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春风里 > 第187章

第187章

人看病?” 满宝点头,“我在给皇后和太子看病,不过贵人们的事不能往外说。所以你们还是别想着用这个挣钱了。” 道和惊诧,“你的医术已经厉害到这个地步了吗?” 满宝自傲起来,“也还好,还有许多比不上京里的老大夫和宫里的太医,但有些方面也不差,我现在都已经可以带徒弟了。” 道和就沉吟道:“我原先还想与你请教一下医术的。” 他道:“最近师父开始教我辨草药之阴阳,君臣,还传了我几个方子,以后要给上来求药的信众看病的。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点拨一下我,是否犯了忌讳。” 一般学道的都会些医术,倒不是为了做医者,而是道法自然,他们追求事物的本质就是要研究一下身体的。 当然,目前守清观主他们没想这些,他们想的是,学些方子也能救人,以前道观香火不旺的时候就是靠采一些药材,送给前来求药的信徒维持着的。 满宝小时候也吃过守清观主送的药,她娘也吃过,她当然知道这一点儿,她笑道:“这个犯什么忌讳?” 她想了想后道:“你想学,回头我把我正在编的一册医书送你,上头记了许多脉案和用药的方子,你看了若不解,可以写信问我。” 满宝道:“白老爷每三个月都要往京城送东西,除此外,平时还偶有书信来往,你写了信可以让人送到我家去,让我家里人交给白老爷,他们要往京城送东西的时候会夹带上的。” 道和笑开,眼睛亮晶晶的道:“多谢你。” 满宝也笑得眉眼弯弯的,“不谢。” 白善则问她,“你把册子给了他,那回京你拿什么给刘医女他们呢?” 满宝道:“我没打算把原册给他,你最近不是正闲着吗,那我编写的时候你就帮忙抄录一份呗。” 道和闻言看向白善,笑眯眯的看着他。 白善一脸的无奈,“好吧。” 道和笑容灿烂起来,举杯冲俩人微微一敬。 白善和满宝举起茶杯来回了一礼,吃过一口茶后又齐齐皱起了脸。 道和就笑道:“我是真觉着这茶好,不过可能是这一锅没炒好,我那里还有一锅守实师叔炒的,我包了三包,一会儿你们拿回去尝一尝,要是觉得好喝,你们上京前再来一趟,我给你们再包一包。” 白善他们不太爱喝茶,不过先生却很喜欢,所以没有拒绝他的茶叶。 道和拿了三包茶叶给他们,还有三张符,“这是护身符,放在老君座下八十一天,是我们观里最好的符了,你们拿着,祝你们再出远门时一路顺利。” 满宝三人接过,和他道:“将来你要出门游历,一定要告诉我们一声。” 道和笑道:“我年纪还小呢,师父暂时不会放我出去的。” 一旁的道虚道:“那也不一定,今年我们不仅收了两个小师弟,还收了一个小师妹,过两年等他们长好了,我们说不定就可以出门了。” 三人惊讶起来,“你们有师弟和师妹了?” “不错,”道虚有些骄傲的道:“走,我带你们去见他们。” 三人便和他往更后头一进的院子去,他推开一扇门,守实道长正在屋里带着三孩子,看到他们进来立即招手道:“你们来得正好,赶紧的,你们小师妹又拉了,快来换尿布。” 白善抬头看去,就见靠墙的榻上有个包着襁褓的小孩儿,守实身边还有一个一岁多,一个三岁多的孩子。 三人:……这也太小了吧? 道虚一边嫌弃的皱眉,一边上去给他小师妹换尿布,满宝三人和守实打招呼,见他在给两个孩子喂东西,就坐在一旁老实的等着。 守实道长和他们也熟,一边笑着问他们来了?一边解释三个孩子的来历,“都是在道观门口捡的。”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328章 科技 道虚闻言撇了撇嘴没说话,道和也挽了袖子去帮忙。 等他们都弄好,满宝三个才正式见过道和的这三个师弟师妹,不过是单方面认识,因为不论是三岁大的,还是包在襁褓里连腿都踢不了的,他们都对三人视而不见,一个躲在守实道长身后,一个则自己吐泡泡玩儿。 五人出去,道虚撇嘴道:“师叔说谎,除了三师弟是被放在道观门口的外,四师弟和小师妹都是我们去做法事回来的路上捡的。” 白善问,“他们有什么问题?” 道虚:“三师弟不会说话,三岁多了还不会开口,师父和山下的老大夫都看过了,恐怕是天生的,一点儿声音都发不出来,哭也只会流泪,不会叫。” 道和道:“他送来的时候身上还算干净,家境应该还过得去,本来守才师叔想把他送回去的,只是师父说,他这样的情况送回去,日子怕是还比不上在我们道观呢,所以就留了下来。” 他朝屋里看了一眼后道:“四师弟送来的时候就弱很多,也不知道能不能长大,至于小师妹,她没什么毛病,只是生成了女孩儿而已。” 满宝和白善齐齐皱眉。 白二郎问,“不能找到他们的家人?孩子养这么大,是谁家的应该都有数吧?” 道和点头,“有数,但送回去他们也不一定能长大,尤其是小师妹和四师弟,师父说既知道有伤天和,那就不该送回去。” 道虚道:“四师弟和小师妹都是三个月前我们去做法事回来时看到的,当时外面这么冷,四师弟是被丢在草丛里,小师妹则是被埋在一个石缝里,要不是她哭出来,我们走过都发现不了。” 当时道虚和道和是跟着守才师叔去做法事,回来时听到这一声哭,差点吓得软倒在地。 最后还是守才道长经验丰富,从石缝里把人找了出来,这才脱了外衣包了把孩子抱回来。 据说,当年道虚和道和也是这么被捡回来的。 道和叹气道:“所以我不解,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到底该不该死呢?” 这个问题一出,连道虚都吓了一跳,他捂住心口问,“道和,你想什么呢,我们为什么会该死?” “不该死,他们又为何丢弃我们呢?”他道:“我们师兄弟几个运气好,都有幸遇到了师父他们,可这世上还有许多孩子遇不上,他们才出生就死,所以他们生来就是为了迎来死亡吗?” 白善蹙眉,“这是人心不古,所以才需县令教化,不过,我觉得人心这东西很难恒定,最直接的还是让人日子好过起来,比如家里有足够的粮食,那他们就是再不喜欢生下来的孩子,应该还是会养活的吧?” 满宝点头,“有了钱和粮食,会少死很多孩子的。” 道虚问,“难道我们还能替他们种地不成?我们也不能给他们钱呀。” 白二郎:“笨呀,做了父母官,让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起来不就好了?” “说的简单,这种地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呢,你知道明年他开不开心?”道虚道:“他明年要是不开心,给你来一场大旱,或来一场大涝,你这父母官再好也没用。” 四人觉得他说的有理,所以白善满宝和白二郎一起看向俩人,“所以就看你们的了。” 道和道虚一脸疑惑,“看我们?” “对呀,看你们能不能学会祈雨,”白善异想天开,“既然你们道家有祈雨的法术,那逆转一下应该可以止雨吧?如此一来,岂不是气候随人了吗?” 道和:…… 道虚没忍住,伸手摸了一下白善的额头,问满宝,“你要不要给他看一看?” 满宝也觉得白善异想天开,也正想摸一下他的额头,白善就拍掉道虚的手道:“别乱摸,我没发烧,我这是认真的。” 白善扭头看向满宝,“他们不明白,难道你也不明白吗?这世上既有鬼神,那这风雨之事就应该也可控才对。” 满宝:……可科科真不是她亲爹呀! 满宝忍不住在心里和科科吐槽,“风雨要是可控,那这世上还有什么是不能控制的?” 科科道:“白善没说错,风雨的确可控。” 满宝瞪圆了眼睛。 白善见她如此,便轻咳一声问道:“你觉得呢?” 满宝愣愣的点头,来不及和脑子里的科科说话,而是看向道和道虚认真的道:“你们是道士,不然你们学一下?” 只有白善一个人说可控时,道和道虚是不信的,可如果周满也这么说…… 同样年纪不大,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的俩人信了,道和问道:“可是你们在何处看到了确切的记载?” 这个倒没有。 不过,白善轻咳一声道:“现在还没找到记载,我觉着,你们可以创造这个记录。” 满宝一边点头一边在脑子里和科科说话,“人还能控制下不下雨吗?” 科科简洁的道:“可以,在古代人类就可以通过选择有利于降水的云团,向其投掷冰晶促使云团降雨,到现在,降雨技术更加成熟,在空中没有足够的云团时,甚至可以通过移动其他区域的云团,而在暴雨地区,可以打散快要降雨的云团,使其不能降雨。” 连时间和空间都不再成为问题,降雨这种事当然更不是问题了。 满宝听得目瞪口呆,问道:“这个本事我能不能学?” 科科:“……那你有的学了,这中间是上万年的技术壁垒,你有教学室,倒是不难学会,可你学会又有什么用呢?你也没有工具呀,一个一个的造,以你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你连一个合格的螺丝钉都造不出来。” 好吧,满宝只能压下这个念头,看向道和后问科科,“那像话本里写的道士求雨……” “那只是他们算准了会降雨而已,你对天文感兴趣吗?我可以推荐你看几本书。” 满宝立即道:“好!” 科科就列了好几排书给她,按照贴合她这个世界的文化水平来排列,满宝看了一下封面后先买了两本,然后就对道和道:“回头我送你两本书,你研究研究看能不能祈雨,我们也研究研究。” 白二郎对这个也很有兴趣,“我也研究研究。” 白善也感兴趣,“我也看看。” 道虚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迟疑道:“真能祈雨?那要不我也看看?” ※※※※※※※※※※※※※※※※※※※※ 作家的话 晚上十一点见 ☆.第1329章 看热闹(九月月票加更7) 满宝特别大方的付了四本刻印的积分,刻了两套书出来。 打算下次来送医书时连着这个一起送给道和。 五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等钱氏和小钱氏拉着大丫出来时,他们才说到京城里也有个道观,叫玄都观,里面有一片桃林特别的好看。 冯氏几人也拜过天尊老爷,想问签的也问过了,于是招呼上满宝就要回家。 满宝三人去和守清观主行过礼,这才依依不舍的和道和二人话别。 守清观主亲自把满宝送到观外,当着前来上香礼拜的客人们的面拍了拍她的脑袋后笑道:“周小居士以后要常来呀。” 满宝点头,“我有空会来看守清观主的,观主保重。” 守清观主笑眯眯的点头,目送他们离开后领着两个徒弟回后院。 道虚看了全场,到了后院就忍不住悄悄问他,“师父,你真信周八是仙子转世吗?” 守清观主瞥了他一眼道:“不是真信,而是就是。” 他摸着胡子仰望天空道:“贫道平生所见的人中,没有哪一个孩子有她这样的福气和灵慧,除了仙子,谁有这样的福德呢?” 道虚愣住,连道和都忍不住抬头问,“师父,您说的是真的?” 守清观主严肃的点头,“自然是真的,为师骗你们做什么?” 见俩人一副惊呆的模样,他便摇了摇头道:“你们呀,还是学识太浅,等你们将来学有所成,见的人多了就知道了,周满身上隐有金色功德,就是大善之人都没有的,所以只能是仙了。可惜我等凡躯不能窥视啊……” 说罢一脸惋惜的摇头往后面园子去了。 道和道虚被镇住,俩人认真的思索起来。 道虚道:“我记性没你好,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钱大娘抱满宝来我们观里拜老君时师父是怎么说的?” 道和仔细的想了想,“师父好像说过,这孩子是个有福气的,好好养,肯定能养好的,然后还给了好些药材给钱大娘。” 俩人恍然,原来那个时候师父就看出周满不一样了吗? 守清观主把撩起衣服扎在腰上,选了一块看起来还不错的菜地去摘菜,守实正在给菜园浇水,这儿离后院不远,所以他自然听到了守清和两个少年说的话。 他忍不住低声道:“师兄,你骗外面的人也就算了,怎么还骗道和道虚?” 守清面色有些尴尬,压低了声音辩解道:“谁说我骗他们了,周满的确有福嘛,且她名字也取得极好,命格与名字两相助益,将来肯定大有成就……” “那她也不是仙子转世……” “哎呀,师弟,你何必如此老实,既然钱居士说她是,那她就是。”守清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种事又不损人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我是说不该连道和道虚一块儿骗。” 守清不在意的挥手道:“没事,他们现在年纪小呢,等以后长大,见的人多了,经的事多了,自然就明白了。” 那会儿周满是不是仙子转世也不要紧了。 守清笑眯了眼,把菜摘了以后起身,看着这一小块菜园摇头道:“这菜种得不好呀,师弟,你还得再精进精进。” 守实:“……大冬天的,我能种出菜叶子就不错了,哪儿那么多要求,有本事你来种。” 守清抱着菜走了,道:“中午吃菜粥,晚上再炒几个鸡蛋吃吧,今天有三位居士送来了鸡蛋,周家送的最多。” 周三郎把牛车赶了过来,钱氏他们坐上车,方氏和陆氏抱着孩子和婆婆说了一声,便领着孩子先回一趟娘家,下午再回去。 满宝见大梨村的集市还挺热闹,也不急着回家,先和白善白二郎逛了一圈,然后就趴在一家的院墙外看热闹。 这家人在卖牛,还是母牛,在他家看热闹的人不少。 他家的院墙特别的低,白善他们这样的个子都能趴在墙头往里看,本来占了有利位置的青少年们看到白善三人,看了一眼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后便往旁边让了让,让出一个空隙来,正好让他们三个能够趴着往里看。 大吉跟在他们身后,一脸的无奈。 院墙里发生了激烈的讨价还价,要不是三人能听懂他们说的话,光看表情和说话的声音,他们几乎以为他们要打起来。 卖家喊道:“这是母牛,还是带崽子的母牛知不知道,带回去养几个月就多一头小牛了,你就出四两银子,你蒙谁呢你?” 买家也有理有据,“这肚子一看就是没怀上多久,且还有得等呢,眼看着就要开春耕种了,它怀着牛犊就不能干重活儿,我还得伺候它,这母牛下崽也是有风险的,万一它死了,或者生的崽子死了怎么办?” “就算是母子平安吧,那母牛一时半刻的也不能干活儿,这牛崽子更不用说了,最少得养一年半,我这买一头牛回去一年都干不了活儿,还得白伺候,你还想要五两银子,你觉着可能吗?” “我这是两头牛你懂不懂,你上外头买两头牛不得七两银子?” “七两买回去就能干活儿了,多重的活儿都能干,你这还得等一年半呢,我还得承担风险,你要出五两,我还不如买一头犍牛呢,一头犍牛也就三两半。” “放屁,不可能了,你到县里的牛马市打听打听,现在还能三两半买到一头犍牛吗?”卖家道:“从十一月开始,县城里的犍牛就没下过四两。” 白二郎不解,“就是涨价也不至于涨这么快吧?” 白善蹙眉,“因为杨县令走了?” 一旁的青年道:“可不就是因为杨县令走了吗?杨大人一走,城里的粮价还上浮了两文钱呢,但到我们村里来收粮食的粮商反倒把粮价往下压了压。” 他看了眼满宝,道:“你是七里村的周满吧?” 满宝愣愣的点头,“你认得我?” “我认得你四哥,你这眼睛眉毛跟你四哥挺像的,怎么,你爹还想买贾家的这头母牛啊?” 满宝恍然大悟,“这头母牛就是我爹想买的那头?” “可不是,上次你爹就和贾家兄弟吵了一架,最后没买成,你爹也只愿意出四两银子,多的不肯出了。” 满宝看向院子里的母牛,点了点头道:“五两银子的确不值,四两银子差不多了,不然还不如去县城里买呢。”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330章 给钱 满宝都这么想了,这院里的买家也不是傻子,见怎么也谈不拢,转身便要走,卖家立即扯住他,大声喊道:“不行,我陪你在这儿扯了半天,耽误我半天功夫,你说不买就不买了?” 买家惊呆了,“这是怎么说,你耽误半天功夫,我也耽误了半天功夫呀,买卖不成,你还不让我走了?” 卖家叫道:“你一大早上的找上门来,光牛你都摸了几回了?耽误我半天功夫,你要走也行,拿十文钱来!”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买家怎么可能答应? 这家的两个兄弟立即跑了出来挡住人的去路,不给钱就不放人走。 趴在墙上的三个人都惊呆了,但其他围观的村民却已经见怪不怪,一旁的青年见满宝几个瞪圆了眼睛,还乐呵呵的在一旁解释道:“他们家一直如此霸道的,习惯了就好。” 白善忍不住问,“他们也认?” 青年知道他说的是买家,笑道:“有认的,也有不认的,不认的就闹开了去找里长,这事儿就算完了。” 满宝忍不住问,“那我爹……” “哎呦,谁敢问你爹要钱呀,别看这贾家兄弟横,在金叔跟前都不够提的。” 白二郎好奇的问,“因为什么?是不是因为他们家要跟关里长家结亲了?” 青年摇头道:“不是,因为金叔有六个儿子。” 满宝自得起来,“没错,从小别人都不敢欺负我,就是因为我有六个哥哥。” 不管打架还是吵架,老周家都不带怂的。 这种感觉白善和白二郎是体会不到的,于是沉默着没说话。 院子里的讨价还价已经衍变成了吵架,眼见着就要打起来了,满宝便看着院子里的贾家兄弟沉思起来。 白善见她这模样就忍不住问,“你想什么呢?” “我总觉得这俩人有点眼熟,可又想不起来。” 白善和白二郎便也一起趴在墙头上盯着院里的人看,看了半响也没认出来,于是迟疑道:“毕竟两个村子相距不远,路上见到过?” 满宝摇头,忍不住在心里问科科,“科科?” 科科道:“宿主的白茯苓很大一部分是从他家的山里挖出来的。” 满宝瞬间想起来了,叫道:“我想起来了,这是贾胜和贾利!” 院子里听到喊的贾家兄弟俩扭过头来看向满宝,满宝一点儿也不怂他们,瞪圆了眼睛回看他们。 贾家兄弟显然没认出满宝来,冲她挥着拳头驱赶道:“看什么看,赶紧滚开滚开……” 凑热闹的村民散了一点儿,但更多的人还是津津有味的围着,并不怕贾家兄弟。 满宝动都不带动弹一下的,还趴在墙头和他们说话,“众山那边的两座山是不是你们兄弟俩的?” 贾胜一顿,上下打量满宝,“没错,是我们家的,怎么,你家想要买树呀?” “不买,”满宝道:“我家有七个人的山地呢,不缺树。” “嘿,你这小孩儿哪来的,来找抽的吗?”一旁的青年就笑哈哈的道:“胜哥,这是七里村金叔的闺女,可是转世的仙子!” 贾胜顿时一噎,瞪了满宝一眼后回身继续拦住买家,叫嚷道:“留下十文钱,不然你今天甭想出这个门。” 买家也恼了,“好呀,你们欺负我家没人是不是?你等着,我堂兄弟有五个……” 贾胜一点儿也不怕,“我堂兄弟也不比你少,少废话,你到底给不给?” 买家气得脖子都红了,粗着脖子喊道:“不给!你们能怎么地吧!” 贾胜和贾利就推了一把对方,本来以前来看牛的,他们一唬人也就给了,十文钱也不是很多。 但今天就是遇上一个同样脾气不太好的,愣是不给,眼看着双方就要打起来,白善看了一眼满宝后从荷包里数出十文钱来,趴在墙头和里面的人道:“你们放他出来,这十文钱我替他出了。” 满宝和白二郎就齐刷刷的扭头看他,颇有一种看败家子的感觉。 白善伸手把白二郎的头转回去,满宝不用他动手就自己转回去继续看着院子里的情况了。 院子里快要打起来的三人也一起看向白善。 买家涨红了脸,叫道:“那不行,咋能让你一个孩子给钱,这本来就不应该给,你快回家去……” 贾胜和贾利对视一眼,一个向这边走来,伸手道:“把钱拿来。” 白善便从墙头那里伸过手去,在他的手心里放了五文钱,道:“你把人放出来,剩下的五文我就给你。” 贾利抛了抛前,回头和他哥点了点头,贾胜就让买家走了。 买家这会儿不乐意了,叫道:“你把钱还给孩子,你们贾家就是这么欺负人的……” 白善道:“大叔,你快出来吧,你们要是真打起来,这药费可不止十文钱呢。” 满宝便下了墙头,转身直接从大门那里跑进去,拉住买家便往外走。 贾家兄弟并没有拦着。 见他们都出来了,白善这才笑眯眯的把手上的五文钱给贾家兄弟,还乐得拍了拍手道:“好了,和气才能生财嘛。” 贾利不屑的哼了一声,收过钱后看了眼趴在他们家墙头围观的众人,气恼的挥手道:“走走走,看什么热闹,这跟你们有什么关系?” 大家见没什么热闹看,哄笑着散了。 买家被满宝拉了出来,一脸不悦的瞪着三个孩子,他嘟囔了几句,还是一脸肉痛的从怀里数出十文钱来要还给白善。 白善拒绝了,“这不干大叔的事儿,是我见不得人打架才给他钱的,本来这钱就不该给他们的。” “你也知道不该给他们呀,那你还给他们,”提起这事他就一肚子的气,“我就不给他们,我就不信他们还真敢动手打我吗?” 白二郎没好气的道:“他们刚才不就动手了吗?您还真等他们动手了才给呀?何苦来呢,他们要钱就给他们,好汉不吃眼前亏,你回头再带了人回来拿就是了。” 买家:“……为十文钱,我还得请人来走一趟?” 请人是花钱的好不好,哪怕是亲朋好友,不需要给钱,但一顿饭总是要的吧,为了十文钱请人吃一顿,他是有多想不开呀?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1331章 帮忙 白二郎就道:“那为了十文钱,您还挨一顿打,这是有多想不开呀?” 买家怔住,一时竟找不到反驳的话。 白善笑道:“大叔,你快回去吧,这都中午了,回去吃个午饭歇一觉就好了,不过还是得告诉一下亲朋,以后还是别来贾家买牛了,我听人说,他们已经收了好几家看牛的钱了。” 买家一听,气炸了,“这是特意蒙我们的呢!” 气完了以后他皱眉看向白善,道:“叫什么大叔,我孙子都有你大了,我姓焦,叫我焦爷爷。” 满宝见他看着比她爹还年轻些,便道:“我爹比您还大呢。” 焦老头立即不说话了。 白善坚持不要他还的钱,焦老头看了一下他们身上穿的衣服,迟疑了一下后便也把钱收起来了。 白善还和人挥了挥手。 等人走了,满宝总觉着有些不对,看着白善问,“你为何要替他出这十文钱?” 白善笑道:“只是十文钱而已,并不多,我是真不想他们打起来,你家不是想买母牛吗,这也正好是一个机会。” “他家出价太高了,我们家不买。” 白善却道:“价格是人开的,有高的时候,自然也有低的时候,等着就是了。” 满宝眨眨眼,若有所思起来。 白善道:“就不知道他们家是不是急着用钱了。” “这有什么难的,问一下就知道了。”满宝转着脑袋找了找,找到刚才那个青年,他正晃晃悠悠的往集市那边去呢。 满宝追上去,问他,“大哥哥,不知道贾家为什么要卖母牛?” 她道:“都有孕了,留着明年就多一头小牛崽了,多好。” 青年笑道:“他们兄弟俩在外面沾上赌了,欠了赌场不少钱,这才想要卖牛还钱的。” 满宝最厌恶赌钱的事,闻言皱了皱眉问,“可我看他们也不怎么着急呀。” “反正年前凑出钱来就行,”青年道:“这牛不愁卖,价格不合适就先放着,这家不买,那家总会心动,所以他们兄弟俩才不急的。” 白善一下就听出了关键,问道:“现在县里没有牛卖吗?” “有是有,只是不多,”青年道:“凡放出来一头就被抢着买,所以别看牛马市里标价不高,但一抢起来,这牛就没有低于四两的。” 他消息还挺灵通的,道:“听说是因为杨县令不在了,外头贩牛马的商人就不太乐意把太多货放在我们罗江县了。” 之前杨和书哪儿来的那么多牛? 那都是放出话去,有一头算一头,县衙全都出钱直接买了,然后再转手平价卖给农人。 很多农人一时半刻的都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怎么办呢? 都和老周家一样,一开始都是借着的,然后再分期还。 罗江县穷,县衙里可没这么多钱付这些牛资,所以一直是杨和书先自己拿出钱来,办一张文书,算是暂借给县衙的。 等农人还了钱给县衙,县衙再办张文书还给他,相当于他自掏腰包给县衙做了周转。 如今他走了,提拔了刘县尉做县令,别说刘县尉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给县衙囤牛,囤粮,就是拿得出来他也不敢拿呀。 罗江县底下的那些乡绅压不住杨和书,不代表压不住他。 所以,杨和书一走,县城里的粮价就短暂的上浮,但乡下的粮食收购价却反而被压低了。 不过,大的方向上,县里的规矩还是没变多少。 可现在,杨和书离任也才两月而已,谁也不知道两年,五年,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 白善便悄悄地和满宝道:“刘县令压不住县里的人,但守成还可以,你想买牛,恐怕还得托关系让人给你在县城留意着。” 满宝道:“等我们有空我们进城去看看,实在买不着就和我二哥说一声,让他提前进城守着。” 白二郎道:“哪用那么麻烦?说吧,你想买几头牛,想要什么样的,待我回去和我爹说一声,让他帮你找来。” “你爹帮忙牵的线,贵不贵呀?” “放心吧,我们两家什么关系,我爹一定不挣你的钱,他不答应,我祖母也不会答应的。”白二郎道:“你不知道,我祖母现在最喜欢念叨你了,昨天吃晚食的时候念了一顿饭,说这次多亏了你给我大哥看病,不然我大哥还不知道要受多少罪呢。” 满宝就道:“我想再买两头犍牛,最好是一岁半以上的,两岁的最好。” “你家不是已有了一头牛了吗?” “可我家的地也不少呀,我六哥也分了地,但现在我家好几个哥哥在外面,家里就我大哥他们忙,牛多一些他们才轻松一点儿。” “喂牛也辛苦的。” 满宝:“嗨,地里到处都是草,放牛再辛苦,那能有拉犁辛苦吗?” 小时候,曾经因为感兴趣凑热闹拉过五步犁的白二郎立即沉默了,也是,这世上还有什么活儿会比拉犁还辛苦呢? 白善遥遥指了一下贾家的后院道:“万一能买着这头母牛呢?” “那我也是要再买两头犍牛的。” 白善:“你家的牛棚能放进去这么多牛吗?” 满宝意味深长的道:“买回来了,我爹自然会有办法的。” 她问道:“你要怎么让我家能买着他家的母牛?” 白善也意味深长的道:“等过两天你就知道了。” 过两天满宝还真就知道了,还是从她大哥那里知道的。 白大郎的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满宝只开了药让他自己吃,每天去扎一次针而已。 她刚拎着药箱从白家回来,周大郎就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和满宝打了声招呼就急着去找老周头,“爹,大梨村贾家那头母牛我们家还要不要?” 老周头坐在火盆旁抽着旱烟,慢悠悠的道:“他家不是咬定了五两银子吗?太贵了,不要。” “刚贾利来找我,说四两五钱银子,我们家要是愿意,他们就卖给我们。” 老周头:“他们不是挺硬气的吗?怎么肯松口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332章 到手 “这不是快要过年了吗,赌场那边过来收账,他们拿不出来,想卖牛,这两天外面到处都在传他们贾家兄弟霸道,凡是去看牛的人,不论成不成都得交十文钱给他们,不然就要打人,所以没人去看牛,听说今天一早他们还牵着牛去县里了,不过也没卖出去。” 周大郎道:“快要过年了,牛马市里的人也不多,牛贩子大多都回家过年了,所以买牛的人也没几个,他们卖不出去,这才牵回来问我们的。” 老周头一听,立即把烟杆收起来,起身道:“走,叫上老三,我们去大梨村看看。” 满宝想跟着凑热闹,老周头没让她跟着,贾家兄弟脾气不好,回头就算是不打架,肯定是要吵一顿才能买下来的,这种事还是别带着满宝了。 满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走了。 冯氏从菜园里摘菜回来,看见了便笑道:“满宝,快过来帮二嫂择菜,刚你五哥让三头他们回来传话,说你四哥他们已经回到县城了,今晚要回家吃饭的。” 满宝便把药箱拿回屋里放好,坐在冯氏的对面,一边择菜一边问,“那他们怎么现在不回来?” “说是要见几个人,要买茶叶什么的,你五哥跟着帮忙,就让三头先回来了。” 因为快要过年了,这两天周五郎都要去县城打听一下周四郎的消息,顺便买些年货和要办喜酒需要的东西。 要成亲的是大丫,是三头的亲姐姐,他自然跟着上下跑腿儿了,所以这两天他也都去县城。 满宝知道二嫂的消息最灵通,忍不住问她,“二嫂,你知道大梨村的贾家兄弟吗?” “知道呀,那就是两个混子,比你四哥年轻时候还混呢。”这十里八村就没有别人知道,而冯氏不知道的消息。 如果有,那一定是因为七里村太偏,最近没人去赶集的原因。 以前钱氏身体不好,常年需要待在屋里,连家门都出不去,但村里村外的消息都瞒不过她去,就是因为有冯氏在。 满宝也很喜欢和她二嫂打听消息,而冯氏很喜欢和人说些闲话,都不等满宝问,就自顾自吧啦吧啦的往下说了,“你四哥被揍过一顿,好歹就知道改过来了,他们兄弟俩就跟我们村的癞头一样,那是沾上就甩不掉了,这两年已经输出去不少钱了。” 满宝好奇的是,“最近有人传他们闲话,所以没人愿意去看他家的牛,买牛了?” “可不是闲话,这十里八村全传遍了,前两天,就我们去道观礼拜的那天吧,白马村有个人去他们家看牛,你猜怎么着?” 冯氏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满宝,想让满宝问她。 满宝道:“他们家逼看牛的人给十文钱?” 冯氏一滞,问道:“你怎么知道的?不过不是十文钱,听说是要给五十文,要是摸一摸牛还得再给二十文呢。” 满宝:……这得传了几遍才能传成这样啊。 说闲话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满宝这样不配合的听众了,于是冯氏一言带过这件事,道:“反正这十里八村全传遍了,贾家兄弟横得很,偏还没人敢得罪他们,跟两个混子讲道理,那不是找罪受吗?所以便是有意想买牛的人家也都不去了。” 在乡下买卖牛不像在城里,直接去牛马市就可以。 在乡下,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那都是通过乡亲们互相介绍传信来完成交易的。 比如贾家兄弟有意卖牛,他们家的亲朋就会和各自的亲朋说此事,亲朋再与各自认识的人宣扬此事,这样有意买牛的人才会找上门去。 不然贾家又不是牛马市,谁知道他家有牛卖? 而现在,贾家的名声一坏,强逼着要钱的事一传出,谁还会去找他家买牛? 也就老周头,他死抠门,想要贪便宜不说,还有六个儿子,在老周家比贾家穷的时候贾家都欺负不到他头上,更别说现在他们家声望还这么高的情况下了。 所以老周头带着两个儿子上门,毫不客气的就把价压到了三两八钱。 这一口价喊出来,贾家兄弟差点没气得吐血,和老周头讨价还价了半天后,还是在天黑之后不得不以四两银子的价钱把母牛卖给老周头。 没办法,明天赌场的人就要上门来拿钱了,周家要是不买,这一时半会儿他们就找不到第二个买家了。 赌场的人说再拿不到钱就砍他们一只手,那是一定会砍的, 老周头喜滋滋的拿了牛的编号和在两位里长的见证下写好的切结书塞进怀里,然后亲自牵了牛出门,和关里长作别。 关里长笑眯眯的道:“这天都黑了,亲家到家里吃饭了再回去吧。” 老周头连忙道:“不忙,不忙,今天我家老四回来,家里肯定还等着吃饭呢,改天我请亲家到家里吃去。” 一旁的周大郎低声道:“爹,后天就是大丫出嫁的日子了。” “对对,明天我们两家就能见着一块儿吃饭了。” 出嫁前,关家是要往周家先送聘礼的。 老周头热情的邀请关里长明天上门来一块儿吃饭。 关里长笑眯眯的应下了。 父子三人摸着黑的从大梨村回家去,老周头一路走一路抱怨,“都说了四两是公道价格了,非得拖到天黑才同意,两个狗杀才,害我们还得摸黑往回走,这天冷的……” 周三郎道:“爹,你不也咬着三两九钱的价儿到最后吗?” 你们要是早松口四两银子可以,说不定他们还能赶在天彻底黑前回家呢。 老周头瞪了周三郎一眼,奈何天太黑,周三郎也看不见。 他只能开口哼道:“别以为现在家里挣了点儿银子就不把钱当钱了,一钱呢,整一百个铜板,以前得干多少活儿才能挣回来这一钱银子?” 他道:“不论将来挣多少钱,该省的时候就得省,不然挣下多少钱来都不够花的,你们别学满宝,花钱总是大手大脚的。” 周大郎和周三郎应下了。 远远的,看到村口有个火把,他们就知道是家里人在等,便牵着牛加快了脚步。 到得跟前,就见周五郎连忙迎了上来,“爹,怎么这么久呀,家里就等着你们吃饭呢,四哥回来了,他赚了好多钱。” 老周头精神一振,把手里一直牵的牛绳塞给周大郎,和周五郎快步的往家里走,问道:“挣了多少?” “爹你自己去问四哥。”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偶然间发现,我的《重生娘子在种田》上推荐了,开心心,我也在这里推荐一下这本书吧。 想看调皮捣蛋的男主谈恋爱吗? 请锁定郁雨竹的《重生娘子在种田》 ☆.第1333章 点子 老周家一片热闹,当然,围观的村民都走了,就剩下他们一家人在,但也热闹得不行。 周四郎也刚到家没多久,他正把准备的年货一一拿出来给大家介绍呢。方氏抱着孩子坐在他身边,看到公爹进来,她立即抱了孩子起身给他让位置。 本来正喜滋滋吹牛的周四郎也立即脸色一正,恭恭敬敬地和他爹道:“爹,您回来啦。” 老周头“嗯”了一声,问道:“东西都卖出去了?” 周四郎应了一声“是”。 老周头就问,“挣了多少钱?” 周四郎嘴角的笑容就忍不住上扬,努力压住笑意道:“那些货一共出了三千七百九十八两。” 老周头手中的烟杆差点掉了,他咽了咽口水问,“所以这是挣了……” 周四郎接口道:“赚了两千一百五十二两。” 他自得的看向周立威,笑问道:“立威,我没说错吧?” 周立威点头,把账本给爷爷看,“没错,爷爷,您看这上面都记着呢。” 老周头看了一眼,除了偶尔几个数字特别眼熟外,大部分字都不认识,他知道老妻认得字比自己多点儿,于是转而把账本给钱氏。 钱氏认得的字也不多,以前他们全是大字不识一个,是满宝读书后教家里的孩子认字,他们才跟着认了一些,但也磕磕绊绊的。 钱氏聪明,在家看孩子的时间又多,因此认得的字比周大郎周二郎还多些。 她认真的看了看,也有好些字不认识,她直接略过那些字,根据认识的字连猜带蒙的也看得差不多了,她指着后面的总钱数道:“怎么这会儿只剩下一千八百九十五两了?” 老周头立即探头看去。 周立威道:“买茶叶了。” 他将这门生意的由来简单的说了一下,他们可还拿着胡商的一千两茶叶定金呢。 老周头听了半天,听明白了,合着闹了半天,这些挣的银子一文都落不到他们的口袋里,还得全部再买了茶叶送到京城去给胡商? 不是到手的真金白银,老周头颇有些失望的坐在了一边。 钱氏却拿着账本若有所思起来,看向周四郎道:“所以这次你们要运了茶叶上京城?” “是,”周四郎道:“娘,这笔生意都谈好了,连价格都说定了,三千两的茶叶运到京城,不算路上的花销,至少能挣一番,三子几个都是跟着我混的,我都给的工钱,花销根本不大。” 钱氏皱眉,“就你们这几个人,年青的年青,少的少,万一路上遇着危险怎么办?” 周四郎就看向满宝乐。 满宝缩了一下,身子往后一仰,问道:“看我做什么?” 周四郎道:“现在我们已经买到了一车茶砖,回头满宝他们上京的时候让老五跟着运去,剩下的茶叶装一车也就够了,我们这么多人押一辆车没问题的,不行我再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商队,到时候大家一起走,会安全很多。” 茶叶不像皮毛,皮毛可没茶叶贵重,又占地方,所以周四郎他们回来时拉了有四辆车,但茶叶不一样,要不是周四郎没把握在满宝他们启程前买好所有的茶叶,带回来的四辆车恐怕都装不满两辆车。 满宝显然也想到了车的空置,问道:“那剩下的车你打算空车回京?” 周四郎就心虚的看了一眼老周头,小声道:“我这不是不敢吗,不然我们借点儿钱把车装满?” 老周头淡定的敲了敲烟杆道:“我们今天去买牛了,大梨村贾家兄弟卖的。” 周四郎不明白父亲怎么突然提起这事来,一头雾水的看着他。 老周头就道:“他们兄弟俩赌钱,已经把牛卖了,还往外头借了不少钱。” 一说到赌钱,周四郎就低下头去,嘟囔道:“我都改过来了……” 老周头就用烟杆敲了一下他脑袋,“你这是改过来了吗?借钱做生意,一车的茶叶近两千两呢,你要借两车的茶叶钱,这比赌还厉害呢。” 钱氏也不赞同,点头道:“太危险了,不说你们在路上遇着盗匪,就算一路平安,可要是遇着雨水怎么办?茶叶一受潮可就不值钱了。” 周四郎其实也只是有这一想法而已,也不是很拿定主意的。 毕竟正如他娘说的,太危险了。 这和“借”胡商一千两的货不同,前者是真金白银,且没有依仗,后者是货物,且他背后还有一个铺子做支撑的。 所以家里人一反对,他就不再提了。 冯氏却想到了什么,推开周二郎挤了进来,问道:“四郎,用绸缎换茶叶行不行?” 大家齐齐看向冯氏。 冯氏胆一怯,却依旧小声道:“这不是你们说的吗,外头也和我们乡下一样,可以把布匹当钱花用的……” 她道:“既然绸缎卖出去那么便宜,那不如当钱花,就跟我们去赶集一样,一匹麻布可以换十二斗谷子,可要是拿到铺子里卖钱,却只能得三百来文,换成谷子,也才七八斗而已……” 满宝忍不住冲二嫂竖起大拇指,“二嫂,你可真厉害。” 冯氏见她真心实意的夸,也忍不住高兴起来,还冲周二郎扬眉,“是吧,我没想错吧?” “没错,”周二郎也琢磨起来,他道:“满宝的那些绸缎普通人家可穿不起,那得拿去益州城或其他的大城才可以……” 他琢磨起来,正好,他这次是边卖皮货边收的茶叶,都是直接接触的茶农,这次可以去找茶商或一些富贵的乡绅要些茶叶。 小钱氏笑道:“行了,大家先吃饭吧,吃了饭再谈。” 大丫已经把饭菜都端出来了,周四郎看到她便从怀里摸出一个盒子来道:“你五叔说你的婚期定下了,喏,这是四叔送你的。” 大丫不由看向她娘。 周四郎就塞进她怀里道:“收着吧,跟我你还客气。” 这倒是,大丫和大头都是周四郎领着三个弟弟带大的,感情更亲近,她喜滋滋的收下了,“谢四叔。” 满宝坐在她娘的下首,问斜对面的周四郎,“四哥,你这次出去买到好茶叶了吗?” “我不买好茶叶,”周四郎道:“阿六敦又不指定好茶叶,他们部族喝茶没庄先生那么讲究,而且好茶叶也轮不到我们买。”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334章 茶 他道:“茶农们都把好茶叶留着给老客人呢,不可能卖给我的,而且你知道好的茶叶,一砖多少钱吗?” 周四郎以前在益州城里给人卸货,自然也碰到过茶商,当时他就打听过茶叶多少钱。 不过能让他一箱一箱卸货的茶叶自然也不是太好的,价格适中。 可这次亲自接触茶农,他才知道,原来这世上的茶叶竟分这么多种,他道:“就这么小的一砖茶叶,八十两,这还是一般好的呢,听说一些大户人家,十来座茶山的那种,春天出来两砖上上等的茶叶,一百八十两一砖,还有给皇宫的贡品呢,那更贵了,有钱都买不着。” 老周头不能理解,“这茶也是拿来解渴的,后山上那两棵茶树,谁想喝就去摘回来炒一炒泡茶后,苦滋滋的,这么些东西为什么能卖出这么贵的价钱?” 肉和粮食贵他能理解,那布匹贵他也懂,一个好吃,一个好看,可茶叶是为什么呀? 周四郎摇头,“我也不懂,不过富贵人家都喜欢喝这东西,他们有钱,自然可以喝了。” 满宝想了想道:“先生说,有时候品茗如品人生,一茶内犹如一世界,一盏茶便是一世。” 老周家的人全都愣愣的听着,一点儿都不能理解这意思,听着似乎很厉害的样子,还有点儿不靠谱,但因为这话是庄先生说的,老周家的人想也不想便都信了。 老周头还深沉的点了点头道:“那看来这茶的确是好东西了。” 满宝点头。 老周头就问满宝,“你怎么不喝?” 满宝夹了一块肉理直气壮的道:“先生说了,我还太小了,喝茶也喝不出什么味儿来,只知道苦,还不如不喝。” “而且我们年纪小,茶喝多了不好,”满宝道:“不过爹,你和娘可以多喝点儿,大哥,你们也喝。” 周大郎道,“我也只能喝出苦味儿,不过茶比较解渴。” 也是因为这个,所以他们家要出门干活儿时才更喜欢泡上一壶茶拿到地里去喝,渴了喝一口,比喝白水更解渴,更精神。 满宝道:“茶也是药,可延年益寿、抗老强身。” 老周家的人恍然大悟,老周头道:“难怪呢,我就说那些富贵人家总不能为了解渴和吃那苦滋味就花这么多钱喝茶吧?” 他道:“一定是因为那好茶叶更能延年益寿,抗老强身,所以才贵的。” 周四郎也恍然大悟,还轻轻地拍了一下桌子道:“我知道回京以后怎么和那些胡商说了。” 然后抬头看向满宝,略微抱怨,“你怎么不早说这茶还有这效果?” 周三郎则问道:“这茶这么好,岂不是比种山药生姜还赚钱?那我们家能不能种?” 大家就沉思起来。 周大郎直接和周四郎道:“回头你出去收茶叶的时候问一问这茶怎么种,是直接有茶种,还是跟种女贞子一样直接插枝?” 周四郎点头。 满宝便有了危机感,叫道:“大哥,你还答应了给我种葡萄呢。” 周大郎就对她笑笑,安抚道:“你给的种子我都收好了,回头我让你大嫂在菜地里给你腾出一块儿地来种下。” 满宝道:“葡萄是藤,一棵就能长得好长的,那么多种子菜地肯定种不下。” 小钱氏道:“才那么一小包呢,没多少。” 满宝拿回来的种子是真的只有一点儿,但满宝从科科那里看到了葡萄藤的图片,这才知道它能长得这么多。 但小钱氏他们没见过呀,那么小的种子,能不能种活都不一定呢,就是种活了,能费多少地方? 周三郎道:“地方不够再挪就是,你不是说葡萄是果树吗?这树都一样,挪着能活。” 满宝想了想,这话也没错,百科馆的词条里都说了,葡萄藤是可以扦插的,更何况种地这种事,她哥哥们比她懂得可多了。 周三郎又提起种茶树的事来,老周头也没反对,他也觉得这茶叶听着挺挣钱的。 周四郎保证他再去收茶叶时一定好好的问一问。 周二郎道:“这茶种也不便宜吧?” 周五郎就感叹,“要是也能跟家里种女贞子一样,从野外折些枝叶和种子回来种下就好了。这茶树山上都有不少的。” 满宝插嘴道:“野茶叶太苦了。” 看道和给他们喝的茶叶就知道了。 周四郎却转了转眼珠子,问满宝,“道观上的道和小师父还采摘茶叶吗?” “你想和他买吗?”满宝道:“他可没有多少。” 周四郎就道:“

相关推荐: 《腹黑哥哥。霸道爱》   倒刺   御用兵王   姑母撩人   阴影帝国   小公子(H)   宣言(肉)   军师威武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