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最要紧的是,她怕逼急了孩子想不开,所以钱氏也不敢说得太多。 满宝正坐在床上数钱,这些钱是昨天周五郎他们进城里卖糖得回来的,满宝分了不少。 虽然昨天已经数过了,但她今天又数了一次,听见爹娘说话声音越来越高,似乎要吵架,她就把铜板全都兜在肚子的衣服上,滑下床就跑过去,“爹,娘,你们别吵了,看,我有钱。” 夫妻俩看向满宝。 满宝把衣角往下拉了拉,让他们看衣兜里的钱,道:“爹,你找村长给大姐批块地做房子吧,就在咱家旁边就行,先生说了,大姐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可以立女户。” 老周头就忧伤的叹息道:“你这孩子想的也太简单了,你姐要是不嫁人,这日子怎么过?” “我也没嫁人呀。” 老周和钱氏:“……” 满宝问过科科了,科科说,未来的人类中,很多女孩子都不嫁人,她们照样生活得很好。 为什么呢? 因为她们有钱! 满宝仔细想了想,还在纸上列了一下,发现科科说得特别对,一切都是钱的问题。 如果大姐有钱,爹娘还会那么急迫的想要她嫁人吗? 她道:“娘,我都给大姐想好了,给大姐建个房子,再让哥哥们给大姐开荒种地,大姐这么厉害,一定能把日子过好的。” 老周头道:“她现在年轻,手脚灵活没啥,那以后老了怎么办?” 老周头道:“到那会儿她走不动了,干不了活儿了,吃什么,喝什么?” “大姐有钱的话,可以雇人嘛,比如大头,只要给他钱,他会照顾好大姐的。” “听你这么说,好像赚钱就跟捡石头一样容易,钱是那么好挣的?” 满宝:“也不是非常难啊。” “好了,好了,”钱氏道:“你跟满宝争什么,她刚回家,就算要嫁人也得过完这个年再说,总不能随便找个人就把她嫁出去,得好好寻摸寻摸,等上一年半载的再说。” 老周头就喘着气问,“那家里怎么住?” 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最要紧的也是这一个,家里住不开。 当时建这房子的时候,周喜都出嫁好些年了,所以根本没考虑到她。 而且当时周家也不是很有钱,没看连四郎五郎和六郎都住一个房间吗? 钱氏忧虑的看了外面院子一眼,道:“在柴房旁边搭个草棚吧,让老四他们搬到那儿去住,多给他们准备两床被子,等入春就没这么冷了。” 老周头这才没说话。 周家留前去帮忙的村民们吃了一顿饭,然后将他们送走,剩下钱家三个舅舅没走。 钱大舅道:“三天以后我们再跟你们去一趟刘家村,人既然回来了,你们也别骂她,她还年轻,长得又不差,不愁嫁。” 就是嫁的可能不是很好,反正乡下多的是光棍,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光棍却随处都是。 钱三舅则道:“还嫁啥呀,喜又不能生孩子,嫁出去也是给人当牛做马,还不如在家里帮忙呢。不行就出去找个活儿,我知道,外面一些富贵人家对仆人还不错,做得好了还给养老送终呢。” 钱氏气得不轻,瞪他道:“你给我闭嘴。” 钱三舅平生最怕的就是这个姐姐,低下头去不敢说话了。 钱二舅也横了他一眼,道:“等从刘家拿了钱,还是带她进县城看看吧,我看她除了脸色有点不好,没什么太大的毛病,治一治说不定能治好。” 能把病治好,生个孩子是最好不过的。 钱大舅也点头,“去济世堂,钱要是不够,家里边给你们凑一些。” 说起凑钱,钱大舅想起来了,看向周四郎,沉着脸问,“四郎,你现在还赌吗?” 周四郎一个激灵,不知道这个话题怎么就扯到他身上来了,他低下头去,有些战战兢兢的摇头,“不,不赌了。” 钱大舅平生最恨赌徒,闻言冷哼一声,道:“你要再赌,你爹娘兄弟咋样我不管,我先叫你表哥打断你的腿。” ※※※※※※※※※※※※※※※※※※※※ 作家的话 还有一章是推荐票加更,晚上八点更新 ☆.第一百十七章 落定(云起推荐票五万五的加更) 周四郎低头,钱三舅也低着脑袋。 钱大舅扫了他们俩人一眼,冷哼一声,然后道:“今天就这样吧,我们先回去,有事再让五郎去叫我们。” 老周头应下,连忙送三个舅兄弟出去。 晚上,周喜和母亲妹妹睡一张床,钱氏摸了摸她的手,道:“是有点冰,这女孩子的手不能冰,你摸摸满宝的,多热乎呀。” 满宝已经困了,正打了哈欠要睡觉,闻言精神一振,把胖乎乎的小肉手塞进大姐的手里,笑嘻嘻的道:“热不热,我给你暖手。” 周喜摸着她的手笑,“满宝现在调养得可真好,记得她小时候,小手小脚都是冷的,不管穿多少衣服都没用,有时候后背都热出汗来了,手还是凉的。” 钱氏久病成医,道:“那是阳气不足,你现在就是,多半是宫寒的毛病,你二舅说的不错,等从刘家拿了钱,你先去县城里看看病。” 周喜苦笑,“娘,要我说不必去费这个钱,我又不是没去看过,他只说我体虚,让我好好养,一个准话也没有。我也吃了不少药了,但一点用处也没有,何必再去费这个钱呢?” 钱氏叹气,“县城里最好的大夫就是济世堂的大夫了,不知道谁家与他相熟点儿,好歹得句准话,能不能治,怎么去治。” 满宝举起小手,“我,我,我和大夫熟啊。” 周喜还没说话,钱氏就点了一下她的小额头道:“你就跟人家见过一面,熟什么呀?” “不止呢,我还和他借过书,我又给还回去了,虽然是让五哥还回去的,但我们有通信的,”满宝坚持道:“我们是朋友的。” 既然是朋友,问的问题,对方肯定要认真回答呀。 满宝道:“大姐,等你去看病,我跟你一块儿去。” 周喜看向钱氏,钱氏就微微颔首,“也好,让你妹妹和你走一趟。” 时间倒也不久,第二天,老周头便带着儿子们一起把柴房旁边的那块空地清理出来,用稻草和了泥土做成土砖,然后把准备要建房子的木头拿出来,沿着柴房往下给搭建房子。 茅草屋更快,但这会儿还过冬呢,天气冷得很,老周头也怕把三个儿子的身体熬坏了,所以才打算做好一点儿。 但也好不到哪儿去,晒好了土砖,再往上一垒,都不用人帮忙,自家人两天时间就弄好了。 这就是儿子多的好处之一了。 第三天,周家又去请了一趟钱家三个舅舅,然后去请了里长一起往刘家村去。 这一次,周喜也跟着去了。 和离并不是非得要她到场,一般这种事两家人就能给办了,但周喜还是想自己亲自去看一看。 这种场面小孩子是不可能去的,所以满宝就蹲家里写字练字和读书,午时刚过,他们就回来了。 带了不少东西。 两床新被子,两身新衣裳,这两样看着最大,其余的小东西则是周喜贴身带着的。 新衣裳周喜自己留了一套,要把一套给母亲,钱氏就推回去道:“不用你给,今年满宝给我买了一身,五郎和六郎合起来又买了一身,我不缺衣服穿。” 周喜有些惊诧,“满宝哪来的钱?” 钱氏就笑,“别小看了她,她今年可挣了不少钱,就是没存住。” 那天晚上她把仅剩的那七十多文拿出来,钱氏全接了,小闺女难得肯把钱给他们,不拿是傻子。 所以现在满宝又一文钱都没有了。 周喜这才不勉强,然后把两床新被子都给四郎他们,因为今天新房子烧了一天,晚上他们就可以搬进去了,周喜则要搬到他们住的房子里去。 他们那新房比较冷,新被子比较暖和。 钱氏没拦着她,然后和她数剩下的东西。 一对银耳环,一对银手镯和两吊钱。 钱氏都给她包好了,低声叮嘱她道:“这些东西你自己收好来,以后是再嫁也好,不嫁也罢,都是你的资本,有总比没有要强。' 周喜低声应下。 周喜归家,对周家的影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小钱氏三妯娌和她磨合了两天后就适应了。 周喜一开始有些心虚,所以想要把家里的活儿都抢过来干,只是被钱氏阻止了,然后她把分给三个人的活儿转而分给了四个人,许多事都是轮着来的。 小钱氏她们适应两天就适应了下来,和以前差不多,就是每天要做的家务少了一点儿,然后轮着来时多了一个人来轮罢了,这不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妯娌吗? 钱氏明面上并不偏心,每天吃饭时除了特别照顾满宝外,对周喜和对三个儿媳没有差别,所以小钱氏她们很快接纳了周喜。 而周喜在经过最初几天的惶恐后也慢慢安宁下来,这下有了钱,钱氏也果断,叫来周二郎道:“明天你带着你姐和满宝再去一趟县城,去济世堂看看大夫,问清楚你姐到底什么病,能不能治。” 周二郎应下。 满宝要求,“让五哥六哥和我们一块儿去吧。” 这样还可以卖糖呢,再过几天就是除夕了,这会儿街上买零食的人肯定特别多。 满宝又没钱了,她想要买肉吃都不行。 钱氏看了一眼满宝,点头道:“行。” 周五郎和周六郎高兴得不行,周四郎幽幽的看着满宝。 满宝和他对视了好一会儿,便蹬蹬的跑回屋里,和钱氏道:“娘,让四哥也去吧。” 钱氏道:“他去干什么?让你五哥六哥给你跑腿还不够?” “让他去看热闹呗,我觉得四哥之前会赌钱就是因为见识太少,让他也去长长见识,这样就不会再做蠢事了。” 满宝的声音不低,外面的几兄弟都是听到了的。 周四郎:…… 周五郎和周六郎捂着嘴乐。 钱氏认真的想了想,觉得小闺女说的有道理,于是点头,“那你们可得看好了他,不许他再靠近赌场。” 满宝表示没问题,等她出去后,周四郎忍不住在她耳边嘀咕,“我都说了我不会赌了,而且我身上现在一文钱也没有,拿什么赌?” “要是你身上没钱就不赌,之前怎么会欠债呢?”满宝道:“可见身上没钱也是可以赌的。”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是绝症 周喜不傻,在第三年还没怀上的时候她就找大夫看过了,济世堂的大夫她当然也是看过的,这次再来,她自己都不报多少希望了。 果然,对方问了她要看什么病后便摸了好一会儿脉,最后和以前一样的说辞,然后提笔就要给她开药,周喜很是犹豫,最后还是忍不住道:“大夫,我调养好多年了,药也没少吃,但就是怀不上啊。“ 大夫看了周喜的脸好一会儿,收回目光道:“没调养好。” 满宝站在大姐身旁,闻言问道:“那要怎样才算调理好?” “等她冬天时手脚也不冰冷,脸色红润时就算好了。” 那就要吃得好才行,像他们,今年的气色就都比往年要好,科科说,这是因为吃的比以前好了。 满宝心中暗道,看来还是得多买好吃的才行。 见大姐还是一脸不开怀的模样,她就趴在桌子上问,“大夫,那您的意思是,我大姐的病能治了?等调养好了是不是就能生宝宝了?” 没有大夫会保证一定能治好病的,尤其是生孩子这种复杂的事,不过因为问话的是个五六岁的小娃娃,大夫也不至于生气。 大夫看了满宝一会儿,然后又看了站在不远处的周二郎一眼,沉吟片刻道:“这怀不上也不一定是女方的问题,你相公也来了吧,不如让他也来给我看看。” 满宝眼睛大亮,问道:“大夫,您的意思是不是我大姐的病还不到怀不上宝宝的程度,也有可能是我前姐夫的问题?” 大夫眨眨眼,“前姐夫?” “是啊,”满宝道:“我大姐刚和离了,他已经变成前姐夫了。” 见大夫看着她二哥,满宝便咧着嘴笑,“这是我二哥!” 大夫蹙眉,和离可是大事,尤其是对女子而言,若是因为不能生孩子…… 他沉吟片刻后道:“按理来说,你的病不至于啊。” 他顿了顿,在满宝和周喜的炯炯目光下沉思道:“你宫寒有些严重,阴阳不调,血气也跟不上,这才难孕,但这是难孕,不至于不孕,你成亲多久了?” “八年。” 大夫便更迟疑,问道:“你相公,哦,你前相公来看过吗?” 周喜低着脑袋道:“他不觉得自己有问题,所以从未来看过。” 大夫便没说话,想着之前是夫妻时对方都不来看一下,现在已经和离,更不可能让对方来看了。 大夫只能安慰周喜,“你这病不是绝症,有些夫妻气场不合,就算是双方都没问题,也不能有孕,你按时服药,注意保暖,补足了气血便好了。” 满宝就和他探讨了一下怎么补气血,因为这显然得用食物来补的。 大夫简单的说了一下便要打发他们离开,但满宝向来自来熟,占着位置不走,此时外面也没病人,她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大夫便忍不住和她多说了点儿。 周喜在一旁听着都有些不好意思,想要拉满宝离开,满宝却反过来安抚她,要她再耐心等一等,然后继续问大夫,“为什么补血要吃肝脏?” 走过来的周二郎正好听到:“肝藏血,你大姐气血双虚,平日里可用猪肝,鸡肝,羊肝等炖着吃,可补血。” 满宝听得很认真,又问,“那红枣呢,红枣是啥?” 大夫正要说话,听她的意思她连红枣都没见过,便顿了一下,然后招手让药童送一颗干红枣过来,给她看,“喏,这就是红枣,同样是补血之物。” 满宝闻了闻,周二郎和周喜却是认得红枣的,见满宝放在嘴里就吃,忍不住有些尴尬,连忙和大夫道歉。 满宝则惊喜得不得了,高兴的道:“是甜的,好好吃呀!” 大夫本来已经不记得满宝了,但这儿见她如此惊喜,倒是记起她来了,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摸着胡子道:“我记起你来了,你是掌柜的小朋友,怎么,最近你家不采药了?” 满宝摇头,“没找到山药和女贞子了。” 大夫摸着胡子乐道:“倒是可惜了,不过现在你又多认得了一种药,以后要是看见了,记得拿来济世堂。” 科科也道:“未来也有红枣,但物种经过进化,原始基因已经丢失,如果宿主能够收录这个时代的红枣植株,那奖励积分也不会少。” 满宝已经把那颗红枣吃到肚子里了,她有些惋惜的看向大夫,“您能不能再给我一颗,刚才吃得太快了,忘了仔细看了。” 大夫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乐得让药童抓了一小把红枣给她,笑道:“这是平日里当零嘴吃的,真正拿来入药的红枣还得烘烤过,那是红枣干。” 周喜也拉住满宝低声道:“这个杂货铺就有卖,满宝,快把红枣还给大夫。” 满宝才不呢,不过她也不白拿,满宝将兜里的糖全部掏出来,一颗一颗全用油纸包好了。 她一股脑的塞给大夫,笑道:“你请我吃红枣,我请你吃糖。” 大夫笑眯眯的点头,并没有推辞。 周喜松了一口气,这才拿着药方去柜台抓药付钱。 等走出药铺,周喜才问周二郎,“老二,满宝啥时候胆子这么大了,跟陌生人也有这么多话聊。” 周二郎早已经见怪不怪了,道:“她从小胆子就大,以前跟着爹去榕树底下玩的时候,她能从老人们的膝盖上爬过一遍,你见谁家的娃娃敢这么做?” 不过他今天也算长见识了,知道为什么幺妹就是比别人见识多一点儿,因为这孩子敢问呀。 周二郎轻咳一声,和周喜道:“既然大夫说你吃肝脏好,那一会儿我们去买些猪肝。” 满宝立即道:“还有羊肉,刚才大夫说了,羊肉也可补气血。” “我看是你想吃了吧?” 满宝咽着口水道:“好好吃!” 周喜就牵住她的手,笑道:“行,大姐给你买。” 她左右看了看,问道:“四郎他们去哪儿了?” 满宝不在意的挥手道:“别管他们了,大姐,我们先去买肉肉和红枣吧。” 满宝都计划好了,“我们多买一点儿,你和娘一天吃三颗,这样就可以长生不老了。” 这还是科科刚刚告诉她的,未来的人说一日三枣,容颜不老,显然这东西很好呀。 周喜 周二郎:……这是当红枣是大白菜吗? ☆.第一百一十九章 告密(给书友雪*花的打赏加更) 快过年了,街上来来往往都是购买年货的人,或是带着小孩来凑热闹的家长。 一年到头,也就丰收时和过年时大人们才舍得拿出更多的钱来给孩子们买东西。 周五郎他们的糖果生意做得非常好,连周四郎都没想到他们拿来的糖这么受欢迎,一文钱一颗,明明一开始好多小孩都舍不得买,但这会儿却排着队的抢。 周四郎忍不住沉思起来,和周五郎小声道:“老五,这门生意我们可以长久做嘛,你们之前干嘛不来县城?” 周五郎一边卖糖收钱,一边道:“别想了,也就过年了,平时街上可没多少小孩儿舍得花一文钱买一颗糖,平时我们的糖都是卖给县令家的小姐和他们家隔壁的小孩。” 周四郎只能失望的哦了一声,帮着把糖果卖出去,再收回钱。 因为今天他也付出了劳动,晚上回去时满宝除掉了成本后便把钱平均分了下去,周四郎分了有八十文,高兴得不行。 然后满宝把自己的钱收好,转身就跑回家里和她娘道:“娘,今天我们卖糖赚钱了,四哥分了八十文。” 钱氏问道:“怎么没见你们来交公?” 满宝这才发现告状反倒把自己给暴露了,不过她想了一下就抱着娘亲的胳膊撒娇,道:“我们还要买糖呀,交公就没多少钱了,娘,我们卖糖的钱以后都不交公好不好?” 钱氏就点了她的鼻子道:“以为谁不知道你和老五他们私底下卖糖赚钱吗?不交就不交吧,不过只此一项例外,我问你,你五哥和六哥的钱是不是在你这儿?” 满宝捂着自己的衣兜,惊恐的道:“娘,我是不会背叛五哥六哥的。” 钱氏一下没忍住,拍了她脑袋一下,“乱想些什么,娘是那样的人吗?我就想问问,你五哥六哥在你那儿一共存了多少钱?” 小闺女身上的钱钱氏虽然也没看到,但她心里多少有数,而且这孩子有钱就会忍不住花,且还都是买吃的,倒不用费心。 可老五老六有多少她却猜不出来。 满宝却是转身跑了,道:“不告诉你,我答应过五哥六哥了的。” 钱氏没抓住她,让她给溜了,得,她也不必问了,想了想,把四郎给叫屋里来了。 周四郎再出来时脑袋是低垂着的,他目光在院子里一扫,没看到满宝,便往外去,走了一会儿听见菜园里有声音,便跟着过去。 看到满宝蹲在地上和大家很愉快的聊天,他便气愤的上前,大声喊,“满宝!是不是你和娘告密的?” 满宝从人群里抬起头来,看到四哥,就蹬蹬的跑上去,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的道:“四哥,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呀。” 周四郎气得半死,什么为了他好,他好容易才存下八十文好不好? “你想呀,告诉娘你存了钱我有什么好处?什么也没有呀,反而还让娘知道我们赚了钱没交公。” 周四郎更气愤了,“所以你损人不利己。” “谁说的,我是损我利你,你现在还欠着家里的钱呢,结果赚了钱却不主动还,要是以后爹娘和哥哥嫂子们知道了心里怎么想?”满宝道:“你的信誉本来就不好,以后会更不好的,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满宝道:“而且你留着钱有什么用?你再拿去赌吗?” “我不会赌的。” “既然不赌,你拿钱去干什么呢?”满宝问他,“你舍得拿钱给家里买肉吃吗?你舍得买新衣裳穿吗?” 周四郎:……不舍得! “你看,我一看就知道你不舍得,所以钱最后还不是得拿去还?既然都要还钱,早还总比晚还要好,四哥,为了你,我可都是被娘骂了一顿的,赚了钱都不交公,你还没感激我呢……” 周四郎竟然觉得满宝说的有道理,不过他是不会信她的邪的,她怎么可能是损己利人的人? 周四郎面无表情的听她说完,决定不跟她一般见识了,于是挣脱开她的手就要回去。 却被满宝一把抓住手,“四哥,既然来了就一起看我们的姜吧,我们的姜长得好大了,等过完年,地里也能种姜了。” “这么快?”事关自己的荒地,周四郎认真了点儿,问道:“你问过了吗,姜块一般啥时候播种的?” 满宝收录了一块姜,姜的词条也早就出来了,词条上说在温度16摄氏度以上才能发芽。 满宝是不懂什么是16摄氏度的,科科说是春暖花开时。 反正她用稻草给姜块保暖,现在它就发芽长出来了,她觉得到了那块地上也能这么做。 而且过完年就开春了,她问过大嫂,大嫂说过了正月基本上就要忙着播种的事啦。 所以满宝都计划好了,“等过完十五,出太阳了,我们就把姜拿出来晒一晒,晒上几天再种到地里去。” 姜的词条中说了,最好把姜切成块,把坏死的那部分去掉,然后用草木灰泡水泡一下,再晒上七八天后播种。 这样可以预防姜种生病。 满宝觉得这个种植方法倒是和山药差不多的。 她还问科科呢,是不是长在土下的块块都喜欢先泡过草木灰水,再晒干? 科科自己在系统里检测了一下,发现还真是,大部分块茎植物都推荐这样的种植方法,不过在未来,人家泡的是营养液药水,这里没特定的药水,也就只能泡草木灰的水,聊胜于无了。 而山药的种植比姜块还要早,他们也是早就晒好的,之前就放在厨房里育种的。 没办法,山药的育种需要二十天左右,而这二十天都需要相对温暖的环境,家里除了各自睡的房间外,也就厨房最暖和了。 满宝是不可能放着沾了草木灰,有股奇怪味道的山药在屋里的,所以就放到了厨房。 在灶台不远的一个角落里,他们堆了不少的稻草在那里保暖。 厨房烧火时,火光会映照在上面,还是挺暖和的,而且天气最冷的一段时间,家里人都习惯在厨房里烤火,也可以温暖它们。 一开始满宝不知道有没有用,不过这几天天气转暖,每天都有太阳出来,科科又提醒她,说时间差不多了,满宝便去掀开稻草看了一眼,然后发现一些山药块茎已经冒芽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左右还有一章推荐票加更 ☆.第一百二十章 想娶亲(云起推荐票六万的加更) 每年除夕前后,这里的天气都会转暖,大部分时候都是艳阳高照的天,因此,好多小草,树芽都喜欢趁着这股暖风冒出来。 而今年的温度似乎比往年还要高一点,当然,这不是满宝说的,她的记忆力,去年里的这时候只有跟着侄子侄女们满村跑着拜年,根本记不住她穿了多少衣服,穿了什么衣服。 但是科科是有记录的,它告诉满宝,今年的温度比去年同期高了两度到三度,并表示这个温度很适宜种植山药了。 于是,满宝初二才跟着老爹从舅舅家回来,初三就想着去种地了。 当然了,周大郎他们三个有媳妇有岳家的是没空的,就连大头他们都表示没时间,于是能一起下地的就是周喜,周四郎到周六郎了。 周喜不认识什么山药,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老四在山底下开了一块地,她把他们育好的种苗拿出来,挑出好几个坏掉的,很是忧虑,“这什么山药种了有啥用?真的能挣钱?满宝,地里的事你们和爹娘说过了吗?” 周四郎嫌弃大姐啰嗦,道:“早说了,这山药挣钱着呢,大姐,这可是药呢,能不挣钱吗?” 他揉了揉肩膀道:“为了种这两个宝贝疙瘩,我可以去山里挖了好多土下来增肥,要是只种豆子,那我亏死了。” 周喜到了地里才知道,他们竟然去林子里把那层腐叶层给挖下来了,并且还埋进了土里发酵。 周四郎道:“还不止呢,年前满宝让我时不时的来浇一下粪水,我感觉现在这地已经不是刚开出来的黄地了,而是能种菜的菜园了。” 周喜也是种地的好手,她锄了一锄头,将底下的土翻起来,嫌弃的看着老四道:“这地怎么翻的,也太浅了,重新再翻一遍。” 周四郎:…… 满宝可不懂这种事,不过既然大姐这么说了,那就听大姐的呗。 然后再照着科科词条里的将地分成了三垄,垄与垄间有条沟壑,可以排水,因为据说山药一定要注意排水。 周喜带着三个弟弟把地重新翻了一遍,按照满宝说的分好垄,这才把山药种下。 周喜还仔细的问了问间距。 种下去的山药都是已经冒芽了的,种下去后周喜还带着弟弟们给它们浇了水,因为怕冷到,还铺了一层浅浅的稻草。 剩下没种的空地则是给姜块留着的。 他们种地时,满宝就蹲在一旁看,或是在附近走走逛逛。然后她给大姐选了一块好地方。 等他们一忙完,满宝就牵着周喜的手过去看,指着一块杂草丛生的地道:“大姐,我们把这块地开出来给你好不好?” 周喜一愣,“给我?” “是啊,这样你也有地了。”这块地是科科通过扫描后选定的,说是这附近相对最好的一块。 像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科科一般都是很愿意帮助宿主的。 满宝都替周喜计划好了,“到时候我再买一点姜种,大姐也种姜来卖,这样到秋天就能挣很多钱了。有了钱就可以盖房子,还可以买更多的地,以后你要是想养孩子,就收养一个,不想养孩子,那就留着,可以每天都买好吃的,还能做很多很多的新衣裳。” 周喜喃喃,“收养孩子?” “是啊,这是我朋友说的,它说好多人不想生孩子就去收养,只要有钱,条件也符合就能养孩子,我觉着我们这里收养孩子应该更简单,不是说街上好多乞丐吗?大姐以后找个顺眼的养呗。” 周四郎忍不住道:“养外面的孩子还不如养家里的呢。” 他扭头和周喜道:“大姐,你要是喜欢养孩子,等以后我生了送你养。” 周喜忍不住横他一眼,“你想的倒美,让我给你养孩子,以后他是叫我娘还是大姑?” 周四郎一点儿也不介意的道:“你想让他叫你娘就叫娘,叫大姑就叫大姑呗,大姐你放心,我一定不跟你抢孩子。” 周喜有些心动起来。 满宝取笑他,“你连媳妇都没有呢,而且你愿意,我四嫂不一定乐意。” 周四郎忍不住嘀咕,“有人给养孩子,有什么不乐意的?” 周喜的心却冷了下来,叹息了一声没说话。 周五郎忍不住凑上去问周四郎,“四哥,你是不是有心上人了?” 周四郎有些郁闷,“没有,娘说了,这两年我别想着成亲了,家里没钱。” 周五郎就也有些失望,四哥不成亲,那就更轮不上他了,唉~~ 周喜一回神就看到两个弟弟一脸怅然,她忍不住笑骂,“你们这是都想媳妇了?” 周四郎很光棍,“想也没用,谁看得上我呀。” 周喜不免有些忧心起来,回去后就和她娘提了一下,道:“娘,老四今年十八了,还不说亲吗?” 钱氏正在挑选谷种,将摸着不好的谷子挑出来放在一边,闻言抬头看了她一眼道:“怎么,老四想娶媳妇了?” “不仅老四,老五年纪也不小了,按照年纪,他今年也应该相看起来了,明年或后年就应该把媳妇娶回来了。” 钱氏就叹了一口气,道:“我和你爹商量过了,今年就不添丁了。” 意思是今年不会给周四郎说亲结婚。 周喜沉吟道:“是彩礼钱不够吗,我这里还有些,凑一凑……” “不用,”钱氏道:“也不全是钱的事,去年虽然出了老四那混账事,但下半年家里的财运都不错,倒也存了一些钱,要是随便娶个媳妇,那也是可以的,但我们家兄弟多,要是不选个好的,就怕新媳妇进门会闹得家宅不宁。” 所以她宁愿多出一点彩礼,也要娶好媳妇。 钱氏自有计划,“我和你爹商量过了,今年的钱也存着,等秋收过后再起三间房屋,算是把老四,老五和老六将来娶媳妇的房子都给建出来,也让外人看看老四的表现,知道他学好了才好说亲。” 钱氏都计划好了,今年老四只要听话,努力干活儿,就给他说个老实体贴一点儿的媳妇;他要是厉害,地里真能种出好东西来挣了钱,那她就给他说个厉害一点的,能管住他的,哪怕多费钱她也认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开荒哟 正月是一年里乡下人最闲的时候,就连一直忙着编竹筐竹篮的周二郎都停了手上的动作,除了元宵那几天拉着老大老三一块儿去县城摆摊卖竹筐外,几乎不怎么忙了。 满宝趁机提出给大姐开荒的事。 周喜还来不及拒绝,周大郎就赶紧扒干净了碗里的饭,道:“也行,等用完早食,我们一块儿去,我去看过满宝选的那块地,不是很大,连树都没有,很好开出来。” 钱氏便看了眼想要拒绝的大女儿,颔首道:“嗯,这事就听满宝的。” 又对周喜道:“那块地就算是你的,以后地里的出息你都自己拿着。” 周喜心中有些不安,低下头应了一声。 吃过饭,一大家子都去了地里,连老周头都背着手跟着去看一眼。钱氏则叫住周喜,道:“自从读书后,你妹妹越发聪明了,很多事,我们都不懂,既然她说让你种姜,那你就仔细种一种,反正也就费些力气,地是开出来的,我们家最不缺的就是人。” 周喜回家也有十多天了,也察觉到了不同,满宝在她的印象里就是软软弱弱的幺妹,但这次回家一长住,她发现,家里还是像以前那么宠她,但又有很多不一样了。 比如前两天选谷种,老周头就把满宝叫到跟前,让她算了一下家里种的田要撒几斤谷种。 再比如,前几天过元宵,老二要去县城里卖竹篮,还特意问了一句满宝去不去。 满宝嫌弃天太冷,而且先生布置的作业还差一些,所以她没去,却让老四老五和老六去了,而回家后,老二则把所有的钱交给满宝数,交公多少,他自己还剩下多少,满宝都算得清清楚楚。 周喜看着,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震惊不已,夜里还忍不住想,是不是女儿都肖爹,爹聪明,女儿就那么聪明? 现在母亲这么一提,她便忍不住坐在她身旁,问道:“娘,满宝这么聪明,以后怎么办啊?” 钱氏做着针线的手微顿,然后道:“孩子聪明是好事,有什么怎么办的?” 周喜还要再说,钱氏就道:“你也去地里看看吧,到底是你的地,不能只让你哥哥嫂子们劳累。” 周喜应了一声,起身去追周大郎他们。 满宝和大头大丫等孩子一马当先的冲在最前面,哇哇叫着一头扎进了野草丛里。 周大郎忍不住呵斥他们,小心扎得一身刺回去。 满宝,不,应该说是科科给周喜选的那块地就在周四郎那块地的隔壁,只是中间隔了一片石头。 老周头看了看,发现这块地很小,只有两分左右,但地里长着不少野草,因为刚过冬,长的野草是枯黄的,但此时地上正冒了一些草芽。 他锄了一锄头,发现土还行,而且这块地方没有大树,大块的石头也没有,虽然有点小,但两分也足够了。 老周头把锄头给大郎,颔首道:“行了,就这块吧,先把草给割了。” 然后又去说周四郎,“瞧瞧你,再看看你妹妹,你选的那是什么地,又是树又是石头的,开荒开了两月才开出来。” 周四郎不服气的道:“我的大!” 老周头就哼了一声,“大有啥用,地不肥,能种出东西来吗?” 说到这里老周头就气,道:“以后不准从家里拿肥,想要肥,自己沤去,瞧瞧前段时间你往地里挑了多少肥?开春家里种田不要了?” 这个是周四郎心虚,他低下头去。 正欢快的捡石头往外抛的满宝听了一耳朵,撒腿就跑远了,因为那些肥是她让四哥去挑的。 小钱氏显然知道是她的主意,见她一溜烟的跑过来,就伸出手指头点了点她的额头。 人多开荒就快,何况周大郎周二郎和周三郎都是干活的好手,比三个弟弟可强太多了,又有小钱氏她们割草捡石头。 他们一人把了一角,直接就锄过去,一天的时间就把这块地给翻出来了。 当然,并不是翻出来就够了,明天还得把草根等都打落土拿出来,再把泥块敲碎,又翻一遍,最好能撒一层肥下去养一养。 不过老周头现在吝啬得很,是不许任何人动家里的肥的,在他看来,什么事都没有开春播种来得重要,那可是一家子一年的口粮,是不容有疏的。 所以周大郎便计划着也去山里给周喜挖一层泥出来铺上。 不过他们显然没选到好地方,挖下来的土包裹着好多没腐烂的叶子,满宝看着嫌弃得不行,道:“这样可怎么种地呀?” 周大郎就笑眯眯的问满宝,“那你说怎么办?” 满宝蹲在地上问,“不能像家里沤肥一样也把它沤一沤吗?” “这又不是肥。”周大郎道。家里的肥都是粪水混着麦草,稻草和河泥一起沤的。 这从山里挖带着叶子的土还是满宝最先开始的呢,不过周大郎是种地的好手,他看过,挖下来的这一层泥的确比开荒出来的土要肥一点儿。 所以他才愿意这么做的。 满宝却没有他固化的想法,她是觉得,既然科科说了落叶可以给树木增肥,那说明落叶也是有肥力的。 科科不就说了吗,树底下的那一层偏黑色的泥土就是落叶长年累月的腐化后给泥土增加的肥力,而山林里的草木之所以在没有人施肥的情况下也能长得这么好的原因,就是因为落叶,落花会给它增添肥力。 既然这样,他们就用它们沤肥好啦,因为沤肥不就是加快腐化的过程吗? 当然,她是不会沤肥的,所以这种事还是应该交给大哥他们。 周大郎就问她,“书上是不是有写?那是怎么沤肥的?” “不知道,”满宝道:“我还没看到这样的书,不过大哥你别急,回去我就看一看,你现在先照着家里的来沤呗,不用加肥水,我们就浇河水好啦,多撒点树叶进去。” 周大郎:…… 第一次听说沤肥不要肥水,反而撒树叶的。 他不太信任满宝,但她实在缠人,没办法,只能带着兄弟几个给他们在地旁边挖了一个大坑,把从山里挖出来的土混着的树叶全倒进去了。 ※※※※※※※※※※※※※※※※※※※※ 作家的话 这几章写得比较快,所以有错别字,你们要是发现了记得在书评下告诉我,我再改过来 ☆.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积分哟(云起推荐票六万五的加更) 然后满宝怎么看,怎么觉得土比树叶多,于是不高兴了,拉着大丫他们就到隔壁山上的树底下,直接把落在地上的烂叶子给扒拉在一起,然后放进筐里给抬到坑里倒进去。 周二郎本来不知道他们在干嘛,等看到几个孩子抬着一大筐的烂叶子过来,眼睛都快要凸出来了,他暴跳如雷,“这筐是好筐,是拿来装稻谷的,谁让你们去装烂叶子的?” 满宝吓了一跳,和大丫他们丢下筐子就跑,气得周二郎在后面骂,“晚上回去看我不揍你们!” 再一看倒在坑旁的筐,周二郎心疼得不行,把里面的烂叶子倒进坑里,拍了拍,见拍不干净,只能放在一边,计划着一会儿去河里洗干净了。 周大郎看着失笑,道:“一定是满宝的主意,这孩子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这有啥,像我们村里现在正在用的沤肥的法子不就是小叔从外头学回来告诉我们的吗?”周三郎不以为然,还有些惋惜呢,“可惜满宝是个闺女,不然要是种地,一定是个好的庄稼把子。” 周二郎忍不住翻白眼,“种地有啥好的,又晒太阳又累的,我看满宝是闺女挺好,读了书,以后就在镇上找个殷实人家嫁了,一辈子不用下地。” 满宝和大头他们一溜烟跑远了,一群孩子见大人们追上来就嘻嘻哈哈的大笑,显然欢乐得不行。 满宝看了看脏乎乎的手,提议去河边洗手,然后被大丫严词拒绝了,“我娘说了,小姑要去地里玩可以,但要是敢去河边,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打断腿。” 大头和二头二丫也连连点头,劝道:“小姑,你要洗手就回家洗吧。” 满宝只能点头,“好吧。” 周家六兄弟还在地里忙活儿,周喜和小钱氏三人则在家里最后筛选一次稻种。 他们这里开春主要是种植水稻,还有豆子。 等筛选好稻种,就要开始耕田了,趁着没水要先翻一遍,等下雨后田里积了水还要再犁一遍,然后才能插秧。 现在大家都还闲适,等进入二月开始,大家就开始不得闲了。 将饱满的稻种放在簸箕里,满宝跑回来时只看了一眼,然后就蹲在院子里和大头他们一起洗手。 小钱氏见他们打水,立即上前盯着。 一群孩子最喜欢玩水,尤其是满宝,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喜欢水,下雨的时候喜欢去踩水也就算了,每天下学回来,只要看到她们在洗菜干什么的都要去插一手,说是帮忙,其实就是添乱,最后把水弄得到处都是不说,还把自个的衣服给弄湿了。 小钱氏好几次都为这个跟满宝生气。 正想拍水玩的满宝突然看到出现在身后的大嫂,吓得一激灵,立即老实的搓手,不敢拍了。 就是这样,她也心虚得不成,还抬起头来没话找话说,“大嫂,你们选谷种啊?” 小钱氏“嗯”了一声,继续盯着她洗手。 满宝只能乖乖的把手从水里拿出来,干脆跑上去要凑热闹,却被小钱氏一把拉住,道:“你手上湿呢,稻种不能受潮。” 满宝便只能站一旁看,问道:“大嫂,稻种哪来的?是买的吗?” “买了两斤而已,其余的是自个家里留的种,”小钱氏继续坐回去,将筛选好的稻种小心翼翼的装进布袋里,抽空和钱氏道:“娘,大郎去买稻种的时候粮铺说了,今年出来的这稻种亩产能有两石半呢。” 钱氏不在意的道:“粮铺年年都是这么说的,但真正能种出亩产两石半的有多少?这种话听一听就行了。” 满宝好奇的在心里问科科,“你们那里的亩产有多少呀?” 科科沉默了一下后道:“我觉得你不太想知道。” “为什么,比我们的还低吗?” “不,是高太多了,”科科道:“科研数据的水稻亩产现在已经更新到亩产1250.8公斤了,当然了,非科研数据的水稻平均亩产,最高的一个地方只到1064.6公斤。” 满宝从商城里买过这么多东西,早就知道一公斤等于两斤了,所以她掰着手指头算成斤,再换成斗和石,在她算出来的那一刻,不由瞪大了眼睛。 科科道:“你没算错,以你们这个世界的量度和重量,一石大概是五十三公斤,我们的亩产是你们的八倍。” 满宝在心里哇哇的,问道:“为什么你们的亩产这么厉害?” “因为我们的稻种好,我们精耕细作,我们还有各种营养液和营养肥。” 满宝立即道:“我要买!” “理由呢?”科科道:“有些东西宿主是没有权限购买的,而购买之后你又以什么理由拿出来呢?” 满宝看着娘亲和嫂子们正在挑选的稻种,立即道:“我要买稻种!” 科科道:“宿主可以去商城里查找一下稻种的信息,不过我本人是不建议宿主购买的。” “为什么?” “因为未来的稻种基本上只能种一季,虽然收获后留种也能播种,但产量会大幅度下降,并还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到时候反而会传染给当地正常的稻种。”这是未来粮种公司为了保证自身利益所做的改变,很久很久的古时候,人类还习惯于自身留种,但经过千百年的改变,到现在,人类已经习惯了每年从粮种公司购买合适自己要求的种子了。 满宝的热血一下就凉了,她垮下肩膀问,“那就没什么办法了吗?” “有呀,”科科瞬间甩出十几本书,道:“多读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它可以让你实现许多看起来不可能的梦想。” 满宝激动不已,高兴道:“这些书我都要看!” 科科瞬间把书都收回去了,道:“宿主,目前这些书都不适合你,学习知识也是要循序渐进的,我推荐你先看这本。” 满宝看去,封面是《农家肥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满宝傻眼。 科科继续给出一本书,道:“还有这本。” “《花肥的一千种制作方法》?” “对,稻种改良什么的,宿主,你年纪太小了,知识文化水平达不到,我们先从简单的起吧,你刚才不就疑惑怎么沤肥吗?” 满宝压下激动的心情,“好吧。” 她回到房间,伸手要拿书,结果科科道:“宿主,这本《农家肥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要二十五积分,《花肥的一千种制作方法》要二十积分哦。” ※※※※※※※※※※※※※※※※※※※※ 作家的话 晚上八点左右还有一章推荐票加更 ☆.第一百二十三章 教(云起推荐票七万的加更) 满宝看了一眼自己的积分,又再次看了一眼购物车里的药剂,还是咬着小手指买了。 这小半年来,满宝只要一有钱便隔段时间买肉给娘亲补身体,没钱的时候则坚持把鸡蛋分享给钱氏。 大部分时候钱氏不吃,但有时候她推脱不掉便吃了。 然后不仅钱氏发现自己的身体在好转,就是满宝都发现了,她觉得娘亲说很长很长的话后不喘了,还能生气了,脸色也比以前好看。 科科说,这是血气起来的表现,所以她知道,攒积分买药剂很重要,但日常挣钱给娘买肉肉吃更重要。 郑掌柜说了,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而吃药的时候最好饮食也要跟上,这样才不浪费药效。 就连跟大姐看病的大夫也说了,大姐虽然以前也吃了药,但她休息不够,吃食上跟不上,挨饿受冻,吃多少药都是没用的。 所以满宝得出一个结论,日常的吃穿很重要,很重要!比吃药还要重要。 受老周头的影响,满宝也觉得种地是维持生活和赚钱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他们一家这么多口的饮食都是从地上来的,所以种地是很重要的。 那当然,农家肥也很重要了。 满宝买了书,科科非常贴心的将书籍转化成他们这个时代的文字和阅读模式,连封面都变成了蓝色。 只是内容没变而已。 满宝拿在手里好奇的翻了翻,“刚刚封面明明是菜色的!” 科科笑道:“宿主可以了解一下我们未来科技里的快速打印,一秒切换,快速打印,装订,全部自动化。” 满宝就摸出那本渣爹的故事书,问道:“为什么这本书不打成这样的?” “因为便宜,所以不提供这项服务。”科科道:“而且这故事书里的许多故事不是这个时代的,建议宿主不要拿出去,但这两本书不一样,宿主就是拿出去研究也是可以的。” 满宝便探头探脑的往外看了看,见没人发现,这才悄悄的把书拿出来,这样她就不用装睡觉,然后在系统里看书了。 她也不喜欢躺着用意识看书,她觉得那样很容易累,用眼睛看就不一样了,她可以津津有味的看好久好久。 满宝在两本书之间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先看了发展历程,她想看看历史上的农家肥是怎么制作的。 结果开页就是,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样的白话,这可比先生书房里的那堆书和白善宝家的书好理解多了,满宝竟然一读就明白啦。 她捧着书靠在窗口上就津津有味的读起来。 正在外面筛选稻种的小钱氏察觉到满宝进屋好久没动静,忍不住起身去看一眼,结果见她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脚步便忍不住一顿,蹑手蹑脚的退出去。 钱氏看了她一眼,问道:“她在屋里干什么呢?” 小钱氏一脸欣慰,小声道:“看书呢,我们家满宝就是这样自觉,听说学堂里的其他学生,每次放假或下学回家,让他们拿书就跟要他们命似的。” 对于小女儿的自觉,钱氏也很骄傲,“这孩子喜欢读书,自然比别人要自觉点儿。” 周喜也往窗口那里看了一眼,心里软软酸酸的,手上的动作不由慢了下来。 满宝新得了一本书,一连几天都看得津津有味,她还带到学堂里去,课余时间就拿出来看。 白善宝好奇的凑过去看,看了一会儿就忍不住捂着鼻子道:“有味道?” 满宝就把书捂到他的鼻子上,道,“是墨香味吗?” 白善宝推开书道:“不是,是花肥味。” 满宝就笑得小身子都颤了起来,她乐道:“是不是像你抓的花肥?” 白善宝气了,伸手要打她,满宝立即抱着书跑,跑出教室还给他做鬼脸,“大吉都跟我说了,你的姜的花肥是你用手抓着来施的,还哭鼻子,羞羞。” 白善宝气疯了,哇哇叫着要去揍她,满宝转身就跑,然后一头扎进了庄先生的怀里。 白善宝气红了眼跑出来,也被庄先生一把抓住,然后庄先生就说满宝,“你又欺负善宝了。” 满宝不承认,“我没有!” 庄先生就点了点她的鼻子,道:“不准欺负同学。” 白善宝心里更加委屈,抬起小脑袋看着先生,吸了吸鼻子,委屈的叫了一声,“先生……” 庄先生心里有些乐,又有些无奈,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笑道:“你是男孩子,可不能哭鼻子,以后满宝要再欺负你,你就有理有据的反驳回去。动手不是君子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狂野总统
高达之染血百合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祸国妖姬
大唐绿帽王
老师,喘给我听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