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天吟剑诀 > 第228章

第228章

,顺着河道积少成多,形成大江大河在中原奔驰着,最终汇入了东边的大海。” 秦渊饶有兴致地问道:“这么说来,蔺道长登上过吐蕃所在的高原咯?” 蔺采泉点点头,颇为得意。 “机缘巧合之下,曾经上去游历过几个月。” 秦渊又问道:“那蔺道长可还有什么别的发现?” 蔺采泉像是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顿时咧嘴一笑。 “那处高原之上,让小道印象最深的事情,莫过于烧不熟饭了。” “煮不熟饭?”众人一下子来了兴趣。 蔺采泉微笑着说道:“是啊,烧不熟米饭。” “无论烧多久,就算是烧糊了,烧焦了,也总有那么一些夹生。” “现在想来,倒也有趣的很。” 废话。 上了高原水的沸点就八十来度,你能煮熟饭才有鬼呢。 “竟然有这样的事情?” “原来先人笔记上所言都是真的?贫道还当先人给冻糊涂了呢。” 道门的众人啧啧称奇。 秦渊想了想,又问道:“还有呢?除此之外,道长还有什么发现?” “唔……” 蔺采泉想了想,又补充道:“再就是气少了吧?” “气少?” “对,气少。”蔺采泉肯定道:“前往高原的时候,贫道很清楚的感知到,到了某个位置之后,便开始胸闷气短。” “若是,与人动手,恐怕要不了三五招,便已是上气不接下气,劲力全无,若是再强行施展三五招,便躺在地上动弹不得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想不到世间竟有这样的奇事。” 令道长颇为感慨,似乎是在遗憾自己不曾到过这样的地方。 蔺采泉越说越是兴起:“还有更奇的呢。” “当时有几百号人在追杀贫道,但是上了高原之后,只剩下不到三十人。” “剩下的啊,全都半路趴下了,贫道这才逃出生天。” “……” “起初贫道还以为是中了什么毒,又或者中了某个秘术。” “但是,研究了三个月之后,全都一一排除。” “只能推测,是高原上的灵气太少,应付不了身体的需求,这才会胸闷气短。” 对此,一堆技术宅也觉得很有趣,纷纷各抒己见,开始讨论起来。 甚至相约一块去西藏查明真相与原因。 唯有秦渊,沉默不语。 确实有些小瞧古人了。 即便没有著书立说,即便没有形成什么值得称道的体系。 他们对各种现象的探索,其实已经很接近后世所认为的真相了。 只是局限于认识,没有找到一把能够将他们所有的经验与认识都串联起来的钥匙,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体系。 似乎这辈子,又多了很多必须要做的事情呢。 也不知道,自己那点儿贫瘠的,乱七八糟的知识,能把这个时代改造成什么样子。 真是越来越期待了呢。 秦渊眼见火候差不多了,也有些放开了,不管不顾地开口说道: “各位道长,物质在这个世界上一共有三种形态,气态,固态,液态。” “就拿大家都很熟悉的水为例。” “液态时候是水。” “固态的时候是冰。” “气态的时候是水汽。” “虽然名字和叫法不同,但本质相同都是水。” “只不过是在不同情况下,呈现出了不同的样态。” 不同情况下呈现的样态? 水的三种形态? 众人若有所思。 轰隆。 一声惊雷在他们的脑中炸开。 一句众人倒背如流的话,跳了出来。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这是……大道之音! 祖师在教他们如何推开众妙之门! 秦渊侃侃而谈道: “影响水在这三种形态之间转化的一共有两个因素。” “其一,温度。” “关于这个因素的话,众位道长应该都很熟悉了。” “到了冬季,天寒地冻,泼水成冰,河水湖面全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可是天气暖了,冰又会重新融化为水。” “这说明想让水转化为冰的话,需要降低温度,想要重新把冰变为水的话,则要升高温度。” “同样的,水烧开了,水就会化为水汽,水汽遇上冰冷的东西,就会凝结为水珠。” “这说明,升温可以让水汽化,降温又能让水汽液化。” 秦渊的话,虽然听起来拗口,但是举得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例子,所以,并不难理解。 袁拱忽然开口问道:“祖师爷!” “既然温度升高能让冰化为水,也能让水变成水清之气。” “那么,祖师爷,冰能不能直接变成水清之气呢?” “可以。” 秦渊回答道,“只是条件更加苛刻,不能缓慢升温,而是要一下子达到足够的温度,才会有部分冰直接升华。” 唔…… 也就是说。 从水到水清之气,需要的是热? 难怪先辈们飞升的时候,总会电闪雷鸣,引发大火。 原来是这样啊! 既是在渡雷劫,也是借这雷霆之中蕴含的强大热量,尽可能多的贮藏清气? 众道点点头,自己离成仙又近了一步。 秦渊完全不知道他们在想啥,只道是他们都听明白了,又接着说道。 “第二个因素是压力。” “这个嘛,怎么说呢,你们就当作是一定区域内,各种气的含量。” “比如说,现在大家都在这个屋子里。” “我们把这个屋子看作一个整体的话,如果各处都密闭,一点不透风的话,就可以当作是一个封闭的地方。” “那么屋子里的压力,就是屋子里各种气的总量。” “比如说氧……灵气,水清之气,清气,浊气等等各种气体的总量。” 秦渊入乡随俗,把氧气氮气什么的,改成了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 “若是我们划分的区域不同,这各种气的含量也是不一样的,为了客观比较,于是就提出了一个指标,压力。” “通常来说呢,地形地势越高的地方,它的气压会越小。” “所以,蔺道长在高原上才会觉得胸闷气短。” “另外,煮饭不容易煮熟,也是因为压力太小,使得水烧开时的温度太低罢了。” 原来是这样啊! 仙界处在九天之上,那么,这个气的压力肯定很低很低! 所以,凡人才不能上去! 只是,仙界如果啥也没有,清气灵气什么的都很少很少的话,仙人们没事情飞升仙界是要闹哪样? 跑去仙界吃苦受累?自己虐待自己? 为什么不干脆留在凡间修炼,不飞升了呢? 毕竟凡间的各种气,管够! 蔺采泉脑洞大开,发现了一个盲点。 其他的道士,“拿来主义”学习的很到位,并没有全盘接受秦渊的说法,只是取了秦渊的理论和说法里的精华,完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大脑自动就把跟自己的认知,有矛盾和冲突的一些东西给过滤了。 也正是如此,他日的太乙真宗,才分裂为“求真派”与“修仙派”,彼此间,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闹得是鸡飞狗跳。 更有甚者,为了证明自己的方案可行,还做了一个巨大的风筝,试图物理飞升。 虽然以粉身碎骨告终,但也证明了御气飞行的可行性,一个崭新的派系悄然诞生。 最后,短短的二十年里,太乙真宗分化为无数宗派,各有各的理论和体系,全都试图率先飞升,各有进展。 直至,张江陵的重孙、祖师爷的私生子张小三,手持祖师爷手抄横空出世,建立了大周科学院,方才消弭了各方矛盾,搁置争议,共同研发物理飞升的修仙之术。 史称,飞升竞赛,将大周的技术史推进了无数个台阶,推进了理论与技术实践的结合,实现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就不赘述了。 第361章 以大欺小,不讲武德 “要是听明白了这些问题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二段,水循环了。” 秦渊缓了几口气,悠然道。 来了! 重头戏来了! 一屋子的道士们深吸了几口气,重新平复了下心情。 乍一看,有的人甚至已经在自己的衣袖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红字。 有一帮子这样的学生,何愁没人上清北! 秦渊讲得更为兴起。 “各位道长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天上的云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下雨之前,是乌云密布,乌云与下雨有什么必然联系么?” “为什么长江黄河等各路江河源源不断注入大海之中,大海的水位却没有变高,淹没了一些沿海的土地呢?” 秦渊一次性抛出了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都是依托于大家伙儿所熟知的自然现象。 可问题是,为什么呢? 这些自然现象,自打他们出生起,便已经存在了,便已经是这样了。 常识便是常识。 难以解释。 哪儿有这么多的为什么呢? 要不是知道秦渊是来传道的祖师爷,众人都想掀桌子,把他赶出去,然后怒斥道: 为什么,为什么,你怎么有那么多的为什么! 生来便是如此的东西,哪儿有什么为什么! 你小子有这么多的为什么,还不如滚去多抄几遍经书! 但,谁让问问题的是祖师爷呢? 为了不丢了堂堂太乙真宗的颜面,众人也只能挤出一副难看的笑脸,硬着头皮去想着合理的解释。 云是怎么产生的? 龙吐出来的! 下雨前为什么会乌云密布? 龙的口水? 为什么不会淹没? 天圆地方? 可是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应该有变化的吧? 就像水缸总有一点会装满。 那么水缸装不满的原因是。 ——水缸漏了! …… 良久,依旧没有勇士开口。 即便是老倒霉蛋蔺采泉也滚刀了,答不了答不了。 这问题谁答谁丢人。 “嗯?” “诸位道长,你们怎么都不说话,是这三个问题太难了吗?” 秦渊笑眯眯地看着眼前愁眉苦脸的道士们。 “既然你们都不说,那我说了。” “天上的云,其实是汽化的水汽,遇冷又重新凝结的小水滴,汇聚而成。” “然后,不断会有水汽冷凝下来,不断累积,颜色也就会越来越黑,就成了乌云。” “等到了不堪重负了,就会变成雨水落了下来。” “而这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大地上河流蒸发的水。” “二、大海上转移过来的水汽。” “大海的海面之所以不会上涨,其实是因为,海水也受日照蒸发,转移了一部分到大地上,又重新汇入了大海之中。” “而大地、天空、大海,三者

相关推荐: 花花游龙+番外   莫求仙缘   高门美人   作恶(1V2)   外婆的援交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