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春风里 > 第88章

第88章

关系 庄先生却很淡定,喝了一口茶后道:“放心吧,这些人最是油滑,对世代居于此处的人家不敢太过;对壮年多的租户也不敢过分……” 庄先生说的没错,隔壁的侍卫进去搜查时,翻了一下册子,知道这是一户一直住在这儿的人家。 虽然搜检时也碰碎了些东西,顺手摸了一些东西,却也不敢过分。 而邻居们也秉持着破财消灾的想法忍着,把人送走就完了。 满宝他们趴在墙上听动静,知道他们走了,便立即架起梯子爬上围墙问邻居,“你家还好吧?” 邻居吓了一跳,认出是隔壁的小娘子便松了一口气,唉声叹气的道:“弄坏了我家好几个碗和盘子,摸去了两个钱袋子,好在钱不是很多,就当破财消灾了,你家呢?” 满宝没想到先生还真说着了,撇了撇嘴道:“他们扔坏了我家好些东西,他们平日里办差都这样吗?” 邻居便竖起耳朵听了好一会儿,没听到他们的动静,便知道那些人走远了,这才走到墙边小声道:“他们又不是官衙的人,是王爷的家臣,这种搜检的事几年也遇不上一次,要是碰到县衙出人,那还好些。” “呸,搜的什么,这家里有没有多人我们不知道啊?里正上门来看一眼谁敢隐瞒?县衙里派人来走一波也就明白了,搜检,搜检,就是冲着我们的钱来的。”邻居的妻子显然气得不轻,抬头和满宝道:“周小娘子,你家大人少,最近还是少外出些,把家中的钱财藏好了,你们是外地来的租客,那些人最爱欺负你们这些人了。” 邻居这才想起这事,连忙点头道:“对对对,你们可得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收好了,不然他们借口多来两趟,多少东西都不够糟蹋的。” 满宝应下,爬下梯子后看向身后的众人,问道:“你们要不要把钱交给我收着?” 周立君和周四郎一点儿都不带犹豫的,立即把自己的私房钱掏出来交给她。 整个老周家,论藏东西,满宝居第二,那一定无人敢居第一。 不过白善宝和白二郎对她的能力还有所怀疑,白二郎不客气的道:“你的房间就这么小,能藏到哪儿去?” 白善宝则道:“我觉得不如拒敌以外,他们进不来,自然不能觊觎我们的财产了。” 满宝问他,“怎么拒敌以外?” 白善宝想了想,哼了一声道:“明天我们去找唐县令。” 白二郎精神起来,“送礼?” 满宝:“告状?” “不!”白善道:“钱不够多,也没那么不熟。” 此时已经很晚了,被折腾了这么一下,几人都疲惫得很,大家帮着白善和白二将房间收拾好,然后就各回各屋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白善便让厨娘准备一些点心吃食,他要亲自给唐县令送去。 庄先生倒没阻拦,只是叮嘱道:“早去早回,不得在外停留。” “知道了先生。” 满宝和白二想看他干什么,自然跟着一起去了。 大吉便架了马车送他们出门。 今天是端午的第二天,按理说街上应该有许多人的,但这会儿街上人很稀少,大部分的店铺还都关着门,显然昨天主街的事已经影响到这儿了。 大吉架着马车去县衙,结果还没到地方呢就在路上碰到唐县令正骑着马带人往城门口去。 白善宝立即掀开车帘和他打招呼,“唐大人。” 唐县令勒住马,看了白善一眼,记起他是谁,便停住问道:“你怎么到这儿来了?对了,昨天你们去主街没有?” “去了,好容易才逃命回来的。” 唐县令:“……那你们今天还敢出门?现在城中还有刺客没抓到呢,赶紧回家去,没事别往外跑。” 白善宝便把食盒递给他,笑道:“一会儿就回去,唐大人为了益州城的安危也辛苦了,这是家里做的一点点心,送给你吃。” 唐县令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然后笑着接过食盒,将它交给后头的随从,与他点点头道:“行了,你们回去吧。” 大吉便把车赶到旁边,让他们先行。 满宝和白二郎趴在窗口那里看,一起冲唐县令挥手,满宝还慰问了他一下,“唐县令辛苦了。” 唐县令冲三人点了点头,带着人走了。 白善目送他走远,心满意足的坐回车里,对大吉道:“走吧,我们回家。” 大吉调转马头。 车里,满宝冲白善竖起大拇指,“你厉害!” 白二郎一头雾水,“哪儿厉害了?我们一大早出门就为了给唐大人送一食盒吃的?好歹提一提昨天晚上的事吧?” “不用提,只要那些坏侍卫知道我们来和唐县令见过面就行。” 满宝点头,“不错,不错,他们应该不敢再来找我们的麻烦了。” 果然,今天一整天他们都很平安,据说官差将这一片全搜了一遍,一个晚上过去,一个刺客的影子都没见着,所以早上又换了一批人重新搜过。 但再搜的时候,他们会略过一些人家,他们家的小院便是被略过的其中一家。 周四郎一边将厨房的碎碗碎罐整理出来,一边念叨:“这些碎得这么厉害,想装些东西都不行,这个还行,可以装些土给满宝当花盆……这些人可真够狠的,这一个罐子也需要十几文呢,他们说砸就砸了。” 又道:“那刺客也是,怎么非得选择端午的时候杀人?害我今儿见着邻居都不敢说端午安康了。” 白善宝坐到了大吉身边,大吉才要起身,满宝就又坐到了他的另一边,白二郎则蹲在了他前面。 大吉:…… 三人一起看着他。 大吉无奈道:“少爷,那东西不在我们家手上了,已经送出去了。” 满宝假设,“如果那些刺客拿到那东西,你说他们会不会上京告御状?” 大吉垂下眼眸道:“益州王会被怎样我不知道,但刺杀皇族,是夷三族的罪名。” 白善宝:“对哦。” 大吉道:“所以少爷,这些事你们就别管了,你们年纪还小呢,最主要的读书,您不是还想着年中考进甲班吗?” 屋里的庄先生也高声道:“白善,周满,白诚,回屋读书!” 三人肩膀一塌,老实的回去了。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六百一十章 贼 不管外面风云如何,三天假期一过,白善宝便要回府学上课。 而到了府学,外面的各种消息更多,流通也更快。 哪怕他朋友很少,还是从卫晨和康晓东知道了不少消息,主要是这两个太能说,从别处得了消息,再过来找他时就忍不住和他说。 白善知道了,自然就要和自己的两个小伙伴分享了,于是满宝和白二也都知道了。 这两个一知道,那整个小院儿的人也都知道了,包括庄先生在内。 吃完晚食,大家闲着没事坐在院子里沐浴着夕阳吃瓜闲聊。 是真的吃瓜,进城来的人现在还被关在城内不能外出,前天太过混乱,昨天又筛查刺客,大家也都惶恐不安,今天的情况总算好了点儿。 不少挑了东西进城来贩卖的乡民这才想起把箩筐里的东西卖了。 周四郎今天出门买碗和罐子时街上人还不是很多,看见有人卖些瓜果,虽然不太新鲜了,但也买了不少回来。 用他的话说是,“现在街上连菜蔬都少了,有瓜果吃就不错,哪儿还能挑新鲜的还是不新鲜的?” 所以大家饭后在此吃瓜聊天。 “听人说,益州王府昨日打杀了好些人,却还是什么都没查到。”白善宝道:“也不知道城门什么时候开,端午的时候进城的人这么多,总是把人关在城内,久了恐怕生变。” 又道:“听说益州王府的长史要上书弹劾张节度使和明刺史,昨日当着众属官的面在王府吵起来了,差点就动了刀子。” 对于前一个消息,庄先生没发表意见,直接点评了后面一个,“长史是朝廷任命来协助益州王管理府务,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不应该弹劾益州王吗?你那消息是从哪儿听来的?” “卫晨说的,我们府学乙班有个学生,他父亲是明刺史的属官,他说的。” 庄先生就皱了皱眉,“四郎啊,近日你也少外出些,菜蔬就只在康学街内买,尽量不要往主街和城门那边去。” “是,我知道。”他叹气道:“本来还想过完端午回家一趟的,毕竟是农忙。” “等这件事过去了再回去吧。” 有瓜吃,厨娘做的点心就吃不完了,满宝和周立君一起将桌子上的点心收起来放回厨房的柜子里。 然后打着哈欠伸了一个懒腰,决定回房间去进系统里逛一下论坛和教学室。 满宝正在教学室里复习医书,科科突然道:“宿主,有人进了你家的厨房。” “嗯?”满宝随口问道:“是不是四哥起床吃东西?” “不是,是外人。” 满宝一听,立即从系统内退出,爬起来轻手轻脚的走到窗边往外瞄。 但时间似乎过去了很久,院子里一片黑暗和寂静,显然大家都睡了,她什么也看不见。 满宝在心里问科科,“你知道是什么人吗?他来我家厨房干什么?” 科科好一会儿才道:“没收集过对方的信息,系统内也没有关于他的印象,他打开了橱柜,正在拿你家的点心。” “偷吃的呀……”满宝不急了,趴在窗口那里静静地等着。 好一会儿,她隐约看到了一个黑乎乎的人影从厨房里出来,但咻的一下她就看不见了,不知道躲到了哪里。 科科道:“他走了,拿了你家一半的点心从墙上走了,现在已经出了我能扫描的范围。” 满宝便回床上躺好,打了一个哈欠道:“那就算了,要吃的而已。” 她翻了一个身,慢慢睡过去了,但对面另一个房间里的大吉却是悄悄的下了床,开了门后到厨房里转了一圈才回房躺下。 因为一整晚都提着神,所以他睡得很不好,感觉才闭上眼睛就听到了院里的动静,他忍不住睁开眼睛向窗外看去,便看到了天光。 周四郎也打着哈欠坐了起来,朝屋外看了一眼,见他也醒了,便道:“这做学生也挺可怜的,一年四季,除了休沐的时候,连睡个懒觉都不行。” 大吉深以为然的点头。 大吉黑着眼圈洗漱,然后用了早饭后送少爷去上学,满宝则跑到了厨房,打开橱柜看了一眼里面的点心。 只见里面只剩下零星几块了,厨娘见了笑道:“满小姐,你想吃点心了?一会儿我给您做新鲜的,昨天晚上剩下的叫大吉拿了大半走,说要给少爷当零嘴吃。” 满宝挑了挑眉,问道:“大吉亲自装的?” “是啊,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觉着怪,我记得善宝不喜欢菊花糕。” 厨娘往橱柜里看了一眼,不在意的道:“或许是要拿去分给同窗吧,少爷不经常装些点心给同窗拿去吗?” 满宝笑了笑,应了一声是,“容姨,晚上你多做些馒头吧,我觉得这两天胃口好大,大到能吃下一篓馒头。” 厨娘笑着应下。 满宝等白善宝回来后就偷溜去找他,两个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说悄悄话。 大吉并没有留意。 只要是在家里,他就不会亦步亦趋的跟着白善,而是会去帮周四郎做一些事,比如给马刷一下背,给马喂一些草料。 便是看见两个小主子凑在一起说悄悄话,他也没在意,反正这种事不是经常发生吗? 白善宝趁着白二郎不注意,悄悄的拉着满宝溜回房间,他在自己的箱子里找了找,将一个瓶子拿了出来给满宝看,小声道:“喏,止血的药,我祖母特意给我备的。” 满宝已经思考了一天,小声道:“我们在来的路上不是采了一些药草吗?那些药草我都晒干收好了,其中有几味也是止血的,我也可以包了塞到那里面去。” “你确定偷点心的是刺客吗?” “不确定呀,不过我觉着是,不然谁会咻的一下来我们家偷吃的,别的一概不偷?”她小声道:“我们家的马就在院子里,他那么厉害,能翻墙进来,那悄悄的开了门把马牵走应该不难吧?” “所以他就算不是刺客,应该也不是坏人。”满宝道:“这些东西我们放到橱柜里去,他觉得用得着自然会拿走,用不着自然不拿。” 白善宝点头。 俩人没将这事再告诉任何人,就是大吉和先生都没说,自然更不会告诉白二了。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十点左右 ☆.第六百十一章 惊走(给书友“Al Pacino”的打赏加更) 还没吃晚食,他们才洗了衣服回来,满宝和白善宝便一前一后的跑进厨房,一人从蒸笼里拿了四个馒头走。 厨娘张了张嘴巴,到底还是没出口拦他们,但见他们吃晚食时,还是抱着馒头啃得津津有味,不由有些疑惑,少爷和满小姐的胃口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等天黑以后,大家都回自己的屋里了,满宝这才提着一个小包袱进厨房,将它塞到了橱柜里,今天晚上橱柜里依然有剩下的点心。 满宝将柜子合上,这才悄咪咪的溜回来,白善就趴在窗口那里给她望风,见她做贼心虚的一溜烟跑过来,便忍不住咧开嘴笑。 满宝冲他挥了挥拳头,跑回自己的屋里去了。 大吉没发现他们的小动作,他铺好了自己的床便坐在上面打坐,他想今天晚上看一看,那人还会不会来。 若还来,他得想办法将他惊走。 哪怕他对他们没多大的恶意,他也绝对不允许这个危险出现在他们身边,昨天晚上已经纵容过了。 周四郎哼着曲儿回来,见他盘腿坐着,就问了一声,“你这是练武吗?” “冥想,静一静心。” 周四郎惊呆了,“你竟然还有心不静的时候,你想啥了?媳妇?哦,对了,你娶媳妇了吗?” 大吉:…… 他闭上了眼睛,不理周四郎了。 周四郎挠了挠脑袋,不明白这话有什么不能回答的。 白善兴致勃勃的想要等着看一看那个黑衣人,所以他虽躺到了床上,却并没有睡死。 但他等了很久也没把人等来,等他受不住迷迷糊糊睡过去后,一个晚上就这么过去了。 白善醒来时还有些懵,他坐在床上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什么动静都没听到呀,难道昨晚上人没来? 这么一想,白善立即掀开被子跳下床,直接跑对面的厨房去了。 容姨因为每天都要给他们准备早食,所以一直是家里起得最早的人,见少爷身着中衣就跑进来,她惊诧的问,“少爷,您饿了?” 白善宝含糊的应了一声,拉开橱柜,就见里面的小包袱和点心全都不见了。 容姨上前看了一眼,忍不住抱怨道:“大吉也真够能吃的,昨天晚上剩了不少点心呢,结果他全吃了,少爷要是饿了,不如我马上煮个鸡蛋给您填一填?这速度快。” 白善宝关上了橱柜,“不用,我不饿了。” 他跑出去,正好看到周立君出门,他便站在门口问,“满宝醒了吗?” “小姑?”周立君往里看了一眼道:“没有,怎么了?” 白善宝想了想,摇头道:“没事,我一会儿再来找她。” 说罢回屋换衣服去了。 满宝昨天晚上睡得不好,所以今天起的比昨天还要晚,她在床上赖了好一会儿,白善宝在她的窗口那里敲了两次才把人从床上敲起来。 满宝没精打采的简单梳洗过后,就借着要给花花草草浇水的功夫和白善宝蹲在院子的一角说悄悄话。 大吉忍不住看了他们一眼。 “昨天晚上那个人又来了?” “当然来了,”满宝瞥了他一眼道:“我知道,你肯定没发现。” 其实她要不是有科科提醒着,她也不能发现。 昨天晚上她等了许久,都等到睡着了,还以为他不会来了呢,结果半夜就被科科叫醒了。 她当时就悄悄的起来趴在窗口那里看了,然后,她不仅看到了那个“贼”,还看到了大吉。 满宝凑近白善宝耳边,小声道:“昨天晚上大吉也起来了,而且他还开了门出来,但他没说话,也没拦那个人,好奇怪的。” 满宝和白善宝可不觉得大吉会没发现那个人,要知道他可是能飞到屋顶上跟人打架的大吉呀。 所以满宝怀疑道:“我觉得前天晚上那个人第一次来的时候大吉就知道了。” 白善宝眨眨眼,看着满宝道:“你说会不会是你看错了,厨房里吃点心的人就是大吉?” 满宝:…… 白善宝很快就自己又推翻了,道:“也不可能呀,前天晚上也就算了,昨天晚上我们可是放了一个小包袱在里面,不仅有馒头还有药呢。” 满宝小声道:“我不会看错的,就是有一个人,他咻的一下就飞到墙壁那边去了。” “那是在闫宅?” 满宝:“也没什么不可能的,闫宅又大,里面又没人,要藏起来太容易了,话说他们官差有搜过闫宅吗?” 俩人一愣,面面相觑起来,是啊,好像没听见闫宅有过动静,所以这是没搜? 满宝无言,“如果是我,我肯定也会选择这样的地方躲,他们为什么就不搜呢?” 白善宝:“那人发现大吉了吗?” “开门那么大的动静当然发现啦。”满宝道:“所以我觉得今天晚上他不会再来了。” 白善宝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大吉的想法,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好,若那人真是刺客,也太危险了。” 不仅他们本身危险,他们背后带来的麻烦更危险。 他们是绝对不能跟刺客扯上关系的。 事实上,昨天晚上来这儿的人也很懵,他打开橱柜时看到里面有个小包袱,打开看到里面的馒头和药时他就知道他被这户人家的人发现了。 他当时心脏剧跳,根本来不及多思索,加上外头又传来了开门的动静,他便下意识的把橱柜里的点心全卷了一起带走。 根本来不及还想前一晚那样布置好假象。 黑衣人直接开了门快速的离开,他没有直接回他的藏身之处,而是先躲了起来,结果他等了半天没人来追他,这才悄咪咪的回去。 他是逃掉的两个刺客中的一个,二公子受了重伤,且城门关闭,他们才不得不留在这里。 他回到藏身之处,将包袱打开,仔细的检查过里面的药粉和药草,都没发现什么问题。 二公子看了一眼后问:“那户人家是干什么的?” “我听过墙角,是一户读书人家,其中有位公子在府学中读书。” “府学呀,”二公子轻笑一声道:“那一定是个顶聪明的人,你只去了一次他就猜出了你的身份。” “那二公子,我们……” “东西留下,我们换个地方。”二公子道:“虽然他们不一定会告发我们,但还是谨慎些好。”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六百十二章 城门开 大吉没有去跟踪一探究竟,满宝和白善宝也将此事压在了心底,只在晚上趴在窗口那里往院子看一看,在点心没再少过后,他们就知道那个人不会再来了。 这似乎是好事,但不知为何,满宝和白善宝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好受,一连两天都有些低落。 因为外面不太安定,周四郎和周立君也不好出门做事,每天待在院子里也有些垂头丧气的。 已经过去四天了,官府依然没抓住刺客,昨天又有官差跑来查了一遍,这一次要敷衍得多,但也搜检了一遍,总有人粗手粗脚砸坏东西,这引起了大家很大的不满。 周四郎偶尔出去巷子里蹲着,跟邻居们抱怨那些官兵太过粗鲁。 不过这一次他们或许是察觉到了大家的不满,也有可能是因为上面的要求,没人敢再顺手拿东西。 虽然如此,大家还是抱怨不轻,“铺子都好几天没开门了,这一日就要亏去多少钱呀。” “如今菜蔬都涨价了,城门再不开,我们家连菜蔬都吃不起了。” “别说菜蔬了,现在大街上二十步一岗,凡是路过的男子都要检查一遍,没见巷口卖水的老郑都没来了吗?听说昨天他推着一车水过来,被检查了五遍,身上的钱都被搜走了……” “所以现在还得我们自己去挑水,出门的时候身上还不能带钱和值钱的东西,不然非得给你搜干净不可。” “唐县令怎么不管管,竟让王府的兵来搜检。” “嘘,你小声些吧,自端午那日后,谁再敢说益州王的坏话,那就是跟刺客一样心怀恶意,小心跟严家巷子那边的严三一样被抓走。” 大家议论声一顿,安静了片刻便说起其他的话题,“你家还有咸菜吗,我想着买不到菜蔬,用咸菜拌一拌馒头也不错。” “有倒是有,但也没多少了,我倒觉着你家院子里种的嫩黄瓜不错,可以切了腌酸,那也是很可口的……” 周四郎听够了八卦便跟人打了个招呼回家去,庄先生知道了外面的议论,垂下眼眸想了想道:“城门封不了多久了,现在还抓不到刺客,益州王府恐怕会加重搜检,你们这两日尽量不要出门了。” 周四郎应下,正好今天他去买了不少菜蔬回来,可以减少外出。 而城门开的比庄先生预料的还要早,就在他们议论的当天傍晚,唐县令派重兵把守住城门,然后将城门打开了。 所有还滞留在城中的人,搜检过后,又能找出三个以上互相为证的同伴便能出城去。 如今还滞留在城内的人多为壮年。 因为在之前的四天时间里,唐县令一直开着小城门,妇孺老幼,只要不是携带能藏人的行李,都可以在检查过后出城去。 益州王府的常长史脸色沉凝的看着,见剑拔弩张的气氛缓下,这才扭头看向唐县令,“唐县令能保证拦下刺客吗?” “已经四天了,你们把益州城都来回翻了三遍了,找出人来吗?”唐县令道:“找不到人,再封着城门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开了城门,将人引出来。” “这么多人,又多为青壮,你能认出刺客?” “不能,”唐县令理所当然的道:“你们不是说他们受了重伤吗?四天没医没药,只要他们敢来,士兵一搜,自然就搜出来了。” “万一他们上了药伤好了呢?” 唐县令便隐含讥讽道:“城内所有的医馆药铺都叫你们接手了,他们还能上哪儿拿到药?秦侍卫不是信誓旦旦的说,他们身受重伤逃不了多远吗?” 常长史没有再说话。 因为要搜查,所以速度很慢,可再慢,两边城门大开,一个一个的放出去,聚集在城内的人也在慢慢的减少。 天还没黑,要出城的人全都出去了,刺客还是连个影子都没有。 常长史脸色越发冷凝,“会不会是前几天从小城门里跑了?” “不可能,”唐县令慢吞吞的道:“小城门里只放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以及妇人离开,当时秦侍卫也是派了人在一旁看着的,出城的人不会有问题。” 常长史忍不住呢喃,“那他们到底藏在了哪儿呢?” 唐县令没说话。 常长史很快回过神来,看向唐县令,眯着眼睛道:“唐大人是出了名的刑名高手,也查不出他们在哪儿吗?” 唐县令垂下眼眸,一脸感叹的道:“这些刺客很高明,唐某至今一点线索也没有。” 常长史皱起了眉头。 唐县令便问,“你们可有从他们的来历里查出什么来?” 常长史立即绷紧了脊背,沉重的摇头道:“没有。” 唐县令便没有再问,他看了一眼下面空下来的城门,转身道:“走吧,今天晚上你们还可以再查最后一遍,明日城门就要容许进出了。” 常长史脸色有些难看,跟着唐县令下了城楼。 常长史回益州王府去了,唐县令不知道他能不能休息,反正他是不能休息的。 他直接骑马去了刺史府,明刺史刚送走一拨同僚,才坐下喝了一口茶唐县令就来了。 一看到他明刺史就有些头疼,挥了挥手让下人退下,他带着唐县令去后面的书房。 “人都出去了?” “嗯,至少聚集在城门口处的人都走了。”其他地方的他就管不着了。 明刺史示意他坐下,盯着他的脸问道:“你果然不能抓住刺客吗?” 唐县令抬起眼看他,“大人,下官只是个小县令,益州王府这么多能人异士都抓不住他,我怎么抓得住?” 他冷笑一声道:“说是要全城搜检,但也并没有每家每户都搜过,而刺客的来历都是益州王府在查,我又不是神仙,总不能凭空断出刺客在哪里吧?” 说的也是,明刺史叹了一口气,“王府内争斗严重,本来我是想接过此事的,毕竟查不出刺客,我等也脱不开干系,但我才去接触,便发现这里头水浑得很,想了想便罢了,宁愿在这里被弹劾,也不能掺和到王府的内斗中去。” 唐县令深以为然的点头,所以他不想和益州王府打交道便是因此。 “总之,今天晚上是最后一次,今晚过后,谁也不准再扰民。”唐县令道:“都快五天了,益州城民心才稳,我不想因此再出事。” 明刺史点头,“张大人那里也是这个意思。” 不然,也不会强硬的在今天大开城门了。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六百十三章 亲事 城门一开,大家的生活便渐渐回归了正规,虽然进出城门的检查依旧很严格,好歹城内的菜蔬是供应上了。 也没官差在大街上设岗,见着一个壮年男子便拦住要搜查。 周四郎又等了两天,确定不会走街上平白被人抓走后就带着周立君上街去了。 满宝也能偶尔去逛一下书铺了,大家的忙碌又回到了从前。 周四郎问满宝要了家里给的钱,带着周立君走街串巷的买了不少的东西,决定带回县城里去卖。 庄先生知道他要回去一趟,便写了信,将身上的银子分出一大半来给他,托他带回去给他儿子。 其他人也都有要带回去的东西。 周四郎已经习惯了,把东西放到马车上便架着马车出门。 早上城门一开便出城,到日落之时刚好能回到罗江县,他连夜将庄先生的信和钱送去庄家,第二天也不急着回家去,而是要把手里的货物脱手。 这一点都不用他多费心,小钱氏和周喜在县城扎根后认识了不少人,他回来的东西又多是些鲜艳的布料,还是很好卖的。 只半天的功夫,周四郎便把带回来的货物给出手了,这才要架着马车回家。 “大嫂,我想着这次带些麦种过去,我和立君到外头的村子里问过,也有人家种新麦种,但种的人少,主要是新麦种太贵了,如今倒是些大户人家和富户种得多。” 周立君道:“我去粮铺里看过,新麦种贵得很,一般的乡户人家很少会去买的,我跟附近那几个村子的人商量过了,把麦种卖给他们。” “他们信你?” “自然是信的,我们一起干过活儿,他们也知道我是罗江县来的,新麦种就是从我们这儿出去的。” 周四郎又不是一开始就要做这个生意,他与那些人结识是因为一起在大街上找活儿干,一来二去的便认识了。 后来春忙时,他想要到益州城外附近几座山上找些菌菇卖,被他们带着往村里走过,这才知道他们都还是用的旧麦种,说起种麦子来,他才有了这个想法。 “虽然白老爷和杨县令给的钱也不少,但他们要求太严格,须得是筛选出来的种子才行,而卖给他们的麦种却没必要这么严格,我们价钱也少拿些,总比把剩余的麦子吃进肚子里或当普通的麦子卖掉要好。” 小钱氏道:“还是得选一选的,咱可不能坑人,这种子可是事关一年的生计呢。” “我知道,大嫂您看我像那种坑人的人吗?” 小钱氏:其实还是有点儿像的,不过她不说。 周四郎正要回家去,一转身就看到关辛进到后厨来了,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关辛习惯性的进来,看到周四郎也愣了一下,然后立即热情的道:“四郎从益州城回来了?正好,今儿中午我们兄弟喝一碗。” 周喜站在厨房门口:“喝什么?” 关辛立即道:“喝水,喝水,嘿嘿嘿……” 周四郎:…… 小钱氏对关辛笑着点了点头,解释道:“他还得回家去呢,等改日有时间了再上来陪你喝一碗。” 小钱氏给周四郎收拾了不少吃食,将他推了出去。 周四郎指着店铺问,“这是怎么回事?他怎么到我们家后厨去了?” “喜答应他了。” 周四郎瞪圆了眼睛,“那爹和娘……” “爹和娘虽然都不太乐意,但前段时间又是收麦子,又是插稻秧的,他直接和军营请了长假回去帮忙,又每天买了肉,忙进忙出的……” 周四郎就明白了,这是松口了。 他撇了撇嘴道:“这是没成亲的时候,成亲以后谁知道?当年刘大郎没成亲前来我们家不也挺殷勤的吗?” “你大姐嫁出去后还在店里帮我,每个月都能分一笔账,正巧关辛也没地,只在县城买了个小宅子,以后有我们看着,他要是敢欺负你大姐,你们兄弟几个难道是吃素的?” 小钱氏道:“这会儿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刘家离得有点儿远,你大姐又不说,她被欺负了我们也不知道。” “这会子,我们天天能见着,关辛在这儿可没有家人亲朋,就是闹起来,咱家也不怕。” 周四郎听着颇有一种地霸欺负人的感觉,反倒有些许的同情起关辛来了。 “既然答应了,那这亲事……” “已经定下了,”小钱氏道:“爹的意思,喜是二婚,没必要弄得太隆重,请一些亲近的亲朋来就好,日子最好选在农闲的时候,五月不太合适,过了六月地里又忙起来,所以多半是六月中旬的时候吃酒,你去了也得和满宝说一声,让她回来。” 周四郎应下,“我们肯定得回来的。” 周四郎回到村里,家里的麦子已经大部分晒干收起来了,连选好的麦种都被白老爷和杨县令给买走了。 听见周四郎自己做起了麦种生意,老周头高兴的带着几个儿子连忙筛选出十几袋最好的麦子,“虽比不上挑穗挑出来的麦种,但肯定比旧麦种好。” 他笑眯眯的道:“你先卖着,要是能卖得出去,家里的不够,村子里还有不少人家有呢。” 周四郎没想到老爹这么支持,高兴起来,只是才高兴,老周头就继续道:“记得把挣的钱拿回来,对了,满宝在益州城怎么样了?庄先生怎么不给她休沐啊,这益州城离村里又不远,放三天假就能回来了……” 老周头念叨着要让满宝回来看看他这个老父亲,周四郎没告诉他,庄先生放假了,只是幺妹没想到要回来时。 只道:“爹,满宝现在忙着呢,每天要读很多书,学很多东西,连玩都没时间了。” 老周头就心疼起来,“她是个姑娘家,其实我觉着她学得够多的了……” 见他又是这个调调,钱氏忍不住道:“行了,你不是还想着满宝多读些书以后会治病吗?” 她对周四郎道:“你告诉满宝,让她安心在那边读书,家里没别的事,别总是想着回家。” 周四郎应下,道:“娘,我刚在县城里看到关辛了。” “嗯,”钱氏道:“你大姐和他的亲事定下了,明日我拿着他们的八字上道观里去算一算日子,回头你记得带满宝回来送大姐出嫁。” 钱氏道:“再忙也得回来。” 周四郎应下。 ☆.第六百十四章 药方 满宝知道大姐要成亲时,整个人都惊呆了,然后苦恼起来,“那得给大姐准备什么礼物呢?” 白善宝道:“钱。” 他道:“给了礼金,她缺什么自然会去买,这是最好的礼物。” 满宝想了想,觉着他说的虽然很有道理,但总觉得这个礼物不走心,所以她道:“不行,我要认真的想一想,送礼要么送人家缺的,要么送人家喜欢的。” 满宝问周立君,“你说大姐缺什么,喜欢什么?” “大姑缺的可多了,”周立君掰着手指头道:“缺钱,缺衣裳,缺首饰,嗯,还缺孩子。” 又道:“大姑也喜欢钱,喜欢衣裳,喜欢首饰,喜欢孩子。” 周立君小声道:“我娘说,大姑的心病就是以前没生下孩子。” “那不是刘大郎的错吗?” “是啊,但大姑心里很不好受,总是担心。” 满宝表示她竟然一点儿也不知道。 周立君瞥了她一眼,她当然不知道了,小姑年纪比他们还小,大姑怎么会跟她说这样的事。 也就是她娘在跟她爹感叹时偶尔被她听到了她才上心的。 周立君偷偷地瞄了一眼四叔,小声道:“小姑你还记得吗,以前四叔还想把自个的孩子给大姑养呢,结果大姑想养你。” 满宝瞪圆了眼睛,在自己的记忆里翻了翻,似乎是有过这么一回事。 她忍不住摸了摸下巴,“那看来孩子很重要啊。” 周立君点头,点到一半见小姑神情不对,她忍不住紧张起来,问道:“小姑,你该不会是想送大姑一个孩子吧?” 满宝赞许的看了她一眼,“你真聪明,我才一想你就猜到了。” 周立君:“……这孩子得自己生吧,这个你怎么送?” “不知道关大哥有没有毛病,万一他也生不出孩子来……”满宝皱着自己的小眉头道:“如果他没问题,大姐这儿也没问题,要孩子应该不难。” 她喃喃低语,“晚上我问问……” 周立君问,“问谁?” “没谁,”满宝回神,挥手道:“你别管了,送不了孩子再送钱呗,我有钱。” 周立君便低头想了想道:“那我也送大姑一些东西吧。” 按照规矩,她是不必要单独备礼的,她一个没出阁的小姑娘,礼物是算在二房那里的。 但既然小姑要送,她在这儿闲着也没事干,干脆也准备一份礼好了。 周立君道:“我就送大姑一床被子好了,隔壁大婶做被面的手艺特别好,正好她最近给她亲戚做被面,我去帮忙,学了好多。我明天再去帮忙,等学会了也给大姑做一床……” 医学方面的事,满宝当然只能问莫老师了。 莫老师一听便道:“这有什么难的?你不是有商城吗?在那儿的医院里申请一个孕育嚢就行。” 满宝在科科的普及下了解了一下孕育嚢,她想象了一下,她拿着一个圆滚滚的像蛋一样的东西告诉大姐,这里面是她的孩子,等到十个月,这个蛋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然后裂开,出来的孩子就是她的孩子…… 满宝只要想到那个画面便一抖,道:“还是算了吧,医书上不是说有助孕的药物吗?莫老师你那儿没有药方吗?” “药方啊,”莫老师想了想,抚掌笑道:“我们这儿的药都是现成的,与你们那儿的药大不相同,想来你就是能买到也不好给出去吃,但一些古方上药方的药我们这儿又没有,回头我抄了给你,你看看你们那边有没有。” “对了,记得记下他们的脉案,吃之前的,和吃之后的,多久能有孕……”莫老师干脆紧急录了一堂备孕课给她,比如,备孕期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计算受孕期…… 要不是对面的学生年纪实在小,他还有一些偏门的知识可以教她呢,不过考虑到对方的年纪,莫老师想想还是算了。 过了两天,莫老师才给满宝邮了三张药方,道:“这是目前我能找到的比较可靠的药方了,其中第一张还是传说中的宫廷秘方,对了,你们那儿有宫廷吗?” 满宝收了邮件,回他,“你说的是皇室?” “对对,有吗?” “有呀。”满宝道:“我们城里就有一个王爷,知道王爷吗,就是皇室的人,皇帝的弟弟。” 莫老师兴奋了,道:“接近他,然后多收集一些宫廷秘方,我现在对古中医很感兴趣。” 满宝道:“我的系统是收集生物的,不收录药方的。” “它也不能拦住你的脑子学习药方啊,你背下来发给我呗,我们可是师徒,为了你,我可是翘掉了好几个项目,就为了专心教你,你瞧瞧我在教学室里为你扩展的课程,你可都是买了一本书后免费学的,为师这么疼你……” “好了,好了,”满宝怕了他了,道:“接近他是不可能了,那个王爷是个坏人,而我是好人,通常好人和坏人都不能共存的,而我的力量在他面前就跟个小蚂蚁差不多,所以为了命,我还是远离他吧。” “不过,他又不会医术,要想学习宫廷秘方什么的,应该接近的是他的大夫吧?” 莫老师惊诧,“你们那里的宫廷这么危险?你又不做坏事,他能怎么你?” 满宝没想到她的老师这么单纯,“我是不做坏事,但他是坏人,总会做坏事的,那会儿我不就遭殃了吗?” “那算了,你还是远离这样的危险人物吧。”莫老师问,“你看一看药方上的药,你们那儿都有吗?” 满宝已经看过了,道:“大部分的药材我都在书上见过,便是没见过也不要紧,我拿到药铺里去问就是了。” “要是有不懂的就来问我,因为有些药材的名字不一样,我可以帮你查一查它的别名,好确定药材。” 满宝应下。 将药方背下来,出来便摸了笔将它默出来。 满宝吹了吹墨,在那张宫廷秘方上画了一个圆,决定明天要着重问一问这上面的药材。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十点左右 ☆.第六百十五章 抓药(给书友“Al Pacino”的打赏加更) 益州城有挺多药铺的,其中老字号就有四家,满宝在思考过后,最后还是决定找济世堂。 好歹济世堂里有个熟人不是? 虽然郑掌柜是罗江县的熟人,而不是益州城的,但满宝还是潜意识的对济世堂更有好感。 满宝在周立君的陪同下一起去了济世堂。 伙计看了一眼药方,问道:“这药方不是我们的大夫开的吧?” “不是,怎么,不能抓吗?” 伙计对她一笑,道:“倒也不是,只是得让我们掌柜的看一看,还请客官稍候。” 伙计去请了掌柜出来,他看了一下满宝给出的三张药方,沉吟了一下后笑道:“小娘子,不知这药是谁吃的?” “我大姐吃的。” 掌柜微微点头,“还是应该让病人来这儿看看,这药都是调理气血的,但侧重各有不同,不知大夫原来给开的是哪一张药方?” 满宝垂眸想了想,在来前,她曾给家里人把过脉,且她对姐姐的脉象熟得很,她干脆将脉案背出来,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盯着掌柜看,“您看这样的脉案她适合哪张药方?” 掌柜惊诧的看着满宝,愣了一下才抽出一张来道:“那看着倒是这张药方更好。” 他道:“我虽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方子,但仔细一推演,竟是君臣相得,药性相和,且药效缓和,既补气血,又理肝肾,且不会太过燥热。“ 满宝见他抽出来的是宫廷秘方,高兴起来,“那就照着这个方子给我抓好了,对了,您觉得这药方做成药丸如何?” “那可不好做,”掌柜推演了一下,摇头道:“要做成药方还得仔细再琢磨琢磨。” 他将药方拿在手中,亲自给她抓药,“小娘子要几副药?” 满宝想了想道:“先来十副吧,这药中间可要隔断?” “每三日停一日吧,一日一副药。” 满宝应下。 掌柜给她抓了药后将药方叠了还给她,笑问,“小娘子的这张药方是谁开的?” 满宝摇头道:“我从书上抄来的。” “抄来的?”掌柜怀疑的看着她,“小娘子家里也是学医的?” “我是学医的。” 掌柜惊讶,略一思索便拱手笑问,“那不知小娘子师从何人?” 满宝顿了顿后道:“我不能告诉你。” 掌柜:“……” 做大夫的,又不是做什么不正经的事,为什么还不能告诉? 大家不应该想着扬名,然后可以接更多,更好的病人吗? 满宝付了钱,周立君则拎了药,一起和掌柜道别。 掌柜回神,连忙道:“小娘子,你先生若是没有在别处坐堂,可来我们药铺。” 他看了一下满宝,又思及她拿出来的是调理女子气血的方子,自以为了解的道:“便是女子,我们药铺也是恭请敬之的。” 满宝眼睛一亮,回身问:“果真吗?” 掌柜点头,虽然上门看病的女子较少,但也是有的,她既是女大夫,那便可以给女子看病,有何不可的? 从这张药方来看,开方的人很老道,医术应该差不到哪儿去。 相比于药方,他更想要的是人。 满宝问:“可有什么条件吗?要不要考试之类的?” “啊?”掌柜想了想道:“岂敢怠慢尊师?只要尊师愿来就好。” “那你觉得我怎么样?”满宝挺了挺胸膛。 掌柜:……我想要的是你先生,而不是你。 周立君立即道:“掌柜,我小姑可厉害了,早几年就开始给人开方了,这些年没少给人看病。” 虽然没人用她的药方。 满宝连连点头,见掌柜的脸上都是难色,立即道:“我不要钱的,免费!” 掌柜:……更不敢要了怎么办? 满宝眼巴巴的看着他,“要不您考一下我?要是我通不过那就不要。” “你先生……” 满宝就叹气,“我先生虽不坐堂,却也有别的事做,没空出来看病的,所以我想学习多一些脉案都找不到病人……” 她这么一说掌柜就明白了,她是想来他这里看病人,学脉案的。 他皱起眉头,这一般是店铺的学徒或是坐堂大夫的徒弟才有的权利。 要知道病人也是很宝贵的,可不是随便可以给人看的,而做大夫的,前期亲自上手摸脉的机会可不多。 有的人有可能要做十年,甚至十多年的学徒才有可能出师看病。 而在这期间,辨别药材的机会常有,背医书的机会也不难找,可这亲自给病人看病,积累脉案…… 时间有限,病人情绪不好,谁敢随便交给学徒去摸脉? 所以掌柜沉默了下来。 还是一直在一边给人看病开方的老大夫突然上前道:“让她明天来试试看吧,要是得出的脉象不差,倒是可以跟在我后面看些带下病,” 老大夫对掌柜眨眨眼,脉案什么的,她可以在这里学,但得了脉案,她总得拿回去给她先生开方吧? 重要的还是方子。 而她先生的水平如何,只要看过开的方子就行。 这其实是一种互相学习的过程,他们想将人请到药铺来,一是为了增强济世堂的实力,二不就是为了学习对方的医术吗? 掌柜的领悟到了他的意思,对满宝笑了笑道:“行,那小娘子明日来药铺试试看,还不曾请教小娘子贵姓。” 满宝大大方方的道:“我叫周满,这是我侄女周立君。有件事还得和掌柜知会,我每天还要读书呢,所以每天能来药铺的时间不长,我以后每日来两个时辰怎么样?” 她道:“我不要钱。” 掌柜暗暗吐槽,让你在这里学习脉案,我们不收钱就已经算不错了,你还想要钱呢? 他见满宝年纪小,也没指望她能有多能干,因此点头应下。 不过因为她提到了她每日还要读书的事,对她更多了几分看重。 普通人家的姑娘,谁到了这个岁数还在读书的? 他闺女也就认了字,读了两本书后就不再读了,要开始学习女红和其他的东西。 可是…… 谁家的小姑娘会亲自来抓药? 不过想到她要抓的药,他又略微有些理解,“小娘子,你来药铺的事要不要先回去与家人商议一下?” 满宝自信的道:“我的事我能做主,我回去与先生说一声就行了。”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六百十六章 顺其自然 庄先生还真没拦着满宝,在他看来,满宝的教育才是最让他头疼的。 因为这是他收的第一个女弟子,也是带的唯一的一个女学生。 他以前及现在,甚至未来教的男学生,都知道怎样给他们规划未来。 不是考官,就是经商,做地主,或是出去找活儿干,这么多年了,他早知道如何辅导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也知道该侧重教他们什么东西。 可满宝不一样。 她是个女孩子,在这个世上行事有太多的束缚。 她聪明伶俐不下于白善,且还乐观心善,要不是身份所限,将来不知能有多大的成就呢。 她若是出身富贵,那他还能帮她谋一谋她的姻缘,让她嫁一个好人,通过丈夫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偏她出身乡户人家,而齐大非偶,他自然不可能鼓动弟子去嫁一个富贵之子。 所以对满宝,庄先生一直拿不定主意要怎么教。 既然拿不定主意,那便秉着老庄的思想,顺其自然便是了。 所以满宝要跟白善学一样的课程,助他考试,他便教她一样的书,她要时不时的去书铺里找书找资料,他便不拘束她。 而她现在要去药铺里积累脉案经验,学习医术,他便放她两个时辰的自由时间。 只是,他一如既往的要求她,“每日至少要看一个时辰的书,练半个时辰的字,这是最基本的。” 满宝应下。 然后去书架上找了一本医书放到一个小背篓里,又收拾出一套小一些的笔墨纸砚,这是往常他们出门时会带的。 她看了看,发现笔头有些秃了,便决定明日出门时买一支备用。 她知道,纸很贵,而她去药铺不仅要记录脉案,可能还要记一记大夫们开的方子,以拿回来学习。 若是在看病开方的过程中,大夫们能够提点她一两句,那她就更得记录下来了。 所以要耗费的纸张不少,这种损耗大的东西还是自己准备更好。 反正她是不缺纸用的。 满宝将明日出门要带的东西收拾好放在背篓里,这才去寻了个空隙进系统里给莫老师发邮件,告诉了他这一好消息。 “去了药铺,我就不缺病人看了,每天都能给你收集许多许多的脉案了。” 莫老师没有和往常一样在她的邮件发过去后秒回。 满宝想了

相关推荐: 宣言(肉)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老师,喘给我听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修仙有劫   御用兵王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倒刺   我以力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