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春风里 > 第401章

第401章

的距离,琢磨过来,这是一收到消息就赶了过来呀,不然以这速度,青州城那边但凡耽误一点儿,肯定不能这时候赶到。 两位巡检带着士兵们溜溜达达的跑了上来,他们一开始只看到了宋巡检,并不打算下马,但在看到宋巡检边上站着的周满,而且对方正一脸认真看着他们的模样,俩人屁股就有些坐不住了。 对视一眼还是下马和周满行礼,“下官参见周大人。” 周满微微颔首,问道:“是路县令派你们来的,还是郭刺史派你们来的?” 俩人对视一眼后道:“是郭刺史和路县令派我们一同前来的。” 周满心里啧啧两声,看向他们身后,问道:“你们一共带了多少人来?” 李巡检道:“加上刺史府和县衙派来的衙役,一共二百五十人。” 周满很满意,“够用了。” 她转头看向宋巡检,“我带他们去与白县令汇合,你将这些人押送回去。” 宋巡检连忙道:“周大人,还是我去吧,受伤的人还需要您诊治,您看这……” “我一会儿抓两副止痛消肿的药,你让人给他熬药就行,他就是要正骨,也得等肿消了以后,先送回医署,那边还有文大人在,”又压低了声音问宋巡检,“你带他们,你能压住他们吗?” 宋巡检看了一下两位巡检,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当然压不住俩人了,没看见刚才他们连相见都不愿意下马吗? ※※※※※※※※※※※※※※※※※※※※ 作家的话 晚上七点见 ☆.第2860章 撞上 宋巡检眼巴巴的看着周满带着两支队伍与他们错身而过。 一个衙役忍不住催促,“宋巡检,我们快回去吧,平哥的腿还得治呢。” 宋巡检扫了他一眼后转身道:“走吧。” 要去东鱼庄就得从小井村和大井村的边边上通过。 因为周满的一席话,村民们对贾里长很不服,虽然他身后带着几个衙役让他们不能干什么,但言语上的冲突还是可以的。 就有村民怨恨的道:“里长,我们可都同族,孩子们做错了您告诉我们,告密算怎么回事?” “就是啊,他们成了土匪您脸上就好看吗?” “这下我们两个村丢脸死了,您就不该告密。” 已经解释了一个早上的里长心力交瘁,再次用嘶哑的声音无奈的道:“我没告密,这是县令大人自己查到的。” 没人听他的,“那周大人都说是你告密了,要不是你,县令他们怎么可能知道打劫的事?” 贾里长愤怒,再一次大喊道:“周大人明明说的是贾大郎他们自己招供了,匪首都招了,我这个做里长的还能替他们继续隐瞒吗?” 村民们全然不听,他们只认定自己认定的,也只选择相信自己想要听到的。 村长心力交瘁之时,周满带着一队大军从他们村外头的路上快步跑过。 没错,两百多人,看上去人不少了,而且每个不是带刀就是带弓箭,看着就让人很害怕。 围着里长要说法的村民们都安静了下来,沉默的看着周满带着这一队人马快速的从不远处的路上跑过去,看那方向是东鱼庄啊…… 贾里长等他们跑远了才收回视线看向村民们,很生气的道:“看到了吧?这是援军,援军懂不懂?” 他道:“北海县哪来这么多兵马?不还得从青州城里调?从青州城到我们这儿要多长时间你们知道吗?” 村民:“不知道!” 他们又没去过,怎么知道? 有很多人连县城都没去过呢。 贾里长:“……这样跑,最少也得四天往上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白县令早就和青州城那边求援,说不定在来我们村前就已经求援了!” “你们真以为小刘村就白被他们抢了吗?县衙之前一声不吭,说不定早收到了消息在查这件事,上次白县令他们来就是奔着贾大郎他们来的,走的时候顺手就把他们都给带走了,抓了匪首,剩下的人能跑得了?” 贾里长见他们沉默,呼出一口气,语重心长的道:“你们刚也看到了,县衙是能调出大军来的,要是负隅顽抗,他们围的就不是东鱼庄,而是我们大井村和小井村了。” 他问道:“你们还真打算跟着家里那个落草为寇,上山当土匪去?” 那些家里有人被抓的村民还没说话,另外一些人家不乐意了,立即喊道:“我们可是冤枉的,里长,可不能让白县令真将我们村定做匪窝啊,我们家的人可老实了。” 贾里长冷笑,“你老实?你老实昨天晚上跟他们闹什么?” 村民一噎,顿了一下后转身就走,还把家里的人拉着走,“回去了,回去了,这事不与我们相干。” 人群顿时散了一半。 还有一半迟迟不肯散去,坚持不懈的问道:“里长,白县令不会砍他们的头吧?” 还有人发愁,“家里出了一个土匪,我们还有什么名声?剩下的孩子怎么办?” “天老爷啊,我可只有一个儿子啊。” 现场一片哭声,贾里长头更疼了。 而此时,白善他们已经在东鱼庄里将名单上的青年,有一个算一个都叫到了孙里长家里。 当然,用的理由是县衙里来了人,一是训诫,二是选拔衙役,董县尉带着士兵们躲在村外没动弹。 人并没有来齐,有的人是因为不在村子里,白善也不介意,等把能叫来的人都叫来了,他便放下茶碗起身道:“走吧,出去村外试一试。” 有个青年就问:“试什么?” 他们上下打量白善,不知道他是什么人。 白善道:“我是县衙里选衙役的官吏,贾大郎说你们这些人有蛮力,做别的不行,在县城里巡街抓捕还行,所以我来选选看。” 孙里长说话的声音有点儿打颤,强壮镇定的照着白善教他的话道:“胡咧咧啥,让你们去试试就去试试。” 青年们面面相觑,但见白善已经带着人出门,他们便也只能甩着手跟上。 村子里的人看见这些人都要往边上躲开一点的,更何况现在走在前面的还是穿着官服的官差。 没错,除了白善,跟在他身边的都穿着官服呢。 走出村口,前面就是一条路,两边是林子,身后两侧则是田野…… 有几个青年隐隐觉得不对,虽然里长给出了理由,但这理由怎么想怎么不靠谱,他们最开始是很心动的,但走到这里,他们便觉得有点儿不对了。 尤其里长刚才的表现…… 于是几个青年对视一眼,迟疑的又往前面走了几步,白善察觉到他们的脚步越来越慢,他没有停下,反而加快了脚步往前走,还拖着孙里长一起,不一会儿就与他们拉开了距离…… 等走出一段,白善回身看向他们,沉声道:“县衙拘拿盗匪,所有人蹲下听命——” 一个青年听见这话,不等白善说完就大声喊道:“快跑——” 大多数人转身撒腿就跑,还有几个满脸迷茫的留在了原地,犹豫了一下后便也转身跟着跑…… 他们才跳下田野,旁边林子和麦跺里就冲出士兵,直扑他们而来, 他们直接略过刚才那些愣在原地的人,冲着那些最先动身的人去…… 最先跑的青年带着人一路跳着往前跑,身后追着一群士兵,因为对方熟悉路径,而且昨天晚上士兵们就没有休息好,只能远远的跟在后面…… 青年们跳上路,撒腿继续往前跑,一转弯就和骑着马的周满等人撞上了,他们差点儿刹不住脚往马脚下跑去…… 周满吓得勒住马,才要说话,就听到前面隐隐传来喝骂声,“奶奶的,再跑我们放箭了——” 要不是县令说这些人都是没确定的山匪,他们早就拿着弓箭直接射出去了…… 周满一听,眼睛大亮,立即冲着身后的士兵们挥手,“就是他们,拿下!” 不等李巡检俩人说话,后面的士兵呼啦啦冲上去围堵,和后面人形成了合围之势。 李巡检二人:……到底谁才是巡检啊?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2861章 回衙 “大人,跑了五个。”两队兵马合拢,一统计,发现人还是跑了五个。 白善:“跑哪儿去了?” 士兵就指向村庄,那里正聚集了一堆拿着锄头棍子的人,只是眼见这边士兵多,还都带着刀弓,所以没敢上前。 当然,士兵们也不好冲进去拿人,万一那些村民有个好歹怎么办? 白善便扭头看向孙里长。 孙里长战战兢兢的出列,只能打头走在前面,上前去劝说村民们,“乡亲们,这是县令大人,他们来此是拘拿盗匪的,你们,你们不能抗捕啊。” 人群躁动起来,不少人怀疑的看向边上的同村,“你儿子去偷抢东西了?” 对方脸色一白,立即否认,“没有!” 白善沉声道:“匪首已经招供,当中有不少人便是你们村的。” “那是污蔑。” 白善颔首:“所以本县才要请他们回县衙调查,若是假的,我自然放人。” “县衙抓了人还能放?” 周满忍不住嘀咕,“县衙的信誉是有多差呀,住牢房也是要钱的好不好,你又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养着一群无罪的人干嘛?” 白善瞥了她一眼,和村民们道:“他们要是无罪,本县抓着他们干什么?每日吃喝县衙不得付钱吗?” 有人小声嘀咕道:“为了和我们要钱?” 白善听到了,毫不客气的道:“本县出身世家,家财万贯,别说你只是一家,就是你们整个村子本县也看不上。” 村民们好似当胸中了一箭,虽然听着这话放松了一些,但心里还是很难受。 白善道:“将人交出来吧,不然本县将会追究你们的抗捕行为。” 村民们人多势众,虽然犹豫了一下,但没走开。 难道他还能把他们全都抓了吗? 白善见状,脸色一沉,扭头对一旁的孙里长道:“记下不愿后退的人的名字,回头县衙给的粮种、农具、耕牛,还有将来灾祸的赈济全部扣除。” 孙里长瞪大了眼睛,“这这这……” “与县衙对抗,包庇匪徒,平添给国家、周边百姓增加了负担和灾祸,本县没有问罪已经是网开一面,但做事总要付出代价的。”白善眯着眼睛威胁已经有些混乱的村民,沉声道:“若是敢伤官差的,一律将其拿下,入罪降籍。” 人群中陆续有人后退,有的更是直接扛着锄头就回家去了。 东鱼庄不同大井村和小井村,那两个村当土匪的人太多了,知道实情的人也多,所以都有一股匪气。 而东鱼庄村子大,涉及的人家又少一些,知道实情的人更少。 他们愿意因为同村和各种亲戚关系来帮忙,可不能把自己也折腾进牢房呀。 最后白善还是抓住了躲在村子里的五人。 然后他们不停歇的转到另一个村子去抓人。 那个村子的嫌疑人就更少了,所以白善都不用诱敌一类的政策,直接让士兵们将村子围住,然后从从容容的进去抓人。 可惜,有些人在抓捕时不在村子里,因此没抓到人,加上昨天晚上逃掉的两个,一共有八个人没抓到。 白善让董县尉带了二十个人留下寻访抓人,他则带着大军押送这些抓到的人先回县城。 他对董县尉道:“我们大张旗鼓的抓了这么多人,现在官衙和这一片百姓的关系只怕很紧张,所以你要注意不要扰民。” 他道:“你就寻访三日,三日后他们要是还没回来,你也没找到人,那就没必要再守着了。” 董县尉应下。 白善一行人回到县衙,因为抓的人太多,牢里一时还住不下这么多人,他就在县衙前院里腾出两个房间来关着剩下的人,又让人去打扫了城外的城隍庙,把剩余的人关在了城隍庙里。 抓捕人数之多算是北海县近年来最大的一次了,因此人被押送进城时,不少百姓都好奇的站在路边看。 听说是土匪,百姓们还很不可思议,“我们北海县有土匪?” “从没听说过。” “我看他们和我们差不多啊,会不会是搞错了?” “你直接说县令大人为了政绩和军功冤枉人不就完了?” “我可没这样说,这话是你说的。” “我说就我说的,我还说这是不可能的呢,要是冒领军功,何必将人活着押送回来,直接杀了挂上人头报上去不是更好吗?” “还能这样?郎君是干什么的,竟有如此见识?” “不才,只是个饭馆里说书的。” 正议论纷纷,有衙役拿着锣鼓出来当当的敲,大声道:“大人说了,明日要在县衙里开堂审理,尔等有空都可去观看,闲暇时要思考什么什么做人的本分……” 衙役顿了一下,实在想不起来县令说的那是什么词了,干脆也不纠结,反正明天大家去了就知道了。 白善回到县衙就将赵武找了来,道:“你盯着牢房和城外的城隍庙,看一下他们的反应。这其中不一定全是犯人,我们要将其筛选出来。” 赵武第一次被委以重任,惊喜不已,“大人,我一人去吗?” 白善:“叫上你哥哥,你就负责说话就好。” 赵武的话唠是全县衙有名的,白善觉得和满宝有的一拼,所以派他去比派别的衙役更好。 赵武:…… 他看了看大人,最后还是默默地领了任务后去找他哥。 被抓来的人表现各异,有强自镇定的,有满脸愤恨的,也有痛哭流涕的。 赵武转了一圈,没忍住,就去找那些痛哭流涕的人说话,“哭什么呀,你打劫人的时候怎么不哭?你们还杀人了。” 对方见赵武蹲在牢房前和他说话,不知为何,眼泪流得更凶了,“我没打劫,我是被冤枉的,我最多在附近村子里偷个鸡,哪敢打劫啊?” 赵武问他,“你都偷过谁家的鸡?” 赵文见他竟然就这么打开了话题,不由得抽了抽嘴角,眼睛却紧盯着说话的人的神色。 对方显然噎了一下,眼泪都停了,“偷鸡也要坐牢吗?” “要吧,”赵武道:“大人前段时间才说呢,什么不能因为恶事太小就去做……” 赵文:“勿以恶小而为之。” “对对对,就是这个,哥,还是你记性好。” 赵文不理他。 ※※※※※※※※※※※※※※※※※※※※ 作家的话 我今天眼睛特别疼,还总感觉有异物感,滴了眼药水也木有用,然后我洗完澡精致的给自己擦脸的时候,我隐约看到了一闪而过的金光。 于是我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就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来回观察了几分钟,又上手来回试验,终于从眼底里拉出一条比旁边别的睫毛都要长一点的淡金色睫毛 几乎透明,还很细,那金色看上去特别的高贵,然后我就找出镊子把它给拔了,异物就不应该存在,尤其是在眼睛边上的异物 PS:明天见啦 ☆.第2862章 审问一 白善第二天升堂,可这么多人,先审问谁呢? 白善想了想后,很干脆的将人都提溜了上堂,分开关押的贾大郎和冯大柱被按着跪在最前面。 据冯大山所言,能够知道所有成员的人,除了贾大郎就是冯大柱了,其他人都是临时被叫在一起,当时还都蒙了脸,也就是同村比较熟悉的一些人,一见身形,一听声音就认出了对方,外村的,除了个别时常在一起混的人外,其他人都没能认出来。 但交叉起来,白善有信心拔出萝卜带出泥,可以一个不落的将他们一网打尽。 白善干脆就让他们在大堂上互相见了一面。 包括之前抓的贾大郎六人,他们一共抓了七十二个人,现在人正呼啦啦的跪在大堂上,因为人多,他们还跪到了院子里。 不仅全县衙的衙役们,还有宋巡检也带着士兵们前来戒备,将院子两边围得严密无缝,手中都拿着刀弓。 前来围观的百姓只能站在门外看。 一次性看到这么多犯人,百姓们都很惊奇,议论声起,就不免嘈杂。 白善重重的拍了一下惊堂木,等里外都彻底安静下来才道:“北海县素来民风淳朴,本县怎么也没料到竟然有人在无天灾人祸时劫掠村庄、行人和商户,此行罪大恶极,本县决不轻恕。” “堂下跪着的人我想你们彼此间都熟悉吧?”白善沉声道:“接下来的日子里,本县会一一审理清楚,肃整民风。此案公开审理,县内县外百姓都可来围观,但围观之时不得嘈杂影响堂上……” 白善宣布了一下规矩后就让人将贾大郎几个先押下去。 贾大郎和冯大柱被押着起身,转身出去时看到后面左右呼啦啦跪着不少人,除了极个别人仰着脑袋满脸愤恨的盯着堂上的白善和站起来的贾大郎等人外,其他人都尽量低的低着脑袋,生怕外面的百姓和两边的衙役看清楚他们的脸。 贾大郎被衙役拉着往大牢去,只来得及扫一眼,但只一眼他的心就凉了,入眼望去,全是自己熟悉的人,显然白善说到做到,还真把人都给抓来了。 贾大郎早在自己被抓住时就知道没活路了,当时并不怎么心慌,反正人都是要死的。 可现在他却不免有些慌了。 原来他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点儿期盼的,要是他的人还在,说不定能把他救出去,大不了他们真的落草为寇,重新开始就是。 北海县要是没有立足之地,他们就去别的地方。 可现在,心底最隐秘的那个期盼也破灭了。 冯大柱没想那么多,他还沉浸在他三弟被杀的事上,胸中的愤怒多,所以只顾愤恨的瞪着白善和冯大山了。 贾大郎和冯大柱一走,白善的目光就扫过底下的人,干脆的一挥手,便有衙役士兵上前将人押回大牢关押,或是关在县衙前面两侧的房屋里,当下堂上就只剩下一人了。 跪着的人悄悄抬起头来,发现只有自己以后就有些懵,他愣愣的抬头看向白善。 白善居高临下的看着他,看见他低下头去回避目光,便冷淡的道:“说吧。” “说,说什么?” 白善拍了一下惊堂木道:“说你叫什么名字,哪儿人,哪年哪月哪日做了什么坏事……” 有问题那就好回答多了,他道:“我,我叫二狗,大井村人,大人,冤枉啊,我觉得我没做什么坏事啊。” 白善道:“你倒是否认得够快,但判案又不只是听你的招供而已,我不仅会问你的父母兄弟、还会询问你的左邻右舍,还有刚刚才被押下去的人,他们当中有不少是你的同伙吧?” “你们曾经一起做过的事,你不招供,总会有人受不住刑罚,或者为了减轻罪行而最先开口的,到时候你再要说,本县也没那么多时间听你说了。”白善沉着脸道:“本县给你十息的时间考虑是招还是不招,不招就换下一个人。” 二狗犹豫起来,他脑子有点儿空白,一时拿不定主意,就听到白善说,“时间到了,你招还是不招?” 二狗没招,一是他还没想清楚,二是他觉得自己招来恐怕也讨不得好。 白善点点头,直接挥手,“将人拉下去,送到城隍庙去吧。” 立即有两个衙役上前将人拖了下去。 二狗惊讶,竟如此干脆? 还没等二狗被拖出大门呢,就听到白善随口道:“下一个……” 于是衙役们打开院子一侧的房门,似乎是随手从里面扯出一个人来,直接把人带到了堂上。 出来的人瑟瑟发抖的跪在地上,抖着声音道:“大人,我,我招,我们去抢了小刘村,但那不是我想去的呀,我都是被逼的……” 二狗一听,气得差点儿吐血,但他已没有反悔的机会,直接被拖到了外面…… 赵武躲在士兵们的后面,得意的和赵文道:“看到了没,我还是很有用处的,要不是我,大人也不知道哪些人就是样子货,一吓唬就全招了。” 赵文瞥了他一眼道:“要不是大人提点,你昨日也想不出那么多的问话来。” 赵武没反驳,看向堂中跪着的人,哼哼道:“这人还是不老实,什么叫被逼的,我昨天听他们的意思,分明是因为财帛动心去的。” 赵文冷笑道:“人都这样,有利可图的时候闷头冲在最前面,可不管是好是坏;可一旦有了风险,那就是受人蛊惑了。” 赵武看了他哥一眼,忍不住道:“哥,你想的也太偏激了吧?” 赵文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有了第一个招供的人,下面的审问就要容易多了,尤其院子两侧就关了不少嫌疑人,白善提前就和士兵衙役们吩咐过,哪个房间关什么人,让他们可以听到大堂的审问,哪些又需要押到大牢里关起来…… 这种群体案件难审,是因为接触到的信息太多,其中真真假假很混乱,但也好审,他们会忧虑,自己没招供,但其他人招供,供词和情况会对他们很不利,只要用好了这个心态,很容易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信息。 就算里面真假参半,审问得多了,他也剔除假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 作家的话 晚上七点见 ☆.第2863章 审问二 白善问:“是谁提议的去劫掠小刘村?” “贾大郎,他说小刘村偏僻,我们进去只要守住路口,里头的人就出不来了。” 白善见他停下了,就问:“还有呢?” 对方不安的动了动后道:“他说他们之前就抢过一次小刘村,什么事也没有。” 白善见他又不吭声了,便问:“他抢过一次,什么时候抢的?” “不知道,他没有说得很具体,只是说他和大柱能还上赌债就是从小刘村里抢了些东西。” 白善蹙眉,这里头怎么还有赌债的事? 他问道:“他们第一次抢劫小刘村的都有谁?” “我知道有冯大柱,还有他两个兄弟,冯大山也在里面,基本上都是大井村和小井村那头的,但具体的名字我不知道。” “那年前的那一次抢掠小刘村你知道的都有谁?” 对方顿了一下便报了十多个名字,道:“我知道的就他们。” “你是怎么知道有他们的?” “我看到了呀,”他理所当然的道:“贾大郎把我们十几个人拉在一块儿说的,大家平时也玩得好,彼此都熟悉,也是因为他们都同意了,我才答应去的。” 白善点了点头,示意书记员将名字记好,就看接下来的口供有没有翻的,要是没有,这些人多半就是了。 白善问道:“除了劫掠小刘村,你们还抢劫过哪个村?” “没了,”对方立即道:“小刘村是因为在山里,人少村小我们才敢的,换成别的村我们哪儿敢呀。” 白善问,“那人呢?” 对方沉默了一下后道:“有几个。” “何时何地,抢的何人?” 对方就说了两个人,说到第二个人时人群里有些骚动,一人忍不住喊道:“大人,他说的人我认识,是我表弟,他是货郎,今年二月出去卖东西,然后就再没回来了。” 白善脸色一沉,一拍惊堂木,问堂下的人,“你们抢了货郎,那货郎人呢?” “死了,不过不是我们杀的,他是自己摔死的,”对方道:“我们只抢钱的,结果他没给完,竟然敢私藏,见我们要搜出来了,他自己转身跑了,我们追到了坡边,他自己没跑稳从坡上摔了下去,撞到石头死了,可不关我们的事。” 白善气得手都发颤了,一拍惊堂木道:“大胆!若不是你们抢劫追逐,他会摔死吗?这还不与你们相干?” 怒完发觉这样不好,只好又收敛了怒色,尽量平和的问:“当时跟着你抢劫的人都有谁?” 对方报了三个名字,都是他们村的,他们平常都是一起混的。 白善问:“还有吗?除了打劫过这俩人,你们还做过什么坏事?” “没有了,”见白善一脸不相信的模样,对方连忙道:“真的没有了,但他们有没有我就不知道了。” 白善便一拍惊堂木道:“将人带下去,换下一个。” 下一个正好是刚才上堂的人招供出来的人,两人错身而过时一个低着头,另一个就狠狠地瞪了对方一眼。 显然他刚才听到了对方的供词。 因此,他一上来也干脆,直接跪在地上后道:“没错,是贾大郎叫我们去的,他说事成以后他还会叫人看住小刘村的人,让他们不能出来报案,让我们不要害怕。” “大人,刚才他说的不对,他不止抢过两个人,还抢过一个商队呢……” 围观的群众哗然,真是越听越觉得这是一群渣滓,平日里偷鸡摸狗,欺负乡邻不说,有时候还会到大集上收所谓的保护费,要是又路过的商队和货郎也抢。 简直是无恶不作了。 白善等他主动招供完了才问,“才刚有人招认说贾大郎抢劫是为了还赌债,他赌钱吗?” “赌,赌得可大了,有钱的时候赌钱,没钱的时候就借了利钱来赌。” 白善沉声问,“在县城的赌坊里赌的?” “不是,县城太远了,本钱也大,我们哪里能来这里赌?都是在集市上赌的。” 白善详细的问了问此事,等问完了他知道的才将话题扯回来,“你都知道谁参与了劫掠?” 他也跟着报了十几个人的名字,比上一个人报的还多了俩人,他道:“虽然当时大家都蒙着脸,但我还是认出他们来了,我常在大集上看到他们,在小刘村我们撞在了一处,一看到彼此就知道是谁。” 白善点头,让书记员记下,然后问道:“除了抢劫小刘村,你还做过什么恶事?” 这一次涉及到的人太多,白善就是一天能审八个,那也得审问个十天左右。 何况,有时候碰上一些特别的嫌疑人,问的话多,或者对方说的话多的,没有一两个时辰都审不完。 因此有时候一天就只能审问四个。 所以消息传得极广,不仅县城的百姓争相过来围观,乡下各个村子也有老者和年轻人过来听审,最后连青州城那边都有人特意跑过来看。 反正又不是很远,有的人当天一大早的赶到北海县,下午看完了堂审还能赶回青州城。 而有的人嫌麻烦,干脆就在北海县找客栈住下了,每天早上起来逛一圈县衙前的摊位,吃了早食就去蹲守堂审,有时候挤不进去还要花钱买位置。 一开始还能买进去,后来发现连一串钱都买不到一个前排的位置了,他只能自己一大早的起床排队,等县衙大门一开就跟着人冲进去…… 围观的人如此之多,时间如此持久,大大激发了县衙前一条街的餐饮发展。 连周满看着都眼热不已,和白善道:“不知道我的医署门前何时有此景象。” 白善:“……那算是好事?” “怎么不算?那说明生病看病的人多了,而不再是生病靠熬了。” 白善一想还真是。 周满和白善蹲在角门的门槛上吃午食,一边还看着外头大街的热闹,问道:“你还有几个人没审问?” “还有十八个,”白善道:“现在已经查出有四个人是误抓的了,不过他们也老实不到哪儿去,平时偷鸡摸狗的事没少做,不然贾里长也不会把他们列在名单上。” 但白善还是很守规矩的,虽然偷鸡摸狗了,但民不告,官不究,所以白善将查出来的四人批评教育了一顿后就放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864章 审问三 白善吃完了饭,将饭碗交给西饼拿回去,继续坐在门槛上和周满说话,“董县尉回来了,他抓到了三个人,剩下的五个怎么也抓不到。” 他偏头朝大街上看去,道:“我觉得靠官兵很难抓到他们,既然有这么多人来围观,那不如用他们。” 周满连连点头,“用!” 白善便起身,“我先去开堂了。” 因为嫌疑人太多,这几天他们全县衙的官差中午都只有两刻钟的吃饭时间。 白善喝了一口浓茶,瞬间被苦醒,于是抖了抖脑袋就往前衙去。 周满看着他离开,跑去找文天冬,“还有人来求医吗?” 文天冬道:“下午没了。” 他们医署现在陆续会有一些人来求医,不过都是上午来,下午基本上都没人。 周满一听立即道:“走,我们搬了桌椅去县衙门口,就在那儿搞义诊宣传一下我们医署。” 文天冬:“……这样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现在来的人多呀,不仅有北海县的人,还有其他县城的人呢,打出名声来,以后我们医署再过去宣传就要容易多了。”周满道:“我们医署两个人呢,你还真想像其他地方医署一样半年才上正轨吗?” 她道:“我们人这么多,怎么也要比别人快三四倍吧?” 文天冬:……他们医署不就多一个他吗? 可那不是因为先生野心勃勃,想要在青州境内开三个医署吗?他们是以数量取胜的,怎么能转而去找时间取胜呢? 周满已经招呼上医署里的帮工,道:“赶紧的,动起来,将药箱和桌椅板凳搬过去,还有我们义诊的幡也拿出来,这边留一个人看家,要是有病人找来就去县衙门口找我们。” 反正离得又不远,跑一会儿就到了。 白善不知道自家的夫人也来凑了一把热闹,他看了看名单,勾选了一个名字后就让衙役将人带上来。 孙五一跪下就哭了,哭得稀里哗啦的,还有些激动,“大人,大人,我是冤枉的啊,我和大京哥一样是冤枉的。” 从白善放走第一个人开始,牢里的人就知道了,只要是冤枉的就能够被放走。 假冤枉的从那时起就在想着蒙混过关,真冤枉的就想着早日提审到自己。 孙五不知道牢里还有几个是冤枉的,但他是真的冤枉的啊。 他满怀期待的看着白善,希望他能看到他眼里的真诚,放他离开。 白善只看到了他脸上糊成一团的眼泪鼻涕,勉强没有移开目光,问道:“你说你是冤枉的,但有人报了你的名字。” “他们放屁!”孙五大叫道:“他们这是乱拉人垫背,他们之前都不带我玩儿的。” 白善仔细看了看他,认出他是在东鱼庄被抓的,当时抓人时他还愣了一下。 白善就问:“那你说一说去年中秋过后,一直到过年,你都出现在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我核对一下。” 孙五也知道流程,白善会派人去查,之前大京被提审后过了两天才放走的。 所以他早在牢里想好了,他道:“我懒,所以什么都没做,没去什么地方,就一直待在家里,真的,我都没怎么出过村。” 白善翻了翻以前嫌疑人们的证词,冷笑一声道:“可是有人说,去年重阳你和他去偷了陈家的鸡,直接在野外垒灶炒了吃,当时我特意留下一个问题来就是要问你,鸡是偷的,那铁锅是怎么来的?” 孙五身体一僵,早被白善叫来的陈大农立即道:“大人,是他们抢的,当时他们不仅抢了我家的锅,还抢了我家的油和盐,厨房里的东西基本都搜刮走了。” 陈大农是陈家村的一户农户,但日子过得不错,不仅修了青砖大瓦房,家里还养了一条看门的狗呢。 陈大农流泪,“他们还把我家的旺财给药死了,然后就跳墙进来偷东西,被发现了就拿着石头拍了我一下,然后抢了我家的鸡和锅。” 白善问孙五,“你这么说?” 孙五耷拉下脑袋道:“是,是我们几个干的,但我没去抢小刘村啊。” 白善一拍惊堂木,“抢陈家村就不是抢了吗?还不快老实招来,你还做过何事?” 孙五的确没参与劫掠小刘村,但平时也没少祸害乡里。 白善没有立即宣判,而是还要派人去核对一下,因此让人把他押下去,宣了下一个。 下一个还是孙五的哥哥,孙三,他一上来便扑通一声跪下,痛哭流涕道:“大人,大人,我是冤枉的啊,我是真冤枉啊,真的!” 白善已经麻木了,问道:“说一说,你怎么冤枉了?” 孙三安静了片刻,最后还是小心翼翼的道:“我没去抢小刘村,也没抢过别人东西,真的,我敢发誓。” 白善翻了翻手中的证言册,发现还真没人招供有孙三,于是去翻贾里长给的名单,便不由问贾里长,“你为何觉得他也参与其中了?” 同样被董县尉带回县衙,一直被要求旁听的贾里长一个激灵醒过神来,看了孙三一眼后道:“小的听说孙家五兄弟中老三和老五经常偷鸡摸狗,贾大郎用的人大多都是这样的人。” 白善还没说话,孙三便已经大声喊道:“我没有,我没摸过狗,我,我最多偷个鸡,平时都是偷菜多的。” 白善:…… 围观的人群也爆笑,白善翻了翻,实在没找到其他人扯过他,便问道:“去年中秋你干嘛去了?” 孙三:“我没去哪儿呀,在村子里呢,很多人都可以作证,我们在村子里的大树下看月亮呢,还分了两个大饼子吃。” “去年的十一月二十一呢?”那是小刘村被抢劫的日子。 孙三一脸迷茫,显然不记得这个对他来说一点儿也不特殊的日子。 白善慢悠悠的道:“小年的前三天。” 孙三不太确定的摸着头道:“我,我去陈家偷鸡了?” 白善就很好奇的问道:“陈家和你们家有仇?你们兄弟怎么都去陈家偷鸡?” 孙三理直气壮的道:“陈家是我们那一片除了里长家里最有钱的人家了,不偷他偷谁?” 白善就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心中无限感慨,辛亏七里村没这些事儿,他家当年可是七里村最有钱的人家之一呢,从没被偷过。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 第2865章 子代父过(给书友“慕容qingqing”的打赏加更5) 白善核对过后确认孙三的确是被误抓的,于是放了他,不过在放了他前,还是因为他偷鸡偷菜的行为打了他一顿板子,还训诫他道:“做人要诚实正直,将来若还行此鬼祟背德之事,那就不止是几板子的事了,积少成多,本县能送你去牢里和你兄弟团聚。” 孙三吓了一跳,连忙道:“小的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白善又问过陈大农,综合考虑过后就罚了孙家赔偿陈家一些财务。 孙三一点儿意见也没有,泪流满面的应下了。 他现在就想回家,只要能离开监牢和县衙,让他干什么都可以。 打了板子,白善看向外面,“孙家来人了吗?” 要是没有,他还得派县衙将人送回去。 话音才落,人群后面挤进来一个老人,他佝偻着背努力的挤进来,大家听到他说自己是孙家人,便努力给他让开一个位置,让人进去了。 孙老头弓着背上前,还没进大堂就跪下了,跪下才觉得不好,立即膝行爬过门槛给白善磕头。 白善沉默的看着他,目光从他的花白的头发移到他干皱的脸上,再移到破裂的手上…… 孙老头也是第一次上大堂,有些紧张,头也不抬的抵着地,磕磕绊绊的道:“饶命大人,不,大人饶命,我,草民,是小的,小的是他爹。” 白善仔细回想了一下孙里长曾经提到过的孙家情况,起身走到孙老头身前,伸手将他扶起来,上下打量过后垂眸看着还在伸手捂着腰的孙三。 白善叹息道:“孙老丈,这样不孝的子孙不如我替你收了吧。” 孙三吓得啪叽一声趴在了地上,立即抬头看向他爹。 孙老头也吓坏了,立即要跪到地上,“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从青州来的文士也忍不住大声道:“老丈,这样的不孝子孙还要来干什么?直接让大人判他一个大不孝,直接关牢里算了。” 孙三吓得一把抱住他爹的腿,抬头大喊,“爹——” 围观的人群不由道:“看着不像你爹,倒像是你爷爷,就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不孝子孙才老得这么快呀。” “子不教父之过,要我说,这老丈也不无辜,不会教儿子,还不如生下来直接溺死呢。” 白善闻言皱眉,不由看向说话的人,问道:“兄台有看见未来之能,孩子一出生竟然就能看出他们将来孝还是不孝了?” 对方噎了一下。 白善这才对惶恐的孙老丈道:“不过他们说得对,子不教父之过,你没能养好孩子,让他们为祸乡里的确是你之过,民愤难平,我罚你五板子好了。” 人群顿时一静。 白善又道:“但念在你年迈体弱,便由你儿子代替吧,子代父过也是常理。” 于是才被打了板子的孙三又被按下打了五板子。 孙三泪流满面,哭喊道:“大人,我知错了,我知错了,我以后一定改过自新,好好孝顺我爹,再不敢让我爹犯错了。” 白善赞许的点头,“你倒是聪明,不错,合该如此,不过那是以后的事了,现在罚的是从前。将来你若再犯,你父亲教不好你,你再来子代父过一遍就是。” 孙三痛嚎出声,他发誓再也不敢这样了。 打完了板子,白善这才让孙老头去画押把孙三领走。 孙老头心里还有点儿害怕,但还是忍不住问道:“大人,我那小儿子。” 白善道:“本县会依律判决的,就算只是抢了一只鸡和一口锅,那也是抢劫,何况他还伤人了。” 他们那一片风气都不好,必须得让他们扭转过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重典,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白善让人带下一个。 几个青州来的文士互相对视一眼,挤出人群,发冠都快要乱了。 “这位白县令不愧是传说中的有胆魄才识的义士,这一审妙极,以后怕是不孝的人都要小心一下自己的屁股了。” “这北海县以前不觉得,现在看,完全就是个筛子嘛,就那三五里的地方,竟然有近百人做这等偷鸡摸狗之事。” “穷乡僻壤出刁民,还是因为太穷了吧?” “放屁,那小刘村看着也不富裕,怎么没见他们村有这样的人?可见还是民风的问题,其中里长该负主责。” “白县令应该是和崔兄一样的观点,没看吗,从审案那天开始大堂上就坐了五个里正。我每日看着他们抹额头上的冷汗也觉得颇有趣味儿。” “这位白县令年纪不大,倒是有趣得很。” “就是因为年纪不大才有趣啊,像路县令那样的,虽精明强干,但也实在是无趣。” “治下竟然藏着这样的匪窝,民生民俗差成这样,他也算不得精明强干了。” “哎,崔兄这可就是偏见了,虽然我也没想到北海县里藏着这样的匪窝,但路县令接手北海县后,北海县的确是好很多了,以前这大街上的人连这儿的三分之一都没有呢。” “不错,虽然路县令没发现大井村那样的问题,但也不能就此否定了他。” “所以你们要不要试一下县考?听说这次刺史大人开县考不仅要选拔人去京城考试,也是为了给各县补充吏员,我看北海县就不错。” “太穷了吧?” “但县令好啊,白县令这样的身份背景,又有这样的胆魄才识,若能跟在他身边,将来就算不能前途无量,做出一番事业来也很好呀。崔兄,你去不去?” 崔兄就沉思,“那不能去应征吏员,得去应征师爷才可以。” “白县令不要师爷。” 一道女声插进来,如同一盆冷水一般浇灭了大家的热情,大家一起扭头,“你怎么知道?” 周满道:“他说的呀。县衙中的事上有县丞主簿,下有书记员,文书什么的都有人干,为何还要再召一个师爷?” 师爷可是要自己给工钱的。 崔兄皱眉道:“师爷可以做幕僚啊。” 周满道:“我就可以给他参考。” 崔兄不由着急,“周大人,幕僚的好处还是有很多的,白大人要是不喜欢写的一些折子,幕僚也可代替。” 周满:“你怎么知道我是周大人?” 崔兄:“……您话都说得那么明白了,谁不知道您是白大人身边亲近的人?你除了周大人还有谁呢?而且不说北海县,就是整个青州城,如大人这样风姿的女子也没有第二个了。” 周满听他这样说高兴起来,一旁的几个文士则瞪大了眼睛看他,一脸的不可思议,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崔兄。 ※※※※※※※※※※※※※※※※※※※※ 作家的话 明天见啦 ☆.第2866章 结识 虽然白善就没想过要请幕僚,但因为这位崔郎君说话好听,周满还是决定为他们引见一下。 作为地方官员,和地方的文士来往也是好事。 于是周满邀请他们晚上一起用饭。 几人欣然同意,顺便和周满介绍了一下自己,“在下青州庞叙。” “在下青州柳阳。” “在下青州崔瑗。” “在下青州赵瑞。” 周满好奇,“你们现在都还在读书?” 四人便道:“学识有限,年纪又大了,实在不好意思在学中与小学生们同读,因此现在青州城外结庐读书。” 周满很不能认同他们的观点,“就是因为学识有限,才更应该需要先生的指引,怎能因为不好意思就不入学呢?孔子尚且能与小儿为师呢,你们现在不过是要和小儿做同学而已。” 崔瑗:“……也不是谁都能有大人这样的心胸的,我们四人便差得远了。” 庞叙三个很不适应崔瑗的改变,要不是真人一直在眼前,他们几乎要怀疑人被换掉了。 周满想了想,也的确不能以自己的心境去要求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罢了,你们先坐着等一等吧,待堂审结束,我带你们回县衙见白县令。” 崔瑗几人笑了笑,表示他们一点儿也不着急。 四人略微放松了些,这一放松才发现周满的身后摆着两张长桌,一前一后都放了椅子,旁边则竖着一面幡,幡上写着义诊二字,幡边还挂着一个葫芦。 崔瑗:“这是?” “义诊,”周满道:“四位边上让一让,我们要接待病人了。” 四人往后一看,这才发现后面有两个妇人牵着两个孩子想上前又不敢上前的样子,便立即退到一边。 周满连忙冲他们招手,问道:“谁身子不舒服吗?” 一个妇人和另一人对视一眼,还是拉着孩子的手上前,不好意思的冲周满一笑,“周大人,您怎么把医署搬到这里来了?这是不是和您以前走街串巷的义诊一样?” 周满点头,问道:“你要看吗?” 妇人立即将她儿子拉到跟前来道:“我不看,我,我想给我儿子看看。” 她道:“这孩子最近也不知怎么了,总是爱哭,又闹,还喜欢吃手,晚上睡觉有时还一抽一抽的,许是受惊了……” 一旁的妇人立即道:“我们婆婆已经去拜了土地爷爷,可孩子还是没好,老人们说得去拜城隍庙才行。” 所以俩人更想问,衙门什么时候能把犯人从城隍庙里挪出来,他们好进去拜一拜。 周满:“……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惊悸哭闹的?” 俩人回忆了一下,不太确定的道:“好似是五天前吧。” 她们迟疑了一下还是道:“我婆婆说因为县令大人最近抓了太多的凶徒回城,城中的凶悍之气过盛,夜里孩子睡觉就容易勾连那些凶徒的噩梦,所以受惊了。” 所以不论是前因,还是后果,似乎都跟白善抓人有关系了。 周满半晌无言,给孩子检查了一遍后又问了他一些小问题,便和她们道:“是受惊的,但不只是受惊。” “这样,一会儿我给他扎两针,再给他开一副药,睡前你们给他服下,晚上睡觉时多抚摸他脊背,”周满叮嘱道:“平时可多吃鸡蛋和豆制品,豆子、豆腐这些都可以吃。” 旁边的妇人一听,立即把她儿子也给推到周满跟前,“周大人,您看看我儿子,他是不是也受惊了?” 周满低头去看,小男孩也抬起头来看着她,一双眼睛圆溜溜的,很是精神,脸色红润。 周满就掐了掐他肉肉的脸颊,难怪她小时候这么多人喜欢掐她。 她问小男孩,“你晚上睡觉哭了?” 小男孩:“没哭,我又不是堂弟是个小哭包。” 周满便点头收回手,和妇人道:“孩子正在长身体,要想长得高,身体好一点儿,平日可以多吃豆类做的东西和鸡蛋。” 妇人听到了这一句话,心满意足了,即便儿子没有药吃她也不再要求。 周满让小孩儿坐在椅子上,才将针拿出来,对方就瘪着嘴巴哭了。 周满一看,便将针插回针袋,将针袋放在一旁,转了一下椅子的方向后撩开他的衣襟,用手指轻轻的按压他脖颈后面和后背的穴道,温声道:“罢了,不扎你就是了,我给你按一按。” 小孩儿抽抽噎噎的,发现周满真的没扎他,而是手指按着后背和脖颈,虽然有时候也疼,但又不是很疼,他便慢慢停住了哭声。 周满按了好一会儿,拇指摩挲着找到要扎的穴道,左手的拇指按住,右手就快速的从针袋里取出一枚针来扎了进去…… 妇人正要说话,却见她儿子只是动了动小屁股,微微偏头看,感受到她的手顺着后背抚摸下去,他便又安静了下来,完全不知道自己被扎了一针。 那妇人看到那么长的一根针都扎入儿子的身体,只留下上头一截,一时惊奇不已,崔瑗四人也瞪大了眼睛。 文天冬站在一旁仔细的观摩学习。 周满就扎了三针,全都扎下去后就让小男孩坐着不动,拿起他的手开始按摩穴位。 周满将针拔掉时都没多大感觉,小孩儿只觉得脖颈后面几处地方有点儿怪,但他还小,不知人心险恶,所以不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文天冬按照药方给他抓了药,送给对方母亲后道:“以后身边若有贫困之人生病,让他们到医署来。” 周满补充道:“若是身体上有不适之处,也可以来医署咨询,很多病求神拜佛是没有用的。” 两位妇人不高兴了,神仙和佛祖怎么会没有用呢? 满宝道:“小病小痛,神佛忙得很,哪里顾得上?天下求神拜佛的人那么多,你们家是有大功德的人吗?” 俩人一愣,摇头。 周满便道:“既然不是有大功德的人,你们怎么能保证神佛一定先保佑你们呢?所以不如两手准备,神佛不管用,还是先求人吧。” 崔瑗四人都惊讶的看着周满,两个妇人却觉得周满说的不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倒刺   《腹黑哥哥。霸道爱》   老师,喘给我听   人妻卖春物语   军师威武   阴影帝国   御用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