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初没了睡意,一闭眼脑子里全都是赵氏和盛嫣嫣亲近的那一幕,干脆直接坐起身。 方嬷嬷听见动静,撩起帘子进来:“姑娘怎么不继续睡?” “睡不着了。” 她披上了衣裳,坐在书桌前看起了佛经,逼着自己冷静下来,屋子里点燃了安神香,有助于她静心凝神。 不知不觉抄了近两个时辰的经书。 再抬头时,天已经大亮了。 “翠珠呢?” “昨儿夜里人已经抓起来了,在柴房。”方嬷嬷气急败坏:“您对她这般好,她怎么敢吃里扒外,竟给京城那边送信!” 盛锦初敛眉,之所以下山前没有处理翠珠,就是等着翠珠送这封书信出去,让京城那位心急。 人总是贪婪的。 赵氏要是知道她手里还有盛父留下的私产,必定心动。 在京城,她无权无势没有靠山,对赵氏没辙。 但在陇西,她有盛父生前留下的人脉,陇西的百姓也不会任由赵氏欺负她这个孤女。 她瞥了眼窗外刚刚泛白的天,喃喃道:“别动刑,别让她受伤,什么都不必说,我自有用处。” 方嬷嬷点头应了。 用过了早膳,齐肖急匆匆来了:“您让我打听的事有着落了,一个月后太子凯旋归京的确会路过陇西。” 上辈子盛锦初去京城的路上听说太子战胜归来,大军还在陇西停留半天,四年前边关打仗,曾缺粮草,当时太子求助过父亲,父亲连夜搜集了粮草送去了边关,再之后,盛家陆续又送了两次粮草去边关。 盛家对太子,对朝廷都是有功之臣! “当时跟着老爷押送粮草的,除我之外还有阿东,阿东死了,但太子见过我两回,定能认出我。” 有了这话,盛锦初心里有了点底气。 “父亲在世时每年都会在四个城门口施粥赠衣,帮助百姓抵御严寒,齐叔,今年就由我来做吧。” 齐肖顿时领悟对方的意思:“我这就去安排,明儿一早您亲自去城东门口施粥赠布,我带人给您看守安全,防止有人作乱。” 次日一早她起身跟着去了东城门口,那里已经搭建了三个粥棚,身后排了很长的队。 北风刮起,她脸上凉飕飕的。 等施粥完毕回府时已经快傍晚了,方嬷嬷赶紧端来了姜汤,又打来了热水给她泡泡脚。 眼看着白皙的脸庞渐渐恢复了红润才松了口气,她不解地问:“姑娘施粥亲力亲为,现在整个陇西的人都认识您了。” 盛锦初眸色一顿,是啊,现在整个陇西的人都见过她了。 算算日子,还有五六日翠珠的书信就能到京城。 …… 不同于陇西的严寒,京城早已枝头见了绿,一名丫鬟将书信送到了后门,低声说了几句话。 婆子立即将人引入后院。 书信递到了一名美貌妇人手中时,她正含笑看着少女抚琴高歌,染着凤仙花汁的指尖挑起书信,瞥了眼陇西二字时,眉眼不自觉地皱起。 拆开书信。 看清内容后,妇人脸色徒然大变,蹭得站起身:“来人,快备马!” 正在抚琴的少女受了些惊吓,停下动作,茫然道:“母亲,出什么事儿了?” 赵氏目眦欲裂:“是陇西那边,盛锦初擅自下了山回祖宅,我竟不知盛家还有几处私矿!” 陇西二字让盛嫣嫣变了脸色,慌张地看了眼四周,急忙上前,赵氏深吸口气安抚道:“莫怕,属于你的,母亲定不会让人夺走!” “母亲,女儿跟您一块回去。” 京城到陇西快马加鞭也要十日,乘坐马车要多两日,距离翠珠送信已经二十日了。 “姑娘,京城的马车莫约还有两个时辰就到陇西了,刚才齐管事说,让您做好准备。”方嬷嬷道。 盛锦初深
相关推荐:
强制军服(H)
妄为(1v1 h 师生 姐弟)
臣服(NPH)
欲劫缠月【NPH】
这棵校草是我的(1v1 高H)
心念予我(师姐弟1v1 狗狗年下)
斗罗:绝世唐门之写轮眼截胡天梦
言秋(父子年下)
性爱娃娃_御宅屋
穿成年代文男主的漂亮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