑高个儿,周六郎选来选去,最后还是选定了周立重更多的留在厨房里帮他。 满宝知道以后自告奋勇,撸了袖子道:“六哥,那天忙,我也可以在厨房里帮忙的。” 周六郎看了她一会儿道:“你的话就算了吧,你也就会烧火。” “烧火怎么了,你看不起烧火的吗,要知道这煮饭做菜都得火烧得好。” 白二郎道:“烧火我也会呀。” “那你来帮忙吗?” 白二郎立即回神摇头,“算了,我还是在前面帮你们招呼客人吧,不过我可以帮你们端菜,这个我在行。” 话是这么说,但老周家还不至于真让客人们去端菜送水,其实他们这么多人也的确够忙的了,就是速度慢一些也没什么的。 七月二十一一大早,周记饭馆的后院便忙碌了起来,满宝三个从马车上跳下便和大吉挥挥手,如小牛犊一样冲进后院,深吸一口气后道:“好香呀。” 周六郎一笑,打开一个蒸笼道:“我做了大肉包子,你们吃不吃?” 虽然已经吃过早食了,但三人还是咽着口水点头。 周六郎给他们盛了一碗汤,又捡了六个大肉包子给他们放在桌上。 包子还热乎乎的,咬一口,汁水微微溢出,肉末与白面的香软混合在一起,特别特别的好吃。 满宝满足的呼出一口气,问道:“六哥,我们不卖早食吗?” “今儿来不及了,明天才卖,今天大肉包子是送客的。你们吃着怎么样?” 满宝狠狠地点头,“好吃。” 周六郎不太重视满宝的意见,主要她吃什么都说好吃,他看向白善和白二郎。 白善和白二郎也连连点头,“是真的好吃。” 周六郎有信心了些,高兴的道:“那就好,今天我们店就用这个送客,明儿开始卖早食。” 庄先生算着吉时,和刘贵他们稍早一些到来,他们刚在二楼坐下,郑大掌柜便带着一群人来了,古大夫和陶大夫也在其中。 药铺里只留下丁大夫值守,连小郑掌柜都来了。 除了他们,郑大掌柜还请了他好几个朋友来帮他们暖场子。 满宝很高兴,请他们上二楼。 庄先生还没见过郑大掌柜,这次正好见一见。 郑大掌柜早从纪大夫那里知道满宝有一个老师,她很听他的话,所以早想见一见了,这也的确是他这次过来暖铺的目的之一。 俩人笑盈盈的互相拱手做礼,认识,然后一起坐下说话。 满宝才和他们打过招呼,楼下又来了新的客人,她探头往下一看,就见白二郎领着他的同窗们进来了。 依然是被请到了二楼…… 白善只请了封宗平三个和彭志儒及卢晓佛,他们来得稍晚些,但也是在吉时前来的。 贵客都请到了二楼就坐,郑大掌柜没想到他们还请来了国子监的学生,客气的打过招呼后就看楼下的周五郎不断的往大堂内接引客人。 有他这几天结识的菜农,也有专门杀猪卖肉的屠夫,还有同一条街上铺面的东家…… 吉时一到,鞭炮声便响起,一行人站在门下看热闹,满宝高兴的把巴掌都拍红了,还跟着围观的人一起哦哦的叫着。 周五郎正要找她,扭头找不见她,听见声音才把人找出来,往前头一拽道:“满宝,你运气好,快要扯红布。” 满宝伸手拽住红布便狠狠地往下一扯,匾额露出,众人跟着欢呼一声,周五郎拱手上前,与围观的人道:“今日我们周记饭馆开张,凡进店吃饭的都送一盘大肉包子……” 围观的人纷纷拱手回礼,有想吃的便进店去,不想吃的则转身离开。 很多人都喜欢去新开的铺子吃饭,就是因为新开的铺子当天会有送的食物,便宜又实惠。 但也有很多人对新开的铺子不是那么有信心。 周五郎引进一部分愿意进门吃饭的客人,引导他们坐到座位上,周立威便跑去招待,报菜名,拿了笔去记菜单。 没办法,他记性还没那么好,只能拿笔记下序号。 满宝跑到后厨帮忙,周六郎做好了饭菜便放在案上,周立重一样一样的端出去,上菜速度还行。 周六郎毕竟在知味馆里干过,对后厨的事很熟,对这种忙碌很快就上手了,周立重他们慢一点儿,但他们一直记得周六郎说的,宁稳勿急,所以一路也没出什么岔子。 二楼也送了饭菜,庄先生代满宝招呼郑大掌柜等人,白善招呼自己的朋友,白二郎也招呼自己的同窗。 只是大家都是国子监的学生,又分了两桌,这会儿干脆就凑在一起说话。 封宗平他们三个是学长,话题很快就围绕着他们进行了。 封宗平本来就是个自来熟,这会儿有人搭话,他的话就更多了,不一会儿就把两桌子上的人都混熟了。 彭志儒和卢晓佛都有些内向,他们自己都没想到白善会邀请他们,主要是白善看着比他们还要内向,在班里更不喜与人说话。 但他们三个毕竟是一起的,进入国子学有着相同的境遇,所以哪怕和白善不熟,他一请,他们也就来了。 只是来了才发现,除了封宗平三个学长外,他们两个竟然是白善唯一请的同窗,俩人面上不显,心里却是有些许高兴的。 对白善也多亲近了两分。 ☆.第九百五十二章 待客(给书友“Al Pacino”的打赏加更) 封宗平喝了酒,左右看了看后看向白善,问道:“周小娘子呢?” “在后厨呢。” 封宗平笑着颔首,问道:“这铺子是你们三个一起合作的,还是她单开的?” 白善道:“她家单开的,怎么了?” “没怎么,只是觉着厉害,初入京城的外乡人可是很少有人能在京城开铺子的。” 而且楼下其乐融融,一个上门来找麻烦的都没有。 他祖父现在是刑部尚书,更早一点儿是刑部侍郎,他打小在京城长大,从他祖父那里可听到过不少案子,大的小的,其中京城地界儿的,最多的就是打架斗殴。 封宗平好奇的打量白善,不是说白家没什么靠山,只出了白启一个功臣吗?更别说周满了…… 说到周满,封宗平这才想起,他似乎还没问过周满的家世呢。 难道他们家才是家世好的那个? 封宗平正想再问,满宝已经在后厨里帮完忙,洗脸净手后跑上楼来招呼郑大掌柜。 郑大掌柜笑着招呼她,“你家这饭菜不错,很下饭,我看将来生意必定不错。” 满宝笑嘻嘻的拱手,“谢大掌柜吉言,您吃得还好吧?” “好好,已经很少再吃到川味儿这么浓的饭菜了,尤其今日还结识了庄先生这样的人物……” 郑大掌柜没两句话便和庄先生商业互吹起来,满宝在一旁听着,等他们互吹完了便招待了众人一下,当然,她是不能喝酒的,但她可以以茶代酒的敬众人一杯。 从郑大掌柜他们的桌子转到了国子监学这边的桌子上,白二郎的同窗全都不认识满宝,彭志儒和卢晓佛也不认识,但封宗平他认识呀,他特别热情的和满宝打招呼。 然后问道:“上次你说你一个朋友特别的像,他是谁?” 满宝没想到他到现在还记着这事呢,问道:“你非得知道他是谁干嘛?” “我要是不问清楚我会睡不着的,”封宗平道:“我听你的意思,那人我竟也认识?但我似乎没印象。” 满宝想了想后道:“你还真认识。” 满宝说到这儿灿然一笑,乐道:“唐鹤认识吗?” 封宗平:…… 云信玹和易子阳:…… 满宝一看到他们的表情就更乐了,问道:“认识吧?” 封宗平只觉得喉咙发紧,他轻咳了一声问:“你是怎么认得唐学长的?” “我们以前在益州城读书,你觉得呢?” 封宗平就回头问云信玹,“唐学长是外放到益州了吧?” 云信玹:“好像是的。” 封宗平便长叹一声,“难怪呢。” 难怪她能反过来坑她,她以前肯定没少被唐学长坑,还有…… 封宗平看了眼生意还不错,且平安无事的周记饭馆,笑问:“你们关系很好?” 满宝道:“一般,一般吧。” 封宗平才不信呢,回家后便让人去打听一下今天怎么没人去找新开的周记饭馆麻烦。 没过多久下人便回来了,道:“小的找那条街上的混混问过了,说是杨家的管事传出话来,说周记饭馆是他们家罩着的,所以没人敢去找麻烦。” “杨家?不是唐家吗?” “少爷说的是哪个唐家?没打听到什么唐家。” 封宗平就问,“是哪个杨家?” “梧桐巷的杨家。” 封宗平惊讶,沉默了一下后想起来,杨家的那位杨学兄似乎是去了绵州? 封宗平敲了敲脑袋,“他们认识的人可真够多的。” “少爷,是不是周记饭馆得罪您了?要不要和巡街的衙役交代一声?” 封宗平挥手道:“别乱说,那是朋友开的饭馆子,我就是想多问问,没事就好了。” 下人一听就明白了,立即笑道:“小的明白了,小的这就传出话去,说他们家的铺子我们家也在罩着,不许那些地痞流氓去找麻烦。” 封宗平:……不,你误会了,我没这个意思。 但见下人脸上笑嘻嘻的,封宗平拒绝的话也说不出口,他总不能说他跟这个朋友不太熟吧? 他挥了挥手,让他下去。 下人便下去传话了。 于是,周记饭馆以很快的速度走上了正轨,每天要操心的就是买菜买肉做菜,招揽客人的活儿。 除此外,其他新开张的店铺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一个都没遇着过。 一连忙了三四天,一直涌进店里吃饭的人才便少了些,周五郎他们这才抽出时间来算这四天来的总账。 之前他们都太累了,起得早,睡得晚,基本上才趴到床上就睡着了,根本没空算支出和收益之比。 从账本上来说,他们赚的最多的还是开张那两天,开张那天请的客人给了贺
相关推荐:
军师威武
沦陷的蓝调[SP 1V1]
《腹黑哥哥。霸道爱》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魔界受欢之叔诱(H)
生存文男配[快穿]
我以力服仙
角色扮演家(高H)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媚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