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卡卡沉默地走过一个个展板,她看到在五十年代,尚且年轻的妇人照片,也看到她们垂垂老矣的面容,半生的风华消磨在无尽的等待与撑起家庭的重担间。 1970年,一封从台湾辗转到新加坡,又从新加坡发往大陆的家书给铜钵村的人们带来一丝希望。 1987年,台胞返乡,8位当年被抓走的壮丁回村,三十七年时光物是人非,寡妇从未改嫁,丈夫们有不少都已再立家庭,娶妻生子。 屏幕上出现一条醒目的弹幕,让方菲也沉默了。 很难受,这份悲剧到底要怪谁呢?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卡卡轻声喃喃。 尽管时代不同,眼前的一处处情景,让卡卡对杜甫的这首《兵车行》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个东山岛就抓走了快五千人,寡妇村只是一个缩影。” 海峡相隔,两岸分离的台胞故事从前也看过,可或许是因为没有准备,或许是跟着卡卡如此细致的看过了每个展板,方菲的心情也沉重起来。 方菲原本点开卡卡的视频,只以为这次大抵也是轻松愉快的旅行,没有想到跟着卡卡一起走进了一段并不了解的村落故事。 从展览馆出来,卡卡碰到了守着大门的门卫大爷,她想到什么,停下脚步问了一句。 “大爷,寡妇村的寡妇现在还有人在吗?” “没有了,最后一个今年也走了。” 卡卡心底叹息一声,从1950年到现在,已经是74年,她问出问题的时候,只是心中尚存一点希冀。 而如今,寡妇村已无寡妇。 中午,卡卡到了热门景点南门湾,似乎电影《左耳》就是在这边拍摄的。 方菲注意到,自从进了寡妇展览馆又出来,左下角卡卡的心情值有着明显的下滑,心情值呈现出一个勉强的微笑脸。 南门湾附近是典型的网红旅游地,拍摄过电影的天台挤着打卡的游客,周遭打造了特色街区,咖啡店,茶饮店,文创小店层出不穷。 天气很热,卡卡吃过饭就找了冷饮店喝冷饮打发时间,视频在此自动加速,而后,便是落日时分。 早上拍摄了金銮湾的日出,这会儿,卡卡在南门湾与其他游客一起看日落。 大浪翻涌,潮水声声,可见渔船在海面上被夕阳映照,卡卡想着日出,又想着日落。 景色很美,可她情不自禁想到了别的。 “海边的日子,潮起潮落就是一天。日复一日听着潮信,却没有回音的日子,可怎么熬?” 卡卡对着镜头问出了问题。 有人如此回应。 谁也无法预料到,当年那一次普通的分别,对于这座小岛上的许多人来说,已经是此生的最后一面。 一离别,一辈子,破镜难重圆。 “希望世界和平,两岸统一,珍惜当下。”卡卡低声说了一句,大家听的清楚,弹幕此时变成卡卡的复读机,五颜六色重复着一句话。 第23章 时光琥珀封存的图书馆 来东山岛的旅客, 大多是来休闲看海的。 东山岛归属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距离广东很近,是不少人的短途游选择, 周末来玩个两天一夜。 卡卡对大海并不陌生, 她出生于济南,从小到大暑假总是要跟随父母亲戚去海边玩耍的,青岛也好, 威海荣成也好, 亦或是坐轮船去大连, 海边去的多了, 对大海也没什么新鲜感。 抵达东山岛的第三天,卡卡看着在网络上搜索出的景区,默默按黑了屏幕。 到一个地方, 也不必都去景区打卡,那就随便逛逛吧,她想了想, 决定去铜陵镇晃晃。 人在海边的小岛上,就应该漫无目的的闲逛,不是吗? 铜陵镇就是南方小镇的感觉,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奇怪。 但对于卡卡这个北方人来说,小镇的建筑与她习惯的北方民居, 镇上村上的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 建筑旧旧的, 理发厅的招牌仿佛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显眼的“理发厅”美术字下, 是红纸上手写的对联。 对联的红纸褪色成了淡红色, 和深红斑驳的木门相得益彰。 二三楼的阳台位置总是镂空栏杆的造型,有的做了花砖的造型, 凌乱的电线混杂地穿过界面,让卡卡忍不
相关推荐:
小呆子(H)
暴风雨中藏在教室里的小游戏(np校园h)
少女的淫欲体验
夜夜欢好(H)
恶役路人被男主们宠爱(np)
婚前婚后_御宅屋
月下美人(NPH)
归岸(1v1H青梅竹马)
美少妇的哀羞
庆余年:我一男人成了北齐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