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道当真是树倒猢狲散,忍不住感叹道:“看来城主大人在位的时候,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啊。” 支度使万万没料到小皇帝就这么把大实话说出来了,尴尬道:“那个,陛下……这儿还有不少借条,乃是城主在府里的时候,百姓找他借的。” “看来是这样。”岑青更惊讶了:“欠着老百姓的钱,还要放高利贷出去,啧啧,这生意做的,比资本家还黑心。” 支度使这人圆滑,岑青也不说什么,接过库单,里头全是朱砂写的赤字,还有一摞白条。 支度使说:“借款倒比白条多,想必是抵得过来的。” 周霖佑想了想,说:“我个人带来的钱粮,按俸禄算,也有两千石吧。” “路上没花多少。”支度使答道,“您是正二品,共两千二百八十百石,折算为银是一千一百两。” “从里面支一千两出来。”周霖佑说:“先把前任城主欠的白条偿清。至于借据……” 周霖佑看岑青,岑青不知其意:“你看我做什么?” 周霖佑只得说:“你们都退下。” 亲兵刚来,就要左右退散,岑青先前说好的开诚布公,只得先关门谈几句。 过了一会儿,两人谈妥,众人又都进来。 周霖佑说:“拿着这些借据,到正街市口处,召集百姓,当众给烧了。” 亲兵们十分惊讶,支度使倒是猜到了,便笑着点头。 裨将说:“那周将军吃什么。” “将军说了算。”岑青说,“不必替他发愁,记得说是将军的主意。” 支度使马上道:“全城的百姓定会谢过将军!” 第一百七十六章 军事 政事算是处理的差不多了。 周霖佑说:“将百长挨个唤来,一次来十个,依次点名进来述职。” 河间城最重要的是军事,平常别的县郡,都是政事为主,军事为辅。 如今河间成了交战的国界,周霖佑的职责显得愈发重要,岑青反倒变成了为这一整支军队提供补给的后勤。 人都来了,站了满厅堂,岑青说:“都坐,可有不少要说的。” 余人才纷纷坐下,两名原本跟随周将军的裨将一姓白、一姓褚,各领千人,进来的也正是白裨将的十名手下。 “有什么难处,想怎么过日子,带兵带得如何。”周霖佑道,“都说说。”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周霖佑拿着兵册,点了个人,说:“从你开始,我脾气不好,莫要让我等久了。” 这还带吓唬人的。 岑青嘴角的笑意压不下去,佯装喝了口茶。 第一名百长想了想,便道:“将军,没钱,弟兄们吃不上饭,饿着肚子,打不了仗。” “已经解决了。”周霖佑说,“回去就能领到军饷,还有什么?” 那百长恨恨道:“武器不行,和西憬的混蛋打起来就出问题。” 是了,若不是武器出了问题,怎么也不可能大败。 战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后方却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任谁都会心寒。 周霖佑宽慰道:“放心吧,这次的武器都是我亲自检查过的,没什么问题,还有别的吗?” “山贼太嚣张。”其中又一名百长说道。 周霖佑拿着本子,一边听百长们述职,一边记录。 先是问了一轮,便打发这十人回去,再传人进来,又问一轮,直到用午饭时,才揉揉太阳穴起身。 正好周霁月带的管事过来问中午吃什么,周霖佑便吩咐一切从简,穷得叮当响的,不要铺张浪费了。 “得上哪儿弄点钱去,不能光等着嫂嫂。”岑青愁眉苦脸的。 自从来到这儿当了皇帝,虽没什么权,但从未愁过钱。 吃穿用度样样精致,就连吃什么菜,喝什么茶,用什么器皿,也有些讲究。 “我想想办法去。”周霖有说。 吃饭时二人俱沉默不语,岑青说:“得写封信,派个人,送去东凌国给二皇子,哦不,现在是太子了,让他帮咱们借点粮食回来。” “上次东凌驰援已是不易,估计也借不了多少,”周霖佑想了想,说:“附近不是山贼多么?钱想必是不少的,过得几日带着兵,抢山贼的就是了。” 这想法是好的。 河间城多年来民不聊生,落草为寇,总是有的。 这些人必须尽快铲除,可是抢劫山贼能抢到多少东西? 河间穷成这样了,山贼的日子怕是也不好过。 “河间城以前靠什么过活的?重建落雁不知需要多久,必须将河间当做军防重城建设。” 来之前岑青读过这边的风物志,在他的印象里,河间城就没什么值得称道的特产,既无法拿去与各地做交易,也不能与中原等地换取物资。 “炭。”周霖佑吃着饭,答道,“烧炭往南方卖,山里的树被陆陆续续,砍掉了不少,入冬也砍不了了。” “能种粮食的地方不多。”岑青是个文科生,看过风物志就大致明白西北水土流失,像上京、浔阳等地有河有平原,已是中原沃土。 奈何河间城山林地貌甚多,唯一的平原在与西憬的接壤线上,另一头的洛川好些,是与东凌接壤。 “哪怕是夏天能砍树,也千万别砍了,”岑青说,“树这东西长的慢,得找点别的东西过生计。” 外头还下着雨,这雨几乎就没停过,淅淅沥沥,下得人心烦意乱,全身黏糊糊的。 岑青先是修书一封,让人送信去,
相关推荐:
重生后宿敌助我洗白
守着阳光守着你
大明英雄传
关于替代
斗气通玄
大唐里正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不是不爱你
破阵
穿越时空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