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万年祖宗不好惹 > 第343章

第343章

,也是表现的十分谦恭。 “你赶紧过去陈家谷报告!”这时的脱脱听了几句之后,他也听明白了个大概。立即就摆了摆手,不耐烦地打断了张柔的话。 只见他手指着陈家谷关城,向张柔说道:“通州军正在从北面攻击城,你现在快进去,正好可以帮我们防守!” “我还有军务在身,要去通知宁化州的守军,全都赶到陈家谷去……闪开!” “明白了!多谢百夫长!”这时的张柔赶紧命令自己的士兵让开道路。 随即这支蒙军百人队,犹如疾风一般冲过了张柔的队伍,直奔陈家谷的方向而去。 等这支百人队走远之后,这时的张柔一拍脑门儿,脸上却满是懊恼之色。 紧赶慢赶,他到底还是来晚了! 张柔心中暗自想道:从这个百夫长口风里露出来的情况看,通州军估计是今天中午前后到的陈家谷。 所以蒙军在防守陈家谷向北的一面时,也立刻派人召集宁化州的部队向陈家谷关城靠拢,好用来加强防守力量。 也就是说,要是自己早来一天,他就有可能真的完成穿城而出,北上大漠躲开通州军的壮举! 不过现在的张柔也没别的办法,眼前最安全的地方显然就是前方几里外的陈家谷。不管怎样他都要先冲进去,保住自己的小命再说! 于是张柔毫不犹豫的命令部队加速,向着陈家谷的方向疾行。 这真是不幸之中的大幸!此刻的张柔心中暗自思虑道:“他奶奶的如果我要是跑到这里,发现陈家谷已经被通州军占了去,那才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呢!” 想到这里时,他已经接近了陈家谷的南城墙。这时他听到城墙的另一面里头,似乎传来了一片密集的枪声。 毫无疑问这是通州火铳,估计那边儿打的正热闹呢! 此时的张柔毫不犹豫的来到陈家谷南门,他大声向着城上呼喊,让他们开门放自己进去。 随后从陈家谷城上,一名蒙军守将探出头来向下看了一眼。 当他看到下面的张柔和他的两千人时,似乎吓了一跳,顿时就愣了一下。 “在下真定府张柔!”这时的张柔总算是哭着喊着,来到了陈家谷,他激动得眼泪围着眼圈直转! 就见他大声呼唤道:“按察儿将军在否?我有重要军情向他禀报!我后面的通州军已经到了宁化州,军情如火,快开门呐大人!” “开门让他进来!”这时城上的蒙军守将才弄清楚了张柔的来意,他随即命人打开了城关大门。 “人先进来再说,”只见这名蒙军将领说道:“通州军打得猛,你们进来后直接上北城参战,战马和女人孩子撂在后面先不急!” …… “这倒霉催的不是?一来了就要上城打仗!”张柔闻言,心里立刻就是一阵哀叹。 等他带着自己的两千兵下了马,一股脑的进了陈家谷关城之后,当他来到瓮城里时,却发现对面的大门还关着呢。 前文说了,瓮城就像是城门后的一道圆形超大院墙。此时对面的大门不打开,张柔的这两千部队可就都堵在瓮城里了。 就在张柔一愣神儿的功夫,他就看见瓮城对面的城关上垂下了一根绳索,上面还放着一个大箩筐。 “现在就进筐里头来,把你的真定府守将印信也带上,让我们看看!” 就见对面的城关上还是刚才那名蒙军将领,向下面的张柔大喊道。 “得嘞!看来人家是不相信咱啊!” 这时的张柔一边下马,一边从亲信手中接过了自己的印信,还有大汗敕封他为侯爵的金册。 之后他跨进了箩筐,一边缩着脖子坐在里边,一边暗自觉着好生屈辱! 不管怎么说自己也是一位侯爷,居然让他坐在箩筐里头上城……这不明摆着寒碜人吗? 第2868章:长吁短叹出生天、才出虎口、又入狼圈 当箩筐向上还徐徐升起的时候,张柔好歹又找到了一个宽慰自己的理由。 估计按察尔将军正在北城指挥作战,这么激烈的战事,他哪有功夫过来看我? 剩下的这些人不认识我真定张柔也是有的,且不与他们计较! 当他想到这里时,箩筐已经被绞盘拽到了城墙垛口附近。随后几只大手伸过来,不由分说的拎住了衣甲将他拽了进去。 等张柔见到了刚才那位蒙军守将,他一边笑呵呵的把自己的印信递了过去,一边向着那位蒙军大将满脸堆笑地问道:“将主爷辛苦!在下真定张柔。” 这时对面的那个汉子根本没去管他的印信,而是翻开了那叠纯金打造的金册看了一眼。 之后就见这个人拉开了头盔下面系着的绳带,一低头把头盔摘了下来……这时的张柔陡然间就被吓了一跳! 只见那顶头盔下,并不是蒙古人那种两边后脑勺各留下拳头大一团头发的兀发,而是一个光秃秃的头顶。 这也就罢了,在这个蒙古将军的额头上还像是给马打烙印一样,用烙铁印上了一个核桃大小的印记。 那个印记烙上去的时间显然不短了,伤疤上的血痂早已脱落。不过那上面的图案倒是好生奇怪,看起来就像是一支剑尖下垂的宝剑。 “呃……这位将主爷,不知您高姓大名?”张柔只觉得胆战心惊,颤声向对面的这个人问道。 他面前这个蒙军将领,随手把手上的印信金册扔到了一边,然后他抬起手向着远处做了个动作。 在这之后,他用半生不熟的汉话淡淡地向着张柔说到:“我是乌蒙,通州统帅座下,蒙古疾风营!” “啥?” 随即一脸惊愕的张柔,突然听到了一声轰然巨响! 就在他对面,他的两千部队进城之后,瓮城朝南的那扇大门突然被重重关死了。 与此同时,瓮城的一大圈城墙上,无数手持步枪的通州军士兵齐刷刷地站起来,显出了身形。 他们全都举着步枪,向下方瓮城里挤得密密麻麻的真定军射去! 枪声犹如暴雨般响起,当张柔居高临下望去时,只见顷刻间瓮城里的两千卫队,就染上了一片鲜红的血色! 无数血花飞溅,大片绝望的惨叫和临死前的嘶嚎,犹如浪潮般响起! 此刻的张柔就像被一盆冰水,兜头盖脸地浇透了一般,傻子一样站在那里呆住了! 陈家谷!没想到他紧赶慢赶来到了这里,却终究还是落到了通州军的手里! 此刻的张柔还在想着:通州统帅座下,蒙古疾风营?通州军里竟然有蒙古人? 这个乌蒙将军,从他的长相到说话方式,从他身上的衣甲到那股难闻的鞑子膻味儿,那有一星半点通州人的样子? 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是蒙古人的! 这通州沈墨……他是怎么做到的? …… 其实张柔这家伙,要说他倒霉,还真够拿一块金牌的了。 他一路抛家舍业的从真定跑到这里,却正好一头撞进了王云峰的怀里。 原来在张柔接近陈家谷时,他听到的那阵枪声,根本就不是陈家谷以北的通州军正在攻城。而是在陈家谷关城里,王云峰夺下了大部分关城之后,军队正在肃清城内的蒙军残敌。 也就是说,王云峰才刚刚赶到这里不到一个小时,甚至还没来得及彻底拿下陈家谷! 就在这时,张柔却死催的一般拍马赶到了此地。 他还在这里正好碰上了沈墨手下的一支蒙古族部队,就是由乌蒙率领的蒙古疾风营! 这支部队是在四年前,完颜守绪倾全国之力攻入江南的那一战中俘获的。 当时姜俞馨元帅打的是长江壁垒之战,而统帅沈墨则是亲自带兵解救了金国南京,并且全歼了蒙军大帅扎剌尔的十余万部队。 就在那一战中,沈墨从四千俘虏中抽杀挑选,得到了一千名蒙古族战士。 当年沈墨剃去了他们的头发,将松纹铁剑勋章烧红,在每一个疾风营战士的额头上烙了一个印记。沈墨将他们交给了沈独,由他训练后,组建了这支蒙古疾风营。 就是这支部队,在沈独手上足足训练了四年。如今这些心思单纯的战士已经被彻底转变过来,成了一支类似死灰营,而且忠诚于统帅的蒙古族战士。 这次王云峰负担的任务最为沉重,他负责的陈家谷和雁门关,离出发地榆关是最远的。 所以王云峰的这支部队能巧取夺城,就尽量不要硬打比较好。在这样的前提下,沈墨才将这支疾风营交给了王云峰带领,以便他诈城时使用。 果然,这支疾风营在王云峰手上立了一次奇功。这次正是这支部队骗开了城门,才使得王云峰的部队轻易夺下了陈家谷要塞。 在这之后,王云峰看见陈家谷里的蒙军已经被清剿得差不多了,于是他就派了乌蒙手下的连长脱脱,到附近的宁化州假传陈家谷守将按察儿的命令。打算将宁化州守军引诱到陈家谷瓮城里,一举消灭掉。 可是没想到,这支负责传令的骑兵队刚一出城,就迎面碰上了大老远赶来的倒霉蛋儿张柔! 那个冒充蒙军百夫长的疾风营连长脱脱,也是个分外机灵的家伙。他一听这是真定跑来的败兵,自然就顺水推舟的执行了原计划,把张柔给引到了瓮城里。 这也是张柔在陈家谷城下,见到蒙军守将乌蒙的时候,看到乌蒙吃了一惊的原因。 因为乌蒙根本没想到,他准备好了一个埋伏圈,却来了两拨客人!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饭都预备好了,自然是谁来了谁就先吃呗! 于是张柔的部队远赴千里,一路拼死累活的跑到这里,最终还是在瓮城这样的绝地里头,被通州军消灭得一干二净! …… 等到张柔的卫队全都死光了,他没搞清楚这里头的弯弯绕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而这时的王云峰赶紧下令,让瓮城里面立刻清理干净,准备迎接下一波宁化州的敌军部队。 第2869章:诡诈奇谋在险关、罗网一面、三重烽烟 “干得漂亮!兄弟!” 这时的王云峰看着下方的通州军战士,拼命的把死人死马往外拖。他回头笑着向乌蒙说道:“待会儿你还得到南面城门那边去,接待下一波过来送死的敌军。” “可是瓮城里要是还没来得及收拾好,那怎么办?”这时的乌蒙眼睛里带着小圈圈,疑惑的向着王云峰问道。 “让他们在外边儿等着!”王云峰理直气壮地说道:“等瓮城里把尸首和血迹都清理干净了,再让他们进来!不经你的允许,宁化州那帮人,他们还敢走是咋的?” …… 要说王云峰这家伙,不愧是沈墨当初亲自挑选出来,打入山东起义军内部的人选。 这家伙头脑机灵,用兵诡诈,最善于剑走偏锋,就和他做西北刀客时练就的刀法一样,又狠辣又刁钻。 等他审理了一番张柔之后,听张柔说姜元帅就要到宁化州了。他赶紧派人去给姜元帅送信,让她万万不可靠近陈家谷。 因为王云峰听到张柔的供述里说,还有一支蒙军的回援部队,正在向着雁门关的方向扑去。这支蒙军部队和张柔一起在真定出发,所以他们肯定在两天前就赶到了雁门关外。 根据王云峰的推断,他们一定会在雁门关那里碰壁而回。因为他早就冒充茶叶商队夺下了雁门关,并且在那里留下了四千守军。 所以那支蒙军在发现雁门关被通州军占领之后,他们一旦发现雁门关攻不下来,随即就会做出一个决定,就是飞快的跑到陈家谷这边来。 因为那支蒙军,会寄希望于陈家谷还在自己人的手里。到时他们赶到这里之后,就可以加强陈家谷的防御。并且给将来蒙古大军南侵,留下一条至关重要的通道。 所以今天,王云峰在陈家谷瓮城设下的圈套竟然离奇地钓上来三波敌人,而不是原本设想的只有宁化州那一伙! 所以姜元帅不能离得太近,要不就容易和蒙古人在城外打起来! “这真是买卖开张了,挡都挡不住!”这时的王云峰眉开眼笑,让人把灰头土脸的张柔押下去,随后他向城关的两边各看了一眼。 此时关内的瓮城里,人马尸首基本上已经清理干净了。士兵们正在挖掘地上的新土,覆盖满地的血迹。 而另一头的城关外,却见远处烟尘滚滚,一支大军正飞快地接近而来……那支宁化州守城部队,还真是说到就到! 宁化军那里原本驻扎的,是一支投降蒙古的金国部队。刚才正当他们面对来袭的通州军,吓得肝胆俱裂之时。却接到了疾风营连长脱脱传来的假军令,让他们立刻回陈家谷协助防守。 这一下,宁化州守军惊喜万分,真可谓是如蒙大赦一般! 他们忙不迭的打开北门,全军就像中了箭的兔子一样,朝着陈家谷的方向跑来。 可是他们却万万没想到,原本他们在宁化州那里凭着城墙地势,好歹还能抵挡一阵。可是当他们到了陈家谷的瓮城里时,就彻底变成了那啥里掏鸟蛋……被人一抓一个准儿,就算插翅也难飞了! 这第二场歼灭战,进行得还是非常顺利。 脱脱领着宁化州部队进了瓮城,之后他和疾风营战士穿城而过。随即瓮城的南北城门一关……又是好一通步枪射杀! 在这之后又是步兵进瓮城清理城池,准备下迎接一波自投罗网的敌军。 这回王云峰再次派出了疾风营营长乌蒙,由他负责出城,迎头巧遇雁门关那边过来的蒙军。 然后乌蒙就会将这些毫无准备的蒙军再次引进瓮城……通州军就可以来上第三次射杀敌军的壮举了。 说实话,王云峰将军的这种战斗风格,他手下的士兵真是没一个不喜欢的。 跟长途行军、奋勇攻城相比,跟着这位王将军打仗的时候净是罐儿里扎王八了,这种感觉简直比打靶还痛快! …… 很快的王云峰接连消灭了三波敌人,而这时陈家谷内的敌军也已经彻底肃清。 这时的王云峰才给姜元帅传信,让她来陈家谷和自己会合……话说王云峰现在是守土有责,陈家谷不容有失。别说是姜元帅了,就是统帅亲至他也不能擅离职守,出关去见自己的长官。 在这之后,姜俞馨的西路军,就在陈家谷和沈墨的北路军会师了! 姜元帅率领军队在陈家谷休整了一日,随即再次起兵出发。 同时姜元帅告诉王云峰,后面还有五千蜀山军押送着大批真定军俘虏,会在近日赶到陈家谷。 姜俞馨就不再等他们了,而是把这五千人交给王云峰带领。这次老王多了五千兵马,正好可以用来加强陈家谷和雁门关的防御。 此时姜元帅率领的整支西路军,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她可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至于后面的西路军怎么打,谁知道这位智谋无双的姜俞馨元帅,还有什么奇谋妙计使出来? …… 而战场的另一面,杨清岳的万人队也攻下了他的第二个目标,独石口。 杨清岳在打下了居庸关之后,随即向北攻克了独石口险关。他在居庸关那里放下了三千守军,自己却带着七千人堵在了独石口上。 因为这个地方极其特殊,它是整个燕云十六州面向北方的一个突出部。换句话说,它是整条燕山防线正中心的位置,而且距离蒙古草原最近! 所以杨清岳现在镇守的独石口,是最有可能首当其冲,遭受蒙军攻击的地点。所以他才在这里放下了重兵,准备应对蒙军的疯狂反扑。 杨清岳这个人,虽然不如王云峰那样机变百出,智谋卓越。但是他成功的一点就在于他出自军旅世家,平生行军作战时稳如老狗,几乎不犯任何错误! 就像王云峰装成商人诈城这种事,杨清岳是绝对做不出来的。可是他选择的作战方式,也会让敌军没有任何漏洞可钻。 像杨清岳这样的将领如果用于千里奔袭、大纵深穿插或许不太合适,但是要让他守城……那就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第2870章:名将猛士夺燕山、咫尺天涯、片甲难还 因为在城关攻防战里,防守的一方能否成功守住,关键不在于他有多少奇谋妙计,而是他犯下了多少错误……恰好这位杨清岳将军正是极少犯错那一类人。 由此可见沈墨行兵布阵之时,花了多大的心思! 距离榆关最远的雁门关和陈家谷,一定是最晚赶到的一支部队,所以战术最好是巧取,所以沈墨派了王云峰来。而守卫独石口的将领却是越稳越好,所以沈墨才把杨清岳放在了那里! 就在杨清岳严阵以待,准备迎接蒙军攻击之时。沈墨从喜峰口出发的淮扬军团也拿下了古北口。 古北口这个地方被他攻下之后,沈墨看着周围的地形,忍不住长长松了口气! 古北口是燕山山脉上除了独石口之外,第二个向北的突出部。也就是说它遭受蒙军攻击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沈墨之所以大为感慨,是因为这里的地势对于防守一方来说,实在是太过得天独厚了。 这古北口并非是山脉中的一座险关,而是关前关后耸立着无数高峻陡峭的群峰。从蒙古草原进攻古北口,就一定要从这片如同怒涛翻卷一般的山峰中,绕来绕去地穿行而过。 要是把山地步兵放在这里,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好地形! 因为往往越是复杂险峻的地形,就越不利于骑兵驰骋,同时也更方便山地步兵做战。所以沈墨并没有一味死守古北口城关,而是将他的山地步兵师向北撒了出去。 在沈墨的命令下,淮扬军山地步兵师利用起伏的山脉地形,构建了一个大纵深的弹性防御攻势。 在这片地形上,蒙古人想攻进来、站住脚,那可就难了! …… 至此,沈墨北伐军的第一阶段作战任务,攻占燕山山脉已经完成。接下来能否守住它,就成了重中之重。 而这时满通州军最忙碌的一个人,却是位于涿州的赵金锭。 赵金锭率领的八千海军陆战队,在攻占了涿州之后。他一方面作为战略总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燕山山脉的各个要点。 同时他所在的涿州因为地处燕山最中心,所以也成了整个北路军的军火物资集散地。 这位赵金锭因为在攻下临安皇宫时,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所以一度进入了沈墨的视线。 且不说他把皇宫现场布置得精彩绝伦,就单说他敏锐的意识到了统帅和朝堂的分歧,而且利用皇宫血案来敲打当时的新宋小朝廷,就可以看出此人非同寻常。 这个赵金锭显然是属于那种,有眼力能看得穿、有胆略敢去做、还有水平能做得好那类人。 所以沈墨对这个秃头极为欣赏,一度想要把他弄到宣传部门来着。 当时沈墨还想着,啥时候放电影放映机要是发明出来,拍摄第一部电影的导演人选肯定是非他莫属——就冲他布置皇宫时的手段,那部电影肯定错不了! 不过赵金锭却婉言谢绝了统帅的提拔,他说他还是喜欢打仗。 当时赵金锭笑嘻嘻地向沈墨说道:“等到仗打完了,天下太平之后,统帅让我干啥我干啥!” “不过此时天下未平,百姓难安,这个时候还是做个战士去打仗,老赵才更心安一些。” 于是沈墨又把他给放了回去,让他去干自己的海军陆战队老本行。不过这次沈墨把他安排在涿州,也是另有用意。 因为赵金锭这家伙头脑清醒、大局观强,所以才会被沈墨特意委派了这个职务。 比如说他这支总预备队,要是同时接到了三支部队救援的报告,那该怎么办?这事儿要放在别的将领头上,只怕难免会晕头转向。可是要放到赵金锭手里,沈墨相信他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更何况此刻在涿州,还有无数的军资物品需要转运向各个地方,这军需后勤上的事错综复杂,估计只有这个秃头老赵才能拎得清。 如今就是这样,从涿州分发向各处的种种物质都是井井有条。防守各处重要关隘用的铁丝网杀伤地雷、补给弹药重型火炮、军粮物资医药用品,每一样都是缺一不可! 而这时的赵金锭正飞快的处理着这些事务,同时他心情也始终处在异常亢奋的状态中。 他奶奶的……赵金锭一边给独石口杨清岳将军那边,划拨了大量的重型火炮和开花弹,一边心中痛快之极地想道: 听说在襄阳那边儿,咱们因为火炮数量不够,居然让蒙古军拿投石机给欺负了?反了天了还! 这回老子倒是要让那帮蒙古人看看,他们的投石机和铁炮到了通州炮兵正规军面前,他还敢不敢再跟老子装! 如今的燕山山脉,有沈墨的山地步兵,骑兵、掷弹兵。有他麾下的新锐小将、勇猛之将、智谋之将。 他们将会守住这片燕山山脉,将这面上天赐予华夏民族的关墙,永远关闭在敌军面前! …… 蒙古草原上的“大斡尔朵”,这座由成吉思汗于公元1206年建立的蒙古国都城里。 铁木真在数天前,就接到了来自燕山一带的告急文书。 太师国王孛鲁守土有责,当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返回蒙古。把这个消息带回草原的,正是之前的南侵大军元帅托雷。 与此同时,榆关守将阔阔不花因为最先发现了沈墨的渡海部队,并且还直接看到过通州军登陆的场面。所以他在赶到桓州之后,也被拖雷带了过来。 在金帐里,当托雷拜见了铁木真之后,大汗看着自这个自己最钟爱的幼子,铁木真和托雷两个人一时相顾无言。 原本在历史上,铁木真在攻伐西夏的时候因为坠落于马下,内脏受伤,几天之后伤重不治而死。 那一年是1227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之久。 但是根据历史记载,铁木真在死之前依然身体壮健。还可以带兵征战、骑马狩猎,说明他的健康状况是很好的。 在这个时空里,他没能去西夏灭了人家的大夏国,所以坠马而死这件事也就被他绕了过去。 当然,在野史上还记录着很多铁木真离奇的死法。其中还有关于西夏王妃,颇为难以启齿的贴身刺杀手段……因为不是正史,所以这里就不予采信了。 第2871章:斡尔朵中渐南风、帐中计议、绝世枭雄 总之铁木真活了下来,而且现在体格还不错,所以历史上他三个儿子争位的事也还暂时没发生。 实际上铁木真还是很看好拖雷的。不过拖雷近日这一战害得十八万蒙军片甲未回,却让这位拖雷皇子大大的减分了。 等到他温言勉励了拖雷一阵之后,随即拖雷就让后面跟着的几位将领进到大汗的金帐里来。 等到他们仨一进来的时候,铁木真顿时就是一皱眉。 而这时宽阔的金帐里,正在宴饮聚会的数百位蒙古将军中,也有些人忍不住吃吃笑了起来。 只见这时站在中间的阔阔步花,因为屁股中箭的缘故走得一摇三晃。而在他的两侧,却是郭侃和西夏李灼绝! 所以当这仨货一起晃进金帐的时候,里面的人顿时就沸腾了! …… 不过这三个人虽然形象搞笑又难看,但是却全对铁木真有用。 首先就是李卓绝熟悉西夏内情,他之前的地位让他可以了解到很多朝堂和军队中的事。而且他对大夏的将领和朝臣也非常熟悉,所以他很有留下来的价值。 况且这个李卓绝年轻有为,在打仗方面很有一套。这一点蒙古人是最清楚不过的,因为他们跟李卓绝的部队也没少交手。 以这些蒙古人的性格来说,他们对于强劲的对手有时还是挺尊重的。所以铁木真对投靠来的李灼绝毫不吝惜的加以封赏,还出言抚慰,让这个叛逃敌国的家伙十分感动。 在这之后就是郭侃。 郭侃一家全都为大汗捐躯了,就剩下了他一根独苗暂且不说。就连郭宝玉在襄阳之战中那场惨痛的失败,也因为拖雷皇子被打成了光杆儿大元帅,相比之下显得不那么严重了。 所以铁木真也对这位名将之后大加勉励,并且让郭侃继续在军中效力。 他还答应再过两年郭侃18岁之后,就可以接替他父亲的爵位,并且在军中的地位也会逐渐提拔起来。 郭侃自然也对大汗十分感动,不过他心里还记着郭宝玉临终前的话。他在频频叩头,泪流满面之际,心中却也是暗自警惕。 然后就轮到了那位阔阔不花,他掌握的通州军登陆渡海的情况,对于铁木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情报。 等到铁木真问起,阔阔不花随即就将他在有关的所见所闻,全都在金帐中详细地讲了出来。 通州军的船队规模、登陆方式、作战武器、人员配置、攻击手段。在阔阔不花的勾勒下,很快那场大战就活灵活现的浮现在铁木真这些人的面前。 在这之后铁木真默然不语,他看了看金帐中的诸位将领,却见他们的表现却也是各不相同。 这里面有的人表现出了不屑一顾的神情,觉得阔阔不花这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而夸大其词——这些人显然是一群蠢货,蒙军前后都在通州军手里折损了多少人了?居然现在还敢轻敌? 现在谁要是对上通州沈墨的时候,还抱着自己是天下第一、纵横无敌的念头去打仗,谁就是活脱脱的傻子! 而有些蒙古将领,看起来正在心中暗自忧虑。他们阴沉着脸低下头,心中大概正对南面的作战形势忧心忡忡。 这些人显然是有脑筋的,但是却一定没什么主意。 最起码铁木真跟看向他们的时候,并没有在这些将领的脸上发现想到对破敌之策时,那种跃跃欲试的神情。 而还有一些人则是正目光炯炯的看着自己,铁木真知道这些人心中并无主意,都在寄希望于自己这位大汗拿出什么破敌良策。 这些人只有愚忠而已,至于怎么打仗,他们却连想都懒得去想……看到这里时,铁木真心里也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这时他看到了旁边的皇子拖雷,却见大败而回的拖雷脸上并没有多少沮丧的神色。反而气定神闲,看起来倒颇像是心里有了计较的样子。 铁木真心中一动,侧身向着拖雷问道:“我儿,依你之,见眼下该怎么办?” 此时金帐中的众将看到大汗问向拖雷,他们的心里也是暗自诧异。 原本这里的很多人以为,拖雷经此一战之后,一定会让铁木真大汗大失所望,从此失去他在大汗心中的地位。却不能想大汗居然开口头一个就问了他。 于是大家也都目光灼灼地望向了拖雷,他们倒要看看这位大败而回的四皇子,这次能说出什么来? 这时的拖雷对铁木真说道:“父汗,眼下的情形咱们要是置之不理,燕山以北就没了。” “那是父汗起兵二十年,浴血奋战打下的江山,岂能一朝丧尽?所以咱们势必要打过去的。” 这时的铁木真闻言,端着马奶酒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于是拖雷接着说道: “以拖雷所见,这次大战引发的原因,看似是咱们对南朝突然发起袭击,但实际上通州沈墨却是早有准备。” “原本咱们是得知了宋国内部一片大乱,反王四处蜂拥而起。那个妄想夺回皇权的赵与莒还主动和咱们联络,由此父汗才决定趁虚而入攻击宋国,并派我率大军攻打襄阳。” “可是在我落败之后……” 当拖雷说到这里时,铁木真回头看了他一眼。 就见坐在他旁边的拖雷脸色无悲无喜,似乎并没有因为这场大战而神色沮丧,倒是淡淡地像在说别人的事一般。 铁木真心中暗暗点点,就见拖雷接着说道:“在我兵败之后,通州军的一连串行动,却显示出他们这次来是早有预谋!” “通州沈墨派东西两路大军向燕山直逼而来,速度十分迅猛,这显然是胸有成竹。而且沈墨那边渡海登陆直奔燕山,就更不是急切之间能做到的事。” “别的不说,就光听阔阔不花将军说起那些用于渡海作战的木头码头、大小渡船和装备。若不经过数年处心积虑的准备,又怎么可能会如此周全?” 说到这里时,拖雷看了看金帐中的众将。 只见他们原本对自己这位败军之将还有些轻蔑之色。不过到了现在却全都全神贯注的在听,显然自己这番分析让他们也觉得很有道理。 第2872章:天时地利算无穷、南扰北攻、重炮临城 而这时的铁木真则是用手指叩打着桌面,目光看向了金帐外远处的草原。熟悉他父亲动作的拖雷知道,如今自己的父汗也陷入了沉思。 于是他趁热打铁地接着说道:“正因为沈墨是处心积虑、精心准备而来。所以这次在燕云一带,我军遭受的挫折也就在所难免”。 “至于接下来的战略……”当拖雷说到这里时,他觉得自己前面的话未免有点丧气,于是他赶忙调转了话锋继续说道: “沈墨渡海而来,急切之间携带的人员装备必定不多。他们可以或许可以依靠奇袭打下燕山几道山口,但是要夺下燕山一脉全部的隘口,并且守住那里,却是费力之极。” “所以咱们应该立刻发兵赶往燕山一带,趁沈墨立足未稳夺回一两个隘口险关。咱们不能让沈墨把这面墙全都堵死了。不然的话咱们的大军再次进兵南朝时,又该从哪里过去?” 听到拖雷的一席话说的有条有理,铁木真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讲。 这时的拖雷也接着说道:“刚才儿臣说的这是这场仗该不该打,接下来就说应该怎么打。” “这燕云十六州已经在咱们手上经营了二十余年,所以咱们不但对那里的地形了如指掌,而且还对那些打算依附咱们、为大汗效力的人异常熟悉。这跟仓促赶来的沈墨相比却是大占优势。” “而且在燕山以北的大片地方,还有很多效忠咱们的人或聚或散”只见拖雷沉声说道: “敌军十日之间纵横千里,打得快是快了,又怎么可能有时间把这些效忠咱们的人全都挑出来杀掉?所以在沈墨大军的身后,已经留下了隐患。” “在这样的形势下,咱们夺回一座关口,就留下了一道进军南朝的通道,这是第一步。” …… “然后咱们只要派一支军队冲进燕云一直向南,那河北一带广阔的平原,就可以任凭咱们的骑兵来回驱驰。” “到那时候咱们可以把那些效忠我们的军兵,全都收拢在一起,和沈墨的军队周旋对战。” “那时的燕山北面,有咱们的大军猛攻过去,同时燕山南面的肚子里还有咱们的人昼夜攻打,让他们寝食难安!” “燕山的敌军到时空守着雄关要隘,却被咱们南北夹击。他们得不到援兵粮草,却要腹背受敌!” “咱们只要和通州军周旋下去,把燕山重新夺回来也不是难事……这是第二步!” …… 当拖雷说到这里时,就见父汗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意。 于是他赶紧趁热打铁接着说道:“刚刚儿臣说了该不该打,还有怎么打,后面剩下的就该是用人了……” 听到这里时,铁木真忍不住心中赞叹了一声! 说实话他这个儿子虽然聪慧机敏,却因为是所有孩子中最小的一个,所以平时行军兵打仗时还是难免稚嫩。 可是他这次大败而回之后,却变得视野宽阔,目光敏锐,拿出来的作战策略也是十分可行! 果然草原上的雄鹰若不经过风雪熬炼,翎子是长不硬的!铁木真想到这里时,更是心中暗喜,打算听拖雷接下来怎么说。 就见拖雷继续说道:“儿臣以为执行这个任务的人选,现成的就有一个,就是桓州的孛鲁元帅。” “他身为南国的太师国王,和木华黎将军祖辈传承,对南朝的地貌和人脉都是异常熟悉。他手上有精兵十二万,正可以去执行这次作战。” “这么说来,就不用我蒙古部再往南派兵支援了?”当铁木真听到这里时,他才开口问了第一句话。 这是因为铁木真知道孛鲁虽然很能打仗,却未必是那个通州沈墨的对手。而且他的十二万部队和沈墨那边的实力相比,也恐怕单薄了些。 就见这时的拖雷笑了笑道:“虽然父汗不一定要派兵去,但是支援却是一定要支援的。” “哦?你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儿?”听到这里,铁木真顿时就来了兴趣。他知道现在的拖雷绝不会胡乱说话,一定有了成熟的想法。 就见拖雷接着说道:“燕山那上那些关隘往往地形狭窄,施展不开太多的兵力。所以咱们把太多的战士派过去,起到的作用也不见得有多大。” “不过孛鲁将军面对坚城险关,却一定需要咱们的支援。父汗不妨把这些日子以来打造的精良攻城器械,尽数给他。” 就见拖雷正色说道:“儿臣这次攻打襄阳虽然战事不利,但是也见到了父汗造出来的铁炮和万人敌,在攻城时的威力。” “只要是数量够多,这东西用来攻城时,那真是无人能敌!” “父汗为了造这些东西,不管是人力和财力都是花费得如山如海。如今面对燕山上的重要关城不用,更待何时?” “说得有理!”这时的铁木真终于拍案叫好,随即就见他哈哈哈仰天大笑起来! …… “虽然打了一场败仗,但我却收获了一只矫健的雄鹰!不愧是我孛儿只斤黄金家族的孩子!” 铁木真拍了拍拖雷的肩膀,随后胸怀大畅地将手中金杯递给了他。 在拖雷接过金杯,将马奶酒一饮而尽之际。就见铁木真欣慰地说道:“我儿所言极是,每一条都是切中要害,我欢喜得很!” “就依我儿所言,我现在就给孛鲁将军发令进攻。同时把咱们造出来的铁炮和万人敌,全部发往桓州。” “燕山切不可失,咱们一定要留下一条通道,以供咱们的蒙古儿郎冲进大宋的花花江山……就这么定了!” …… 不多这时,金帐里宴饮的众将也渐渐散去了。 铁木真醉得昏昏欲睡,他醉眼朦胧地一瞥,就见拖雷也随着众将出了金帐。 此时的铁木真在桌案上用手撑着头,呼出了一口带着浓重酒味的气息。 “居然在败军而回之际,还能收服孛鲁,让他甘愿为你效死……我的生马驹子终于长大了啊!” 铁木真闭着眼睛,醉意惺忪地笑了笑。 第2873章:将兵牧民夺奇功、乱世相逢、错投英雄 就在大帐中的铁木真定下了战略,准备疯狂反攻燕山之际。草原上支援孛鲁的武器也大量发往了桓州。 沈墨也恰好完成了整个燕山防御线的构建。 这次蒙古铁炮对通州炮兵,万人敌对攻城火箭。眼看着一场激烈的攻防战,就将在燕山打响! …… 而这个时候的燕山以南,杨妙真的东路军还在拼命的拽着史天泽不放。 这个史天泽手上有十万大军,他占据河间、传承两代,堪称是一位棘手的强敌。 根据杨妙真得到的情报显示,这家伙和保定张柔可是截然不同,他是一个很能打仗的将军。 所以杨妙真在和史天泽部队接触之前,也是十分谨慎。 她知道自己绝不能放史天泽北逃。因为他要是一路从河间府向北窜去,弄不好就会对燕山的关键地点造成冲击。 到时候很有可能正赶上蒙军从北向南,疯狂的攻击燕山。那样就会使得史天泽和蒙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对燕山的防守十分不利。 所以杨妙真的目的就是一定要把史天泽留下来,最好是就地消灭。 这时面对眼前的局势,杨妙真果断想起了一个人,就是那位对金国故地十分了解的完颜陈和尚。 她随即把完颜陈和尚请了过来,还在军帐里召集了主要将领,准备咨询完颜陈和尚对攻打史天泽这件事有什么意见。 结果是完颜陈和尚一开口就没让杨妙真失望,这家伙飞快的将史天泽的资料滔滔不绝的说了出来。而且介绍得极为详尽,显然他对史天泽此人非常了解! 就见完颜陈和尚向着杨妙真,和军帐中的李慕渊、令飞扬、马英、还有萧高六六等将领说道: “史天泽这家伙年少精于骑射,武艺精熟勇力过人。他是在二十年前跟他父亲史秉直向木华黎投降的。” “要说他这投降之举虽然不怎么样,但却并不能说是说他是金国叛臣。因为他父子也不是金国的官员将领,而是地方上的巨富豪强。” “木华黎当年对史天泽的父亲甚为欣赏,封他为世侯之后,又把史天泽的兄长史天倪封为了万户。他是家中老三,封官时没他什么事。” “在这之后,金国有位叛将名叫武仙,原本在金国担任真定经略使的。他也叛逃了蒙古,和史天泽的兄长史天倪一起镇守真定。” “结果这个武仙居然降而复叛,又不跟蒙古人玩儿了。然后武仙一个暗算就干掉了史天倪。恰好那时的史天泽不在真定城中,所以没遭到毒手。” “结果史天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一边沿途收拢部队,一边进军到真定去攻打武仙。要知道那一年的史天泽,才二十三岁!” “在那一战中史天泽身先士卒,将士们以一敌十,武仙随即就被他飞快地击败逃跑了。” “史天泽得胜之后军威大振,随即下中山(今河北定州),攻无极,拔赵州(今河北赵县),进野兴,一举收复了真定。” “因为此战的功劳,史天泽接替了他死去的大哥史天倪的职务,成了蒙古的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 “在这之后,史天泽又金军大打了一场。” 说到这里,只见完颜陈和尚苦笑着道:“当时的金国和蒙古缠战正酣,史天泽出兵向北,一度取得了优势。” “结果在他后方,那个没被他打死的武仙趁着他不在真定,策划了一次暴乱,又把真定给抢了回去!” “当时又是这个史天泽,放下了部队继续跟我们金军作战,他自己却仅带着几个人跑了回去。” “他向附近蒿城那里的守将董俊求援,借来了数百精兵。史天泽这家伙就率领着这几百人连夜突袭真定,又把武仙给打跑了!” “在这之后武仙退回西山抱犊寨,史天泽就攻下抱犊寨,武仙跑到蚁尖寨,他就追上去打下了蚁尖。” “之后武仙一路从苍峪、马武等等各寨挨着个的跑过去,却被这史天泽打得没一步能站得住脚。连同相州(今河南安阳)、卫州(今河南汲县)等地都被史天泽一路打了下来,真定的局势没有一个月就被他平定了。” …… “这家伙,居然这么能打?”这时的令飞扬在一边听完颜陈和尚讲到此处,忍不住惊奇的问道。 不但是他,就连杨妙真和李慕渊听到这里,脸上都露出了郑重之色。 这时就见完颜陈和尚笑着对令飞扬说道:“还不光是这些呢,这家伙还有更厉害的……我的令肥羊仁兄!” 完颜陈和尚说到这里时,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却把令飞扬的名字说成了这样,气得令飞扬顿时就是一翻白眼儿。 要说这个完颜陈和尚哪儿都不错,当他投效了统帅后,军中众将也都对他异常尊重……毕竟人家的水平在那儿摆着呢。 不过这家伙似乎跟统帅在山东那阵子时的性子非常相似,只要不说正事儿的时候,就喜欢插科打诨的没个正形。 而且他还总爱给人起外号,这回令肥羊这个称呼,估计又要叫开了。想到这里,大家肚子里也是忍不住想笑。 这时的完颜陈和尚在杨妙真元帅的示意下,又接着说道: “在这之后,史天泽因为战功得到了蒙古人的重用。他被委任到了河间府后,任用原本金朝治下的儒士和官员,修缮城墙,整修武备,招集流散、抚恤穷困。几年之间,他就把河间府治理的相当不错。” “因此他也坐稳了位置,成了蒙军里的一大世侯。这家伙在河间府民间的声望很不错,士兵和百姓都服他,杨元帅切切不可小看了此人。” 说到这里时,陈和尚的叙述算是完事儿了。 这时的杨妙真想了想之后,她感慨地长叹道:“这么说来,这史天泽还是个好人?” “算是吧?除了投降蒙古这一点。”此时李慕渊也接口说道:“听了完颜将军对他的介绍,我都觉得弄死他好像怪可惜的。” 第2874章:献州奥鲁古烈延、家国无限、如此江山 这时在座的令飞扬和马英不解的看了看杨妙真元帅和李慕渊,似乎对他们俩的话觉得难以接受。 而此刻的完颜尘和尚,则是饶有兴致的看着大帐中这些元帅大将眉来眼去,似乎觉得这一幕很有意思。 完颜陈和尚还是很聪明的,在史天泽这件事上,杨妙真和李慕渊确实是跟令飞扬他们的感观有些不同。 其实这里边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杨妙真和李慕渊都是统帅沈墨的亲传弟子。他们在承袭了统帅的思路之后,实际上在思想层面已经和这些古代人有所不同了。 这个时代的人往往都是爱憎分明,他们认为的好人和坏人,其实完全取决于对方跟自己是不是一个阵营的。 这就像当年杨妙真造反的时候,金国人觉得她是反贼,而南面的大宋则是觉得杨妙真忠肝义胆是个不错的人,这就完全是因为立场不同才得出的结论。 不信的话,你让杨妙真到大宋去造个反试试?保证她立刻就会成为大宋人心中的反贼,反而在金国那里又成了好人了! 所以这个史天泽原本不是什么金国大臣和将领,他跟随父亲投降蒙古的举动,也不过是见到蒙古人更强盛所作出的决定罢了。 其实古人对于国家的观念并不像现在那么强烈,对于那些大地主来说,谁当皇帝我都是一样交税。而对于那些儒生来讲,反正不管谁来坐江山也都要我去当官治国。 而当他们面临取舍和选择的时候,往往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家族而非国家。所以史天泽做出投降蒙古的决定虽然不见得正确,但是在古代人来说却是最常见不过的事。 至于马英和令飞扬之所以看不惯史天泽,实际上是因为那家伙是自己的敌人,眼下两军之间正要交战的缘故。 所以这俩人是属于爱恨分明,谁跟我对着干我就讨厌谁的那类人,他们当然也没错。 …… 等到这场军事会议开完后,杨妙真和史天泽这场河间府大战也即将拉开序幕,不过在这之前倒是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在河间府以南有个地方叫做献州,此地在现代叫做献县,它正好横在杨妙真的军队与史天泽的河间府之间。 之所以它进入了杨妙真的视线,就是因为此地有一支不归史天泽管辖的武装。它是蒙古人的一个奥鲁,按照杨妙真军中的参谋预计,它早就该撤走了。 可是当他们进军到这里的时候,随即发现这个奥鲁居然还在! 这里边说一下奥鲁是什么,如果翻译成汉语的话名字叫做“老小营”,意思是里面上有老下有小,实际上就是蒙军的家属居住区。 换句话说,在这附近的蒙军如果有随军家属,就会放在一个营地里集中管理,这个地方就是奥鲁。 通州军参谋判断它会撤走是有依据的,就是因为蒙古人应该不会把自己的家属顶到前线上去。当蒙军一发现通州军进兵到了此地,肯定就会把老小营向后撤。 可所以当侦查兵发现那个老小营里还有蒙古人在行动,并且报告给杨妙真的时候,杨元帅也是非常诧异。 见到杨妙真疑惑不解的样子,这时众将中有一个人走了出来,抱拳向着杨妙真说道:“既是敌情不明,不如让末将过去侦查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妙真一看,此人正是那个胖乎乎的萧高六六。 看他穿着一身将校盔甲,身上却还是显得多少有点窝囊,活脱脱一副怎么看也不像军人的样子。 就见萧高六六接着说道:“若是有敌军在那里驻守防御,我此去就查清楚人数马匹装备情况,和对方将领的姓名后再来回报,元帅到时再做决定也就是了。” 听了他的话,杨妙真也暗自点了点头。 如今的杨妙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稀里糊涂的义军女将,她对自己手下的能力和秉性,也是非常了解的。 就以这个萧高六六而言,他看似面团儿一般的人物,横竖都不像一个能打仗的人。但此人实际上忠心耿耿、聪明绝顶、而且勇烈非常,是“人不可貌相”这个词的典范人物。 这次他主动请缨过去侦查,杨妙真也觉得他一定能胜任。 于是萧高六六就带着几个侦查兵装成马贩子,他自己脱下军服换上了一身老羊皮袄,就这样出发了。 等一天后萧高六六回来交令,他换了一身装束,回到军帐中汇报此行的经过时,杨妙真等人却是越听神色越凝重。 …… 根据萧高六六讲,那个老小营确实是没撤走。而且看他们的样子似乎也没有严阵以待,准备打仗的模样。反倒像是丝毫不知道通州军即将来临。 那个老小营里住着蒙军将士的媳妇儿孩子、奴婢仆役、大概总人数有两千人上下,其中绝大多数用通州军的话来讲,都是非战斗人员。 因为精壮的汉子都在军队里,不可能在老小营里像母鸡孵蛋一样耗着。 据萧高六六讲,这座老小营占地面积甚大,设在献州城外十来里远的地方。营地的外面是一片木头栅栏,圈起了马圈般的大院子,里边则是一片片的蒙古包。 在营地周围的操场上还放牧着牛羊马匹,这群老小营里的蒙军家属在这片内陆地区,还是以草原上一贯的生活方式,在那里放旁若无人的放羊牧马。 同时营地里也和草原上一般,用大马车围成了古烈延。营里的人照常挤奶煮茶,狩猎放牧,和草原上无异。 不过据萧高六六讲,这片营地里的人虽然看似老弱病残的一群,却也并非是毫无战斗力。甚至这两千人的作战能力,可能比金国的两千官军都强。 因为这里头即便是个半大老婆子和十二三岁的小孩儿,拿起弓箭来也是射术精准。骑上马一样可以纵马疾驰,所以这两千人倒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 除此之外,他们在献州这里横行不法,打猎的时候自然是见人就抢,放牧的时候牛羊也是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他们哪儿会管牛羊吃的是麦苗还是青草? 第2875章:锦绣河山作草原、老狼幼崽、嗜血凶残 而营地里那些伤残的蒙军战士,还有负责保卫老小营的卫队就更是贪婪残暴。他们动辄纵马跑出十几里去抢夺民财,杀害百姓,把漂亮妇人抢到营里去糟蹋。 …… 而且在河间府一带,若是百姓没有能力交税,营地里的那些蒙军家属还会借钱给那些穷困的百姓——你们可别以为这是什么好心。 他们借的钱利息极重,被人称为“羊羔息”。 这种高利贷就是蒙古人借给你一贯钱,等过一年之后,这个时候想要连本带利还清就是两贯。然后再过一年就是四贯! 这种利滚利的高利贷比九出十三归还狠,所以一旦要是开始借贷,就绝对没有还清的一天。 到时候借钱的百姓田地也没了,房子也是人家的了,家里要是有闺女小子也都成了人家的奴婢。那些蒙古人啥时候逼得你家破人亡什么都没有了,啥时候才算完! 同时,营地里那些护卫和蒙军家眷,还喜欢没事儿就到欠钱的人家去催收利息。他们的手段自然是残酷狠毒,杀人烧房子淫辱妇人这种事,甚至都成了他们日常的消遣。 所以这个老小营已经成了河间府一带的毒瘤,此间的百姓一提到老小营全都是吓得胆战心惊,恨得咬牙切齿! 但是他们对老小营却是毫无办法,因为别说是这些百姓了,就算是史天泽也不敢把老小营怎么样啊! …… 所以当杨妙真他们听到了萧高六六的侦查结果后,一军将帅都对这老小营暗自愤恨。 这时的杨妙真先是看了看李慕渊,然后又瞧了瞧完颜陈和尚。他们三个人眼中似乎都很有深意。 这一下子这个老小营还没撤掉,反而像是不知道通州兵大军压境的原因,似乎是找到了。 杨妙真率军赶来的消息,史天泽是一定知道的。因为在这之前的真定府张柔已经跟史天泽联系过了,这一点从真定府和河间府之间频繁的信使往还就可以知道。 所以史天泽很有可能是明知道通州军要来,却没有通知老小营! 甚至他兴许还故意向老小营封锁了这个险情,要真是这样,说明史天泽也对老小营厌恶得不行了。 正好在此时赶上通州兵大军压境,于是史天泽索性把这个极其讨厌,又惹不起的老小营,一脚踹进了通州军滚滚向前的车轮里……眼下的情况估计十有八九是这样。 “没想到,我还被人利用了一回!”这时杨妙真心里一边好笑地想着,一边令人出兵包围献州! …… 这回东路军的行动极其快速,他们一个突袭,三个军团就把献州围了个水泄不通。 在这之后,杨妙真亲自带人赶到了献州城南的老小营。 杨妙真这次并没有掉以轻心,因为这个营地第一占地面积极其宽阔……里边还有不少牛羊呢!第二里边的人战斗力也是非同凡响,最起码比那些投降了蒙古的金国官军强。 第三则是因为营地里还有不少马匹,真要是让他们四处溃散,乘隙跑掉一些,那这场仗打得可就丢人了。 所以针对老小营的包围圈正在渐渐缩小,而杨妙真本人也带着卫队来到了老小营南面,百十米外的一座高岗上。 这座山岗上长满了身量不高的矮松树,植被密集倒是不怕被人发现。杨妙真来到山岗高处,一边让后面的部队把旗帜按倒以免被敌军发现,一面举起望远镜看着下方的形势。 等到了规定时间,部队合围完成,杨妙真就可以下令突击了。趁着这段时间,杨妙真举着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营地附近的情况。 就和萧高六六说的一样,老小营外边围着一圈原木制成的栅栏,里边则是零星散落着蒙古包。 眼看着太阳已经偏西,此时营地里的各个毡房都在准备晚上的吃食。他们熬茶砖煮羊奶,燃烧的干牛粪弄得营地里外一片烟雾缭绕。 眼前的情景,要是把远处的献州城去掉单看这个营地,就和草原上的情景一般无二。 …… 在杨妙真的望远镜理,营地大门前方赫然跪着百十来人的本地百姓。 这些人全都戴着蒙古式的木枷,五六个人被枷在一起,在营地大门旁跪了一大片。 这些蒙古式木枷,和宋金两国官府里的木枷完全不一样。简单的来说它就是砍下两根胳膊粗的木头,然后把犯人的脖子前后一夹,用绳子一缠。 所以这种两根筷子形状的木枷,一连串儿能枷住好多人,而且他们的双手也被绑在木枷上动弹不得。 要说这玩意儿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极其不残忍的。因为木枷上五个人连成一串,大家身量高矮不一,姿势自然是极为别扭。 而且他们还得举着沉重的木头,身体不能活动,甚至连躺都躺不下。这样一来时间一长,那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看到杨妙真元帅一皱眉,这时旁边的萧高六六随即解释道:“这些都是借了羊羔息还不上的百姓。蒙古人把他们这些人枷在营地门口,实际上就是为了吓唬人。” “被人这么绑在营地门口跪着,又难受又丢人不说,还有性命之忧。但凡能还上钱的,谁还愿意受这份儿罪?” “这个道理蒙古人心里也清楚,可是他们就非得这么弄。一是为了自己寻开心,同时也为了震慑周围的百姓。” 杨妙真闻言点了点头,她当然知道蒙古人对于金人和宋人是个什么态度。不过此时咱们这位杨大帅的心中,一腔怒火还是陡然间烧了起来! …… 在这之后,她望远镜微微挪动了一下,把目标放在了营地中的蒙古人上。 果然在老小营里面,四处都跑着蒙古人的小孩,还有步履蹒跚的老人坐在毡房外晒太阳。那些蒙古袍子颜色比较鲜艳的,应该就是老小营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了。 等到杨妙真看了看了一遍之后,却又叹了口气。她心中暗自想道:这里是满营的老小,却又是罪恶滔天! 明明是论罪当杀,却是一群妇孺,这样处置起来可就麻烦了…… 第2876章:江山倾覆无完卵、营门长枷、心似冰寒 正当她想到这里时,他的望远镜里捕捉到了一群孩子,一窝蜂地冲出了营门。 只见这群蒙人小孩大的有十一二,小的才六七岁左右。他们跑出来之后,就在营地外面嬉笑打闹。 之后这些孩子竟然拿起地上的石头,开始向那些带着木枷的汉人百姓打着玩儿…… 这些蒙古小孩腰上都带着投石索,有的脖子上还挂着不止一个髀石。这玩意儿原本是他们用来射猎草原上的野鼠兔子一类小型动物的,可是现在他们却拿地上跪着的那些百姓当成了活靶子。 用投石索扔出去的石子甚至都能把兔子打死,力道自然也是相当不小了。所以孩子们这一阵石头飞去,营地外面的汉人百姓随即就被打得头破血流,大声的哀嚎痛哭起来。 而这时那帮孩子玩得兴高采烈,却是嬉笑着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 在这之后,杨妙真看到一个蒙古族妇人端着一个大木盆走出来。然后她“哗”的一声,随手就把这一大盆水泼在了那些百姓的身上。 这盆水迎着阳光飞溅而出,里面带着浅红的颜色,还夹着星星点点的白色油脂。明显是清洗牛羊内脏后的脏水。 大概是蒙古人也嫌它气味难闻,所以才走出营地来泼。可是她却连多走两步路也不愿意,而是直接就顺手倒在了营地大门旁那群百姓的头上! 此时的天气已经进了初冬,那些百姓身上衣服本就单薄。在外面的寒风里跪着原本就冻得脸色煞白、嘴唇青紫。这下一盆脏水兜头泼下来,这些百姓就更是冻得直哆嗦! 眼看着地上的脏水飞快的结上了一层薄冰。此时那些百姓已经有的抵受不住,在孩子们接连打来的石弹跟严寒下,委顿地栽倒下去…… “我草你大爷的!” 这时的杨妙真听到旁边有人开口骂了一句脏话,她回头一看,却见自己的副将马英,正一脸暴怒的一拳锤在马鞍上! 这马英性如烈火,脾气那是一等一的刚烈。如今见

相关推荐: 你看它礼崩乐坏(NP高干)   爸,我要做你的女人   姨夫疼我(H)   冰镇杨梅(骨科产乳1v1)   欲成欢:浓情蜜意   衣冠禽兽(H)   女配她只想被渣(nph)   榻上欢(双xing)   快穿之夏姬   撩错人后(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