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赐太高了吧!” 虽然马周贵为御史大夫,可他毕竟是平民子弟出身。 他被封为第六等的县侯,这真的一步登天了。 马周的心里一喜,他激动应道。 “臣谢陛下隆恩!” 第123章 13年了! 他足足熬了13年! 终于在太子的提携下获得爵位,而且起步就是第六等的县侯! 马周的心情现在十分激动,他藏在宽大袖袍里的双手,也紧紧地握成了拳头。 因为他不是秦王府老臣,也不是皇亲国戚,更不是门阀世家的人。 在他出仕的这13年里,尽管他展现了不俗的经史才能,可他依旧没有立大功的机会。 对于文臣而言,要想快速升任或者获得爵位,那便是监修国史。 近些年,修史获得爵位的官吏大有人在。 贞观10年5月,岑文本参与完成《周书》的撰写,被封江陵县子。 贞观11年10月,颜师古奉诏撰写成《五礼》,进封琅琊县子。 贞观17年3月,许敬宗参与完成《武德实录》和《贞观实录》的撰写工作,便受封为高阳县男,赐物八百段。 坐在中间位置的于志宁,他看到马周获得的巨大封赏后,心里充满了妒忌。 “可恨!” “这本该是老夫的奖赏!” 这一刻于志宁有一丝后悔。 如果他对太子不那么严苛,他就能和太子和谐相处,太子也不会逼他离开东宫。 而印刷术、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的功劳,就会落到他的头上。 御台上。 李世民把目光放到房玄龄和高士廉两人身上,并朝他们下令道。 “尚书省接下来的核心工作,是把《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摸透,然后将其推广至民间!” “此外,还要要把《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印刷成册,然后拿去坊市贩卖!” 有了印刷术,印刷这两本书籍就简单的多。 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高士廉一齐站起来,他们朗声应道。 “臣遵旨!” 李世民又跟朝臣交代了一些大小事情,随后宣布朝会结束。 随着李世民、李承乾和一众重臣离开太极殿,不少官吏纷纷围在马周身边,并朝他道喜。 马周在朝中不争不抢,而且乐于提拔有才能的官吏,所以他的人缘非常好。 “哼!” 于志宁看着被众星拱月的马周,他在心里冷冷地哼了一声。 感受到周边朝臣怪异的目光,于志宁甩着袖袍,怒气冲冲地快步离开。 姑且让马周得意,待李泰取代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后,他的地位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晋升国公,亦不在话下! ... 东宫。 明德殿。 李承乾正在处理奏疏,忽然亲卫走进来禀报道。 “太子殿下,马詹事求见。” 看到马周这么早过来,李承乾的脸色微微一顿,心里也带着一丝期待。 他当即说道:“请马詹事进来。” 亲卫行礼离开后。 李承乾又朝两侧的侍从挥了挥手道:“你们都下去吧。” “诺。” 一众侍从恭敬行礼,随后低着头快步离开。 等侍从离开大殿后,马周满脸笑容从外面走进来。 他走到大殿中心,朝李承乾躬身行了一个大礼,语气满是激动说道。 “太子殿下,多谢您给臣立大功的机会,否则臣这辈子也不可能获得爵位!” “承蒙太子殿下不弃,臣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第124章 说着他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朝李承乾行了一个大礼。 这... 面对马周的忽然效忠,李承乾也被这个天大的惊喜砸中。 这种效忠,可是比侯君集和李元昌等人的合作关系,更加稳定牢固。 李承乾连忙走过去把马周扶起来,脸上满是笑容说道。 “宾王,快快请起。” “有你的辅佐,孤对日后执掌大唐,更有信心了!” 听到太子殿下称呼他的字,马周知道太子已经彻底把自己当成心腹。 马周脸色凝重抱拳道:“殿下放心,臣定会尽全力辅佐您!” 他之所以向李承乾效忠,并非陛下不重用他,而是他想更进一步。 十来年的官场生涯,马周也看清了一个真相,如果不依附太子殿下,他难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加上太子为了提携他,让他白捡了两个大功劳。 面对太子的天大恩情,他岂能无动于衷? “哈哈哈!”李承乾欣喜地朗声大笑,随后微笑着道:“孤得宾王相助,犹如父皇得梁国公辅佐!” “为庆祝宾王被封为侯爵,孤为你摆宴!” 马周看到太子如此待他,心里充满了感动。 虽然这场宴席只有他们两人,但是李承乾和马周的兴致都十分高昂。 ... 傍晚。 紫宸殿内。 李世民正在翻看《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两本书册,他越看越觉得心喜,脸上的笑容从未停过。 有了贞观拼音,除了有益大唐百姓外,便有教化突厥人的利器。 那帮突厥蛮夷难以教化,任凭儒家大师怎么说教,他们就是难以吸收中原文化。 现在有了快速学习大唐官话的拼音,就能把这些异族吸收成大唐的一部分。 不过此事操之不急,得慢慢来才行。 李世民把两本书册认真看完后,他皱着眉头嘀咕道。 “承乾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为何忽然间开窍?” “难道得到老祖宗的保佑?” 别人开窍可能会一鸣惊人,可爱子李承乾的表现,已经不能用一鸣惊人来形容。 若非得到仙人指点或者祖宗保佑,正常的人很难有此成就。 李世民在心里胡乱猜测时,通事舍人来济走进来禀报道。 “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听到李承乾过来找他,李世民微笑着挥手道:“快把太子请进来。” “诺。” 来济应了一声,随后快步走出去。 没过多久,拖着一条瘸腿的李承乾,一瘸一拐慢步走了进来。 李承乾走到大殿前方,朝李世民拱手行礼道。 “参见父皇。” “儿臣已经拟定商税寺核心官吏名单,还请父皇过目。” 日理万机的李世民,他只会看那些入品的官吏名单。 至于那数十名不入品的流官,他并没有太多时间看,也不会管的那么细。 李世民温声说道:“呈上来吧。” 来济连忙从李承乾手中接过名录,然后恭敬地呈到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看着两个商税丞的任命,他的脸上大感意外之色。 “新安县令刘仁轨,太子右勋卫郎将戴至德。” 第125章 李世民看完其他几个职位的官吏,随后抬头看向李承乾,语气带着几分疑惑问道。 “承乾,你怎么会任命刘仁轨为商税丞?” 对于其他人的任命,李世民倒不会感到有多奇怪。 毕竟他们要么是当朝重臣之后,要么在户部任职,要么展露过相关的才能。 可承乾选用刘仁轨这号人,这是他难以理解的事。 李承乾拱手道:“回父皇,儿臣了解到刘仁轨担任陈仓县尉时,敢于把骄纵违法的折冲都尉鲁宁杖毙,可见此人一身正气,不会屈服上官淫威。” “商税寺和钱打交道,正是需要这样刚正之人。” “而且太史令袁天罡曾给刘仁轨面相,算出他最终会位居宰相,儿臣自然要大力举荐这等大才。” 袁天罡作为大唐第一相师,给杜淹、王圭、韦挺、窦轨、马周等人相面,所言最后都应验。 所以举袁天罡面相的谶言,比夸赞刘仁轨做过什么事还要有用。 “嗯。”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 对于刘仁轨这个县令,他印象十分深刻。 贞观十四年(640年)秋,他准备到同州围猎,因当时秋收还没有结束,时任咸阳县丞的刘仁轨上表劝阻他。 刘仁轨所论之事有理有据,是个有才学的官吏。 沉默数息。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承乾,你这份官吏任命很好,就按照你选定的任命吧。” “朕稍后派人去吏部,对你名单上的官吏进行封职。” 从这份人事任命,李世民看出李承乾并没有私心,这让他对李承乾更加满意。 太子能老老实实,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最怕就是太子心急,想提前登基 “诺。”李承乾拱了拱手应道。 汇报完此事,李承乾也没有在紫宸殿多待,而是行礼离开。 就在他走出大殿外时,正好看到俊朗青涩的李治走过来,其手上还拿着几本书卷。 李治看到李承乾的身影,他的表情微微一变。 他连忙停下脚步,恭敬地行礼道。 “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的双眼微眯,随后挥手说道:“雉奴,今日过来找父皇汇报课业吗?” 他的这个九弟,可不是简单的货色。 其性子跟长孙无忌一样,都十分能忍。 他们属于隐藏在暗中的毒蛇,在关键时刻再给对手致命一击。 加上李治自小被李世民带大,其受宠程度和李泰都不相上下,是李世民的心头肉之一。 而李治今年已经16岁,早已经到就藩的年纪,可李世民并没有要将他派去封地的意思。 不出意外,在李世民咽气之前,他们都会留在长安。 李治恭敬应道:“回大哥,皇弟正要去找父皇汇报课业。” “去吧。” 李承乾摆了摆手,随后坐上步辇离开。 他不是以前的李承乾,完全不担心李治能抢走他的皇位。 属于他的东西,谁也抢不走! 李治看着李承乾离开的步辇,他的脸上露出复杂之色。 “大哥如此表现优异,四哥又才华横溢,本王还有机会吗?” 自从太子涉嫌谋逆,舅舅长孙无忌便私下接触他,还向他传达要扶持他登基的信号。 得到舅舅的暗中支持,李治的野心也滋生出来。 奈何大哥最近两个月的表现,如同那仙君下凡一般,让他有些完全提不起竞争的心思。 第126章 “哎!” 李治长叹一口气,随后脚步沉重地往紫宸殿走去。 ... 就在李治心情沉重之时,李泰也在明德殿内大发雷霆。 “嘭!” 李泰一把将架子上的书卷扫落到地上,他胖嘟嘟的脸上充满怒气。 他一边拿瓶瓶罐罐撒气,一边咬着牙埋怨道。 “为何会这样!” “父皇怎么能奖励李承乾铸钱炉和铜矿山呢?” “不公平!太不公平了!” 他亲自主编的《括地志》,乃是一本神物,可父皇也才奖励他各种布帛万段,以及一点点钱财而已。 而李承乾只是提出《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的想法,具体做事还是崇文馆学士,他能拿这么高的赏赐? 况且这两本书籍,能比得上他编撰的《括地志》? 归根结底,就是父皇偏心! 如果他是太子,当时他编撰出《括地志》,父皇就应该赏赐他10座铸钱炉! 大殿下方。 韦挺看到魏王恼羞成怒,他欲言又止一番,随后低声劝说道。 “殿下,我们不是早有这个心理准备吗?” “不管太子从何处得到这些神物,可都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应该往前看。” 换做平时,李泰肯定会虚心听从韦挺劝说的话。 可他在得知李承乾获得的赏赐后,道心破碎,整个人像被抽干了精气神一样。 李泰咬牙说道:“韦挺,你可知道铸钱炉的意义?” “他李承乾有了铸钱炉和铜矿,岂不是想印多少钱,就能铸多少钱?” 武德年间,父皇接连打败窦建德和王世充,立下不世之功,皇爷爷也才赏赐父皇一个铸钱炉。 可现在父皇连赏3个铸钱炉给李承乾,又让他执掌商税寺,以后李承乾的私库还会缺银子吗? 太子有钱,能拉拢多少文臣武将? 就凭他这点家底,拿什么跟李承乾斗? 等李泰再次发泄一通,韦挺这才满脸笑容说道。 “殿下,太子掌握部分财政大权,对您反而是好事!” 好事? 难道韦挺是李承乾派来的人? 因为韦挺的这句话,让李泰对韦挺这个核心幕僚心生怀疑。 沉默数息。 李泰脸色不善问道:“韦挺,你此话何意?” “李承乾现在的势力日益壮大,又深受父皇的看重,对本王能有什么好事?” 他虽然在气头上,但是他并不是傻子,不至于连好坏都分不清。 韦挺知道魏王误会他,他连忙解释道。 “殿下,陛下正值壮年,而太子年纪也不小。” “如果太子的势力太大,您说感受到威胁的陛下,会不会对太子动手?” “汉朝时期的太子刘据、前隋太子杨勇,他们可都是前车之鉴啊!” 韦挺看到魏王神色缓和,知道他听进去了。 顿了顿。 韦挺表情阴恻说道:“况且太子跛脚,毫无威仪之色,陛下岂会让他登基?” “臣认为在陛下心中,殿下您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第127章 韦挺不愧是担任过御史大夫的人,他通过直切李承乾的要害,瞬间让李泰愤怒的心情平复下来。 不管太子如何变化,他的这条瘸腿永远都好不了。 父皇岂会让瘸子登基? 不管是皇爷爷,还是父皇,他们都是英武的帝皇。 要是让李承乾登基,史官会怎么记载他们李氏皇族? 岂不是让后世人嘲笑? 想到这里,李泰的心情好了不少,胖嘟嘟的脸上也扯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韦挺,你分析的不错。” “方才是本王着急了。” 李泰的心情就像那起伏的波涛一样,一会低一会高。 刚才还暴跳如雷,心如死灰,现在又充满希望。 韦挺的脸上露出一抹坏笑,他接着低声说道。 “殿下,臣在来武德殿之前,向吏部司郎中郝处俊打听到一个消息。” “太子接受了左春坊录事陆韬的建议,把刘仁轨任命为商税丞!” 什么! 李承乾又上钩了? 听到这个好消息,李泰的眼睛瞪的老大。 他没想到李承乾不仅招募刘仁轨,还把他安排在商税丞这个关键位置上。 “太好了!” 李泰欣喜地挥了挥拳头。 他满脸笑容说道:“这个刘仁轨乃是目中无人的狂士,他担任商税丞定会得罪一大批人!” “刘仁轨要是把舅舅给得罪了,那本王就有一个强力的盟友!” 他此前暗中拉拢过舅舅长孙无忌,可最后并没有成功。 从那次试探以后,李泰也知道舅舅是一个野心
相关推荐: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快穿]那些女配们
致重峦(高干)
大胆色小子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捉鬼大师
屌丝的四次艳遇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醉情计(第二、三卷)
烈驹[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