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你先下去吧,孤想一想要不要招募他。” “诺。” 陆韬的表情犹豫了一下,随后恭敬行礼离开。 就在陆韬离开不久,李承乾当即在宣纸上写下刘仁轨的名字,并且在他后面写上商税丞三个字。 “其中一个商税丞有了!” 又思索了半刻钟。 李承乾低声呢喃道:“另一个商税丞,由戴至德担任吧!” 太子右勋卫郎将戴至德,是道国公戴胄的嗣子,属于力挺自己当皇帝的人。 而且戴至德深得父亲戴胄的传承,对发展商贸有很深的造诣。 紧接着,李承乾又把其他几个署的署令官吏写上,随后便停止任命。 像那帮八九品的署丞、主薄等人,他压根都不清楚。 这种低级的官吏,只能让马周和戴至德等人举荐。 闲下来后。 李承乾想到自己的瘸腿,以及李丽质的气疾问题,他当即把张师政叫进来吩咐道。 “张师政,你去一趟终南山,把孙思邈请来东宫。” 当前大唐医术最高的人,就是神医孙思邈。 要想治好他的瘸腿和李丽质的气疾,除了孙思邈外,全天下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人。 至于皇宫里的那帮太医,他们全都束手无策。 “遵命!” 张师政恭敬应道。 早些年李世民便把孙思邈请来过长安,并且被他的医术所折服,所以孙思邈神医之名在雍州广为流传。 只要孙思邈还在终南山,随便打听附近的百姓,都能把他找到。 ... 下午。 李承乾正在思索大唐商业的发展,亲卫走进来禀报道。 “太子殿下,马詹事求见。” 听到马周过来求见,李承乾的脸色微微一动。 如果不出意外,马周应该过来是汇报拼音注释的问题。 想到这里,李承乾脸色略微激动说道。 “宣马詹事进来吧。” 第119章 拼音注释是李承乾根据大唐的官话发音,借鉴后世的拼音方式,创造的一种新式音符。 一旦这种音符在大唐普及开来,天下读书人都会赞颂他的贤明。 到时候他的名望,将达到一个新的顶峰。 “诺。” 亲卫恭敬地行礼,随后快步走出大殿。 没过多久,精神抖擞的马周,拿着两本书籍走进来。 他先朝李承乾拱手行礼,随后高举着两本书籍,神色激动说道。 “太子殿下,崇文馆一众学士编纂的《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已经编撰成册!” “拼音注释完成了!” 马周看完《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后,发现这两样东西的好处,完全超出他的想象。 只要学会拼音的读法,有一本字典在手,即便是稚童也能认识天下字。 以后不管是蒙学,还是官吏学习官话发音,都有一套标准。 李承乾示意宫女把两本书籍拿过来,他认真地翻看了一遍后,脸上也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把书籍放到案几上,随后朝马周夸赞道。 “马詹事,《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你完成的很好!” “明日朝会,孤为你庆功!” 李泰编纂的《括地志》虽好,可类似的书籍不是没有,只是没有那么齐全罢了。 而《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都是新创的东西,对大唐文化的推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马周的脸色一喜,随后激动地拱手道。 “臣,谢太子殿下提携!” 李承乾微笑着点了点头,他轻声询问道:“马詹事,陛下对巡察使团,做了什么样的安排?” 这支打着巡视天下旗号的巡察使团,权力可不小。 上至李氏皇族的藩王,下至郡县官吏,都受巡查使团的监督。 马周低声说道:“回殿下,陛下任命刑部尚书刘德威为大使,任命大理寺少卿辛茂将和治书侍御史唐临为副使,并抽调三司的多名得力干将。” 三司指的是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这三个部门掌握着大唐的律法。 治书侍御史是御史台的副官,其在御史台的地位,仅次于马周这个御史大夫。 李承乾听到李世民的安排后,他点了点头说道。 “看来陛下很重视这次的反腐巡查!” 巡察使团的阵容很强大,基本集齐了三司的顶级官吏。 要是碰到有不长眼的官吏,除了藩王和刺史外,他们都能直接执行判罚。 “是啊!” 马周点了点头,他接着感慨说道。 “陛下说殿下您的提议很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唐不能被隐藏起来的蛀虫所摧毁。” “特别是土地兼并问题,地方的官吏尤为严重!” 马周是博州茌平县人,他知道当地的官吏和豪族勾结在一起,利用天灾不断地低价买入良田。 茌平县如此,大唐的其他地方可见一斑。 虽然御史台有15个监察御史,巡查着大唐的360州官吏,但是监察御史的权力太小,根本没能把州府以上的官吏揪出来。 甚至马周还怀疑,不少监察御史已经暗中和地方的官吏勾结,一起行贪赃枉法之事。 像他老家的田地兼并问题,到现在都没有得到解决。 李承乾微微点了点头。 接下来两人又聊了一会,马周因为需要去处理詹事府的政务,于是告辞离开。 ... 翌日。 百官朝会。 第120章 朝会按照以往的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到了百官自行议论阶段,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承乾,缓缓地站起来说道。 “启禀陛下,在太子詹事马周的带领下,崇文馆一众学士,已经编撰好拼音注释。” “现有《贞观拼音》一册,《贞观字典》一册。” 什么! 拼音注释已经编撰出来了? 当文武百官听到这个消息,他们全都变得惊愕起来。 这段时间他们除了听闻太子独宠一个西域女子,并未听闻拼音注释的编纂有什么动静。 没想到太子沉迷美色的同时,并没有耽误正事。 李世民的脸色一动,语气满是期待说道。 “呈上来!” 等内侍把两册书籍呈到李世民的手上后,李世民当即翻看查看起来。 这... 李世民的表情微微一顿。 他看着书籍上奇异的符号,期待的表情也变成了懵圈。 李世民抬头惊愕地看了李承乾一眼,随后又低头看了一眼书籍上面的符号,他的眉头直接皱了起来道。 “这是什么字体?” “上古时期的符号吗?” 看完《贞观拼音》后,李世民心里的期待也消失了不少。 大殿下方。 朝臣看到李世民的反应后,他们心里顿时露出相同的想法。 “拼音注释不行!” 如果拼音注释是好东西,陛下不可能露出这副表情。 魏王府的一众幕僚,他们担忧的心也放了下来,几人脸上全都露出淡淡的笑容。 他们还以为太子捣鼓的拼音注释是什么神物,原来是一坨狗屎。 就在文武百官神色各异时,李世民又翻看了《贞观字典》。 虽然他不知道那奇异的符号,但是当他看到相同读音的字,放在同一栏时,他的脸色猛地一动。 “不对!” “这《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有规律!” 想到这里,李世民翻动书页的手,也隐约有些颤抖。 而且越看,越能察觉这二者的妙用。 大殿下方,文武百官的心情,也随着李世民的动作大起波澜。 魏王府的一众幕僚心里一个咯噔,顿时不妙的预感涌上心头。 “不会吧?” “难道拼音注释又是神物?” 这种起起伏伏的心情,让魏王府的一众幕僚十分煎熬。 盏茶功夫后。 李世民脸色激动询问道:“太子,你来给朕和百官,详细介绍《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 李承乾微笑着应道:“陛下,拼音注释由马周主持编撰,不如由他来讲解?” 听到李承乾的这番话,马周的心里一暖。 没想到太子殿下如此大度,竟然愿意把这个出风头的机会留给自己,这种恩情实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他对李承乾的忠诚,也直线上涨。 李世民双眼饱含深意地看了李承乾一眼,随后脸色不变地朝马周说道。 “马周,既然音译注释由你主持编撰,就由你来讲解吧。” 第121章 听到李世民的命令,马周当即持着笏板站起来,语气略带激动应道。 “臣,遵旨!” 他稍微收敛心神,随后朗声说道。 “太子创造《贞观拼音》的目的,是为了制定大唐官话发音的标准。” “此标准和始皇帝施行的法令,书同文车同轨的意义一样。” 听到马周的这番解释,李世民和一众官吏全都认可地点了点头。 朝廷上的官吏,来自关内道、河东道、山东道和江南诸道等不同地方,大家说的话都带着浓浓的口音。 如果不是他们学过官话,恐怕连正常的沟通都是一件麻烦事。 不少有才能的地方官吏,都是因为官话问题,没办法提拔到长安任职。 顿了顿。 马周接着说道:“《贞观字典》收录了大唐所知的所有文字,不仅按照相同的读音放到一起,而且崇文馆的学士还对该字做了解释说明。” “譬如字的出处,相关词语的组成,以及轶事典故。” 介绍完字典和词典的妙用后,马周又把拼音的符号做了一番介绍,还带着李世民和百官朗读。 两个时辰后。 初步掌握拼音的李世民,他彻底了解这两样神物的巨大作用后,他激动地站起来说道。 “好!太好了!” “有了拼音和字典,称之为神物也不为过!” 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带给他的惊喜,远超于贞观犁和印刷术。 这两样东西能降低百姓读书识字的门槛,以后参加科举的寒门子弟,肯定会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 往后朝廷任用大量有才学的寒门子弟为官,能够制衡世家的势力,维护朝廷的稳定。 像颜师古、岑文本和令狐德棻等一众大儒,他们更是激动地胡子都在颤抖。 他们不仅把拼音和字典一顿夸,还把李承乾也吹捧了一顿。 “太子殿下真乃文曲星君下凡!” “天下才气共十斗,太子独占九斗!” “龙生龙凤生凤,陛下乃绝世天骄,太子殿下亦不逊色!” “...” 别看这帮大儒平时不苟言笑,但是拍起马屁可一点也不比佞臣逊色。 等这帮大儒夸赞的差不多,文武百官纷纷站起来,他们高呼道。 “恭贺陛下再得神物!” “太子殿下贤明!” 众人的呼喊声持续了数十息才停下。 李世民听到百官对李承乾的夸赞,他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他转头看向李承乾,满脸笑容地责怪道。 “太子,你有此才能,以前怎么不展露出来?” “你是大唐的储君,未来的大唐皇帝,可不能藏着掖着,有什么利国利民的东西,以后要早点拿出来!”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大殿内顿时安静的落针可闻。 虽然太子名义上是大唐的皇位继承人,但是也有随时废立的可能。 而陛下的这番话,却强调太子是大唐未来的皇帝! 这意味着陛下没有更换太子之心! 魏王府的一帮幕僚脸色猛地一变,他们的心里多了几分无奈。 “哎!” “看来短时间内,陛下都不会废除太子!” 他们谋划了将近5年时间,好不容易熬到太子快要被废的这步,没想到太子又绝处逢生。 看来他们还得继续谋划多年才行! 人群里,杜荷鄙夷地瞥了刘洎、阎立德和韦挺等人一眼,他的脸上露出一抹得意。 现在太子占据优势,他作为太子的核心幕僚,也是最大的受益人。 就在文武百官脸色阴晴不定时,李承乾撑着案几站起来,微微拱手道。 第122章 “儿臣遵命。” 从今天开始,他将彻底扭转昏庸无度的名声。 下一步,则是培养自己的心腹。 相信以他现在的名声,去招揽苏定方和席君买两个被蒙尘的猛将,他们肯定会死心塌地追随自己。 毕竟苏定方被埋没了13年,席君买被埋没了将近3年,他们都渴望建功立业。 而机会和权力,他都能给两位猛将。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把目光看向群臣,随后朗声说道。 “太子和马周立下滔天大功,朕要重重赏赐!” 重头戏来了! 也不知道陛下会对马周赋予什么赏赐? 文武大臣并不好奇陛下对太子的奖赏,他们反而对马周的奖赏充满期待。 思索许久。 李世民朗声说道:“太子创造《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有功,赏赐铸钱炉3个,赐铜山2座!” 哗啦! 太极殿内爆发出一阵巨大的喧哗声。 大手笔! 陛下对太子的赏赐,实在太大了! 当前大唐一共有99个铸钱炉,每年能铸33万余贯。 而太子现在拥有其中3个铸钱炉,每年最少能铸钱1万贯。 最为关键一点,这些零散的铜钱能在民间流通,而陛下赏赐给太子的万金,没办法在民间流通! 李承乾经过短暂的惊愕后,他连忙站起来拱手说道。 “儿臣,谢父皇赏赐!” 别看他表情平静,心里却乐开了花。 有了铸钱炉,只要他后续革新铜矿的开采,提高铜矿的冶炼速度,他便能铸造大量的钱财。 这可是源源不断的钱啊! 而且铜钱比银子和金子还要实用一些。 像给下人的赏赐,总不能动不动就赏赐一锭金子吧?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太子,你要戒骄戒躁,继续保持下去。” “诺。” 李承乾抱拳应道。 现在没有反抗李世民的能力,便只能老老实实地苟着。 等他培养出一帮心腹大臣,掌握绝对的兵权后,李世民的陛下称呼就得改成太上皇。 李世民接着把目光看向马周,并朝他微笑着说道。 “马周,创造出印刷术的时候,朕便记你一功。” “现在你又协助太子,创造出利国利民的拼音和字典,你的功劳甚大!” 听到陛下夸赞的话,马周激动地手脚都略微颤抖。 在他期待的目光下,李世民朗声说道。 “马周德才兼备,劳苦功高,股肱良臣,封为茌平县侯,实授食邑150户!” “赐布帛三百段,永业田千亩!” 嗡! 太极殿内瞬间响起了一阵低沉的议论声音。 “这就被封为县侯?” “赏
相关推荐:
谈过的白人男友们
我要的生活(H)
女友之殇
吸血鬼爱人
情事
师尊她靠双修续命(futa np)
预谋已久(黑帮, 强取豪夺、高H,)
淫色袈裟_御书屋
[西幻]暗夜女王(nph)
秘书先生的秘密(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