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春风里 > 第457章

第457章

西都是新的,师兄看一看还有什么缺的,我让人准备。” 庄大郎尴尬的笑道:“已经很好了,多谢师弟。” 庄大嫂对周满就要热情和熟络得多,俩人手牵着手进屋,“这被褥都是新的,山里夜里要冷很多,所以一定要盖好被子,以免受凉。” 庄大嫂应下,拉着她的手笑容满面的道:“多谢师妹了,我看这屋里布置得极好,师妹真是周到。” 俩人都笑意盈盈的,周满好奇的看着外面拘谨的站着的三个孩子,笑问道:“那是先生的曾孙吧?” “是,”庄大嫂脸上笑容更真切,“孩子调皮,一听说我们要出门吃席,说什么也要跟着,所以就跟学堂请了假。” “这一次师兄一家都是东道主,吃席自然是要跟着了,”周满虽然多年不回罗江县,但对先生一家的事还是知道的,毕竟庄大郎和庄先生一直有书信往来。 几个儿子什么时候成亲,什么时候又生了孩子,或是家里有什么重要的事发生,庄大郎都会写信告诉庄先生。 逢年过节,庄家也会准备节礼,每年周四郎来往京城,庄家都会收拾一份东西给他带上京城; 白老爷要往京城送信,也都会问庄大郎一声。 所以从先生那里,周满知道庄大郎的长孙今年七岁了,是庄纪安的孩子。 剩下的一儿一女则是次子庄纪然的孩子,而庄纪思刚成亲,还未有孩子。 周满看着园子里拘谨的三个孩子,拉着庄大嫂笑道:“先生在京城里也常念叨三个曾孙,我记得端午时还着人送回来一些布料和笔墨,不知你们用得还好吗?” 庄大嫂笑吟吟的,“还好,还好。” “好就好,”周满笑道:“那是太子赏赐的东西,因是江南一带的布料,我还怕嫂子用不惯呢。” 庄大嫂惊诧,“是,是太子赏赐的?” “是啊,”周满笑道:“嫂子还不知道吧,先生现在是太子的先生,专门为太子授课的,他在宫中可受重视了,每年的节礼,先生的寿辰,宫中皆有赏赐。” “因先生是太子少傅,在朝中也多受尊敬,远的地方不一定,但在京城,不知多少学子仰慕先生呢,”周满拉着庄大嫂的手笑道:“所以嫂子不必和我们客气,将来若有什么需要的,告诉我,我在京城给你们捎回来,便是我买不到的,还多的是人帮忙呢。” 庄大嫂瞪大了眼睛,还没从公爹是太子老师的事上转过弯来,她咽了咽口水,“不是说,公爹只是在宫里帮忙整理书籍,偶尔给崇文馆的学子上两堂课吗?” 周满挑挑眉,问道:“谁说的?” 庄大嫂指着外面正和白善说话的庄大郎道:“你,你师兄啊。” “哦,”周满在是否会挑拨师兄和师嫂感情之间犹豫了一下,最后看了看院子里的那三个孩子,还是压低了声音道:“师兄骗你的。” 庄大嫂眉毛一扬,怒气就上涌。 周满小声道:“不过我也能理解师兄,越是靠近陛下和太子的官位,其官眷越要小心谨慎,不然一招不甚,被人抓住了把柄,那可是牵连全家的大罪。” 周满掰着手指给她算,“比如强买强卖啦,比如放印子钱,比如欺负乡邻之类的,因为先生是太子少傅,所以朝中很多御史都会盯着他,自然也会盯着师兄师嫂,一旦发现犯事,那就会弹劾先生,到时候就连带家人被问罪。” 庄大嫂忙摆手道:“我们可不干这样的事,这些年我们家是添了不少产业,可那都是用真金白银买的,可没有强买强卖,这个你也是知道的,置业的钱还是你四哥给送回来的,都是公爹给的。” 周满连连点头,“我当然知道了,所以我才能理解师兄,但是……” ☆.第3294章 打的主意 庄大嫂心惊胆战,“但是什么?” “但是先生现在最宝贵的并不是那些送回家的俸禄,而是他在朝中的人脉啊,”周满问道:“嫂子真忍心看着那些资源被白白浪费吗?” 庄大嫂:“啥?” 周满道:“先生现在是太子少傅,实职也是四品侍讲了,这个官品可不低,在京城也是很拿得出手的,嫂子且想想,绵州刺史也才四品呢。” “先生现在做着和刺史一样大的官儿,地位甚至比刺史还要高,但能照看师兄师嫂一家的才多少?更不要说给子孙后代留的东西了,您就没想过为什么?” 庄大嫂:“因为你们?” 周满:“……倒也没错,但最主要的是,先生在官场中的人脉都在京城,资源也都在京城啊。” “这天下还都是皇帝的呢,却也有一句话叫‘天高皇帝远’,所以你们不在京城,自然落不着先生带来的好处。” 庄大嫂又不傻,周满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她自然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让我们跟着公爹去京城?” “不行,不行,”庄大嫂连忙摇手道:“我们不能去,京城……这也太远了,我们人生地不熟的……” “这不是还有我们吗?”周满道:“我在京城有两间大宅子,一间我住着,一间我娘家住着,不管哪边都有很多院子房间,师兄师嫂们要是去,我分出两个院子来给你们,到时候单独开一道门通着外面,独门独院,既自由方便,也有熟人,多好。” 庄大嫂有片刻的心动,但还是坚决的摇头了,“你师兄不会答应去的,京城听着虽繁华,但毕竟陌生,我们家业都在这里,不仅你师兄,纪安和纪然的差事也都在县里,我们怎么能丢家舍业的去京城?” 周满这才道:“若是师兄师嫂不能去,为何不让孩子去?” 她道:“先生这一辈子都在做教书育人的事,人脉也多在这上面,我看侄子侄女们也都到了启蒙的年纪,不如送去京城读书。” “若论书籍的数量和名师,哪里能比得上天子脚下呢?”周满道:“几个师侄都大了,但侄孙们都还小,现在培养并不晚,将来只要有一人能继承先生的衣钵,那庄家也可从此改换门庭了。” 庄大嫂听得眼睛发亮,手指不由抓紧了衣角,“这事儿,我一人拿不定主意啊。” “师嫂可以和师兄说一说,或许师兄也愿意呢?”周满道:“今时不同往日了,不说京城有我和两个师弟在,就是先生一个人,便不是随便一个人能够欺负的了,所以师兄不必害怕以前的事再发生。” 庄大嫂这会儿心里已经很同意她说的话了,连连点头,“我晚上和你师兄说。” 周满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白善见她乐滋滋的,便问,“什么事这么高兴?” “我为先生争取一下天伦之乐。” 白善微愣,反应过来后笑道:“你呀,也太机灵了。” “我这是贴心,”周满道:“我们以后说不定还要外放,到时候京城就只剩下先生一个人,虽说他有自己的朋友,但朋友和亲人还是有差别的。刘嬷嬷就说过我们在青州时,先生常遥望青州和绵州的方向。” 白善牵着她的手晃了晃,“师兄执拗性淡然,你有多大的把握?” 周满就嘿嘿笑道:“师兄性格是淡然,但师嫂不是啊,这世上啊最不缺的就是一物降一物。” “要不要告诉先生?” 周满摇头,“师兄对先生有心结,这么多年下来,也不知道消了没有,所以这事儿还是先别告诉先生了。” 她道:“不告诉先生,这就是我们私自为之,师兄要是生气,也气不到先生身上。” 白善一想也是,微微颔首,“其实还可以从孩子身上下手。” 对付孩子最好的自然还是孩子。 白善就去找已经很懂事的白景行和白若瑜,当天下午俩人就手牵着手跑过来找庄家的三个孩子玩。 “我叫白景行,小名大姐儿,”白景行主动介绍自己,“这是白若瑜,小名大宝儿,你们叫什么名字?” 庄家的三个孩子,大的八岁,女孩六岁,小的四岁。 虽然小的和白家两个孩子年龄相仿,但还是大的来回答问题,“我叫庄闻琛,排行老大,这是我堂妹庄闻欣,这是我堂弟庄闻广。” 白景行:“我爹叫我们来陪你们玩儿。” 庄闻琛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很有礼貌的道:“不必如此,我们自己就可以,你们家很好。” “你们怎么不出去?院里有什么好玩的,外面才广阔呢,走,我带你们去玩儿。”白景行小朋友早看上庄闻欣了,说完话便立即跑上去抓住她的小手,甩了甩道:“走,我带你们去认识我的表哥表弟,侄儿侄女们。” 周家的孩子正在地里忙呢,大的跟着割稻谷,小的则拖着一个篮子捡稻穗。 五月几个服侍白景行五个去了地里,也欢快的拖着竹篮就下田。 白景行小朋友谨记父亲的话,对庄闻欣道:“京城也有稻穗捡,我家在京城也有好多田,你喜欢捡稻穗吗?” “我不喜欢,”庄闻欣小朋友道:“我喜欢在田边挖野果子吃,不喜欢捡稻穗。” “田边有野果子?” “有呀,你跟我来。”庄闻欣小朋友拉着她走到田埂边,找了半天,扒拉开一丛草,里面有一串连在一起的小果子,她揪出一个来,在衣服上擦了擦就递给白景行,“诺,请你吃。” 白景行小朋友接过就往嘴里塞,五月眼疾手快的拦住,仔细的看了看后发现是地果,便放松了些,“大姐儿,得洗过才能吃。” 庄闻欣已经又揪了一颗,在袖子上擦了擦后咬了一口道:“我擦过了,已经干净了。” 五月哪敢让她们就这样吃? 连忙让庄闻欣吐出来,哄她们道:“这一颗一颗的吃没趣味儿,还是多摘一点儿,回去洗了装在碟子里一起吃才好吃,还能请老夫人和夫人他们一起吃。” 白景行被劝服,就拉着庄闻欣道:“那我们快摘,这种野果子我从没见过,你竟然认识,好厉害。” “田边怎么会没有野果子呢?” “京城就是没有这种野果子嘛。” “不可能,一定是你没注意,田边都有这种野果子的……” ☆.第3295章 远来是客 五月最后是带着两个眼眶红红的小姑娘回来的,正在门口迎客的白善看得目瞪口呆。 “这是怎么了?”他不住眼的去看他闺女,让你去诱惑人,不是让你去欺负人啊! 白景行小朋友跑上前去,举起小手张开给他看手心里被拽得都爆开了的小果子,“我说京城田边没有这样的野果子,她一定说有,爹,你说,京城田边真的有这样的野果子吗?” 拜周满所赐,白善也认识许多他不该知道的植物,只一眼他便道:“地果?这东西我们西南之地比较多,长安一带……我的确没见过,但不代表就没有,你们就因为这个哭了?” 庄闻欣有点儿害怕大人,缩着脖子站在一旁。 白善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不是什么大事,要想知道京城的田边有没有这种野果子,与我们去京城看一看就知道了。” 庄闻欣只有六岁,许多话听不明白暗中的意思,而且她害怕与大人说话,还是陌生的大人。 因此乖乖的站着没说话。 白善:“大宝儿呢?” 白景行:“他在田里捡稻穗呢。” 白善便觉得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女儿和侄子可能是个错误,但此时也很难纠正了,他只能对两个小姑娘道:“手上脏兮兮的,快回去洗一洗,厨房里做了许多好吃的点心,我让人给你们拿一些,下午便在家里吃点心玩儿,不要跑出去了。” 白景行只能应下。 等五月把两个孩子领进去,白二郎才一脸疲倦的过来,“你把我儿子派出去干什么了?” 白善:“你怎么这样了?这宴席也用不着你干什么呀。” 统筹什么的都是白老爷带着两家人干的,他们这几个完全是甩手掌柜,顶多站在门口迎接一下远方提前到来的客人,比如绵州白大郎的岳父一家,以及白二郎的外祖家…… “别提了,”白二郎道:“我外祖家来人了你没看见吗?我来找你,不对,我是来找满宝的,请她快去救一救明达的,她都在大厅那边坐了一个时辰了。” 白善忍不住笑起来,招手叫来一个下人,“去叫一下九兰或者西饼,让他们去隔壁请公主,便说娘子有事找公主商议。” 下人应声而去。 白善:“这不就好了吗,你为什么非得亲自过来找人?让你身边的人过来找一下便是。” 白二郎左右看了看,见暂时没客人来了,便一屁股坐在了白善家的门槛上,“我也想出门啊,他们太热情了,奇怪,明明你和满宝官儿比我大,实权比我重,来的客人怎么都找我,不找你们?” “因为你是驸马,身份尊贵呀。” 白二郎撑着下巴叹气道:“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明天快点儿到来,只要开席便好了。” 席面一开,大家的心思应该就放在吃的上面了吧? “别想了,外面的流水席也就罢了,摆在院里的席位,谁是冲着席面来的?”白善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明天也要劳累你了。” 白二郎就一把抱住他的胳膊,“好歹是师兄弟,你不能见死不救啊。你不知道他们能问出什么问题来,每月俸禄多少,职田多少这都是最轻的问题了,我那几个表哥甚至问我府里有几个通房丫头,多久去一次教坊和花楼,公主会不会介意我去这些地方,更过分的是,还有人悄悄问我公主会不会私底下养面首!” 白二郎紧紧地抱住他的胳膊道:“你救救我吧,我又不能在家中发脾气,不然我爹娘一定抽我,家里好容易才办一次喜庆的宴席呢。” 白善抽了一下没抽出胳膊来,便给他指一条明路,“你去请庄先生,明日你就侍奉在先生左右,寸步不离。” 白二郎一怔,抱着他的胳膊道:“对啊,我怎么忘了先生,我就不信他们敢当着先生的面问我这些问题。” 白善点头,“现在你知道他们都找你说话,不找我了吧?” 白二郎:“不知道,此时先生也不在你身边啊。” 他顿了顿后猜测道:“因为那是我外祖家,不是你外祖家?” 白善:“……你这么想也没错。” 他抽出自己的手,甩了甩后道:“你下次能不能不要这么用力,我又不能跑了。” “这是我情绪的表达,说明我心中的不平静。” 俩人就坐在门槛上斗嘴,听见车马行走的声音,扭头去看,便见一队人马正过桥。 俩人对视一眼,都起身站好,还往前几步。 待看到马车上挂着“白”字徽的牌子,俩人立即扯了笑容迎上去,“这是……” 有个管事的上前行礼道:“两位郎君好,我们是益州散骑侍郎白府。” 白善:“原来是余堂伯,不知来的是……” “我们家老夫人领着夫人和两位郎君来的。” 白善和白二郎对视一眼,心中快速的做出决定,脸上堆上笑容,“竟是伯祖母亲自来了,快快里面请。来人,快将马车牵进去,去禀报老夫人,就说益州的伯祖母来了。” 等车队上前一些,白善这才看到骑在马上的两个青年。 双方目光对上,都顿了顿,然后同时扯开假笑,说起来,他们还有些缘分呢。 当年他们可是互坑过的,虽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对方比他们惨就是了。 “凝堂兄多年不见,越发精神了。” 白凝假笑道:“善堂弟也很精神。” 左老夫人辈分不小,因此白善和白二郎恭恭敬敬的把人请到了厅上,刘老夫人和白老夫人听到消息赶过来,左老夫人才喝了一口茶。 三位老人一相见,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嫂子还是这么精神。” “哪里比得上弟妹,竟然越活越年轻,和十几年相比竟是一点儿没变。” “日子过得最好的还是你呀,我一路进来,这七里村风水是真不错,弟妹在这儿生活着,儿孙又出息,又孝敬,难怪这么富态了。” 三位老夫人的手握在一起就高兴的叙起旧来,周满和郑氏落后一步赶到,连忙请三位老夫人上座。 白太太也从隔壁赶了过来,她正和她嫂子说悄悄话呢,结果就被叫过来了。 看到左老夫人,她不由咋舌,这把年纪了竟然还长途跋涉过来吃酒,真是厉害啊。 难怪她婆母会亲自过来。 白太太笑着上前,站在了郑氏身边,悄声问道:“我要不要叫公主过来?” 郑氏知道儿子和益州白家的关系不好,她还记恨当年白宇教训白善的话,因此压低声音道:“公主金枝玉叶,只有别人去拜见的道理,哪里有公主出来见客的?” 白太太一想也是,小声道:“那我就不请,公主今天见了我娘家人,看着也有点儿累呢。”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3296章 流水席一 宴席第二天开,家里提前两天准备,尤其是今天,一些耗时长的菜现在就要预备出来,明天才能赶得及。 庄大郎一家提前来也是为了帮忙,因为帖子上的东道主列了庄先生,所以白老爷用起他们来也不客气,直接把一些事项交给庄大郎来管。 他今天来就是熟悉的。 等他回屋时,天早黑了,他脱下袜子便上床,“快睡吧,明儿要早起呢。” 庄大嫂却把人拉起来,瞪着他问道:“我问你,公爹在京城里到底当了什么官?” “不是和你说过吗,侍讲,侍讲,还是教书上课的。” “给谁上课?” 庄大郎:“崇文馆里的学生。” “不是太子吗?” 庄大郎顿了顿后道:“太子也是崇文馆里的学生。” 庄大嫂就气得掐了他一下,“周师妹说公爹还有个官职,叫什么太子啥啥的,可尊贵了,就是专门给太子做老师的。” 庄大郎:…… 庄大嫂看着他的表情,伸手就拍了他两下,“好呀,你果然在瞒我。” 庄大郎无奈的问,“你问这个做什么?” “做什么,你说做什么?”庄大嫂道:“公爹教书这么厉害,连太子都教得,你儿子和孙子们都还在念书呢,你就没想过让他们跟着公爹读书?” 庄大郎:“我以前让三个孩子跟着父亲你又不愿意……” “那是在七里村,哪里比得上县城里的先生……”庄大嫂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拍了一下床道:“行吧,是我以前目光短浅,可公爹去京城这么长时间,都当了官了,你怎么也没想起来?” 庄大郎道:“他现在又不是在外头教书,是在宫里教,难道你家孩子还能进宫去读书啊?” 他道:“以前父亲精力旺盛时我们没让他教,现在他年纪大了,我们更不能麻烦他了。你也看到了,这二十年来,父亲都是跟着师弟师妹们,论亲近,他们且还在我之上,出入都随他们,我看父亲终老都要与他们在一处,我们帮不上忙,那至少不该给他们添乱。” “那可是你父亲,说什么添乱这样外道的话?”庄大嫂气急,“你才是他亲儿子呀。” 庄大郎皱眉看她,“好好的,你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事?几个孩子现在县城不也上学吗?” “那能一样吗?在罗江县里上学,谁知道他们?”庄大嫂道:“但要是去了京城,不仅先生更好,他们还能做太子的师弟……” “闭嘴!”庄大郎脸色一沉,怒道:“脖子只有稻杆粗,你还想戴金冠不成?” “我怎么就戴不了?就算我戴不了,那不是还有你儿子和孙子吗?他们可是公爹嫡亲的孙子和曾孙,难道他们也是稻杆脖子吗?”庄大嫂道:“你看看周家,周家以前跟我们家能比吗?可你现在再看,人家都发达成什么样了,家里当官的都超出一个巴掌了。” 庄大郎抿嘴不语。 庄大嫂就抱着他的胳膊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放心,我一定叮嘱孩子们,让他们好好听公爹的话,孝顺懂事,不让他们惹麻烦。” “而且周师妹也说了,孩子们跟着去京城,公爹心里也高兴,要是想家了还能看一看孩子。” 庄大郎蹙眉,“这事是师妹撺掇的?” “什么撺掇的,我看师妹这是为我们和公爹着想,你不要把人想得太坏了。” 庄大郎:…… 他迟疑起来,这事儿要是妻子自己想的,他肯定不能答应,但要是周满撺掇的,难道是父亲的意思? 庄大嫂见他皱着眉头不说话,就掐着他的胳膊道:“和你说话呢,你怎么又不理人?” 庄大郎疼得不行,连忙去推她的手,“我知道了,你先松开,这事儿还得问过父亲,还有几个孩子,也得问他们,这件事得让他们自己做主。” “这事儿是周师妹提的,公爹那里肯定没意见,至于孩子们,”庄大嫂大包大揽的道:“只要我们发话,他们还能忤逆我们不成?” 庄大郎拉过被子盖好,面无表情的道:“孩子们都长大了,这事儿他们能自己拿主意,你少掺和他们的事。” 他闭上眼睛道:“他们要愿意去呢,我不拦着,他们要不愿意,你也别强逼。” 庄大嫂气得捶他,就没见过哪家的父母是这样的,总说要听孩子自己的主意,找工作是这样,娶亲也是这样。 庄大郎背过身去不理她。 庄大嫂心急,第二天一早就要去找三个孩子说此事,结果他们都被庄大郎派出去干活儿了,今天流水席,席面上下的事可多着呢。 七里村的村民天没亮就起床,拿着镰刀就去田里,迎着第一抹朝阳割稻谷,割了两个时辰,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他们就收了镰刀回家,简单的擦洗一下,换一身衣服就朝白家去。 白家从桥的另一头开始,沿着路往下摆长桌,桌子上摆满了菜,每隔二十步有一桶饭,谁来都可以取了碗筷去打饭,然后沿着长桌坐下就吃。 村子里的孩子早来了,已经吃过一顿,此时正在边上已经收割了的稻田里撒欢的跑。 老人们吃过饭就凑在一起说闲话,只有中青年们是匆匆而来,吃饱以后才有空说话。 还有从隔壁村过来的村民,他们村离得不远,地都是和七里村的地连在一起的,有的嫌弃回村换衣裳麻烦,割完稻谷便直接过来了,所以长桌边上有不少拿着镰刀吃饭的人。 从罗江县和各处赶来的客人看见,惊奇的看了好几眼,这些人都有请柬。 拿着请柬便可进院里用饭。 庄家的姻亲故旧都被请了,他们是结伴而来,一脸懵懂的跟着人进院子。 院子里也摆了桌椅,却是圆桌,一桌能坐十人,摆在园中,可以一边赏景一边用饭。 庄大嫂的嫂子一把拉住庄纪然,“纪然啊,你爹娘要办酒席,怎么不在县城里办,而是放在七里村?” 庄纪然道:“这不是我爹娘办的,这是祖父的三个弟子为祖父办的。” ☆.第3297章 流水席二 第3297章流水席二 “这样啊,我看外面吃饭的人很多啊,这得花多少钱啊?” 不知道,知道了也不能告诉你啊。 庄纪然道:“舅母,我先去接其他客人了,您先坐着,一会儿饭菜就上来了。” “等等,”庄纪然被拉住,“你祖父的弟子是哪个哟,说起来我还没见过他们呢。” “我也没见过,每次过年过节都见着他们家人往你们家送东西,但我一次都没见着人。” 庄纪然,“舅母,拜年是我们去外祖家拜的,又不在我家,你们当然没见过了。” 他才抬头就看到了笑着相携出门的白善和周满,便指了他们道:“喏,就是他们。” 一桌子的人扭头看去,微张起嘴巴,半晌才惊叹道:“可真好看呀,不愧是太白星和文曲星的转世。” 庄纪然眼睛一亮,立即问道:“舅母,你们也听过这个故事?” “听,每次路过茶馆都能听到,哎哟,没想到我们罗江县这么厉害,竟有两个下凡的仙人。” 庄纪然深以为然的点头。 白善和周满出去迎接道长们,殷或也跟着一起回来了。 只是两天,周满都觉得他脸色红润了一些,高兴起来,“看来山上果然养人,你先前坐船又转车,脸色一直有些苍白,这会儿看着好多了。” 殷或笑道:“在山上心静,睡得很好,每日和道长们一起打拳,饮食有度,我也觉得这两日精神要好些。” 周满听着就决定把不知不觉丢掉的养生计划捡起来,她也要努力才行啊,这样才能活得更长久一些。 周家、白家和庄家的亲戚都知道这四家发达了,尤其是庄家的亲戚。 因为庄先生的存在感很弱,庄大郎不主动说起时,谁也不知道庄先生在京城当着大官,他们还以为庄先生还是跟着他三个弟子四处走动呢。 谁都知道庄先生有一个大方的东家,从十几年前便特特请了他教书,一年各种节礼不断,束脩还特别高。 只是没想到人家早几年便不声不响的在京城当官了,听说官还不小呢。 三天的流水席,整个罗江县都轰动了,还有不少乡绅闻讯而来,没有拜帖也来蹭一顿饭,倒不是为吃的,而是为见一见庄先生和白善等人。 他们当然不是自己来的,都带了自家的子侄,下至七岁,上至二十来岁,只有一个目的,庄先生您看看他们有没有可堪造就的资质? 不求收为弟子,带在身边做个服侍的小童也可以呀。 庄大嫂在一旁看着心热不已,每天都趁着空隙掐庄大郎好几下,催促着他快点儿把孩子送到公爹身边去。 庄大郎不得不把儿子儿媳叫到跟前来问话,其实主要是问两个儿子。 “……你们愿不愿意让孩子跟祖父去京城?” 庄纪安愣了一下,“爹说的是琛儿他们?” 庄大郎点头。 庄纪安低头沉思,孩子还小,他们都不舍得。 庄大郎道:“这两日的情形你们也看到了,不知多少人求着你们祖父带人上京,你们要是愿意,我就去找你们祖父商议,要是不愿意便也算了。” 庄纪然左右看了看,隐隐兴奋起来,“爹,我愿意呀,我想去!” 庄大郎皱眉看向他,“你?” 庄纪然眼睛发亮道:“对呀,我!爹,让我去吧,我还能照顾祖父和孩子。” 庄大郎:“但你不是定了明年要考试进县衙吗?” “那是县衙的考试,考中了也是和大哥一样做个不入流的小吏,我想再读一读,到时候去京城试一下明经,要是能考中,选官的时候最少是个县尉或县丞。” 县尉和县丞都是有品级的,虽然是最低等的县官,但也算入了仕途。 庄大郎一愣,好一会儿才道:“我从不知你有此想法。” 庄纪然道:“那是因为我之前在县学里读书也挺好的,祖父在京城都要仰仗白家,我自然不好提出来去给祖父添麻烦,但既然爹你愿意让我们去陪着祖父……” 他嘿嘿一笑道:“既然孩子们都能去,那我更能去。而且孩子都还小,总不能一股脑的推给祖父,虽然有师叔师姑们帮衬,但还是要自家人带着更好。” 庄大郎蹙眉想了好一会儿才点头,“我问问你祖父。” 庄先生被这个消息炸得一懵,老半天才回过神来,不太确定的问:“你是说让纪然随我去京城?” 庄大郎不安的挪了挪屁股道:“要是不方便……” “不,很方便,”庄先生顿了顿,平缓下语气道:“纪然的年纪……” 庄先生眼睛微亮,心底有些激动,“还在国子监招收范围之内,他随我上京,可以恩荫入学,至于三个孩子,可以和周家的孩子一起送到学里上学,我平日里再教一教便可。” 庄大郎愣住,“恩荫入学?” 庄先生点头,“我有一个名额。” 但庄大郎一直不喜儿子们跟随他,庄先生本打算将此名额留给周家的孩子的。 庄先生有点儿紧张的看着他,“大郎觉得如何?” 庄大郎沉默了一下后道:“父亲做主就好。” 庄先生就呼出一口气,连连点头笑道:“好,好,那回去就收拾东西,等我们上京便一起走。” 庄大郎沉默的离开,走出老远才想起来,大儿子还没拿定主意呢,不知道他们夫妻两个愿不愿意让孩子陪着去京城。 庄纪安心中犹豫,但他媳妇没有,一回到自己的房间,她便抱着丈夫的胳膊道:“让孩子去吧,要不是你有差事,我都想让你去。” 庄纪安:“孩子太小,我不舍他们离家。” “那你就不想孩子们的前程了?你看看这次来赴宴的人家,县令见了祖父都毕恭毕敬的,听说周家以前就只有周师姑读书,还是因为不要束脩,其他人都是后头跟着祖父略认识几个字罢了,可你们兄弟两个可是五岁启蒙,读了十多年去考学。” “现在往回看呢,周家大房的长子现在京城当着六品官,下面几个弟弟也都出仕当官了,凭的是什么?”她道:“还不是因为去了京城,长了见识,又有人脉打点,以前我们不知家中有这样的关系,现在既然知道,又有这样的机会,为何还要孩子跟我们一样庸庸碌碌?” ☆.第3298章 同意 庄纪安道:“平淡亦是福气,我不觉得现在的日子有哪里不好。” 他完美继承了他爹的淡泊名利,觉得如此平平淡淡,潇潇洒洒的过完一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他夫人半晌说不出话来。 庄纪安犹豫,早上出门时便有些神思不属,然后就“巧遇”了出来散步的周满。 周满笑着冲他招手,“师侄也出来散步?” 庄纪安年纪比周满还略大一些,默默上前,行礼道:“师姑。” “我看师侄面有愁容,是有什么为难之事吗?” 还不是您提的进京的事? 庄纪安迟疑了一下,问道:“师姑,京城这么好吗,让这么多人趋之若鹜。” 周满思考了一下后道:“长安是我见过的最繁华的城市,也是最宽容的城市,包罗万象,虽说我很喜欢四处走动,但我也不得不承认,在长安住着的日子是我最惬意、最方便的日子,在那里,人可以看得很高远,每一年都能学到新东西,所以令人心生向往。” “我知道,你从小随你父亲长大,师兄这人虽执拗,却不好名利,你学了他三分,也无心仕途,但这个世界很大,”周满道:“你们的孩子未必不想看一看外面更宽广的世界。” “我提议让他们去京城,并不是想着他们将来出仕,功成名就,封侯拜相之类的,而是想让他们变得更强,眼光更高远,将来长大到自己可以做主时可以选择去路。”周满道:“或是入仕,或是做其他事,他们有本事做更多的选择。先生从小就是这样教我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只有修身的能力时,你只能选择修身,而当你有平天下之能时,你可以随心选择自己的去路。” 庄纪安惊诧的看着周满,半晌回不过神来。 周满微笑道:“是不是觉得很神奇,觉得似乎一点儿不了解自己的祖父?” 庄纪安沉默了好一会儿后微微点头。 周满道:“师兄有心结,先生心中何尝没有?”她叹息一声道:“你再想一想吧,我还是希望你能给孩子们多一些机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今日的离别之痛,将来孩子们说不定要感谢你的。” 庄纪安默默地转身回去,一回到院子便听到庄纪然正在屋里哼哼唧唧的唱歌。 庄纪思出来道:“大哥你快去看看二哥吧,他要疯了,一早上醒来就在唱,偏还唱得这么难听。” 庄纪然听见,探出头来道:“哪里难听了?大哥,你决定了没,让不让琛儿去?” 庄纪安问:“你真要去京城?” “去呀,为何不去?”庄纪然道:“爹昨天晚上已经问过祖父了,说我去了京城还能进国子监念书呢,你等我去考明经。” 庄纪安:“万一考不中呢?” “考不中再回乡考县衙就是,反正做小吏很难升迁,早几年和晚几年当差没多大区别,”庄纪然道:“而且我们家现在也不缺钱了呀,放心吧,我每月花销很小的。” 他还回头问屋里的人,“是吧,娘子?” 屋里的人应了一声。 庄纪然道:“而且我问过师姑了,我还能抄书赚钱,虽然不多,但应该够添置一些笔墨纸,现在纸越来越便宜,抄书读书的成本也低了。” 庄纪安咬咬牙,“好,我让你带琛儿去,不过他才八岁,你可得照顾好他。” 屋里的陈氏也出门来,一口应下,“大伯放心,我们一定会照顾好琛儿的。” 在她看来,他们去京城是占了大便宜,别的不说,只祖父的恩荫名额,按说应该是给长房的,结果却便宜了他们。 她虽然见识有限,但也是知道的,国子监是大晋最厉害的学府,县学之上有府学,而府学之上就是国子监了。 这三日听席间的客人们说,能上国子监的学生,出来后都能当官。 庄先生此时想的却不是当官的问题,而是庄纪然的年龄,他今年正好卡在国子监入学的最高年龄上限。 关心则乱,他不免有些怀疑庄纪然是不是真的能恩荫入学。 白善安慰他,“先生放心,只要在过年前办理好入学手续就行。” “但是……”庄先生顿了顿道:“我们错过了秋季入学,此时还能恩荫吗?” 白善想了想后道:“时间还没过,现在写信回去,托孔祭酒帮忙报名,空下一个名额,等先生回京,直接便可入学。” 庄先生摸着胡子道:“孔祭酒方正,只怕不会答应啊。” 白善就起身,“我去找满宝问一问孔祭酒喜欢什么。” 孔祭酒自然是喜欢好画好字好书之类的了,但除此外,好药他也喜欢。 周满想了想后道:“其实除了好画好字好书外,他还喜欢好吃的。” 天下藏书孤本,谁能越得过孔家去? 所以不管他们拿出什么好字画书恐怕都很难打动孔祭酒,但吃的就不一样了,尤其其中还沾上了药。 周满嘿嘿一笑道:“我这两年对养生尤感兴趣,所以正在研究一些养生的方子。” 其实是从皇帝闹了一通不老药之后,她开始钻研养生方法的,尤其对以食养生最感兴趣,皇帝也对此表示过关切。 周满道:“其中有一张方子用到的食材特别珍贵。” “什么食材?” “块菌!”周满嘿嘿一笑道:“这可是个极好的东西,不仅能制成药丸,还能当调料使用,我去年得了一些,特特让大嫂用它和其他山菌做成了鲜酱,这东西熬汤炒菜时只需要放一点儿便鲜香无比。” 周满叹息一声道:“就是太少了,我有点儿舍不得,不过为了先生,我豁出去了。” 白善:“一瓶酱?” 见他怀疑,周满就凑到他耳边嘀嘀咕咕起来。 白善:…… 他沉默了半天才道:“这等好东西,似乎从未见你吃过呀。” 周满:“谁说我没吃过的,做出来以后我用过两次的。” 白善瞪大眼,“春天那会儿你说的亲自下厨是真的亲自下厨?” “那是当然了,你以为我是拿厨房里做好的汤冒充的?” 白善:“那倒不至于,只是觉得你可能只是动嘴没动手,然后全程守着汤好,没想到你真是亲自动手做。”真是神奇,他当时竟然还觉得汤不错。 ※※※※※※※※※※※※※※※※※※※※ 作家的话 晚安,上一章我忘记庄纪思是个姑娘了,所以我修改了一些,大家可以回去重新看一下 ☆.第3299章 画与酱 周满将那瓶酱拿出来交给白善,还贴心的写了这瓶酱的作用以及使用的方法,庄先生也写了一封信交给他,白善便将东西交给家丁,让他们带着一起送回京城。 不几日,东西送到孔祭酒手中。 孔祭酒拆开一看,看了眼那瓶酱,一脸纠结,虽然很想要,但还是将它挪到一边,然后给庄先生写信。 孔祭酒回绝了庄先生。 信件来往还是很快的,尤其是白家的下人知道主子们正等着这封信,因此水陆相交,只三天时间便送到了七里村。 此时,周家刚修好坟,祭祖完毕,庄先生收到信便心中一紧,叹气一声将信压下。 白善站在一旁等候,见状问道:“先生,孔祭酒不答应吗?” 庄先生点头。 白善蹙眉,“这事不算难,孔祭酒为何不应?” 庄先生:“今年入学的官宦子弟太多了,孔祭酒又不肯减少入学试录取的名额,所以便将入学的官宦子弟卡得很紧,许多刚好到年纪上限的官宦子弟都被压下,没能入学。” 白善蹙眉,原地转了两圈后道:“不行,师侄这次若不能入学,明年就超龄了。” 庄先生道:“我自然知道,但就是今日启程,我们最少也得八天才能到京,既要报名,就还得跑吏部和礼部拿文书,就算时间赶得及,我们亲在京城,孔祭酒既说了今年会压着年龄上限的考生,那就不会录用纪然。” 说白了,就是时运不济,正好赶上今年入学的人太多,国子监在想办法缩减考生。 白善垂眸思考半晌,扭头和庄先生笑道:“罢了,这也看时运,先生不如将官帖和印章交给我,我最后来试一试。” 庄先生愣了一下后转身拿了官帖和印章给他,叮嘱道:“此事不能找东宫。” 他知道白善和周满人脉广,比他不知强多少倍去,他不问他找谁,只是不能找东宫,至于事情成不成,看运气吧。 这么一会儿,庄先生已经坦然,和白善笑道:“京城好的书院也不少,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纪然也知道这一点的,你和子谦也不要过于强求。” 白善应下,拿了官帖和印章便离开。 这一次,他找的是杨和书。 他将官帖和印章封好交给下人,让他们立即送回京城,等下人一走,他看了一眼桌上那瓶酱,笑了笑后塞进袖子里去找周满。 “我今晚下厨给你做汤喝好不好?” 周满:“你?”她怀疑的问道:“我们家的厨娘不在家?” 白善:“让你尝尝我的手艺,我可是做了许多准备的,你不领情?” “领领领,”白善难得下厨一次,周满兴奋起来,“什么汤?不管什么汤,只要是你做的我都喝。” 白善笑道:“等晚上你就知道了。” 晚上全家人,包括庄先生都喝到了一碗鸡汤,郑氏惊诧,“我看这汤里没有菌菇,怎么竟有菌菇的味道?” 刘老夫人和庄先生也是一脸欣慰的模样,“至善越来越厉害了,连厨艺都有了进步。” 周满连连喝了好几口,越喝越觉得这个味道熟悉,于是连着细品好几口,她眼睛微微瞪大,看向白善,“这这这……” 白善:“那那那……别结巴了,就是用的你那宝贝酱,我加了小半勺,别说,味儿的确是极好。” 本来平平的鸡汤瞬间好喝了许多倍。 周满:“那不是送给孔祭酒了吗?” 白善淡然的道:“他给退回来了,所以我想,果然如此,孔祭酒虽好口腹之欲,但还不到他心底的痒处。” “宝刀配英雄,好马配将军,孔祭酒不识货,再给他也是浪费,不如留给我们吃。” 周满忍不住看向庄先生,“那……” 白善微微一笑道:“我自有主意,来吧,就一锅汤,你再不喝就要被殷或和两个孩子喝光了。” 周满扭头去看,这才发现殷或和两个孩子已经盛了第二碗,殷或虽是细细地品尝,但每一勺喝的可不少,两个孩子更是捧着碗咕噜噜的喝起来。 周满:“你们少喝点儿……” 国子监报名在六月份便开始了,入学试是在八月初九,中秋过后公布入学试录取的名单。 而官宦子弟入学的名单是在八月二十五那日公布,公布之后八月二十九那日入学。 庄先生就是想赶在二十五那日公布前加上庄纪然的名字,公布出来后只要再上交一封延迟入学的请假书便可。 谁知道今年官宦子弟入学竟卡得这样紧? 信送到京城,杨和书拆开信后便笑了笑,然后拿着信去了郡主府。 留在郡主府的刘贵立即迎出来,杨和书将一封信交给他,“你家主子让我来取《圣贤老子图》。” 刘贵看过信后引着杨和书去了前院的书房。 白善和周满的书房都不许外人进去,所以刘贵开了门后便退到一边躬身立着。 杨和书推门进去,目光一扫便看到了一侧墙壁上挂着的《圣贤老子图》。 他走上前去看,虽不是第一次看见,但再见,他还是忍不住心中赞叹,的确是一幅好画。 杨和书将画取下来,慢慢的卷起来后放进他带来的盒子里,捧着就走。 刘贵锁上门,毕恭毕敬的将杨和书送出门。 杨和书抱着画上车,对车夫道:“去孔府。” 孔祭酒这一个月来门庭若市,但他一点儿也不高兴,每次门上来汇报谁来来拜会时,他便忍不住眉头一皱。 这次也一样,一听说杨和书上门拜访,他便眉头一皱,“杨氏今年要入学的弟子不是已经上名单了吗?难道又是不合规矩的弟子?” 长随弯腰道:“杨大人清正,不像是要走后门的人,郎主何不将人请进来问一问?” “请吧,”杨和书到底是自己最满意的弟子之一,孔祭酒也不愿拒之门外,端坐后让人请进来。 杨和书缓步进来,执学生礼,“拜见先生。” 孔祭酒挥挥手,直接问道:“长博因何来拜见?” 杨和书笑道:“学生新得了一幅好画,想请先生赏鉴。” 孔祭酒感兴趣了些,“哦,是什么画?” 杨和书便侧身从万田手里接过画匣,打开将画取出来,孔祭酒也起身,俩人围在桌子前,“是什么画值得你巴巴的送来?” ☆.第3300章 走后门 画轴慢慢拉开,孔祭酒眉头一跳,等到画出来一半,他已经整个人怔住了。 “这画……”孔祭酒第一感觉是这假画做得好真;第二想法是,他这聪明绝顶的学生被人骗了;最后才反应过来,这画好像就是白善手中的真品。 孔祭酒看着杨和书手中的画半晌说不出话来。 杨和书笑问,“先生觉得这画如何?” 孔祭酒:“……这画不是在白善手里吗?” 白善和周满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不至于要卖画吧? “就是至善手里的,先生觉得这画如何?” 那当然是极好的! 孔祭酒的手悬空在画上,都没敢触碰,低下头去仔细的看,哪怕已经看过三次,再看,依旧为此画折服。 孔祭酒已经隐约猜到杨和书为何而来了,他看了看这画,又抬头看了看杨和书,直起身子道:“我们到书房里仔细赏鉴一番吧。” 杨和书欣然应允。 等杨和书再出孔府时,已经是两手空空。 他一走,孔祭酒便赶忙将书房门关起来,然后整个人都趴在了桌子上看画,脸上笑开了花。 管家看不过眼,提醒道:“郎主,您不是说今年要以身作则,绝不走给人走后门吗?” 孔祭酒道:“庄少傅的孙子今年还在入学年龄之内,也不算走后门。而且,长博说的也有道理,庄少傅这把年纪了,今年不让他的孙子入学,他那个名额最后只怕要便宜他人。” 孔祭酒一脸正直的道:“庄少傅教导太子,于国有功,可不能让他寒心。” 管家:“……您老说的是。” 孔祭酒这边答应了,其他事就好办了。 杨和书走了一趟吏部和礼部,文书就办了下来,他将庄纪然的籍书副本和庄先生的官帖一起送到了国子监。 孔祭酒直接就给过了,还顺便给了他一张条子,“他可延后入学,但也不能太迟了。” 杨和书笑着应下,拿了庄纪然的录取书和条子后便告辞离开。 当然,这些事白善他们都还不知道,他们此时正收拾东西准备回京。 庄先生要带着庄纪然回京入学,白善和周满则要带着孩子去商州祭祀,建宗谱。 因为不知京城的情形如何,所以白善让庄先生他们走水路回去,这样速度快一点儿,行程能缩短一半,白善他们则走陆路。 老周头和钱氏则和大房夫妻留在七里村,打算过完年再回京,周四郎则带着两个弟弟和家里的孩子跟庄先生一家同路回去。 其实白善想让祖母和母亲与他们同路回去,只是刘老夫人认为建宗谱是大事,这可是她亲亲的曾孙子,所以她说什么也要亲自去看一看。 所以白善就只能带上他们了。 同一天出门,到了隆州便分开,周四郎他们走水路,船依旧是先前的,少了白善这一行人,他们船上还宽敞了不少。 白善将官帖交给周四郎,叮嘱道:“路上小心。”虽然大晋现在看着国泰民安,但有些地方依旧有山匪、水匪之类的存在。 送走他们,白善这才上车,和车夫道:“启程。” 他们人不多,除了十来个护卫,便是几个贴身伺候的下人而已。 四辆马车缓缓的朝商州方向去。 陆路就是比水路要慢的,白善他们还在去商州的路上呢,庄先生他们就到了京城。 庄纪然夫妻两个是第一次出远门,更是第一次来京,从进城门开始他们的目光就黏在车外挪不开了。 这里的街市很热闹,人很多,房屋也比他们见过的高大,街道也更宽敞。 周四郎让周五郎带着周家人回周宅,他则送庄先生他们去郡主府。 庄纪然在看到郡主府的大门时,惊讶得半晌说不出话来,“这,这是……” “这是你师姑的宅子。” 庄纪然难以想象,“周家现在都能买得起这样的宅子了?” “买不起,”庄先生道:“这是陛下赏赐,于国有功,自然得国厚待,等以后你就知道了。” 刘贵已经提前收到消息,另外给庄家人安排了一个院子,是一个客院,临近前院,但和庄先生的院子相隔不是很远。 他带着下人将行李都搬进去,和庄纪然道:“这里头的被褥摆件都是新的,庄二爷看还有什么缺的,告诉小的,小的让人去置办。” 庄纪然有些拘谨,“这就很好了。” 刘贵笑道:“这院子和庄先生的南山居相隔不远,距离角门也近,庄二爷不管是出门还是去找庄先生都方便得很。” 庄纪然尴尬的应下,等送走刘贵便去找庄先生,“祖父,我们以后都要住在这里吗?” 庄先生只一眼便知道他在想什么,道:“这些俗务你不必管,只管读你的书,教好你的妻儿子侄便可。” 等

相关推荐: 《腹黑哥哥。霸道爱》   倒刺   御用兵王   姑母撩人   阴影帝国   小公子(H)   宣言(肉)   军师威武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