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白了,真到了那种情况下,为什么一定要杀张世昭,而不招降? 这不是要挟皇后以令地方吗? 皇后有价值,宰相没价值?这位张相公是缺才能还是缺威望,还是缺门生故吏?而且皇后可以当地方官的台阶,不可以当宰相的台阶? 无外乎是张世昭真投降了,其余人不好说,这个首席反正不可能姓魏了? 唯独真要是张相公做了首席,以他的家世、名望,恐怕真就是实实在在的首席,李枢和张行也不乐见就是了。 “既如此,先把梁郡沿途的情报铺陈起来。”一番情绪消化后,魏玄定拿指节敲着案板来言。“真要是兵马上万,名将看押,外加十几个凝丹高手随行,咱们自然佯做不知……可若是几千金吾卫,一两个凝丹……那为什么不做?” 话至此处,魏玄定扭头去看张行:“我的意思是,将雄天王请回来。” “可以。”张行完全坦然。 “金吾卫……” “金吾卫都是窝囊废……”张行嗤笑一声。“最起码当日逃避三征留下来的金吾卫,全都是窝囊废……而且我觉得,依照东都现在的尴尬状况,只怕曹皇叔多半会让荥阳、梁郡的屯军随行,各地郡卒沿途护卫……关键是随行高手有多少?会不会有宗师随行?” “若有宗师,自然也是老老实实目送……” “……” “……” 就这样,众人很是议论了一番,又做了许多布置,当晚便干脆留宿在了济阴郡府周边,都没有直接回去。 接着,等到大约二更时分,外面忽然又开始下起雪来。 也就是雪花开始飘洒后不久,徐世英忽然私下前来拜访。 “不是你想的那样。”张行似乎早就料到对方要来,也是干脆利索。“你不要真以为我跟齐王有什么说法,之前河上那番言语,不过是想借机扰乱对方人心罢了……况且,齐王虽是仅剩的一个成年皇子,却是庶出,与皇后无关。” 徐大郎当即颔首,复又理所当然来问:“所以,此事果然有可为?” “然也。”张行点头。 “可为在何处?” “于黜龙帮而言,自然在举事既成,一鸣惊人;于我而言,却也有一点私心……”张行有一说一。“龙游浅水遭虾戏,我私心对张世昭有些看法,想看看自己能不能真的踩到这条龙的龙头上。” 徐大郎怔了一怔,点点头,却是安稳拱手而去。 而徐大郎既走,张行解衣上榻,听了半夜外面雪落扑簌之声,倒是并不意外的失眠了,有些心浮气躁的他甚至想爬起来,将许久没有动用的罗盘取出来计较一番。 只是,前途迷茫,即便是他一时也不知道到底要计较什么,便也只能作罢。 翌日,天色大明,积雪颇厚,雪花仍在,诸头领各自归去,便是魏道士也往成武而去,一时只剩下小周留下,贾越,还有几个军官陪张行在郡府后堂烤火说话……待到到了中午时分,因为飘雪、积雪诸事难为,便是之前离开去做调查的阎庆也从临县回来了,几人一并烤火闲聊。 而大约也就是此后不久,眼看着雪花依旧,张行忽然停下动作,若有所思,然后失笑:“这个时候,原本的所谓大事基本上做不了,一般来说,不是去清理刑狱卷宗,就是该去慰问孤寡,但我竟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阎庆立即来笑:“恕我直言,其他人一定在睡大觉……因为即便是知道些典故的人,如今造了反,也对这些事情不在意了。” “不怪他们,一想着刑案清理干净,却不耽误马上一战死伤无数,慰问了孤寡,也不耽误明年孤寡更多,人心总会懈怠。”小周认真来言。 “本来就是如此。”贾越也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我其实也有类似心态。”张行倒也不做遮掩。“只是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既然想到了,便去做了就是……你们去唤本地的尚副舵主,也就是尚怀志他弟弟出来,查验府库,对照之前授田的档案,看看能救济到什么份上,能做一点是一点,我去清理往日刑狱旧案。” 周阎二人立即起身拱手。 贾越目瞪口呆,想了一想,不情不愿站起来认真提醒:“士卒也该加些待遇,否则会有怨气。” “很好,此事你去做。”张行倒也坦然。 说着,直接撇开三人,往前院而来,寻储存刑案卷宗的法曹房去了,同时,还让人将本郡驻地黑绶署衙内以及县衙内的卷宗送来。 平心而论,这些郡县中的刑狱在张行这位某种程度上而言算是老刑名的人面前并没有什么太多说法,再加上之前烧债、授田的过程中事实相当于赦免了很多民事纠纷,所以,不过一个下午,他就将济阴郡郡治济阴县的卷宗大略过了一遍,却只寻出来四五件有疑虑的案件。 然后,这位大龙头复又将之前担任本地郡县法曹以及黑绶衙署 只能说,果不出其然,大部分人都已经不在了。 “所以,这四五个案子的当事人全都是因为三征中的徭役动乱而没了结果,是不是?”张行算了一算,也是唏嘘。“后来的举义,反倒没有太多人为此家破人亡?” “大龙头说笑了,这如何能比?”本郡法曹赶紧来笑。“举义本就是人心所向,是咱们自家人撵了朝廷的人自己做主过日子,只看两郡做事的都还是往日熟人便能知晓……而坏了天下的,本就是大魏朝廷。” 张行点点头,便让几人回去,然后重新翻腾起那些卷宗……这一次就属于单纯无聊看故事了。 而看了好一阵子,等到天色渐暗,终于放下这些卷宗来,然后走出门去,但刚一出门,他便愣在原地。 无他,一片白芒的雪地上,除了中间几行足迹杂乱外,法曹房外的窗下居然有一双极深的、独立的足迹,仿佛凭空出现一般。 再往上看,果然看到足迹上方的屋檐上,有些积雪松滑的痕迹。 很显然,刚刚有人在这里驻足了许久……此人修为明显比自己高了一个台阶,但修为应该没到宗师,否则何故留下足迹,还要点着屋檐离去? 此人是谁? 总不能是什么刺客吧?还是本地隐逸的大能? 张行想了半日,也得不到结果,反正他例行心大,倒也没纠结太久,直接就去后厨寻饭了。 又过了七八日,雨雪再度过去,时间来到腊月上旬的末尾,消息果然传来,说是荥阳与梁郡的屯兵调度紧密,似乎是要有什么行动。 而也大约就是这几日,位于齐郡的郡丞张须果接连提前收到了两个重磅的年节礼物。 其一,圣人自江都传旨,盛赞张须果自行开仓放粮、扩充郡卒的做法,并在对之前一战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任命张须果为齐郡通守……这是圣人在官职上的新发明,他总是有新发明……地位略低于太守,但有一定专权军事的说法。 张须果就是天底下第一个正式的通守。 其二,一名戴着面具的年轻成丹高手自东都而来,带来了曹皇叔的认可与嘉奖,同时将在张须果麾下担任军职,以补齐张须果军中短板。 张须果对此二者感激涕零,不只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得到认可,自己升了官。更重要的是,他敏锐的意识到,无论是江都的圣人和东都的皇叔,都没有放弃天下,而且局势再难,也都主动望向了几乎已经要全境尽墨的东境,并对自己的奋起做出了正面的反馈。 这个时候,身为大魏臣子,正该努力报效国家才对。 于是乎,腊月中旬,张须果下令宰杀牲畜三千头,犒赏士卒、官吏,随即动员早已经休整完毕的齐郡郡卒一万两千人整,翻越山区,向南边的鲁郡而去,乃是不惜冒着越境的风险,也要将知世郎追杀到底。 而与此同时,一支庞大的队伍也出现在了荥阳境内,冒着冬日严寒雨雪,顺着封冻的涣水,往东南面而来。 最中间的,赫然是皇后的仪仗。 正所谓: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ps:祝高三的老爷们高考顺利。 第三十二章 雪中行(1) 这一年的十一月和腊月,济水流域如约进入了一年最冷的时节,并且断断续续下了三四场雪。 根据信息反馈,下游还好,可能是因为濒临东海,或者是有东夷地形的遮掩,所以雪虽然下,不耽误间隙中化的快,以至于没有形成过分的积雪。倒是济水上游这里,一直到梁郡、荥阳一带,连日寒风,雪下得也大,以至于出现了明显的雪层叠加。 这当然是天大的好事,因为有利于农时。 而这个时代,整个社会的根基依然是农业生产活动。 同时,在这个动荡不断加速的年代里,这种积雪与严寒似乎也为时代按下了一个暂停键,让所有人都能暂时像冰下游鱼一样探出头来喘口气,思考自己的前途与时代方向。 当然,这种思考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无意识的。而且有些人,似乎永远无法看清自己的命运。 腊月初五,一支包含了大量?仁獭⒐?人,少部分金吾卫,三支靖安台巡组的庞大的队伍越了汜水,过了崤关,来到荥阳境内。 甫一来到此地,坐镇荥阳的相公张世昭与荥阳本地太守率领本地官吏外加本郡屯军六千,以及数千民夫前来迎驾。 于是,一支更加庞大,足足有两三万人的行列即刻形成。 三日后,这支庞大的队伍抵达郡治管城,并在此处将队伍开到了完全封冻的运河及两侧大道上。六日后队伍抵达莆田,十日后,队伍抵达梁郡边界,梁郡太守曹汪率六千屯军和数千民夫前来迎接,荥阳本地官员就势留住,并默契的目送相公张世昭顺势加入了南行队伍。 等到腊月十六这一晚,队伍来到了梁郡境内第一个重镇陈留。 且说,梁郡太守曹汪是偏远宗室,而且梁郡是大郡、富郡,皇后与诸后妃公主驾临,曹汪自然要尽心尽力,于是当晚便在陈留城内一处据说是本地豪门产业的偌大内堂设宴,又让本地仕女、民间才女入内陪侍,一众本地官吏则于外堂设宴。 不过,曹汪既是偏远宗室,又在梁郡这种算是近畿的地方担任郡守,而且如今更兼乱世,所谓政治资本足,政治态度也不言自明,对待张世昭和高督公等一群北衙公公,不免带了一点超出寻常姿态的傲慢,甚至有些刻意的羞辱与拿捏了。 靖安台出来的三位朱绶与
相关推荐:
末世超级物品商店
深渊旧梦(肉文,虐文,SM)
独身养父(H)
第三按摩室(sc1v1)
娇妻守贞的代孕往事
勾引男人股间之物(H)
离婚后还是选择同居(高H)
与时缠绵
战火与蔷薇 [二战]
渣了那群受(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