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魄的皇家余孽,就有翻身上位的宫使下属,屯军首领和管着库房的吏员头目们,全靠着整日在太原喝酒下棋的张世静张宫使掌权才能主事,而张宫使能掌权也全靠英国公的遮护……对此,大家心知肚明。 他们也实在是躲不过去。 就这样,两人瞅了半日,眼看着白大小姐不耐烦了,终于还是那名现管着仓房的吏员头目小心翼翼的开了口: “白……白常检以为,我们该不该认识你呢?” 白有思被气笑了,干脆摆手:“你们既晓得我是谁就好,这粮食我要取一半,马上还要取一半军械甲胄,谁要是追究下来,你们尽管报我的名号,说被我劫了也好,抢了也罢,都随你们便。” 一伙子赶紧点头,心中却无语……只要你爹还在太原,谁来问劫不劫的?知道你此行不避讳就行,也省自家再去做敷衍。 至于说,东都真要是追究下来问到你爹头上,那就是天崩地裂的大事,估计也没人在乎汾阳宫被什么没名号的倚天剑劫了的事情。 另一边,白有思见到行宫官吏配合,便懒得理会,直接挥手打发掉,便又去看身侧另一伙人,并点了为首之人: “洪点检,我既与你了军械甲胄,便是要一事不烦二主,你能过楼烦关去马邑把粮食妥当发下去吗?” 另一伙子衣着稍劣之人的首领,也就是破浪刀洪长涯了,稍微犹豫了一下,方才将长刀靠在肩上,然后拱着手微微摇了摇头: “不是我不想为白常检尽心尽力,但楼烦关那里确实麻烦,今日借着白常检的名号暂时走通,怕是日后也难往通畅。” “所以你不准备担起此事?”白有思微微皱眉,继而看向对方身后。“那你手下可有愿意担着的豪杰?有就站出来,你也就不要拦着了。” 此言一出,颇有几人意动。 “不是这个意思。”洪长涯来不及看身后,赶紧解释。“我的意思是,放粮可以,但不要走楼烦关,稍微绕点路走忻口,去雁门,在西陉一带放粮。”. “雁门也乱了?”对地理细节有些模糊的白有思一时有些不解。“西陉又在何处?” “回禀白常检,雁门说乱没乱,说不乱也乱……这是因为马邑到楼烦这里是被楼烦关锁着,流民过不来,而马邑到雁门虽然有大山阻隔,可边界太长,交通处太多,想彻底拦是拦不住的,只能先借着两郡交界的山区拦下大股流民,然后再于忻口这个要害锁住个别流民南下太原,这是个层层拦截的意思。”洪长涯稍作讲解。“至于西陉,正是两郡交界处的一个山口,彼处有个马邑本土的豪杰我比较熟悉,正好占用过来,当个口子。” “若是这样,为什么不直接过西陉去马邑?”白有思继续追问。“或者就走楼烦关去放粮,大不了你们从西陉转走?” “我也不瞒着白女侠,马邑那里确实已经大乱了,单独一次放粮,只是扬汤止沸……”洪长涯认真来对。“不如在西陉那里占个地方,然后我将兄弟们调度起来,在那里借着放粮的名号,跟马邑南边的几家大豪做个交易,来个细水长流,收纳北面的流民……他们若愿意往南走是他们的事情,若不愿意,只转运到五台山,甚至黑山外侧做个安置也是可行的。” 晋地往河北那边,连绵数百里的大山,理论上应该算是一体。 但实际上,因为南段的红山过于突出了,所以反而使得这段山脉在本地人眼里变得有层次感……北面的燕山的不提,中段的五台山、恒山一带,也被统一称为黑山,而红山再南一点伸入魏郡、汲郡那段,被称之为紫山。 本身都是因为红山特意指的颜色而得名。 故此,白有思稍微一想,便意识到对方的打算了,以至于当场来笑:“天下大乱,龙蛇纷起,听说你洪点检去年收拢了许多军匪,在黑山与晋北都颇有名望,莫不是存了其他心思?” 洪长涯沉默了一下,继续拱手:“于我来说,本就是晋地人,起身遮护乡梓而已,问心无愧;于白常检来讲,包括之前帮了大忙的张三爷,甚至还有太原城里英国公来讲,何妨观我言、察我行,日后再做定断?我的修为、格局都在这里,翻不了天。” 白有思笑了笑,当即颔首:“我听过你的事情,能有今日担当和盘算到底难得,我也信你一回。” 洪长涯拱手以对,重新扶住了肩膀上的长刀,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我还有一事想问。”白有思看了眼已经开始运粮的队伍,继续来问。“你既在晋地这般有根底,可知道马邑太守是怎么回事?别人倒也罢了,他自家在火堆上,如何还不放粮?哪怕只是杯水车薪,也该做出样子才对……王仁恭我记得也是老将出身,应该晓得局势利害。” 洪长涯犹豫了一下。 “尽管说来。”白有思略显烦躁。 “其实缘由很简单。”洪长涯一句话揭开了谜底。“马邑人都说,王太守恐怕是忠于陛下的,最起码应该是跟幽州那边联络上了,他不放粮,一边是怕违背法度,另一边有点像是在提防太原,为军事做准备……” 白有思愣了一下,旋即醒悟――对方说的恐怕是真的,王仁恭是准备以存粮充军粮,而她父亲恐怕也确实在提防王仁恭,甚至想借局势逼迫王仁恭自坏,而不是单纯的放任晋北动乱不管。 两个关陇宿将,虽然地位大小差了一层,但都只是把马邑的百姓当筹码。 片刻之后,白有思干笑了一声,像是在嘲讽谁,又像是自嘲,却是凛然来看对方:“晋地军务都点检,破浪刀洪长涯是不是?” “是。”洪长涯微微一怔,却又赶紧拄刀摇头。“但真不是晋地,晋地十五郡,而张三爷给写的是河东五郡……” “三郎能给你写什么官职,我未尝不可。”白有思冷冷以对。“你既然决心要救晋地百姓,何妨局限于区区河东五郡?又为什么总是想着往山里钻?” 洪长涯心中微动,继而想到了某种可能……但却在心中点到为止,根本不敢深入,只能拱手俯身,被动聆听。 “你收罗了多少人?”白有思继续来问。 “不多……三四千。”洪长涯脑袋放空,脱口而对。“其实之前收拢的人不下数万人,都是晋地的义军,后来大部分都被英国公给唤走了,安置在太原周边诸郡,剩下的人又回家了不少,最后的这三四千,也多是因为跟北面有牵扯,或者干脆是晋北人居多,所以才继续跟着我……做的,其实就是趁着晋北大乱做点卖命的买卖。” “具体都什么买卖?” “一个是按照张三爷的指导,在有乱子却求平安的地方当保护队和治安团……剿灭盗匪,安抚地方,然后地方小豪强、小财主给些供奉。”洪长涯有一说一。“另一个,是既然保境安民剿匪了,不免要扯上货运的买卖,尤其是马邑和定襄大乱,可苦海边上部落的牛羊马还是硬通货,其余北地的皮货、铁器、铜器,也还是要从苦海上运过来的……唯独马邑的形势越来越不好,后者如今日见的少了,前者也只有一个雁门的生意。” “所以,你在马邑和雁门有的是关系,最起码有苦海边上那些部落的关系,有郡内的一些官面关系,还有一些路口上豪强的关系?”白有思再三追问,仿佛回到了自己当巡检的时候。 “这是必然的,不然根本养不活好几千兄弟。”洪长涯抬起头来,然后咬了咬牙,稍作解释。“但这些关系,本质上是我狐假虎威,借了太原这边的威风,因为太原的英国公来了后,似乎默认了张三爷跟齐王那次留下的一点说法,反倒是靖安台没有再做理会……” “本质上,还是你做了事情,拢了人,所以三郎才看得上你,我父亲也才会认下。”白有思莞尔一笑。“天下事都是如此……事在人为,加上一点胆量和引导,而待事成人聚后,假的也成真的,虚的也成实的了……是不是。” “是……是吧?” “如今天下大乱,我就不说什么大丈夫岂可郁郁久居人下这种话了,只说晋北先天下而乱,而王仁恭为了一个逃到江都的圣人拒不放粮安民,已经成了马邑乃至于晋北的毒瘤……我准备持倚天剑除掉他,你现在有兵有粮,愿意顺手接手郡务,尽量安抚一郡百姓吗?”白有思饶有兴致的看着对方。 洪长涯终于听到自己早就隐隐猜到,却不敢真正猜到的一段话了,然后居然毫不犹豫,立即将长刀放在地上,躬身大礼相拜,丝毫不顾身后几名下属或惊或喜或骇: “洪某替晋北百姓拜谢白常检!如能事成,以屡受尊家恩惠为故,也愿意鞍前马后,为白氏效力。” “你居然不做犹豫的吗?”白有思终于一怔。“还是说早有想法。” “有些话,在下已经说过了。”洪长涯抬头认真以对。“没必要说第二遍,请白常检看着便是。” “那好。”白有思反应过来,也同样痛快。“我也不做纠缠,且观你言行……只是要提醒你,之前三郎所为是他所为,今日我所为是我所为,我父英国公所为则是英国公所为,你心里要有个表格来填……还有,不要喊我常检了,我如今只是个执剑行天下的侠客,喊我白女侠便可。” 洪长涯也终于怔了一下,然后立即低头,就好像点了下头一般,实际上却一声不吭。 白有思见状也点一点头,稍作思索,复又来问:“你有什么方案?我行动方便,可以配合你。” “若是我直接带大队去云内城,必然会使王仁恭警醒,到时候摆开场面,闹得不可开交就不好了,所以我先带几个人,走大路去云内城恳求放粮,并在城内等候。” 洪长涯立即恳切来言。 “然后让西陉那边的本地大豪尉迟七郎他们带着一部分人自南向北,只做去云内城交涉赋税;再让苦海边上的那几个巫族部落带着一些人押运一些牛马自北向南,装作来云内贩卖……届时三路人一起朝王太守免税、放粮、宽债。 “此外,我认识一个雁门北面姓高的盗贼,让他去堵塞跟幽州方向的出入口,防止事情一个不好会引来幽州方向警惕,使幽州骑兵抢在我的大队前赶到…… “至于白女侠,只等大家一起求王太守放粮时在云内城出现便是,不知道女侠怎么看?” “都挺好的。”
相关推荐:
师傅不要啊
柳色如旧(NP、重生、剧情古言)
我都想要(np)
重生成为废材小师妹该怎么办(np)
我是你的娇娇啊(高H)
妄爱(伪叔侄h)
他只是想睡我(H)
幸瘾(校园np 1v3)
爱人
网恋对象是我老板(1V1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