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贪酒 > 第93章

第93章

的海航图。 原书剧情里,也开了海贸,谢安翊为了女主,只身前往国外,为了开拓海贸,几年没有回来,回来之后彻底打开了海上贸易,赚了很多的钱。 一想到这个,文瑶就替几个弟弟心疼,为了这么个女人,平白糟蹋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没了他,他们一个个在他们自己的领域都绝对是最厉害的存在。 这一世谢安翊没什么改变,一心只想做生意赚钱,金修宜却改了道,不再研究医毒两术,只想着建学校让更多的人读书。 大头…… 算了,大头如今和七皇子的牵绊越来越深,七皇子对他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将来指不定还是会走上老路进了仕途,只是肯定不会有前世的下场,毕竟他们家大头现在是个根正苗红的大好少年。 邱蓉蓉听了文瑶的话一脸震惊。 文瑶见状又笑了笑,小声道:“还有那本书,除了记录怎么将海水转化为淡水,还记录了海外一些别的国家的特征和文化,有这些东西,邱伯伯定能安全抵达海外,只要航线打开了,其他国家的人知道我们开了海贸,也会有船陆陆续续的来我们这边做生意的,只要有人来,邱伯伯就一定能回来。” 邱蓉蓉震惊的无以复加,更多的是感激,她眼圈一下就红了,眼泪瞬间落下,一把拉住文瑶的手:“瑶瑶,谢谢你。” 这段时间她一直强撑着不让人担心,就是不想让人看出来她的脆弱,可是,那是她爹啊,亲爹,从小将她捧在手心疼爱的人,此番出海更是做好了必死的准备,这如何能让她不担心。 文瑶见她信了自己,却不开口询问,心底松了口气,她就担心邱蓉蓉会问她这些东西她是怎么来的,结果这姐姐和以前一样,她说了就信,从不过问。 许是心中有了底气,邱蓉蓉整个人比之前散了不少阴郁之气,也开始有精力追着谢安翊揍了。 从前她不觉得,现在才发现,这个儿子真是……什么都要跟她谈钱,就跟个守财奴一样,不管多少,总要从她身上划拉点东西走。 也不知这性子到底随了谁。 山间风景优美,除了傍晚的日落,第二日的日出也是另外一种意境,太阳升起,金光洒满大地,站在山间,阳光照在瀑布上,瀑布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中幻化出彩虹,让众人惊叹,几个少年更是跳上瀑布旁边的大树或是山石,试图抓住彩虹。 期间金修宜不慎从半山滑落,眼看这就要摔到瀑布下的大石头上,千钧一发之际,茂才如剑影般窜出,直接将金修宜一把捞起平稳的落在了旁边的石头上,才让他躲过摔成肉泥的下场。 一场惊魂险些吓到众人,好在有惊无险,几个少年也被勒令不许再往瀑布旁边的山石攀爬,那上头长年累月被水撒过,早就长满了青苔,下盘不稳就容易摔下来。 不能上蹿下跳,几个少年干脆直接带着两个成年的侍卫进山打猎去了,收获颇丰,兔子野鸡弄来不少,全都进了他们的肚子。 一行人在山上呆了三天,日月轮转所有的风景都看遍了,这才在第四天启程下山。 回城的路上,文瑶总觉得陈县令满脸兴奋,不知道在盘算什么。 到了山下,等待的马车已经在那了,一行人准备直接回京城,却被陈县令给拦下来了。 “大侄女,先别急着走,上陈伯伯那里去坐坐。”陈县令朝文瑶挤眉弄眼。 文瑶想起来陈县令之前在山上说的,有事跟她说,一行人就拐道先去了临京县。 临近京城,临京县不论繁华还是城池的大小,都比云雾镇要繁华要大得多,一行人直接坐着马车到了府衙,陈夫人瞧见文瑶他们来了,急忙让人出去采买东西忙着招待。 都是熟人,陈县令也没拐弯抹角,直接把文瑶叫到了衙门的书房,李逸也陪着一起。 到了书房,陈县令才对两人说了实话。 “这里是京城脚下,已经比别的地方繁荣了,我接手临京县,本想大干一场,结果一年下来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这次世子派人来探路,倒是给了我个启发,所以才厚着脸皮跟着你们上山玩耍了一番,倒是真让我琢磨出了点门路。 大侄女,咱们自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你给伯伯出个主意,这临京县靠近京城,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还有周围的山水风景,你瞧着,能有什么法子让这临京县,再变得跟云雾镇一样,吸引人?” 文瑶这才明白陈县令为啥听说他们出去玩要跟着了,感情是他们出去玩给了他启发,想将临京县打造成旅游城市啊。 临京县和云雾镇不同,云雾镇大多以平原为主,用来种地再好不过。 但临京县四面环山,而且山峰形状各异,稍加修缮再配上点什么奇奇怪怪的传说,确实很容易吸引人。 而且这里靠近京城,临江而建,交通方便,若是打造的好了,保不齐还真的能打造成一个绝佳的旅游城市。 陈县令见她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便知道有戏。 “大侄女,伯伯不着急,你慢慢想,需要什么你就只管开口,伯伯都给你弄来。”陈县令说道。 文瑶想着,陈县令既然要将临京县打造成旅游城市,那就得先摸清楚这里有些什么资源才行。 上辈子玩过那么多的风景名胜,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吸引游客的方式,文瑶就算没干过旅游业,也见过不少,或许真的可以试试。 如果成功的话,自己是不是能参一股?毕竟谁会嫌钱多呢。 第608章 能赚钱吗? 让其他人先回家,文瑶和李逸直接就留在了临京县,曾嬷嬷也留了下来,每天就随侍文瑶左右,不管文瑶走到哪她都跟着。 刚开始两天文瑶只管在临京县四处游玩,登高望远,爬山涉水,曾嬷嬷咬牙也能坚持的下来,可再往后,她这把老骨头就顶不住了,再这么跟着文瑶漫山遍野的跑,她只怕连京城都回不去了。 最后曾嬷嬷实在是陪着玩不动了,自己留在了临京县的衙门,让皇后娘娘当初跟着她出宫照顾自己的宫女和明月,无论文瑶走到哪都得跟着,特别是有世子在的时候。 李逸明白曾嬷嬷的苦心,并未说什么,文瑶则是心大,只觉得曾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讲究规矩,她如今又是郡主,身边多跟几个人,有排面。 半月时间,他们二人带着陈县令愣是将临京县附近的山水都给玩遍了,更是探访村落和坊间,还真的让他们打听出来几个关于临京县这些奇山怪石的传说。 文瑶全都让人整理成册,准备润色一番就当成临京县从古至今的古传说,再利用一些手段弄出点稀奇古怪的迹象,那招揽游客的东西不就有了吗? 如此自然还不够。 前世那些景区为了招揽游客,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又是演出又是当地的文化特产,总之吃喝玩乐全都能一条龙的包揽,既然要打造临京县,那就得往这方面做打算。 文瑶逛完临京县也不回京城了,干脆就在临京县的衙门里住了下来,每天就和李逸待在书房写计划书,一般都是她说,李逸写,然后她有疏漏的地方李逸总是能第一时间替她补上。 看到两人这那勤奋的模样让陈县令都有些内疚了,总觉得自己是在奴役这丫头还有世子。 陈夫人更是每天变着花样的做给他们吃,知道他们在帮自家老爷的忙,就开始派人搜罗临京县特有的东西,凡是有点特色的全都弄来给文瑶瞧瞧,能用得上的就记下来,用不上的就全当玩个新鲜。 终于,历时半个月,文瑶和李逸总算整理出来了一套完整的临京县改造计划书,上面事无巨细的记录了临京县未来五年的规划和将来要走的路,最重要的就是先把几个景区打造出来。 上山的路,山上景区的规划,每个景区的命名,都排在最前面,另外,还有临京县百姓的改造之路,既然要打造旅游城市,那就要从上到下齐心协力,凡是有一方拖后腿,事情就难办了。 所以,陈县令在文瑶开始写计划书的时候就把临京县下属的村落的村长都聚集在了一起,将大概的计划告知他们,毕竟将来真的要做起来还得他们配合。 陈县令就像个给员工画大饼的领导,将云雾镇这些年的发展,还有云雾镇百姓的美好生活讲给他们听,听的临京县的那些村长个个眼含羡慕。 文瑶和李逸有幸偷听过一回。 文瑶不禁感慨,这陈大人真是生错了时代,这要是在后世,就他这画饼的功力,绝对是个大企业家。 计划书拟好了,接下来就是实施了,可要修景区可不容易,光是几个景区的硬件设施就得花费不少,临京县虽说是京城下属县,比当初的云雾镇富一些,可真要打造旅游城市这点钱就不够了。 他穷啊,只能伸手给户部要钱。 结果接连上书几封,都被户部驳回了,因为他要的钱不少,而且户部的那些人并不觉得临京县这样的规划有什么好的,山水风景哪里都有,谁会闲着无聊专门跑到临京县去玩?京城的风景比临京县不知道好多少。 陈县令要不到钱,只能巴巴的跑到京城文昌侯府找文瑶出主意。 邱蓉蓉也在,一听陈县令要打造旅游城市,她眼睛都亮了。 “他们不给钱,我们就自己干啊,不就是钱嘛,我有。”邱蓉蓉大手一挥,财大气粗。 陈县令看着这个多出来的大侄女,眼睛都亮了,邱蓉蓉说她有钱,那是真有钱,不说她这些年将云雾烤鸭卖到了整个安南,就连云底捞现在在各大主城都还是人满为患,模仿的有,但是超越的却一家也没。 更何况当初邱家父子决心去南边发展海上的生意,家中能变卖的就变卖了,不能变卖的舍不得的祖宗基业,全都给了她,就户部那些人的三瓜俩枣,现如今说她富可敌国都不为过。 而且她还不忘恩忘本,这些年凡是用了文瑶的法子赚的钱,都会分文瑶一份,所以就算朝廷不出钱,陈县令也知道这两个大侄女自掏腰包也能解了他的难题。 文瑶却摸了摸下巴,考虑他们自己单干的可行性,毕竟打造好了,临京县就会成一块肥肉,谁都会想来咬两口。 文瑶突然想到了文修易的水稻事业还有工坊,当初户部不也看不上,觉得投入大得不到回报,如今却是想插手都插不进来了,因为没那个胆量,也不敢乱插手。 文瑶突然灵光一闪:“我有办法了。” 文瑶找了李逸,让他把这事儿跟皇帝说了。 皇帝起初觉得这想法太过抽象,毕竟将一座城打造成一个专门玩耍游乐的地方,这是不是有点太……玩物丧志了。 李逸也不急,给皇帝分析了一番,皇帝有些心动。 “真能赚钱?”皇帝现在只关心这个问题,不然的话钱投进去了,还不是少数,收不回来可咋办?虽然说他现在还有别的地方进账。 李逸无奈失笑,皇伯伯现在也是一门心思都钻进钱眼里了,正如文瑶说的,有钱走遍天下爱,没钱寸步难行,皇伯伯想要安南强盛,一草一木都离不开钱。 李逸想到文瑶的计划,此番若是真的能将临京县打造好,无论是将来对京城的发展,还是安南其他地方想要效仿,都能行得通,现在只是缺一个开始。 “能。” 李逸斩钉截铁的一个字,让皇帝安心不少,文家那丫头的本事,他还是信的,只是他现在手上能动的钱也不多了。 第609章 吃不到肉喝口汤也行 李逸回来给几人答复,文瑶这才知道皇帝竟然偷偷的投了钱进海贸,而且秉持着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概念,将钱分作两份,一份走的朝廷的商船,一份,竟然偷偷给了邱家父子。 难怪她说邱伯伯怎么自己一定要出这趟海,归根结底原因在这。 若是邱伯伯此番从海外成功归来,不仅他们投入的钱能翻倍的赚回来,就是陛下这里,也算是从此记上了他们邱家的名。 往后,邱家不会再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商户了。 文瑶并未隐瞒邱蓉蓉,将这事告诉她了。 邱蓉蓉先是惊讶,之后便是感动,她爹,是在为她,也是为邱家博前程。 “瑶瑶,我决定了,我以后要更努力的拓展生意,不能让我爹一个人劳累。” 文瑶差点从凳子上摔下去:“大姐,你还要怎么努力?你都快把算盘装身上了,还要咋努力?钱是赚不完的……” 话还没说完,就见邱蓉蓉从腰间拿起一个玉佩,文瑶嘴角抽了抽,竟是一把金算盘。 “怎么样?我才让人打的,纯金打造,平日里当做装饰挂在腰上,要用的时候随时能拿起来用。”邱蓉蓉很是满意自己的这个金算盘。 文瑶拿过来拨弄了一番,与真算盘无异,只是体型变小了。 文瑶学着文人抱拳作揖:“佩服。” 邱蓉蓉拍了拍自己的金算盘,笑的一脸高兴:“那是,活到现在我算是看明白了,什么都没有赚钱来的重要,这种把钱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滋味,太好了。” 这点文瑶不否认。 他们找来陈县令,说了皇帝的打算,他现在手头没有多少现银,只能拿出十万两白银出来投资,另外邱蓉蓉出十万两,文瑶出十万两,福王和福王妃从李逸那里知道了消息,福王妃也直接投了十万两。 原本福王妃和邱蓉蓉是想多投一些的,但是两人总不能越过皇帝去,就都和皇帝一样,每人十万两。 几个少年也听说了这件事,七凑八凑的凑了三万两白银,其中七皇子占了大头,出了一万两千两,其他人则每人几千两的凑了个整数。 谢安翊是自己攒的,大头是文瑶给的,金修宜跑回家搜刮了他爹,关晟睿兄弟俩掏的是自己的私房钱,全部。 七皇子原本是没钱的,他在文家见惯了寻常父母和孩子的相处,虽然和皇后之间不是亲生母子,可他也想尝试一番寻常普通人家的母子之情,便大着胆子去找皇后要钱。 皇后以为他就是没有零花钱了,就给了几百两,结果七皇子说不够,皇后这也才知道文瑶他们又要干大事。 可见七皇子满脸期待的看着她,如普通人家的孩子一般对着母亲撒娇,只想要钱投资时的倔强,皇后也不知怎么的,竟然就心软了。 她这里从羽绒服厂赚来的钱都了皇帝投资海贸了,留下的都是平日里用来应急的几万两,她让容芯给七皇子拿了一万两,这已经不是小数目了。 七皇子拿着钱,又问她,回京时皇后认他当嫡子时设宴,朝中官员送了他许多东西,他能不能卖了换钱。 皇后看着七皇子,忽然就觉得他和皇帝不愧是父子,有些地方是真的像,便让他自己挑一些比较容易出手又不会引起别人怀疑的东西变卖,剩下的就随他自己去折腾了,还让容芯跟在旁边帮他把关,怕他不懂朝中这些弯弯绕绕,把不该卖的东西给卖了。 皇后对七皇子,越发的像一个当娘的包容自己的孩子。 最后凑了四十三万两白银,陈县令看着这么多钱人都差点站不稳了,关键是,这后头还有皇帝的一股,这让他有些受宠若惊却又有些幸灾乐祸。 户部那些瘪犊子玩意儿,之前要钱培育新粮的时候不给,让文修易和他捡了个大功劳,现在他要搞旅游也不给,那就别怪他拉赞助了。 最后陈县令自己自掏腰包补了五万两,从衙门出两万两,凑了个整数五十万两白银。 足够他们翻山盖楼了。 至于为什么要带上衙门,也是为了赌户部那些人的嘴,别将来临京县火了,他们又想来分一杯羹,那时候也好告诉他们,朝廷不拨钱,只好拿出衙门压箱底的两万了,只能按照这两万两白银的股份钱给朝廷,想要再多?没了 做戏做全套,皇帝在朝会时特意问起户部这件事,结果户部的人搬出来一大堆的道理,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陈县令异想天开,还有人觉得陈县令可能是借机想要敛财,让皇帝严查此人。 皇帝等的就是他们死守着国库那点仨瓜俩枣的抠门不出钱,这样将来赚了钱他才能名正言顺的斥责户部办事不力,自己慧眼识珠。 终于,在户部的据理力争之下,皇帝只能勉为其难的同意了他们不给陈县令拨钱的事,掉头就让人将十万两银票送到了文瑶手里。 陈县令手里有了钱,便开始按照原计划开始改造临京县,并且陈县令还和文瑶的烟火队签了合约,待这边打造完成,便来举办三天的烟火盛会,往后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举办一次,用来吸引人气。 除此之外,几个依山傍水的村子也要改头换面一番,村中的人会集中培训教导,教他们读书认字,不求他们懂的多少,只求能记个账通情达理。 金修宜在其中嗅到了开办学校的契机,又跑回家找爹娘要了些钱,准备开始建校办学,就从临京县开始。 金彦也是这时候才知道这小子要了这么多钱是准备做什么。 金彦饱读诗书,却又不似那些文人学士一般迂腐,略微思索便明白了儿子所做的事,当即带着金夫人去临京县考察了一番,然后悄悄咪咪的找陈县令做中间人,在临京县买了两间铺子和两个院子,做什么暂时还没想好,但是跟着文瑶他们投资总没错。 可惜陈县令说全县建设的资金已经充裕不能入股了,不然他高低也得再入股一些,不过盘下来几间铺子也算是抢占先机了。 主要是,这背后有陛下的手笔,文家那两个丫头定不会让陛下亏钱,他也算是跟着喝口汤了。 第610章 多好的丫头 陈县令这大刀阔斧的改造临京县,自然引起了当地不少乡绅富户的注意。 陈县令其实之前就找过他们,问他们愿不愿意投入一些,但是他们都觉得陈县令是在说笑,先不说这种事情朝廷会不会同意会不会拨款,就是他这个想法就是异想天开。 可真的当陈县令动起来之后,一日又一日的看着临京县改变,有些人也坐不住了。 能在临京县安家的都不是普通人,其中不少都和京城那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来一往的,京城那边也知道户部虽然没拨钱,但是临京县的陈县令还是按照他一开始想的动手了。 这段时间朝堂上参陈县令的人渐渐变得多了起来。 皇帝自己都笑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居然值得这么多人连手打压,看来自己还是太惯着他们了。 皇帝直接言明,这个陈县令就是当初云雾镇的县令,云雾镇的改革都能够成功,为何临京县就不行?他也想看看陈县令到底有多少本事,能将临京县打造成什么样。 这一句话看似皇帝想看看陈县令到底有几分本事,实际上谁都能听得出来,皇帝在护着临京县。 和福王交好的几个人也觉得奇怪,他们虽然也觉得这个陈县令多多少少是有点胡来了,可多年来和福王相处的经验告诉他们,这其中肯定有什么事是他们不知道的,不然的话福王不会在朝会的时候这么淡定。 几人找上福王,福王也没隐瞒,将临京县的规划简单的说了一下,并且明里暗里的暗示他们,这件事背后的推手就是他们龙椅上坐着的那位。 这下几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皇帝要干的事,你们朝臣跟皇帝对着干?那能好? 几人都是几十年的老交情,当即让福王牵头让他们也能插一脚,但是福王说了,现在入股肯定是来不及了,毕竟钱已经凑够了,而且他们入股也不合适,毕竟和皇帝分钱?几个脑袋? 但是福王还是给他们指了条明路,陈县令在改造临京县,但不会动老城,毕竟城中的关系错综复杂,要是真的动起来,只怕会引来当地乡绅富户的不满。 所以,他不动老城,他直接盖个新城。 临京县和云雾镇一样,也有两极分化,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贫富的差距,这里也一样,所以陈县令的主要改造重心就放在了平民区,不管是商业街的规划,还是游玩的地方,都会以城南为中心,而且城南是临京县主城门所在,人流量一向是整个临京县最大的。 能在朝中混到现在都不是什么蠢钝的人,福王稍微点拨便知道其中的关键了。 几人找了个游玩的借口,直接奔赴临京县找了陈县令。 陈县令正发愁招商的事呢,文瑶说了,想要办得好,光靠他们自己是不够的,必须集百家所长,但是又不能放任他们自己胡来,所以,可以招商,也就是你们可以来这里开铺子,但是必须同意归衙门的文旅部管理。 这个文旅部也是文瑶给陈县令弄出来的,专门负责当地文化和旅游行业,包括景区的一切事物,都归文旅部管。 里面的人都是新招来的,考题是文瑶出的,不需要你学问多高,但是脑子必须聪明,而且要懂得举一反三,要有新意有创意。 永昌侯就在找福王的几个人之中,他从福王府回来将这事告诉了夏老夫人,还吐槽文瑶这丫头不够意思,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不带他。 夏老夫人瞧见他这幼稚的样子满是嫌弃。 “你啊,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老大他们镇守北境,手握重兵,已经惹人注意,我们在京中本就该低调做事,否则容易让人抓住把柄,这次瑶瑶这丫头没喊上我们,也是为我们考虑,毕竟若真如此,那将来临京县的发展定然不会差。 紧邻京城,占尽了天时地利,而且这背后还有陛下的手笔,其中的利害关系你该清楚。 再说了,兰心是文家的儿媳妇,她这小姑子能干,将来给她的也会更多,你操什么心,你与其在这气鼓鼓的,还不如帮我看看,挑选哪个位置的铺子,做点什么好。” 永昌侯这才发现,夏老夫人手里竟然有一张规划图,而且还是临京县最完整的规划图。 他一惊:“你哪来的?” 夏老夫人嗔怪的瞪了他一眼,道:“瑶瑶送来的啊,你啊,真当这丫头忘了我们呢?快看看,陈大人说了,这些红笔规划出来的地方都是用来招商的,给咱们的是一手图,让我们先挑。” 跟着送来的还有一些比较适合在景区做的生意名册和经营方法。 夏老夫人感慨这丫头的贴心,只可惜这丫头身边已经有了护花使者,不然的话,她还想多给自己的几个孙子争取争取。 最后永昌侯和夏老夫人挑了两个地方,一个在商业街上,夏老夫人准备盖个茶楼,品茶下棋打麻将,瑶瑶可是将麻将的图纸给她了,让她随便找人做,到时候不管是去玩的还是她自己和老姐妹们聚会,都方便。 永昌侯则看中了一块景区下面的地,若是买下来在这个地方盖个度假山庄一样的地方,确实不错,能供游人歇脚,也可做成各种各样特色的小院供给游人居住,类似客栈,却风景更好,更能让人放松心情。 这丫头在册子上写明,这叫民宿。 “买?你别想了,这些地都是朝廷的,不对外卖,只租,每年付租金,现在租下还有优惠,十年不涨房租,往后每十年一契,租金涨十之二。”夏老夫人翻看册子,想看看还有什么自己能投资的,一边说道。 永昌侯差点没拿稳茶杯。 “这又是那丫头教那个陈大人的?” 夏老夫人点点头:“是啊,不过老城区的房子可以买,你可以去看看,只是现在临京县的房价据说涨了,买也不划算,要我说,我们占了人情的便利,就算是租也无妨。” 永昌侯喝了一口茶,嘟囔了一句:“这丫头脑子里成天就是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夏老夫人闻言一笑,是啊,多好的丫头。 第611章 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 虽说地皮只能租,但是上面的房子得自己盖,而且这些租金是不用上交国库的,是属于衙门自己的,说白了,就算是户部眼红也不行。 但是商户要缴税,这是必然的,税收上来除了衙门留一部分,其他的都是要上交户部放进国库的。 这么一看,好像最后还是户部赚了,但其实税收比起真正的盈利,不值一提。 景区虽说会出租一部分产业,但大多数的都是握在他们自己手里的,这也是他们将来盈利的主要途径。 比如那条美食街,一整个就是他们自己的。 文瑶还把张木匠和焦健他们从云雾镇给找来了,最近在临京县里忙得热火朝天,健桥装修的旗子挂的到处都是。 现在张木匠和焦健的装修铺子已经做大了,好几个地方都开了分店,这次一听文瑶说这边有机会,两人直接就把其他地方的事交给了信任的管事,然后带着自己手底下手艺最好的工匠都来了临京县。 京城啊,这是他们一辈子都没想过的地方,如今有机会能在这边发展,没有人会不抓住这个机会,虽然还没进京城,但是到了临京县,就等于半只脚迈进京城了。 如今焦家也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兄弟俩一个商一个公,可以说日子越过越好,焦家村里的房子也翻了重盖,也请了奴仆婆子,总之所有人都在变好。 十一月下旬,文瑶收到文修易的来信,三公主生了,生了个女儿,文修易起名文静,希望她像她娘一样,娴静文雅。 文瑶忍不住和李逸吐槽:“我爹这是嫌我吵呢?” 李逸只能无奈的笑了笑。 然后文瑶就开始到处搜罗给小妹的礼物,大头和关晟睿更是激动的想回家看妹妹,什么七皇子什么女主,他都不想管了,只想回家看妹妹。 好在文修易在信中说了,等三公主出了月子,他那边看过晚稻的收成之后就会一起来京城,汇报这一年的工作,也让三公主回娘家看看。 这才让大头和关晟睿暂时歇了回云雾镇的念头。 皇太后知道三公主生了女儿,很是高兴,赏赐和婴儿的东西准备了许多,就等着三公主和孩子回来了。 十二月底,夫妻俩带着新出生的女儿回了京城,到了临京县,两人差点都没敢认。 “咱们的船真的没走错地方?”文修易看着完全变样的临京县码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这才多久没来啊,一年?临京县的码头怎么变成这样了。 井井有条,就连船只的停放都有讲究,站在码头还能看见远远的地方似乎有人在造船,只是船看着和他们坐的船又不太一样,很大却平坦,上面也没有房屋阁楼,就像是一块巨大的木板直接飘在江上。 还有刚才他们来时的路,好像两岸两边山间似乎人头涌动,不知道在忙活什么。 临京县怎么这么多人开始上山了。 直到船进了码头停稳,文修易就看见码头最显眼的地方拉了一块很大的横幅:临京县风景名胜区欢迎您。 文修易:????? 他穿回去了?不能够吧,媳妇和新生的小闺女还在旁边呢。 “爹,爹。” 就在这时,文修易听见了呼喊声,一低头就看见码头上闺女蹦蹦跳跳的朝他们挥手。 文修易揉了揉眼睛,是自己闺女不错,旁边还有李逸那个臭小子护着她不让她蹦到江里,在她旁边还有大头和关晟睿兄弟俩,还有个笑的见牙不见眼的老陈。 看清他们,文修易才确定自己没穿回去,只是这颇具现代特色的欢迎语是怎么回事?不会那个臭丫头趁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又搞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了吧。 下了船,文修易顾不上别的,直接把文瑶拉到一边指着不远处的横幅问:“你给我说说,这咋回事?” 文瑶着急去看妹妹,被他这么一拉就急吼吼的说道:“您自己问陈伯伯去,我要去看妹妹。” 说完甩开文修易的手就跑了。 此时三公主身边已经围满了人,乳娘抱着小小的人就站在三公主旁边。 文修易诶了一声,文瑶头也不回,他干脆直接找陈县令去了。 陈县令一见到他,恨不得冲上去抱着痛哭流涕,诉说他这段时间的不容易,文修易太了解他了,及时止住,问他这是咋回事。 陈县令调整了神色,这才慢慢跟他解释这临京县现在的情况。 文瑶挤开哥哥弟弟们,凑到了小小的妹妹面前,见她正睁着大眼睛滴溜溜的好奇的四处看,然后赶紧往前又凑了些,让她更看得清楚自己。 别人不知道,她是知道的,婴儿才满月没多久,眼睛能看见的范围有限,所以自己得凑近些才能让妹妹看清楚自己,然后以后多跟自己亲近。 “静儿,我是姐姐。”文瑶忍不住逗弄这个小丫头,一伸手自己的手指就被她给抓在了手里,然后抓着就想往嘴里塞。 文瑶赶紧收回手,又让明月赶紧拿来帕子给文静的小手擦干净,一边嘟囔:“可不能乱吃,手上可脏了,小手手不能塞进嘴里的。” 那轻声细语的模样将旁边的大头和关晟睿都惊呆了。 “姐,你看够了没有,该我了。”大头急的不行,此时他的老练稳重统统消失不见,恨不得取代文瑶自己去给小妹妹擦手。 三公主看他们你推我挡,打打闹闹,被乳娘抱在怀里的小丫头也不哭,好奇的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哥哥姐姐们,三公主的内心便是一软。 “好了,有什么话回家再说,回家让你们看个够。” 文修易和陈县令这边还没说完,主要是文修易已经惊呆了,这个臭丫头,真行啊。 他们还没聊完,但是总不能在码头一直待着,陈县令就让他们先去他家休息,毕竟坐船坐了这么久,文修易不累,三公主和小丫头也累啊。 文修易自己无所谓,一听媳妇和小闺女,就直接催着陈县令赶紧走。 好在陈县令早有准备,几十辆马车直接在码头等着,直接回了县衙后宅。 第612章 终于回家了 一到县衙,陈夫人就招待三公主去了后院休息,几个少年和文瑶紧随其后。 书房里,陈县令招待文修易,顺便将这半年发生的事跟他仔细的说说。 文修易感叹:“户部这帮人,都几回了,还这么不长记性啊?” 陈县令一笑:“啧,谁说不是呢。” 两人都替户部默哀,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只怕是连口肉汤都喝不到了。 他们这位陛下也是个人才,国库和私库不都是他自己的钱嘛,哪有人自己坑自己钱的。 不过这就不归他们管了。 陈县令又跟文修易说了说接下来的安排和打算,倒是让文修易对他改观了不少,他一直都以为老陈就是个浑水摸鱼的县令,可他忘了,老陈也是十年寒窗苦读,一层一层科举考上去的进士啊。 如今临京县的一切都还在建设之中,文修易在船上看到的山间的那些人头就是这段时间征的干活的人,铺山阶,做护栏,这些全都得靠人来,而且每个景区之间的连接路线,该怎么走才能最大化的让所有人都玩到,这些路线都是规划好了的。 当然,陈县令也不是那种长死脑筋的人,如果要将整个临京县改造完再投入使用的话,那少说也得两三年起步,临京县的山那么多,景观好的地方更是数之不尽,如果每一个都要开发出来的话,没个三五年根本就搞不定。 所以,他决定边开边造,这样一来,游玩的人也有意思,每一次来都会有不同的风景见到,岂不美哉。 文修易听完了他的规划感慨:“老陈啊,我有种感觉,只要你这次干的好了,往后就是平步青云了。” 陈县令哈哈一笑,倒不觉得文修易在打趣他,只是道:“你放心,真到了那个时候我铁定忘不了你。” 两人到底是几年共同闯过来的革命交情,在对方面前根本就不用藏着掖着,更何况他们现在完全就是捆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陈县令问文修易要不要也在临京县搞点自己的产业什么的。 文修易摆摆手:“别,你可饶了我吧,我就是来陪孩子们过个年,过完年春耕之前我还得回去。” 陈县令蹙眉:“咋?产量不是已经很高了吗?而且我听说明年你培育出来的那些粮种就会派发到全国各地了,咋滴?你还要继续研究?” “这,谁能嫌粮食多呢你说是吧。”文修易道。 陈县令由衷的伸出一个大拇指:“老文,我这辈子从来没真正的佩服过一个人,你是唯一一个。” 被老友一夸,文修易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嗐,这多不好意思。” 陈县令见他这样,立刻恢复了两人平日里的模样,撇撇嘴:“夸你一句你还喘上了,走吧,我去拜见公主,顺便看看你那小闺女,刚才都没瞧见。” “行,走吧,红包呢?红包准备好了。”文修易道。 陈县令把手往身后一背,白眼都快翻上天了:“都当侯爷的人了,还跟我一个小小的县令讨红包,你也好意思。” 两人说笑着到了后院,陈县令先是让人进去禀报了,三公主派人来请才和文修易一起进去。 先给三公主行了礼,这才掏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出来。 “这是给小丫头的红包。” 文修易嘴角上扬。 三公主却嘴角抽了抽,刚才进来时陈夫人就已经送了一套纯金的小孩手镯脚镯和金锁,如今陈县令又给红包,这要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是专门来县衙收礼来了。 三公主看了一眼文修易,文修易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那就替静儿多谢陈大人了,本宫先帮她收着,等她大些再给她。” 不远处逗弄妹妹的文瑶听见了,小声和摇床礼的小婴儿嘀咕:“听见没,娘说给你收着,等你长大了这钱保准没了。” 这就跟妈妈帮你收着压岁钱一个道理。 一旁的关晟睿歪着头:“不会的,娘真的会还给我们的。”不然他们这次投资的钱哪来的? 文瑶羡慕,又哀怨的看了一眼文修易。 文教授就从来没把她的压岁钱还给她,她恨,幸好这辈子她可以自己管钱了。 财富自由,美滋滋。 陈县令到底是外男,虽然这里是自己家,但三公主在他也不好多待,和文修易一起去看了一眼摇床里的小丫头就出去和文修易去书房了。 一行人在衙门吃过了午饭,才起程回京城,到京城的时候天都黑了。 文昌侯府的灯笼点燃,随着风一吹微微晃动,洒下来的光晕在台阶上晃动。 台阶上坐了两个人,一个是文昌侯府的门房,另外一个,瞧着穿的是福王府的衣服。 两人瞧见马车,连忙站了起来,一个往福王府跑,一个往大门内跑。 没多会,邱蓉蓉和曾嬷嬷就带着人迎了出来,府门大开,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的看着马车里走下来的人。 文修易先下马车,这才慢慢的扶着三公主下来,再然后才是奶娘抱着文静,文瑶护在旁边,第二辆马车还没停稳,马车里就蹦下来几个人,直奔奶娘的位置。 “义父,义母。”邱蓉蓉行了个礼,就跑去看文静了,身后还跟着个跟屁虫谢安翊,连跟文修易招呼都不打就跑去看小文静了。 “老奴恭迎侯爷和公主回府。”曾嬷嬷带头行礼,她身后文昌侯府众人跟着行礼。 文修易摆摆手:“都起来吧,先回家,先回家再说。”哪怕到了现在,文修易还是有些不习惯这种排场。 一行人刚进家门,门房就来禀报说福王和福王妃来了。 这么晚了还能上门的也就只有福王两口子了,和文家,他们从来就不在乎什么礼数不礼数的,两家离得近,有时候大晚上吃宵夜都能过来蹭一顿。 两口子一来,直奔三公主身边乳娘抱着的小文静。 “哎哟,这孩子长得可真好看,瞧着大眼睛,一看就机灵。”福王凑在跟前连声夸赞。 一旁的福王妃都看不下去了:“去去去,找你的文昌侯玩去。”一边说一边从乳娘怀里接过小文静抱在怀里,高兴的不行。 孙子孙女是暂时指望不上了,先抱抱外甥女总没问题吧? 一旁的几个少年瞧见福王妃抱了小文静,都羡慕坏了。 他们都不敢抱,主要是妹妹小小一只,他们都怕抱坏了。 第613章 文俊回来了 福王和福王妃一直在文家待到小文静顶不住困意睡着了,才带着自己那不值钱都快住在文家的儿子走了。 第二天宫里就来人接三公主和小文静进宫了,文修易也被皇帝招进了宫,正好顺便把两个儿子送进宫上课。 听了文修易汇报这一年的工作,皇帝是越听越满意,如此一来,安南的粮食产量能再翻一番了。 皇帝满意的看着文修易,谦逊有礼,不居功自傲,对这个新妹夫很是满意。 “不愧是文爱卿,朕没看错人,既然如此,那便交给工部安排后面的事吧,按批发放新的稻种,看看各地的产量如何再做后面的打算,现在,先随朕去太后宫中看看朕那小外甥女。” “遵旨。”文修易恭敬行礼,恨不得马上飞到媳妇和闺女身边去。 两人来到太后宫里,还没进去就听见里面传来笑声,显然太后很高兴。 一进来就看见一把年纪的太后坐在软榻上,怀里抱着个小女婴,笑的一脸慈爱。 三公主和皇后在两边陪着。 见他们进来,三公主和皇后连忙起身行礼,文修易也赶紧给皇太后和皇后请安。 “行了,都是自家人,没那么多规矩,皇帝,你快来看,这孩子和你三妹小时候简直是一模一样。”皇太后招呼皇帝。 皇帝上前一看,小小的婴儿还没长开,他瞧着好像所有小孩都长得差不多,但还是附和的点点头:“是啊,和三妹小时候很像。” 虽然,他早就不记得三公主小时候长什么样了。 皇太后留了两人在宫里吃了饭才放两人回家,临走时还带走了不少皇后和太后还有皇帝赏赐给小文静的东西。 回去的路上文修易还在感慨,这丫头进宫一趟,真是赚的满盆钵,这才多大点啊。 回到家曾嬷嬷就送来了不少拜帖,都是知道三公主和文修易回来想来拜访的。 三公主瞧着那么多帖子,挑出来几个和文家跟自己来往亲近的单独让曾嬷嬷去回了,请她们来府上做客,剩下的都让曾嬷嬷放到了一边。 “过段时间静儿百日的时候再一并请了吧。”三公主吩咐道。 曾嬷嬷应下。 文静的满月宴是在古桐村办的,因为要回京城,而且文静也没到百日,正好将百日留在京城办最为稳妥。 眼看就快过年了,文修易担心文俊和夏兰心回不来。 “你说你哥今年不会不回来过年了吧?他都走了快一年了,咋还没回来呢?”虽然多了个闺女,可是大儿子还是文修易最担心的人。 儿行千里母担忧,不是,父担忧啊。 文瑶摇摇头,她也不知道。 这一年来文俊偶尔会给他们写信回来,或者是托人给他们带一些所到之地的土特产,但是归期却从未提过。 不说文修易了,就是文瑶自己都想哥哥了。 算了,哥哥有哥哥的梦想,他们能做的就是给他无限的支持。 一转眼就到了年跟前,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可文俊和夏兰心还不见回来,文修易嘴上说着不管他回不回了,可依然每天还是会到城门口转一圈。 前几天皇帝找到文瑶,给她的烟火队下了一笔订单,大年三十晚上让文瑶在京城搞一场烟火盛会,文瑶美滋滋的收了钱开始准备,这几天也没在家。 曾嬷嬷带着众人准备过年,打扫装饰,有条不紊。 年三十宫中设宴,一家人都进了宫,留石嬷嬷在家守家,带着府上的下人们过团圆年,时辰一到,就在文昌侯府就能看见文瑶准备的烟花秀,整个京城都能看见。 文俊和夏兰心就是这个时候回来的,他们在门口敲了半天门没人开,夏兰心索性让文俊在门口等着,一个起跃就跳上了围墙,自己把门开了。 家里到处灯火通明却没人,却能听见热热闹闹的声音,两人循着声音找过去,才发现府上的下人都聚集在下人们住的院子里过年呢。 “大少爷?” 不知谁喊了一声,然后热热闹闹的院子瞬间就安静了下来,然后所有人齐刷刷的站好给文俊和夏兰心行礼。 石嬷嬷赶紧上前:“大少爷,少夫人,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可算是回来了,老爷天天惦记你们。” 说完,石嬷嬷看了两个门房一眼,他们都在这里吃饭,门口没人守着。 门房赶紧赔罪:“大少爷恕罪,奴才不是故意擅离职守的。” 文俊和夏兰心紧赶慢赶的总算是在年三十赶到家了,见自己在这他们也不自在,便道:“没事,本就是过年该热热闹闹的,你们继续吃。” 说完,文俊又看向石嬷嬷:“嬷嬷,还有吃的吗?给我和兰心弄点吃的,我们一路过来还没吃饭。” “有有有。”石嬷嬷连声应道,厨房几个人也不吃了,赶紧去厨房准备。 石嬷嬷带着丫鬟们陪着文俊他们离开了下人的院子,回屋收拾了一番,换了干净的衣服,厨房那边也准备好了饭菜端到了饭厅。 两人坐下才问道:“家里人都去哪了?” 石嬷嬷:“今天宫里有宴,侯爷和公主带着三位少爷和大小姐二小姐他们进宫去了,蓉蓉小姐今年被皇后娘娘邀请也一并带着翊少爷去了。” 文俊

相关推荐: 为人师表   你怎么那么美   爱欲难免(骨科)   只睡大魔王   混血小奶喵养成手册(H)   家家与大叔_高h   别墅迷情(H)   歧途无返(父女)_高h   影帝与迷妹(限)   谢却人间事(np)_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