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绍信和汽油票就上路了。 周家人也要回去了,想着送她一程,就跟她是同一天出发,到市里才分开。 胡林先去了湘江找袁叔给他结一万块钱的款项,然后才开始跑车,到七月中旬,回了小河村。 一个是因为介绍信到期了,还有一个是因为,她要检验陈子祥他们三个。 说好的,八零年就是检验他们的时间。 去年年底,她在家帮着指导了一段时间,这次回去也差不多是走个过场。 夏季,一如既往的热。 大青山山上,有两个人影正在缠斗。 是杨青和陈子祥。 旁边还站着黄国辉和刘海,胡林在稍远的树下乘凉,看着这边。 他们三个一个个的卯足了劲儿往杨青身上招呼。 这可是他们能跟着胡林混的入门券。 杨青这些年也没偷懒,一连打三个,也没大喘气儿。 检验结束,三个人都合格。 “今后,你们就都跟着我混了。”胡林看着几人,还是很满意。 人才很多种,可以分为两类,聪明的和忠心的。 虽然两者都有的是最好的,可这样的好事儿哪有那么容易遇上。 因此忠心,但不算很聪明的,也能用,而且有时候,也很好用。 比如杨青。 “是,老大。”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着,搞得一旁的杨青就很呆。 胡林对于他们的小心思也没说什么,接着说其他事。 “从明年开始,你们就都学开车去,学成之后,我再安排。 学费我给你们出了,但你们得在半年内结业,不要耽搁我后面的计划。 记住了,这话我只说一遍,我不养废物,都听清楚了吗?” 学车不仅要单位举荐职工,还要交学费,一个人好几百块。 她之前学车的钱,就是周怀景出的。 “听清楚了。”几人回答。 “行,你们先走吧。杨青留下,我有事和你说。” 陈子祥三人先后离开。 等他们走了,胡林才开口,“现在的生意,明年开春后,就别做了。 我想把这生意给你们家里,连同我妈的那边一起,到时候每年给我们分些利就行。” 这生意的上限就到那里了,一年不过几千块,说扔了也是有些可惜,但继续经营,又浪费精力,远不如跑车。 而且寿命也没有几年了,随着改革开放,国营饭店今后都会变成个体户,到时候收不收猎物还两说。 “我都听你的,只是这件事,你还要和我爸,我哥他们说。”杨青没什么意见。 “行,你回去先和他们说一声,过两天我去你家一趟。”胡林一想到要去杨家,就有些头痛。 孩子真是太多了。 两人说完事,就各自回去了。 晚饭后,胡林叫住了李爱花。 李爱花不明所以,“闺女,这是怎么了?” “你坐,我有重要的事跟你说。” 李爱花乖乖坐下。 “你之后想不想经常跟许婶子见面?”胡林决定先诱惑李爱花。 “那当然想了。”李爱花想都不想立即回答。 “那明年我们去京城开家饭店如何? 年底就可以办营业执照了,等把营业执照办下来,就可以盘铺面装修了。 拾掇拾掇,明年年初就能开业,这样你就能经常见到许婶子他们了。” 胡林说着自己的计划。 “闺女,真要开店啊?”李爱花一想到要去京城生活心里就没底。 那里的消费可不低。 她又问:“我们的钱够用吗?还有营业执照是啥?” “够,当然够了。”胡林见李爱花并不排斥,笑了笑。 又给她解释,“营业执照就是一种具有开店资格的证明,开了店后就叫个体户。” 李爱花点点头,“那我都听闺女的。” 她有预感,距离闺女从前跟她说的那些,不远了。 “但闺女,这样我们在这里的生意怎么办?” 她们都去京城了,这边的生意就没法做了啊。 “我准备都给杨家,今后每年分些利就行。” 李爱花面露可惜。 胡林又道:“日后饭店开起来了,比现在还挣钱,你看国营饭店不就是嘛。” “那倒也是。”李爱花附和。 “那就这么说定了,回头我再去和杨家说说。”胡林拍板定下来。 “好。”李爱花应着,眼睛里透露出几分惆怅之感。 她是觉得到京城开店了,日后大概率也不会经常回来了。 隔天,胡林就去了杨家商量这件事。 杨青先头给他们说过,他们都有心理准备,在胡林过来商谈的时候,面上都挺镇定的,没有杨青跟他们说的时候那么惊讶。 本就是他们杨家占便宜,他们对胡林提出的每年分三成利润也没什么意见,当即就草起了合同。 至于为什么是三成利,一是杨家这些年一直帮着她瞒天过海,二是知道她和李爱花这么挣钱也没想过取而代之,三是她一年到头在家的时间很少,李爱花一个人在家,杨家也帮衬了不少。 杨家值得! 合同拟好,确定没什么问题后,第二天胡林和李爱花就去了杨家吃了个饭,顺便正式签合同。 一式四份,胡林、李爱花、杨青、杨树,四人按上红手印,合约就正式生效了。 等年底的时候,李爱花带着杨家去她供货的国营饭店做好交接,明年开春,这些生意,两家就彻底交接了。 这些事处理完,胡林又在家里待了几天。 等着李爱花给她烤肉条。 这时村里又开大会了。 这是杨树当上村长之后的第一次大会。 杨井接替了杨老头儿的位置,拿着那块很旧的怀表看时间。 这次开大会是为了村里通电的事。 她在外跑车,消息还算灵通。 从去年开始,北方的一些农村就陆陆续续的通电了。 他们所在的地方是偏远市,又是偏远县,要不是小河村是离县城最近的村,通电的事儿,估计还要延迟一两年。 不过却也比全国大多数地方快,北方这边挨着京城近,发展速度不是第一梯队就是第二梯队。 通电的事说完,杨树又说起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实施时间是这个秋收后。 这事儿对在知青的教导下,识得几个字的村民们来说有些复杂。 杨树拿着喇叭解释了许久,村民们这才都听懂了。 顿时村民都激动得跟天上掉馅饼似的。 杨树站在树围上看着大家伙儿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脸上也真心实意的笑着。 终于是来到这个进程了。 大会结束后,村里人上工的积极性更高了。 一根根电线杆屹立起来,无名指粗的电线牵入家家户户。 这些天去城里买拉绳开关和钨丝灯的村民一家接一家,不出一个星期,电灯就彻底取代了油灯和煤油灯的时代。 村里也按上了喇叭,在上下工的时候会放些歌曲,像《东方红》《北风吹》《红湖水》等等这些。 村民们见还有这待遇,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得,一时间磨洋工的事儿也没了。 因为这事儿,胡林就在村里多待了十来天,亲眼看着眼前的变化。 知道进程,跟参与进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等事情尘埃落定,胡林才又继续出发。 到十一月份的时候,她写了封信跟周弘乾说营业执照的事儿,并跟他说十二月份去京城。 她虽然记得最开始办营业执照是八零年年末的时候,但具体时间她记不清了。 又不能提前说,只能卡着点写信去排队了。 免得被怀疑她是怎么知道消息的。 十二月的时候,她回了小河村,跟李爱花拿上钱、身份信息和一些换洗衣服,开了介绍信,才去了京城。 到京城,先找了个旅馆住下,然后去了周家。 周家都知道她要做个体户,话题都是围绕着这方面展开的。 李爱花对这方面生涩,许明珠、周安泊也不懂这些,说着激励的话。 江巧从前是世家女,是按照当家主母培养的,在这方面有些经验,倒和李爱花说了些自己的经验。 周弘乾和胡林去了书房谈营业执照的事儿。 改革刚开始,没什么排队的人,大多都觉得铁饭碗才是永远不变的,她这么做也算是无意间给帮了些许小忙。 这个营业执照是给李爱花办的,先给她开一间饭店,把她弄到京城来生活。 京城有周家看着,她也放心。 今后她会更忙,一年到头不一定会回家一趟,给她找点事儿做,省得瞎想。 第247章 装修饭店 四合院跨年 然后接着排队办营业执照,一个做医疗的,一个搞服装厂的,一个搞投资的。 滞留针和输液针目前还在最后最后阶段,营业执照先办下来,等成品做好,就可以出售了。 服装厂她准备到鹏城去搞,现在建厂不贵,她现在差不多有八万块钱的存款,足够支撑前期的资金运转。 投资的是为以后铺路,搞些核心骨干做投资,渗透到各行各业,同时自己也做些实业,这是最快具有谈判资本的计划。 这些计划,她挑了些能和周弘乾说,着重是滞留针和输液针这两项。 两人谈了一下午,到晚饭时才出来,吃完晚饭胡林和李爱花就先离开了。 营业执照这个月就能下来,她们这几天要去看店面的位置。 现在离过年还早,她有事要当面和周怀景说,就问了周弘乾,看周怀景今年会不会回来。 她回小河村时,最近寄来的钱和信中,周怀景并没有提到他过年要不要回来。 看店铺这个她不是很在行,但也知道交通方便的,和临街的店面生意肯定会好些。 她把这点微薄的经验传授给了李爱花,李爱花又吸收了江巧说的一些,现在在做生意这方面,也算是半只脚踏进去了。 看了几处地方,胡林就带着李爱花买了些水果和营养品去许家看老两口去了。 没想到许明清、苏回他们一家今年都回京城了,也来看老两口,就撞到一起了。 四合院里热闹非凡。 许明清的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结婚了。 按照辈分,她得叫表弟、表妹,还有表侄子、侄女。 没成想撞见他们一大家子人,也没来得及准备礼物,胡林只好拿了些钱给表侄子、侄女作为见面礼。 苏回和表弟、表妹直说她太客气了。 今天过来,本来想着让老两口给她参谋参谋,遇上这事儿,也只好等一起吃了午饭,这才提了几句。 老两口做了很多年的生意,对京城的地界儿也熟悉,听到她们说的几处地界,就知道在哪儿了,说了些意见。 晚饭她们就没留下来一起吃了,临走时,许明清两口子问了她们现在住哪里,怎么联系,说改天请她们一起吃饭感谢她让顾六开的药方。 顾六给老两口开的药方很有用,比其他营养品好多了,老两口身体和精气神儿更胜从前。 胡林跟他们说了地点就回去休息了,第二天她带着李爱花去了周家,跟周弘乾说定下来的地方。 那个地方在王府井大街附近,目前都是小二楼的空住宅。 知道地址,营业执照的就办得更快了,十一号就能下来。 接下来就是签合同。 合同是李爱花和公家的人签的。 胡林计划的饭店面积大,那一片的几栋空住宅,她都租了下来了。 有周弘乾派人帮忙办事儿,效率就是快,她们立马就可以动工了。 瞧了日子,找来了施工队,把住宅之间的墙壁打通,连成一片。 自带的小院子一半规划成停车场,一半作为室外休息的地方。 室内墙壁打通做成大包间或者小包间,厨房定在几栋楼中间的位置。 改动不是很大,她找的施工队人手也足够,加班加点,下雪也不影响进度。 大致定下来后,然后再是室内装修。 等到装修的时候,已经是过年前几天了,没有人愿意上班,胡林只好加钱。 材料和人员都比平时贵了一倍。 也是她年后还有其他事,来不及,只好这样了。 这段时间她们母女一直在忙,她负责店面规划的事儿,李爱花负责找厨师。 这么大的饭店,靠李爱花一个人是不行的。 李爱花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哪里去找,起初只能一家一家的饭店去问有没有认识空闲厨师,或者有没有打算要跳槽的厨师。 周家知道后,打了招呼,帮着李爱花找厨师。 就这样还真找到了几个前宫廷里的大厨,他们因为身份原因,只能改行做其他的。 胡林听后大喜。 许家一直想请她们俩吃饭,但见她们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忙,就和周家合计,年三十这天,两家一起过得了。 年三十这天胡林给工人放了一天假,初一的时候来动工一下就回去,初二正式开工。 家宴定在许家四合院,这里地方大,摆几桌不成问题,这么多人,都能玩得开。 周弘乾说周怀景这几天就会到,只是不知道具体是哪天,他这几天一直都派人在车站守着。 两大家子人聚在一处,常年清冷的四合院时不时的就传出欢声笑语。 周怀民和周怀恩带着孩子在院子里堆雪人,或在檐下打闹。 男人们聚在正厅陪两家长辈喝茶聊天,女人们在厨房做饭。 帮工给她放了两天假,做饭得她们自个儿来。 许明珠是知道李爱花的手艺的,馋得很,央着李爱花主勺。 苏回和她的闺女、儿媳妇见此也好奇,都想尝尝李爱花的手艺,李爱花不好意思的应下,其余人帮厨。 胡林不想跟孩子们一块儿玩儿,也跟着去帮厨了。 要到中午的时候,雪停了。 几人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忽然听到外面喊了声儿“怀景回来了”,胡林手上动作一顿。 表妹许锦绣和表弟媳曾愿冬都打趣她。 “一听到怀景回来了,这妮子心都飞了。快去看看去,这里有我们呢!” “是啊,一年多没见了。”苏回也跟着打趣。 周怀景的事儿,他们也都知道一些。
相关推荐:
虎王的花奴(H)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镇妖博物馆
乡村桃运小神医
交流_御书屋
新年快乐(1v1h)
蝴蝶解碼-校園H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女奴的等价替换
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