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伤风败俗,不宜下笔,学《牡丹亭》便是了。梦中云雨之事,翻遍历代律法,寻不出一条是判了罪的。” 宇文序勉为其难点一点头。 “书生入寺第一夜,行途劳顿,早早安歇,四更天忽听一阵木鱼声,他迷糊睁了眼,只觉奇香盈室,禅房多了一人。手执玉槌,云帔侧坐,燃一盏司南灯,竟是一位花容月貌的女冠……” “女冠?”宇文序又是一惊,“这、这可是道士,是出家人。” 大惊小怪,南婉青耐着性子解惑:“正是出家人破戒,圣贤人堕落,才有的看头。” ―――――――――― 作者有话说: 记得刚到文院的第一年,早上学古代文学,晚上学古代汉语,一大早历代忠臣名士排着队进谏,天黑了再听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讲授为君之道,才背完“国史明乎得失之迹”,又要念“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 我才学了一年,都情不自禁觉得这国家没我不行(不是),何况是从小读四书五经的古代学子,也不怪儒生心气高,一天到晚翻开书就是怎么治国安民平天下,你学你也迷糊 幸好每次上完晚课,我和哭哭生几个都会去北门吃夜宵,在串串香、烤冷面、鸡锁骨和鸭脖的选择困难症中,快速遗忘自己身上背负的江山大业(不是) 第一百十章南厢记 “她、她……”宇文序本是不善言辞,时下惊而又惊,一张口磕磕绊绊,“纵然如、如此,寺庙……寺庙乃佛门之地,何以是女道士?” “尼姑没了头发不好看。”南婉青自有说法,轻巧道一句,兀然冷下脸来,“你听是不听。” 宇文序忙道:“听,我听着。” “那书生……”南婉青有几分败兴,却见宇文序端坐榻前,神色虽狐疑,听候赐教,聚精会神,略无取笑之意,她便又耐着性子问道,“你这话本子写来给何人取乐的?” 宇文序自然如实相告,只是“写给你的”未及出言,南婉青又换了问法:“如今男子识字多些,还是女子识字多些?” 宇文序不明所以,仍照实答了“男子”。 “既知男子识字为多,你要写好文章,最好是风行一时,日进斗金,定然要写男子喜闻乐道之事。虽说‘出家人破戒’是个看头,尼姑与女冠同为出家人,还是女冠肖似女子形貌,可引男子遐想。”南婉青侃侃而谈,“尼姑并非不佳,若说来更有人独好此女,可你这是开卷第一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写些常人皆可看的事例,免得吓退了人。如此可明白?” 宇文序颔首道:“明、明白。” 南婉青道:“你若喜欢尼姑,后头再加一出戏便是了。” “不……”宇文序慌乱辞却,“不必,当真不必。” 南婉青抿一抿笑,说道:“于生惊骇之际,只觉一阵香风拂面,美人宽衣解带,自荐枕席。一夜云情雨意,鱼水相欢,美人坦言来历,竟是文曲星君之妹。仙子云游东去,途径乌有寺,恰遇公子英姿倜傥,丰采轩昂,便动了凡心,碍于天规,只与他做个露水姻缘。” “仙子本欲一夕风流,便可足愿,怎料于生龙阳神勇,雄威盖世,仙子销魂倾倒,只恨春宵短促,不得做长久夫妻,日日夜夜同享云雨之乐。” 宇文序听得焦头烂额:“是否太、太过荒唐……” 南婉青道:“男人看的本子,一展雄风俘获九天仙女,他们最是爱看。” 宇文序咽声不语,面色愈发沉重。 “于生听罢,亦是怅然不已。春宵苦短,天色将明,仙子百般不舍,临别献上一卷书册,道是存念信物。于生一看,此书平平无奇,与寻常书卷无异,甚至空无题名。他未及细问玄机,仙子起身欲走,于生依依难舍,执了手不放离去。仙子满面愁容,泪洒枕榻,忽听窗外三
相关推荐:
摄春封艳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综影视]寒江雪
切切(百合)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他是斯文糙汉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靴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