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斗破之我的马甲都成帝了 > 第210章

第210章

问,他没有学牛督公用真气来让人听到自己言语,更像是寻常叔侄、君臣对话。“陛下欲三征东夷,而且是亲征?” “是。”圣人俨然也在平静做答。 “是谁首倡的?”曹皇叔认真追问。 “江都留守来战儿、副留守周效明;幽州总管李澄……外加南衙小张相公。”圣人脱口而对。“而且,朕今日早间也临时咨询了司马相公、白相公、大张相公、虞相公,他们都说很好,便是牛相公和苏相公,也都没有反对。” “唯独没有咨询臣?”曹皇叔目光复杂,再度追问了一句。 “朕以为,南衙多半赞同,军中宿将也多半赞同,便是皇叔一人反对,也不足动摇大局,况且,皇叔终究是大魏的顶梁柱,要留守东都看着自己的塔的……就没有再咨询。”圣人深呼吸了一口气,努力用一种平静的语气来做提醒。“怎么,莫非皇叔真要以一人来对抗天下吗?” 说完这话,这位皇帝方才想起什么似的,摊开双手,将自己的全套衮冕展示了出来。 “没有那个道理,臣也没有那个本事。”曹皇叔言语平静。“事到如今,臣只是想来与陛下打个赌……” “什么赌?”皇帝有些措手不及起来。 “若征东夷得胜,臣便辞官归关西老家,再不参与朝政,也不让陛下处处为老臣留下余地。”曹皇叔拢起手来,言语清晰,虽只是轻描淡写,却宛若平地惊雷。“但若此番征伐东夷再败,还陛下务必请任命臣来做首相,辅佐陛下重振大魏之天下。” 和其他人一样,皇帝陡然变色。 但隔了片刻,这位堂皇而立的大魏国主,居然当众点了点头: “就依着皇叔便是。” 晚间的时候,张行和秦宝一起沉默着回到了自己家中。 而此时,白有思已经等在了院中,并在看到来人后,脱口而对:“张行,为什么没人阻拦圣人东征?” 早就想寻求答案的秦宝也立即看向了他的张三哥。 “令尊拦了吗?”张行毫不客气。“若令尊不能拦,其他人也可以不拦。” 白有思呼吸粗重起来,旋即再问:“圣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想做。”直接越过对方的张行似乎是在赌气。 “你是在与我赌气?”白有思蹙眉以对。 “不是,是你心乱了。”来到堂屋门前的张行驻足回首。“我是在认真回复你……他想做,就去做了。” “我不懂。” “他是皇帝,为了即位,为了自己的位子,为了能作威作福不受人制,杀光了自己的兄弟,杀绝了自己姐姐的后人,杀了一多半的顾命老臣;而为了面子也好,为了超脱先帝也好,他动用无数人力,耗费无数性命来修了东都,修了明堂和大金柱,还用兵降了巫族,伐了两次东夷……敢问这么一个人,怎么能容忍云内那一箭?”张行转身肃立,正色以对。“现在他想伐东夷,来证明自己依然是英明神武的圣人,自然有无数被他磨过,晓得他性情的人顺着他的心意去开道……他是圣人,他是皇帝,今日的威势你也看到了,他想做,就去做了。” “但是,败了又如何呢?”白有思抱着长剑追问了下去。“他怎么敢跟中丞打那个赌?” “他怎么不敢?”张行当即反问。“征东夷虽然劳民伤财,但其实是有道理的;征东夷,虽然要死伤累累,但其实是有很大胜算的……对不对?你我皆知,此番征讨,最大的失败理由,恰恰是圣人本身,但圣人是不承认、也从心底不觉得如此的……所以从圣人角度来言,这一战恰恰是必胜无疑。” “你早猜到是不是?”白有思喟然一时。“今天在大金柱那里,你一点表情变化都没有。” “是。” “可为什么?”白有思追问不及,同时瞥了一眼大门方位。“这么大的事情,就算是猜到了,也居然这般镇定?” 张行刚要做答,忽然有人飞奔而来,直接推开了大门,然后扶着门框气喘吁吁来问: “张三郎,天要塌了,你知道吗?” “天塌了,自有个子高的来顶。”张行脱口而对,似乎是回答刚刚闯进来的李定,又似乎是在回答白有思。“关我什么事,又关你们什么事情?一个个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魏的忠臣孝子呢!” 说完,此人居然扔下所有人,直接转入堂屋喝茶去了。 院中几人,白有思和李定面面相觑,秦宝面色涨红,倒是月娘,半晌探出头来,认真询问:“张三爷现在便要吃年夜饭吗?白姐姐和李四爷也在咱们这里过年?” 说起来,今夜居然是年末除夕。 第一百六十三章 浮马行(10) 仅仅是半个时辰后,张行就不再生气了。 他其实非常理解李定和白有思这两个堪称天之骄子的反应: 他们是关陇大族的核心子弟,早在大魏并吞东齐、南陈,降服北荒、南岭之前,他们的父辈、祖辈就已经是这个政权的核心参与者与组建者了,他们本人也是这个政权的将来与希望。对他们来说,今天的事情,绝不仅仅是一件早有预料的事情终于发生,也不仅仅是见证了路边的山崩,而是相当于看到了自己曾经寄托了许多东西、视为倚靠的一种存在终于不可逆的走向了绝地。 那是他们自家的房子终于塌了。 那种情绪,与其说是不理解、不懂,倒不如说是一种怀念和不舍,以及不愿意相信。 甚至更进一步,司马长缨和白横秋这两个南衙里的半野心家,恐怕也会失落、震惊、不安,也会在背地里或者明面里黯然与感慨的。 而这进一步让张行意识到,他和这些人在对待大魏这个政权上,以及更深层的事情上,有着天壤之别的看法。 尤其是大魏只是最终选择了极大概率解体的死亡车道,距离彻底死亡除了一个三征东夷,恐怕还有三十六烟尘并起,皇叔中兴,关陇内乱,群雄争霸,等一连串的剧本。 那就更加要做好心理准备了。 这时候对上这几个人都要生气,那日后岂不是要被气死? 要尊重别人,也要坚持自己。 就这样,一遍遍在内心重复着这句话,张行大方的请这些人吃了顿年夜饭。 年夜饭吃的很不开心,每个人似乎都有心事,但每个人都不愿意再做多余的表达,从白有思到李定再到秦宝,以后随后抵达尚显懵懂的周行范,大家似乎都能意识到,一个十字路口就在眼前,每??人都要做出的自己选择。 但是,这些复杂的情绪并不能阻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大年初一开始,三征东夷的消息便彻底传开,一面是朝堂上不顾新年直接开动了国家机器,一面是民间开始大面积骚动。 张行接到传召,往杨柳林一行,他的任务倒还简单,由于圣人要亲征,所以整个伏龙卫依然与之前的出巡时无二,就是要在御驾周边护卫……当然了,还是有点麻烦的,那就是按照成例,总得留点人看守白塔,再加上张含张相公此番不确定到底随驾不随驾,所以他身边执勤的一队人也是有些说法的。 和之前“西巡”开始前不同,经历了一次“西巡”后,大家都想留下来――看守白塔最稳妥,跟着张含相公执勤是赌运气。 对此,张行倒也干脆,直接点了上次随秦宝去苦海边接自己的那几人留守白塔,张含那里,则正常排班,若是这位小张相公不随驾,那便轮到谁谁留下。 至于留守的黑绶,张行就更加没有心理负担了――钱唐上次休息,秦宝刚刚升职,而且他也需要顺路去接他老娘,所以只能是那位资历最深的冷面黑绶留守了。 轻松而直接的将麻烦的公务做好,上上下下没有任何人闹事,张行反而又增添了一点沮丧感。 问题主要还是那个唤做吕常衡的黑绶,作为伏龙卫中资历最深、修为最高的高手,此人平素谨慎、做事认真,而且也算是有一点渊源,向来是被张行高看一眼的,只是对方出身不低,又自恃修为,不免心高气傲,所以一直反应冷淡。 而张副常检原本是打着将对方慢慢化开的心思的,却不料,这调入伏龙卫大半年,倒有半年在西巡,巡视过程中在御前总得小心翼翼的,什么都不能展开,接下来又要东征,委实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攀点交情,自然有些感慨。 处置完了此事,张行便准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等待搭上历史的便车了。 只是,伏龙卫这里结构简单,而且绝大多数人也都有继续随行御驾的准备和底气,可以轻松处置,却不代表朝廷其他各处以及民间都能这么简单……人心惶惶之中,东都的官吏们开激烈内斗,争论谁该留守,谁该进发;民间也开始混乱起来。 正月初二、初三,就开始有风波扯出来了,而且上来就是个大风波……有空穴来风,说英国公图谋不轨,欲以太原为根基谋逆,仿效杨慎故事。 “太原那个位置只能是英国公的,这点小波折动摇了不了大局。”小院中,黑眼圈重新明显起来的李定刚一进屋,就搓着手下了结论,之前几个在这里过年的人似乎是把张行这里当成某种信息集散地,又或者是躲避是非之地了。“因为整个南衙里能胜任这个职务的,只有曹皇叔、司马相公和英国公三人……但是曹中丞必然要在东都坐镇,而司马相公恰恰因为这个谣言,根本没法子和英国公来争。” “听起来跟废话一般。”张行冷冷评价。 “为什么司马相公没法和英国公争?”秦宝看了低头烤火的周行范一眼,认真来问。 “因为想要让英国公丢掉这个任命,只有进谗言让圣人对英国公生疑,也就是眼下这般,可是若说生疑,反而是司马相公在太原才更招圣人疑虑。”李定脱口而对,直接坐了下来。 秦宝和周行范纷纷点头……他们并不知道圣人那个梦和司马长缨的极限自救与黑化,还以为是说司马相公父子都一直领兵,不像英国公,虽然有足够军事经验,但已经数年没碰要害军务,如今军中没有明显根基,所以更让圣人放心呢。 但这么说也不能讲有问题。 “可若是这般,为何还会有这个流言?”周行范点头之后稍作思索,继续来问。 “因为有次一等的人被逼到份上了,死马当活马医。”李定诲人不倦。“殊不知,太原那个局面,眼下只能让宰执一级的人物去,那几位柱国

相关推荐: 重生原始时代   倚天逆命之宋青书   女友唯唯的舂情舞曲   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   和死对头一起出演动作片   似是故人来   我家徒儿总想弑师   庄主的小农妻   战爷晚安   孤注一掷:特种兵缅北玩命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