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白善宝的衣角,白二郎也不太乐意,他跟白庄头玩得还挺好的,才不想换人呢。 而且这个刘贵一看就是凶巴巴的,他不喜欢。 白善宝也反应过来,有些苦恼的皱着小眉头。 刘贵笑着拒绝,道:“白庄头小的也知道,他做庄头老实,且他是老夫人给少爷的,少爷怎能不通过老夫人就换了呢?” 白善宝摸着后脑勺嘿嘿的笑,有些不好意思。 他有些惋惜的看着刘贵和刘嬷嬷走远,“刘贵叔很厉害的,他什么都能做,我在陇州时被欺负,好多次都是他帮我找回场子的。” 说罢瞥了一眼满宝,意思是,不用他你会后悔的。 满宝却道:“可白庄头也没做错事呀,你突然换下他,他多伤心,而且庄子里的长工不服管怎么办?” 她道:“我家里的事,只要领头,我爹都是叫大哥,我娘都是叫大嫂。从不会让我二哥和二嫂他们越过大哥大嫂去,我娘说了,只有这样,我大哥大嫂才能指使得动家里的人。” 白善宝惊奇,没想到他们家这么小还有这样的讲究。 满宝却道:“比如我四哥,他就不喜欢听我二哥的话,我五哥和六哥也不喜欢听四哥的话。” 三人一边说话一边去正院里拜见刘氏,刘氏稀罕的拉着三个孩子看了又看,然后道:“你们先去休息,一会儿醒了吃些点心再去上课。下午下学了再来家里,我让厨房给你们做好吃的。” 满宝先应下了,但其实下午一下学她就和白善宝说了一声跑回家里了。 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她肯定要回家看一看的。 但经过一个下午,老周家人的情绪都已经稳定了下来,老周头甚至已经拿到了签好字的具保书。 他和钱氏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得去买一具棺材回来,他小声的道:“到时候我们连夜把他们的尸骨起出来放好,对外只说放的是衣服。” 钱氏点头,问道:“那摔盆打幡……” 老周头想了一下道:“让老六去,他年纪最小,要不和老大老大家的商量一下,他们要是答应,就让大头去,满宝也穿上孝服……” 老周头的声音几不可闻,“以后二弟的祭扫肯定是大头来做的……” 他是大房长孙,而满宝总是要出嫁的。 钱氏想了一下,点头道:“行,我问一下老大他们。” 周大郎当然没意见,他还道:“大头的命还是他给保住的呢,本来就应该的。” 小钱氏也点头。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满宝回来的时候,老周头正算着家里的粮食发愁呢,一看到她回来,他立即招手叫她过去,“满宝啊,白家小公子剩下的那三袋麦子卖了没有?” “没有,爹你怎么了?” “哎呀,没有就好,没有就好,”老周头笑道:“家里要办大事,到时候很多人来家里吃饭的,所以家里的粮食不够了,我打算把剩下的三袋麦子也给买了。” 老周头对闺女很温柔的笑,“满宝啊,你去问问小公子,现在外头的粮价是多少了?要是便宜了,能不能也便宜些卖我们,这夏粮就快要下来了,还三十文一斗也太贵了。” ※※※※※※※※※※※※※※※※※※※※ 作家的话 月底了,手上还有月票没有投出去的小可爱看一下我呀~~ PS: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八点左右 ☆.第四百五十四章 治丧(二) 满宝想了想,应道:“行吧,我问问他,爹,我们家小叔真的死了吗?” 老周头脸上的笑容就一僵,他悠长的叹了一口气,将后腰别着的烟杆抽出来,点头道:“是啊,死了。” 满宝转身跟他蹲在一起,双手撑着下巴,也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我还没见过小叔呢。” 刚把烟枪塞进嘴里的老周头眼眶一下就红了,烟一下就呛了上来,他忍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然后眼泪鼻涕一起往下流。 老周头很不讲究的抹了一把,转头对惊讶的满宝努力的挤出一个笑容,“呛着了……” 眼泪却跟擦不干净似的。 老周头一边抹眼睛,一边不太清楚的嘟囔,“这呛的也太厉害了……” 满宝就不知道为什么也跟着很伤心起来,她拍着胸部保证,“爹你放心,我一定让白善宝便宜些。” 白善宝当然不可能便宜啦,因为他刚从堂伯那里知道,粮商们或许是没有收到粮食,所以麦子的收价又涨了,昨天重新涨回了三十文一斗,而今天就蹦到了三十二文一斗。 听说粮铺里往外卖的麦子也涨了两文钱,显然老奸巨猾的粮商们并不愿意白白多付出收价。 所以白善宝剩下的三袋麦子是不愁卖的,只要有粮商找来,三十二文,轻轻松松出手。 要不是看满宝是熟人,眼眶还有些发红,一看就是刚哭过的情况下,他是怎么也不会三十文就卖给她的。 满宝因为刚陪她爹呛了一下,眼睛还有些发红,和白善宝商量道:“那你跟我爹说,你便宜卖我们了,缺的钱我给你补上好不好?” 白善宝挠了挠脑袋问,“干嘛这么麻烦,你直接告诉你爹你花钱跟我买了呗?” “不要,麦子便宜我爹更高兴。” 她花钱和老周头花钱,在老周头的心里都是一样的。 “行吧,那我要和你爹说多少?” “二十文?” “你爹会信吗?” 满宝想了想,觉得可能不会。 “那就说二十五文吧,”白善宝拍板道:“回头你可要把缺的钱给我补上啊。” “没问题。” 谈完了生意,两小孩儿就一起坐在大门不远处的石头上说话,“我看你家那边闹哄哄的,他们在干什么?” “我爹要给我小叔治丧,还要去请道观里的道长们来招魂,以后逢年过节,我小叔一家人就可以回来跟我爷爷奶奶一起吃饭了。” 白善宝想了想道:“我爹好像没有招魂,我要不要也给我爹招一招?” “不用吧,”满宝也不太了解,因此有些犹豫,“你爹不是有尸首吗,我小叔一家人尸骨无存,所以才要招魂的。” “好吧,什么时候开始治丧,到时候我去送奠仪。” “可能后天吧,明儿我大哥他们要去买棺材。” 白善宝好奇的问:“你去吗?” 满宝摇头,“小孩儿不可以去。” 其实棺材一般都是自己出木料请棺材铺里的木匠打造的,但总有横死来不及准备的,这时候就需要去棺材铺里买现成的棺材。 有时候棺材铺里没有剩余的,还要跟人借,或是直接挪用铺子里人家打造好的,这里头麻烦的事太多,满宝这种小孩儿本来就应该远离这些阴事,钱氏怎么会让她跟着去? 满宝带着好消息回家,老周头亲自带着两个儿子去把那三袋麦子给买了回来,当然,着重要感谢一下白善宝。 再顺路找一趟白老爷,告诉了他周银的事,暗示他周银的事到这儿应该就算了了,再顺便请他有空去上一炷香,他们一家还要好好感激感激白老爷呢。 白老爷已经从婶娘那里知道了此事的经过,知道这是京城那位魏大人的手笔,于是欣然应允。 老周头把粮食运回家,对周三郎道:“我估摸着来的人不少,偏这会儿各家家里都不富裕,所以我们得多弄些面粉出来,免得到时候不够吃就难看了。” 周三郎点头。 “把三袋都脱壳了吧,把麦麸收好,三袋的麦子留下一袋的麦麸,磨碎了掺到面粉里去。” 周三郎:“……爹,这样会不会不好看?” “不好看,但实惠,”老周头拍了一下他的脑袋道:“就算今年咱村子里收了不少麦子,但也没有放开肚皮吃白面的,你也不看看全村老小有多少人,还有你舅舅家,各房亲家……” 老周头咬牙道:“还有我舅舅家呢!” 周三郎想到了什么,抖了一下,连连点头,问道:“爹,一袋的麦麸够吗?要不要多掺点儿?” 老周头犹豫了一下,“虽然要实惠,但也不能做得太不好看,做出来的馒头得好吃才行,要不你去问你大嫂吧,她是做馒头的人,她应该懂。” 周三郎摸了摸脑袋,果然去厨房问小钱氏。 不一会儿就被小钱氏给赶出来了,“亏你想得出来,还掺一袋的麦麸,那能揉成馒头吗?十斤的面粉你给我掺一斤我都嫌多,就这么三袋麦子你就想掺一袋……” 周三郎缩着脑袋跑了,可怜巴巴的去找他爹。 老周头就忧伤的叹了一口气,“行吧,再从家里抬一袋麦子去碾了,唉,晚上让你大嫂做馒头的时候也掺些麦麸进去吧,咱家省着点吃,离夏收还有段日子呢。” 周三郎点头,转身去搬麦子。 钱氏则在给周大郎拿买棺材的钱,“不是现打的棺材要贵得多,你带上五两银子,尽量往好的买,你小叔跟你小婶儿是葬在一起的,尽量买宽敞点儿的。” 周大郎应下。 钱氏又打开另一个钱盒,从里面拿出一吊钱来给他,“还有白纸,麻布,白幡这些也一并从棺材铺里买了,你仔细着些,别少了东西,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治丧,这事要办得体面些。” 钱氏抹了抹眼角道:“当年匆忙,黑灯瞎火的就把人埋了,只有一张席子和一床被子,这会儿可得让他们好好的回来,再好好的出去。” 周大郎接了钱应下。 ☆.第四百五十五章 治丧(三) 周大郎退到一边,周二郎才上前。 钱氏依然给了他一吊钱,想了想,又加了一吊,“当初给老四办酒的时候才用了一吊出头,但这会儿不同之前,这次远的不说,全村老幼肯定都要请到,加上现在肉也贵,你多买一些,有备无患。” 周二郎接了钱应下。 “要是不够,先把东西赊回来,等过了后天再去把钱还了。” 冯氏则去菜园里逛了一圈,回来道:“娘,菜园里的菜恐怕缺一些儿。” 他们家种的菜虽然多,但周二郎几乎每天都去县城卖菜,一下子要供应这么多人吃菜也困难。 钱氏想了想便起身道:“我出去走一圈,家里你们多看着些,让大头大丫把几个小的看住了,不许他们到处乱跑。” “是。” 此时正是一年菜蔬最多的时候,万物生长到了最快速的时候,地里的菜两三天就能长出一茬来,所以只要家里不是懒人,基本上就不会少菜吃。 而在七里村,家家户户之间并没有买菜的习惯,这家看上了那家的菜,就说一声,去掐一把回去尝一尝。 老周家的菜就经常被人问到掐一把。 因为他们家的菜不仅种得多,种得好,种类也多。 既有往,自然要有来了,钱氏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就将明后天要用到的菜蔬都凑齐了。 这些事情好像和年纪小的孩子们一点关系也没有,就是周五郎和周六郎,他们都只能在家里打下手,基本上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他们并没有具体负责东西。 而周四郎则带着村子里的一些青年往亲戚家送信,算是告诉他们一声,至于来不来,则看各家。 但老周头并不想请太多的人家,除了现在的亲家是必须要请的,也就多请了他外祖家。 毕竟从周银那里论,最亲近的除了宗族这边的外,就是外家那边的亲戚了。 这些事情满宝一无所知,她只是被要求照常吃饭,照常去上课,再从学堂里回来时,家里便摆了一具不小的棺材。 钱氏给她的解释是,“只是做衣冠冢,就让他们在一块儿,到时候你记着给你小叔小婶儿磕头就行。” “还有他们的孩子,娘,衙役有说是弟弟或者是妹妹吗?” 钱氏一愣,半响才道:“没说,他年纪小,不用特别设祭,满宝,你拜的时候别乱说话,知道吗?” 满宝疑惑的点头。 钱氏忧心忡忡,看来还得跟道士们说一声,招魂的时候只招周银的夫妻就行,可别连孩子的都招。 “你跟先生请假了吗?” “请了,明儿我不用去上学了。” “嗯,”钱氏道:“不用上学也要早点儿睡,明天你要哭灵的。” 说罢让她下去洗澡,早睡才能早起。 今晚老周家,甚至村子里的孩子都睡得格外的早,天才黑,各处的声音就渐渐的小了下来,等月上半天时,全村就只有虫鸣声了。 老周头穿好了衣服出去,周大郎带着五个弟弟都绑好了白布,悄悄地将棺材抬了起来。 钱氏和小钱氏举着火把走在一旁,才往前走了一段,隔壁一家开了门,有个人举着火把扛着锄头也跟着出来了…… 等到了村外头的墓地里,围在他们四周的火把已有了不老少。 老周头也不问都有谁来了,大晚上的喧哗不好。 到了坟地,大家开始便开始挖。 将坟堆扒了,再往下挖三米左右便碰到了腐烂的棉被。 大家的动作就放轻了,开始用手将覆盖在上面的泥土扒开,再轻轻将那已经腐烂变形的棉被给掀开,下面两具依偎在一起的尸骨便显了出来。 他们身上的衣服还好,只是黑乎乎的混着原来的颜色显得很难看,除了头顶的头发外,血肉都化成了乌有。 周大郎道:“左边这是我小叔,右边这是我小婶儿,你们可别捡错了,来来来,捡尸骨的,左边的给我,右边的给我家老二。” “得擦过吧。” 钱氏和小钱氏立即把两块大大的棉布拿出来道:“我们把布带来了。” 老周头就一脚踹在老四老五老六的屁股上,对瑟瑟发抖的三人道:“怕啥,还不快去擦,仔细些,可别丢了骨头。” 头发其实也脱离了头骨,轻轻地一扯,它们就落下了,四五六他们哪见过这阵仗,哪怕周围人不少,心里也怕得不行。 钱氏看着他们,就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们的脑袋笑道:“真是傻孩子,这是你们小叔小婶,他们心里疼你们的,哪敢舍得吓你们?” “就是,给长辈擦骨有福气的,回头让你小叔保佑你们发大财。” 周围人也纷纷应和,坟地四周便热闹起来,兄弟三人这才不那么害怕了。 等他们把尸骨都擦干净放回棺材里,都已经三更天了。 大家便将这个坑填回去,还做成坟堆的样子,虽然看得出这块地被翻过,但这一片都是七里村的地儿,所以大家并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周家兄弟小心翼翼的把棺材抬回家,放到了堂屋的正中间。 钱氏和小钱氏这才将准备好的寿衣展开,铺在了两具尸骨上。 还有该放进去的铜钱等,钱氏都一枚不少的放进去了。 最后看了一眼,大家这才合上棺木,由村子里的人将钉子钉上,彻底封死棺材。 大家悄无声息的在大门和堂屋上挂上白布,老周头并没有买很多白布,但村里的人还是觉得这丧仪足够了。 并不是谁家都买得起麻布挂在门口上的。 能有块白幡挂着就不错了。 满宝还没醒呢就被从床上挖起来套上孝衣,小钱氏简单的给她抹了一下脸,让她清醒了一些。 见她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她,小钱氏就低声道:“一会儿就有客人来了,你得去戴孝,满宝乖啊。” “这么早呀?” “是啊,主家都要早一点儿的。”小钱氏哄着满宝,将一条白麻布绑住麻衣和她的小胖腰,便领着她去堂屋。 堂屋里已经烧过一波黍稷结了,小钱氏带着满宝走到周大郎身边,让她跪在了第一位。 ☆.第四百五十六章 治丧(四) 棺材的两边铺了席子,此时周家兄弟姐妹都在,满宝左右看看,想坐到大姐那边去,却被周大郎扯住了,低声道:“就坐这儿陪着大哥吧,一会儿客人来祭奠时记得回礼,知道怎么回礼吗?” 满宝犹豫着点头。 老周家是没办过丧事,但村里其他家却是办过的,满宝也跟着去过,知道守在两边的孝子要弯腰低头回礼的。 天才刚刚亮,便有客人拿着奠仪上门来了,最先到的竟然是钱家人,然后是村里的一些人家。 老周头家和村里不少人家都借了桌椅板凳,因为知道吃饭的人多,他们很干脆的沿着老周家门前的路摆到了村口的大榕树底下。 饭菜也分到了左邻右舍家里煮,每家负责十桌这样,剁好的肉分到了一家家,还有一袋袋掺了麦麸的面粉…… 没人觉得这样不对,请这么多人,又不是大户人家,谁家办席还能全白面白米饭? 何况,这还是灾后的第一年。 等真正的丧事办起来时,老周头和钱氏却全然不管了,甚至老周家的儿子女儿们都没去插手,外头全程是小钱氏领着几个妯娌和村里的老人们一起办下来的。 老周头扶着钱氏出来,俩人也坐在了棺材的一旁,却没有着麻衣,只是在腰间绑了一条白麻布。 俩人时不时的给火盆丢一些黍稷节,眼眶有些红。 凡是来拜祭的村里人,夫妻两个都郑重的跟着回了一礼。 章家的人到时看到的就是老周头和钱氏正弯腰和才上香的人道谢,一抬头,双方就对上了眼。 老周头便按了按老妻的手,穿了鞋子走出去,“表哥,表弟,你们来了?” 章老大皱眉,“你是做哥哥的,怎么也坐那儿?” 章老二左右看了看道:“大哥你管他呢,还不兴表哥心里愧疚啊,对了表哥,我们坐哪儿?” 一个青年见缝插针的上来道:“是章家的表叔吧,来来来,你们的桌子就在院子里,我领你们去。” 章老二把带来的小袋子交给门口收奠仪的人,都不记名,直接背着手走过去看了一眼桌子道:“这一桌不够呀。” 话音才落,章家落在后头的人终于到了,呼啦啦的进来了一大堆人,男人,女人,孩子挤成了一堆,有一个甚至还抱在了怀里,看着只有七八个月大的样子。 别说一桌了,三桌都不一定能坐下。 老周头目瞪口呆的看着,看着这些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呆住。 钱氏眉头抽了抽,不过她没说话,也没起身,而是抓了一把黍稷结又给丢到了火盆里,让它发出噼里啪啦的火烧声。 想到这么多人要吃掉的馒头和菜,老周头心一痛,伸手拉住章老大,扯到一边问道:“表哥,这些都是谁啊,我咋有好几个不认识?” 章老大脸色便一沉,道:“所以说你娶了媳妇忘了娘,来的人哪个不是你表哥表弟?那两个是堂叔家的,那个是二姑家的……” “二姑?”老周头脸有些黑,“外公外婆不是只有我娘一个闺女吗,怎么还有个二姑?” “是堂姑!” 他娘的! 老周头差点就忍不住骂出声了,他抽着嘴说不出话来,心痛到无以复加。 但他的心理活动一点儿也不少,瞪着眼睛看章老大,要不是因为这是他亲舅舅的儿子,他真想,真想…… 老周头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道:“表哥,你们先坐着,先坐着,不,不对,先给二弟上炷香……” “上香一会儿吧,”端了碗水走过来的章老二不满的道:“我说表哥,这都快午时了,你们的饭还没开?我们一大早就出门赶来了,肚子早饿了,还是先吃了东西再上香吧?” “对对对,”抱着孩子的一个老太太一脸愁苦的道:“我们大人能饿,孩子是不能饿的。” 老周头转身就要走,村长总算是从外头挤了进来,连忙道:“快了,快了,这是章家表叔吧,许多年不见了,您的身体还好吧?” “还行吧。” “怎么能算还行呢,你看看,小银叔比您儿子年纪都小呢,您竟然还亲自来了,小银叔地下知道了不知道多开心呢,来来来,我们先给小银叔上炷香,我马上让厨房那边先给你们准备饭菜。” 总算安抚下了章家人,村长一把将老周头扯到一边,满头大汗的道:“金叔,今儿可是小银叔的大日子,你可得压住脾气,不就是来的人多点儿吗,忍忍,忍忍就行了。” “怎么忍,他一家就给我来了三桌人,三桌都不一定坐得下,”老周头气道:“他是我的舅家,不叫说不过去,叫了,你嫡亲的来了就行的,那什么拐了多少道弯儿的堂舅堂姑的儿子也给我弄来了,我跟他们有多少关系,我家周银跟他们有多少关系?” “行了,行了,来了就是心意。” 老周头这才沉下气,勉强将这口气咽下了,结果这口气还没呼出来呢,来叔的儿子就提了两个小袋子过来,他一脸为难的道:“金哥,你看这个怎么办?” 他打开袋子让老周头看。 老周头一眼就看到了里面的东西,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村长吓得不轻,连忙一把扶住他,其实认真说来,老周头的年纪也不小了,可别气出个好歹来。 坐在比较靠外头的周四郎忍不住汲了鞋子跑下来,问道:“爹,你怎么了?” 来叔儿子将袋子给他看,周四郎一脸的迷糊,这不就是大家通常拿来装钱,装粮食的小布袋子吗? 他直接打开,看到里面一大堆黄褐色的麸皮中混着的几粒没麦粒,他不由瞪大了眼睛。 谁家上门吃席这么送礼的? 这还不如不送呢! 周四郎袋子一合,怒问,“谁家送的?” 来叔儿子悄悄的指了指不远处的章家,“一共送来了两袋……” 周四郎看着占了三桌桌子还坐不下,正到隔壁桌挤掉人的章家人默然不语。 那是他奶奶的娘家啊,来的人他得叫表叔,这可怎么说? 周四郎偷眼去看他爹。 ☆.第四百五十七章 治丧(五) 老周头揉了揉胸口,感觉没那么疼了,他挥了挥手道:“算了,算了……” 村长便松了一口气。 周四郎鼓了鼓脸颊,拉着来叔的儿子就躲到一边说话,不一会儿,周四郎就悄悄的溜出去找周大亮和周大宏。 这两个都是他的好伙伴,嗯,俗称狐朋狗友,今天他们负责给各个桌上饭菜。 基本上,一张桌子上的菜好与不好,多与寡,一半要取决于他们,另一半则取决于厨房。 而厨房里的人周四郎更熟,因为他媳妇就在里面。 不一会儿,周四郎就回去了,重新在席子上坐好,在章家的几个人上堂意思意思的拜了两拜后也意思意思的微微弯腰回了一礼。 周四郎暗暗撇了撇嘴,在心里冷哼了一声。 院子里一共摆了六张桌子,基本上会坐在主院里的都是跟老周家关系比较近的。 因为是周银的丧仪,所以关系要从周银那边算,章家算是首位,毕竟是周银的外祖家,就算亲舅舅们都不在了,但表哥们还在。 老周头预备着章家来四个人左右,毕竟离他们这儿有些远,然后是他们本族血缘比较近的,再然后是钱家的三个舅舅。 周银和钱家虽没有血缘关系,但他是钱氏带大的,小的时候还认错了娘,一度因为周大郎不许他叫自己的娘亲做娘而揍他。 明明比周大郎还小,却能打得他鬼哭狼嚎。 他小的时候也没少跟钱氏回钱家,所以这个位置钱家人坐的起。 但章家的人一到,呼啦啦的占了三张桌子都不够,钱家的人一看,便都不在院子里上席了,等到了外面去。 族里一些本来被安排在主院上桌的人也跟着退了出去。 老周头拿外家没办法,堂上毕竟摆着他弟弟的尸骨,他不想在这时候闹得太难看。 但不代表周四郎没办法,果然,章家的这波人才祭奠完下去上桌,本来跟他们坐在一起的第四桌上的人被进来的一群青年拥着往外走,“这不是叔吗,您怎么坐这儿了,外头树底下阴凉,来来,我跟你换个位置……” “婶儿啊,刚才你孙子还找你呢,原来你在这儿,来来来,我带您去找您孙子……” 把第四桌上的人全都簇拥到了外头,然后他们就跑进来挤进去,他们人不少,七八个大小伙子挤进来,差点把一整个桌子都给占了。 章家人不满的道:“这人够多了,坐不下了。” “那没办法,隔壁桌也坐满了,就这桌人比较少,要不你们等最后一桌吃?” “你才最后一桌吃呢,你是谁家的孩子,没看见我们年纪大吗?” “哎呦,我还年纪小呢,您就不知道让让我们小的啊,您都一把年纪了还跟我们一群小孩儿争,像话吗?” 章家人被气得不轻,问道:“你是哪家的?这主院是你坐的吗?” “怎么就不是我坐的了,我姓周,上头堂屋棺材里躺的是我叔!你说我能不能坐?我还不知道你们是谁呢。” “那上头是我们章家的外甥,他娘是我们章家出来的,你说我们是谁?” “没听说过,我在七里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你们。” 正说着话,周大亮等人端着菜和馒头上来了,章家人看到馒头眼睛都快直了,装着馒头的篮子还没放到桌子上,他们直接上手就抢…… 周大亮差点没拿稳。 他只来得及“哎哎哎”三声,第一篮的馒头就被章家人抢光了,嘴里塞一个,手里拽着两个,还有一个一边强硬的往嘴里塞,一边努力的把馒头往怀里藏。 不仅周大亮,就是桌上有备而来的青年们都惊呆了。 坐在堂屋里往下看的周四郎恨铁不成钢的横了一眼小伙伴们,周三郎看见了嘟囔,“真是笨,谁让你找他们的?” “不找他们找谁?” “找大驴他们!”周三郎横了他一眼道:“他们会抢东西,但他们不会吃,论吃还是大驴他们厉害,不然我上也行啊。” 周四郎:“……来不及了,总不能中途换人。” 周三郎也有些惋惜,“你该早点告诉我的,不然告诉大哥和二哥也行啊。” 周四郎:“……我怕你们骂我。” “骂你干嘛,你是自家人,我们吃饱了没事干吗?” 周四郎觉着今天的三哥有点儿怪。 他们兄弟俩在这儿说着悄悄话,下面的饭桌上却是风起云涌了。 青年们成功被章家人激起了斗志,甭管他们吃的有没有他们快,先把馒头抢到再说,哦,还有桌上的菜。 周大亮瞪了伙伴们一眼,在他们表示准备好后又拎了一篮子过来,这会儿他先高声道:“每一桌的饭菜都是固定的,大家别抢啊,每个人都要吃到的……” 他特意绕到了青年们的一边,将篮子放到桌子上,结果章家人直接站起来伸过胳膊来抓。 这就过分了,前头一篮子他们可一个没拿到,青年们奋起,直接把篮子从周大亮手里抢了过去,然后呼啦啦的抢了,自己手上拿不完,还特别友爱的伸手递给旁边的人,反正就是不能让章家人太占便宜。 章家人只抢了几个馒头,有些生气,暗暗的瞪了这些青年一眼,开始先吃手里的馒头。 其实章家人不仅跟别的客人抢吃的,也跟自家人抢吃的,另外三桌的战况可比这第四桌的强烈多了。 青年们偶尔扭头看了前头桌子一眼,都忍不住胆寒的。 章家人跟不要命似的把馒头和菜往嘴里塞,间或往怀里藏,老周头直接把头扭到一边去。 其实,章家以前的家境比他们家好多了,可惜到他表哥表弟手里,章家的日子就越过越难过了。 但老周头不觉得他们就难成了现在这样,真是……太丢脸了。 老周头看着灵堂上的棺材没说话。 七里村的人也觉得章家人丢脸,宁愿到外面去吃,也不在主院里吃的。 今年七里村便是日子最难过的癞子家,那掺着麦麸也是能填饱肚子的,所以他们吃的速度也快,但不会直接哄抢起来, 吃完饭还有心情坐在桌子边上说说话呢。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十一点左右,有些晚了,大家先睡养生觉吧 ☆.第四百五十八章 治丧(六) 章家人以狂风扫落叶的架势将桌上一切能吃的东西都塞到肚子里或怀里,一桌饭菜,不到一刻钟他们就吃得精光了。 不说负责端菜送馒头的周大亮和周大宏,就是厨房里偷偷往这边看的方氏等人都惊呆了。 方氏自认来老周家也够长的了,别的不说,她好歹是在老周家过过一个年的。 老周家要走的亲戚她可都是走过一遍的,却从不记得有这号人。 方氏咽了咽口水,问一旁的何氏,“三嫂,这,这章家人是奶奶的娘家啊?” 何氏往外看了一眼,小声道:“多看几次就习惯了,以后见着他们避着走就对了。” “吃得这么急,会打嗝吧?”方氏不太确定的道。 谁知她话音才落,那边章家人就有好几个人打起嗝来,不过他们似乎习以为常,并不在意,反而左右看了看,叫道:“怎么没馒头没菜了?上菜的人怎么上的?” 周大宏立即上前,“每桌要上的菜都是固定的,馒头也是,我已经多给你们加了一篮馒头了,不信你们看其他桌上的篮子。” 章家人下意识的看去,发现第五桌上的篮子是比他们的少一个。 周大宏撇嘴道:“去年可是灾年,今年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每桌的饭菜都是固定的,而且你们都打嗝还没吃饱啊。” “我们吃了孩子还没吃呢。” “那就把你们怀里的馒头拿出来给孩子吃呗。” 章老大都下意识的捂住了胸膛。 章家人骂骂咧咧起来,周大宏就把端菜的托盘重重的往桌上一放,一旁桌子边上坐着的青年便齐刷刷的站起来,目光炯炯的盯着他们看。 哼,正当他们七里村的混混是泥捏的啊? 往前三年,他们可是称霸过七里村内外的一号人物! 当然了,现在大部分都成了家,当了孩子的爹! 或抱着孩子,或年纪不小的章家人齐齐安静了一瞬,然后重新坐下一句话都不说了。 周大宏满意了,哼了一声道:“我们要收桌子了,赶紧让一让,让一让。” 这话很有些不客气,至少就不会有人家会这样对客人的。 偏章家人向来是欺软怕硬,此时也就敢怒不敢言。 章老二四处看着要找老周头说理,却发现本来还在灵堂上的夫妻俩不知道去哪儿了,而两边坐着的表侄子们就跟看不到他们被为难一样。 章老二怒了,撸了袖子就要去找他们讲理,结果他孙子从外头钻进来,扯住他的衣服道:“爷爷,爷爷,外面好多吃的。” 章老二眼睛一眯,跟着他就往大门外去,一出去,便看见顺着前头的路边一直往前,摆了起码有二十桌,每一桌上都有馒头和菜,和他们刚才打仗一样的吃法不同,他们都是边说话边吃饭。 章老二还眼尖的看到了钱大舅! 他眯了眯眼,转身回去找他大哥。 此时午正都过了,老周家的人也饿了,来叔就让儿子去通知守灵的孝子贤孙们先去吃饭。 周大郎他们便去厨房拿了几个馒头啃,满宝站在几个人高马大的哥哥中间,已经到他们的胸前了,她手里也被塞了一个馒头。 方氏给她打了一勺素菜,特意解释道:“大嫂说,你们不准吃肉。” 满宝理解的点头,问道:“那我们是不是还要守三年的孝?” “咳咳……”别说周五郎等人,就是周大郎都呛住了,连忙灌了自己一口水道:“不用,不用,你要是不想吃肉,戒个三四天就行了。” 其实乡下没这么多讲究的,老周头一开始都没想起这事来,因为就是当年他爹娘死的时候,他也不避讳这个的。 当时家里剩下的饭菜中要是能翻出一块肉来,他的伤心都能被冲淡一些,更别说会特意的不吃肉了。 也就读了书后,昨天晚上大头一脸忧心的问他们家是不是要三年不吃肉,五叔是不是要三年不能娶媳妇…… 周大郎和小钱氏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因此都惊呆了。 一般不能嫁娶,饮宴,这不是只有皇帝老爷子死了,县太爷规定才不呢做的吗? 其实他们乡下地方,做了,没人告,县太爷都不知道,更别说不知道在哪儿的皇帝老爷子了。 所以上一任皇帝老爷子死的时候,虽然有规定不能嫁娶和饮宴,但过节的时候,大家还是该吃肉吃肉,该喝酒喝酒,该说亲说亲…… 满宝挠了挠脑袋,恍然大悟起来,“我知道了,书上写的是父母,这是我们的小叔,所以是不一样的。” 六兄弟听了心中复杂,目光也复杂起来,周四郎犹豫了一下道:“满宝,要不你试一下三年不吃肉?” 周二郎就拍他脑袋:“别瞎出主意,满宝病了咋办?家里可是好容易才把她养成这样的呢。” 满宝也摸了一下自己的小胖肚子,犹豫了一下道:“听说皇帝只守三个月的孝期,一个月当一年。” “对啊,你是仙子啊,神仙不是一天一年吗?”周四郎道:“干脆你守三天吧,就当是守三年了。” 满宝问:“为什么只要我守,你们不守?” 周大郎道:“我们一起守,那是我们小叔,我们本来就该尽孝的。” “好!”满宝认真的点头,“我们一起守。” 正说着话,章老二从外头冲了进来,看到周大郎兄弟几个手里都拿着馒头,而身后的厨房里看着似乎还有许多,目光便微微一闪,人就要挤进去,“大郎,你们躲在这儿干什么呢,表叔找你们都找不到……” 周大郎和周三郎立即一闪挡在章老二身前,周二郎则配合默契的把手里吃了一半的馒头往周四郎嘴里一塞就上前扶住章老二,一边用大力气把他往外头扶,一边笑嘻嘻道:“二表叔,你不说我也是要去找你的,我正想和你说些悄悄话,你还记不记得几年前你跟我们家借的粮食?” 章老二身子一僵,囔道:“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丧(七) “您忘了,就是当年表弟说要成亲,家里没米下锅,所以跟我们家借一点儿,表叔啊,今儿您也看到了,为了我小叔的丧仪,我家可是花了大钱了,” 周二郎紧紧地拽着他的胳膊往外扶,愁苦的道:“去年又是灾年,今年的夏粮还没下来呢,现在我们办的席面麦子都是跟村里的人借的,所以表叔,要不你把当年借我家的米还了吧。” 章老二用力的挣脱开周二郎的手,严肃的道:“我不记得有这么一回事了,是不是你记错了?” “不可能,表叔,我的记性可好着呢。” “年纪小不记事,不然你等我去问你爹,你爹肯定不知道有这事。” 说罢急匆匆的走了。 周二郎撇了撇嘴,转身就回去。 周四郎嫌弃的把馒头从嘴里拿出来,还给他,周二郎接过去吃了,还鄙视周四郎,“现在知道嫌弃了,你以前还是吃我口水长大的呢。” 周四郎差点就吐了,“二哥,你再说!” 周二郎就不逗他了。 满宝从周三郎的身后探头去看院子里四处张望的章家人,好奇的道:“我没见过他们。” “那是你奶奶的娘家人,我们两家好几年不来往了,你不记得是正常的。” 周大郎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糟了,满宝的房间。” 周五郎和周六郎闻言脸色齐齐一变,撒腿就往隔壁小院儿跑。 他们可是知道的,满宝屋里有好多好多的银锭子。 兄弟俩小牛犊一样冲到隔壁小院儿,就见满宝的房门紧闭,一把锁锁住了门。 兄弟俩同时松了一口气,然后就觉着不远处他们的房间似乎有声响。 俩人对视一眼,悄悄的走上去,周五郎“砰”的一下打开门,就见一个脏兮兮的小孩儿正翻着他放衣服的竹箱,而床上本来摆放得好好的被子也被翻得乱七八糟的。 周五郎嗷的一声,直接冲上去把那小孩儿按住,直接上手搜他的衣服。 他正想叫周六郎来帮忙,却见周六郎腾的一下就冲了出去,院子里就传来了一个陌生的喊叫声。 周五郎直接捂住底下小孩儿的嘴,冲外头喊道:“捂住他的嘴巴,搜身,快搜身,三哥说的我本来还不信,原来是真的,你们章家人都是贼吗?” 周五郎把人搜了一遍,总算把他藏在衣服里的八文钱找出来了。 周五郎平生第一次见偷钱的贼,气得不轻,直接上手揍,“叫你偷钱,叫你偷钱,我藏在枕头里的,我爹都没摸走呢,你比我爹还有脸啊。” 院子里周六郎嗷嗷的叫,喊道:“五哥快帮我——” 周五郎就啪的一下最后给了黑孩子一巴掌,冲出去就见他六弟正被压住打,他气得不轻,直接扑上去…… 周三郎和周四郎跑过来时看到的就是他们家的两个弟弟正压着一个少年揍,还把人本来就破烂的衣服给撕坏了,从一堆布条里找出了几文钱。 周三郎 周四郎:…… 周五郎和周六郎合力把俩破孩子打跑了,然后仔细去看别的房间,这才发现小院这边一溜的房间只有周四郎和满宝的房间上锁了,而其他人的房间都被翻找过。 大丫和二丫三丫本来放在房间里满宝送的花都不见了。 兄弟俩气得不轻,转身就要去找爹娘。 周三郎连忙把人拉住,“你们是不是傻,这样的事找爹娘没用,来,三哥教你们,你们去找大丫他们……” 周三郎给俩人传授经验,可能是怕他们吃亏,他还特意看了周四郎一眼,犹豫了一下后还是摇头。 周四郎道:“三哥你摇头是什么意思?” “可惜你成亲了,不然你就还是‘孩子’,”周三郎叹气道:“不过你现在都是孩子的爹了,要是也去干那样的事,表叔他们抓到了肯定不放,所以还是算了吧。” 周四郎眼珠子就转了转,给周五郎出主意,“你那些朋友呢?把他们叫上,他娘的,欺负我们老周家人欺负到我们家里来了,当我们还是小孩子吗?” 周六郎的年纪最小,他知道表叔家不好,在记忆中,每次跟表叔家的人在一起时,他都会被欺负,但那些记忆已经很久远了。 毕竟两家许多年不来往了不是? 可这次,记忆中被欺负的场景不仅被重新想起,还比以往更加的强烈了。 周六郎眼睛都红了,撸了袖子委屈的都带出了哭音,“我有朋友,我去找他们!” 周五郎当然跟他一起,他们一直都是村子里同龄的孩子王,这些年因为有钱有势,早养成了一股气势,怎么可能默默地忍下这口气? 周五郎他们气势汹汹的去找人,而一墙之隔的大院也在风起云涌。 道观的道士下山来了,他们会在这里吃一顿饭,然后就举行招魂仪式,招魂过后还要跟着去下葬。 昨天钱氏就拿着周银的生辰八字上山问过下葬的吉时,并约好了招魂的时辰,此时道士们才到山下,老周头和钱氏便去招呼他们。 满宝跟在身后跟个小尾巴似的,道和拉住满宝,小声道:“你家好热闹啊。” 满宝敷衍的点了点头。 道和见她心不在焉的,便叹息一声,道:“你节哀顺变啊。” 满宝认真的点了点头。 等着道士们吃饭的时候,老周头便坐回了棺材边的席子上,满宝坐在他身边。 章老大和章老二从大门外晃荡进来,看到院子里坐着的道士,忍不住眯了眯眼。 俩人直接进了灵堂,鞋子都没脱,直接坐在了席子上。 满宝皱了皱眉。 章老大挨着老周头,叹了一口气道:“表弟啊,你有好几年没去我家了吧?” 老周头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虽然他不能把人赶出去,也不能和人吵架,但他可以不理人。 章老大也不介意,盘着腿坐起来,脏兮兮的鞋子蹭着席子,老周头很干脆的把头扭往一边,眼不见为净。 章老大也抬头看向里面,以为他看的是棺材,便问:“好好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第五百六十章 颠倒黑白 这话让老周头心中有些触动,便叹息了一声。 章老大便问,“人是怎么没的?” 老周头垂下眼眸道:“遇到了山匪。” “怎么没去领尸骨回来?”章老二道:“人活着不回乡,死后总要回来的吧?” “在梁州呢,而且都是三年前的事了,去找了也领不回来。” 章老大看了一眼院子里的道士,道:“可招魂也没用啊,这些道士不都是骗人的?你与其花这个钱,还不如留着给活人花呢。” 章老大本来还想铺垫得长一点儿,可这会儿话赶话说到这儿了,他便直接了当的问,“你怎么请了这么多的人,我往外看了一下,你们村这是里外里都来了?” 老周头“嗯”了一声。 章老大便一拍大腿道:“你糊涂呀,表弟,你啥时候这么脑子不清楚了?请几家血缘近的,关系好的就行了,加上外头来的亲戚,有个七八桌就差不多了,你怎么连那些拐着弯的亲戚也请来了?” 老周头心中冷哼,不软不硬的道:“表哥这次带来的人不都是拐着弯都找不着的亲戚吗?” 章老大脸色一沉,严肃的道:“那可都是你堂舅堂姑家的人,往上两辈,大家都是一个祖宗,没有他们能有大姑吗?没有大姑能有你吗?” “我不认识他们,”老周头的皮从来不薄,因此也不怕说,“要不是表哥把人领来,大街上见到都不带打招呼的。” 章老大:……这天没法聊下去了。 老周头见他噎住,这才得意的哼了一声。 说他请客多? 哼,他能不知道他请客多吗? 可他有什么办法? 周银的事,七里村的家家户户都知道,甚至家家户户都有参与,这事今儿算是有了一个了结,他是请这家,不请那家,还是都不请? 他们老周家还要在七里村继续过下去呢,那当然是都请了。等他死的时候是肯定没有这个排场的,到时候大郎请个几家亲近一些的人家,有个十来桌就差不多了。 其实,他宁愿请全村的人一次,也不愿意请章家人一次。 说是血缘近,但其实感情并没有多少。 血缘也是要靠来往维系的,没有来往能有多少感情? 他和章家,那是见一次就互相伤害一次,还不如不见呢。 老周头摸出了烟枪,但没有抽。 章老大只沉默了一瞬便继续念叨:“不是我说你表弟,我知道你是因为愧疚才搞这么大排场的,但人已经死了,你弄再大他也看不见,还不如留着东西给活人用。” “我记得二表弟在这一点上就很通透,小的时候啊,他去我家……” “多小的时候?”老周头有些气恼的打断他的话,“表哥,我不记得二弟小的时候去过你家。” “怎么没去过,大姑带着他去的,”章老二道:“表哥,我早就想说你了,你就是要补偿表弟,那也该落在实惠的地方,你现在请全村的人吃饭有啥用?他们跟表弟有什么关系?论血缘,我和大哥才是表弟最亲近的人,你要补偿他,就得先看看活人,你把活人照顾好了,表弟泉下有知,他会不高兴吗?” 章老大连连赞同的点头。 老周头惊呆了,手中的烟袋都差点掉了。 一旁的满宝也惊呆了,叫道:“原来小叔不是我亲小叔?” 老周头转头一巴掌拍在满宝的小脑袋上,喝道:“胡说啥,他跟我是亲兄弟,怎么会不是亲的?表弟,你可别瞎说,啥叫跟你们才是最亲近的人?那我算啥?” “那你不是对不起他吗?除了你们一家子,跟表弟最亲近的不是我们吗?” 老周头“我”了一声,说不出话来。 章老大道:“表弟,你也别怪我说话难听,要我说,二表弟就是被你给害死的,大姑在底下不知道多伤心呢。” “就是,”章老二接着道:“当年我大姑可是最疼小表弟的,临终前都叮嘱了你还要好好照顾小表弟,也好好照顾我们的,结果你呢……” 章老二哼了一声道:“有了媳妇就忘了娘,我大姑前脚刚走,你后脚就跟我们家闹翻,这也就算了,我们毕竟是外人,不好跟你计较的,可周银可是你亲弟弟。” 章老大连连点头,接口道:“我大姑和大姑父留下来的家业有他的一半,他们苦了一辈子,别的没有,给二表弟娶媳妇的钱总留下了吧?” “就算没留下,你也得把人养好来,我大姑给你娶了媳妇,你养大她另一个儿子不应该吗?”章老二接着道:“结果你呢,哼,娶了个蛇蝎妇人,竟然把我大姑的小儿子给卖了。” 老周头抖着手捻了捻烟丝,红着眼道:“我们没想卖二弟……” “说是这么说,结果还不是卖了?”章老二打断他的话,“你有这么多儿子,随便卖哪个不行?再不济你还有闺女呢,卖闺女也行啊,女孩儿总比男孩儿值钱的,结果你舍不得周喜,却把自个弟弟给卖了,周银心底还不知道怎么恨你呢。” “没错,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多年不回家了。” 一旁的村长听不下去了,上前道:“你们别瞎说,当年是小银叔自己要出去的,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当年地里旱成那样,不出去多半就要饿死的。村里多少户人家都有饿死的人。” “我们当然知道,因为我们家就死了两个人了,可他们家没死!”章老大道:“你们家为什么没死人?还不是因为卖了周银换粮食活命,要不是你把人卖了,他也不会背井离乡死在外头。” 老周头紧闭着嘴巴没说话,章老大步步紧逼道:“死的时候,他心里不定怎么恨你呢,所以认真算起来,我们兄弟俩才是周银最亲近的人了,你以为又是给他请道士,又是给他请全村人来办丧仪他就能原谅你了?” “你可做梦吧,你也就能对他生前在乎的人好一点儿,他的怨气才能轻一些。” 老周头低着头没说话,村长却气得不轻,但他辈分小了一辈,有些话不好说出口。 ☆.第五百六十一章 拜祭 同样气得不轻的还有一旁的满宝。 她想要动作,却被老周头紧紧地抓住,因此只能狠狠地瞪了一眼俩人。 章老二刚好看到她的目光,立即叫道:“你看,你看,表哥,你也太不会教孩子了,这是你小闺女吧,见了我不叫表叔也就算了,还瞪人!” 他道:“要我说这样的孩子就该生下来就扔了,免得养大了还浪费粮食。” 村长气笑了,这可是周银的孩子,扔个屁啊扔。 他懒得跟这样的人计较,反正抠门的金叔总不会真让他们占去便宜的。村长转身就走,结果没走多远,就听章老大和章老二道:“你自己考虑考虑吧,想想我们说的有没有道理。大不了我们今天晚上留下住一晚上,等你想清楚了再走。” 老周头:……你们还敢住? 章老二道:“表哥,你家还有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狂野总统
高达之染血百合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祸国妖姬
大唐绿帽王
老师,喘给我听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