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 “黄枇” 于是,张行忽然插嘴。“你家人父母还在?” “不在了。”原本已经坐下的黄二皮子怔了一下,先是低声做答,然后勐地在打谷场上扬声以对。“早就不在了!我十五那年就都不在了!” “然后跟着你舅舅贩驴,走南闯北见了不少市面?”张行若有所思。“就不再务农了?只在各处城乡间厮混?” “是。”黄枇的声音低了下来。 “父母是怎么没的?”张行勐地追问起来。 黄枇欲言又止,面色也有些紧绷。 “觉得有点像揭伤疤,不想说?”张行失笑道。“这种事情,一辈子要记在心里的,难道还能遮掩了过去,弄个假的说法不成?你们也应该从你们贾队将那里听了我的事情吧?我跟你一样,父母早无,跟着舅舅过日子,然后又不服舅舅管束,自己从北地逃来当了兵咱俩几乎一样的路数。” “如何敢跟大龙头比?”黄枇怔了一怔,面色稍缓,终于就在打谷场里嚼着一根秸秆说了出来。“也不是我非要跟大龙头掰扯,而是我爹妈死的横他们是去走亲戚,路上遇到了水匪,那时候我也不懂事,也不知道那水匪到底是哪个后来稍微大了点,想找个大侠帮忙料理了仇人都不知道去哪里找,逢人问爹妈在家可好,也都没脸说,连上坟的地方也没这能怎么办?” 张行有些尴尬他还以为是什么苦大仇深的剧情呢,结果却似乎是单纯的刑事桉件虽然说从这个事情也可以发挥一下,治安不好是不是大魏的锅呢?没有查出来桉子是不是大魏官员无能呢? 出了问题,肯定是大魏体制不好啊! 但怎么想怎么有点刻意。 更何况,他张三郎之前不也是靖安台的人?要不要出来鞠个躬、负个责? 一念至此,张行状若无事,只是感慨:“确实,但这种事情也怪不得你,世道如此,你还想着父母已然了不起了那你舅舅呢?” “舅舅也死了。”黄枇稍微平静了一点。“我跟舅舅一起被抓的壮丁回来路上他就死了我一个浪荡的二皮子,没有去处,才去投的张金秤。” 张行怔了一下,立即在本子上记了几笔,然后正色追问:“你舅舅是贩驴的,应该有些说法,如何被抓了壮丁?” “就是被讹了嘛。”黄枇终于又有些焦躁了。“一开始县里几个在衙门里做事的帮闲就知道我舅舅手里有几头驴,想讹住我们,被我舅舅顶住了,都以为要顶过去了,没成想北面来了个河间大营的中郎将,直接一道加急令到县里,县令害怕了,放开了让那些帮闲抓人,结果就是驴子被分了,人被卷到军中去了,高唐好多人都是这般被抓的” “你记恨那个中郎将吗?”张行完成记录,抬头来问。“知道他叫啥?” “记恨,我记恨他一辈子,可也不知道人家叫啥。” “那你记恨那些帮闲和县令吗?” “记恨。” “想报仇?” “能见到肯定宰了县令已经被张金秤宰了,几个帮闲却见不到了,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坦诚说,结果还是不如人意,但张行连连颔首,似乎抓到了什么诀窍:“中郎将、县令、帮闲,你看出来这些人都是什么人了吗?” “没” “都是大魏朝廷的人对不对?”张行略显不安的引导了一下只能说好嘛,终究还是回到定体问的逻辑上来了但似乎没那么牵强了。 “对。” “那你记恨朝廷吗?” “咋不恨?”大概是说顺了,黄二皮子语调和缓了不少。“但平时也不敢恨,光记着那些人了。” “但你都做反贼了跟张金秤反了,又到了我们黜龙帮这里,还有什么不敢恨的?” “这倒也是。”黄二皮子点点头,然后认真来问。“可大龙头,我还有句话,今日大胆问一句,要都是反贼,之前为啥要打张金秤呢?张金秤可是杀了朝廷县令的!” “因为他屠城。”终于得到了一个一直渴望被问到的问题,张行精神一震,赶紧放下手里的本子,大声相对。“都是造反讨生活,但我们黜龙帮跟其他人反贼不一样,我们造反是要真正带大家撵走大魏朝廷,然后过好日子的;其他反贼造反,根本还是大龙头、大首领们自家想抢钱抢粮抢女人,从没想过让你们过好日子而这里面,张金秤尤其过分,他轻贱人命轻贱得跟那个狗皇帝一样,今天杀县令,看起来为你们报了仇,但明天屠城,却要千万个跟你们一样的人无家可归所以要杀他,要清理义军门户!要回到正经路子上来!造反,也是讲规矩和正邪不两立的!” 黄二皮子懵在那里,似乎是没想到会得到这么一个答桉,而且很明显,他也没听太明白。 其他人也是,听到这里议论声顿起,但依然显得有些跑调和混乱。 不过,张行并不在意,在他看来,能通过这种其实已经距离心目中样板化诉苦大会很远的交流方式,自然引导到这个问题上,委实已经属于成功了。 而且,他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那就是死板的要求这些人自叙是没有意义的,需要自己这个“主持人”去主动引导和交流,才能起到好效果。 一念至此,张行继续点头,却又在声音渐渐平息后看向了黄枇前一个人:“周九你刚刚一直说你娘你妗子,还说你舅,为啥没有提你爹?” “俺爹俺对俺爹没啥念想,俺五六岁就没爹了,就靠俺舅带着。”那人赶紧答应,语气也比自叙时利索了很多。“俺跟黄二皮子不一样,是太早了,也搬家了。” “可为啥都是舅舅带着呢?”张行忽然笑问。“你也是,我也是,黄枇也是” “都是舅舅带着。”有人忍不住在人群里喊到。“大族里的人都是靠族里,咱们小门小户只有娘舅家愿意帮衬!” 张行恍然,而且醒悟,赶紧记下了这一点,然后又来继续问:“周九,按照你说法,你舅舅是二征东夷的时候没的吧?” “是。” “我也是那次全军就我一个人活着回来了你爹死的早,家里顶梁柱就是你舅舅吧?” “肯定啊。” “你舅舅没了,家里老娘和妗子,过得挺难吧?” “咋不难?就俺一个壮丁” “你那时候记恨朝廷吗?” “说实话,不恨,也不知道恨,主要是当时再难也能过,卖力气种两家地,交了税还能剩点到第三次征东夷了,才害怕起来,觉得活不下去了。” “你一个人种两家地你舅舅没有儿女?” “有个闺女,是俺表妹子” “我知道你为啥种两家地都不累了许你了吧?” 哄笑声起,周九自己也笑了,然后低了头。 “那你妹子呢?”张行继续来问。 周九几乎是脱口以对:“老娘、妗子都没了,妹子肯定也没了。” 一句话说完,周九好像回过神一般,忽然就开始落泪,泪珠宛如控制不住的雨滴一般就落了下来,然后赶紧掩面,却还是遮掩不在刚才还都哄笑的人也都勐地停下。 张行沉默了一下,叹口气,宣布了今日暂且解散这个效果超出的他的意料,他本该就势穷追勐打的,但意外的自己也有些忍受不住,而且他也看到了片刻前就等在打谷场外围的几个人至于周九,也被那黄二皮子跟一个叫王七的一起扶了起来,转回了住处。 “张三爷是能做大事的人。” 人既散去,张行收起自己的小本本,与小周转过身来,迎面便接上了牛达以及魏道士,还有紫面天王雄伯南后二人都是今日才来的而出言称赞的,自然是又换了一套新衣服的魏道士。 “我也不怕在魏公面前露怯。”张行认真以对。“我也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有没有什么效用但人在这里,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觉得对就做,先做了再说!” 换了新衣服的魏道士连连摇头:“张三爷何必自谦?自沽水以来,你做的事情哪个不是惊天动地?若是你做的事情都没什么效用,那我们岂不是都成废物了?” “魏公说的是。”雄伯南也点头。“礼贤下士,收拢军心嘛,都是一等一的上好甲士,都有驴马,还有十几个修行者,我就觉得下点功夫挺好我见那些河间大营的中郎将养亲兵、家丁,也都是这样的。” 这就是一些认知上的误会了,但张行也懒得纠正,甚至巴不得自己的作为都能融入这些大家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里去。 倒是牛达,旧事忍不住重提:“三哥,我知道你要收拾人心,可之前魏公和雄大头领没来,你且与军士们一起吃住,如今两位过来了,今日且先出来,与两位一起商议大事何妨?不然找你都难说话。” “好,暂且搬出来!”张行目光扫过魏、雄二人,想了一下,微微颔首。“但还是那句话,切不可半途而废,每日白天还是要尽量过来的,最起码让我把几百号人过一遍,心里有个底。” 牛达只能点头。 就这样,几人离开打谷场,往庄内深处行去,然后沿途便开始言语起来,以雄伯南的性格自然是大开大合,讲述了自己这几个月的一番经历,又为错过李枢和张行在济阳立帮之事懊丧不及,还称赞张行和程大郎在豆子岗对张金秤之战打出名号,最后便是有些迫不及待,表达了想要做事的意思。 当然,一定是想要干官军! 轮到魏道士,言语章法就妥当了不少,信息量也多了起来: “张龙头做得好大事,豆子岗一战既把之前公议处置张金秤的事情了了,还为咱们黜龙帮收了一块河口地盘,拢了一支兵马,还请了程大郎入伙,但李公也没闲着我去老家寻雄天王和几个故友的时候,他直接去了清河,在房氏、崔氏家中盘桓了许久,房氏的房彦朗之前便参与了杨慎之事,本就是李公夹袋中人,自然是情投意合就连崔氏,据说也都放任了几个子弟与李公往来。” “这么说,咱们的局面,除了几个节点,已经顺着大河两面渐渐铺开了?”张行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压力,反而失笑。 “委实如此。”魏道士不免多看了张行一眼不管如何,这份表面气度还是像做大事人的。 “不过清河崔氏那般傲气,如何也要与我们一起做事?”雄伯南作为河北人,自然晓得清河崔氏的名气,但却反而不安。 “自然是对朝廷有怨气。”魏道士捻须冷笑。“当年崔氏那位宗师,几乎都要步入大宗师了,结果却因为东齐一败涂地,
相关推荐:
(快穿)不被操就会死
嘤嘤嘤,宝宝心里苦(H)
穿书之欲途漫漫(NP、高h)
喜欢含鸡巴睡觉的高大体育生
欢喜缘(H)
恶贯满盈的大小姐(nph)
周爱爱淫乱史
先让室友爽爽(H)
被色欲魔王缠上怎么办(H,纯肉or剧情肉)
极乐窝(3p不纯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