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别扭。想当初夜里见到桓歆那张涂得煞白的脸,如鬼差一般惊悚,实在让人难以忘怀。 与众人闲聊过后,卫��问道:“赵师今日何时来授课” 罗焕与身旁几人都摇头道:“今日赵师应该不会来了。” “为何”卫��问。 “琅琊王要来。”有人立刻道。 罗焕手肘顶了那人一下,对他抢着回答极为不满。他和卫��认识在前,如卫��这般貌美的郎君,便是一起走也觉得面上格外有光,罗焕自认为在这里他和卫��最为亲近,于是赶紧解释道:“最近琅琊王时常来,说是与赵氏探讨玄理,所以这些日赵氏都只授半天课。” 卫��心想难怪刚才行了拜师礼后赵霖就让她先行熟悉环境,明早再来授课业。 罗焕起了个话头,其他人也都纷纷议论起来。 “我听说琅琊王这次来,有意观察士子,似有意提拔几个到身边重用。” “与我打听的差不多,不过听说这些日琅琊王对士族之后不甚满意,更属意寒门子弟。” “什么我江右诗书传家的士族如此之多,居然看重寒门,这是何道理。”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言辞之中对寒门子弟极为不屑,这也是士族子弟常态。 “卫小郎君,你如何看”最后话题却落到卫��身上。 卫��倒是知道一点司马邳的心思,无论现在或是登基之后,他就想要摆脱门阀对朝政的控制,但可惜门阀士族树大根深,他虽有用寒门士子的想法,却始终被士族阻碍,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还没等他真正有举措抗衡士族,就中毒驾崩。 周围几双眼睛看着她。 卫��笑笑道:“士族都是名门之后,家学传承深厚,寒门子弟远不能及。” 众人一致点头说卫郎君高见。 卫��顺着他们的意思夸奖过后,很快话锋一转道:“但寒门亦并非完全没优势。” 罗焕等人怔了一下,不过因为前面卫��是先赞士族,所以他们心中也并无十分抵触,问什么优势。 卫��道:“寒门子弟自知微末,有志者自然刻苦奋进,纵观史书就知他们之中也有惊才绝艳之辈,所谓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她顿了一下又道,“我等若是一昧嬉戏游玩,日后如何承袭门楣,恐有辱先祖之名。” 罗焕等人一时间都不吭声。说实话,这些道理家中长辈也曾说过,不过说的方式截然不同,让他们极为反感,但在卫小郎君嘴里,却显得顺耳许多。尤其是卫小郎君嘴里说的是“我们”,没将自己择出去,倒显得这些话有几分贴心。 “卫小郎君说的对,”有人看着卫��花朵似的一张脸,说道,“我日后定然用心读书些。”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 卫��见他们都赞同,倒是有些奇怪这群士族子弟如此听劝,看向众人的脸顿时恍然,这群人都是未及弱冠,尚留着几分天真质朴,或许再年长几岁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罗焕盯着她的脸看了一回,道:“卫小郎君,我叫你玉度可好,日后你几日来一次这里我与你同行。” 卫��听了不明白,经他解释才懂了,原来并非需要天天来赵博士家,尤其是士族子弟家中有藏书的,完全可以回家学,遇到难题再来找赵师解惑,以往每日都来的,大部分都是寒门。 卫��连连点头,赵师家中三代都为儒师,教书育人确实有些办法,而且她还察觉到,赵师此举实际是对寒门有所偏帮。只看他将最出色的几个寒门子弟帮着料理书堂,此处往多有士族高官,甚至皇亲,无疑是给了这些寒门弟子露面出头的机会。 罗焕手在卫��面前一晃道:“玉度在想什么这般出神” 卫��道:“我在想,赵师真高人也。” 罗焕噗嗤笑道:“当然是高人,不然玉度怎会千里之隔来求师。” 卫��笑了笑。 此时,在他们说话的小厅外,路过的赵霖与司马邳都停下脚步,听他们议论。开始士族子弟一番议论司马邳的言论让赵霖眼皮直跳,心道这罗熊邓三姓真是大胆,背后连皇亲都非议。 直到听见卫��说的那两句,他面色稍霁,后来见里面又闲聊起来,司马邳也露出不耐的表情,两人从后方游廊离开。 走得稍远,赵霖道:“卫小郎君不骄不躁,谦虚向学,在士族子弟中也算佼佼者。” 司马邳微笑看他,“赵师莫非是听他夸赞高人,心中高兴” 赵霖咳嗽一声,道:“殿下不是听到‘所谓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亦眉目舒展”刚才他一直观察司马邳的脸色,他当时神情一缓,绝不会作假。 司马邳道:“说的好听而已,他这样年少的郎君,不过人云亦云,学人口舌而已,又怎会有自己见解。” 赵霖道:“殿下这话说的不对,便是人云亦云,也要云之有物。历来学习都是去芜存菁才有进益。” “就怕是个卖弄口舌之利的,”司马邳不疾不徐道,“这些人我见的多了,士族子弟夸夸其谈者众多,可论真实才干……” 他说到这里冷哼一声,眼中闪过阴翳。 “我知殿下心中抱负,可这事尚需徐徐图之,不可心急。”赵霖道。 司马邳看向远处的樟树,“都对我说不可心急,如今桓氏掌八州军权,视朝廷政令如无物,王谢各怀私心,再不急,只怕来日不是王与马共天下,是四姓共天下了。” 赵霖直冒冷汗,虽然这些日子与这位琅琊王交流许多,但听他这样直言不讳表达对四姓的不满,依然让人心惊。 “司马是天下之主,纵使权臣能吏如过江之鲫,殿下该想的,不是如何消灭他们,而是怎样权衡他们。” 司马邳转过脸来,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赵师未与我坦言。” 赵霖大惊,“殿下为何这样说” 司马邳道:“当年王导手握朝政大权,南渡时又与三吴四姓达成协议,功绩震天,王与马共天下的言论就来源于他。你可知当时就有人劝他代司马氏而王天下” 赵霖道:“王相与元帝情谊深厚。” 司马邳嗤笑,“原来司马氏未被取而代之,全靠这般情谊。” 赵霖说不出话来。 司马邳又道:“这些日子,桓温身边会不会有人劝他取司马而代之” 赵霖自认年近半百,见识颇多,但听到这句,也忍不住瞪大眼,呼吸加深,说不出话来。 司马邳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定然是有的,不然桓温这权臣可就太名不副实了。” 赵霖道:“殿下,朝中有王谢两姓在,桓氏不会有反心。” “真是有趣,当初王氏势大,以外戚庾氏对抗,庾氏掌权,又以谢桓平衡,如今桓氏独大,王谢却凑到一起,”司马邳道,“听着倒与我司马家并无什么干系。” “定籍入户,品其名位,为了废除察举制,可如今看看,九品定级,全被士族子弟充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还是选才分明是来稳固那几姓的权势。” 赵霖道:“殿下已知顽疾所在,更应耐心些,人道病去如抽丝,治国也是一般,旁人心急,最多坏事,若是如殿下这般也心急,却是于国无益。” 司马邳挑了挑眉,“赵师说那里话,我不过一个闲散皇亲,性情疏散,随口议论,于朝廷并无影响,赵师授业如此有趣,我忍不住多说一些而已。” 作者有话说: 41 第41章 胡诌 卫��和罗焕等人说了半天的话, 一看正厅角落位置几个寒门士子有的练字,有的读书,专心致志, 似乎对他们的谈论不感兴趣。 卫��已经从众人口中知道赵师定下的各种规矩, 比如半年一次小考,一年一次大考, 是由赵师针对每人学业进度设下的三问,只要能答出,就能留下继续学习,若是答错两问, 便要离开赵府,以后也不得以赵师弟子自称。 像赵霖这般的国学博士,最要紧的就是声名,若弟子中出了无德无才之辈,对他的声望也是打击,卫��对这条规矩倒是不意外。 几人聊了许久,渐渐话题就偏了, 开始说豫章城内何处好玩, 他们所说的好玩可不是寻常玩乐。这几个大多是十六七岁的士族子弟,刚好是对男女之事极好奇的时候,哪家的女郎貌美, 或是哪个伎子有风情,简直说的津津有唾沫横飞。 卫��赶紧打断拦住他们的话头,拿了一卷庄子出来, 道:“我初来乍到, 总该给赵师留点好印象, 各位兄长见谅。” 说完她就找了张靠窗的书案, 坐下看书。 罗焕等人见她走了,闲聊骤然变得索然无味了。 “都怪你,突发奇想聊什么伎子,我看卫小郎君年纪尚小,还不懂女子柔情,等日后一起玩再慢慢说与他听。”罗焕责怪刚起话头的人。 几人嘀哩咕噜轻声细语地说了几句,又朝卫��看了几眼。刚才还有人觉得卫��性格冷僻,不太合群,可此时见她微微垂着头看书卷,窗外的光透进来,在她身上洒了淡淡一层,肌肤白皙,面薄腰纤,不满的感觉顿时烟消云散。 卫��看大半时辰的书,刚开始因为厅堂内人多有些看不进去,后来习惯之后就变得专心起来。她刚放下书卷,揉了揉肩,罗焕就过来问她要不要一起走。 卫��没多想就答应了。今日赵师不会再来授课,她留在这里不如回家,再者她生来就是士族,与豫章本地士族交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一行年轻士子朝院外走去,罗焕正提议过两日晚上在揽月阁举宴,正好让他们这群豫章士族中年纪相仿的一群人聚一聚。众人都道好,轮到卫��时,她也只能笑着答应。 刚走到门口,只见赵霖站在门前,他的面前站着个华服郎君,样貌生得极俊美。两人听见动静转头看来。 卫��罗焕等人脚步放缓。 赵霖和司马邳说了句什么,对众士子道:“还不快过来拜见殿下。” 卫��等上去行礼。 司马邳扫了一眼众人,道:“我看豫章此地人杰地丰,是难得的好地方,下月初我要在章山举办雅集,你们都是名门之后,又是赵博士门下,到时一同来吧。” 罗焕等人大喜,虽然这样的雅集,他们身为本地士族一定会去,但由琅琊王亲口邀请,分量又是不同。 司马邳随后登上马车离去。 赵霖目送他离去之后,转身对众人道:“琅琊王重才,雅集上定会出题考校,你们这些日子切莫贪玩好乐,回去好好用功,不要失了江右子弟的颜面。” 卫��等人齐齐应了一声。 此时已经是二月底,离下个月初也没几天了。一群年轻子弟也没了举宴的兴致,简单商量了下,都打算回家做些准备,好在雅集上露脸。 卫��与众人别过之后回家,此后三天她接连去了赵博士府中,在他指点下开始学习《庄子》。
相关推荐: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Black Hole
在爱里的人
他是斯文糙汉
外婆的援交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小人物(胖受)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