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春风里 > 第69章

第69章

里挣的钱都是直接到钱氏手里的,儿子们挣钱还可以只交六成公中,他可是全上交的,这私房钱还是他死扣死扣才存下来的呢。 老周头愁得不行。 满宝能怎么办呢? 只能向他表示沉重的同情,并且给他提了一个建议,“您把烟给卖了吧。” 科科说过,抽烟对身体不好,且坐在抽烟的人的身边也不好,满宝老早就想让老爹把烟给戒了。 不过老周头虽然喜爱满宝,却并不愿意放弃自己这个为数不多的爱好,因此不管嘴上怎么应,转过身去该抽还是抽。 周金年轻时也是不抽烟的,他以前甚至不知道世上还有这种东西。 他是从周银把自己卖了的那一年开始抽的,那时候周银把自己卖了换了一袋粮食回来,还给村子里的人牵线,让他们在县城找到了一个活命的活计。 当时他便带着大郎二郎跟村子里的人去县城里给人扛包,当时平生未曾担过的重担都压在了他身上,睡不着,干的又是重活儿,当时有过路的挑担货郎给了他一把烟丝,他抽了觉得很好。 那个货郎便给他留了一点儿烟叶,约定好种出来后来年便来与他收烟叶。 结果老周头种出来了,但那货郎却没再来,也不知道是忘了这事,还是死在了路上了。 反正,种出来的烟叶没人要,老周头就自己晒干了切成丝自己抽,后来县城里也有人抽烟,开始有人收购烟叶。 一般情况下,老周头的烟叶只有在家里没钱给钱氏买药时才会拿去卖。 因为如果家里连钱氏的药钱都拿不出来,也就差不多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 如今家里不太缺钱,而老妻也不吃药了,老周头是很不愿意拿自己的心爱之物去换钱的。 所以面对满宝的提议,他想转身离开,偏屁股好像有自己的意识一样,就黏在凳子上不动。 小半天,老周头才看似找到了一个理由,“那点子烟叶,不值钱呢。” “谁说的,一两烟叶不是十文钱吗?” “是啊,可你爹才有多少烟叶呀。” “那您多种点儿呗,反正就种在菜园的角落里,也不占地方。” 老周头犟嘴道:“卖得多了还便宜,一斤也就七八十文而已。” “那十斤就是七八百文钱了。” 老周头立即摇头道:“哪有这么多呀,那么一大把烟叶晒干了才一斤呢,不值当,不值当。” 满宝干脆道:“爹,你要是答应我把烟叶卖出一半去,我就答应借你。” ☆.第四百六十九章 礼物 老周头沉默,他把烟枪别在腰上,起身就走,但走了两步就走不动了,他想了好一会儿,最后咬咬牙,蹲回满宝身边,“行,卖就卖!” 大不了明年多种一点儿呗。 满宝喜滋滋起来,多种是不可能的。 老周头的烟草一般就种在菜园的一个小角落里,并不多,就只有二三十棵,他不是没想过扩大种植规模。 但一来,他抠,舍不得用种庄稼的地来种这个,因为菜园的那点烟丝已经够他解馋了。 就算县城里也有人抽烟,但其实抽的人并不多,老周头拿出去买的烟叶都有固定的客人,种多了他抽不完也卖不出去。 所以他从没想过种植烟草挣钱。 二来,钱氏嫌弃他那些烟草,能够在菜园里劈出那么小一块地给他种烟草已经是他提了好多次的结果了。 再想扩大规模,做梦也不可能。 所以满宝知道,明年,老爹还是只能种那么多烟草。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老爹攒私房钱的速度,可能造成他很久都还不上自己钱的后果,但满宝依旧很高兴。 在他答应之后,满宝就跑到床上摸了摸,将昨天晚上玩了忘记收进系统里的那锭五两的银子摸出来给她爹。 老周头这才高兴得笑眯了眼,乐陶陶的和满宝一再的保证,“爹一定会努力挣钱还你的。” 满宝同情的看着她爹,点头道:“爹,一会儿我让二哥去拿你的烟叶,你记得收好来给他哦。” 老周头笑脸一僵,问道:“给你二哥?” “是啊,让二哥帮你卖。” “不行!”老周头见满宝眼睛一瞪,他连忙解释道:“反正我也要进城,干脆我自己拿去卖好了,我知道烟叶一般是卖给谁的。” 满宝想了想,点头道:“行吧。” 老周头就松了一口气,他决定这个一半是可以稍微打一下折扣的。 钱氏站在院子里看了看,皱眉问小钱氏,“一大早的,你爹呢?” 小钱氏愣了一下道:“我没看见爹呀。” “那满宝呢,这个时辰了,她该过来吃早饭去上学了吧?” 小钱氏看了一下天边的朝阳,笑道:“昨天累着了吧,我估摸着时间还够,让她多睡一会儿吧。” 钱氏想了想,没什么意见。 结果一抬头,就见老周头领着满宝笑眯眯的从小院儿过来。 看到闺女头上那两个乱糟糟的揪揪,钱氏忍不住伤眼,“满宝,谁给你绑的头发?” “我爹绑的。”满宝刚才已经在水瓢里看过了,觉着还不错,于是蹦蹦跳跳的跑过来,还得意的晃了晃脑袋,问道:“娘,好看吗?” 好看什么呀,正面看没什么,可看看旁边,再看看后头…… 钱氏直接伸手把孩子拽过去重新梳了一遍, 小钱氏看着微微一笑,转身进厨房里去给她弄早食。 然后满宝再下学回来时她就收到了一把铜镜做礼物。 铜镜是小钱氏送她的,今早上特意托了周二郎从县城里带回来的,把她自己攒的私房都花光了。 不错,周大郎会存自己的私房钱,小钱氏自然也是有私房钱的。 她将铜镜支在满宝的书桌上,道:“你也没个梳妆台,干脆就放这儿吧,小心别碰倒就行。” 满宝并不是第一次用铜镜,因为她娘,她嫂子们都有,但却是第一次看见这么新的铜镜。 而且还是属于她自己的。 满宝新奇得不行。 小钱氏将她的头发都散下来,教她怎么自己给自己梳头,“你已经是小姑娘了,以后不会再剃头,头发又渐渐长了,所以得自己梳头。有面镜子,你也好看着,不至于梳得乱七八糟的也不自知。” 小钱氏教了她这个年纪应该梳的头发,且是最简单的,确保她会自己梳头后,这才走了。 她一走,大丫二丫和三丫就一起溜了进来,她们围在小姑身边看铜镜,惊得哇哇的。 满宝见她们满眼羡慕,就问,“你们也想要吗?” 大丫点头,“不过我娘说了,我们不读书,也不用跑到外头去见客人,可以暂时用娘的,等我们要说亲了就给我们买。” 二丫和三丫也一起点头,显然她们的娘也是这么说的。 满宝却记在了心里。 爹要给娘买礼物,大嫂也给她买了礼物,那她也给大家买礼物好啦。 因为收到礼物的感觉好好呀。 可惜了,满宝纵有万千想法也没用,因为庄先生最近并不打算给他们放假。 在经历过最初的激动过后,庄先生给他们的上课经历了加重-再加重-触碰底线-减轻-再减轻-再加重这样的一个过程。 然后庄先生似乎是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最近他们上课,学的知识要比以前多了许多,却又不至于像前段时间那样痛苦。 满宝和白善宝都以极快的速度适应了下来,就是白二郎都适应了现在庄先生的教学进度。 虽然每天的任务看似比前段时间减轻了,但庄先生依然不会给他们放假的。 用他的话说就是,等过段时间夏收秋收了,谁知道又会有什么事儿让他们的课程中断? 所以他得趁着没事的时候多教一点儿。 所以满宝是不可能进城去买礼物的,她只能看着她老爹偷偷摸摸的去县城买了个银镯子回来。 她为什么知道她老爹买回来了呢? 因为老周头把剩余的钱还给她了,他特别老实,借了她五两,然后给她剩回来二两零七十八文钱。 老周头算术不行,但他已经提前找大头帮忙算过了,知道还欠满宝多少钱,“我把大半的烟叶都给卖了,换了六百八十文钱,加上我的私房,五两银子就还剩这些,我全还给你了,那我还欠你……” “二两九百二十二文。” 老周头眨眨眼,这和大头算的不太一样啊,好像少了一点儿。 “爹,我们是自家人,你还我铜板也行,我算你一两换一吊钱。” 老周头高兴,“真的?” “真的,你能给我看一下银镯子吗?” “那不行,等我送给你娘后你再看吧,”老周头道:“你娘都没看过呢,你怎么能看?” 满宝有些惋惜,她还想参考一下呢,那看来只能等老爹送了再看了。 结果这一等就等了七八天,就在满宝眼睛都快要瞪出来时,老周头终于在一个月高夜柔的夜晚,将那银镯子套在了老妻的手上。 ☆.第四百七十章 喜欢 有些凉的镯子被套在了手上,可能是因为业务不熟练,也有可能是紧张,老周头好一会儿才套上去。 但钱氏敢肯定,他一定练习过,不然就着外头照进来的朦胧夜色,他是怎么把这镯子准确的套到她的手上的? 就着月光,钱氏愣愣的看着手腕上的细镯,这些念头就自己跑了出来。 她知道他这几天不对劲儿,整个人怪怪的,既不跟着老四他们上山找菌菇,寻摸茯苓,也不去地里看他的那些稻谷麦子了,整天就坐在家里,一会儿这晃晃,一会儿那晃晃。 她以为他是因为来婶儿在宣扬他年轻时候的荒唐事,却没想到是因为这个。 老周头等了半天,见她没吱声,便忍不住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钱氏便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举起手腕来看,“大晚上的哪儿看得见,你怎么不白天给?” 老周头闻言,脸上有些懊悔,他嘟囔道:“白天没有……” “你让老二去买的?” “没有,我亲自去买的。” “你不就八天去进过一次城吗?”钱氏含笑道:“那会儿就买了?” 老周头吭哧吭哧的没说话。 钱氏从床上坐起来,举起手腕在月光下仔细看了看,笑道:“还挺好看的,你选的?” 老周头高兴起来,点了一下头,“嗯。” 女人,不管是年纪多大的女人,就没有不喜欢饰品的。 何况这还是钱氏第一次有银镯,她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想起来问,“这个多少钱?” “老贵了,”老周头脱口而出,“要三两七百文呢。” 钱氏扬眉,问道:“你哪来的钱?” 老周头一怔,这才想起来,他貌似应该是没有钱的。 钱氏却想起这两天小闺女越瞪越大的眼睛,她盯着他,一动不动。 在她的目光下,老周头不甘不愿的小声道:“跟满宝借的。” 钱氏:“……你打算怎么还她?” 可别说让她还…… 老周头轻咳一声道:“满宝还小呢,我都跟她商量好了,等她嫁人了再还。” 钱氏看了他好一会儿,微微点了点头道:“行吧,你心中有数就好。” 她并不问他打算赚钱来还,她是知道的,他一定藏有私房钱,就不知道一共藏了多少。 不过满宝那儿…… 钱氏微微一笑,戴着银镯子就睡了,第二天满宝跑过来吃早食就看到了母亲手腕上的银镯子,高兴起来,“娘,你给我看看吧。” 钱氏就笑着把手给她看。 满宝看了一下样式,问道:“娘,你喜欢这个样子的吗?” 见老周头竖着耳朵听,钱氏就笑着颔首,“喜欢。” 满宝便记下了银镯子的样子。 小钱氏几个儿媳妇才发现婆婆手上戴了个银镯子,纷纷恭维,“娘戴这个可真好看。” 钱氏笑道:“你们公公送的。” 儿媳们便夸“公公的眼光可真好”,于是一旁的老周头也高兴起来了。 满宝便悄悄地问大嫂,“大嫂,你也喜欢这样的?” 小钱氏笑着点头,“银镯子呢。” 不管是什么样儿的都喜欢。 满宝便点头,看来老爹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 等人都散了,老周头也背着手去看家里的宝贝牛,钱氏就拉过满宝问,“你爹跟你借钱了?” 满宝点头。 她便问,“你爹的私房钱不够买一个镯子?” 满宝一脸嫌弃,“爹才有一百多文的私房钱,怎么可能够?” 钱氏:……抠抠索索这么多年就一百多文? 满宝还左右看了看,小声和她娘道:“还有二十来文是从二哥那里克扣下来的呢。” 钱氏一脸迷茫,“他怎么克扣你二哥了?” “去年呗,二哥要进城卖东西,爹扣了他一半的钱,一天就给他十文钱,二哥私底下和我念叨了好久。” 钱氏抚了抚额,不过一想也是,老周头的确没有赚钱的机会。 家里的粮食丰收了,基本上是前脚才卖出去,后脚钱就到了她的手上。 就算老周头和几个儿子一块儿去白地主家干活儿,几个儿子是上交六成,他却是全交的。 所以他那些余下的私房钱是怎么存下来的? 钱氏一回神就见满宝正缩着脖子在一旁得意的笑,她就知道她在得意什么,点了一下她的额头道:“你们老周家人这一点儿倒是挺像的。” “什么挺像的?” “藏私房钱呗。” 那倒是,目前是家里私房钱最多的满宝嘿嘿一笑,丢下她娘快步进了厨房找吃的。 老周家的气氛良好,虽然因为某些原因,七里村的年轻人们都知道了现在勤奋的老周头年轻时是个懒汉,但这也不妨碍老周家的青少年们在村子里称王称霸。 因为和老周头的懒名被宣扬的同时,他有一个聪明伶俐的二弟的事也在小范围内流传出去了。 成年们是不太谈起周银的,只是没有以前避讳。但一些年纪特别大的老人,偶尔会提到他。 而对村子里的青少年没来说,这是一个新鲜人物,以前都没怎么听说过的,自然会比较关注。 以至于大头他们对小姑和自己的聪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看我家叔祖那么聪明,所以我小姑聪明是应该的,我们聪明也是应该的,这都是祖宗给的。” 小伙伴们都一脸羡慕的看他们,晚上回去就忍不住看着自己的祖父母和父母叹气,觉得这是祖传的,所以他们没有大头他们聪明,真的不怪他们。 不错,大头及其一众兄弟姐妹在村子里的小伙伴们眼里是很聪明的。 他们不仅会数数,认字,会读书,还知道很多很多的东西。 如果说,以前的周四郎是以拳头硬和兄弟多称霸村里,周五郎和周六郎是以有钱和兄弟多称王村里,那大头,大丫和二头二丫等人则是以智慧在同龄的小伙伴保持住了那个位置。 一众孩子们并不知道,智力是可以成长的,尤其是在孩童阶段。 至少科科就觉得它的宿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她越来越聪明,到现在,她已经能够游刃有余的应付通过论坛找过来的人。 尤其是相交更密的D博士等人,竟然没人发现,他们的对面是一个小孩儿。 ☆. 第四百七十一章 技术 D博士在消失了好几个月后,终于又出现在了满宝的邮箱里,哦,不,是想起给满宝发邮件了。 她告诉满宝一个好消息,她已经把茯苓的种植方式研究起来了,如今已经成功培育出了一株茯苓幼株,并且从中发现了一种对人体健康很重要的物质。 论文已经发布出去,她由此申请到了一笔非常可观的研究经费,所以她很高兴,特意上邮箱和满宝表示感谢,并询问她最近可有收录什么特别有趣的东西。 满宝惋惜的表示没有。 D博士也很惋惜,然后表示他们其实可以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因为她本身就是生物博士,如果以后她有寻找到什么有趣的植物或动物,可以联系她,她或许会很感兴趣。 如果她的经费充足,她对收购积分也是很大方的。 满宝高兴的在床上打了一个滚,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她再找到新的东西都不用去论坛里发帖了? 随着论坛的开放,满宝觉着论坛的竞争越来越大了,她的帖子通常都是刚发出去没多久就沉到了底部。 所以满宝觉着如果能稳定顾客,哪怕只有一个,那也是很好很好的事啊。 所以D博士的研究能有成果,满宝也是很高兴的,尤其是D博士研究出来的东西对她也是很有用的! 满宝喜滋滋的对她表示恭喜,然后问道:“你们的茯苓是怎么种的?” 这个问题,不仅系统对面的D博士愣了一下,就是科科都愣了一下。 见邮箱半天没回应,科科便忍不住告诉宿主,“宿主,这是属于人家的机密,他们好容易研究出来的,不可能告诉你的。” 满宝则惊诧的瞪大眼睛,“种地也是机密啊?” 科科点头,“种植技术也是技术。” “可是……”满宝挠了挠脑袋,“怎么我爹和村子里的人就从不保密呢?” 在满宝的认知里,种地这样的事是可以共享的。 比如这家发现去年他家撒得稀一些的豆种长得更好,总体收下来的豆子比一旁密的还要多,然后便宣扬出去,让大家明年可以选一块地试一试; 再比如,这家今年有一行掩土薄了些,就发现种子发芽要比别的快,也并没有被风雨吹到,甚至长得还比较快…… 这些都是可以告诉别人,甚至会主动告诉乡邻的。 满宝家种山药,种姜,村子里的人见了,便和他们要一块回去做种子,他们家不仅给,还会教他们怎么种。 关系好的几家,小钱氏他们甚至亲自到菜园里去指导,所以怎么会保密呢? 她爹娘要他们保密过的事,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不许把家里挣了多少钱的事往外说。 不过先生也说过,十里不同俗,所以这或许是未来世界的风俗? 满宝惋惜的叹了一口气,正要给D博士写邮件表示歉意,她不知道他们那边的风俗,有可能坏了他们的规矩…… 结果她还没开始写呢,一封邮件就跳了出来。 满宝打开看,D博士回绝了她,并且做了一番解释,“如果你的确想要我的技术,那得花积分购买,我刚预估了一下价格,在不二次传播的情况下,我优惠价给你,五百万积分。” 满宝:……她茯苓就卖了二十万! “不过我不建议你买,因为你买了也用不着,”D博士道:“据我了解,你所在的社会,其技术水平还在很原始的阶段,你就是买了我的技术,你也种不出来。” 科科深以为然的点头,给你一个航空母舰的技术图纸,你能造出来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满宝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对科科道:“真是太好了,不然我要是也能种,她让我买,我可哪里找来这么多积分哟。” 科科:“你不伤心?” “不伤心啊,”满宝道:“她不告诉我,我让大哥三哥他们慢慢琢磨呗。” 她道:“茯苓在我们这儿可是天生地长的,既然它能长,便能种,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宿主已经让你哥哥们开始种植了?”它怎么不记得有这事? “没有,”满宝道:“这不是找到的少,然后茯苓还贵吗?他们不舍得,唉,本来想着等D博士研究出来问她好了,结果她的法子不适合我,还要花积分买。” 想要不劳而获的满宝出师未捷身先死,只能暂时将这事放下,不过却打算明天和大哥三哥说一声,看他们愿不愿意从找到的茯苓里抠出一块来做种子。 周大郎几兄弟当然是不愿意的,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去年你不是试过了吗?” 周四郎道:“还掰了好几块呢,结果全给种烂了,还偷偷的不让我们知道,要不是我住隔壁闻着那个味儿……” 满宝悲愤道:“那我不是不会种地吗?大哥和三哥最会种地了。” 周大郎就轻咳一声道:“满宝,我和你三哥也试过了,根本种不出来。” 周四郎震惊的看着两个哥哥,这事他怎么不知道? 周大郎解释道:“我们可没有掰好的茯苓,全是用落下的小块种的,可也种不活。” 周三郎解释道:“满宝,有些东西是只适合长在野外的,我们要往地里种,它们不一定愿意长。我们也知道茯苓挣钱,可种地这种事急不来,我们找到的茯苓本来就不多,再拿来琢磨怎么种,那就全浪费了。” 周四郎连连点头,“就是,就是,茯苓好贵的。” 连大哥和三哥都没信心,满宝只能彻底放下这事。 不过她不放下也不行了,因为夏收没过多久就开始了,她变得好忙啊。 这一次庄先生没给他们放假,只是没有再给他们布置课业而已,让他们在下学后有时间去处理一下庄子里的事。 但其实白庄头就能做好这些事,并不用他们多费心。 等收完了麦子,豆子便也能收了,待把地里的豆子都收起来,水稻便也可以收割了。 可以说从夏收开始,村子里的人便不能再停下,老周家的人也是一样。 不过大家今年都忙碌得很开心,整个七里村虽不至于大丰收,却因为在麦子及水稻抽穗时都下了几场雨,而后却是艳阳高照的时候多,所以今年的收成不错。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左右还有两章 ☆.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兴 七里村的村民们高兴,老周家的人高兴,满宝也高兴,连县衙里的杨县令都高兴不少。 就是白老爷都很高兴,因为他刚和老周家及三个孩子谈过,让他们把晒好的新麦子筛选出来最好的一批,同样以种子的价格卖给他。 不过却不是一百五十文一斗了,而是一百三十八文一斗。 而且这次他对种子的筛选提了很严格的要求,他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是因为粮价降了! 益州一带的粮价依然高涨,却也回落了许多,但在罗江县,粮价却是降了很多,已经接近往年的正常粮价了。 也因此,粮种的价格也回落了。 满宝他们并不是不知变通,虽然价格降了不少,但他们还是很高兴,因为这依然比单纯的卖粮食要赚很多很多。 三个孩子和老周家一家人都很容易满足,如果不是白二郎偶尔知道了他老爹二手转卖出去的粮种价格并告诉了两个小伙伴的话。 白二郎趁着先生出去,立即凑到俩人中间严肃的道:“你们知道昨天我家来客人了吗?” 满宝和白善宝埋头写作业,抽空回道:“不知道。” 先生真的是越来越坏了,为什么白二的作业那么少,他们的却那么多? “就是吴叔叔!”白二郎直接揭开答案,道:“吴叔叔是来我家收粮食的,还有我爹从我们这儿买的新麦种也都是卖给吴叔叔的,然后我跟着一起去吃饭了,你们猜我爹多少钱卖给吴叔叔的?” 俩人总算是抬头了,不过却是一起摇了摇头。 “是二百文!”白二愤愤,“之前一批就是二百文卖的,现在还是二百文,可爹不是说县城里的粮价降了吗?” “是降了,”白善宝道:“白庄头亲自去看过的。” “那为什么我爹卖给吴叔叔的不降?” 满宝想了想道:“这不是好事吗?” “可我们卖给我爹的被降了。” 白善宝:“所以你有没有记下堂伯是怎么和吴粮商谈的?” 白二郎眨眨眼,“……那么多话我为什么要记?” 满宝叹气,“你记下来了,以后我们再和白叔叔谈的时候就知道怎么说了。” 白善宝转了转眼珠子,悄悄地道:“你最好跟吴粮商也交上朋友,因为到明年,不仅我们庄子,还有村子里的人,甚至外村都多的是这些新麦种了,到时候堂伯肯定还会压价的。” 白二郎沉思起来。 白善宝和满宝又低头下去写作业,道:“不过这种事也不用勉强啦,因为我们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学习。所以我们觉得还是应该把庄子里的事都交给白庄头去做,以后再有这样的生意,也让他试着去和堂伯谈就是了。” 白二郎一呆,“你,你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啊?” 白善宝:“这事满宝也答应了的,你最轻松了,学的没我们多,作业也比我们少,你不知道我们多辛苦。” 满宝道:“庄子从冬种到这会儿我们都跟了一遍,白庄头也知道庄子该怎么打理了,我们干嘛还要每一件事都去管?” 有那个时间,她还不如多看一会儿医书呢。 “那你们刚才还让我去找吴叔叔呢。” “那不是话赶话给你出的主意吗?”满宝理直气壮的道:“后来我们一想,这会耽误你学习……” “不会耽误我学习的。” “那是因为你作业太少了,”白善宝抱怨道:“到最后这些事还不是得我和满宝帮忙?” 他把脑袋伸过去给白二郎看,“你看我是不是掉头发了?就是因为课业繁忙造成的。” 白二郎看着他乌溜溜的头顶,愤怒道:“胡说,你头发一点儿也没有少,而且这会儿是秋天,就快要换季了,我也掉好不好?” 等庄先生泡了茶回来时,三个孩子就吵成一堆了。 他站在门口,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书房内瞬间安静下来,白二郎以飞一般的速度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而白善宝和满宝也低下脑袋继续写作业。 庄先生这才敛色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背着手站在他们身后看了一下作业。 “过两天就是中秋了,为师记得你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放过假了?” 三个孩子齐刷刷的一起抬头,狠狠地点头! 庄先生看见他们这样就想笑,于是道:“行了,此次中秋便给你们放三天假,从明儿开始,等过了中秋就回来上课。” 满宝立即道:“先生,三天假哪里够呀,你都好久没回家了,得多休息几天。” 白善宝:“是啊,是啊,而且过完了中秋很累的,也要多休息两天嘛。” 白二郎也道:“先生,您许久不回去,师兄他们肯定会抱怨的,所以还是多住两天吧。” 庄先生闻言,有些犹豫,主要是三个孩子的目光太过闪亮了,那眼里的期盼他看了都不忍拒绝。 “行吧,那就放四天假,十七是一定要回来上课的。” 三个孩子欢呼一声,表示没问题。 等庄先生一宣布下学,三人立即殷勤的给庄先生收拾行李,庄先生嫌弃得不行,等他们收拾得差不多了就把人轰走,自己收尾。 三人快乐的背着小书箱出门,一出门满宝就对白二郎道:“白二,我们去找你爹,要他把我们的钱给我们。” 白二郎狠狠地点头,“我要去益州!”所以可能需要很多钱。 白善宝也道:“我也去,满宝,你去不去?” 满宝摇头,“我不去,我要进县城买东西。” “什么东西?益州没有吗?” “有吧,但益州太远了,我才不要去那里买呢。” 白老爷这一次没有银货两讫,倒不是缺钱,而是为了让三个孩子感受一下,何为压货款。 有些时候,并不是你东西卖出去了,就立刻能拿到钱回来的。 可能是为了不露馅,也有可能是为了让三个孩子同意,他连老周家的钱款都没给。 三个孩子都没怎么愁,但老周头挺愁的,他觉得白地主那么大,那么有钱的地主,竟然还差他那点儿钱,这几天是吃吃不好,睡睡不好,每天一早醒来就要往白家的方向望一望,生怕白老爷连夜跑了似的。 ☆.第四百七十三章 我想花钱(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 白老爷倒不怎么为难他们,不是不想,而是打着来日方长的主意。 就算要孩子们承受暴风雨的洗礼,那也得循序渐进不是? 所以三个孩子一张口,他就给了。 满宝当然要替自个家问一声,白老爷就豪爽的一挥手,让账房把早就准备好的钱交给下人,让下人送过去。 白老爷道:“记得让周金签字画押。” 满宝见了乐陶陶的,转身去和白善宝他们分钱。 这一次白老爷依然结算的是银子,但因为他挑剔种子,所以这次卖的麦种并没有上一次多。 而且单价也降了,满宝也就分了五个银锭而已,剩余的被放在了公中的账上。 满宝并不嫌重,将她们塞进书箱里,然后就背着回家。 老周头他们也在数钱,因为他们春小麦种得多,虽然白老爷也提高了品质,还降了价,但他们的收入和上次差不多的。 总共得了一百一十八两多。 看见满宝回来,老周头就非常高兴的招手叫过她,道:“满宝,白老爷着人送银子来了。” “我知道,我叫的,”满宝直接背着书箱过去,放下后认真的看着她爹,“爹,你说我厉害不厉害?” 老周头连连点头,“厉害,厉害,我闺女最厉害了。” 院子里坐的周喜等人也都笑开了,纷纷跟着老爹夸她。 “爹,我们家今年是不是赚了很多钱。” 老周头笑得眼睛都眯了,“是啊,赚了很多钱啊。” “生意都是我谈下来的。” “没错,没错,我们满宝太厉害了。” 满宝脸上就露出灿烂的笑,握着她爹的手道:“那我这么厉害,又这么聪明,做生意挣了大钱,那爹会不会生气?” “不会,你都给家里挣了大钱了,我怎么会生气呢?” “真的?”满宝道:“你不会揍我,也不会气得晕过去是不是?” 老周头觉得有些不对了,问道:“满宝,你是不是瞒着爹干了啥大事了?” “爹,你看!”满宝刷的一下打开了书箱,从里头拿出那五锭银子给他看,“我们农庄把麦种也卖给白老爷了,这是我分得的钱。” 老周头立即把钱拿过去了,高兴得不得了,“原来是这个呀,满宝干得好,瞧你把爹给吓的。” 老周家兄弟姐妹们也都松了一口气。 满宝却道:“我们四月底收的那批冬小麦也做种子卖给白老爷了。” 老周头瞪眼,这才想起这遭,“对啊,你们庄子还种了冬小麦呢,我咋忘了?” 那会儿他都被那一百二十两冲昏了头脑,哪里还记得这事? 才要记起来的时候周银的事儿又被牵扯了出来,等忙完了周银的丧礼,他就彻底把这事给忘了。 老周头立即问,“那钱呢?” “在我房里呢。” 老周头就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你一个小姑娘家拿那么多钱干什么,拿出来让爹……你娘给你收着。” 老周头硬生生的转了口,还回头讨好的对钱氏笑了笑。 “爹,我话还没说完呢。” “行行行,你说你说。” “当时跟村里换的那批麦种,也是我和善宝他们一起换的,然后才转卖给白老爷。”满宝说完,盯着她爹的脸色看。 “好好好,我们满宝厉害……啥——”老周头终于反应过来她的意思,捂住胸口问,“你你你,你刚才说啥?” 满宝不知道从哪儿摸出一根针来,盯着她爹的人中穴看,“爹,你可别晕,你要是晕了我就给你扎针。” 老周头看了一眼她手里的针,更晕了。 可觉得眼前发晕的不仅是老周头,周家一众人等都觉得晕了。 钱氏就坐在老周头稍上一些的位置,见状忍不住伸出脚来轻轻地踢了一下他的凳子,“你瞧你那点胆子,闺女为什么不敢跟你说?就是事前怕拦,事后怕晕。” 老周头总算是觉得心口好受点儿了,但还是紧张得不行,他一把攥住满宝的手,“满宝啊,你没亏本吧?这么多的麦子,一不小心爹就要倾家荡产给你填啊。” 周二郎闻言,忍不住跺脚,“哎呀爹你还不明白吗?白老爷出的麦种价,那能亏吗?那会儿是一百五十文一斗,一百五十文一斗啊!” 周四郎把大张的嘴巴合上,转头盯着他儿子看了好一会儿。 方氏忍不住抱紧儿子,问道:“你干啥?” “我看看,我看看咱儿子长得像不像满宝,要是像,以后我叫他爹也行。” 方氏:…… 老周头这才反应过来,“那你钱呢?” 那可是全村绝大多数人家里的全部新麦种啊,换成钱…… 老周头觉着眼前全是银子的模样了,他根本数不出来。 “其实也没有多少,就是四十九个银锭而已。”满宝见她爹不像是要晕的样子,便把针收回去了,高兴的道:“爹,你等着,我去给你背来,我跟你说过,那些银锭我摸过好多次了,特别好摸。” 老周头点头,满宝就让五哥跟她一起去拿钱。 系统里的四十九个银锭是排列放在一个竹箱子里的,满宝直接钻进自个的床底,然后从系统里拿出来,再拽出来,在周五郎的眼里,就是满宝把箱子藏在了床底下。 他抱起箱子就走,“满宝,爹真的不会晕吗?上次只是花三两银子买一头牛而已爹就差点晕了。” “不会的,”满宝信心满满,“我还特意等爹挣了两拨大钱才说的呢,而且娘也说了,之前爹可是经常把家里的银锭拿出来数,他们那儿可是有七个银锭呢,摸了这么多次,应该不会晕了。” “可那是五两的,这是十两的。” “差不多,差不多。” 事实证明,差的还是有点儿多的。 周五郎把箱子放在他爹跟前,打开给他看里面排列整齐的银锭。 老周头伸手摸了摸,抬头和满宝笑道:“还真是钱啊……” 满宝点头,才要笑,老周头就身子一软,直接往后倒。 身后的钱氏一把接住他,却被他带倒,周大郎等人立即扑上去扶,满宝就摸出针来,冲着老周头的人中便扎了一下。 老周头瞪开了眼睛,钱氏连忙道:“大郎,快去大集上请大夫来。” 她忍不住点着满宝的脑袋道:“你怎么突然就告诉你爹了?不是让你自己收着钱吗?” 满宝嘟嘴,“可我想花钱……” 钱不花的时候,塞系统里也就塞了,等事发的时候再说也行。 可她要花钱了,这么多钱拿出去花,老爹怎么可能不知道? 到时候再突然告诉他,他肯定吓得更重。 而且钱都没在他手上呆过就花出去了,老爹的心肯定更痛,到时候说不定真的会揍她的。 ☆.第四百七十四章 惊喜惧交加 老大夫收回了手,看了一眼床上闭着眼睛装昏迷的老周头后对钱氏笑道:“没事,我给他开两副药就好,人年纪大了,毛病就多,所以戒大悲大喜大惊大惧。” 老大夫笑眯眯的道:“年轻人都不一定受得住悲喜惊惧,何况老人哟。” 并不觉得自己多老的老周头:…… 见老大夫还要啰嗦下去,老周头忍不住睁开了眼睛。 周大郎眼尖的看见,高兴的道:“娘,爹醒了。” 满宝立即从后头伸出脑袋来,然后被周大郎按回去了,他觉得这会儿他爹可能不太会想看到满宝的圆脑袋。 满宝忍不住嘟嘴,她明明就把爹给扎醒了,他眼睑微动,显然是一直醒的。 哼,老爹在装昏。 老周头“醒了”就要坐起来,周大郎连忙扶住他,给他背后垫了一个枕头。 老周头的目光就在屋子里扫来扫去,含糊的问道:“东西呢?” 老周家人一听就知道他问的是啥,周大郎看向周二郎,周二郎立即道:“爹,在房间里呢,就在屏风后头,您要看吗?” 老周头就松了一口气,这才对老大夫道:“劳烦您跑一趟了,我没什么大事。” 老大夫深以为然的点头,只是也有些好奇,“你这是看见什么了,又惊又喜还又惧的?” 惊和喜连在一起他理解,惊和惧连在一起他也理解,可这惊喜惧三个连在一起就让他有点儿懵了。 老大夫还以为是自己学艺不精把错脉,看错脸色了,可这会儿观察老周头和老周家人的脸色,他便知道自己没猜错。 便不由更好奇了些。 老周头轻咳一声,又扶着脑袋喊起疼来。 老大夫便知道这是不能当闲话听的,他笑着摇了摇头,背着手和周大郎出门去下药方。 正好,老大夫来前仔细问过了,周大郎说他爹可能是气晕的,也有可能是高兴晕的,所以他随身带了些对症的药。 此时开了药方,便顺手在药箱里捉了两副药给他们,然后道:“若是两副药后还不好,就让他来大集上找我。” 周大郎觉得一副药就差不多了,没见他爹刚才都知道问东西了吗? 因此笑着应下,拿了板车要送老大夫回家。 谁知道老大夫挥了挥手道:“不用,不用,既然来了,一会儿就去看看白家老太太,自有他们家送我回去。” “白老太太又吃不下去饭了?” 老大夫笑着点头,摇头道:“老太太就是肉吃多了不消化,这么大热的天,又有些苦夏,这才吃不下饭的。” 周大郎咋舌,难以想象肉都能吃多了的场景,不过……“这都快中秋了,还苦夏?” “那你觉着现在热不热?” 周大郎点头。 “那就对了,天气热,饮食不振是常事。” 虽然老大夫说不用送,但周大郎还是背着药箱,把老大夫给送到了河对岸的白家,这才回家。 小钱氏已经把药熬上了,一副药熬两次,两副药便能吃两天。 老周头装着头疼好一阵,听说老大夫走了,他立即对周二郎道:“去,把银子拿来我看看。” 钱氏瞥了他一眼道:“去堂屋吧,屋里昏暗,哪儿好看?” 两箱银子摆在了老周头跟前,他先看了一眼书箱里的五锭银子,这才去看竹箱里摆放整齐的四十九个,他伸手摸了摸,觉得神清气爽了,于是大手一挥道:“抬进屋里放好,让你们娘收着。” 满宝立即不愿意了,道:“爹,这是我挣的,有四成是我的呢。” 老周头瞥她,“你年纪那么小,拿这么多钱干啥?让你娘给你收着,以后当嫁妆。” 满宝:“我要花钱!” 老周头立即大气的道:“我让你娘给你拿十文钱,随便花!” 满宝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嚷道:“不要,十文钱,十文钱哪里够?” “怎么不够了,你这么小呢,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里有十文钱花哟。” “你像她这么大的时候,也没看着你几十个银锭子的往回挣呀。”钱氏道:“你别拘着满宝,他们那农庄也是要花钱的。” 老周头记起来了,“满宝收麦种的事你一早就知道了,就瞒着我呢,我信你们才怪。” 钱氏就看着他不说话。 老周头的气势就矮了下去,嘟囔道:“好吧,不给我知道就不给我知道,那,那孩子身上是不应该带这么多钱……” “行了,”钱氏放柔了声音道:“那满宝能和一般的孩子一样吗?你今日要是坏了规矩不给她分钱,下次她就能还瞒着你在外头挣钱。” 老周头心中一堵。 钱氏幽幽地道:“这可是白得的钱啊,满宝,你算一算,上交六成的银子是多少?” 满宝早算好了,“是三百二十四两。” 老周头瞪大了眼睛,摸着手里的银锭许久不说话。 周大郎从外头回来时,就见大家正围着他爹看,他左右看了看,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能再次劝慰他爹,“爹,你别生满宝的气了,她没闯祸,还给家里挣了这么多钱不是?” 他一脸憨厚,乐呵呵的道:“这么多银子,六成不老少呢。” 老周头这才翻了个白眼道:“你们倒是会享受,白长这么大个了,七个人加在一起都没你们妹妹挣得多。丢人!” 周大郎领着弟弟妹妹们一起沉默,不过心里并不服气,因为老爹您挣的也没有满宝多呀。 不过老周头总算是松口了,他叹息了一声道:“行吧,那就分吧。” 他率先出手,“三百二十四两是吧,我来挑。” 他将满宝书箱里的五个银锭也拿了出来,放在一堆里慢慢对照挑选,满宝一脸无奈,“爹,它们都长得一样。” 见他磨蹭,满宝直接出手,选了二十一个银锭子就往自己这边哗啦。 老周头连忙喊道:“多了,多了。” 满宝和他抢,叫道:“没多,我的四成就是二十一个,你还得再给我六两呢。” 论算账,十个老周头也不是一个满宝的对手啊,很快他就被满宝算的账绕晕了。 满宝把二十一个银锭塞进书箱里,转身就冲老周头伸手,“还有六两!”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起呀 老周头嘟囔,“你要这么多钱干嘛?” 不过二十一个都给了,那五两他再是心疼,也不会为此坏了规矩,只能转头与钱氏道:“拿出六两来给她吧。” 钱氏笑着应下。 满宝分了钱,喜滋滋起来,冲着她的一众小伙伴儿们挥手道:“我明天放假,五哥六哥,我们带着大丫他们进城玩吧。” 周五郎高兴的应下。 老周头就要拒绝,“刚分了钱就进城,满宝,钱要省着点花知道吗,以后你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我知道了爹,你放心吧。”满宝很敷衍。 周四郎见她没叫自己,不高兴了,“满宝,还有我呢。” “你都有媳妇了,你要跟你的媳妇和孩子玩儿。” 周五郎连连点头,“就是,就是。” 老周头突然想起来了,“老五,你最近少往外头跑,把你的脸养一养,你那些钱也别光存着,买两身好看些的布料,让你娘给你裁衣裳,过不了多久就要相看了。” 钱氏也看了一眼周五郎黑乎乎的脸,忍不住叹气,“这孩子的皮像他爷爷。” 老周头也愁,“可不是吗,家里这么多孩子,皮肤都是像他奶奶的多,偏爱,不爱晒黑,就他跟他爷爷似的。” 周五郎不乐意了,“爹,你也黑,村里人都说了我像你!” “你跟我比?也不看我多大年纪,晒了多少年的太阳了,你问问你娘,我年轻时候有你这么黑吗?” “那,那,那是你懒!” “瞎说,我就是晒上一整年也不黑,不信问你娘。” 满宝好奇的看她娘,钱氏就推了她的脑袋一下,对周五郎道:“帮你妹妹把书箱抱回去,既然明天要去县城,那今晚就早些睡觉,老大家的,去做饭吧。” 小钱氏笑着应了一声。 周五郎提要求,“娘,明天我们能赶着牛车去吗?” “不行,”钱氏还没说话,老周头就拒绝了,“它都累了一年了,好容易秋收结束了,可不得好好休息?” 钱氏深以为然的点头。 众人只能惋惜。 周五郎抱着满宝的书箱给她送回房间去,满宝也要蹦蹦跳跳的跟上,却被老周头一把拉住,他道:“满宝啊,既然你进城,那就帮爹买些东西回来,中秋不是快到了吗,得买些糕点,还得买些肉,对了,你娘总说她的针不太好用了,你给她买一些回来,家里腌菜的缸子……” 老周家一家人………… 爹这是想把满宝的钱都花光呀…… 果然,老周头只叮嘱要买的东西,一点儿给钱的打算也没有。 满宝也没多想,觉着老爹说得太多,她一时没记住,特意拿了纸笔记下。 见老爹连菜种都让满宝去买,小钱氏忍不住了,“爹,这么多东西孩子们也带不回来呀,不然少买一点儿。” 老周头沉默了一下后道:“算了,你们还是赶着牛车去吧。” 众人:…… 满宝高兴的欢呼一声,大头他们几个也欢呼起来,他们脑子里没想那么多,只知道他们可以坐着牛车去,坐着牛车回来,不用走路了。 “去的时候可得把牛看好来。”老周头忧心不已,生怕他们给他把牛弄丢了。 周二郎立即道:“爹,还有我呢。干脆今晚让大嫂泡豆子,明天我进城卖些筐子和豆腐吧,正好看着他们。” “行,你去吧。” 周四郎立即道:“爹,我也要去!” 老周头鄙视他,“你去干啥?” “我给他们砍价啊,满宝不说了,老五砍价哪有我厉害,”周四郎道:“您还让他们买菜种,他们会选菜种吗?“ “那你会吗?” “我会呀,满宝,你说四哥会不会?” 满宝:“比我会。” “什么叫比你会呀,我虽然比不上三个嫂子,但也跟大哥他们一样,选菜种的眼光还是有的。” 老周头嫌弃的挥手,“行了,行了,你想去就去吧,可得把你弟弟妹妹和侄子侄女们看好了。” 周四郎高兴的应下。 第二天一大早,小钱氏就特别大方的给所有烙了一张饼,在里头夹了各种菜蔬,还擦了她自己腌制的酱料。 只咬了一口,满宝就停不下来。 她吃完一个,明明已经饱了,可是还想吃。 小钱氏就用干荷叶给她包了一个滚烫的,让她带着路上吃。 “别玩得太晚,早些回来知道吗?” 众人应下,然后周四郎将牛车架出来,先把年纪最小的三丫和四头抱到车上,满宝和三头就自己爬上去了。 中间又放着周二郎要带到县城里去的东西,两边就还只能坐下大头大丫和二头二丫。 周四郎几个便惋惜的牵着牛走路,“可惜啊,生不逢时啊,我们要是多小几岁就好了。” 周二郎忍不住给了他屁股一脚。 时隔三个多月,县城还是那么热闹。 主要是秋收结束了,大家都有空出来玩啦。 而且今年罗江县收成不错,只要不是家里太懒或有其他的变故,基本上饿不死人,所以大家不应该来县城庆祝庆祝吗? 但一个家庭里,就算庆祝的人再多,那也不会有满宝家这么多。 守门的士兵一家不记得满宝了,但他认得周二郎几兄弟啊,一看到他们就认出来了。 扫了一眼牛车上的人,忍不住笑问,“周二,你今天不卖豆腐,改卖人了?” 周二郎笑道:“官爷玩笑了,这都是我家里的孩子,带他们进城来看看热闹的,这不是秋收结束了吗?让孩子们也来松快松快。” 士兵忍不住定睛看,咋舌道:“都是你家孩子呀?” 周二郎笑眯了眼,“是啊。” 士兵让他们进城,还回头看了眼远去的牛车,和同僚感慨,“人丁兴旺啊。” “羡慕?” “不得不羡慕。” “人多,吃的也多,养这么大一家子可不容易,难怪见他只要不是农忙时都进城摆摊呢。” 周四郎牵着牛车到周二郎的固定摊位上,把牛车与牛都放在后面,让周二郎还可以坐一坐,靠一靠。 周二郎并不需要他们帮把手,只叮嘱周四郎,“你们可别跑太远,买了东西就回来了,带这么多孩子不容易走动。” “知道了二哥,让大的带小的就行。而且县城就这么大,我们想走远也远不到哪儿去。” ☆.第四百七十六章 看上 老周头虽然要求买的东西

相关推荐: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小怂包重生记(1v2)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我以力服仙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修仙有劫   人妻卖春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