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从正阳门下开始 > 第291章

第291章

特别是实力派的支持之后,梁乙埋便更加不敢轻易发难了。但这并不是说梁乙埋会全然不知还手。老奸巨猾的梁乙埋,一方面继续称病隐忍,一方面却指挥党羽,在朝中不断的找出种种借口来阻挠改制。并且,从大安四年的腊月开始,在兴庆府的街头,便有各种各样不利于改制的谣言开始流传。这些谣言从兴庆府传到各地之后,就更加走样得厉害了。 但对于夏主秉常来说,地方的明确支持,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都可以让他信心大增。在大安四年的十一月,秉常就再次派出使者,向宋朝与辽国拜贺正旦,不折不挠地执行他“睦邻邦”的政策。 除此之外,西夏君臣便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着创建讲武学堂与国子监,并且计划在大安五年三月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以培养、网罗改制需要的人才。 在大安五年的二月,秉常又向全国颁布了一份诏令。在这份诏令中,秉常宣布要裁减宫府用度,并且免征全国半年之税,保证在大安五年,不再征召男子服兵役,使百姓得到休息。 “真是大言不惭!”在兴庆府的某座宅院内,史十三读着抄录来的诏书,禁不住笑道。 回答史十三的,是一个女子。“不再征召男子服兵役,对于处于弱势一方面的夏国来说,未免也太……”她笑了笑,没有再说下去。 站在史十三身后的黑衣童子撇了撇嘴,讥道:“秉常倒也罢了,李清和禹藏花麻,便只尔尔么?” “倒也未必如此。”女子笑道:“我听说这一代的夏主,有时候懦弱少断,有时候却是刚愎自用得很。这份诏书,李清与禹藏花麻,未必做得了主。” “是么?”童子又撇了撇嘴,不太相信地反问了一句。 史十三摆了摆手,打断二人,沉声道:“现在不必说这些,且先看看石子明要如何做吧。” 二人立即收口,恭谨地应道:“是。” “李清给了我三千贯,托我阴蓄死士,说是要效仿当年司马懿对付曹爽的法子,在民间散养死士,要紧之时,便可以有大用。”史十三低声说着,语气中却有一丝戏谑之意,又似乎有一些不忍。 “何不便按他说的去做?”女子笑道:“要紧之时,说不定真有大用。” 史十三也哈哈大笑,道:“说得不错。栎阳县君名不虚传,真称得上是女中豪杰!” “奴嫁不过一小女子,哪里比得上史十三的英名。” 史十三笑道:“不敢相瞒,初听到是个女子,我也不免有几分轻视。现在却是不敢了。” “史兄说笑了。” 史十三凝视这个女子,想起她的种种传说,忽然生出好奇之心,笑道:“不知县君怎么会来这虎穴之地?” 女子淡然一笑,回道:“俚语不是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么?”顿了顿,又笑道:“其实这里有史兄主持大局,我来不来也无干紧要。且一个生人,到了这里,也未必有用。我来这里,实是给史兄打个下手的,一切都听史兄差遣。” 史十三似笑非笑地望了女子一眼,也不点破,笑道:“岂敢。” 对于坐在他对面的这个奇女子,史十三是很尊重的,这种尊重足够让他按捺下自己的好奇心。虽然明明知道这个女子来这里,绝非给他“打下手”,多少还带点监视之意,但是他却生不出一点厌恶、排斥之意。 数日之后,西夏静塞军司,韦州。 仁多?纫苍诙磷疟?常的这份诏书。“不再征发兵役么?”仁多?瓤嘈ψ牛?忍不住自言自语地说出声来。秉常一厢情愿的想法是好的,一面可以收买民心,休养生息,一面也是向宋朝示好,显示西夏无扰边之意。 可是,时势已经变了。这份诏书若是李元昊颁布的,那么宋朝一定会朝野上下,颔手称庆。但是他李秉常颁布的,却只能招人发笑。 是战是和,还是由夏国来决定么? 征不征发兵役,现在根本轮不到秉常来做主。 “报――”中军官打断了仁多?鹊乃夹鳎?他抬起头,望了这个新任的中军官一眼,他曾经几乎要斩了这个家伙灭口,但是最后他发现这个家伙非常的识时务,而且有能力,虽然他也知道这样充满野心的人很危险,但也许是看在他献上来的巨额赎金的分上,也许是一种类似于想要驯服野马的心理,仁多?攘粝铝四皆蟮男悦?,并且任命他做自己的中军官――虽然在必要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再杀了他。在西夏,好的人才,始终是缺乏的。宋朝人才众多,浪费起来一点也不心疼,但在西夏,无论是国家还是各部落,都很珍惜难得的人才,因为这几乎直接关系到国家或者部落的生死存亡。 “何事?”仁多?鹊哪抗馍ü?慕泽。 “宋朝张守约派人送来石越的书信。”慕泽低下头,恭谨地禀报道。 “这个时候?”仁多?刃闹幸徽蟛话玻?忙道:“请他进来。” 同一天,在宋朝陕西路的熙河地区与绥德地区,开始了宋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 “什么?!”夏主秉常的语气中,有几分不可置信的惊愕。 数日之内,沿宋朝边境的诸军司,向兴庆府告急的快马不绝于道。对于宋军大规模的军事集结,西夏的边将们,都有几分摸着不头脑。宋军集结大军,从常理而言,必定是为了进攻西夏,但是从宋军的举动来看,又似乎并非如此。摸不清宋军虚实的西夏边将们,全都迷惑不解。自古以来,都是兵不厌诈,无论宋军是否在搞“虚虚实实”的把戏,对于不知底细的西夏人来说,唯一的办法,就只有保持备战的状态,高度警惕,同时一面派人去刺探宋军的军情,一面则向兴庆府报告。 “须尽快点兵迎战,国相知道了么?”秉常着急的问道。 李清与禹藏花麻交换了一下眼神,李清跨上一步,低声道:“陛下,这是千载良机!” 秉常愣了一下,没有明白李清的话。 “召国相进宫,商议军机,然后趁机……”禹藏花麻解释道,一面做了一个杀头的手势。 秉常吃了一惊,旋即摇头,道:“强敌当前,万一激起内变,岂不为宋军所趁?”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李清语气中,透着寒意。 “先召国相进宫议事……”秉常犹豫着,下达了命令。 “是。”李清应道,退了下去。他知道秉常的决心,实在是不可以信任,有些事情终需要亲自布置。 目送李清退下,秉常又把目光投向禹藏花麻,忧心忡忡地问道:“宋兵人马多少,进兵方向,没有一样是清楚的,驸马以为怎生应对才好?各处都是急报,莫非宋兵是数路大出?”他一面说着,一面将目光投向一幅画得不怎么准确的西夏地图,游移不定。 “陛下莫急。”禹藏花麻沉吟了一下,“任他几路来,总有应付之法。各地烽烟未举,可见仗还没打起来。眼下之策,只得先在灵州一带集中兵力,以备非常便可。” 秉常此时早无主意,只听禹藏花麻胸有成竹的口气,心下稍安,连连点头。 与此同时,梁太后宫中。 “你是几朝的老将,这事究竟是何意思?”梁太后坐在胡床上,从容地问着嵬名荣。 嵬名荣想了一会,沉声道:“臣总觉得此事透着蹊跷。” “怎么说?”梁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自古以来,有智者之名的,多是谨慎之人。臣观石越为人行事,一向多谨慎小心,每做一事,必是谋定而后动。这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既是石越在陕西主事,若是宋军果真要来攻我,总不会只有一万两万人马。若是兵马上十万,这般大的调动,他便是瞒得再好,也总有蛛丝马迹可寻……” “你是说,石越在用诈术?”梁太后不禁倾了倾身子。 “兵书上说,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种事情,总是难料。不过臣以为,若是在陕西主事之人,是李靖李卫公那般的人物,那便是五千之众,也可能是实;若是石越,十万众以下,都是虚多实少。这点人马,他最多也就敢扰扰边。”嵬名荣下了断语。 梁太后沉吟了一阵,忽然叹道:“你这话纵是有理,但是国中只怕无人敢信。” 嵬名荣亦不禁默

相关推荐: 凄子开发日志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云翻雨覆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