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不合理忘却 > 第88章

第88章

的无限召唤之前,任何想要遏制天灾军团的行为都是徒劳无功的。与其浪费力气在这种事情上,倒不如回去禀报天子,由天子来决定接下来的计划,在想到一个合理的办法之前,我们不能浪费太多的力气和时间。” “没错,别忘了,其实现在更焦急的是我们。这一次4个省沦陷之后,我们的7个省份就统统都和天灾军团接壤了,甚至就连周都也会在天灾军团的威胁之中,我们还要回去防备天灾军团的下一步入侵,这对我们来说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你们就不怕天灾军团吞掉了我们是个的省份,吞掉了那些低种姓的贱民,会变得更加强大吗?那个时候你们还防得住天灾军团吗?”一个神守提督愤怒的质问道。 “无所谓,不过是一群低种姓的贱民而已,让天灾军团得去就是了,这些贱民还敢伤害高贵的公族不成?”几个神守提督一脸无所谓的表情。 在他们看来,这些贱民连空气中的尘埃都不如,就算交给了天灾军团也不会有任何的价值,根本无所谓。 这七位神守提督的话,说的另外4位神守提督浑身发抖,他们牺牲了自己的领地来配合这一次的作战计划,结果徒劳无功不说,自家的地盘和仪仗全没了。 本来他们还指望着另外几个神守提督的助力,可是现在这些家伙一个个都背弃了自己当初的承诺,根本不管自家的情况,只想着守住他们自己的地盘,那自己当初这样的付出究竟是为了什么? 讲到这里,这四个提督立刻对着另外7个人怒目而视,而这另外七人则淡然处之,对于这4个人的愤怒毫不在意。 毕竟大家都是神守提督,有什么实力和底牌都心知肚明,7个打4个怎么都不可能打输,他们4个有种就动手。 唯一能够置身事外的,也就只有公孙天一个人而已,他像是看笑话一样的看着这11个人,脸上全都是嘲讽。 他现在倒是最自在的一个了,他的公孙省已经成为了天灾军团的核心领地了,整个公孙家也在那场浩劫中死伤殆尽。 虽然据说还有一部分公孙家的人活着,但他们已经被天灾军团剥夺了高种姓的身份,沦落到和那些贱民一起生活过日子,在公孙天看来,这一部分家族成员还不如死了才更舒服一些。 所以现在公孙天没有了任何的束缚,他可以像个看戏的看客一样,满脸笑容的看着这11只愤怒的野鸡。 “够了,我们只是暂时没办法帮你们收复领地而已,可你们的家族成员我们都保护了起来,让他们可以安稳的生活在我们的省城之中。你们4家的根基并没有受到损害,未来只要与我们同心协力解决了天灾军团,自然可以带着你们的家族重新回到领地去。”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与我们较劲,这没有任何意义!”一位年纪最大的神守提督缓缓说道,这话说是在劝导对面的4位,但其实何尝又不是隐晦的告诉对方,你们家族所有人命都掌控在自己手中,如果你们4个敢动手的话,那你们的家族成员可就别想活了。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虽然这4位神守提督双目欲裂,但还是不甘的放下了双拳,但也没兴趣与另外7个人一同行走了,他们直接分了出去,直扑都城去了,而另外七个神守提督则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离去。 在去国都之前,他们得想办法安顿好自己的家族和领地才行,他们可不希望自己也像那4个倒霉蛋一样,不但家族领地没了,就连家族成员的性命也掌控在别人的手中。 而另一边,就像之前攻占了公孙省后需要时间消化一样,这一次新拿下了4个省的地盘,刘旭同样也需要时间来消化。 所以随着12位神守提督的撤离,刘旭也没有继续展开进攻,而是继续像之前一样消化这四个省,同时推动废除种姓制度以及强制推广《三国演义》的行动。 毕竟4个省加起来也有将近2,000万人口的,把这2,000万人口全部变成自己最忠诚的阅文之力来源,对于刘旭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一旦吞下了这4个省,刘旭就可以真正开始冲击圣衔的力量了。 第434章 都是蛮夷 “伟大的神灵之子,天灾军团的根本目的不是我们,而是至高无上的神灵周,他们是想要将我们全都清除掉。请您立刻下达神旨,调动周国的全部力量,和天灾军团决一死战!”在一座天花板高度超过100米的,难以想象的巨型大殿内,丢失了自家省份的四个神守提督,集体的跪在一个年轻人的脚下道。 这位年轻人自然就是现任的周天子了,同样也是神灵周的儿子,在经历过好几代浑浑噩噩,各种笑话不断的天子之后,这一位周天子倒是意外的英明神武,不但从12个公族手中夺回了不少权力,甚至还借着这个天灾军团的机会,完整的拿捏住了这十二个神守提督,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跪在自己面前,祈求得到神灵周的力量。 “你们的想法,伟大的父神已经知晓了!”高高在上的天子用威严而空灵的声音说道。 “请至高无上的神灵赐法,我们愿意为了神灵的荣誉和威严而战!在所不辞!”四位神守提督几乎同时说道,这只主动告诉天子,他们愿意买死力气了,但前提是神灵真的能够告诉他们,如何才能战胜天灾军团。 “神喻!”天子开口,四个神守提督连忙以五体投地的姿势匍匐在地上,这可是至高无上的神谕,必须用最恭敬的态度才行。 “军队之法,可灭天灾军团,故令十二公族,以狩猎之人,编练新军,同时降下神灵之力,助尔等为将。” “十二公族,各编练新军10万人,周天神族,编练新军20万人,再汇通周天神将108人,共灭天灾军团!”天子说完了神谕,地上跪着的神守提督们却表情有些诡异。 他们没有想到,伟大的神灵周并没有提出什么独特的办法,又或者是干脆直接降下神力来诛杀天灾军团,反而是要他们编练军队,这不是让他们学习那些异教徒的办法吗? 要知道,在此之前,整个周国都是没有任何军队的,一旦发生了争斗,那靠的都是仪仗,双方比试谁家的仪仗更多,更豪华,更得到神灵的认可,从来没有过要编练军队的事情。 事实上,如果不是天灾军团的出现,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军队,还是通过和天灾军团不断的较量,他们才明白,原来还可以将大量的人类组织在一起,搞出军队这种东西。 但你别看这些公族们被天灾军团的军队打得这么惨,可他们从骨子里面还是看不起军队这种东西,认为这种纯粹的暴力机器简直是天底下最恶心,最丑陋,最无耻的东西。 大家明明可以优雅的依靠比试仪仗来获得胜利,却偏偏要用这种最粗鄙的武力来杀人,简直是一等一的蛮夷。 没错,在这些公族的眼中,天才军团就是蛮夷中的蛮夷,都是一群不讲文明的东西,哪怕这些东西已经毁了五个省份了,但他们依然骨子里看不起这些蛮夷。 所以当天子提出居然要他们学习天灾军团,自己也开始编练军队的时候,跪在地上的几位神守提督顿时就很不满意和舒服。 他们最想听到的神谕,其实是伟大的神灵亲自从天上降临,然后直接动用他至高无上的神力,把所有天灾军团全部抹除掉,然后把领地归还给他们。 而不是让他们去费劲的组织什么军队,自己把这些丢失的领地给夺回来。 “天子……”这四位神守提督正准备开口相劝,周天子却直接站了起来道“这是神谕,没有你们说话的份,你们只管执行就好。” “我给你们每人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后每个公族都必须交出10万军队出来,你们谁要是交不出来,这公族我看也就别当了,交给能够拿出十万军队的士族,甚至是尘族好了!”周天子淡淡的说道,就直接消失在了大殿内,只留下满脸痛苦和无奈的四位神守提督。 现在要求他们组建最野蛮的军队也就罢了,还必须弄出10万人的军队出来。 其他省份倒还好办,一个命令把那些狩猎队的人直接变成军队就行了,没什么大力气。和对于他们这些丢失的自家领地的神守提督来说,他们的命令在其他的省份可没有什么价值,他们到哪去找10万人来? 于是乎,随着周国这边也开始想办法编练军队,整个局势也算是彻底的稳定了下来,短时间内双方应该不会再爆发冲突了,而刘旭也可以重新将大部分注意力都投放到作者世界这边去。 虽然白象世界的战争陆陆续续持续了超过半年的时间了,但放在作者世界,也就是过了18天左右而已,而《西游释厄传》也才更新了不过三章罢了。 这里特意说一句,《西游释厄传》并没有像楚汉争霸一样一天更新三章,而是按照一天一章的速度缓缓的更新。 虽然说在白象世界,刘旭已经陆续写了几十章的存稿出来了,但是刘旭还是刻意的放缓了西游记的更新速度。 道理很简单,因为西游记实在是一本过于精彩的小说了,精彩程度甚至超越了三国演义,同时还几乎浓缩了整个华夏世界的神话传说。 这样的小说,如果仅仅只用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完结的话,未免太可惜了一点,怎么着也得拖个三年是吧。 只是虽然仅仅只有三章,但《西游释厄传》的热度,却在整个作者世界,以极快的速度热了起来,甚至很快就到了全网热搜的程度,为列社交媒体的热搜排行榜第三的位置。 虽然说以西游记的质量,获得这样的热度并不奇怪。但仅仅只有三天和三章,居然就拿到了热搜第三,这一般都是圣衔作者才有的待遇呀,怎么落到了刘旭的头上。 这里面的主要功劳自然还是来源于刘旭读者们的疯狂安利,他们动用自己一切能够动用的资源和渠道,疯狂的向自己所有能够接触到的读者宣传这本小说。 但这并不是直接原因,最直接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西游释厄传》的作者是刘旭,这位被困在了永恒映照领域里面的作者。 第435章 优势 “什么?那个被困在永恒映照领域里面的作者,居然还开新书了?”这是所有被安利了《西游释厄传》的读者的第一个反应。 此前因为刘旭被困在永恒印照领域中的事情,再加上他本身就在选美比赛中大放异彩,所以刘旭的关注度极高,这下又冒出了西游释厄传出来,那关注度自然就更高了,所以几乎所有被安利的人都会忍不住看一眼这本小说。 不过这样的热度也只会让他们看一眼,如果这本小说不好看的话,那肯定就会被丢弃到一边去无人问津。 可问题是,这本小说实在是有些过于有趣了。 主角是一只猴子而不是人类,这是之前300年所有的小说里面都没有出现过的题材和想法,从来没有人想过,把猴子当做主角来写故事。 但凡只要看了第一眼,就会忍不住把后面的文字给看完。 而更重要的是,《西游释厄传》不像三国演义一样的赶客人。 一直以来,三国演义最大的问题都是过于赶客了,那些无法配合着详细的解释词典来看小说的读者,就统统都会被赶走,毕竟第1章看完就云山雾绕的,连写的是什么都看不懂。 但是《西游释厄传》绝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因为其开头的故事相当简单,第1章就是猴子出世,然后在花果山乱蹦达,然后找到水帘洞,成为美猴王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阅读的时候根本不存在门槛,世界观也仅仅就在一个小小的花果山上,任何人都能够看懂,不像《三国演义》,你还得思考六国入秦是什么鬼意思。 而之后的情况也差不多,第2章是猴子感觉到了生老病死,于是决定去寻找神仙,这一章推出了仙神的概念,似乎是一个很玄乎的名词,但是在看惯了各种小说的读者眼中,这不就是一个修炼体系嘛,没啥难以理解的。 所以说之后孙猴子有长达10年的时间是在人世间游历,但西游记原著也就只给了几百字,刘旭差不多也就是这么多字数,只是写孙猴子在人世间学会了人类的狡诈,但又保持了自身的纯良等等人物性格上的变化,并没有过分涉足描写整个人类社会的情况,所以理解起来同样没有什么难度。 等到真正到了方寸山开始学艺之后,总算出现了一些阅读理解上的难度。 那就是对于修仙这个过程,以及其中出现的各种专业术语,需要相当大的华夏文化的铺垫才能够理解。 但一是刘旭用相当清晰的语言白话了这些道家的思想而修炼内容,二是其实读者对你怎么修炼的并没有什么兴趣,他们只需要知道你在修炼就可以了。 这就好像起点作者们创造了最少上千种不同的修炼方式,但从来不会有读者会真的思考该如何修炼这个问题。 相反,随着不断刘旭不断的深入描写各种和道教有关的知识与常识,读者们开始一点点的了解华夏的文化特征,所以说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但现在不会让读者感觉烦躁和填鸭。 而这个时候,修仙这个修炼体系的优势又体现出来了,虽说大部分读者都不会考虑小说里面的修炼体系该如何修炼这样愚蠢的问题,但是修仙这个体系是华夏人花了2000年的时间慢慢琢磨出来的,虽说古往今来还没有一个真实可信的修仙成功的案例。 但最少华夏人用了2000年的时间做实际体验,搞大量的临床实验,加在一起弄出了几十亿的文献资料,构成了相当于一整个学科的庞大资料了。 所以别看修仙,还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出现,可整个修真体系是非常完善的,而且在前期的冥想,打坐,甚至是练气,那都是有迹可循的。 所以当这样一个修炼体系,第1次通过小说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无数读者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非常的真实。 毕竟这比其他小说里面随意吞下一坨火焰,然后就天下无敌的套路要真实的多了。 总而言之,《西游释厄传》的快速火爆程度要超越了之前的三国演义很多。 直接用数据说话的话,那就是在仅仅三天的时间内,《西游释厄传》的收藏就突破了100万,这是之前《三国演义》好歹也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达成的程度,而且这个收藏数字还在不断的攀升之中。 最直接的就是阅文之力了,在刘旭回到原本世界那一刻,,就感觉到了超过10万点的阅文之力进入了自己的体内。 只不过这个足够文衔作者达到文衔五级巅峰的数量,对于现在的刘旭来说,已经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而刘旭看了眼群聊,然后就眼皮子忍不住跳了一下,之间群聊里面有人道“我还以为垃圾作者出场即巅峰,三国演义会是他一辈子无法超越的经典,想不到居然还写出了《西游释厄传》这样的作品出来。” “是呀,其实我更感叹的是,垃圾作者被困在永恒映照领域这样的绝境中,居然没有被绝望给压倒,反而化悲愤为力量,写出了这样一部脱胎换骨的作品出来,太厉害了!” “呵呵,早知道会是这样的话,那就应该主动把垃圾作者给关进劳改营里面,提前让他脱胎换骨……” “系统:群成员读者我在天上飞被群管理元始天王本尊禁言了23小时59分” 整个群里面一愣,然后下一秒就直接沸腾了起来,纷纷@刘旭,让他出来聊天,而看到这一幕,刘旭的脸上总算是出现了一些笑容,然后决定满足这些读者们的愿望,屈尊降贵的和他们聊一聊。 “垃圾作者,你在永恒映照领域里面过的还好吗?”有读者问道 听到有人关心自己,刘旭很是感动的回答道“还行,死不了。” “不是,我是想问你,你在那里一个人,又没后女朋友,你是不是靠你右手的好朋友来解决问题的……” “系统:群成员你已经被群管理元始天王本尊禁言23小时59分钟被群管理元始天王本尊禁言了23小时59分” 第436章 韩信究竟说了什么 刘旭和自己的读者们在群里面聊了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才离开,而在这5个小时的时间里面。 聊的最多的自然还是新书的事情,大家都疯狂的希望垃圾作者剧透一下猴子的未来发展,结果全都被刘旭给直接无视了。 如果说西游释厄传一定有什么缺点的话,那这个缺点就是目前的内容实在是太少了,更新远远无法满足读者们的需求,尤其是那些新读者们,看完了前几章就没了,而这个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好奇的看一下垃圾作者正在更新的另一本书。 而更有趣的是,大部分读者其实都知道这本书,甚至还看过前几章。 毕竟刘旭的小说,在整个世界已经有的挺高的知名度了。 通过几个月前的选美大赛,全世界几乎所有人类都知道刘旭的名字,以及三国演义和楚汉争霸中的两位绝世美人,当年全球一度有一半的人类都极有兴趣的想要拜读一下三国演义和楚汉争霸。 然后绝大部分读者就被直接劝退了。 毕竟现在的西游释厄传有多么容易入门,那三国演义和楚汉争霸就有多么难以看懂。 但经常看小说的读者们一定会有一个感觉,那就是第1次看了之后觉得难以下咽,前三章就直接弃坑了的小说。第2次去看它,却往往能够坚持到30章以后。 这就是预期管理的问题。 这就好像你面前放着一杯苦咖啡,你如果是第1次喝咖啡,根本不了解咖啡的味道的话,那喝了第一口之后一定会猝不及防的将它给吐出来,连两三秒钟都含不住。 但有了第1次经验之后,第2次再来喝苦咖啡,只要你下定决心将它倒入口中,哪怕依然是那个痛苦的味道,但你最少不会将它直接吐出来,甚至还有极大的概率会将它咽下去。 如果你在这过程中体会到了苦咖啡的美妙之处的话,那说不定今生今世都离不开这个饮料了。 这一点放在三国演义和楚汉争霸上也是一样的,你第1次不知道这两本书写的是什么东西,还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正常小说,那看不完前三章就会直接把书给丢了。 但当你已经知道这里面写的是什么东西,而且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可能看不懂这玩意的时候再去看,那反倒能够硬着头皮看下去,直到再一次受不了而弃坑,又或者是体会到了这本小说中的美妙之处。 而如果这本小说真的是一本优秀的小说的话,那通过这30章就能够发现这本小说的精美之处,然后就彻底入坑了。 虽然说能够美滋滋的将这杯苦咖啡喝到最后的人并不多,但他们每一个人却是迫不及待的看到了最后,见到了苦逼的刘邦集团。 此时刘邦集团正行走在前往汉中的路上,根据张良分别前给刘邦出的主意,刘邦开始焚烧栈道,以表示自己绝对没有再一次进入关中的想法。 而见到刘邦这个行为,项羽也非常满意,也迫不及待的离开了汉中,得意的回去给乡亲们展示一下什么叫做楚霸王了。 在大部分的影视作品里面,这个时候都忍不住要渲染一下刘邦的众叛亲离,会有许多将领在这个时候逃离刘邦的军队什么的。 但这一点其实并不是事实,因为回头路都已经被刘邦给烧了,回去的路已经彻底断绝。 他们就算要逃,也得等跟着刘邦到了汉中之后,走另外一条小路逃回关中才是。 也就在这个时候,刘邦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居然还有人赶过来追随他,这让刘邦很高兴,于是问道“这个人是谁呀!” “此人名叫韩信,是项羽的执戟郎中。”手下报告道。 “什么?项羽的执戟郎中?这不就是项羽的亲兵吗?他居然愿意来投靠我!”这个消息让刘邦很高兴,项羽身边的人居然来投靠自己,而且还是在这种穷途末路的情况下,岂不是代表自己的魅力值要比项羽高出很多? 这大概是眼下这种情况下为数不多的几个好消息,所以刘邦打算给他一个肥缺,让他担任管理粮仓的连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将韩信的事情给丢到一边去了。 毕竟项羽的亲兵,本来也是跟项羽一样,脑袋里面都是长满了肌肉的家伙,没啥大本事。 韩信见自己同样也没有得到刘邦的赏识,自然心中郁闷,对于管理粮仓的事情也不太上心,结果遇到了一些胆大包天的家伙,居然偷到粮仓中的粮食,被夏侯婴给发现了,抓住了总共13个人。 偷盗军队里面的粮食,这是任何时代都无法忍受的罪行,于是夏侯婴抓住他就准备砍头。 不过韩信运气比较好,在14个人里面他是最后一个砍头的。 当夏侯敦把前面13个人的人头都给砍了,逮住韩信,问他还有什么临终遗言的时候,韩信道“沛公难道不想要得到天下了吗?不然为何要斩杀像我这样的壮士!” 夏侯婴被韩信这番话给惊到了,觉得韩信有些本事,于是夏侯婴就将这件事情报告给了刘邦,而刘邦觉得非常惊奇,不但不杀韩信,反而给韩信升官到了治粟都尉。 以上是史记里面的原文记载,但其实这一段在刘旭看来很有问题,夏侯婴是什么人? 他之前和韩信根本没有任何往来,而韩信又是实打实的犯了军法,已经连杀了13个人的夏侯婴,会因为韩信的这句话就放了韩信吗? 况且这句话其实也没啥能够令人震惊的地方,这就跟法官即将给一个罪犯判死刑,然后这个罪犯站起来说道“大美利坚不想千秋万代了吗?为什么要斩杀我这样的天才!” 你觉得法官会因此放了这个罪犯一马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最少读者们会觉得这个剧情很强行,是垃圾作者为了强行推进剧情设计出来的脑残桥段,然后大骂有毒,直接弃坑。 不过太史公既然在史记上面是这么写的,那这应该也不是强行杜撰出来的,而是太史公就找到了这么一点点的资料,但中间肯定有了许多其他的事情。 毕竟在汉朝的政治正确里面,韩信是一个逆贼,而不是什么初汉三杰,有关它的各种史实和资料那都是要全部删除掉的。 否则后世的史学家在研究韩信的时候,根本找不到除了史记之外,任何有记载韩信信息的文字记录,就算有,那也是几百年后的后人杜撰出来的。 也就是太史公本人生活的年代和韩信相隔不是太远,周围还有不少活着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能够打听到不少资料,但这也已经是所有与韩信有关的资料了。 第437章 不为人知的夏侯婴 针对这一段剧情,刘旭本来是加了一段来自他自己的创作的额外剧情的,让夏侯婴在监斩韩信的时候,韩信慷慨陈词,对夏侯婴讲述了一段未来沛公该如何离开汉中,又该如何团结诸侯反抗项羽的言论,从而一鸣惊人,得到夏侯婴的认可,刀下留人。 刘旭觉得这才是合理的剧情,否则夏侯婴怎么可能仅仅就因为那么一句斩杀壮士就放过韩信呢? 但是这段写完之后,刘旭却总感觉有些奇怪,因为这其实不太符合韩信的性格和人设的。 于是刘旭还是将这段自己写的剧情给删了,然后反复回忆史书中有关韩信的记载,可是却找不到太多有有价值的线索。 直到刘旭改变思路,转而开始琢磨夏侯婴的相关记载的时候,才总算琢磨到了一点历史的端倪。 然后刘旭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之中,自己一直以来都觉得一定是韩信,在这个时候做了些什么,从而让夏侯婴认为韩信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才,这才没有杀了韩信。 但这其实是一个错误,因为韩信过于耀眼,所以刘旭理所当然的将重点放在韩信身上。 但其实当时手中拿刀的是夏侯婴,他才是决定是否要斩杀韩信的人,想要研究当时韩信为什么能够侥幸逃脱一死,那就应该重点研究夏侯婴这个人才对。 而一旦仔细研究夏侯婴,就会发现,这个人其实非常的有意思。 在绝大部分华夏人的历史记忆里面,夏侯婴是一个非常不熟悉的名字,绝大多数人对这个名字根本没有记忆。 少数有所了解的,大概只知道夏侯婴是刘邦的车夫,专门负责给刘邦驾车。 再多一些了解的,也就知道夏侯婴是刘盈和鲁元公主的救命恩人,当年刘邦被项羽打败,坐着车狼狈逃走的时候,因为嫌弃这两个孩子影响自己的速度,结果先后好几次把这两个孩子踹下车,让夏侯婴拉着自己一个人快跑。 但夏侯婴却非常坚定的每次停车,将这两个孩子重新放到车上之后才重新启程,如此一来才救了这两人的性命,否则他们一旦被楚国的追兵追上,天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 而这就是99%的华夏人所了解的夏侯婴了,一个宽厚的老实人形象,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但实际上,夏侯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夏侯婴虽然是刘邦的沛县天团中的一员,但夏侯婴和其他几个成员不同,他不是从小就和刘邦一起长大的,而是后来才加入刘邦的小团体之中,从时间上而言甚至比萧何和曹参还要晚。 但是夏侯婴一旦和刘邦接触之后,这对刘邦表现的极为亲近,哪怕刘邦对夏侯婴不是很尊重,甚至有一次因为开玩笑而误伤了夏侯婴,夏侯婴也都一笑了之。 但这件事情后来却被有心人利用,被人告到了县衙里面,说刘邦是在滥用私刑,同时还打架斗殴,按照秦朝的法律,这是要被拉去发配充军的罪名。 不过夏侯婴却一直坚定地表示这个伤口不是刘邦弄的,而是他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摔的,最后夏侯婴甚至为此被关到了大牢里面待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才出来,这个过程中却始终没有松口,这才彻底赢得了刘邦的信任。 但更让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夏侯婴其实还是一员极为凶猛的猛将。 很多人提到刘邦手下的猛将,那第1个想到的肯定是樊哙,再往后的话就应该是灌婴,恐怕没有谁会觉得给流亡当专职司机的夏侯婴荟是一员猛将。 但只要仔细研究过史书上有关夏侯婴的战绩就会发现,在刘邦起家的前期,刘邦都是拿夏侯樱当猛将来使用的。 每一次遇到大战,那第1个冲上去的不是樊哙,反而是夏侯婴。 更神奇的是,别人是骑着马冲杀,但夏侯婴是驾着他的战车冲杀,而且冲杀的极为凶猛。他能够驾驶战车冲向列队的军队,然后凭借高超的驾驶技巧,硬生生的直接在军队中冲出一个缺口出来,而且一路上还控制战车直接冲撞死了很多人。 下马之后也依然能够大杀四方,以至于刘邦第1个封赏的人其实就是夏侯婴,樊哙都是夏侯婴的后面。 而等到刘邦开始进军关中之后,刘邦又让夏侯婴收集了大量的战车,最后组成了一支战车军,这个在楚汉时期已经显得颇为复古的军队,然后将这支军队交给夏侯婴指挥。 而这支军队在野战中的威力极为强悍,刘邦打仗的时候往往是让夏侯婴率领战车军冲在前面,樊哙率领的步兵跟在后面,灌婴本人的骑兵从两侧包夹,第1个接触敌军,然后撕开口子的就是夏侯婴。 所以夏侯婴在整个进军关中时期,那战绩是相当强悍的,在武力上也和樊哙不相上下。 夏侯婴真正成为刘邦的专职司机,则是刘邦拿下了关中,然后与项羽正面厮杀的时候。 而刘邦之所以让夏侯婴这样一员猛将来给自己当专职司机,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让夏侯婴来保护自己。 毕竟刘邦是为了能够让战车的速度更快,要将自己两个孩子都给踹下车的人。所以刘邦的车上往往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以及负责驾车的夏侯婴。 所以很多时候夏侯婴除了司机之外,更重要的角色其实是刘邦的保镖,负责保护刘邦的生命安全。 大家想想看,如果自己选一个贴身保镖的话,那是不是一定要选对自己最为忠诚,而且武力值极高的人来做自己的保镖。 就好像曹操让典韦和许褚做自己的保镖,孙权让周泰当自己的保镖,而赵云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刘备的保镖,所以夏侯婴其实就是和赵云一样的人物了。 而这就充分的体现出了夏侯婴的武力,那夏侯婴的智慧如何? 很多人可能就会觉得夏侯婴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家伙,但一个能够完完整整的活过吕后掌权时期,被吕后一直当做自家人,可等到吕后一死,第1个加入诛吕集团,甚至还亲自入宫,把当时的皇帝和几个诸侯王全都接出来弄死的人,这会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吗? 第438章 可以算半个 众所周知,在吕后掌权的时代,刘家的那些个诸侯王,以及大量的功臣,日子过得都相当难受。 许多时候晚上睡觉,可等第2天醒来,自己就已经是阶下囚了。 能够熬过这段时期的开国功臣们数量不多,夏侯婴是其中一个。 而他之所以能够熬过来,甚至还在这个过程中加官进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惠帝刘盈和吕后本人都对夏侯惇非常感激,感激夏侯婴当初拼了命的救下了刘盈和鲁元公主,没有让刘邦直接把这两个孩子踹下车去。 否则的话,惠帝本人早早的就要去死就不说了,而吕后也会因为失去了亲身骨肉,而彻底失去了当太后,乃至于眼下掌控朝政的机会。 那此时搞不好高高在上的皇帝就是刘如意了,而那位太后则是戚夫人,吕后会有什么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也正是因为这段恩情,夏侯婴在吕后时期过得相当的安逸,而且和整个吕家上下关系也很好,印度被吕家认为是自己人,和樊家一样。 所以夏侯婴也经常借着这个身份特点,给许多要被认罪的功臣求饶,保下了他们一命,这让功臣集团又觉得夏侯婴也是他们自己人。 但是等到功臣们要诛杀吕家的时候,虽然很快就把愚蠢的吕家上下给诛杀殆尽了,但如何处理留在皇宫里面的少帝就是一个天大的问题了。毕竟少帝此时是名副其实的皇帝,而他们都是皇帝的臣子。 他们可以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来诛杀以下犯上的吕家,可如果他们敢对皇帝动手的话,那性质就截然不同了。 虽说陈平想出了一个绝佳的借口,说眼下这个小皇帝并不是刘家的血脉,而是吕后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从民间买来的婴儿,从而在法理性上奠定了废除皇帝的基础。 但皇帝毕竟是皇帝,没人敢第1个对皇帝动手。 结果这个时候是夏侯婴默默地驾着车进入了皇宫,然后把少帝等惠帝的孩子都给接了出来,从而将皇宫清理干净,而这几个孩子当天晚上就死在了外面,是谁动的手,可想而知。 最后统观史书里面所有有关夏侯婴的记载,就会发现夏侯婴这个人不但文武双全,而且非常善于审时度势,以及最重要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善于结交朋友,又或者说是留下人情。 当刘旭想明白夏侯婴这个人的特点之后,那再看历史上夏侯婴刀下留人的一幕,其中的缘由就变得相当清晰了。 那就是夏侯婴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而且还拥有相当的智慧,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杀韩信。 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说韩信是犯了什么罪要被斩杀,但是书上说过,韩信犯的是被连带的罪行。而且以韩信的人物性格,他应该是不会主动犯下致命的错误的。 所以当时的情况很简单就能够推测出来,是韩信的手下13个人犯了错,而韩信作为这13个人的领导,犯了失察之罪,所以被这13个人连带着要一同斩首,但本质上韩信其实是无罪的。 所以夏侯婴非常干脆的,就把前13个人给砍了头,但是砍到韩信这里的时候,夏侯婴肯定是心存犹豫的。 毕竟夏侯婴知道韩信是无辜受到牵连的倒霉蛋,再加上韩信的官职其实是刘邦亲自任命的,同时韩信还在项羽那里当过亲兵,这与众不同的资历,就决定夏侯婴是不可能随意的就杀掉韩信的。 而这个时候,韩信又恰好喊了一句“沛公还想要天下吗?居然要杀掉像我这样的壮士!” 这句话一方面是在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气魄,但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一种求饶呢? 夏侯婴本来就很犹豫要不要杀了韩信,然后韩信再这么一说,夏侯婴自然就更加的犹豫了。 同时,其实史书上此时还有另外一段描述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滕公指的就是夏侯婴,司马迁说夏侯婴因为韩信的话而感到惊奇,同时又见韩信的相貌非凡,于是将韩信释放而不杀。 这里特意加了一句,韩信的相貌非凡。 虽然从小老师就教育过我们,不要以貌取人,不要因为一个人的容貌如何,就认定这个人是否有能力。 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可这个世界既然告诫我们不要以貌取人,那就说明在绝大部分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是以貌取人的。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的颜值高,那天生就能够得到许多的好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长得丑就是一种原罪,这就是社会最残酷的真相。 而这种残酷在古代的时候更加明显。 现代社会,以貌取人好歹是一种政治不正确,没有人敢在公开场合说自己是以貌取人的,所有法律也明文规定,不能够因为一个人的容貌如何而进行差异性的对待。 但是在古代,以貌取人就是公开的事情,甚至在朝廷筛选官员的时候,在举行科举考试的时候,都有一个专门的要求。 那就是要求参加筛选和科举的人,相貌必须端正,身体不能有任何的残缺。 而等到参加殿试这个科举的最后一关的时候,第1个筛选标准并不是考卷如何,而是这个人长得是不是帅,就算不帅那也得端正,否则就算你的文笔再好,写出来的试卷再文采飞扬,都根本得不到殿试的资格,因为你这种长相会污了皇帝陛下的眼睛,同时还会损害国家的尊严。 没错,长得丑就是损害国家尊严,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标准。 那相反的,如果长得帅的话,就能够得到许多便利和认可了。 细查史书就会发现,有多少在历史上威名赫赫的人物,在他们由默默无闻转向发迹的时候,史书上都会有依据“因其容貌不凡,上异之。” 所以这个时候,但夏侯婴百般犹豫的时候,发现韩信不但会说话,有气魄,而且长得还tmd很帅,于是夏侯婴就彻底放下了杀心,释放了韩信。 虽然这听上去似乎也很丑,但是当“本就无罪”+“言语奇异”+“相貌不凡”,这三个要素加在一起的时候,文武双全,同时又善于交朋友的夏侯婴,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结交朋友的机会,于是顺手就卖给了韩信一个人情。 而且夏侯婴接下来一段时间里面时不时的就去找韩信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韩信就会自然而然地吐露出自己对天下大势的研究和看法,进而让夏侯婴彻底对韩信惊为天人,最后将韩信转而推荐给了萧何。 等到了多年以后,有人问韩信,这大汉国内除了您老人家之外,还有谁会打仗。 结果韩信想了半天,只说了一句周勃还行,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夏侯婴可以算半个!” 第439章 天下的人才都到哪去了? “萧相国,我发现了一个人才,特意推荐给您!”夏侯婴特意找到萧何说道。 此时的萧何已经被刘邦任命为汉国的丞相了,所以夏侯婴称呼萧何为萧丞相,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面对夏侯婴的举荐,萧何倒是非常的惊讶。 夏侯婴这个人虽然也经常举荐一些人才,但他发现的几乎都是军事方面的人才,最后举荐到曹参那里去的,而夏侯婴从来没有向自己举荐过人才,因为自己需要的人才都是政务方面的。 可这一次夏侯婴却主动举荐到了自己这里,这让萧何非常惊讶,同时也涌出了浓厚的兴趣,毕竟能够让夏侯婴预见到自己这里的人才,萧何对对方的才能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于是接下来夏侯婴就介绍了一下韩信这个人,对方的来历,以及自己的刀下留人,还有双方聊天的时候,对方说过的一些话等等。 萧何越听越感到惊奇,如果夏侯婴说的是真的,韩信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于是萧何道“你让他等几天,等我忙完手上的事情之后,再来召见他!” 萧何这话已经算是相当的给面子了,按理说这个时

相关推荐: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镇妖博物馆   交流_御书屋   神秘复苏:鬼戏   女奴的等价替换   猛兽博物馆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虎王的花奴(H)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