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夺娇(重生) > 第199章

第199章

家。 他已经两个星期没回过家了! 双休,还是他自己拍板定的!不光是为工人们着想,也是在给他自己发福利。 看门的大爷一见赵振国来车间。 连忙给他把大铁门打开,笑盈盈的问候道:“赵厂长好!” 赵振国点了一下头,“你好”,进了车间,看着每个人都专注的低头工作着。 车间巡视的王大海,看到赵振国来了,立即迎了上去,给他介绍着现在的生产进度。 他一个月领35块钱工资,就是在车间里溜达溜达而已,感觉实在是拿着亏心, 要他说,这活也太简单了,牵条狗都能干。 因此最近一直在跟老工人学习酒的制作工艺,恨不得吃住都在车间里。 听到他说的,赵振国点了下头表示知道了。 王大海把统计好的手工报表递给他说道。 “四哥,这是这两天的产能,您看看。” 赵振国拿着报表出了勾兑车间,去了王大海办公室。 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单手翻看着报表,期间询问道。 “国营订的那批酒,什么时候交给他们?” 王大海拿着茶缸,用暖水瓶给他倒了一杯热水, “这批是清香型酒,按照现在进度,大概两个星期之后就能出基酒了!”说着把暖水瓶放在桌上。 接着又把最近库存结存的原料,登记报表,统一都拿出来,给他检查说道。 “仓库的钥匙,暂时在我这边保管,用到时,制曲车间主任到我这里申请取原料,登记出库。” 听到他说的,赵振国合上报表,慵懒的靠在椅子上,黑色裤子包裹下的腿,交叠在一起,翘着二郎腿说道。 “你办事,我放心,我回老家一趟,你回不?” 王大海摇摇头,他怕他回了舍不得来了。 赵振国骑着摩托车去加油站加了满满一缸油,又加满了两个三十升的油桶,他要开始自己的长途摩旅,回家过周末! 本来厂里还有辆小汽车,为了给员工们按时发工资,赵振国把车给卖了,反正有事可以蹭胡志强的车。 此时他还不知道,那份报告将引来怎么样的轩然大波。 第613章 周五,快要下班了,忙到焦头烂额的王新军收到了赵振国的报告。 他有些好奇,有什么事不能在电话里说。 揉了揉酸涩的眉心,拆开了那个档案袋。结果这一看,就停不下来,一直看到了九点多,饭都没顾上吃。 媳妇打来电话问:“新军啊?这周末还不回家?儿子们明天就回来了。” 王新军无奈地说:“回不去了,振国又整出了个大动静。” 那份报告,着实让他震撼不已!赵振国的胆子,真是比天还高。 报告开头,赵振国先是阐述了想要丰收酒厂生产粮食酒的原因,什么粮食酒香醇可口、大家爱不释手之类的。 王新军开始不以为意,谁不知道粮食酒好喝?这不废话么? 可接着往下看,一句话猛地跳入眼帘,“粮食酒的生产,能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良性互动。” 王新军当时就在琢磨,他到底想干嘛,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接着往下看,赵振国写到,现在粮食的供给问题影响粮食酒的产量。 其实看到这里的时候,王新军差点没看下去,缺粮食谁不知道? 啰啰嗦嗦到底想干嘛? 没想到赵振国笔锋一转,开始细细阐述如何解决粮食供应问题,确保粮食供应既稳定又高质量。 他提了一个大胆的思路,“包产到户”! 他写道:“要是土地能让农民自己做主,实行‘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套,那农民的生产干劲可得嗖嗖往上涨,粮食产量指定能噌噌往上升!” ... 王新军看着这篇报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小酒厂的改革而已,怎么就被赵振国歪到农村土地改革上去了。而且通篇读下来,莫名其妙居然还觉得很有道理。 如果粮食产量真的能大幅度提高,那不光是酒厂的问题,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其实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这件事,赵振国真没唬王新军。 后世小岗村包产到户头一年的粮食总产量是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要不说劳动人民的创造性是无限的呢? 赵振国觉得,既然知道这个制度好了,就抄作业,早点推广呗。 不光赵振国觉得好,王新军也觉得好,以至于反复品读之后,抄起电话给老爷子办公室秘书打了过去。一听老爷子还没回家,立马开着车,匆匆过去了。 太激动了,等不了明天了。 老爷子接过报告,让王新军先回去,自己会好好看看的。 王新军走后,老人带着老花镜仔仔细细把报告看了两遍,然后递给秘书。 秘书看完,嘴都合不拢了,“这...这...” 老人:“这什么这?土改的时候,我们搞的不就是这个打土豪,分田地么?” 秘书:... 老人又问:“你怎么看?” 秘书吃不准,不敢说。 老爷子悠悠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秘书咬咬牙说:“我个人觉得可以,但...为了这口醋包了一顿饺子...” 他没有说下去,但是老人明白他的意思,这么干,反对的声音绝对不会少。 赵振国这娃儿怎么这么敢想?不过想想这娃儿连飞机都敢开起耍,还有啥子不敢的? 多亏了他,要不然这次可就损失大喽,顺着那两人,顺藤摸瓜,又抓出了好几个特务,其中一个甚至是被特务策反的,而且跟那个人,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看来某些人,是要动一动了。 ... 第614章 接下来的两天,老爷子见了很多人,旁敲侧击问了很多人对农村改革的看法,也有人提到了分土地,结果一说出来,批评的声音就不绝于耳。 改革的路,比想象中还要难走一些。 但难走,不代表就不走了。 老爷子把王克定和王新军父子叫到了自己办公室,又深入交谈了一次。 王克定已经从王新军那儿听说了赵振国的那份报告,但亲眼看到报告内容,还是觉得很震撼。 这个年轻人,总是给他一种意想不到的感觉! 新文想把人留下来开飞机,真是屈才了! 思虑再三,老爷子跟王新军说: “既然是改革和试验,那就可以搞么,你告诉振国,可以搞,但是要控制规模,争取要拿出成绩来...” 这是老爷子拍板了,肯定了赵振国的方案。 王新军急匆匆地给赵振国厂里打电话,却被王大海告知,赵振国回老家了,没在。 王新军:... 你整出这么大动静来,我们忙活两天了,你居然回老家陪媳妇儿去了? ... 赵振国紧赶慢赶,到家的时候也已经十点多了。 村里大部分人家都是黑灯瞎火的。 小红发现他回来了,想叫,被他喝住了,怕惊动媳妇儿。 没想到卧室还亮着灯,媳妇还没睡,在看书。 见他大半夜的突然回来,还以为出啥事了,结果赵振国亲了亲她说,就是回来看看。 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宋婉清心疼坏了,问他吃饭没,赵振国说路上啃了俩饼,不饿。 她起来给赵振国下了碗菠菜面条,卧了四个鸡蛋。 吃饱饭,洗完热水澡的赵振国,光着膀子,穿着大裤衩子,来到床前,掀开被子上了床,伸手把软香的媳妇揽入怀中。 正靠在床头看书的宋婉清,身体突然被揽入宽阔的胸膛,吓了一跳,放下手中的书提醒道。 “睡吧,跑了一路累坏了吧?” 赵振国跟个大型赖皮狗似的,不仅没松开她,反而更过分了起来。 修长高大的身躯,直接缩到被子下面,翻身趴在媳妇的两腿间,脑袋枕在她柔软的腹部。 展开双臂,搂住那纤细的腰肢说: “媳妇,以后工作忙起来,可能顾不上家里这边那么多了,两仨星期才能回来一次,辛苦你了。” 宋婉清放下手里的书,垂眸看着枕在腹部的脑袋,迟了好一会儿说: “没事,家里有婶子呢。” 赵振国开始不安分起来,脑袋钻进了她衣服下面。 随着他的动作,宋婉清书也没法看了,冲着衣服下面的人说道: “别闹,睡觉,你都不困的么?”说话间,被他弄得,忍不住轻呼一声。 身体被他弄得软绵绵的,哪儿还看得下去,无奈把手上的书放在床头的柜子上。 衣服下面的赵振国,把媳妇拉下,让她平躺在床上,趴在她身上, ... 这人嘴上说着累,还非要来,甚至还说他累了,让她自己来... 两星期不见了,就知道这人肯定要换着法子折腾自己,虽然很多姿势都挺难为情的,但也确实,很快乐。 第二天,本想睡个懒觉的赵振国,一大早就被王栓住给叫醒了,说出大事儿了。 第615章 赵振国差点开口问候王栓住,他还想早上睡醒再来一发呢! 这老头!真够败兴的,自己干不动不能这么折腾别人啊! 结果爬起来一问,卧槽! 不好意思,骂王栓住骂早了! 鹿棚里头的鹿,一夜之间少了两只,剩下的那几只,也是奄奄一息,进气多出气少,眼瞅着也是活不长的样儿。 这事儿,可不小啊,王栓住能不火急火燎地来找赵振国嘛? 而且,还有早起上地的人亲眼瞅着狗剩赶着鹿跑了。 赵振国才不信狗剩能干出这么缺德的事儿。不过,找狗剩是当务之急,他吹了个口哨,把屋顶上的小白换了下来,吩咐它去找狗剩,找到了就回来报信。 赵振国跟媳妇简单交待了几句,叼着个馒头就骑上摩托车,风风火火地去请李大辉。 顺道儿,他还去了趟狗剩家,一进门,发现刘二妮在厨房烧锅,煮玉米糊嘟。 刘二妮一见赵振国,可怜巴巴地说:“大哥,别信他们的,你们进城后,狗剩天天吃住在鹿棚那边,尽心尽力地伺候着那几头鹿,咋可能是他干的呢?” 这话赵振国信,狗剩不可能是像他们说的那样跑了,他能舍得媳妇? —— 李大辉再次被迫上岗,救鹿... 妈的,被老四折磨的,他都快成人畜双治的大夫了! 上次隔壁村的鸡病了,请他去瞧,他哪儿会啊,只能一顿消炎药猛灌,死鸡当活鸡治,结果鸡居然活了!人送外号,李鸡仙!快把李大辉气死了,还不如治死算了。 李大辉匆匆赶到鹿棚,发现那几只鹿躺得横七竖八,气息微弱,比上次那群鸡还惨! 还有只母鹿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他,让他不禁感叹,万物有灵。 再仔细观察母鹿的症状,李

相关推荐: 哥哥们太爱我了怎么办[骨科NPH]   吃掉我的哥哥h   惑心(古言 )   私藏(1v1 出轨 H)   陈年   老牛“吃”嫩草   想被你弄哭   室友问我谁更硬(H)   路人攻的上位【主攻】   名门第一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