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秦的脸面,追杀使臣,若赵凌还跟他们和平相处,那才是大秦的耻辱! 身为皇帝,该有的霸气和眼界,赵凌都是有的。 蒙武发自内心地笑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大秦在赵凌的统领之下必然会安定繁荣。 听说蒙武已经去三川郡了,蒙武也想去…… 他很难想象,如今英明神武的秦武帝在十三岁那年去了三川郡怎就能将三川郡治理成人间仙境? 咸阳城流传的那些有关三川郡的事情是否是真的? 可是始皇帝竟然让他留守咸阳,实在可恶…… 唔!实在可惜! 也不知道始皇帝在三川郡过得好不好? 他会不会还打算“废掉”秦武帝? 好像也废不了吧? 哈哈哈哈! 蒙武想到这里,竟然忍不住笑出声来。 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蒙武轻咳了一声,起身道:“陛下圣明!” 赵凌终于是等到蒙武开口了,笑道:“蒙老将军亦觉得朕言之有理?” 韩信是新起之秀,蒙武如今还是大秦军中的领袖。 他不灭匈奴,是有他的道理,但有些武将可能就不会想那么多。 并不是所有的人,你跟他讲一遍道理,他就懂了,他就能理解。 他还是太年轻,哪怕近些日子做了许多事情,却差了资历。 一些老将未必会真心的服他的决策。 蒙武站出来肯定赵凌的决策,那一切便不一样了。 赵凌的确没上过战场,一些武将勋贵可是尸山血海中打出来的,他们的内心不认可赵凌的决策人,只是不敢表达出来。 可那些人的军功能比得过蒙武? 蒙武都觉得赵凌做得对,谁还敢说什么? “陛下言之有理,老臣佩服!” 赵凌再问:“长城可还该修?” 蒙武坚定地点头:“不可不修!当年始皇帝与陛下亦是同等想法。” “只是如今匈奴被击退两千多里,已无再犯大秦之力,陛下修筑长城,还给百姓加了工钱,以国之财力用之于民,使百姓富足,减少了百姓对修筑长城的抵触,大秦百姓定当感激吾皇。” “此乃大善也!” 之前修建阿房宫的那些刑徒尚且有两餐饱食,修建长城自然也是管饭,还给工钱,而且给得还不少。 说不定以后去修建长城还是一个百姓喜爱的工作呢。 如今已是一月底,一些地方已落下大雪,只等春收,有之前皇帝给的那些种子,必定是个丰收之年。 蒙武站出来这般说了,方才没有开口表态的那些武将自然也是纷纷附和。 赵凌的确年少,资历不深,见识不广。 可蒙武呢? 蒙武更说始皇帝与秦武帝亦有同样的想法。 他们能质疑蒙武,还有始皇帝? 第209章:朕这是为了保护他 散朝后,赵凌刚回章台宫还没坐稳,韩信就在外面求见了。 扶苏连忙停止批阅文书,起身站到一旁。 赵凌瞥了一眼旁边的老爷椅,不情愿地坐到条案后面,假装批阅文书。 “让太尉进来。” 韩信进殿之后,先是对赵凌行了一礼:“韩信参见吾皇。” 赵凌眼眉轻抬,问道:“太尉何事?朝会之上为何不说?” 韩信偷偷看了一眼旁边站着的扶苏,还是说道:“陛下,如今北方已定,正如陛下所言,征讨胡人得不偿失,臣下请战西边羌人部落。” 韩信在兵法上的天赋的确异于常人,可尚且年轻的韩信根本就不懂政治,也看不清大局。 今北方大捷而归,可谓是杀红了眼,更让他有些失去理智。 骄兵之帅,年少有成,他已不知何谓沉淀。 赵凌翻阅着扶苏批阅过的文书,看都没看韩信,只是说道:“三年内,大秦不起战事!羌族和月氏的首领已在前往咸阳的路上。” 赵凌曾与韩信说过,这天下除了他所知的地方,西边还有更加广袤肥沃的土地,秦武帝是要连同那些土地一起打下来的。 匈奴不打了,那西方也该开拓了吧! 至于说什么军饷耗费过大,西方的陇西、北地郡和河西走廊如今还有五万边防军,每年的军费消耗依旧不少。 韩信再次说道:“陛下,匈奴已灭,羌人和月氏兵力远不如匈奴,只需五万兵,韩信便可夷平他们,再扩大秦疆土。” 赵凌放下手中的文书,不得不说,扶苏已经熟悉了处理政务,盖的印也是越盖越好,他抬头看着韩信,面无表情地说道:“西戎以游牧或山地部落形式存在,没有固定都城和中央政权。” “大军压境可击败其部落,但无法通过一次决战彻底征服,治理成本极高。” “朕在朝堂上问你了,这仗值不值得打?” “赢了能得到什么?” “太尉不妨告诉朕,五万驻军便可守住的边境,何必费力去打?” “匈奴大败,月氏和羌族首领已经被吓得前往咸阳称臣,何需再打?” 西部的陇山以西是高原、山地、沙漠交错地带,气候干旱,补给困难。 相比北方匈奴的草原,西戎部落分散于复杂地形中,更加难以集中清剿。 赵凌意在休养生息,只要他们不再侵扰边境,那就没必要再打。 他是要一统全球,可如果能直接将其同化,何必耗费国力去打一场得不偿失的战? 韩信听赵凌这么说,犹豫了片刻,依旧没有放弃,而是说道:“那南边百越和楚国余孽呢?如今南边二十万驻军,每年消耗的军饷也不在少数,陛下何不趁着大胜之势,将百越诸部灭了?” 南方如今由任嚣、赵佗的二十万大军驻守,只承担戍边、屯垦、同化任务,并没有再对百越发起进攻。 南方本来就还残留不少楚国余孽,如今与百越诸部还时不时侵扰,需要大军镇压。 “韩信!”赵凌目光一冷,沉声喝道,“朕看你是打了一场胜仗就乱了本心!” 韩信被吓得缩了缩脖子,他仿佛这才想起自己在跟谁说话,连忙拱手道:“臣下不敢!” “百越和楚国余孽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此仗打完,百越诸部皆有称臣之心,使者也已在路上,三日之后便要到咸阳,想必是来和谈的。” 韩信噤若寒蝉,赵凌语气稍缓:“此番征胡,太尉居功至伟,却不可骄傲,静下心,没事就去尚学宫沉淀沉淀。” 韩信的军事天赋的确比王离要高,但他尚且年轻,如今大秦也大兴兵戈。 此时可不是历史上的秦末时期,“兵仙”的能力并无法完全体现出来,再加上有赵凌从三川郡带来的重骑打散了匈奴的军心,杀了匈奴单于头曼,哪怕此战没有韩信,蒙恬亦可血洗草原。 赵凌重用韩信,除了是对他的欣赏,还有就是避免韩信成为反秦势力,收为己用,以后还有用得着的地方。 “喏!”韩信也如醍醐灌顶,很快意识到,自己飘了。 平定匈奴,他的确也出谋划策了,但蒙恬明显比他更加老练。 皇帝之前赐给匈奴各部的七颗九州神石,说明他根本就懒得打匈奴。 第一战杀了头曼之后,完全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后血洗草原极有可能只是因为迟迟没有盖聂的消息。 匈奴、百越、羌人、月氏这些势力,秦武帝似乎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在眼中,生杀夺予全看他心情。 自己一再请战,的确是操之过急了。 “退下吧!去拜访一下蒙武老将军。” 还未完全成长起来的韩信比起蒙武这样的老将还是少了些沉稳。 赵凌不同与刘邦,可不会封什么异姓王,韩信在他手底下也会被彻底压制,同样,他可以得到善终,不至于死在一群女人手中。 哪怕韩信是一把神兵,神兵只能握在皇帝手中,让他收鞘,他就得收! 杀不杀人,岂是兵器说了算的? 韩信退下之后,扶苏忍不住说道:“陛下,韩信立下如此大功,陛下一再驳其请战,当真好?” 赵凌挑眉道:“立下战功便可持功而骄?” “若朕答应韩信的请战,任他灭羌人或百越,你看他现在心浮气躁的模样,迟早会出事。” “朕不怕功高盖主,但这也是为了保护他。”赵凌朝殿门望了一眼,摇头道,“韩信是个奇才,可终究太年轻,在朝堂并无根基,功劳过大,朕过于倚重他,咸阳某些人恐怕就坐不住了。” “他是懂用兵的,可朝堂之上比战场更加危险。” 大秦还在,之前的勋贵们在大秦根基深厚。 赵凌相信王贲和蒙恬是不会对韩信起嫉妒之心,却不敢保证这两人的部下是否会因此嫉恨上韩信。 一些未能记入史册的人或许才是最危险的。 张飞何其勇猛,还不是醉酒被部下割了首级? 韩信本就是新贵,赵凌已经让其做了太尉。 之前萧何本就是个文臣,只是相当于挂了个职,他做的便是偶尔去翻翻文书,基本不怎么管事,且并无战功,军中之人虽有不满,却也不至于嫉恨上他。 韩信可就不一样了,立下大功,风头盖过了蒙武,再出征,哪怕蒙武无意,他也可能悄无声息死在军中。 他根本就不明白,如今大秦军方的领袖还轮不到他! 第210章:你小子想害我蒙氏一族? 韩信出了咸阳宫,脑子里回荡着皇帝说的每一句话。 此战平定匈奴,他的确立下不世奇功,也位居三公太尉一职,掌管全国军事,可皇帝三年内不会再起战事,太尉一职看似位高权重,实际上兵符并不在他手中,宛若一个虚职。 打匈奴,用的是蒙恬带的兵,韩信也是在旁辅佐,他亲手训练出来的陷军营也化整为零被派往各郡县,除了身边四个皇帝派给他护卫,他竟然无人可用。 他甚至一个亲信都没有,也没有自己的势力。 韩信心事万千走在咸阳热闹的街道上。 皇帝这是要架空他? 这个念头刚从脑中闪过,他就忍不住想给自己一巴掌。 想啥呢? 就他这啥也没有的人,皇帝还需要架空他? 要架空也该是架空蒙恬啊! 他竟然怀疑将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秦武帝? 我是真该死啊! 韩信叹了口气,想到皇帝叫他去拜访蒙武,这才朝蒙府走去。 他正分神,路过他的一个行人骤然发难,手
相关推荐:
满堂春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交易情爱(H)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失身酒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萌物(高干)
召唤之绝世帝王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