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看有没有习题卖。”董良成道,“还有,看有没有肉,罐头或是糖之类的,买点回来。” 沈金桔顿时就明白了他的用意,“傻了吧,过年呢,供销社都没开门。家里还有点腊肉,罐头也有一个,糖也有,你要用你就拿去。” “嗯!” 许清欢提前让巩明杰给她搜罗《数理化丛书》,家里有好几套,给了乔新语几个三套,给江行野和自己各留了一套。 她将江行野做过了的一套整理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董良成就过来了,他带了一刀腊肉,一个罐头,还有半斤糖。 许清欢怎么可能会要,只接过了卷子,“这些你都带回去,你要再拿来,以后就不用来了。” 董良成红了脸,但心里满满都是感动。 语文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卷子很简单,但毕竟董良成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他字句都能读通,但涉及到语文常识,比如句子结构,标点符号等等这些,他基本靠蒙。 还有词汇量也很少,哪些是褒义词,哪些是贬义词,他甚至都搞不清楚。 而作文,更是像记流水账。 语文只得了四十多分。 董良成明显很颓丧。 但许清欢给他讲这些基础知识,他听得特别认真。 许清欢讲到作文《攻书莫畏难、青松赞》的时候,江行野也过来听,如何审题,如何破题,如何立意,文章结构如何合理安排,怎样起承转合。 董良成听到最后,就好似饮了一杯陈年佳酿,这一刻,他才真正体会到了学知识的妙处。 一直以来,他如同行走在黑暗中,虽然有沈金桔的牵引,但显然,沈金桔也并不懂如何学习,她只会牵着他的手,一同在没有光的通道里跌跌撞撞。 “学习的时候,做错题永远比做新题重要,每一道错题都要认真对待,彻底弄懂,以后遇到同类型的题,你才会做。” 许清欢将卷子推给他,“在错题的旁边写错的原因,每一道选择题的每一个选项,为什么选,为什么不选都要写清楚。认真订正! 包括作文,我刚刚讲了一遍,写了拿过来给我看。” 然后,她帮董良成把那几道错题的同类型题都改了一遍,有两处小错误,她一点拨,董良成就懂了。 第426章 这是唯一通往光明的路了 沈金桔连夜将语文卷子抄了一遍,一大早认真做了,翘首以待。 董良成终于回来了。 她急切地问道,“怎么样,怎么样?多少分?” 语文是沈金桔学得最好的一门学科,她自认为没有什么能够难得到她的。 以前,她读书的时候,作文写得特别好,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董良成被治好后,其实很多事他心里都有数了,他啥都没说,将许清欢批改的卷子递给她。 沈金桔自己对照着卷子改了一遍,刨开作文,她和董良成的分数不相上下。 而作文,她觉得董良成写得也不差,“这作文哪里不好了,怎么才给了几分啊?” 这相当于是同情分了。 董良成道,“破题没破好,立意也不行,还有写得乱七八糟。” 沈金桔严重怀疑人生。 她觉得自己不至于这么差,一定是许清欢弄错了。 “这试卷有答案吗?”沈金桔问道。 “有。”董良成将学来的话说道,“是标准答案。” 沈金桔揉了揉眉心,“良成,我们……能考上吗?” 董良成以前没信心,但现在有了,“能。” 沈金桔这才看到他带回来的书,“这么多,这是完整的《数理化丛书》,这是许清欢给你的?” 董良成“嗯”了一声,他抿了抿唇,“把这些书做完,应该就可以了,我们俩一起做。” “好。” 董良成开始写作文,沈金桔在一旁改卷子,一会儿孩子醒了,她去照顾孩子。 等他把作文写完了,他去照顾孩子,沈金桔拿着董良成的作文看。 董良成给她讲作文的审题,破题,立意等知识,沈金桔半天都回不过神来,“许清欢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吧?” 她自嘲一笑,“我们这种虽然读了几年书,可在学校里根本啥都没学到的,算什么知识分子啊!” 董良成讲的这些都是沈金桔读书的时候,老师都不可能讲的内容,这一刻,她就觉得,她读过的书都是假的。 “先别想这些了,好好学,还来得及。”董良成安慰道。 “嗯,我们一起!”沈金桔想着,又看到桌上的肉、罐头和糖,问道,“早上让你带去给许清欢,你怎么没拿去吗?” “她不要。” “那以后……” 董良成拍着孩子,看着她,“以后不弄这些了,她不是这样的人。” 当上大队长前,董良成很多为人处世的经验都是跟着沈金桔学的,后来,他主要跟着江行野学。 江行野也很愿意提点他,很多事都会条分理析地跟他讲清楚。 他是真心想感谢那两口子。 但他也知道,这对他们是羞辱。 沈金桔很珍惜学习的机会,特别是董良成还会将她错了的题给她讲得非常透彻,自然,这些都是从许清欢那里学来的。 他的笔记做得非常详细。 “错了的题你好好整理一下,数理化方面的,你尽量找同类的题多做一做。” 沈金桔翻开了《数理化丛书》中的《代数》第一册,里头写了答案,非常干净,就好像答案都是抄的。 但往后翻,后面还是能看到有些复杂的题目,旁边写了计算过程。 即便如此,沈金桔做起来也依然很吃力,她习题做得太少了。 这是这个时候所谓的知识分子们都有的通病,比起后世从题海战术中杀出来的真正的知识分子,这个年代的基本上不够看。 孩子太小了,玩了一会儿,吃了奶,就要睡午觉了。 夫妻俩昨晚睡得很晚,但这时候也不舍得花时间睡,沈金桔做数学,董良成做物理,他的知识要么是从沈金桔这里学来的,要么是自学来的,很不扎实。 幸好家里还有教材,是沈金桔想尽一切办法搜罗来的,有些是她自己用过的,有些是她找人换的,还有从废品收购站弄来的,好在都是全的。 许清欢告诉过董良成,如果一道题不会做,必然是这道题所涉及的基础知识没有学扎实。 所以,做物理题的时候,题目提到了什么知识点,他就去翻书,反复思考。 但显然,有时候,他自己都判别不出,这道题到底用了什么知识点。 第二天是年三十,董良成本来不好意思去叨扰许清欢,但沈金桔一天都不想耽误,“他们应该也不忙,会去前头江家吃年夜饭,你去门口转转,要是有机会就问问; 她昨天不是跟你说过了,让你今天把作文拿过去吗,不去也不合适。” 董良成被她说动了,过来的时候,郑思启他们几个都在,围在八仙桌上,江行野做过的卷子,拿了出来,他们在边抄题边做。 许清欢看到了,朝董良成招手,接过了作文,“对了,你之前做的两张卷子,回头拿出来一下,给大家传着做。” “好。” 许清欢给他把作文修改了一下,边改,边告诉他为什么这样,董良成听得很受用。 “大队长,把你写的作文给我们参谋参谋呗!”乔新语好奇极了。 董良成看向许清欢。 “写得很不错,照着我刚才说的修改一遍,给他们看看,让他们也学习学习。” 董良成眼底有了光。 董良成索性就在这边写这篇作文了。 沈金桔在家里左等右等,男人不回来了,看来是留在江家这边了,她心里跟猫儿挠一样,但不敢抱着孩子过来。 她怕许清欢一不高兴,以后不教董良成了,靠他们两口子自己摸索,沈金桔现在没有这个底气。 认识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知识分子之后,沈金桔就知道,自己那三瓜两枣是拿不出手的。 她抱着孩子去了知青屋里,新来的几个女知青抱团,段庆梅一个人被孤立。 她也不想和段庆梅多说话,她们本来也不熟。 男知青屋里这边,陆明煦在看书,沈金桔过去问道,“陆知青,你在看啥?” 陆明煦翻了翻封面,是一本高中的数学,他正在自学,旁边放着一本《数理化丛书》的代数第三册,已经做了一部分。 “这是你买的还是你姐姐给你的?” 陆明煦看了沈金桔一眼,不置可否,问道,“沈知青,有事吗?” “没事,我就随口一问。” 这套数理化丛书,是他看到郑思启他们有,然后问,郑思启说是许知青借给他们看的,他花钱租,但郑思启他们无偿地借给他。 他知道,他们看的是许清欢的面子。 这是唯一通往光明的路了。 第427章 不让我好活,大家就都别活了! 简靖川初三就回燕城去了,江行野将他送到了火车站。 许清欢从路口回来,看到陆明煦站在路边,巴巴地望着她。 许清欢走过去,他朝前一站,将两个红包递过来,“我给星星和吃吃的。” 他生怕许清欢不收,“我去年挣钱了。” 上江大队的工业发展得很好,他来了之后没有吃过什么苦,就进厂上班,每个月都能结到工资。 去年,秋收的时候,轮到他了,他去抢收几天,被分配到脱粒,也没出什么力。 但分粮的时候,他分到了不少粮食,够吃了。 还攒了一点钱。 许清欢把红包接了,陆明煦就很高兴,像是得到了奖赏的孩子。 他送许清欢回去,“过年的时候知青点包饺子了,酸菜肉馅的饺子,挺好吃的。” 到了门口,他打算告辞,许清欢让他进去坐一会儿。 他进门的时候太激动了,同手同脚的,差点绊了一跤。 他的怀里,一颗猫脑袋露了出
相关推荐:
末世之漠视
我契约了一只猫
逆命
囚杀
谁寄人间白首
功德积聚:我封神成佛
重生之政界风云(疏朗)
我师弟太不稳健了
大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一笑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