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李承乾听完后,顿时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杜荷,你做的不错!” “把柄已经被抹除,我们暂无后顾之忧了。” “至于贺兰楚石死于平康坊,这不是什么大事,牵涉不到侯君集。” 侯君集作为跟随李世民的老人,本身就立下过赫赫战功,而且他在玄武门之变之又是并功第一。 只要侯君集不谋反,李世民都不会对他动手。 杜荷也劫后余生地点了点头,他接着一脸难色说道。 “殿下,我被朝廷任命为屯田司郎中,此事您知道吗?” 虽然尚乘奉御只是给陛下准备马匹,可这毕竟是近臣,事情轻松不说,还容易受到升迁。 可陛下让他去担任屯田司郎中,这摆明是明升暗降。 屯田司掌大唐屯田、京官职田、诸司公廨田等事务,看似掌管的东西很多,实则闲简无事。 因为当前屯田大事,均由各州刺史负责,所以屯田司就是一个闲散衙门。 想立功升任,难上加难! 李承乾轻声说道:“今日朝会,孤也参与其中。” “除了你被调去工部屯田司,侯君集被任命为幽州刺史,李安俨被任命为齐州折冲都尉。” 听到太子麾下的幕僚全都被拆散,杜荷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一颗炽热的心,也顿时被冷水浇灭。 麻烦了! 杜荷苦着脸说道:“殿下,我等恐怕短时间内,帮不了你太多的忙!” “我担任屯田司郎中,估计数年都没办法身居高职!” 顿了顿。 杜荷摇了摇头道:“要是能担任给事中,亦或者中书舍人就好了!” 在当前的朝堂之上,升任最快的是门下省的给事中,以及中书省的中书舍人! 给事中为门下省重职,共设四人,官职品阶为正五品上,负责审议、封驳、诏敕奏章等。 中书舍人为中书省重职,共设四人,官职品阶为正五品上,负责起草诏令、侍从、宣旨、劳问、接纳上奏文表。 这两个职位的官吏,完全服侍于李世民,往上就是侍郎的备选官吏。 李承乾笑说道:“杜荷,你小子在国子监的时候就不好好读书,让你去担任中书舍人,你能草拟诸多诏令吗?” 皇子、公主和朝廷三品官吏以上的子女,都在国子监内读书。 他们这帮人年龄相差不大,从小就待在一起玩耍,彼此都知根知底。 “嘿嘿。”杜荷悻悻地摸了摸鼻尖。 李承乾接着说道:“杜荷,你担任屯田司郎中刚刚好,孤这边正好有一个让你立功的东西。” 说着李承乾把画着曲辕犁的图纸,递到杜荷的手中。 杜荷接过纸张一看,他惊愕问道:“殿下,这张奇形怪状的犁,有什么玄机吗?” 虽然这张犁是曲辕,但是跟直辕犁相比,也就形状有些不同而已。 李承乾瞥了他一眼说道:“杜荷,把直辕改成曲辕,不仅整体变得轻便,让耕牛更省力,还能提高耕作的效率!” “孤让你率领屯田司的人,把曲辕犁作出来。” “其一你能收拢屯田司的人心,其二你也能立下功劳。” 当前大唐十分欠缺耕牛,为此李世民还拟定专门保护耕牛的法令。 能提高犁地效率的曲辕犁,这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承乾之所以要把曲辕犁交给杜荷来立功,是因为杜荷是他的心腹幕僚之一,而且还是他的绝对死忠。 第13章 在侯君集和李安俨两个手握兵权的人被外放的时候,把杜荷扶持起来,他在朝堂上也有属于自己的心腹官吏。 现在还有时间,他足够培养几个心腹文武大臣。 有了死忠心腹臣子,再拉拢朝中权臣,他才能顺利地继承大统! “原来如此!” 杜荷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他接着看向精气神跟以往不一样的李承乾,语气带着惊讶问道。 “殿下,这个曲辕犁,出自您之手吗?” 他和李承乾认识多年,对李承乾写的字迹十分熟悉,这纸上上面的文字分明就是李承乾的笔迹。 李承乾微笑着点了点头:“这段时间孤闲空下来,认真翻阅了《齐民要术》和《鲁班书》等书籍,并从中获得一些感悟。” “曲辕犁便是孤获得的感悟之一。” 东宫的崇文馆藏书数万卷,外面难得一见的珍稀古籍拓本,在这里都有一份。 杜荷钦佩地抱拳道:“殿下大才!” 两人闲聊时,食官署的人也把佳肴和美酒端进来。 贵人御膳,尽供胡食。 此前的李承乾痴迷突厥文化,所以东宫的食官署准备的菜肴,多以羊肉、花雕酒蒸驴肉、胡饼和鱼脍为主。 吃膳食的时候,李承乾对杜荷交代道。 “杜荷,现在已经是3月底,不久便是春耕时节。” “你去工部赴任以后,第一时间要把曲辕犁做出来,趁着春耕百姓耕种,你的功劳才能最大化体现。” 杜荷点了点头道:“殿下放心,我心中有谱!” 曲辕犁出自太子之手,杜荷肯定不会拿过来只给自己立功,他还要把殿下的贤明宣扬出去。 太子的名声不好,一直下去可不行! 半个时辰后。 两人吃完一顿美味的膳食,而且也谈论不少大小事情。 临别前,李承乾接着交代道。 “杜荷,这几天你代孤去见侯君集、李安俨、李元昌和赵节等人,跟他们说不必着急,暂时沉蛰起来即可。” “孤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待许诺他们的好处不会更改!” 陈国公侯君集,他想要当百官之首。 李安俨和侯君集一样,求的是前程,只不过他的胃口没有那么大,成为十六卫大将军之一即可。 李元昌和赵节一样,他们两人是皇亲国戚,两人因为嚣张跋扈不做正事,被李世民多次呵斥,遂生谋反之心。 虽然目前不行宫廷政变,但是这帮人毕竟是他麾下幕僚,李承乾并不想失去他们的支持。 “遵命!” 杜荷抱拳作揖后,便满脸笑容离开东宫。 通过和李承乾的一番交谈,杜荷感觉到太子恢复到跟以前一样贤明,而且对登基充满自信。 这是天大的好事! 只有太子有信心,他们这些幕僚的心才不会慌乱。 ... 下午。 御史大夫马周过来东宫,并在弘教殿给李承乾侍讲历史典故。 和于志宁、张玄素、孔颖达等人不同,马周并不是带着挑刺的目的而来,他借用历史典故,为的是劝谏他向善。 侍讲结束后,马周正欲离开。 李承乾忽然说道:“马御史,你所侍讲之道理,均能被孤听进去,亦能让孤心神安定。” “如果你能担任太子詹事,定能成为孤的一大助力!” 虽然马周挂着检校晋王府长史的头衔,但是他完全是一个中立的大臣,而且也是赞成嫡长子登基的臣子。 如果由他来担任太子詹事,统御东宫三寺十率府,绝对比于志宁要好的多。 毕竟有一个配合他的臣子,总比于志宁这种处处挑毛病的臣子好。 马周的脸色惊愕片刻,随后低声说道。 “太子殿下,于詹事出身高门,为人刚直坦荡,雍容有礼,其出身和才能更是远超于臣。” “殿下为何想将其更换?” 于志宁出身河南于氏,始祖于谨位列西魏八柱国,于家也是关陇集团的顶级门阀。 而马周自己出身贫寒,背后无所依靠。 对于辅佐太子而言,肯定是于志宁这种顶级门阀世家之人有用,毕竟历朝历代的太子想成功登基,离不开顶级权臣和门阀世家的支持。 听到马周坦诚的话,李承乾微笑着说道。 “马御史,于志宁出身虽尊贵,亦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可他所教所言孤均听不进心里。” “你先不着急拒绝,如果你愿在东宫兼任官职,孤自会向父皇禀明情况。” 别看马周现在只是御史大夫,过几年他会升任为中书令,成为顶级权臣之一。 最为关键一点,马周不是世家之人,李世民对他十分信任。 沉默片刻。 马周点了点头,随后抱拳作揖道:“殿下,臣回去思索一二,等下次前来东宫侍讲,再向殿下说明臣之决定!” 看着马周离开的背影,李承乾的双眼也眯了起来。 马周虽然没有参与皇权的争端,但他并非是那种迂腐的官吏。 他是左领军将军常何的门客,在常何的举荐下,才有机会出仕,并且凭借自身能力快速爬到御史大夫一职。 而常何早年参加瓦岗起义,属于瓦岗一系的核心将领。 在当前的武将中,当属瓦岗一系的势力最大,核心的几个人物全都手握重兵。 如左屯卫大将军程咬金、兵部尚书李绩、右武卫大将军牛进达、左千牛卫大将军李君羡、右武卫将军吴黑闼、左领军将军常何、凉州都督郭孝恪等等。 其他年轻将领如果想在军中混出一番名堂,依附瓦岗一系的将领,是为数不多的出路。 至于军神李靖,他因在军中威望过大,已经被李世民忌惮。 像李靖的亲传弟子苏定方,就是因为受到李靖的牵连,才被李世民雪藏不用。 “要是能得到瓦岗一系的全力支持,我就能和关陇集团抗衡了!” 李承乾在心里嘀咕两句,随后慢路离开大殿。 朝廷之上,以关陇集团和瓦岗集团的势力最大。 关陇集团以长孙无忌为首,身为舅舅的长孙无忌不支持自己,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自己这个年长的太子不受控制。 也因为这个原因,长孙无忌同样没有支持外甥李泰。 第14章 而年幼且性子懦弱的李祐,便是长孙无忌和背后关陇势力的目标,他们想架空李治的皇权,重新把持朝政。 可惜,长孙无忌和关陇势力从未想过,李治其实在扮猪吃虎。 等李治收拢大权后,马上勾结瓦岗集团的力量,迅速灭掉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势力。 翌日。 百官朝会正常进行着。 等各部主官汇报完本部门的政务后,大理寺卿孙伏伽,持着笏板出班启奏道。 “禀报陛下,昨日清晨有百姓前来大理寺报官,说平康坊内有官吏身亡!” “经查明,身死之人乃东宫千牛备身贺兰楚石,死因是被殴打致死!” 哗啦~ 听到这个消息,太极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喧哗声。 贺兰楚石乃是陈国公侯君集的女婿,他被殴打致死于平康坊,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百官面面相觑,随后把目光看向御台一侧的李承乾。 在这个关键时刻,身为东宫千牛备身的贺兰楚石身亡,这事一看就有蹊跷。 难道是太子下令杀人灭口? 可他们发现李承乾的脸色也充满惊讶,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于是百官的心思顿时充满疑惑。 “不是太子所为?” “那究竟是何方势力,敢对朝廷命官动手?” 杀害朝廷命官,那是十恶不赦之罪。 谁的胆子这么大? 御台上。 李世民的双眼一眯,他锐利的双眸看向孙伏伽,随后沉声问道。 “孙爱卿,把大理寺查探到的消息,完完整整说出来吧!” 他的表情很平静,让人猜不出喜怒哀乐。 “诺!” 孙伏伽应了一声,随后把大理寺查探到的消息,如实汇报道。 “贺兰楚石死于平康坊时,身上充满酒气,且身上所有配饰和财物尽皆丢失。” “臣令大理寺直侯善业,盘查平康坊的青楼、酒肆和赌坊,均没有得到有用的消息。” “臣又令大理寺少卿辛茂将,前去陈国公府盘问,陈国公和一众侍从,均表示贺兰楚石昨天一夜未归。” “这是大理寺当前所掌握的信息,后续大理寺将继续查探!” 随着孙伏伽的话音落下,大殿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沉默许久。 李世民冷声问道:“孙爱卿,是否查明贺兰楚石跟他人结怨?” “回陛下,未曾查到。” “贺兰楚石死之前,在干什么也查不到吗?” “回陛下,亦未查到。” 孙伏伽派遣大理寺的官吏,去盘问平康坊的各大青楼、酒肆和赌坊的人时,他们全都一问三不知。 而且这些人为了撇清,都声称贺兰楚石从未去过他们的店铺。 想想也是,朝廷命官身死,牵连的东西可太多了。 “哼!” 李世民冷哼一声,随后冷声质问道。 “孙伏伽,你们大理寺的表现,让朕很失望!” “朝廷命官身死乃是大事,你们偌大的大理寺,竟然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查不出来!” 看到脸色寒若冰霜,且语气充满愤怒的李世民,孙伏伽的心里一颤。 他再次持着笏板,朝李世民躬身作揖道。 “陛下,臣会加大查探力度,争取早日查明此案!” 他们大理寺的人也不是神,哪能一天就查到有用的证据? 况且贺兰楚石的死,一看就牵涉到大人物,大理寺就算查到一点东西,也不敢马上在太极殿内说出来啊! 文臣一列靠前位置,太常卿韦挺眼神一动,他连忙持着笏板站起大声禀报道。 “禀报陛下,前些时间太子涉嫌结党谋反,身为东宫千牛备身的贺兰楚石,定是掌握了不少机密要事。” “因此臣认为,贺兰楚石的死和太子有关联!” “贺兰楚石疑似被太子灭口!” 嗡! 一石激起千层浪,太极殿内也因为韦挺的这一番话,而变得躁动起来。 众官吏也没想到,韦挺竟然敢把矛头指向太子。 大殿靠后的位置,新晋屯田郎中杜荷,他藏在宽大袖袍里的手猛地握成拳头。 他看到副首位置的李承乾脸色淡然,他慌张的心这才淡定了一些。 工部尚书杜楚客,他也持着笏板站起来启奏。 “陛下,贺兰楚石的死,太子和陈国公的嫌疑最大!” “臣建议,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联合起来,彻查东宫和陈国公府!” 昨日魏王召集他们商议扳倒太子之事,正愁没有把柄对付太子,没想到机会这就来了。 如果能顺着贺兰楚石身死之事,顺藤摸瓜找到太子谋反的罪状,那他们魏王府派系的人便是最大的赢家。 给事中崔仁师,他的胆子更加大。 “陛下,臣弹劾太子和陈国公,涉嫌谋杀贺兰楚石,以掩盖谋反罪证!” “请陛下彻查太子!” 面对魏王府一众党羽的发难,朝臣全都陷入沉默之中。 太子一日未彻底洗清谋反嫌疑,李靖、褚遂良、杨师道、岑文本和萧瑀等中立大臣,都不敢为其说一句话。
相关推荐: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绝对占有(H)
天下男修皆炉鼎
醉情计(第二、三卷)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捉鬼大师
致重峦(高干)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