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灰姑娘狂想曲 > 第26章

第26章

臣,总归是父皇的人,他们不可能为孤所用。” “培养能力出众的心腹,要不了那么久,有个三四年就差不多了。” 第69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除了侯君集跟他是合作关系外,其余人均是李世民的死忠。 想撬李世民的墙角,让这些人臣服于他,说实话非常难。 李承乾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大力培养自己的心腹臣子,自己培养的人才会成为死忠。 “哎!” 杜荷暗中叹了一口气。 他看到太子心意已决,也没有继续劝说。 两人又聊了一小会,眼看天色逐渐变得昏黑,杜荷便告辞离开东宫。 李承乾朝张师政下令道。 “把薛仁贵叫过来。” “诺。” 张师政应了一声,随后快速跑去前殿。 没过多久,穿着千牛服的薛仁贵,大步流星走了进来。 “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朝薛仁贵摆了摆手,随后微笑着跟他说道。 “仁贵,孤给你寻觅了一个名师,他是英国公李绩。” “李绩现任兵部尚书,兼太子左卫率,是个手握重权的重臣。” “他的兵法谋略仅次于卫国公李靖,你要虚心跟李绩学习,争取成为文武双全的帅才。” 当薛仁贵听到太子给他找的师傅,是兵部尚书李绩时,他的表情充满的激动。 薛仁贵当即双膝跪地,重重地朝李承乾磕了几个响头道。 “卑职谢殿下栽培!” “请殿下放心,卑职一定会尊师重道,认真苦学兵法韬略!” 他以前也学过兵法,不过都是自己看着家传的兵书,属于闭门造车。 现在能跟李绩这种身经百战的大将军学习,他的兵法谋略肯定会得到极大的进步。 李承乾点了点头。 他接着把李绩的情况,跟薛仁贵简单介绍了一遍。 当薛仁贵知道英国公是个善于明哲保身的人,而且还是瓦岗一系的核心人物后,他的脸色微微一动。 虽然他刚刚出仕,可他并非脑子愚笨之人。 现在东宫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如果太子能得到英国公这种重臣的支持,地位肯定会更加稳固。 薛仁贵脸色微微一动,随后朝李承乾拱手道。 “殿下,需要卑职做什么吗?” 李承乾诧异地看了薛仁贵一眼,随后嘴角含笑说道。 “仁贵,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苦学兵法韬略即可。” “明年朝廷会对高句丽动兵,那将是你扬名天下的时机。” 朝廷明年要打高句丽? 薛仁贵的脸色一喜。 怪不得太子殿下让他学习兵法,原来大战在即! 薛仁贵对自己的实力很自信,征伐高句丽,一定是他立功扬名的大好时机。 李承乾接着叮嘱道:“仁贵,朝廷攻打高句丽之事,尚未在朝廷上传来,你当做什么不知道即可。” “明日等李绩下值后,孤让张师政带你去英国公府,你自行拜他为师。” 听到太子殿下叮嘱的话,薛仁贵脸色凝重应道。 “诺!” 他不是多嘴的人,也知太子说的很多消息,都不能对外透露出去。 ... 翌日。 傍晚。 温暖的落日余晖,斜斜地照进明德殿内。 李承乾坐在首位处置政务,而李象和李厥两个儿子,则坐在下首的位置认真看书。 太子妃苏婉,脸色恬静地坐在一侧编织衣物。 第70章 这一幕看起来无比温馨。 就在这时,李厥忽然抓耳挠腮,整个人看起来极其烦躁。 他偷偷地看了父亲几眼,随后壮着胆子说道。 “父亲,孩儿有疑惑。” 听到李厥的话,李承乾、苏婉和李象三人,全都把目光放到他的身上。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有什么疑惑,说出来吧。” 别看这小子今年才6岁,他已经接受了数年的蒙学,也认识不少字。 李厥看了一眼手中的《论语》,随后摇头晃脑念道。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这是什么意思啊?” 单个字他都知道,可连在一起,他却不明白其中的寓意。 李承乾并没有说话,而是朝李象询问道。 “象儿,你来给弟弟解惑吧。” “是父亲。”李象拱手后,接着朝李厥解释道:“弟弟,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任何事情,有所准备才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所以又名《小戴礼记》。 经过历朝历代大儒的注释,论语的每一句话,都已经形成固定的一套解释。 李承乾点了点头:“象儿说的没错。” “行事前要做好周全的计划,把各种可能发生的事都想一遍,并制定出解决的办法,才有机会成功。” 玄武门之变便是成功的案例。 所有大小细节谋反,其中会出现什么突发情况,全都考虑周全。 不像他跟侯君集、杜荷和李元昌等人谋划的宫廷政变,计划不周全且漏洞百出,还没开始行动就胎死腹中。 李厥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个意思。” 李承乾不想自己的儿子只会死记硬背,他接着温声说道。 “这句话还有一个解释。” “和对手争斗不能犹豫,一旦犹豫就会给对手重新站立起来的机会,不犹豫,便能一口气将对手打废。” “你们两个要牢记这个道理,还未彻底成事之前,中途庆祝乃是大忌。” 呃... 苏婉表情一顿。 这句话还有这种解释吗? 就在苏婉发愣的时候,李厥却腾地一下站起来,他双眼放光说道。 “父亲,孩儿记住了!” 李象犹豫一番,也站起来应道:“孩儿也记住。” 他经过不少国子监司业的教导,从来没有司业会对这句话作父亲的这种解释。 不过父亲的理解,也有道理。 苏婉欲言又止一番,她最后还是什么话也没说出口。 在她看来,夫君的第二个解释,会误导年幼的李厥和李象,给他们造成不好的影响。 李厥的大眼睛一骨碌,他接着问道。 “父亲,儿臣还有疑惑。”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此话是何意思?” 李承乾先说了一遍正解,随后用自己的理解解释道。 “凡有害我们之心的人,必须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就是这个味! 李厥心里充满对知识的求索,他接着问道。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呢?” 李承乾微笑着解释道:“力量薄弱的时候,千万别到处去浪,否则还未成长起来,便会被废掉。” “你们要记住,能力不足的时候,一定要隐忍起来。” 李厥猛点着头。 听到父皇对《论语》的理解,李厥在心里直呼,这才是正解。 这一刻,他幼小的心灵,对父亲充满了崇拜。 第71章 至于李象,他因为已经受到大儒的熏陶,思维一时间还未转过来。 苏婉没忍住,她咬着下唇低声说道。 “殿下,你的这番解释,臣妾认为和大儒的理解有误。” 还不等李承乾说话,李厥这小子率先大声应道。 “母亲,孩儿认为父亲说的有道理。” “先前堂哥李欣欺负孩儿,孩儿并没有马上反击,等孩儿找到大哥以后,才让大哥把堂哥揍了一顿。” “孩儿既报仇雪恨,又能保全自身。” 听到李厥说道话后,苏婉眉头一挑。 她生气地说道:“李厥,你给娘亲说清楚,为什么要叫大哥打李欣?” 李欣是魏王李泰的长子,从小就在皇宫中长大,深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宠爱。 而李欣的名字,也是长孙皇后亲自所起。 李厥低声说道:“李欣说父亲是瘸子,孩儿气愤不过,于是拿石头砸他,然后孩儿被李欣揍了一顿。” “孩儿把这件事跟大哥说,大哥就替孩儿去报仇。” 听到李厥的解释,苏婉一时语塞。 虽然李欣是稚童,可他说殿下是瘸子,这背后肯定离不开大人的挑唆。 李承乾却夸赞说道:“厥儿,象儿,你们两人做的很对。”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以后你们兄弟二人要互相帮扶,才没有人能欺负你们。” 这些小辈的争端,他此前并不知晓。 不过李欣敢说他腿瘸,说明李泰多次在李欣前面说这句话。 李厥和李象看到父亲没有生气,他们两人心里一松,随后一起大声回道。 “父亲,孩儿明白。” 经过了这个小插曲,明德殿内再次恢复平静。 批阅奏折,看书,编织衣物,四人做着各自的事情,互不打扰。 就在这时,薛仁贵的身影出现在大门外,并且朗声禀报道。 “启禀殿下,薛仁贵求见。” “进来吧。” “诺。” 薛仁贵应了一声,随后大步流星走进来,并恭敬地拱手行礼道。 “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世子殿下。” 李承乾微笑着问道:“仁贵,拜师成功了?” 看到薛仁贵这副笑脸,李承乾就知道事情已成。 薛仁贵激动说道:“回殿下,卑职已经是英国公的关门弟子。” 顿了顿。 薛仁贵接着说道:“殿下,师傅让卑职下值后到英国公府邸学习兵法,而且会讲的比较晚。” “师傅建议卑职,搬出东宫居住。” 皇宫到了晚上就会关闭城门,像薛仁贵这种身份的人不能随意进出。 如果他还住在东宫,每天来回赶路,能够学习兵法的时间不足半刻钟。 李承乾点了点头,思索了一番后,随后朝薛仁贵说道。 “仁贵,英国公府在万年县的胜业坊内,孤在胜业坊送给你一所宅院。” “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后,以后也不必寄人篱下。” 身为太子的李承乾,他在长安不少的坊市内都有宅院。 这些宅院多为前隋官吏的住所,虽然几十年过去已经略显破旧,但是大体保养的非常好。 只要搞一下卫生,便能搬进去住。 薛仁贵摆着手道:“殿下,这...这如何使得?” 第72章 “收下吧。”李承乾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孤希望你能早有所成,早日成为军中巨擘。” 薛仁贵没有多言。 他双膝跪地,重重地给李承乾磕了几个头。 在他寸功未立的时候,太子便对他如此信任,他唯有以死相报! “仁贵起来吧。” 李承乾温声说道。 他当即写了一封手谕,并让薛仁贵拿去找找太子家令颜育德,让其把房舍过继到薛仁贵名下。 等薛仁贵拿着手谕离开大殿后,李厥这才咬着手指问道。 “父亲,您为何对一个小官吏如此礼遇?” “难道他立下了大功吗?” 李承乾把奏疏合上,又伸了一个懒腰,这才把目光放到李厥的身上。 他微笑着说道:“厥儿,为了得到有才能者的效忠,不一定要等到他立下功劳才给予赏赐。” “在他们还未起势之前,只需要赐予小恩小惠,便能得到他们的誓死效忠。” “而孤通过厚待这些有才学的人,也是想向天下人传递千金买马骨的信息,让更多有能力之人为孤效力。” 他拉拢侯君集,许诺的是三公之太尉。 拉拢李安俨,许诺的是兵部尚书。 而程咬金、尉迟恭和李绩等人,更是拒绝了他的拉拢。 可见臣子的职位越高,拉拢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越大。 李厥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朝廷如同一潭湖水,平静的没有半点涟漪。 不过李绩收薛仁贵为关门弟子的消息,还是被不少消息灵通的朝臣知晓。 朝中大臣纷纷猜测,李绩是不是暗中倒向太子。 特别是魏王府的一众幕僚,他们甚至还想弹劾太子结党。 不过这个猜测很快被打消,因为李绩这货竟然主动站出来解释,说太子请他教导薛仁贵这块璞玉。 对于李绩主动和东宫撇清关系,李承乾并没有丝毫的在意。 因为他的一颗心,全都扑在印刷术和拼音注释上。 东宫。 明德殿内。 李承乾正在批阅奏疏时,马周手里拿着两本书籍,兴奋地从外面走了进来汇报道。 “太子殿下,雕版和活字印刷术,全都已经完成!” “这是用雕版印刷的《千字文》,和活字印刷的《贞观犁制作流程》。” 李承乾接过官女递来的两本书籍,看着上面清晰规整的文字,他的脸上顿时充满笑容。 等了将近两个月,印刷术终于问世! 而且印刷的字迹非常好,完全可以大规模使用。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马詹事,你让司经局的官吏做好准备,明日朝会孤将向父皇禀明此事。” “到时候让司经局的官吏,去太极殿里展示!” 东宫是敏感的地方,李世民和文武百官不会轻易过来。 好在雕版和活字印刷的东西不大,可以轻松地挪动。 “好!”马周激动地点了点头。 翌日。 百官朝会。 等朝会进行的差不多时,李承乾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缓缓站起来,并朝李世民拱手说道。 “陛下,印刷术已经完成,可拿来太极殿内展示。” 第73章 什么! 印刷术这么快就做出来了? 文武百官听到这个消息,他们的脸上全都露出惊愕的神色。 印刷术和贞观犁不一样,革新贞观犁是因为有直辕犁作为参照,而印刷术却是一个全新的事物。 二者之间的难度,天差地别。 李世民的脸色微微一动,他语气带着几分急切说道。 “太子,快把印刷术拿过来展示!” “遵旨。” 李承乾应了一声,随后转头看向马周说道。 “马詹事,去安排吧。” 马周恭敬地抱拳行礼。 他在文武百官羡慕的目光下,昂首阔步离开太极殿。 在等待的时候,坐在靠后位置的一众官吏,他们纷纷左顾右盼窃窃私语起来。 “你们说印刷术真有马御史说的那么好吗?” “应该不会夸大。” “毕竟贞观犁的效果都那么好,印刷术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马御史真有福气,竟然跟太子捡了这个大的一个功劳。” “于常侍损失大了啊...” 众人在低声聊天时,目光一直放在杜荷和于志宁两人的身上。 杜荷在太子的指导下,只是把贞观犁按照图纸制作出来,便因功升任为工部侍郎。 这功劳完全就是白捡。 而于志宁作为前太子詹事,因为他和太子的关系不和睦,导致白白错失功劳的机会。 于志宁听到身后传来的议论

相关推荐: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醉情计(第二、三卷)   差生(H)   凄子开发日志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天下男修皆炉鼎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屌丝的四次艳遇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