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章邯出了密室,就快速潜行到宫外,密卫已经在暗中蓄势待发,若赵凌陷入险境,他须得第一时间控制局面才行。 他原以为宫殿之外可能已经血溅四方了,但到了之后,却有些懵。 “你们儒家不是想要恢复周礼吗?各位方才在寝宫殿外跪在朕面前大喊陛下仁慈的时候,怎么不说朕是反贼?” 赵凌的目光扫过宫门前围着的那群人,脸上带着几分讥笑,“人伦纲理,各位都忘了吗?你们既然跪了朕,现在又来反朕,这就是你们的为臣之道?” 人群之中,没有看到三公九卿这样的大臣,全都是最开始站在赵高那边的墙头草,就连罗网的杀手也跟随他们了。 秦朝的人本就很讲伦理道德,还有文人风骨,而哪怕打仗也不像后世无所不用极其,打仗都必须找个由头,让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这样军心才稳。 子曰,不兴无名之师,不动无妄之戈 反复无常者为小人。 这群文臣被赵凌这么一说,顿时就哑口无言,他们手下的门客看着自家的主上这番窘态,也立刻意识到赵凌并没有乱说。 他们方才已经在殿中对赵凌俯首称臣了,但现在…… “你!没错,就是你!”赵凌随手指着一名官员,冷声道,“赵高李斯篡改始皇帝遗照,此乃胡亥亲口承认,他们以朕父皇的名义赐死朕的兄长扶苏,这件事,可有假?” 那官员支支吾吾,憋红了脸,只能点头:“此言不虚!” 赵凌心中暗笑,这些人的脸皮子可真够薄的,不知道学学赵高指鹿为马?出兵前都不搞好舆论战,现在哪里需要一兵一卒,光说就能说死他们。 “朕斩杀赵高,诛杀李斯,救了兄长性命,可算得为国除贼?可算得匡扶朝堂?” 那大臣眼神游离,看看左右,皆无一人搭话,再与赵凌对视了一眼,只能咬牙道:“算!可公子扶苏既然在世,二公子不可称帝!此乃大秦祖制。” 赵凌呵呵冷笑:“且不谈何人继承皇位,你等随赵高等人意欲篡国,朕念你们被蒙骗,放过你等性命,若要为难你们,你们能出得了宫?” “朕言而有信,放你等出宫,此间不过半个时辰,你等就召集兵马围堵皇宫,这可是为臣之道?” “哪怕你不认朕这君主,朕问你,你这可是为人之道?” “还是说,这就是你们的文人风骨,孔孟之道?你是儒家门生吗?要不要回去问问你家师长,他可曾这般教过你?” 赵凌的声音在宫门前回荡,言辞犀利,被他盯着的那个大臣在众目睽睽之下羞愤无比。 那些文臣的门客和手下的私兵已经有不少人动摇了,开始有人放下武器。 “天地君亲师,你上愧对天,下愧对地,为臣者,你对君不忠,你辱没家门,此乃不孝,身为儒家子弟,你此番行径,可对得起儒家圣人的循循教诲?”赵凌大手一挥,道,“朕赐你自刎谢罪以留清白之身,祸不及家族,谢恩吧!” 那大臣在万人瞩目的情形下被说成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偏偏他还一句话都反驳不了。 他手底下的门客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从以前的尊敬,到现在的鄙夷不耻,环顾四周,他只觉天旋地转,这天地间仿佛已经没有了他的容身之所。 “谢陛下赐死!”大臣的心理防线已经彻底崩塌,拔剑自刎,血溅当场。 第10章:为万世开太平 古有二桃杀三士,今有赵凌不费一兵一卒令大臣自刎也甘之若饴。 一句自刎谢罪以留清白之身,祸不及家族。 宫门前那些大臣便有不少人跪地求死。 他们想要反赵凌不假,但赵凌所言句句属实,令人无法反驳。 有一个之前站在赵高那头,大喊着让胡亥诛杀逆贼的大臣站了出来,拱了拱手,慷慨激昂地说道:“只要二公子能遵循祖制,迎扶苏公子回咸阳,继承大统,孟良弼愿自刎以谢罪!” 孟良弼这话说出来,在场的人纷纷看着赵凌。 那些文臣这才反应过来,的确有愧于赵凌,的确也言而无信,出尔反尔了。 但是他们为的是整个大秦,为的是维护大秦祖制,此乃不拘小节,舍生取义。 “对!个人荣辱事小,祖制不可废!我等的确负了二公子,但只要二公子迎扶苏公子回咸阳登基,我等愿以死谢罪!” 这些人在当今秦朝的世家中大都算不得大族,也有大族之中身份卑微的子弟,若是此番逼得赵凌迎回扶苏,那扶苏上位之后,岂能不照顾他们家族? 就算是死,他们也算光宗耀祖,为家族,为秦国而死,哪怕不被载入史册,也会被子孙后代所敬仰。 按照后世的话来说便是,今日若是成了,他们一雪前耻不说,死后单开一页族谱都没问题。 秦朝的士大夫视名声远高于生命,故而他们死谏那是真的死啊! 赵凌深深地看了孟良弼一眼,问道:“你是孟明视的后人?” 孟明视是秦穆公的时期的大将,孟家也是秦朝孟西白三大氏族之一。 孟良弼傲然抬头,直视赵凌,脸上丝毫不见惧色,尽显大族风范:“正是!” 赵凌嗤笑了一声:“你等口口声声要迎回扶苏,无非就是想重推周朝的分封制,为家族谋一块封地吧!” “朕会亲自迎回扶苏,但他只能为臣,重推分封制这件事,各位就别想了。”赵凌的目光扫过众人,大声道,“这天下不再是你们贵族世家的天下。” “朕要全天下的百姓都吃得起饭。” “朕要这天下没有奴隶,没有战乱。” “朕登基之后,会重新建立官员选拔的方式,朝中官职,有能者居之,平民也可封侯拜相!” 赵凌目光扫过那些大臣们的门客:“你等有才有德者,不问出身,皆可入朝为官!” 士大夫们面色难看至极,一片寂然之后,立刻发出声声讨伐。 孟良弼气得浑身发颤,指着赵凌,义正言辞地骂道:“赵凌,你不遵祖制,礼乐崩坏,说是除贼,实则篡国之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赵凌这一番话何止是动了贵族世家的利益,完全就是让自己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他们要的是尊卑有序,不问出身,皆可入朝为官,那贵族世家们如何掌控朝堂? 若是一个奴隶也同他们一样入朝为官,岂不是侮辱他们? 儒家想要重推分封制,那是因为孔子给他们描述了一个美好的周朝,帝王的子孙后代出去镇守边关,治理封地,天下都是一家人,和睦共处。 世家贵族想要分封制,那是因为他们也可以得到封地。 如果不是嬴政,换个软弱的皇帝,恐怕还真没法将郡县制推广开来。 “赵凌!你道貌岸然,不尊祖制,枉为人子,枉为人弟,我等一起上,擒杀乱臣贼子,迎扶苏公子登基。” 又一个气急败坏的大臣试图鼓动在场的人:“我等一起上,先擒了他再说!” 大臣们群情激奋,仿佛梦回寝宫殿前,欲杀赵凌而后快。 赵凌站在原地,脸上挂着轻蔑的笑容,盖聂拔剑上前挡在赵凌面前,剑圣面若寒霜,长剑斜立,目之所及,让人肝胆俱寒。 “盖先生,不必脏了你的剑!”赵凌大声笑道,“扶苏被朕所救,若朕只图皇位,不顾伦理,弑兄即可,何必迎他回城?在场的诸位,你们是要继续跟随这群站在千万百姓头上吸血的贵族世家,还是愿意追随朕?” “朕有生之年,必让天下再无饥民与战乱。” “朕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赵凌大步上前,目光扫过那些臣子的门客下属,声音仿佛穿越古今,气吞山河:“你等可愿追随?” 大臣们的门客和下属都是“士农工商”中的士,这些士大都有些学识和独特的能力,他们之所以投靠这些贵族世家,也是希望得到赏识,发挥自己的能力。 谁又不想入主朝堂? 士为知己者死,但如果自家主上是个反复无常,忤逆犯上的小人,而他们面前又站着一个气吞山河,雄心壮志的帝王,他们该怎么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好好好!”一位大臣的门客嘴里念叨着赵凌刚才说的话,连连喝彩,跪地俯首,声音铿锵有力,坚决不已,“愿为陛下效死!” 随着一人跪下,大臣们手底下的门客纷纷跪地称臣。 就连之前反叛到大臣这边的罗网杀手也都跟着跪下誓死效忠。 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家主上都是些什么人? 这些人最大的追求大概就是讨得一块封地,为家族繁荣昌盛而奋斗。 脑子里面想着的也都是朝堂权谋斗争,利益的划分。 赵凌方才那番话又是何等格局? 跟着赵凌,当立不世之功! 还有那句,不问出身,皆可入朝为官。更是让这些出身贫寒的人眼中有了光。 赵凌除了不遵祖制,在这些士的眼中几乎找不到任何的不是。 其实谁人当皇帝,跟他们又有多少关系呢? 赵凌如果真的能做到他所说的那些,就算他真的是造 反,那也肯定跟着反了啊! 一时间,宫门前原本是来围堵和诛杀赵凌的人纷纷跪倒,赵凌不费一兵一卒,甚至没有让盖聂出一剑,就收服了大臣们带来的门客属下,只留下那一群人在原地无能狂怒。 有人呼天抢地骂赵凌,可翻来覆去也就只是他不遵祖制,不孝那一个点。 这些谩骂声也被一声声愿意效忠的声音所淹没。 赵凌望着跪在地上的这群人,伸出右手,虚压了一下,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那些哭得眼泪鼻涕一脸,无能为力的大臣们。 “你等,自刎吧!朕就不株连无辜了。” 赵凌扔下这么一句话,便朝城门方向走去,盖聂和王贲紧随其后,跪在地上的那些人也纷纷为他让出一条道来。 第11章:外面都是朕的人 “陛下!孟良弼等乱臣皆已自刎,上万士卒对二公子俯首称臣。” 嬴政在密室之中还在思索将来该怎么处置那些贵族世家才不至于让朝堂动荡,密探的消息就传来了。 “章邯做得很好,既然这样,随朕出去吧,朕的这位二公子也是个可造之材啊。
相关推荐:
欲尔_御书屋
漫威黑洞之眼
钢甲幻城
红颜劫
白重生了,娃都满一岁了/我重生后,世子追妻火葬场了
快穿:女配她成了万人迷
三个男人一台戏(H)
年代文中搞医学[穿书]
晚上的老公比较坏
万古第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