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只是起到鼓舞士气和督军的作用,具体的战斗部署还是由几位行军大总管来决定。” “通过这一场大战,儿臣也能从中学到统兵作战的经验。” “倘若大军打了败仗,儿臣一力承担便是。” 他对大唐一众大将军的能力十分认可,也同样对自己的能力比较自信。 在装备和兵员素质的绝对碾压之下,即便不能将高句丽灭掉,将其主力灭掉也并非难事。 话已至此,李世民心中的防线已然松动。 他眯着眼直勾勾地看着李承乾,心里不断地衡量利弊。 良久。 “呼~” 李世民长呼一口气。 他沉声说道:“承乾,既然你主动请战,那父皇就遂你的愿!” “但是丑话说在前面,如果大军折损严重,你可能会导致丢掉太子之位,你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既然李承乾有这个心,他也想看看李承乾的统帅才能如何。 到时候多派几个文武大臣去辅助承乾,应该出不了太大的问题。 李承乾的脸色一喜。 稳了! 这一次率兵征伐高句丽,将是他和麾下的将士扬名天下之时。 李承乾站起来拱手道:“谢父皇!” 李世民挥了挥手:“你先回去拟定行军大总管和行军总管的人选,到时候再商议具体的作战任务!” 大唐实行的是府兵制,一众大将军平时跟士卒脱离开,所有士卒的训练都由地方的折冲府来负责。 上府有府兵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 第164章 各路折冲府的实力不强,他们也没有造反的能力。 行军大总管,是朝廷对外族发动战争时,由皇帝临时任命的最高军事长官。 等大战结束以后,行军大总管的名头和权力便会取消。 行军大总管的底下,一般设有两名副大总管,以及多名领军的行军总管。 李承乾拱手道:“儿臣先行告退!” 离开两仪殿后,李承乾的脸上顿时露出一抹笑容。 此战过后,他军中的势力将彻底养成! ... 百官朝会。 文武百官的目光一直放在李世民的身上,脸上充满了好奇之色。 昨日八百里急报,以及一众文武重臣被陛下召去两仪殿议事,他们全都已经知晓。 昨天他们猜测了一整天,怀疑是东突厥或者薛延陀那帮蛮族又在闹事。 等三省六部和九寺五监的主官汇报完大事,李世民这才朗声说道。 “诸位爱卿,新罗使臣向我们大唐求援,高句丽正联合百济袭击新罗,如今更是连下四十余城!” “经朕和一众宰辅大大臣的商议,朝廷决定对高句丽动兵!” 竟然是高句丽攻打新罗! 文武百官心里一开始充满惊讶,经过一番思索很快也就释然。 去年渊盖苏文弑君篡权,杀了高句丽上百名重臣,完全把他的野心暴露出来。 现在征伐新罗,也是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罢了。 文武百官虽然觉得战争太频繁,但是陛下和一众重臣已经决定的事,他们现在说的话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作用。 愣住数息,文武百官一起站起来喊道。 “陛下圣明!” 等众人高呼几声后,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去。 他把目光看向李承乾,随后朗声宣布道。 “太子昨日向朕请战,愿代替朕出征高句丽,收复魏晋丢失的故土,朕听完后大感欣慰。” “经过朕的深思熟虑,决定任命太子为全军统帅!” “诸位爱卿不必劝谏!” 什么! 任命太子为全军统帅? 文武百官的脸上,顿时露出惊愕的表情。 就连房玄龄、高士廉、杨师道和李靖等参会人员,他们也对陛下的这个决定,心里翻起滔天骇浪。 不怕太子昏庸,就怕太子迫切想证明自己。 实在太不理智了! 在众人震惊之余,李承乾站起来应道。 “儿臣遵旨!” “请陛下放心,儿臣一定会率军打下高句丽!” 大殿下方。 韦挺、于志宁和刘洎等人,他们看到李承乾统兵之事尘埃落地,他们的心里充满了惊喜。 既然李承乾夜郎自大,那他也离灭亡不远了! 真是天助魏王! “嗯!”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 他接着说道:“太子、三省六部主官,李靖、萧瑀、褚遂良、于志宁,你们随朕到两仪殿议事。” “其余百官退朝吧。” 第165章 朝会结束后。 韦挺、于志宁和柴令武三人,他们第一时间去武德殿找李泰,并把这个好消息跟他说了一遍。 听到这个大好消息。 李泰惊喜说道。“什么?” “李承乾主动请缨当大军统帅?而且父皇还同意了李承乾的请求?” 听到这个好消息,李泰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他兴奋地在大殿内来回走动。脸上充满激动的表情。 “好消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本王还担心不知该怎么扳倒李承乾,没想到他竟然昏招百出!” “这一次攻打高句丽,将是李承乾败亡的开端!” 熟读史书的李泰,他深知高句丽的实力有多强悍。 前隋百万大军都打不下的高句丽,而且还折损了十余万大军,李承乾那个瘸子当统帅,肯定是要打败仗。 “看来本王离当太子不远了!” 郁闷许久的李泰,他此刻胸中的郁气全都消散,恨不得马上高歌一曲。 站在大殿下方的韦挺,他也一脸阴测地附和道。 “太子想通过挂帅出征高句丽,在军中和民间积累威望,可他完全挑错了对手!” “高句丽是一块硬骨头,即便李靖、李绩和侯君集等人一齐出战,他们也不一定能把高句丽啃下来!” “臣看太子已有取死之道!” 高句丽的城池建在山脊之上,给高句丽的士卒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 除了使用蛮力一点一点将其啃下来,其他战术都没用。 除此之外,高句丽在辽东修筑了一道千里城墙,加上有两百里辽泽的阻拦,大军行军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总而言之,打下高句丽的难度,是攻打东突厥的数倍! 于志宁和柴令武两人,他们也满脸笑容说道。 “这一战太子即便不死在高句丽,打了败仗也会丢掉太子之位!” “恭贺魏王殿下,即将成为大唐太子!” 他们一齐朝李泰大声恭贺。 一个常年住在深宫中的人,别说排兵布阵,就连基本的大军调度都不懂,太子能率兵打胜仗? 别开玩笑了! 高句丽要是被太子打下来,死了几十年的隋炀帝杨广,恐怕会羞愧地掀起棺材板跑出来。 激动过后。 李泰疑惑问道:“没有大臣站出来劝阻父皇吗?” 别的大臣不好说,像高士廉、马周、杜荷和褚遂良等人,他们肯定会力谏父皇。 韦挺摇头道:“陛下的态度十分坚决,并没有大臣出言劝谏。” “昨天议事结束后,陛下把太子留了下来,也不知道太子给陛下灌了什么迷魂汤,陛下对太子统帅出征无比信任。” 以前陛下宣布大事,并不会一口咬定,而是会让朝臣劝谏。 如果陛下觉得谏言有理,那陛下就会虚心采纳,避免因为考虑不周而做出错误决定。 可陛下今日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李泰冷笑道:“不管李承乾如何说服父皇,我们一定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接着他背负双手走下大殿。 来到三人前,他低声叮嘱道。 “你们先回去思索策略,让刘洎、崔仁师、阎立德和房遗爱等人也认真想想,过段时间我们去魏王府议事!” “李承乾此战只能吃败仗!” 轰隆! 第166章 李泰的这番话,让三人的心声震动起来。 他们知道这么做的结果有多严重,也知道事成之后的收益有多大。 只要魏王顺利登基,不只是他们几人,他们的子嗣和家族,也会因此而受到巨大的好处。 等三个幕僚离开后,李泰冷笑着嘀咕道。 “桀桀桀,李承乾啊李承乾,是你自己找死,可怨不得别人!” “既然你不想当太子,那本王就笑纳了!” 自言自语一番后。 李泰下令道:“备酒菜,上歌舞,本王要宴请魏王府的所有人!” 心情这么好,得让魏王府的一众幕僚跟着一起狂欢才行。 ... 下午。 东宫。 明德殿内。 马周疑惑问道:“太子殿下,您为何想着挂帅亲征?高句丽并不好打,万一出现差错怎么办?” 在他对面。 杜荷也担忧道:“殿下,您第一次统兵就啃高句丽这块硬骨头,会不会出大问题?” 听到两位幕僚的话,李承乾微笑着摆了摆手。 他轻声说道:“此战孤只是名义上的统帅,具体的战斗安排,孤会让其他将军负责。” “孤这次挂帅征伐高句丽,除了在军中建立声望外,还要把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和刘仁轨等人扶持起来。” “你们大可放心,此战即便不能把高句丽打下来,也会打大胜仗!”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他们两人这才放下心来。 只要李承乾自己不瞎插手统帅事宜,证明自己的统帅才能,那这一场战争就问题不大。 马周好奇问道:“殿下,您打算任命哪些将军为行军大总管?” 李承乾摇了摇头:“还未开始定夺,晚些时日再说。” 他在等,部分大将军主动上门找他,亦或者派人来向他求得出战的机会。 攻打高句丽事关重大战功,这一战可能会有十余人获取爵位,成百上千人获得升迁。 特别是兵部尚书李绩、洛州都督张亮、左武卫将军王君愕等想再进一步的人,他们不可能无动于衷。 马周心里明白太子的意思,他拱手说道。 “殿下高明!” 杜荷看到马周在打哑谜,他的脸上满是疑惑之色。 高明什么? 殿下名李承乾,字高明,这没错啊? 莫名其妙! 李承乾瞥了杜荷一眼,随后朝他说道:“杜荷,问问你的那帮狐朋狗友,看看有没有人想跟着去混战功。” “如果有人想去,让他们给朝廷捐点钱粮,支持大军征战高句丽即可。” 跟杜荷交好的人,全都是顶级门阀或者官吏的子嗣,而且几乎都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如宋国公萧瑀的嫡次子萧锴,出自兰陵萧氏。 永宁郡公王珪嫡次子王敬直,出自太原王氏。 这些纨绔子弟不是嫡长子,没办法继承父亲的爵位和财富。 按照门荫出仕的规则,他们一辈子估计只能混个七品官职。 如果跟自己去混战功,那结果可就完全不一样,他们说不定还能爬到五品的重职。 杜荷连忙应道:“遵命!” “殿下放心,我那帮兄弟都无比渴望建功立业,现在殿下给了他们机会,他们定然不会错过。” 第167章 李承乾微微点了点头,随后把目光放到马周身上。 “宾王,你这段时间要盯紧酒精蒸馏和精钢锻造,孤希望一个月内能完成。” “除此之外,你还要多找几个摔断腿的百姓,让孙思邈在百姓的身上先做试验。” “为了弥补参与试验的百姓,每人给30贯安家费。” 他虽然贵为太子,也不能随随便便找百姓来当小白鼠。 这件事一旦传出去,魏王府幕僚、御史和谏议大夫,肯定会弹劾他。 而给了钱则不一样,完全能够堵住百官和天下百姓的悠悠之口。 毕竟30贯是一笔巨款,差不多是普通百姓15年的总收入! 马周脸色凝重道:“臣遵命!” 他知道太子想迫切地把腿疾治好,这样率兵出征才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李承乾点了点头,又跟他们交代了几句后,接着挥手让他们回去。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 每天朝会一结束,李世民就把李承乾和一众重臣叫去两仪殿,商议对高句丽的战斗安排。 经过一番商议,已经把大战的筹备情况确定下来。 这一次征伐高句丽,共分海陆三路大军,共出兵12万人。 其中10万人是河东道、河南道、河北道等地的府兵,剩余2万人是契丹、奚族和霫族组成的异族大军。 命令工部尚书阎立德,去洪州和江州等地打造大船,在明年秋季之前,打造大船400艘。 命令将作大匠邱行淹,携带将作监和军器监的数千工匠,去平州和营州等地打造攻城器械。 命令太仆寺卿萧锐,把南方的军粮运到北方。 两仪殿内。 李世民转头看向李承乾,并朝他叮嘱道。 “太子,现在大战前的安排已经下达,你得尽快拟定行军大总管和行军总管的人选。” “等兵部把各地的府兵调集起来以后,得让各路行军总管去训练士卒。”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靖、李绩、李道宗、程咬金和牛进达等人,他们纷纷把目光放到李承乾的身上。 没想到陛下竟然让太子点将,这太不可思议了! 李承乾的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他站起来拱手应道。 “儿臣遵命!” 他等的就是李世民说的这句话! 只要这帮将军知道是他在点将,他们一定派人找上门。 紧接着,李世民又交代了一些细节问题,随后挥手让大家离开。 ... 下午。 东宫。 李承乾正在明德殿内批阅奏疏,忽然张师政走进来禀报道。 “太子殿下,英国公求见!” 大鱼来了! 李承乾挥了挥手道:“把英国公请进来。” 等张师政离开后,李承乾朝守在大殿一侧的宫女下令道。 “准备6人份的茶水糕点,来几个客人,就端多少上来。” 既然李绩第一个找上门,那其他武将肯定也会上门。 “诺。” 宫女行礼后快步离开。 没过多久。 李绩走进来行礼道:“参见太子殿下。” “不必多礼。”李承乾挥了挥手,接着微笑说道:“英国公,坐下来说吧。” 看着李绩一脸着急的模样,李承乾心里并没有太大的意外。 大唐的这帮文臣武将,对权力最渴望的人,就是长孙无忌、李绩、侯君集和张亮四人。 第168章 长孙无忌不是武将,他只能把希望放到下一任帝皇身上。 其他三个武将,他们都等着这一场大战立功,好趁着巨大的战功更进一步。 李承乾明知故问道:“英国公,你以前可从来都没有来过东宫,
相关推荐:
屌丝的四次艳遇
捉鬼大师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云翻雨覆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致重峦(高干)
绝对占有(H)
差生(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