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崔长嘉用了整整四十五天的时间。 初回来的时候,树上的枝头还有些许的绿意。 现在,枝头上的叶子都快掉光了,时间也来到了2004年的十一月初。 2004年的农历新年来的很晚,要到阳历2005年的二月份才过。 如今才刚进十一月,到过年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崔长嘉相信她一定可以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让工厂稳步前进! 生产折叠小桌只要调整好桌腿的角度问题,做好了模具,标好尺寸,要生产还是很快的,但是这个干到最后是要拼体力的。 所以崔修远他们一天做了五百个,到晚上的时候,崔修远坐在凳子上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 办公室中不止崔修远,崔文泉和崔长嘉也在。 下午的时候,崔长嘉说把崔文泉送回去,他坚持不走,为了表示他生活能自理,自己跑去宿舍铺床,没有办法,只能让他留下。 这下好了,一个屋里俩人,一个骨折,起夜都费半天劲,另外一个中风中了半边,走路都拖拉脚,看谁能照顾谁? 可看出来是亲父子了! 最该庆幸的是崔文泉脑子还是利索的,他自己又有决心,晚上吃饭的时候自己主动往自己脖子里围毛巾,省得左手吃饭不利索弄衣服上了。 崔长嘉早就把家里的电脑搬来了,放在了办公室里装好了网线。 当崔修远在和崔文泉讨论大折叠桌的角度问题的时候,崔长嘉正在QQ上和广告店来回拉扯品牌logo定稿的问题。 崔长嘉和崔修远商量过了,这两个折叠桌就算不做成品牌,也要有个品牌,以方便大家的区分。 经过商量之后,他们拟定了叫这两个产品的名字叫做“好柿”。 “好柿”寓意好事,他们家一定会好的。 和商家来回讨论了很多次,最终品牌图标的定稿是,一颗火红的柿子,旁边有个字母C包裹着它,C,代表的自然是崔家了。 柿子上还画了眼睛和嘴巴,很是可爱。 崔长嘉选了自粘的透明贴,等广告店做好了拿回来直接贴在小桌板的后面就可以出售了。 崔长嘉让广告店做的加急,第二天上午就出来了,她去广告店拿了过来,下午把做出来的桌板后面都贴上LOGO,然后直接往面包车上装了一百张。 她的第一站州城大学! 学校白天有课,所以学生白天出门的比较少,一般都是下午放学了才出来。 吃饭、打台球、去网吧......就算买个东西也三五成群的。 她早就打听过了,州城大学旁边有个晚市,从五六点钟一直能持续到九十点钟,当然了来买东西的基本上也都是学生。 崔长嘉四点就到了,她到的早,找了个路口偏里一点的好位置。 这位置的后面是个住家,主人是个老太太,她一看崔长嘉要在这里停车摆摊,直接拒绝。 崔长嘉拿出来五块钱给了老太太,这个摊她也就摆下了。 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在夜市上摆摊卖仓库的尾货,很了解夜市的规则,有的夜市是有管理员在的,那种的话可以花钱租一个固定的。 像州城大学这边的这个夜市,都没有人什么管,所以老太太不让崔长嘉在这里摆,无非就是想要点摊子费。 其实也就是几块钱的事,钱痛痛快快的给了,卖的也安心。 太阳落山了,温度也就降了下来,崔长嘉戴了常滢送她的围巾,将面包车的后备箱打开,拿出来五六张桌子摆在了周围,然后拿着广告牌挂在了车上。 广告牌不是崔长嘉随便写的,而是让广告店正儿八经设计的,上面可带着折叠桌的logo以及可以使用的场景,周边再挂上一圈小灯泡,老远的看着就很亮眼。 每个年代做生意,有每个年代的做法。 七八十年代,物资匮乏,一般随便倒腾点东西去卖都能挣钱。 到了千禧年前后,中国经济腾飞,交通运输条件也好了很多,货物南北流通的快了,小商品市场发展极为迅速,再做生意就得小心了,要有吸引人的地方才行。 时间渐晚,晚市上除了摆摊的,也渐渐的有了人,大部分都是学生,看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崔长嘉不禁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模模糊糊的记忆,在脑子里连不成片...... 很快的就有人被吸引了,那是两个小姑娘,都扎着马尾辫,年轻又有朝气。 两个小姑娘停在了崔长嘉的摊位旁,一个姑娘道,“这小桌子好特别啊。” 崔长嘉指了指挂在车上的广告,道,“冬天冷,如果不想下床学习的话,可以把小桌放床上写作业什么,稳定性很好。” 她说着用力的摇晃了一下小桌,的确稳稳当当的。 她又把桌子拿起来,把桌腿折叠起来,“不用的时候就这样折叠起来随便塞哪里都不占地方。” “多少钱?”另外一个姑娘问道,“这个挺好啊。” “十五块钱一张,不过如果你如果能找到五个人买的话,我可以给你们都按团购价,十三块钱一张。” 两个小姑娘对视一眼,齐齐扭过头去,背着崔长嘉嘀咕了一番,然后她们转过头来,一个小姑娘道,“我们俩都要,你们给我们算十三块钱一张呗。” 崔长嘉犹豫了一会道,“行吧,刚开张,给你们算十三一张吧,你们回去得帮我宣传宣传。” 其实崔长嘉原本就没想着真的要去卖十五块钱一张,毕竟学生的手里是没有那么多闲钱的。 “没问题!” 两个小姑娘痛痛快快的付了钱,一人拎着一张小桌子走了。 崔长嘉偷偷松了口气,把收到的二十六块钱放到了包里,第一笔,顺利开张,非常好! 崔修远在工厂一直坐立不安,尤其是天黑了之后,他拄着拐杖往工厂大门外面跑了好几次,去看崔长嘉回来了没有。 他几次想给崔长嘉打电话问问,却又不敢,他怕那些小的折叠桌卖不出去。 崔文泉反倒是比崔修远淡定,他今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工棚里面,哪怕是累了,宁肯坐在里面休息,也不想出去。 第68章 交账喽 崔修远他们做的大折叠桌怎么做都感觉稳定性不大行,直到崔文泉提出来在桌腿与地接触的脚上一边加一个厚塑料的包皮,就能增加钢管的稳定性。 果然,尝试了一下,大折叠桌的稳定性果然增加了。 崔文泉很得意,姜还是老的辣啊! 就在崔修远等的焦急的时候,崔长嘉终于回来了...... 崔长嘉的面包车已经空了,她从车上下来,打开空空的后备箱给崔修远看,一脸开心。 “都卖完了?”崔修远无法控制不住自己的面部表情。 于崔长嘉来说,虽然算不得开门红,但是都推销出去了,这就是好的开始! “何止呀,”崔长嘉笑的眉眼弯弯,说道,“叫大刚、二刚来,装车!” “现在装?” “对,现在装,装一百张,装好了我去送货。州城大学附近,我联系了几家卖生活用品的超市,一家五十张,十块钱一张。” 崔长嘉出去摆摊的时候带了两百张,这两百张卖了一部分,剩下的批发给旁边的生活超市了。 对于这个批发价,崔长嘉还是满意的。 不仅她满意,崔修远也满意。 崔修远拽住了要去仓库那边的崔长嘉,道,“你去吃饭,我去安排。” “我吃过了。”崔长嘉拍了拍装钱的包,笑道,“回来一起交账啊!” 崔文泉挪动着脚步走了过来,喊崔长嘉,“去吃饭!” “不饿呢爸,回来吃啊。”崔长嘉说着往仓库跑去了,以崔修远和崔文泉的脚步,谁也追不上她。 仓库的小桌生产出来就是按照十张一包的数量,用胶条打包好的,很方便装卸。 崔长嘉连装车带送货回来,差不多两个小时,再回来的她,霸气的把今天收钱的袋子拍到了崔修远面前,“小崔总,我来交账了!” 崔长嘉今天去练摊,零售了八十多张,剩下的都是批发的,三百张合计销售的两千九百八十块钱。 纯利的话大概一千两百多块钱左右。 崔修远打开财务记账的表格,郑重把今天的销售额给登记了上去。 如果每天都是这个销售额,一个月下来的利润还不够还人家集资贷款利息的,不过也算是一个新开始了! 崔文泉用右手颤颤巍巍的给崔长嘉倒了水,端给她,“嘉嘉,过来喝点水。” 他虽然中风了,眼神并不浑浊,他女儿嘴唇上都干巴的起皮了,他可是看的一清二楚。 办公室里有两张办公桌,崔修远占了一张,崔长嘉用了一张,还有一张长桌,上面有套紫砂的茶具,那茶具是之前崔文泉买的放在老房子里喝茶用的。 前一段时间那套茶具收了起来,现在拿到这边用了。 崔长嘉一看赶紧接了过来,“爸,您怎么用右手,小心别洒了。” “爸今天吃饭都用右手,还行,”崔修远在一旁道,“多用用吧,大夫也说多活动了好。” “对了,”崔长嘉说着跑去打开自己的包,从里面掏出一对沉甸甸的米黄色的大理石石球,递到崔文泉面前,“爸,给您买了个好东西。” 用手盘石球,可以增加手上的力气,提高灵活度。 崔文泉很高兴,伸出右手去接了,但手上的力气有限,石球一放到他手上,立刻往下一沉,若不是崔长嘉连忙伸手帮他接了一下,这一滚差点就掉地上去了。 “您先玩一个吧。” 两个对于崔文泉来说,是有点重了,崔长嘉想要拿走一只,被崔文泉拦住了,他就要拿两只。 看着倔强又坚持的父亲,崔长嘉是又心酸,又无奈,又感到庆幸。 这一段时日,崔文泉中风的状态虽然还是很明显,但是他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都已经好太多了。 晚上能自己起夜,早上能自己洗脸,饭也能自己吃,他还特别的爱干净,一旦有流口水的迹象,就赶紧拿手绢擦了。 只要站在那里不动,不开口说话,任谁都不会主动把他和一个中风的人联想起来。 崔修远把崔长嘉交过来的账,抽出一千来给崔长嘉,“从这个月开始给你算工资,这个算是提前预支的费用,花了多少你都记好,月底一起报销。” “谢谢啊小崔总,”崔长嘉没有接钱,“费用不用支,我这还有不少,”她开玩笑的说道,“记得工资给做的高一点啊。” 她手头上的钱在崔修远过来的时候,便都给他交接清楚了,但是周青彦给的那三千块钱她没交。 “你是老板,除了工资那是要给股份分红的,”崔修远看了崔文泉一眼道,“我和爸商量过了,以后咱们家的生意分成五份,爸和妈两成,长乐一成,我和阿泽一人两成,你占三成。” 崔长嘉吓了一跳,这么一算,她成老大了。 “啊,我不要,给我开工资就行。” “该给的.......”崔温泉转着手里的石球,“儿子闺女都一样,谁有能力,谁拿得多。” “爸,哥,现在说这些都太早了,以后等咱们情况好转了再说吧。” 家具是崔家的事业,崔长嘉也有自己想干的事情,等还清了账务,解决了家里的困难,她也会像常滢一样,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人总要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不会辜负这苦短的人生! “嘉嘉,”崔修远制止了崔长嘉,“我和爸已经决定好了,回头等我们这边的情况再稍微好一点,就把决策书做出来。” 眼下还有一屁股饥荒呢,所谓的股份、分红不过是一句空话,就凭崔长嘉对崔家的付出,她拿三成一点都不过分。 正在说着,崔长嘉的手机嗡嗡的响了起来,她拿起来一看,是崔承泽的。 “阿泽。” “姐,你今天去卖的怎么样?” “连卖加批发,卖了三百张。” “挺厉害啊,姐,你怎么卖的,教教我,我琢磨着你给我发点样品过来,我也在这边推销一下。” 闻言,在场的三个人都颇感欣慰的,苦难果真使人成长! “能行?你不怕丢脸?” 第69章 二刚受伤 “这有什么好丢脸的,姐,你也太小看我了!” 崔承泽学校周边还有三所大学,而且他所在的苏城比州城的经济水平还要发达,如果真要销售起来,肯定是比州城卖的好的。 只是,去苏城挺远的,如果拉一点半点,利润都不够运费。 想到苏城的情况......崔长嘉想了想道,“阿泽,要不我多送点过去,我在苏城多待几天,和你一起跑跑,不然不够运费,送个一千张还差不多。” 她今天在学校周边摆摊,周边的生活超市的老板都看着呢,所以她过去一推销,商户都愿意要。 用她今天的销售经验来看,她的模式是可行的,今天一天能销售三百张,带到苏城一千张过去也不算多。 “好,那就一千张!” 崔长嘉当即说道,“行,那你等我,厂里准备好了,我就送过去。” 去崔承泽学校,开车过去五个小时左右,虽然来回的时间很长,但是一千张桌子就算批发的话,去掉费用,纯利也有三四千块钱了,值当的跑这一趟! 崔修远一听说要给崔承泽送一千张的货,当即又要去干,但是被崔长嘉拦住了,要钱不要命吗? 还是身体最重要啊,况且不管是崔修远的腿还是他的外伤都还没有完全好利索。 只是,第二天早上,崔长嘉才刚起床,就听到了从工棚里传来的电锯声,她跑过去一看,崔修远正在用电锯裁板子,就连崔文泉都在旁边上手帮着崔修远扶着板材。 而他们的身边已经放了厚厚的好几摞已经裁剪好的板子了,目测已经有上百张了。 崔修远他们在厂里生产,崔长嘉则拉了昨天剩下没售出的小折叠桌,去州城的另外两所大学附近的生活超市去推销。 崔长嘉跑了七八家小卖铺,手里的货就没有了,大都是抱着卖卖试试的态度,留个十张二十张的。 崔长嘉当然把自己的电话都留下了,如果他们有需要可以直接给她打电话,到时候她送过来也挺快。 手里没货,崔长嘉就回了工厂,她打算拉了货,下午再继续去跑,谁知道才回去,就看见二刚的右手端着左手,鲜血滴滴答答的流着从工棚里跑了出来,大刚、崔修远在他身后跟着一脸的慌张。 崔长嘉身上的汗唰的一下就流了下来。 她赶紧把车开过去,“二刚,快上车,我送你去医院。” 二刚上了车,疼的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等大刚也上了车,崔长嘉赶紧开车去了医院。 “大刚,”崔长嘉说着拿起自己扔在车上的丝巾扔给他,“给二刚扎上!紧了没关系,医院一会就到,不能再出血了!” 大刚哆嗦着手咬着牙,拿着丝巾缠到二刚的手上,汩汩流的鲜血不一会儿就浸湿了崔长嘉的浅色丝巾.......好在,伤口扎紧了,出血没那么厉害了。 “怎么回事?”崔长嘉问大刚。 “二刚干活没小心,用电锯碰到手背上了,”大冷的天,大刚满头是汗,他很是担心,“别是碰到血管了,实在对不住了崔经理。” 大刚不仅担心,还很懊恼,这才开工第二天呢,弟弟就出事了。 开工厂的,有人受伤是常事,但是每一次当老板的都挺害怕的。小来小去的也就罢了,若是受了重伤,那就有难受的了。 崔长嘉已经是很成熟了,越是这种情况她越是不会说什么,反而宽慰大刚哥俩,“说什么对不住的,你不要太担心,马上就到医院了,现在医学都发达了,没事的。” 崔长嘉每天都会在这条路上走好几遍,哪里有医院她清楚的很,最近的一个就是一个二甲的区医院,先去这个医院处理一下,若是伤的太严重了,处理不了,再去大医院。 崔长嘉开的快,五六分钟就到了,她和保安说了一声,把车开到医院急诊旁边,径直的把车一扔就不管了,赶紧让二刚下来,带着他去急诊。 “护士有人受伤,”崔长嘉冲进护士站,“麻烦您先安排大夫处理,我去办手续。” 护士早就看到了二刚缠着纱巾手,上面的纱巾都已经被血浸透了,她赶紧站起来让二刚直接去处置室。 等崔长嘉办完手续回来,大夫已经开始给二刚冲洗完了,正要上伤药包扎。 二刚的手面上一道五六厘米长的口子,伤口很深,里面的肉都翻出来了。 不知道是疼的,还是吓的,二刚的脸煞白煞白的。 大夫道,“没有伤到血管还是万幸的,消炎药得吃上个五天,不过最好打吊瓶,防止感染。” 大刚道,“还是开药回去吃吧。” “别,大夫您开药打吊瓶吧。”在这上面,崔长嘉可不会省。 “行,那就打上三天吊瓶,到时候看恢复情况。” “大夫,他流了这么多血,要不要抽个血看看贫血吗?” “流了多少血?” 崔长嘉形容了一下。 大夫说,“没事,大小伙子,多吃点肉两天就长回来了,不用担心。” 大夫这么说,崔长嘉就放心了,来的路上难道她就不怕吗? 看二刚手上流血的样子,她也害怕啊,万一碰到血管,再长不好,手不就废了吗?他们得担多大的责任啊。 大夫给二刚包扎完,崔长嘉去缴费、拿药,回来看着二刚扎上针,把大刚给送回去,又回来陪着二刚打吊瓶,来的路上,她给二刚带了几个包子当午饭。 刚才护士给二刚打了个止疼针,二刚的手已经不疼了,但是他很不安,和崔长嘉说,“崔经理,不好意思,耽误咱们生产了。” 崔长嘉看二刚吊瓶里的液体还有很多,坐下了说道,“生产不重要,人才是最重要的。没事啊,别放在心上。” “可是现在厂里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啊。” 崔长嘉宽慰二刚,“慢慢的干就行,咱们这么多天都熬过来了,还差你这几天?这几天你就当放假休息了,等手好利索了再干活。” “你丝巾都不能要了,我再给你买一个吧。” 要不说,当初崔长嘉说要找人的时候,崔修远第一个给大刚弟兄打电话么,这兄弟俩真的都是顶实在的人。 “没事儿,几块钱的事,这还用放在心上,吃包子,不够了我出去买!” 崔长嘉的态度让二刚安心很多,包子吃了半个的时候,他忽然道,“崔经理,昨天晚上我大哥往家打电话,家里人说张老头往家里打电话问我哥在干什么了。我家里人说我们都来厂里干活了,他就说“他们回去了啊”,然后就把电话给挂了。” 第70章 远赴百里请张工 原先崔家工厂的员工,崔长嘉认识的不多,但是二刚口中“张老头”,她是认识的。 张老头大名张凤鸣,是最早跟着崔文泉一起干的老师傅,他做家具都不用工具测量,说在哪里开槽、打螺丝就在哪里下手,做出来的产品严丝合缝,稳定性又好。 崔家的工厂散了,张凤鸣也回了老家,上次崔修远给他打电话,电话是他家里人接的,说他不来了。 然后崔修远就没有再好意思联系他,没想到他竟然能给大刚打电话。 大刚、二刚都没有手机,张凤鸣能把电话打到大刚家里,那就证明他对崔家还是有感情的。 听二刚一说,崔长嘉心里有了主意,等二刚打完吊瓶带他回去,崔长嘉接着就去找了崔修远。 二刚手上的伤,要打三天消炎针,每隔两天换一次药,至少要休息一星期。 崔修远听了,也只默默的说让二刚好好的养着吧,事情已经发生了,他还能怎样?再者,这比起崔家的那场大火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 除了说二刚的情况,崔长嘉又道,“哥,我想去一趟张工家里。” 崔修远道,“张工这个人说一不二的,他说不来任凭谁去,他也不会改变主意的。” 崔长嘉沉吟,“两百多公里,也不算太远,我跑一趟,左右不过浪费一天的时间。而且就从他能给大刚打电话的情况来看,他还是挺关心咱们的。再者,就算他不来,我也想知道他为什么,万一他有什么苦衷或者遇到难处了呢?” 崔修远被崔长嘉说动了,因为他也太想让张凤鸣回来了,他就是个天生的木匠师傅,很多款式,都不用拿图纸给他看,给他一描述,他就能做出想要的样子。 张工不仅手艺好,人品也好,从不藏私,原来工厂很多成熟的木匠师傅都是他带出来的。 有这样的人在身边,崔修远能轻松很多。 第二天天才刚亮,崔长嘉就出发了,她并没有告诉崔文泉自己去干什么了,她怕自己叫不来张凤鸣,他会失望。 彼时,崔文泉和崔修远已经起床在仓库干活了。 少了一个人,昨天一整天只做出来三百多张小折叠桌,下午有两家店给崔长嘉打电话,都让她送上五十张过去,崔长嘉摸黑送过去之后,仓库里就剩下两百多张。 昨晚上崔修远给从前的员工打电话,打了四五个,只有一个叫海涛的愿意来,还是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之前在崔家就是学徒工,干的都是搬搬抬抬的活。 都这时候了,崔家还有什么可挑的,只要人家愿意来就不错了。 两百多公里的路,全程高速的话,一个多小时就能到,但现在只是2004年,不是2024年,再加上只有地图,没有导航,崔长嘉中间还走错了一段路,张凤鸣家又在山里,这两百多公里的路,她走了足足三个小时,等到了村口的时候,别说她了,她的面包车都快开散架了! 崔长嘉在村口的小卖铺买了五斤鸡蛋、两斤红糖,其实她想买点更好的,但是这个闭塞的小山村里,并没有太好的东西。 她就买东西的那一会时间,开小卖铺的老板娘拉着她,八卦的恨不得祖宗八辈都问出来了。 村子就那么大,恨不得谁家的羊丢了都是头条新闻,像崔长嘉这种“外人”自然是招眼了呀。 崔长嘉能理解,但是付完钱,她抓紧溜! 张凤鸣家在村
相关推荐:
绝世丹神
穿成年代文里的霸王花
皇太女起居注
阳光之下(H)
无限沉沦(高H双C)
圣女 触手可及
拍福利视频的少女搬到了隔壁
一不小心推倒竹马
我的电子蝴蝶(恋与深空祁煜)
姜宝的佛系女配日常[快穿]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