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来说话。” 慕容嫣然推门而入,低声道:“陛下,李将军前线八百里加急,匈奴大军即将奇袭京州!” “啊?” “啊!” 燕姣然先是一愣,转瞬回过神来,疑问道:“匈奴人?匈奴人从哪儿来的?” “怎么会让匈奴大军杀到京州来???” 大周历来在边关屯以重兵。 匈奴人屡次犯边,鲜少有突破长城防线的情况。 这回,自己还特地派了一支生力军去京州驻守策应。 按理论上来讲,应该是万无一失才对。 怎么就让匈奴人杀了过来呢? 早知道匈奴人要奇袭京州,还不如不把李药师派出去呢! 唉偌大的京州城,只有一万人,这可咋守啊。 希望来得匈奴人不要太多吧。 燕姣然回过神来,闷声道:“嫣然,把人喊来议事吧。” “另外,动员下城中的青壮,做好守城的准备。” 唉! 多事之秋呐。 朕今年怎么那么倒霉? 怎么自打认识了这个狗男人起,大灾小乱层出不穷的,连口气也不给人喘! 这狗男人该不会命里克朕吧? …… 夜深了,京州的百姓都已经进入了梦乡。 谢府。 又是那一座大家熟悉的小院儿。 此刻却灯火通明。 九位世家的主事人,又齐聚在此。 他们的脸上的笑容全都消失了,一个个全都阴着脸,一言不发,眼神中满是忧虑和不安。 桌前的茶水换了一杯又一杯,却始终没人再悠哉悠哉地品上一口。 九个人全都笼罩在了厚重的阴霾之中。 很显然。 他们都已经得到了匈奴人要奇袭京州的消息。 谢玄长长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诸位,也别僵着了,都表个态吧,事情步都来了?” 赵虎也舒了一口气,急声道:“诶呀!” “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匈奴人到底来了多少人!” “若是一两队游骑兵,那也没什么可稀罕的。” “呵!”王元冷冷一笑,“赵二虎,你说什么胡话呢?” “若是一两队游骑兵,李药师犯得着八百里加急么?” “显然前线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这才八百里加急预警呢!” “我等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砰!” 王元的话音未落,司马达仲一拍桌子,蹿了起来,闷声道: “妈了个巴子,这燕霸天这个废物干什么吃的!” “怎么就让匈奴人到了这里!” “这些年来,我等可曾克扣过前线一点儿粮草辎重?” “全都是超额供应,要什么给什么,就是为了让燕霸天,让前线的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抗击匈奴。” “结果呢?” “好心全特么喂了驴肝肺,竟然让匈奴人杀到京州了都!” 司马达仲无比愤慨。 匈奴人残暴不仁,所经之处寸草不生。 中原大地深受其害。 因而,为了抵抗匈奴,他们氏族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你动什么都行,唯独不能动前线士卒的补给。 否则,一旦出了问题,导致匈奴人杀进来了,你家的老小滚过去填线。 也正因此,大周才能在长城防线上长年驻守三十万人,修筑了密密麻麻的堡垒,维持长城防线十五年之久。 为的就是将匈奴人的兵锋给拦在幽、并一带,不要损害中原腹地。 可现在。 匈奴居然杀进来了??? 这岂不是意味着他们这些年的砸进去的钱,全都一文不值,跟个冤大头一样?! 崔术的情绪也给带起来了,厉声叱责道:“这燕霸天到底行不行?” “不行就换人!” “别拉着整个大周的子民为他的失职买单!” “……” 小院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斥责奚骂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九个老喷子连喷了半个时辰方才罢休。 谢玄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忧心忡忡道:“诸位,现在不是埋怨的时候。” “当务之急,是该怎么办!” 陈曦皱着眉头,吐出了一个字:“搬!” “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先让下面人收拾起来,把值钱的细软都收拾走,地契房契,能出手的也尽早出手。” “另外,探探匈奴的虚实,看看有没有和谈的可能性,减少各家的损失。” “……” 听着陈曦的话儿。 众人连连点头,恐怕也只能这么办了。 先将损失降到最低吧。 等过了这劫,再好好追究追究燕霸天的责任! 还有那个女昏君。 好端端的,把京州的军队都派出支援做什么? 大周常备这么多禁卫军,就是为了保卫京州的。 京州要是能有个七、八万人驻守,他们稳坐钓鱼台的好吧,根本不带虚的。 可你现在就特么一万人,连城墙都站不满,顶个锤子用! 当晚。 世家的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连带着把满城的百姓都惊动了。 天亮时分。 消息已经从“匈奴人可能奇袭京州”变成了“匈奴人的百万大军,要来攻占京州城了!” 匈奴人还没到,京州的所有人都已经笼罩在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第410章 大朝会,跑路还是死战? 大朝会! 文武百官再也没有往日的轻松与欢笑,全都笼罩在了阴霾之下,心情无比的沉重。 他们日子过得好好的,只不过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睡了一觉。 怎么一醒来,就突然天儿都塌下来了呢! 这匈奴人怎么就长上了翅膀,飞过了长城防线,空降泾州了呢? 现在估摸着离京州也就一两日的功夫了。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 更过分的是,京州城里居然还只剩下一万的守军! 偌大的京州城,堂堂大周的国都,居然只驻扎一万人…… 闹呢? 玩呢! 女昏君你特么是故意演我们的吧! 百官们都要炸锅了。 实在是接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 众所周知,匈奴人可不是什么好鸟。 简直是比强盗还强盗,比恶魔还恶魔,连畜生都不如。 匈奴铁骑所过之处,烧光杀光抢光,寸草不生,连粒种子也不会给他们留下。 正因如此,在抵制匈奴人的问题上,大周的朝臣有着高度一致的利益。 可现在,你跟他们说匈奴人就在自己个眼皮子底下,自己这条老命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得丢了。 百官们可坐不住了,再也忍不了了,一个个都站在太极殿外摩拳擦掌。 他们准备继承下赵日天的精神,好好喷一喷这个女昏君。 说什么也得把早上受到的惊吓和委屈,全都给找补回来! 很快,燕姣然就来了。 百官们冷冷地看着她,十分敷衍地行了个礼了事。 大难当头,小命家产都要给清空了,他们也无所谓了,摆了! 只见女昏君的脸色同样也很沉重,眼眶周围有着层淡淡的黑眼圈,看起来是一宿没睡着,好好的人儿都变得难看、憔悴了好几分。 活该! 女昏君! 众人恼得不行,在心里连啐了好几口。 燕姣然的脑瓜子也很疼,嗡嗡的。 本来准备是收拾完了杨英广和孔令达,在这群人面前耀武扬威,开庆功宴的。 没想到啊…… 再见到这群讨厌鬼时,却要探讨如此烦人的问题,还得看着他们的黑脸。 不过,好在昨晚已经亲自出宫寻夫,和秦渊达成了一个共识—— 守! 死守! 天子守国门,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秦渊这个狗男人说的,一定错不了! 燕姣然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嫣然,把前线的急报念一下。” 慕容嫣然清了清嗓子,大声道:“前线急报,匈奴人即将奇袭京州!” 不等众人有所回应,燕姣然便开门见山道:“军情紧急,不容耽搁,诸位爱卿有什么想法么?” 秦会之踏出一步,追问道:“慕容大人,匈奴人到底来多少人?什么时候到?军情之中可有细说?” 慕容嫣然摇摇头道:“并无细说。” 秦会之又问道:“京州城内的斥候可曾探明敌情?” 慕容嫣然仍然摇了摇头道:"不曾,派出去的斥候还未回来。" 秦会之的眉头皱得越来越厉害,深吸一口气,闷声道:“回陛下,微臣以为,当迁都!” “迁都?!”燕姣然哼了一声。 “不错,迁都!”秦会之解释道:"大周的北境一直遭受匈奴人兵锋所扰,北境有失,则京州危矣!" “不若迁都为妙,渡过长江,另立新都!” “有长江天险相助,拦下匈奴人简直易如反掌!” 好家伙! 一开口就是老投降派了。 上来就让人投降跑路? 陈无咎不乐意了,当即出声打断了秦会之滔滔不绝的话语。 “陛下,微臣以为不然!” “此时敌情不明,若是贸然出城,岂不是反倒寒了大周将士,天下臣民的心?” “京州城高池深,物资丰益,又有一万精锐驻守,少说也能守个三年五载,区区匈奴人,何足道哉!” 秦会之冷笑一声:“呵呵!” “陈大人好大的口气啊!” “区区匈奴人?” “长城防线吞兵三十万,大周历年赋税粮秣有一半都去了北境,立下无数坚城重寨。” “可结果呢?” “匈奴人的兵锋已经烧到了京州!” “三十万人都拦住匈奴人的铁骑,京州城内只有区区一万人,拿什么守?” 陈无咎不乐意了,又针锋相对的开始辩驳:“自古以来,守城易,野战难,尤其是与匈奴人野战,一旦出了城,陛下的安危如何保证?” "你在城内就能保证陛下的安危了嘛?"秦会之反驳道。 “有何不能!”陈无咎答道:“城内有青壮三十万,为何不能!” “青壮?”秦会之哈哈一笑:“陈大人,你病急乱投医乎?” “三十万精锐都拦不住,三十万青壮可能挡住?” “……” 呃…… 眼见陈无咎和秦会之两人吵作一团,争得是面红耳赤。 群臣有些懵逼了。 这……这是什么情况? 这两人不都是女昏君一手提拔的嫡系么? 怎么还当庭吵起来了? 不是应该统一战线,达成一致了嘛? 群臣实在是想不通。 第411章 裤裆里的黄泥 朝堂之上,死战派与逃跑派的斗争愈演愈烈。 京州城内,亦人心浮动。 世家大族不约而同开始起打包金银珠宝,抛售起带不走的一些房产地产。 这可让百姓们更为惊慌。 要知道,先前的几次叛乱,这些个世家大族可都不动如山,稳坐钓鱼台的。 可现在居然开始变卖家财,随时准备跑路转移了。 这可不对劲。 看来这次匈奴人来势汹汹,无疑让京州城本就沉重的气氛
相关推荐:
摄春封艳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高门美人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浪剑集(H)
作恶(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