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知道殿下此举,不知会了会恼了殿下? 紧接着,裴玄凌带着大臣们去了保和殿。 到了保和殿,礼部、翰林院大臣通通坐在下首。 上首,建元帝坐在龙椅上。 在他面前的书案上,摆着三十多篇由大臣们精心挑选的文章。 整个大殿很安静,只有建元帝阅卷的声音。 建元帝看的并不是很仔细,基本都是一目十行。 遇到喜欢的文章,就仔细看看。 若是不喜欢的,他便放在一旁。 建元帝何许人也,看了大概十来篇文章,就把整个局势看清了。 这些所谓的优秀文章里,基本都是贵族家的孩子。 挑了几个看似是寒门的,不过是怕落人口舌罢了,实则还是王公贵族家的旁支亲戚。 而且,这些文章开篇歌颂朝廷,歌颂他这个皇帝如何英明治理东梁国,再就是表达对皇帝亲临殿试的感恩之情。 接着才开始答题,且通篇文章辞藻华丽且浮夸。 不过,即便建元帝心中怒意翻腾,表面仍平静得毫无波澜。 直到看到一半时,终于看到一篇颇为喜欢的文章。 仔细看完这篇,后面的十几篇文章,建元帝都只粗略看了几眼。 三十来篇文章都看完后,建元帝面无表情地看着下首的大臣们:“朕想问一问,在诸位爱卿眼里,朕是个怎样的皇帝?” 下首,数十名大臣面面相觑,谁也猜不出帝王情绪,没一人敢答话。 见没人敢回答,建元帝就说:“根据爱卿们所选的三十篇文章,朕算是看出来了,在爱卿们眼中,朕就是个喜欢被人拍马屁的昏君!” 语音刚落,下首的大臣们纷纷诚惶诚恐地跪下。 建元帝沉着脸,没说被选的全是王公贵族,只说文章本身的问题。 “三十篇文章,文风普遍浮靡,骈体铺陈,叫他们根据策题写出治国方略,他们就知道拍朝廷和朕的马屁!拍马屁能解决实质问题吗?啊?” “更甚的,光拍马屁就写了三千字,再加上浮夸的文风,一篇策论被他写了七千多字,一篇文章抵得上人家好几篇!” 建元帝将一堆考卷大力挥洒,顿时,几十篇文章洋洋洒洒落在殿堂下方。 “朕是选治国平天下的英才,不是选拍马屁的人!” 雷霆般的声音在殿堂上空响起,震得大臣们双耳发麻,身如磐石,无法动弹。 面对建元帝的怒骂,大臣们战战兢兢地叩首在地,一声都不敢吭。 紧接着,建元帝手里拿了篇文章,语气稍有缓和,“不过,这几十篇文章中,还是有一篇不错的文章。” “朕手中的这张试卷,三篇策题,篇篇内容简洁直述,文风朴实且务实,尤其是贡院失火的策题,简直一语中的。” “他先是举出贡院考棚有哪些易燃之物,提出要将贡院彻底翻修,并将材料改为防火结构。” “另外,他提出除了照明的烛火和厨房,贡院得禁止明火,尤其是有些吸烟袋的考官和考生,一经发现,取消考试和监考资格............” “不知皇上所说的这篇文章...出自哪位考生?”一名大臣微微抬起铅般重的头,偷偷瞟视皇帝。 建元帝将试卷平铺在书案前,“是个叫蒋重锦的考生。” 裴玄凌:“......”就知道父皇会喜欢蒋重锦的文章。 听说是个叫作蒋重锦的考生,底下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多数大臣对此人没甚印象。 有的大臣怪会根据帝王心思行事,虽对这个蒋重锦没印象,但还是说:“微臣对这个蒋重锦还是有点印象的,当时就觉得他的文章写得不错,奈何他入不了诸位同僚的眼,臣也是没法子啊。” 他把责任推给别的大臣后,就说:“既然皇上如此欣赏蒋重锦,不如就将此人定为殿试一甲状元吧?” ? ?这章两章合并了,没卡,是审核到现在~ ? 宝子们给咱可爱的诗诗投下月票吧,球球啦~ ? ???? (本章完) ===第146章 太子扒出诗诗马甲,诗诗落下心病,殿试结果已出=== 第146章太子扒出诗诗马甲,诗诗落下心病,殿试结果已出 三十多篇文章,还好有一篇能入皇上的眼,不然他们就要被皇上骂惨了! 就在这时,一名翰林院大臣却举起朝板反驳。 “皇上,如果微臣没记错的话,这名叫作蒋重锦的考生根本就没被殿试录取,又怎么可能会在这些优秀文章当中。” “是吗?”建元帝指了指蒋重锦的试卷,“那他的试卷为何会出现在朕的手中?” “臣等暂且不知缘由,请皇上容许臣等检查一番。” 建元帝:“准了。” 于是乎,礼部和翰林院大臣捡起地上的试卷,好好检查了一番,果然发现了问题所在! 最后,由翰林院一名大臣向建元帝禀报:“皇上,臣等挑选了三十篇优秀文章给您阅卷,可这里多了两篇文章,总共有三十二篇文章。” “而这个蒋重锦和另一名考生,是没被殿试录取的,想必是哪位同僚马虎,将考生们的试卷混在一起了。” 建元帝出声质问:“这么好的文章,为何没被录取?” 翰林院大臣一:“臣等认为蒋重锦的文字不够讲究,文采平平,不够出众,所以,翰林院一致将他淘汰了。” 翰林院大臣二:“不止是我们翰林院,便是礼部也有官员是这么认为的。” 翰林院大臣三:“虽然蒋重锦是东宫妃嫔的兄长,但臣等不能因为这个,就昧着良心将他录取!” 翰林院大臣四:“如果微臣没记错的话,最后是太子殿下收录了考生们的试卷。” 如此云云...... 无非就是怀疑太子以权谋私,把蒋重锦的试卷掺进了优秀文章当中。 裴玄凌:“......”原本他只是认为蒋重锦的文风不符合那些酸儒的喜好。 如今翰林院大臣齐心排挤蒋重锦,不由得想到康王老丈人是翰林院名望颇高的大学士,再联想到他近日和康王的种种过节...... 建元帝听了翰林院大臣们的话后,老练的眸子微微一转,大概知道蒋重锦的试卷为何会在他手中了。 建元帝看向太子,看似漫不经心地问:“太子,是你不小心将试卷弄错了吗?” 皇帝算是给太子面子了,只说是太子不小心弄的。 但既然这么问了,无非是想让太子承认此事。 “......”裴玄凌在心中斟酌了一番,正准备回话,就有人抢在他前头说话了。 “皇上,微臣把试卷交到太子殿下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一半的试卷掉落在地,想必是臣当时把试卷混淆了,还请皇上责罚臣!” 说这话的,是素来刚正不阿,直言不讳的薛茂。 上回他冤枉了太子,心里一直过意不去。 这次便帮太子担下此事,算是两清了。 “......”裴玄凌诧异看向薛茂,没想到这位会帮他说话。 若是旁人这么说,众人是不信的。 可这话从薛茂口中说出,众大臣信了,因为薛茂素来不依附任何人。 建元帝对这个薛茂有点印象,就是上次怀疑杜天庆是太子弄死的那名官员。 当时,这位还提议撤了太子掌管科举的权利。 思及此,他也信了薛茂的话。 但帝王总归是多疑的,即便是信,也只信了大半。 “若是没有薛爱卿的无心之举,朕也看不到蒋重锦写的好文章。”建元帝是欣赏薛茂这种官员的,“不过,到底是你引起的这场闹剧,便罚你一月俸禄。” 薛茂叩首,“谢皇上隆恩。” 这时,就有大臣问了,“皇上,那蒋重锦呢?该怎么办?” “素来就没有落榜再选上的道理,既然他不在诸位爱卿录取的名额内,那便罢了。”建元帝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只是那三十篇文章太过千篇一律,诸位爱卿重选一遍后再交给朕!” 众大臣:“是。” 裴玄凌:“......”他知道父皇惜才,可是父皇得知蒋重锦是东宫妃嫔的兄长后,态度却发生了大转变。 反而借此机会打乱大臣们精心挑选的一甲考生,阻止了大臣们拉拢新鲜势力的机会! 一炷香后,建元帝就遣散了众人。 出了保和殿,裴玄凌低声嘱咐黄得昌:“你让青翼队去查查,看看蒋重锦落榜一事,是不是翰林院在背后使绊子。” 黄得昌:“是。” ** 当天,礼部和翰林院大臣重新选了三十篇优秀文章,再次呈交给建元帝检查。 被建元帝训了一通,他们再不敢带着私心去选文章,而是选了三十篇真正优秀的文章。 否则,要是皇上再不满意,他们头上的乌纱帽就要不保啦! 对于大臣们重新选择的试卷,建元帝还比较满意,从中选了十篇最满意的,于五月初八招见前十的考生。 建元帝根据这十名考生的举止谈吐、容貌仪表、再综合考试成绩,选出状元、榜眼、探花。 次日,五月初九,朝廷放金榜! 一甲三人插花批红,状元在仪仗队的簇拥下,从正阳门出发,跨马游街。 榜眼、探花由东华、西华门出宫游街。 一时间,全京城热闹非凡。 不仅如此,就连皇宫都充满了喜气。 五月初十,东宫妃嫔聚在唐侧妃寝宫晨省。 “薛妹妹,听闻你兄长这次殿试被朝廷录用了,而且还是二甲进士,实在可喜可贺。”阮侧妃嘴角带着和善地笑。 薛良娣浅笑着回:“上次会试,兄长成绩中等,所以这次殿试,我都替兄长觉得很悬。” “昨儿我提心吊胆的去问太子殿下,没想到殿下告诉我,说是兄长通过了殿试,还是二甲进士,我这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至今仍觉得像是做梦一样。” “全国那么多学子,你兄长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实属难得。”唐侧妃斜斜看向角落的蒋美人。 “我记得蒋美人的兄长在会试时也是中等成绩,怎的这次却名落孙山了?” 什么?!大哥落榜了? 得知这个消息,蒋诗诗心中颇为震惊! 她记得书中的蒋重锦明明通过了殿试,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了二甲进士。 难道...因为书中的蒋美人不得宠,没有人会去对付一个不得宠的低位妃嫔的哥哥? 所以他们对付了薛良娣的兄长薛有才,导致薛有才被冤枉作弊,落得个被杖毙的下场。 如今他帮薛有才避祸,避免薛有才牵连太子,薛有才便中了二甲进士。 那些人不肯罢休,而她又时常跟在太子身边陪侍,看起来颇为得宠。 所以,那些人就将目标转移到大哥身上了? 上回她听见太子和六王爷说了,说贡院失火,还有薛有才被冤枉作弊,都和康王离不开关系。 难道这次大哥落选,是因为她帮太子避祸导致的蝴蝶效应,也与康王有关? “想必是薛姐姐上次抄经书诚心所致。”顾美人不忘吹捧唐侧妃,“说起来,薛姐姐还得好好谢谢唐侧妃,是唐侧妃让你抄写的经书呢。” 薛良娣笑得有些牵强,这是她兄长寒窗苦读的成果,与她抄写经书有什么关系? 更不可能是唐侧妃的原因! 否则的话,每次科举的时候,那么多家属抄经祈祷,还不是有人没有高中? 不过,她明面上挤出一丝浅笑,“多谢唐侧妃督促我抄写经文。” 唐侧妃也不怕闪到了舌头,居然欣然收下薛良娣的谢意,“这有什么的,只要你哥中了进士,我也就没有白白督促你。” 薛良娣:“......”哥哥中举,她心里头高兴,随便唐侧妃怎么说了。 “对了,我记得唐侧妃当时也罚了蒋美人抄写经书吧,怎的蒋美人兄长却在殿试中被淘汰了?”顾美人转头看向蒋诗诗,“蒋美人,是不是你抄经书时不诚心啊?” 蒋诗诗:“......”太子体恤她,她根本就没抄书啊。 而且,她觉得抄经书固然有诚心祈福的作用,但和考试并没有直接关系,主要还是看考生自身的实力。 “自家兄长考试,我能抄得不诚心了?”蒋诗诗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而且,太子殿下检查时非常严格,见我有些字写得潦草,他还罚我多抄了几遍。” 蒋美人兄长在殿试被淘汰,如今又听说她曾被太子罚,唐侧妃和顾美人心中甭提有多幸灾乐祸了。 阮侧妃则温声宽慰:“蒋美人,你兄长虽在殿试被淘汰了,但他已是贡士,能被朝廷任命为地方官 。” “朝廷当中,不少高位官员,也是从地方官提拔上来的,只要你哥好好当差,肯定能慢慢往上升的。” “阮姐姐专挑好的说。”唐侧妃嘴角勾起一抹讥笑,“怎的不说有些人当了一辈子的九品芝麻官呢?” 薛良娣兄长混得好,辅佐太子登基,她觉得这没什么。 但蒋美人生得貌美,虽胖了些,可人家前挺后翘,又是个会勾人的狐狸精,她还巴不得那蒋重锦一辈子是个碌碌无为的小官。 否则,一旦蒋重锦高升,蒋美人岂不是也得跟着往上晋升? “借阮侧妃吉言。”蒋诗诗先是谢过阮侧妃。 然后对唐侧妃说:“总听阮侧妃说,希望东宫妃嫔们的外戚都好好的,才能更好的辅佐太子殿下。” “可唐侧妃似乎不盼着我兄长好...莫不是唐侧妃也不盼着太子殿下好?” “我可没这个意思。”唐侧妃立马改口,“我当然希望殿下好,也希望你兄长越来越好。” 嘁,自个兄长不争气,还怪她咯? 接下来的晨省,唐侧妃赶紧转移了话题。 最近太子本就冷着她,她可不想被蒋美人扣上“不盼着太子好”的帽子,否则就要彻底失宠
相关推荐: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吃檸 (1v1)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突然暧昧到太后
醉情计(第二、三卷)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总统(H)
镇痛
捉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