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从家里拿的。” 唐县令笑问:“你一下支取这么多钱,你父亲不问?” “账是我母亲管着的,”应文海瞥了他一眼道:“只要我母亲不告诉父亲,父亲就不会知道。” 唐县令笑问:“那在银钗上涂东西的法子是谁告诉你的?” “没人告诉我,我自己想的,”应文海道:“我有个小丫头,她有一次不小心被自己的银钗扎了手心,过了许久才好,为此还被移到了庄子里养伤,就是因为伤口不干净引起的。我是不能在季浩的伤口上撒东西,但我觉着在银钗上擦东西,再用银钗扎他也是一样的效果。” 唐县令抚掌笑道:“真聪明啊,不错,不错。” 唐县令起身,最后问道:“那个叫鲁士铭的,是应太太的……” “是我表兄,母亲的侄子。” 唐县令笑着颔首,表示明白了,“对了,打架那天,你亲表兄裴恽也在吧?” 应文海就耷拉下脑袋应了一声,道:“他当时也在春风楼里喝酒,我们打出去后他就来帮我了,但他可没打着季浩,他是劝架的。” 唐县令就点头,看来还是有脑子清醒的人的。 他转身正要走,看到桌上的菜色,想起了什么,招手叫来衙役道:“应公子吃不了,都赏你们了,赶紧都端出去。” 衙役们高兴起来,纷纷进来将满桌子的鸡鸭鱼肉都端下去,唐县令还叮嘱道:“吃干净点儿,别浪费了。” 应文海本还想等他走了再吃呢,见状气得够呛。 唐县令笑眯眯的和他道:“你之前饿了两天,这几天少吃那些油腻的,这样吧,以后你的吃食便从我家里做了,都是清淡的饭菜,很养肠胃的。” 应文海咬牙道:“我多谢你了。” 唐县令笑眯眯的道:“不必谢,不必谢。” ☆.第六百八十三章 谨防 唐县令走出牢房,回头看了一眼坐在牢房里生闷气的应文海微微一笑,招手叫来牢头,道:“以后应家的人再送东西来全都检查过一遍,凡是带字,带药的,一律不准送进去。吃食你们自己看着分了,从今天开始,我要他无病无灾,他要是病了,不论是拉肚子也好,发烧也罢,我都拿你是问。” 牢头整张脸都苦起来,“大人,这,这也太难了,这位小公子可不老实,动不动就绝食。” “放心吧,今日之后他不会绝食了,”唐县令笑道:“真当饿肚子好受啊。” 牢头依然不怎么高兴,应家的地位摆在那儿,而应家之上还有益州王府呢。 他低下头小声道:“要是益州王府的大人们亲自来……” 唐县令就瞥了他一眼道:“之前怎么做的,现在还怎么做的,怎么,之前拦得住他们,现在就拦不住了?” 牢头苦笑,那不是情势不一样了吗? 唐县令背着手道:“放心,不叫你们白担风险,应家送进来的东西,不论多寡,最后你们自己分了,把所有事情推到本官身上,你们只要守好这道门就行。” 牢头这才躬身应下。 果然,下午还没到吃晚食的时候呢,应家又提了食盒过来,不过这次和前面几天一样,他们又进不去了,只能把东西托给衙役带进去。 应管事气得够呛,问道:“今天中午我们不是还能进去吗,为何现在又不给我们见了?” 牢头苦着脸道:“应管事,那是因为县太爷在这儿,他说让你们进去,你们才能进去的,要不您先移步县衙,拿了县令的手书再来,您放心,只要唐大人同意,我立刻开门让您进去。” 应管事被噎住,他们要是能拿到唐县令的手书,还用得着在这儿跟他废话吗? 直接就把少爷带回去就是了。 应管事深吸一口气,挤出笑容来,上前拉住牢头的手,不动声色的将一个钱袋塞进他手里,低声道:“还请通融通融,我只和我家少爷说两句话,绝对不耽误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只要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 牢头将钱袋推回去,低声道:“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我们家这位县太爷你还不知道吗?就是地上掉了一根蛛丝,他看一眼都能知道那蜘蛛是公是母,从哪儿爬过来,要到哪儿去的,您就是借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在他手底下弄鬼呀。” 应管事噎得说不出话来。 牢头就低声道:“不过,人我不能带进去,但往里送东西倒是不难,您有什么东西交给我,我给送进去,再有什么话儿,也告诉我,我给您传就是了。” 应管事就怀疑的看着他。 他倒是很想相信他,但他是唐县令的手下啊,那位大人…… 应管事心中百转千回,最后笑道:“也没什么,就是家中的老太太忧心小少爷,所以着我们送些吃食来,一定要我们盯着少爷吃完才放心。” 牢头就立即笑道:“这个简单,你把食盒给我,我给你送进去,我替你盯着他吃怎么样?” 能怎么样,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还能说不吗? 应管事强笑着把食盒交给他,牢头笑着和他保证,“您就放心吧,我一定把东西送到。” 牢头微笑着目送应管事离开,这才提了食盒回大牢,这牢里是牢头的地盘,他叫来两个心腹,俩人把食盒里的饭菜都拿出来,仔细的找了找,最后在一个馒头里找到了一个纸条。 牢头将掰碎的馒头放在一旁,也不看纸条,直接把他塞在裤腰上,然后看着一桌子的菜叹气,“以前当牢头多好啊,这进来的人,甭管是干什么的,那都得老老实实的待着,咱不说是老大,但老二是当得了的,现在倒好,住里头的是祖宗,来看祖宗的都是大爷,对着谁都得笑脸相迎,唉……” “老大,也是有好处的,比如这吃的,我们平时哪儿能吃这么好的东西?” 牢头看他们从整鸡上撕下一大个鸡腿来,啧啧道:“吃吧,吃吧,我们不吃,这么油腻的东西送给里头的祖宗,不到半夜就能拉肚子。” 心腹很好奇,一边啃鸡腿一边问,“老大,你说应家这是想干嘛,害自家的少爷?” “害什么害,他们想害的是咱,”牢头拍了他一巴掌,道:“牢里那位祖宗要是病了,你就看着吧,他前脚病了,应家后脚就能跑来要人,到时候大人问罪下来……” 两个心腹立即把那只鸡给分了,道:“老大你放心,这桌上的东西我们一定都吃了,半点儿不放进去。” “我们吃不完还可以带回家里给老婆孩子,一定不会放一粒米进去的。” 牢头冲他们翻了一个白眼,那拿起一块鸡肉啃,吃着吃着他有些犹豫,“你说,应家会不会往里下药啊?” 心腹差点噎住,看着他们已经吃下去的半只鸡,迟疑道:“不,不会吧,毕竟是自家的少爷不是?” 而此时,唐县令也在吃饭,不过是在满宝他们的小院儿里吃的。 他这次是来取口供的,跟着的书记吏默默地坐在一旁将饭菜吃完,然后便继续去整理口供,最后将两张纸递给唐县令。 唐县令看过一遍后交给白善和满宝,笑道:“你们画押吧。” 俩人看过,发现没什么问题,但还是先交给庄先生看过,得到他的允许后才在上面签字画押。 满宝很好奇,“唐大人,为什么要问我们季浩的伤口?那都过去一个月了。” 唐县令笑,“你猜?” 白善按下自己的手指印,道:“因为究其根由?”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口供,道:“那伤是应文海弄的?那可真够奸诈阴狠的,若是打马算是怒极做出的反应,算意外,那在银钗上涂抹脏东西伤人算怎么回事?” 唐县令笑道:“这判案呢,是不能以偏识全的,你现在知道的只是你看到的,你又没问过应文海,怎么知道你看到的就是真的?” 他道:“若你看到的不是真的,你因此推断出来的结论自然也不正确。” 白善精神一振,问道:“所以应文海是无辜的?” 唐县令摇头,笑道:“你看,仅凭我一言你又推翻了之前自己的认定,这也是以偏识全,不妥,不妥,不妥啊。” 白善就沉思起来。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六点左右 白善这一沉思就是三个时辰,哈哈哈哈哈哈 ☆.第六百八十四章 堂审 庄先生笑看着,见唐县令起身,便冲他微微拱手,和白善道:“还不快谢过唐大人点拨之恩?” 白善和满宝连忙行礼,一旁懵懂的白二郎也连忙起身跟着行礼。 唐县令微微一笑,拿了供词道:“这件案子是不可能公开审理了,但关起门来审理,你们两个也是证人,或许可以一观,到时候请你们去看本官审案啊。” 听出他语气中的骄傲,俩人连连点头,他们也很想看呢。 季浩的身体在慢慢的好转,应家终于能进季家门看望这位季小公子了,他们很努力的想要先从牢里把应文海捞出来。 但应家的人在大牢外守了两天两夜,没发现牢里有人叫大夫,而他们送进去的东西,不论多少都被收了。 塞了银子问,牢头一再肯定东西送进去了,只是应公子嫌弃太油腻,自己不吃,赏了他们。 应文海不病,他们就没理由把人提回家去,应炜没办法,拉下脸去了一趟益州王府。 王妃派了一个老嬷嬷去大牢,也没能进去大牢里看一眼应文海。 他们,他们还真拿唐县令没办法。 明刺史还在乡下巡视,顺便劝课农桑呢,听说即便被晒得黑乎乎的,他也坚持与百姓们站在第一线,努力安抚还遗留下来的流民,做好流民的安家工作。 而祁别驾则是病倒了,听说已经好几天不能办公了。 整个华阳县就唐县令最大,除非益州王亲自出面,不然还真没人能进到大牢里去。 但益州王一直在假装不知这事,既不阻止王妃为应家奔走,也不出面为应家说情,让他出面是不可能的。 唐县令也去季家看过季浩了,见他可以清醒的回答问题后,便问了他几个问题,这才离开。 季翔沉默的请他到前厅,问道:“唐大人,若我季家不追究此事……” 唐县令就笑道:“季家不计较,我们县衙自然不会强逼着你们报案,不过此事关系甚大,期间还波及到了府学不少的学生,也应该给他们一个交代。” 他道:“我已定下后天便审理此案,季家若要撤告,便拿了钱来县衙销案就好了。” 唐县令可不管他们私底下是怎么商量的,反正这个案子他是要了结了,而且,唐县令嘴角微微一挑,他可不觉得仅一天的时间,季家和应家就能达成最终的和解。 而审完以后,应家是拿钱赎人,还是利用益州王府的势来赎人,那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唐县令起身告辞,冲着季翔身后走来的季老夫人行了一礼后告退。 季翔回头,这才发现他老娘正扶着老嬷嬷的手面色如霜的走来。 季家到底没来县衙销案,于是,唐县令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实在是太巧了),将季家,应家,府学及大成书院的先生和部分学生请来了县衙。 县衙大门关闭,大家分成两边坐下,小辈则站着,唐县令坐在椅子上,一拍惊堂木,道:“去将应文海提上来。” 应文海被关在牢里七八天了,人瘦了一圈,但看着精神还可以,不像是受到过虐待的。 应家这边的人稍稍松了一口气,季家的人看到应文海却不多开心,脸色很难看。 这个案子是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加上应文海也不抵赖,所以特别好审,前期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是,在应文海和一众证人做完栖霞山的口供后两家的辩护,其实就是应家的辩护。 应家的意思很明了,出手伤马致季浩坠马是应文海不对,但他本意不是要害季浩,且前情季浩的错误显然更多,毕竟是他先挑着人骂的。 人在激动之下做出攻击的反应是正常的。 季老夫人沉着脸坐在一旁,自有季翔上前辩驳,他们季家也不是不占理的,比如他们为什么在栖霞山上吵起来? 还不是因为一个月前春风楼的事。 当时季翔只有半个月的假,这还不算来回花费的时间,所以他没那么多时间处理这事,加上先前已和应家交流过了处理意见,各家的孩子各家带回去教,春风楼的损失一家一半,让他中途出尔反尔自然抹不开面。 所以他没有就季浩胸口上的那道伤再去找应家。 这会子他提出来,理由也很充分,“我儿到底只有十六岁,应文海让他伤了这么重,他们又素来有矛盾,吵嘴两句是正常的,但再吵嘴,他也不该动手。” “别说无意,哪个小子才学骑马时没被教过,乱马是会死人的,他背后给我儿的马来那么一鞭子,马岂能不乱?” 季家这边连连点头。 应炜愣了一下,问道:“什么叫春风楼受伤?当时春风楼斗殴,我儿也受伤了的……” “哼,你儿子是受伤了,但那都是皮肉伤,我是后来才知道,我儿胸口上被人用银钗划了一道,伤口不浅,且上面还涂抹了些脏东西,使伤口不能愈合。”季翔道:“如此心机,若当时他涂的是一些毒药呢?” 应炜立即道:“季大人,你可不要血口喷人,当时是你我一起去春风楼里领孩子的,我们都看着了,除了脸上的一些伤,他们并没有受其他的伤,你说季浩胸口上的伤是我儿伤的,我却不敢认。” 一直安静的唐县令这才轻咳一声,插话道:“应大人,此事我知道,不巧,告诉季家季浩身上有伤的也是在下,而应文海也承认了季浩当时胸前有伤。” 他看向堂下一直跪着不说话的应文海,笑问:“应文海,本官说的对不对?” 应文海低头道:“对。” 应炜是怎么也没想到还有这一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气得差点倒仰。 唐县令道:“应文海虽然认下了此事,不过本官还有些疑虑一直未曾得到答案,正巧今日应大人和应太太都在此,正好解我心中疑虑。” 唐县令准备得特别充分,当初栖霞山案件一发,应文海的小厮就被他拿了,然后应文海也被他关进大牢里了。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八点左右 ☆.第六百八十五章 尽在掌握中(给书友“仔仔!!”的打赏加更) 季浩在四个大夫的手底下搏命,唐县令也不是干看着什么事都不干的,他不知道打哪儿把已经赎身离开的春风楼姑娘找出来,也给关到大牢里了。 再有当时同行的魏亭、焦咏等人的口供,再结合满宝他们的供词,就可以拼成完整的证据链。 证明最初的纷争还是应文海挑起的。 满宝和白善白二郎站在大堂的一个角落里,因为堂审太久,三人站得累了,还悄咪咪的盘腿坐到了地上,就在接近大堂的窗户底下,一直没人发现。 虽然发现真相是唐县令的职责,但满宝听着他审案,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白善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只道:“唐县令可真厉害,竟是面面俱到,什么都查到了。可这样看来,错还是在应文海身上啊,我没看出他哪儿无辜,前儿他在我们家里为什么那样说?” 满宝摇头,小声道:“但我总觉得他不怀好意……嗯,也不是,是对他们不怀好意,不是对我们。” 话音才落,唐县令已经问道:“应文海说他之所以能想到在银钗上涂抹东西,是因为他院里的一个小丫头不小心用钗伤了手,久伤不愈。但本官一查,那丫头前不久因为不小心砸了东西被卖了。” 应炜瞪大了眼睛。 唐县令继续道:“应文海和季浩第一次去春风楼时便把多年的积蓄挥霍一空,而收买和赎人都需要大量的钱,应太太,应文海突然从账上支走这么多钱,你都不问一声吗?” 应太太攥紧了手中的帕子,连忙解释道:“问了的,文海说他看中了一幅古画,我想着买画也是正经事,便同意了。” 唐县令问应文海,“应文海,你平素喜欢收藏古画?” “不喜欢,但我的确是这么和母亲说的。” 唐县令微微一笑,意味深长的道:“你这么一说,应太太就这么信了,你们还真是母子情深。” 应文海也并不是那么蠢的,如果说之前他没听出来,这会儿却隐隐摸到了一点儿边。 而应炜则是直接黑了脸,他隐晦的看了应太太一眼,不太高兴的和唐县令道:“唐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唐县令微微一笑,从师爷手上接过一杯茶润了润喉后才道:“那被发卖出去的小丫头并不难找……” 见应太太脸色一白,唐县令便话锋一转道:“不过,她回来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我这儿还有个人证,来人,把红芷姑娘请上来。” 衙役立即把一个戴着锁链的女子拽上来,让她跪在应文海身侧。 唐县令笑道:“这一位就是应文海收买划伤季浩的春风楼姑娘,本官好奇的一点是,应文海只说了要给季浩一个教训,戳他一下,让他的伤口不那么好愈合就行,可这位红芷姑娘却是照着季浩的胸口狠狠地来了一道。” 唐县令拿起满宝的供词,道:“我这儿有位小大夫的供词,当时就是她给季浩处理的伤口,伤口虽小,却深,又是在前胸这样危险的地方,而应文海也说,他们正是因为被这道伤惊住了,这才在侧室中发出声响,被季浩给发现了。” “红芷,你为何那么狠的给季浩来了那么一下,而不是听从应文海的吩咐只戳季浩一下?” 红芷低着头,咬着嘴唇不说话。 唐县令笑道:“你不说,可知道谋杀贵族公子的贱籍会有何下场?” 红芷抬头,道:“大人,我已经脱籍,不是贱籍了。” “是吗,可本官看你并没有到衙门里消籍,县衙只认红印,可不认白纸。” 红芷脸色瞬间苍白。 她当时心慌,生怕季家找上门来,所以拿了卖身契便躲了起来,本来想等风声过去了再出来脱籍,可是…… 唐县令等着她做决定,他不喜欢打人的,那是最粗暴的问询方法。 红芷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应太太的方向。 应太太死死的低着头,应炜却一直瞪着眼睛一看,一接触到这一眼,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所以在红芷开口前,应炜突然一掌拍在桌子上,起身道:“唐大人,这女子陷害我儿的事是在下的家事,就不劳唐大人费心了。” 唐大人微微一笑,看向季翔。 季翔也一拍桌子,怒道:“应炜,你应家家宅不宁,却拿我儿子来作伐,这是你应家的家事?我非得要今天问清楚不可。” 季老夫人也道:“上梁不正下梁歪,我看你们应家却是很需要唐大人帮你们捋一捋,你母亲年事也高了,就不要她再为这些事费心了吧?” 唐县令这才说道:“应大人,这并不是你一家之事了。” 他看向一旁做记录的书记吏,书记吏起身道:“大人,案情都一一记录,事后卑职会再复核一次,不会错漏的。” 应太太脸色苍白,应大人伸手紧握住椅背,手臂上青筋暴突。 前来作证的府学和大成书院的师生们都惊呆了,他们只是来给栖霞山冲突作证的,为什么会突然知道这么劲爆的内容? 唐县令拍了一下惊堂木,道:“本官饿了,今天便先审到这儿吧,明天再继续。” 这话很是突兀,但大家却很快回过神来,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还是早点散了吧,这种事他们还是不要听了。 满宝和白善白二郎相视一眼,皆有些意犹未尽,但见魏亭几个已经在往外退,且还在杀鸡抹脖子一般给他们使眼色,三人便惋惜的也跟了出去。 满宝回头看了唐县令一眼,正见他看过来,俩人目光对视,他便冲她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满宝急忙和白善一起出去,等出了县衙才低声道:“你看我没说错吧,他就是不怀好意。” 白善也察觉出来了,但还是道:“可他也没做错,作为县令可不就是要查明真相吗?” 白二郎问:“唐县令突然这么凌厉,应家会不会对付他?不是说当官的都喜欢斗来斗去的吗?” 白善道:“之前唐县令那么强势,恐怕早惹怒了应家和益州王府了。” 满宝左右看了看后道:“算了,我们人还小,也管不着,正好今天有空,不如我们去逛街吧。” 魏亭却过来找他们,“我们要去季家探望季浩,你们一起吗?”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六百八十六章 看望 满宝还是很想去看一看季浩的,尤其想摸一摸他的脉,虽然他的脉案纪大夫一直有告诉她,但她还是想自己看一遍。 毕竟是自己和莫老师讨论了半个晚上定下的药方,成就感还是很大的。 于是她亮着眼睛去看白善。 白善只能点头,“不过季家的大人都在这儿,我们能进去见到人?” 魏亭道:“季二夫人在家里呢,我们是季浩的好友,为何不能进去?” 焦咏见他们站在后面说话,迟迟不跟上来,便也慢慢脱离了队伍,跑上来问,“你们商量什么呢?” 魏亭邀请他:“我们要去看季浩,你去不去?” “去呀,快走,快走。” 白二郎自然是从众,便也跟着去了。 果然和魏亭说的一样,他们特别轻易就进去了,季二夫人对魏亭很熟,几个孩子都是她儿子的朋友和同窗,更主要的是,季浩人现在是醒着的,下人一进来禀报他便说要见。 季二夫人当然不会反对他,于是便让人请魏亭他们进去了。 看到几个少年中混着一个满宝,季二夫人也没在意,冲她笑了笑后起身道:“你们说话,可不许下床,也不许生气激动,知道吗?” 季浩敷衍的应下,“娘你放心吧,我不下床。” 季二夫人这便起身离开,留下老嬷嬷看着他们。 老嬷嬷看见满宝还挺惊喜的,二夫人不知道,她却是知道的,这次少爷能好转的药方也是她送来的。 老嬷嬷退出了帐子,沉默的站在角落里,并不打搅他们说话。 季浩这才松了一口气,和魏亭等人抱怨道:“你们怎么才来看我,我好无聊的。” 魏亭道:“我们还要上学呢,而且你先前伤得这么重,虽听说你醒了,但也怕你不能太劳累,所以不敢来看你,你现在怎么样了?” “好多了,就是肚子又疼又痒,偶尔头还有些晕,精神有些不济。” 满宝看着他的脸色道:“是失血太多的后遗症吧?伤口愈合是会痒的。” 季浩这才看到满宝,微微一愣,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她的衣着,然后盯着她的脸问道:“你,你是周满的双生妹妹?这长得也太像了吧?” 满宝看着他道:“我就是周满!” 季浩瞪大了眼睛,魏亭便兴奋的告诉他,“季浩,你不知道,她可厉害了,你当时血止不住,就是她给你针灸止血的,原来她是学医的。” 季浩下意识的捂住肚子,脸色青白的道:“那,那你岂不是把我看光了?” 白善就盯着他道:“看光你的人还真不少,我也看过了。” 季浩:…… 满宝不在意的挥手道:“在大夫的眼里,病人就是病人,没有男女之分的。” 季浩不信,叫道:“男人和女人还能长得一样吗?” 满宝就看着他的肚子道:“至少肚子里的东西是一样的吧?” 季浩肚子一凉。 白善道:“除了你的肚子,她也看不着其他地方,”他想了想后道:“哦,还有肚子里的东西。” 众人:…… 不知道为什么,季浩突然有些生气,他盯着白善和满宝看了好一会儿,一脸怀疑的道:“真是你帮忙止血的?不会是蒙人的吧,你今年才多大呀……” 白善道:“既然怀疑就去问自家的下人,我们说的你又不信,问我们有什么用?” 他道:“鬼门关里走了一圈,你还是没有学乖,嘴里吐出来的话还是那么难听。” 季浩怔了一下,愣在了当场,魏亭等人也有些沉默。 白善直接牵了满宝的手道:“我们走吧。” 满宝惋惜的看了一下季浩,她还是想摸一摸他的脉的,但她不会落白善的面子,而且纪大夫也说过,若病人不相信大夫,那宁愿不看,因为看了也没用。 有时候还会因为不信任,病人做出与医嘱相反的事情来,反而适得其反。 于是满宝和白善一起转身走了。 白二郎也瞥了一眼季浩,哼了一声,仰着脑袋跟上俩人。 老嬷嬷愣了一下,没想到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他们就闹掰了,连忙追上去和白善三人道歉,挽留他们。 白善奇怪的看了她一眼,不明白一个下人怎么话这么多,他家的大吉就不会这样。 他道:“我们出来的时间也够长了,本来就是来看一看季浩的伤势,既然他恢复良好,我们也就放心了。” 满宝点头,“嬷嬷不用送了,我们也不生他的气,他的嘴巴一向如此,我们都知道的。” 老嬷嬷便怅惋的叹气,瞧这俩孩子说的话多好听呀。 再一回头看他们少爷,又是一叹,说起来,他们家少爷比这两位还大上几岁呢。 唉—— 老嬷嬷也不敢就让他们空着手走,毕竟,这两位都是自家少爷的救命恩人,一个是从马蹄下救的人,一个是在病床上救的人。 现在老夫人没动静,那是因为事情还没了,等这件事了结了,以老夫人的为人和行事,是必要好好的谢一谢这两位的。 所以老嬷嬷连忙叫人准备了三份礼物给他们带着,嗯,白二郎跟着他们也蹭到了一份礼。 老嬷嬷笑道:“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家里做的一些糕点,还有底下庄子上来的瓜果,公子娘子们吃个新鲜。” 白善看了一眼,发现的确是点心和瓜果,便收下了。 老嬷嬷一路将人送到了门外,看着下人把东西放到车上,又看着三人上了马车走远,这才转身回去。 她快步回到少爷的屋里,魏家的小公子正在说他们公子,“你实不该这么说话,你不知道,当时你从马上坠下,我们都吓坏了,是白善最先反应过来追了上去,他家的那个下人拦了一下你的马,又把马蹬砍了才救下的你。” 焦咏不在现场,他不知道,但他也是听说过的,道:“是啊,学里的同窗们都说,要不是他,你恐怕救都没得救了,那么快的马,你肚子还被划破了,再往前一拖,你就算不松手也活不下来。” 季浩忍不住嘴硬道:“我意识全无,又不知道。” “那我们现在不是告诉你吗?你也该先问问我们,哪有一上来便说话得罪人的?”经此一事,魏亭也强势了许多,道:“你还是改一改吧,要我说,这次栖霞山的事你也有错,就算要找应文海算账,你也不该骂他是后娘养的。”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六百八十七章 结果 季浩沉默了一下,问道:“应文海怎么样了?” 他醒来以后倒是问过家里一次,但祖母只让他安心养病,外面的事不用他操心,他也的确难受得很就没有再问。 魏亭精神一振,左右看了看,发现屋里只有一个老嬷嬷外便没有外人,而这老嬷嬷又是季老夫人的心腹,便也不避着她,小声的道:“今天开审呢,你不知道,他那后娘可厉害了……” 将今天的堂审仔细的叙述了一遍,季浩目瞪口呆,半响才道:“春风楼的事真是他后娘挑拨的?不对,怎么还有堂审啊,这事不应该是我们两家商量着来解决吗?” 魏亭鄙视的看他,“你可差点把命丢了,怎么可能两家私下就解决了?” 他道:“你人还没从栖霞山抬回来呢,应文海就被唐县令给关到大牢里去了。” 焦咏道:“前几日你还昏迷的时候,外头可是一片腥风血雨,应家还派人送礼给那天与你们一处玩的同窗,就是为了审案时能够给应文海争取争取。” 季浩没想到事情闹得这么大,在他的记忆里,每次他和应文海吵完或打完,都是被各自的家长捉回家去再罚一顿。 他毕竟幸运,祖母最多罚他跪祠堂,一两个时辰不等就能够出去了,应文海的爹就在家,轻则跪一两个晚上的祠堂,重则打板子。 他以为这次应文海最多是被打得狠一点儿。 没想到还会惊动官府,竟然直接关起来了? 焦咏见他愣怔的模样,就伸手点着他的脑袋道:“你能不能长点脑子,你是差点死了的人啊,不是和以前一样蹭破一块皮而已。” 魏亭道:“其实也是蹭破一块皮,就是那块皮比较大,比较深而已,把肠子都露出来了。” 大家:…… 季浩抹了一把脸,问道:“那,那应文海判了?” “还没呢,唐县令不叫我们旁听了,接下来要审的估计是应太太了,就不知道唐县令拿住了多少证据。”魏亭说到这里一怔,若有所思起来:“这样看来,唐县令把应文海抓了关在牢里,其实也保护了他。” 焦咏一头雾水:“怎么保护他了?” “你想啊,”魏亭道:“唐大人要是不抓应文海,应大人为了平息季家的怒火会干嘛?” 焦咏:“打应文海板子!” “这都是轻的,那天你不在栖霞山没看到,应大人当腹一脚,直接把应文海踢飞出去,当下就吐了血,然后唐县令就把人给提走了。” 魏亭掰着手指道:“踢到内伤,季老夫人不松口,回到家里肯定又是一顿板子,应太太别说求情,不火上浇油就不错了。要是把人打出个好歹来……” 魏亭低头看着季浩,若有所思的道:“要是最后你死了,应文海也死了,那你们两家的恩怨这就算了了吧?哪怕两家心中怨忿,一命尝一命,你们家还有什么不满的?” 季浩一呆。 魏亭继续道:“可要是你活下来了,而应文海却被他爹打死了给你偿命……” 季浩打了一个寒颤,脸色青白:“你你,你可别瞎猜。” 魏亭一脸高深的道:“不信,等老夫人回来了你问她。” 焦咏一脸惊奇的看着他,问道:“魏亭,怎么几日不见,你长进这么多了?” 魏亭叹气道:“没办法,自从栖霞山之事后,应家的人隔三差五的登我家的门,我爹和我娘生怕我掺和进去,得罪了应家,或者是和季家疏远,每天都在我耳边叨叨,都是些阴谋诡计,我听得多了,现在连喝杯水都要怀疑会不会有人要害我。” 季浩 焦咏:…… 坐在车上的白善却在叮嘱满宝,“以后我们都要离季浩远一些,他那样不惜命的人,万一被他连累怎么办?” 满宝点头,看着外面热闹的街市问:“我们还去逛街吗?” 白善和白二郎异口同声:“去!” 白善隔着帘子和大吉道:“大吉,我们要去玩儿。” 大吉应了一声,赶着马往大街那边去,此时也就那里最热闹了,他们走一圈,转个弯就能上马车调头回家去。 跳下马车,抬头看着热闹的街市,三人相视乐起来,奔着人群就撒欢去了。 而还留在县衙里的季应两家间的氛围就没那么好了,唐县令说了明天再审,那就是明天再审。 但在正式的审问和判决前,他并不拦着双方谈些事情,不,应该是三方。 他及他身后的县衙另成一方。 谁也不知道他们之前是怎么谈的,反正等满宝他们知道时,应文海已经被赎出来了。 据说季家帮应家在唐县令面前求了情,唐县令念在应家在事发后有积极赔偿季家,且冲突之事季浩也有一定责任,因此以过失伤人罪判了应文海三年。 判决一下,应家就拿钱去县衙把人赎出来了,没过两天,应文海就被裴家的人接去了京城。 这些消息还是府学二年级的裴恽传出来的,应太太如今去了栖霞观上修行,可能一直到过年都不能下山了。 本来因为栖霞山一事对应文海印象很不好的师生们觉得应文海也没他们想象的那么心狠阴辣。 裴恽暗暗松了一口气,魏亭却对白善道:“裴家为了给应文海挽回名声也是拼了。” 白善嫌弃的挪了挪身子,道:“别靠太近。” 魏亭就搭着他的肩膀道:“大家好兄弟,还一块儿爬过墙,流过血呢。” 白善拍开他的爪子,道:“流血的只有季浩。” 魏亭撇撇嘴,收回手老实的坐着,自从栖霞山之事后,魏亭几个和季浩玩得好的同窗便自动把白善归为了自己人。 虽然他日常还是冷脸,但大家都知道他是面冷心热,参照季浩就知道了。 当初他们两个还吵架呢,但季浩有危险的时候,他还是冲在了最前面。 所以面对这样重情重义的同窗,脸色冷一些就冷一些吧,大家还是很喜欢和他交朋友的。 白善对此嫌弃得不行,因为自从知道他有两个朋友喜欢爬墙进府学偷看书后,他们就特别喜欢给他们打掩护,天知道满宝和白二郎一点儿也不稀罕他们打掩护。 本来没有他们,府学还没几个人知道这事,现在,就是白善都不确定在府学里这到底还是不是秘密。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六百八十八章 重礼 白善收拾了书篮要走,魏亭连忙扯住他,“今天二郎他们不来看书了?” 白善将袖子从他手里拽出来,道:“不来了。” “为什么?” “周四哥今天从老家回来,我也要早些回家,好了,赶紧让开。” 魏亭也连忙收了东西要一起离开,追上去问,“对了,我们就要开骑射课了,你是买马还是租马?” “直接租学里的马吧,”白善现在对栖霞山边上养的马不是很有好感,虽然马被鞭子抽了以后发疯是正常的,但他就是对它的安全性表示怀疑了。 魏亭点了点头,道:“租也不错,便宜好多呢,那回头我们一块儿去选马。” 白善好奇的看他,“你也租马?” 魏亭家就在益州城里,家世也不低,就算不去栖霞山买马,从自家牵一匹马来也行啊。 魏亭解释道:“今年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租的马,我便随大流了。” 白善点了点头,到了门口,找到大吉后便与魏亭告辞,“我走了。” 魏亭惋惜的和他挥手作别,季浩还不能上学,伤筋动骨一百天,估计今年是不能见着他来上学了,而到了明年,他是和他们一起升级,还是留级还不一定呢。 白善好像又不爱玩儿,好忧伤呀。 大吉等少爷坐稳了便挥鞭,低声汇报道:“周四回来了,老夫人让他带了书信和过冬的衣物,还有,今日季家给家里送了帖子,还有好多贵重的礼物。” 大吉顿了顿后继续道:“唐县令来了,正在家里和庄先生下棋呢。” 白善惊讶,“这一天发生了这么多事啊?” 大吉应了一声“是”。 马车很快回到小院,白善跳下马车,推开门进去,便看见院子里摆了不少的礼盒,正分做两堆。 满宝和白二郎正坐在一堆礼物中边拆边哇哇叫,但叫得最大声的是周四郎,脸上的神采几乎飞了起来。 看到白善回来,满宝立即兴奋的招手,“你回来了,快来看季家给你送的礼,好多呀。” 白善好奇的上前,打开一个礼盒看了一眼,发现里面放的是一块玉雕,他忍不住道:“不是送过了吗,怎么又送?” 满宝想了想,摇头,“不知道啊,先生让收下,我就收下了。” 白善往书房看了一眼,见先生和唐县令正在下棋,便悄声问满宝,“唐县令怎么来了,难道我们又惹事了?” 满宝摇头,“不知道,他一来就去和先生下棋了,并没有拷问我。你先看看你的礼盒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可有金子吗?” 周四郎也立即凑上来,兴奋的道:“季家给满宝送了一盒子的金子,上下两抽,一共十二个呢。” 白善也好奇起来,挽了袖子就去拆他的礼盒。 大吉栓了马后上来帮忙,很快就找出了一个很重的大盒子,打开一看,一排两锭金子,一共三排,抽掉上面一层,下面还有一排,同样是十二个。 众人“哇”的一声,都羡慕不已。 白二郎看看白善,又看看满宝,可惜的不得了,“怎么那天我就没去栖霞山呢?这么多钱,可比我们庄子一年的出息还多呢。” 周四郎伸手也摸了摸白善的金子,吸了吸口水道:“你去了也没用,你看我和立君那天也去了,我们就没礼物。” 白二郎:“那是因为你们没发挥作用。” “你去了也没什么用啊,”周四郎打量白二郎道:“你是能像善少爷一样飞马救人,还是能像我家满宝一样飞针救人?” 白二郎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对了,大吉你也有礼物,你的礼物呢?”周四郎看向大吉问。 大吉回屋将一个小盒子拿了出来,打开给白善看,里面是两个圆圆胖胖的金锭,一个足有二十两重的那种。 满宝他们又是“哇”的一声,纷纷拿在怀里摸了又摸。 周四郎爱不释手,满眼星星眼,“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胖的金锭呢,可真好看呀。” 白善也接过去摸了又摸,然后看向自己盒子里的金锭,道:“我也要打成这样的。” 大吉:“……少爷要是喜欢,不如我们换一换吧,不然拿到银楼去重新打要工钱不说,还有损耗。” 白善立即抱了金锭道:“行,换,这次在栖霞山你立了功,我本也要赏你的,那我再多赏你一个金锭好了。” 然后白善就要摸出五个金锭给他,满宝一把按住他的手道:“有两个胖金锭呢,我也要换一个。” 大吉看了一眼自家少爷,特别大方的将另一个金锭给满宝。 满宝一把抱住,笑得见牙不见眼,从她盒子里挑了两个金锭还给大吉。 周立君眼馋道:“小姑,你是不是抱累了,我帮你抱一下好了。” 白二郎也和白善道:“善宝,你累不累,我也帮你抱。” 一群人就这么玩着两个大胖金锭嘻嘻哈哈乐了好一会儿,然后才去翻其他的礼盒。 这一次季家给他们的礼物规格特别的高,满宝的,还有两套她见都没见过的首饰,看着就特别的漂亮和贵重。 贵重到以她现在的小脑袋根本戴不起。 周四郎一边拆礼盒一边道:“收着,回头拿回去给娘帮你收起来,等你出嫁了当嫁妆。” 满宝不愿意,“我不要,我要自己收着。” 虽然她现在戴不了,但每天看着也很高兴呀。 周四郎很疑惑,“满宝,你这么多的钱和贵重东西到底藏在哪儿了?你那小隔间能藏下那么多东西吗?还是拿回去家里放着吧,万一这儿遭贼了怎么办?” 白善点头,点了好几个盒子道:“这些,这些,还有这些,周四哥,下次你回家,便帮我带上吧,交给祖母保管。” 周四郎点头,然后看向满宝。 满宝坚持,“我要自己收着。” “行吧,要是被偷了,你可别哭鼻子。” 满宝特别自信,“不会丢的,不过这些布料还是拿回去给娘吧,让娘和大嫂他们做衣裳穿。” “可别,上次你让我带回去的衣裳,最后全换成钱了,”周四郎道:“娘说了,那些料子一看就特别好,家里都是下地干活儿的,穿这样的衣裳不是糟践东西吗?我看你还是留着自己做衣裳吧。”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六百八十九章 拐弯抹角 周四郎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他知道有些衣服料子不好买,而这次季家送来的布料看着比上次的还要好,色彩还要鲜艳。 周四郎往满宝身上一比划,满意的点头,“正好配你。” 满宝现在对漂亮的衣服不太有追求,她每天都要去药铺,不说治理病人要穿得干净利落些,就是没病人的时候也要爬上爬下的整理药材。 所以她现在就喜欢干净利落又舒适的衣服。 满宝只看了一眼便转身塞给周立君,道:“给你,再给大丫和三丫送回去一点儿,她们也能穿。” 周四郎小气,抢过去道:“算了,还是我帮你处置了吧。” 书房里,才结束一盘棋局的唐县令转头便看到院子里分赃,哦,不,是分财产的这一幕。 他微微一笑道:“先生这三位弟子看着不像是差钱的,没想到也这么爱财。” 庄先生不以为意,笑道:“世上哪有不爱财之人,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们只遵守这一条便足够了。” 唐县令微微颔首,与庄先生点了点头后起身走出去,看着他们分财产。 他走到周四郎身边,目光却不是看他手里的布料,而是看向院子角落里的马车。 那是周四郎后来买的车,属于板车,专门拉货用的,只有他回七里村时才会换上这辆车。 此时车上正绑着青黑色的油纸布,布下是鼓囊囊的东西,谁也不知道是啥。 唐县令便指了车笑问,“那是什么?” 周四郎看了一眼便回答,笑道:“回大人,那是我们从老家带来的一些土特产。” “哦?都有些什么东西?” 周四郎见唐县令好奇,他有心讨好他,便上前解开了绳子给他看底下的东西,数道:“有家里做的酱,坛子肉,还有腊肉,哦,这是刘老夫人给的,说善少爷就爱吃这个……” 见唐县令摸一个箱子,他便道:“这是善少爷的冬衣,哦,这个是城少爷的冬衣,这几个箱子都是他们家里给收的东西,具体有什么我也不太清楚。” 唐县令:…… 他终于摸到了一个麻布袋,周四郎笑呵呵的道:“这是麦子。” 唐县令问:“怎么还特意从家里拿麦子?直接在这儿买米面不就好了?” “哎呦,那可不行,这儿的粮价高,”周四郎道:“我们回村子里去,就算不从自家拿,从村里买,那也比在城里买米面便宜下一半呢,反正都要回家去,来回一趟的事,就从家里买呗。” 唐县令被噎住,他看着车上的粮袋说不出话来。 满宝在一旁乐得不行,问道:“唐大人,你想跟我四哥说什么就直说呗。” 唐县令脸上重新扬起笑容,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笑道:“我怎么听底下乡村的里正说,四郎你在卖麦种?” 周四郎一怔,忐忑问:“卖麦种犯法?” 唐县令笑着摇头:“不犯法。” 周四郎就呼出了一口气,又轻松起来,笑道:“是卖一些麦种,但这两袋不是,这就是从家里拿来的麦子和谷子,回头碾了自家吃的。” 他是真的觉得这儿的粮价高,而且每次回去的时候,爹娘也总会给他塞些米面,所以他干脆就从家里拿,或是从村里买就是了。 一趟路的事儿。 唐县令没想到他们还真是从家里带米面来,惊了一下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那,那你们就不去粮铺里买粮了?” “对啊,除了刚来那两月外,我们后来吃的米面再没有从外头买过了,全是自家种的。”周四郎特别自豪,还和唐县令推荐了一下他们村的米面,“唐大人,我们那儿的米和面特别好吃,一会儿您在这儿吃过就知道了,还便宜,正好才秋收过去没多久,村里谷子和麦子多着呢,您要不要自家囤一些?” 满宝忍不住道:“四哥,唐大人是县令,他有自个的官田,自家的米面还吃不完呢。” 周四郎惊讶,“唐大人也种地?” 唐县令还没说话,满宝又道:“他不用种,官府替他种好的。” 周四郎艳羡不已,“官府这么好呢?” 然后就一脸可惜的看着他幺妹,“满宝啊,你咋就是个女娃呢,不然以你的聪明劲儿,肯定能考官,考了官儿,有官田不说,还有官府替你种田。” 满宝道:“没事四哥,等六头再大一点儿,你让他读书考官。” 周四郎皱紧了眉头道:“我也不爱读书,我一看字就头疼,万一你六侄儿像我可咋办?” 满宝:“……不都说儿子像娘吗?他可能像四嫂呢?” 周四郎更愁了,“你嫂子看着也不怎么聪明啊,就没有侄子像姑的说法?” 唐县令见他们竟然就隔着他且当着他的面热火朝天的讨论起来了,他忍不住伸出一手打断他们,“行了,四郎,那你这次有没有带麦种来?” “有呀,不过车上东西太多了,带的不多,只有两袋。” 看出来了,这又是各种肉,又是衣服,又是自家吃的麦子和谷子的,能不多吗? 唐县令看了一下马车上的东西,他实在是找不到那两袋麦种在哪儿,干脆就不找了,拉了周四郎在院子里坐下说话,“那麦种是新麦种?” “是呀,唐县令也知道?” 能不知道吗? 杨和书给他送过一批,他甚至已经种过了,但对方太奸诈,送的并不多,后来他花钱买过,但因为价格太高,他能买的也不多。 毕竟县衙的钱不是他的钱。 他的钱嘛…… 身份不同,他可没有杨和书的胆子那么干。 因此他只能叹息的点头,“知道,产量的确是高,你这些麦种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吗?” 周四郎也才做生意不久,且都是和自己熟悉的农民兄弟交易,如今还憨憨的,唐县令一问,他就全交代了,笑道:“是筛选过的上好麦子,精挑细选的那些麦种除了自家留种的,剩余的则全卖给杨县令和白老爷了。” 唐县令便问,“那你这麦种与那种相差大吗?” “差还是有差的,但总比旧麦种好不是?”周四郎不太好意思的对唐县令笑:“唐县令,您要是想买,我可以便宜些给你。”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六百九十章 商品流通 唐县令笑了笑,没接他的茬儿,继续问:“这两种麦种之间有多大差别?” 周四郎想了想道:“我也没种过呀,不过第一年我家收了新麦后,是把新麦筛了一遍后和村里人换了麦种的,只有我家种的是精选出来的麦种,第二年收获,我家的普遍比人家的多那么两筐麦,就一亩地。” 满宝也皱着自己的眉头帮忙想了想后道:“不过这些年
相关推荐:
《腹黑哥哥。霸道爱》
倒刺
御用兵王
姑母撩人
阴影帝国
小公子(H)
宣言(肉)
军师威武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