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随着春种陆续结束,接下来虽然依然是春忙阶段,但家里也没那么忙碌了。 满宝不至于像之前那样,从睁开眼睛都睡觉,可能都看不到大哥二哥他们。 因为往往,她睁开眼睛时,他们已经到地里去了,而吃完晚食,天黑了她要入睡时,他们可能还在田里抓紧插秧。 满宝钱盒里的铜板也用得差不多了,五颗很漂亮的金裸子以前只能放在一堆铜板上,现在却安静的待在盒子底部。 于是满宝不愿意再出钱买肉了。 想到五月就快到了,钱氏便节俭起来,自然不舍得花钱买肉。 没办法,小钱氏心疼丈夫,想到满宝说过的,豆腐类比肉的说法,虽然知道可能是假的,但她还是泡了豆子做豆腐。 春天能吃的野菜很多,但菜园里的菜却很少。 虽然乡下不缺菜吃,但城里却很缺,听说一把苦菜都能卖出五文钱的高价。 当然,周家是不可能去卖菜的,他们家人口多,菜园里的菜也只够他们吃而已。 但他们可以卖豆腐啊。 想到前段时间积累了那么多豆子。 小钱氏干脆和两个妯娌一起多泡了一点儿,做出来的豆腐除了自家的吃外,还让周二郎带到县城里去卖。 没办法,大集那边基本上都是以物易物,很少有人会拿钱出来买豆腐,这东西只能拿到县城里去。 小钱氏把豆腐切得很大块,让周二郎一文钱一块的往外卖,如果卖不出去,再考虑换豆子。 基本上,一个家庭花个两文钱就够吃了。 小钱氏因为上午做豆腐,还要给学堂煮饭,便没空照顾地里的活儿了。 满宝听老爹念叨了几句地里的草跟疯了似的长,今年的麦子豆子可怎么办的话,下学后就自告奋勇的去地里除草。 当然,不是她一个人,她把白善宝也带上了。 已经在乡下住了一年多的白善宝当然不会分不出麦子豆子和野草,于是津津有味的和满宝比赛了一通,第二天就不乐意来了。 他觉得太辛苦了,而且他也想到了,他要是除草,干嘛要来满宝家的地呀,他家的地也要除草的。 满宝:…… 两个小伙伴分道扬镳,满宝再也骗不来免费的劳动力了。 除完了第一拨的草,庄稼蹭蹭的往上长,于是便到了施肥的时候,等肥施完,五月便眼见着要到了。 两家早在年前就选好了日子,钱氏特意去大梨村山上的道观里问过,俩人的八字很合,五月初一对于俩人来说是大好的日子。 过了五月初一,下一个好日子就是五月二十三了。 钱氏当然属意五月初一,方家也知道这一点,自然体贴,于是报日子的时候,方家便也选了这个日子。 彩礼早已经给了方家,但迎亲前还是要给女方家报喜,进出自然少不了喜饼喜糖之类的,以及礼肉等。 钱氏和周喜借来的剩下的二两银子便派上了用场。 周家贴了不少大红的喜字,满宝高兴得不行,每天一下学就跟在大头大丫的屁股后面疯跑,把学习丢到了一边。 惹得白善宝也跟在后面跑。 钱氏看着白白胖胖的俩小孩,尤其是在黑乎乎的大头二头的衬托下,越发像观音坐下的童子一样的俩孩子,她忍不住心中一动。 钱氏把满宝拉到身前,笑问:“满宝,你四哥成亲,你给他滚床好不好?” 满宝眼睛大亮,“什么是滚床?” “就是滚床童子,在新床上滚一圈,让天尊老爷保佑你四哥四嫂生一个像你这么聪明伶俐的女儿。” “好呀,好呀!” 钱氏就看向白善宝,笑问:“小公子想不想做滚床童子?” 白善宝狠狠地点头。 钱氏就笑开来,当天就提了一份喜礼去白家。 刘氏听到下人报上来时微讶,连忙起身带着儿媳妇迎出去。 虽然从两个孩子的辈分上算,她们之间差着一辈,但俩人年纪其实是相差不多的,而钱氏从外表看着比刘氏还要年老。 刘氏和钱氏也见过好几次面了,更别说两家的来往不少。 不说满宝不是跟在白善宝来白家做作业读书,就是白善宝跟在满宝屁股后面去玩儿,单说两家你来我往送的那些东西,就称得上关系亲密了。 但钱氏上门还是第一次,所以刘氏很郑重。 得知钱氏是要请孙子去做滚床童子,刘氏就犹豫了一下,倒不是不愿意,而是,“满宝她娘,我也不瞒你,在我心里,善宝自然是千好万好,可他到底幼年丧父,他去做滚床童子……” ※※※※※※※※※※※※※※※※※※※※ 作家的话 咻忽一下,时间飞快 ☆.第一百九十九章 成亲(云起推荐票17.5万的加更) 钱氏就笑道:“在我看来,这孩子又聪明,长得又好,这便是天大的福气了,这滚床童子求的是子,老四他们将来生的儿子要有小公子一半的好,我就是睡着了都能笑醒。” 这话说得好,不说郑氏,就是刘氏都通体舒泰。 郑氏便看向婆母,很有些意动。 滚床童子虽然一般是要求孩子长得好,聪明伶俐,但本着吉祥的基础,一般父母有缺的都不会被选上。 郑氏不知其里,她觉得,周满那个小姑娘做滚床的女童没什么,毕竟在她看来,她不仅长得可爱,聪明,还是难得的有福孩子。 想一想,像她这样父母俱全,又有这么多兄弟姐妹,连子侄都满地跑的孩子能有几个? 相比之下,她儿子在这一方面就太逊色了,至少在陇州时,从没人考虑过她儿子去做滚床童子。 滚床童子会给新人带来福气,同样的,新人也会给滚床童子带来福气,这是一种双赢的事,至少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 郑氏觉得,别的不提,就凭周家有这么多儿子,他家就很有福气,如果儿子能沾一沾…… 刘氏也觉得周家很有福,同样意动,想了想便握住钱氏的手笑道:“只要你们不嫌弃,就让善宝和满宝一起去新床上坐一坐。” 钱氏高兴起来,笑道:“只要老太太不嫌我们乡下人家就好。”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 第二天白善宝被打扮一新送到新房,郑氏难得的跟着来凑热闹。 她很少出门,出门基本上也都是去隔壁白老爷家窜门,这样来村里人家做客还是第一次。 钱氏也怕她不自在,便让小钱氏领着她在新房里和满宝的闺房里坐,两间房便在左右,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进满宝的房间,郑氏要是不耐烦应付人,转身去满宝的房间就好。 郑氏也体会到了周家的贴心,和小钱氏笑道:“我看着两个孩子就好,嫂子去忙吧。” 虽然满宝叫小钱氏嫂子,可让她叫小钱氏低一辈还真不自在,所以干脆各自论各自的吧。 不说白善宝,满宝都是第一次做滚床童子,因此好奇得不行。 他们当然不是在床上滚一滚就可以了的,他们还要在床上躺着睡觉呢,反正现在新床是他们的,大人们说了,只要不是把床给拆了,随便他们。 因为去年年底进新房的时候刚买了新的被褥,钱氏便只给他们新添了一床喜被,但之前的被子却换了被套。 两床红色的被子铺在床上,此时天气不是特别热,但也绝对不冷,满宝他们在床上玩了一下就出汗了。 偏又到了中午午睡的时候,他们刚吃完午食,免不了犯困。 于是满宝把被子一踢,躺在枕头上就打了一个哈欠想睡觉。 白善宝也困,但他还知道礼貌,爬起来想下床。 郑氏知道滚床的规矩,连忙拦住他道:“想睡了就在喜床上睡吧。” 白善宝昨晚被叮嘱了许久,本来就睡不够,这会儿困得眼泪都快下来了,便有些发脾气,“可这不是我家。” “这是满宝家,你看,满宝就睡了,你们不是好朋友吗,她也经常在我们家午睡的,”郑氏哄他道:“没什么的,快睡吧,梦里要是见到白胡子爷爷,就和他许愿,让他保佑新人生一双你和满宝一样聪明伶俐的儿女。” 白善宝好奇的问,“我会见到白胡子爷爷吗?” 郑氏笃定道:“会的。” 白善宝这才躺下,满宝已经摊着手脚睡着了,昨天晚上她也玩了很晚,此时不免打起了小鼾。 白善宝躺在满宝身边,可能是被她影响,也有可能是孩子本来就入睡快,前头还和郑氏说话,一句话的功夫他就紧闭着眼睛睡着了。 郑氏见了微微一笑,将被他们踢开的喜被叠好放在一边,拿了蒲扇轻轻地给俩人扇风。 两个孩子睡得更香了。 当地流行的是傍晚娶亲。 周四郎在家里用过午食才领着亲朋出门去迎亲的,而同样的,女方家也会给上门来的亲朋准备午食,等新郎上门迎亲,敬酒过后才能带新娘子离开。 基本上,只要在申正前回到男方家就好。 而在请时的时候,道长都会在午时和申正之间为新人指定他们的吉时,既可以完成两边的俗礼,也能兼顾天时。 不错,我当地民众就是这么灵活。 周四郎和方小娘子的吉时在申时,所以他们只要在申时前回到家里拜堂就行。 等外面敲锣打鼓的把新郎新娘迎回来时,满宝和白善宝都睡了一觉起来了,俩人听到动静,立即爬起来跳下床就要往外跑。 这下郑氏不拦着他们了,还跟在他们身后出去凑了一把热闹。 看到新娘子踏过火盆,和周四郎一起朝坐在高堂上的老周头和钱氏拜下去,满宝跟着大家一起哦哦的叫着,虽然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叫,但这么叫着就是好开心的样子。 白善宝当然也一样的。 大家一起起哄看新郎新娘拜过天地高堂,便一起簇拥着他们往新房去。 小钱氏焦急的从新房里跑出来,看到俩孩子手拉着手还要往大门跑,连忙一把拉住他们,一手拉住一人道:“跑去哪儿?赶紧回去滚床。” 郑氏终于也摆脱了热情的村民走上来,歉意道:“两个孩子一出门就拉不住了……” 小钱氏深有体会,安抚她道:“没事,没事,他们两个就跟小牛犊似的,你能抓住才怪呢。” 她对这两个捣蛋鬼可不要太熟。 小钱氏一手一个的把他们拎回到新房,让他们爬到床上,将重新铺好的床从床头滚到了床尾,又从床尾滚到床头,这才满意的让他们下来。 其实照他们这里的习俗,最好晚上滚床童子也在喜床上睡最好,不过…… 看了一眼俩孩子,想到他们一贯的丰功伟绩,钱氏决定算了。 于是她连忙拿出两个红封,一个给满宝,一个给白小公子,笑道:“好啦,你们现在可以出去玩了。” 满宝和白善宝欢呼一声,手拉着手就往外冲,郑氏伸出的手直接从白善宝的衣角滑过,得,她又没抓住孩子。 小钱氏安慰她,“没事,小公子和村里的孩子都熟的很,他们不会打架的,让他们玩去吧。” ☆.第二百章 新媳妇 因为钱家请白善宝做滚床童子的原因,两家相交更加亲密,这次来吃喜酒,郑氏也随了一份不轻的礼钱,虽然在她看来很轻,已经是顾及双方的家庭条件稍做修改了。 没想到还是让周家吓得不轻。 等吃过晚食,闹完洞房他们要走时,钱氏又给白善宝随了一个红封,算是将他们给的礼钱给还回去了。 郑氏要推辞,钱氏就笑道:“这是我们这儿的习俗,给滚床童子的红封要成双。” 郑氏一听,这才让儿子收下,然后牵着他的手回家。 白善宝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婚礼,一整天都玩得很高兴,牵着母亲的手也一蹦一跳的。 郑氏笑问他,“是陇州老家的喜宴好玩,还是这儿的喜宴好玩儿?” “这儿的好玩儿,”白善宝想也不想道:“在陇州,他们都不跟我玩儿,还不让我进新房。” 郑氏闻言,心内一伤,牵紧了儿子的手,再一次觉得当初婆母决定离开陇州是正确的决定。 虽然这里族人只有白立一家,其余亲朋好友都不在,这样的日子也无聊了些,但也安逸很多,相比在陇州的劳心费力,显然还是这儿的生活学习环境对儿子更好。 满宝站在门口目送她的好朋友消失在夜幕之中,转身就朝母亲伸手,眼巴巴的道:“娘,我也是滚床童子。” 钱氏沉默了一下,看向小钱氏。 小钱氏连忙从身上找出一个小红封来。 钱氏就把红封给她,满宝喜滋滋的,根本没发现她这个红封比白善宝的要小很多很多。 她把两个红封都抱在怀里,和母亲挥手道别,“我要回屋睡觉了。” “去吧,去吧。” 此时天已经黑了,大部分客人都散了,只有小部分还在喝酒耍闹,钱氏也不赶客,让几个儿子陪着,然后扶着小钱氏的手回屋休息。 一连两天,她也忙得够呛。 钱氏可以休息了,但小钱氏却不行,她带着两个妯娌和大姑子一起把桌椅板凳都收好,还要把碗筷都清洗出来,院子打扫好。 当然,因为天黑了,做的并不精细,只是粗略的收拾,然后大家就各自回屋休息。 只留院子里的几盏红灯笼照着院子,周大郎他们陪着剩下的客人喝酒猜拳。 春忙结束,且乡下地方酒水很贵,难得有敞开喝的机会,不仅留下的客人,就是周大郎几个兄弟都不太舍得马上去睡觉。 老周头都坐在酒桌上没下来呢。 周五郎也拉着老六想要凑热闹,不过让周大郎给赶回去了,理由是,毛都没长齐,喝什么酒? 第二天满宝是被外面的嘈杂声吵醒的,她推开窗户往外看了一眼,就见六哥一边打呵欠一边在扫地。 这边小院还好,最忙的是隔壁的大院,因为厨房在那边,此时小钱氏已经带着人把昨天剩的菜都收拾好。 因为天热,此时的菜留不久,剩菜最多只能吃三天。 所以留够家里吃的,剩下的都要分给左邻右舍以及比较亲近的亲戚。 比如他们家三个老舅。 还给左邻右舍桌椅板凳时要拿一些剩菜过去,还碗筷也要拿一些…… 不能这家轻了,那家重了…… 虽然是剩菜,但因为是喜宴,舍得放油水,又有肉,所以还是很受欢迎的。 满宝就不是很舍得送人。 她才洗漱完,蹬蹬的跑进厨房,就这也想留下来吃,那也想留下来吃。 剩菜并不是很多,也就勉强能分给一些亲近的人家而已。 小钱氏本来就有些焦头烂额,满宝这个小东西还总是在她脚边转来转去,她就忍不住把人往外推,“这是厨房,赶紧外边去。” 满宝看着一碗剩菜道:“这有豚脚,我想吃……这是鱼脑袋,我也想吃……” 冯氏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和她道:“都给你吃,都给你吃,快出去吧。” 一转身却把东西放进篮子里,一会儿要拿去送人的。 冯氏见她嘟起嘴巴,就笑道:“都有给你留着的,等把东西还给人家,一会儿你四嫂醒了就给你热菜,你再在厨房里乱转,一会儿大嫂生气了啥也不给你吃。” 这个家里,满宝只怕两个人,一是她娘钱氏,二就是她大嫂小钱氏了。 闻言立即就往外跑。 小钱氏一边分派剩菜一边道:“真是烦死了,越大越不听话。” 就连何氏都听得出她语气中的疼爱,闻言笑道:“那也是你宠的。” 正往碗里给满宝夹好肉好鱼的小钱氏手僵了一下,然后若无其事的道:“我才没宠她呢,都是她自己机灵的。” 话是这么说,她还是往外看了一眼,见新媳妇还没过来,便知道是没起床,想着满宝早食一向吃得比大家早,便把挑好的肉给放到一边,决定先给她煮点东西吃。 当然,一大早的吃太油也不好,所以她往釜里加了水,又加了两把米,等煮得米开了,这才把鱼放进去,又把瘦肉剁碎了丢进去,加了一点儿葱花和盐。 冯氏和何氏在一旁看着:…… 俩人吸了吸鼻子间飘的香味,冯氏忍不住道:“大嫂,你这饭菜到底是怎么煮的,明明我们和你一样的煮法,可就是做不来这样的味道。” 何氏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每次轮到大嫂做饭,家里的饭菜是吃得最干净的,特别是满宝,我们做菜的时候她就只吃大半碗,轮到大嫂……” 每次看到满宝腆着小肚子的模样,何氏就忍不住嘀咕,明明大家放的油盐都差不多的。 钱氏笑了笑道:“熟能生巧嘛,可能满宝说得对,我天生就会做饭,就好比三弟妹,天生针线手艺就强些。” 冯氏就叹气,“那我就惨了,做饭比不上大嫂,针线比不上三弟妹。” 小钱氏笑道:“你能说会道就行。” 正说着话,一道声音响起,“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 三妯娌看去,便见方小娘子红着脸站在门口,不好意思的道:“我,我起晚了……” 冯氏和何氏一时没动静,小钱氏就洗了洗手,笑着上前牵她,“没晚,没晚,还没到吃早食的时间呢,新媳妇都这样,快进来……” ☆.第二百零一章 妯娌(云起推荐票18万加更) 按照规矩,新媳妇要负责进门后第一天的饭菜,一是尽孝心正名,二则是要让婆家看一看她的手艺。 但周家对方氏来说是陌生的家庭,陌生的环境,虽然定亲以后她跟她娘或大嫂来过周家几次,但那会儿她是客人,基本上除了堂屋,也就在厨房门口站过。 而且两家的饮食习惯,东西的摆放习惯等肯定是不一样的。 所以方氏被拉进去时有些束手束脚。 胡思乱想间,周四郎不知道从哪儿钻进厨房,叫道:“大嫂,你煮什么了这么香?” 这种味道一定不可能是二嫂三嫂做出来的,所以周四郎目标很明确。 周四郎走到方氏身边,探着头四处看了一下,目光很快定在那个小釜上,问道:“这是什么?” 小钱氏拍掉他的手,道:“给满宝炖的粥,话说你们早食想吃什么?” 小钱氏大概知道他是为什么来这儿,也不避讳,直接问。 周四郎张口就想说烙饼,他大嫂烙的饼那可是一绝,县城里卖的都没有她做的好吃。 不过眼角的余光看到妻子,他便用力的把话咽回去,明天吧,今天可是他的新媳妇下厨。 所以想了想,周四郎选了一个最简单的,“就煮粥吧,再把家里剩下的热菜热一热就差不多了。” 方氏感激的抬头看了他一眼。 周四郎对她咧嘴一笑,左右看了看,问道:“嫂子,昨天有剩饭吗?要是有,干脆把剩饭煮成稀饭就行了。” 冯氏忍不住笑出声来,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小钱氏就把周四郎给赶出去了。 尽出馊主意,虽然家里剩菜多是要热来吃的,但这样懒惰的做法,方氏真的照做了,她不知道家里其他人怎么想,但在公婆那里,方氏留下的印象一定不会太好。 小钱氏就拉着小方氏的手笑道:“别听她的,这小子讨打,哪有新媳妇第一天进门只给剩菜的?家里有新鲜的菜的,还有昨天剩下的生豆腐,现在还泡在水里呢,你想怎么做?” 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方氏总算是拉回了理智,她能被钱氏认同,除了行事大方,便是能干这一项了。 理智一回笼,她便知道刚才有多犯蠢了,她脸色微红,连忙道:“那我挑些好肉和菜蔬煮了,再炖个豆腐,再选些剩菜热了……” 方氏左右看了看,问道:“米在哪儿,我先来蒸米饭吧。” 那可不行,喜宴的消耗够多了,以公爹的脾性,今天早食真的吃白米饭,他能心疼死。 小钱氏见她大手大脚,便知道是家里做姑娘的习惯,她连忙轻声细语的教她。 家里昨天也是有剩饭的,正如周四郎所说,煮开了做稀饭是最简单的法子。 但太简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小钱氏教她怎么在釜上加一层蒸笼,将剩饭放进蒸笼里,盖上盖子,不一会儿饭就热出来了。 虽然过了一晚上,但水蒸气一蒸开,一团一团的饭慢慢松软散开,看着也很好的,当然吃着也很好吃就是了。 剩下的饭则可以煮成稀饭,现在天气热,吃过了饭再喝一碗稀粥也不错的。 反正这剩饭留不久,不做出来,等过了正午恐怕真的要有味道了。 其实稀粥也有很多做法的,比如打两个鸡蛋下去做成蛋花……小孩子是很喜欢吃的。 不过看了一眼新媳妇,小钱氏觉得还是算了,今天中规中矩,只要不犯错就行。 周喜从菜园里拿了菜回来,方氏感激的对她笑笑,然后脸更红了,她好像是家里起得最晚的,刚才她还在院子里看见小姑子了。 在大姑子和三个妯娌的帮助下,方氏做好了她来周家后的第一顿饭。 当然,速度上慢了点儿,小钱氏趁着她做菜的空隙给满宝盛了一大碗熬好的粥,然后让她吃去。 钱氏看到了,就道:“煮得多吗,给孩子们都分一些。” 小钱氏就道:“没有多少,我想着剩下的一碗留着,满宝肚子小,早食吃的不多,正午恐怕还要吃一些。” 钱氏想了想,也不太敢让满宝跟他们吃太混杂的剩菜,于是点头。 满宝就先吃了一碗有鱼又有肉的葱花粥,不过鱼肉已经去骨,再一炖,直接就在粥里散开了。 肉也被切得碎碎的,满宝虽能吃到肉味,粥也很好吃,但总觉得不够尽兴。 于是四嫂做好早食后,满宝也抱着自己的碗坐了上去。 钱氏看了她一眼,等人到齐后就让周四郎领着方氏一一认过人,方氏来过周家几次,因此周家人全都见过。 但最熟的还是大头和满宝。 前者是因为代替周五郎给她送了好几个月的小礼物,后者则是每次她和周四郎约会,她都是被委派跟着的借口。 比如“满宝,带你方姐姐出去走走。” 再比如,“二妞,带满宝出去玩一玩。” 方氏见过所有人,钱氏就示意大家坐下吃饭,乡下没那么多规矩,做好了饭菜都是一起吃的,也就周家人多,有可能会分成两桌。 小钱氏盛饭时看了一眼满宝的小肚子,没给她盛饭,而是给她盛了半碗粥。 满宝对着桌子上的剩菜流口水,伸出筷子想吃,不说钱氏,小钱氏都打了她的手一下,给她夹了一块新鲜的豆腐,道:“吃新鲜的。” 满宝嘟了嘟嘴,却不得不听话。 方氏好奇的看了她一眼,周四郎见了就解释道:“满宝身体不好,肠胃弱,这些过夜的东西不给她吃。” 其实周四郎觉得没问题的,满宝现在白白胖胖的,身体好了许多,一年也就咳嗽一两次,要不是去年那场发烧太过凶险,他都快忘了她小时候是多磨人了。 总之,他觉得满宝身体应该已经好了,别看这些是剩菜,那也是肉,又有油水,吃了还容易胖呢,多好。 方氏却把这话记在了心里,难怪大嫂会单独给做一份粥。 因为周四郎成亲,满宝请了两天假,吃过早食她就往外跑,跑到路口才想起来今天白善宝上学去了,恐怕没空陪她玩儿。 ☆.第二百零二章 天热(云起推荐票18.5万的加更) 满宝便在村子里晃悠起来,发现她和村里同龄的小孩并不是很熟,她冲他们跑过去,他们远远的看见了就跑。 满宝走了一阵就索然无味起来,干脆跑回家整理小书箱,和钱氏道:“娘,我上学去了。” 钱氏点头,“去吧,去吧,今天累不累?” 她是怕小闺女玩疯了太累才多请一天假的,她要是想去,她自然是支持的。 满宝就摇头,“一点儿也不累。” “那就去吧。” 满宝背着小书箱跑到学堂,从学堂后门溜了进去,站在讲台上的先生看见了当没看见,不过对小弟子这欲盖弥彰的动作很是无语。 你坐在第一排的位置,为什么要从后门进? 满宝一进门,才往前走了两步便也意识到了,但门都进了,要退出去是不可能的。 她便红着脸,背着书箱穿过一桌桌同学往前走。 大家纷纷惊讶的看着她,得,她这下别说是“溜”进去了,简直是声势浩大的闯进来的。 听到后面传来的嘈杂声,假装眼睛不好,背过身去找书的庄先生无奈的回身。 师徒两个目光对上,满宝露出讨好的笑容,招手道:“先生,我回来上课了。” 庄先生扫了一眼嘈杂议论的学生,严肃的颔首道:“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来,将书本打开……” 白善宝冲着满宝挤眉弄眼,干嘛想不开来上学? 满宝回他一个眼神:因为无聊呀。 白善宝表示很惋惜,他还想多请假一天在家睡觉呢,不过他祖母不允许。 于是他挤眉弄眼的问满宝:新郎和新娘好玩吗? 他还是很喜欢昨天晚上闹洞房时在新房里玩的小游戏的。 奈何这个眼神传递的信息太过复杂,满宝没有读懂,而且她看到先生看了他们一眼,于是她不再理他,而是打开书本,正襟危坐的听课。 白善宝有些惋惜,他素来好动,心里一有疑问就坐不住,就跟屁股底下烧了火一样左右动起来。 惹得庄先生看了他好几眼,后来见他实在是坐不住,就点了他的名,让他起来读书,先把他要讲的课本读两遍,纠正他的断句,再问他含义,这么一折腾,白善宝飘忽的心思总算是回归了。 一直到下课,白善宝收好了书才想起来自己之前想问的问题,“新郎和新娘好玩吗?” “好玩呀,你昨天不是都和我们一起玩了吗?” “我是说今天。” 满宝道:“今天没有婚礼了,方姐姐已经是我四嫂了。” “没有婚礼就不好玩了吗?”白善宝偏头,“你家好歹多了一个人吧,你都没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 满宝想了想道:“没感觉,就不知道我四嫂做的饭菜好不好吃,我希望她的手艺和我大嫂的一样好,这样轮一遍我能有两天可以吃到好吃的。” 家里只有三口人的白善宝简直不能理解。 但方氏的到来对满宝几个孩子的影响还真不大,周家人口太多了,孩子们依然每天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剩下的时间自己玩。 要说最大的影响,那就是以前喜欢带他们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的四叔突然就不太和他们一起行动了。 叫他十次,他只有两次会答应跟他们一起上树下河。 所以还是挺惋惜的。 方氏刚进门,钱氏并没有立即给她排任务,而是让她给小钱氏四个打下手,钱氏看了几天,见她渐渐熟悉家务,这才让她排进去,从今以后,小钱氏她们分担的家务会更少,也轮得更久。 人多就是这点好处,就连小钱氏都暗暗期盼着老五娶媳妇,到那时,她们恐怕要分成两组来轮流完成家务了,那会儿留给她们的空闲时间会更多。 空闲时间一下来,何氏就开始把心力放在开荒的荒地上,带着一群孩子将地里的草都除了,又多上了一层肥。 小钱氏则问过她们,最后拉着冯氏一起做起豆腐来。 当然,她之所以会拉冯氏一起做豆腐,是因为豆腐要由周二郎挑出去卖,得的钱交了公后两房平分。 因为磨豆子挑水这样的重活儿是周大郎做的,而且要说做豆腐,还是小钱氏为主,冯氏打下手。 没办法,虽然方法是一样的,但如果让冯氏来点豆腐,味道还是有些差别的。 明明是一样的手法,但就是这么奇怪呢? 豆腐在县城里出奇的好卖,每次周二郎带去的都能卖光,连带着他的竹编生意都好了些。 但这种状况也只维持到了五月中旬。 端午过后太阳一直高照,闷热得不行,满宝每天从学堂里回来衣服都要湿一小半,可见温度之高。 一连十天都是高温天气,周大郎还担心田里的水干,伤害到水稻,但老周头却是忧心暴雨。 村里一些老人聚在一起,每天就眯着眼看天上的云和太阳,惹得下学回来的满宝看见,也学着抬头看。 最后眼都快看花了也没看出什么来。 她就虚心请教她老爹,“爹,你们看什么呢?” 老周头将目光从天上收回来,道:“看云。” 满宝再次抬头看,道:“现在的云没有我之前看的好看。” 老周头愁得眉毛都皱起来了,他问旁边的老伙计,“看这天,是要下大暴雨啊。” “想是这么想,可谁知道它下不下呢,”他年纪比老周头还大一些,坐在树下的石头上道:“四五天前就说要下大雨,毕竟那么闷热,结果也没下,这几天一日比一日闷,眼看着乌云飘过,但一阵风过来又把它吹散了,所以再看看吧。” 老周头有些忧心,“要不先清理一下小湾那边的沟渠吧。” “你和村长说去,这么大热的天,谁乐意扛着锄头去挖沟渠?” 老周头素来不爱出头,闻言沉默了一下,但一低头对上小闺女亮晶晶,好奇的眼睛,他沉吟了一下,还是去找村长说了一声。 不过正如老伙计说的,现在天气太热了,河里的水位又不是非常高,村里的青壮都不太乐意去清理沟渠。 这样的天,他们不想着把沟渠里的水往自家的田里抢就算不错了,竟然还想让他们把田里的水放到沟渠了,这是想什么呢? 然而,意外来得猝不及防。 ☆.第二百零三章 暴雨 “啪”的一声,轰隆隆的雷声几乎在耳边炸响,满宝吓得在梦中跳了一下,然后迷迷糊糊睁开眼睛,正好天边划过一道闪电,几乎把半边天都照亮了,闪电过后才是轰隆隆的雷声。 满宝吓得哭起来。 隔壁房间的周四郎也醒了,雷声太大,他听不到满宝的哭声,但相也不知道他吓着了,于是连忙跳下床,披了衣服就跑出去。 最近因为天热,满宝睡觉的时候窗都是开着的,只是把蚊帐放下,杜绝蚊子进来。 周四郎冲进来就看到蚊帐被打开,满宝正自己坐在床上抹眼泪。 他连忙去抱她,“我送你去找娘。” 科科好无奈,它之前一直安慰宿主不要怕,但似乎效果不佳。 见周四郎抱了宿主就要往外走,科科下意识的往外扫描了一下,收集到的数据对她很不妙,空气中游离的水分子过于厚重,正上空似乎正好有雷雨云团,且还不小…… 它立即阻止宿主,“宿主,你最好不要出屋,至少不能跑出屋檐下。” 满宝被周四郎抱着,没那么害怕了,“为什么?” 科科严肃的道:“因为闪电有很大概率会击中人。” 说着话,周四郎已经把满宝的窗户给关上了,然后抱了她就往屋外走,满宝立即道:“我不去找娘。” 周四郎发愁,“不去找娘,你晚上跟谁睡啊。” 满宝看他。 周四郎咳起来,道:“不行,我要陪你四嫂。” 满宝就哼了一声,扭过头去不理他。 周四郎没办法,还是抱着满宝出去,家里其他人也惊醒了,隔着一道墙,老周头大声问,“谁去接满宝了?” 周四郎喊道:“我,我把她抱我屋里去了。” 满宝立即也喊,“爹,你们别出门了,小心被雷劈!” 周四郎:…… 老周头:…… 醒过来的众人:…… 本来已经担心的披了衣服要去接她的老周头立即转身就回屋,把门窗关好,他要是去接她,他跟她姓! 新房子建成以后,大头和二头三头分了一个房间,大丫和二丫也分了一个房间。 而三丫和四头因为年纪还小,还跟住父母住。 此时他们听到声音就趴在窗口那里往外看,就着时不时闪过的闪电看到小姑被四叔抱着。 二头就哈哈笑起来,羞她道:“小姑是胆小鬼。” 满宝气坏了,捏着拳头吼回去,“你才是胆小鬼呢。” 二丫站在满宝这边,在屋里喊了一声,“小姑,等我去帮你揍他。” 这么一闹腾,隔壁院子的大人们听见,本来已经要跑过来接孩子们过去的周大郎周二郎也转身回屋了。 算了,孩子们一看就不怕,没必要把他们接过来了。 周大郎在那边吼了一嗓子,让他们老实睡觉。 然而被雷声吵醒的人肯定睡不着了,更何况,闪电雷鸣之后,几乎是周四郎刚把满宝抱到自个的房间,一阵狂风吹过,雨滴伴随着狂风就噼里啪啦的往下砸。 他的窗户没关,雨直接扫进来。 他和方氏都吓得不轻,连忙跑过去关窗,才把窗户关上,俩人就全湿了,没办法,风雨都太大。 满宝却很高兴,刚才风将水汽吹进来,一阵凉爽,连日来的闷热一消而散。 于是她直接拍着小手笑起来。 周四郎一回头看见她乐成这样,忍不住龇牙道:“看我被淋湿很好玩吗?” 满宝却很羡慕他,“我都想去淋雨呢。” 周四郎送给她一个白眼,和妻子把衣服换了,这才把飘进来的雨水都擦干。 外面依然是电闪雷鸣,雨滴噼里啪啦的打在屋顶上,地上,然后将屋内的热气带走。 他打了一个哈欠,看向满宝,发现她已经闭着眼睛要睡着了。 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她把满宝抱上床,直接把人推到床的最里面,这才示意方氏上床睡觉。 方氏脸有些红,看了眼已经打起小鼾的满宝,松了一口气,她朝窗口看了一眼,但什么都没看到,可外面的风声雨声却好似砸在自己的耳边,偶尔透过窗户缝隙,天幕中闪过的闪电几乎能把屋子照亮。 虽然只有一瞬。 她有些忧心,“这雨下得也太大了吧?” 周四郎打了一个哈欠,不在意的道:“这种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再过一会儿应该就停了。” 夏天的雨都这样,不论大小都是一阵一阵的。 可是这一次好似出乎周四郎的预料了,雨从半夜开始下起,一直到天亮都没有停下的样子。 雷电已经消失,可天上压着厚厚地,看不到边际的云层,就是最小的雨,那也是淅淅沥沥一直没断过,更别说隔一会儿就刮起狂风,那时落下的雨就跟天上有人拿着水盆在往下倒一样,哗哗的…… 满宝早就醒了,正趴在窗口往外看。 这么大的雨,去上学是不可能了。 说到上学…… 满宝看了眼自家院子里已经没过脚背的积水,微微一愣后跳起来,叫道:“先生,先生怎么办?” 方氏吓了一跳,问道:“什么先生怎么办?” “先生的小院子离河边很近,这么多水,他会不会有事?” 方氏愣了一下,马上放下手中的梳子,起身道:“我过去和你四哥说一说。” 因为下雨太大,虽然建了屋檐,但周四郎还是没让他们出门,而是自己撑了扇过去拿早食,打算分两桌吃,那边院一桌,这边院一桌。 方氏没雨伞了,直接顺着屋檐走过去,满宝眼珠子一转,悄悄的爬下椅子,穿了鞋子趴在门口,等四嫂转过转角便跳出去,也跟在她后面蹦蹦跳跳的往那边跑。 关键是她走都不好好走,因为人小平衡度有限,总会不小心一脚猜到屋檐外的水坑里,等满宝跑过去的时候,不仅鞋子湿了,连半边衣服都湿了。 钱氏一边把她拽过去换衣服,一边道:“你爹让你四哥去学堂看了,你说你怎么这么不省心,乖乖在那边等着消息不行吗?” 钱氏想了想道:“我估摸着这雨还有的下,干脆这几天你搬回来……” “不要,”满宝已经拥有过独立的房间,自然不乐意再和父母睡了,立即道:“我不怕的,打雷闪电都不怕。” “你四哥说你昨天哭鼻子了。” “那是四哥气我的,他骂我!”满宝告恶状,还道:“昨晚四哥差点把我踢下床呢,我再不要跟他睡了,我要自己睡!” 钱氏:“……你四哥说他今天醒来的时候自己在床底下,你四嫂都被你踢到床沿了。” 满宝心虚的喊道:“他撒谎,我睡觉很老实的。” ☆.第二百零四章 连雨(云起推荐票19万的加更) 一个晚上的水当然是淹不到学堂的,毕竟距离河边还是很有一段距离的。 所以跑过去探望的周四郎很快就回来,只是一去一回,哪怕是撑着雨伞,他也湿透了。 不过天气不冷,他不是很在意的一擦,道:“先生让我回来了,白家也派了人过去,说是等雨停了就暂且搬到白家,不过庄先生似乎不太愿意,婉拒了。” 不过他回来前白家的人还在那儿,村长家等村里几户有孩子在那里读书的人家都派了人过去看。 老周头点点头,道:“不管去不去,等雨停了你再去看一下,要是搬,你就搭把手,庄先生院子里的那些家具和书肯定也要搬的。” 周四郎应下。 然而他们都太乐观了,从早上开始,这场雨就没有真正的停过,哪怕最小的时候也飞扬着细雨,不大,却恼人。 然后不到三刻钟又开始变大,最大的时候,和昨天晚上一样电闪雷鸣,明明应该是天光大亮的下午,却黑云压下,就跟夜色降临一样。 老周头坐在门槛上,抬头看着乌压压的黑云,表情越发凝重。 满宝就坐在他身边,也抬着头看乌云,就和昨天他们父女两在村口大榕树下抬头看天的姿势差不多。 一夜暴雨过去,雨又重新小了下来,周家的大门被拍响,都不用开门,来人走到院墙边踮起脚尖往里探头,叫道:“叔公,开门啊,我是大柱。” 周六郎抢先跳下水跑去开门。 周大柱都没进门,直接站在外面喊,“叔公,我爹让每家出一个人去清理小湾和大湾那边的沟渠。” 周四郎咋舌,“下着雨呢。” 周大柱苦笑,“不去不行啊,响午时我爹趁着雨小去看了一眼,路上的水,河里溢出来的水都灌进去了,有些田低,禾苗都被淹了一半了,你家东头那块田,有这么大一块全被冲垮了。” 老周头一听,坐不住了,他想了想道:“老大,你去,老二,你带着老三和老四穿上蓑衣去看一看,每块田都要看……算了,我跟你们一块儿去。” “家里的蓑衣不够吧……” 老周头不管他们,自己先拿了一身,想了想和他们道:“这雨也不是很大,你们年轻,淋一淋没事。” 周大郎和一众兄弟:…… 钱氏闻言从屋里出来,瞪了他一眼道:“地里现在滑得很,你一把年纪了跟着凑什么热闹?让老二和老三去,老大,你跟着村里去清理沟渠。” 爹和娘的话,他们当然是听娘的。 周二郎默默地把蓑衣从老爹手里扯走,满宝跃跃欲试,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她娘点了一下脑袋:“你少给我动歪脑筋,要让我知道你出去淋雨,我打烂你的屁股。” 满宝下意识的捂住屁股,默默地回屋去了。 她觉得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了,于是和科科聊天,“你说这雨要下多久啊?” 科科沉默许久,最后道:“我做不到预测天气,但从目前扫描到的云层分布情况和大气水分子的活跃情况来看,保守估计至少要下三天。” 满宝眼睛一亮,“那我岂不是能放三天假?” 科科:…… 满宝高兴了一下,然后又垮下肩膀道:“可是下雨不能出去玩也好无聊呀,还不如去上学呢。” 科科松了一口气,幸亏它的宿主不完全是咸鱼。 “是的,而且这样的暴雨对当下的生产经营有很大的破坏性,宿主还是应该想着尽快让雨停下。” 满宝惊呆了,“我能让它停下?” “……不能。” 就算是在未来,这样大规模的雷雨云层,想要驱散它也很有风险,如果小一些……不对,不对,它是收集系统,就算是小一些也不可能。 “那就只能求天尊老爷了。”满宝走到门槛边坐下,双手抱在一起抬头看天,许愿道:“天尊老爷,你快别下雨了,我都快愁死了。” 可能天尊老爷没听到满宝的话,雨一直下到傍晚,短暂的停了一下,又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来。 等他们吃完晚食各回各屋,几乎要睡着时,外面就哗啦哗啦的下起大暴雨来。 满宝睁开迷迷蒙蒙的眼睛,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听着外面的倾盆大雨,她这才开始从心底忧虑起来,不会真的像科科说的那样发大水吧? 可是她不会游泳啊,到时候被水冲走了怎么办? 要不要先去找爹娘,到时候可以直接抱着爹的胳膊…… 满宝胡思乱想着,渐渐又睡着了,还在梦里梦见自己被水哗啦一下就拍到了河底,她蹬的一下踹了一下腿,然后就醒过来了。 睁开眼睛往外一看,外面已经有了光,但依然在下雨。 这一场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庄先生。 他虽然满腹忧虑,但也没空想太多,因为河水暴涨,已经到了学堂门前,再涨就要淹到学堂里了。 他不得不听白老爷的建议,带着小院里的家具和书籍都暂时搬到白家去。 好在,这会儿已经是第三天,虽然雨水也多,但不像之前一样一整天都在下雨,而是改成一阵一阵的,有时候还会出一会儿太阳。 但看着天边翻腾的乌云,庄先生并不觉得情况好多少。 他很忧虑,来凑热闹,不,来帮忙的满宝也很忧虑,见先生也跟她爹一样抬头看天,她也抬头,“先生,这雨是不是还要再下三天?” 再下三天是科科再次扫描过后的结论,不过它也说,降雨量会有所减少。 但对于已经快要被淹的七里村来说,这也不算是啥好消息。 因为就算降雨量减少了,降雨的时间却还是很长。 庄先生叹了一口气,道:“难说,要是再下,上游的堤坝恐怕承受不住了。” “去年才修的。” “是啊,应该庆幸去年修补了,要不然……” 不然,第一个晚上七里村就被淹了。 庄先生看着乌压压的黑云,沉声道:“七里村的情况还好,但不知别的地方怎么样?” 满宝就叹气,“可惜我们没有翅膀,不然可以飞着去看。” 任是庄先生满腹忧愁,此时也忍不住笑,摸着她的小脑袋乐道:“真是个孩子,下雨天鸟哪敢往外飞?你就是有翅膀,下了雨也飞不出去的。” 满宝琢磨了一下,还真是,想了想便道:“那有个千里耳?这样可以听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人说话,这样就知道下不下雨了。” 庄先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然后道:“明天雨一停你就过来读书吧,我给你和白善白诚补课。 满宝一呆。 ☆.第二百零五章 决堤(云起推荐票19.5万的加更) 凌晨时分,耳边传来啪的一声巨响,满宝最近对巨大的声音已经免疫,翻了一个身便继续睡。 因为连日暴雨,钱氏不放心她,这两天她又搬回了竹屏隔开的小床里睡觉,或许是因为知道父母就在身边,她抱着被子很快又睡熟了。 但不一会儿,周家的大门就被人砰砰的敲响,来客生怕他们听不见,还大喊,“金叔,大郎,快开门!” 周大郎,周二郎和周三郎屋里都传来了动静,周大郎含糊的应了一声,摸黑去开门。 满宝揉着眼睛爬起来,就见她爹披着衣服也往外走,就迷迷糊糊的问,“怎么了?” 钱氏把她按到床上,拍着她的后背安抚道:“没事,没事,快睡吧。” 耳朵却支了起来听外面的动静。 满宝打了一个哈欠,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了。 周大郎把门开了,问,“怎么了?” 来人摸了一把脸上的飞溅过来的雨水,道:“大亮家房子塌了,人埋里面了。” 周大郎一惊,连忙问道:“人没事吧?” “已经在挖了,大亮那小子没事,就是被堵在里面出不来,可他爹娘睡的那间屋是整个往下塌的,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这下可不是一家出一个劳力的事了,从周大郎到周四郎,甚至是老周头都赶紧冒雨去救人。 周大亮家是泥草混合做的泥房,很久以前,屋顶有一半是用瓦片的,后来瓦片有损,慢慢就用茅草又搭了一层。 尤其是最近雨多,屋里漏水严重,大亮家就往上换了一次茅草,可没想到雨太大了,也有可能是房子太久远了,房梁的木朽了,而泥墙这几天被风刮雨浸,啪的一下就倒了。 刚才满宝听到的巨大动静并不是打雷,而是屋子倒了。 还是周大亮醒过来,把压在身上的茅草撑开一点儿,大喊了几声邻居才知道的,然后赶紧叫人救人。 整个村子的人都醒了,村长指挥着大家把木头,茅草,瓦片和墙搬开,先把有声的人救出来,再去挖没声的。 和周大亮家一样年久失修的人家则是连孩子都不敢给睡了,抱出院子,生怕自家的房子也塌了。 周大亮是周四郎的好朋友,他就是被茅草和瓦片砸了一下,身上有些擦伤,他媳妇就睡在他旁边,也没多大事,可爹娘那边情况就比较严重了。 因为外头叫了好几声,老两口都没有应声。 他跪在地上,整个人都愣愣的。 雨只小了一下,很快又噼里啪啦的大起来,村里不少人家的房子都发现了问题,有一家甚至墙体开裂,检查到这点的男主人往墙壁上踢了一脚,本意是想看看它还结不结实,结果一脚下去墙就塌了。 站在他旁边的媳妇一呆,然后就气得和他打起来,村里又是一阵鬼哭狼嚎。 天微微有些亮的时候,周大亮家里人都挖出来了,他爹整个人都砸懵了,额头上有些出血,他娘却是吓晕的,整个人都有些哆嗦,这时候山路难走,他们是不可能出去请大夫的。 但也有略懂一些的老人用力的按了一下他们的人中,老两口便陆续醒了过来。 他们夫妻两个运气好,砸下来的房梁正好架在了床头的柜子上,而稀里哗啦砸下来的茅草和瓦片虽然把他们砸得不轻,却没有伤及骨头。 村长松了一口气,只要人没事就好。 而此时,罗江县城里睡得正香的县令也被砸门的给叫醒了。 县丞顾不得这是县令的内宅,直接跑到他的门外,等听到屋里有动静后就焦声道:“大人,岷江大洪决堤了。” 屋里刚起身,还有些迷糊的傅县令直接摔倒在地,他有些狼狈的爬起来,顾不得穿好衣服,啪的一下打开门,脸色大变的抓住县城,“你说哪里垮了?” “岷江,岷江啊!” 傅县令手微抖,问道:“岷江,岷江不是有飞沙堰吗?连年检修,之前更是加固过,前年刚竣工,怎么会……” 县丞冷汗直冒,“大人,现在我们不要去管岷江如何,如今暴雨不断,罗江的水也在暴涨啊,还有罗江分流的凯江,泞水河和绵远河……” 傅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狂野总统
高达之染血百合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祸国妖姬
大唐绿帽王
老师,喘给我听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