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第一符师:轻狂太子妃 > 第104章

第104章

么就醉了? 胡林嗤笑一声,“你这什么表情?带你挣钱你还不乐意了?” 杨青干笑一声儿,“你搞搞清楚好吧,我现在还是个学生。 就算你要带我挣钱,也得等我明年满十六了再说好吧。” “那这么说,你以后还跟着我混?不在家种地了?” 她之后要做的事儿,确实需要一个帮手。 “你要是让我跟着,也不是不行。”杨青垂眸看着胡林。 他倒是想,就是怕胡林不乐意。 “行吧,那你以后就跟着我。我带你挣老婆本去。” 胡林笑着,有些促狭。 杨青听着涨红了脸,捎了捎头,“想什么呢! 我姐都还没嫁出去呢!我才不想这事儿。” “好你个杨青,心里就惦记着我嫁出去是吧。” 杨青说的话正好被杨甜听到。 杨甜指着杨青,一脸佯怒,要找杨青麻烦。 杨青求救的看向胡林,胡林给了他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躲开去李爱花那边了。 李爱花、许明珠、许翠和其他妇人围着柳明佳,嘴里说的都是孩子的话题。 柳明佳怀孕三个月了,肚子能看出来了。 胡林看了一眼柳明佳坐着,微微凸出的肚子,在一旁听他们闲聊。 没一会儿,杨青凑了过来。 偷偷的在她耳边道:“我姐刚和我说,她有喜欢的对象了。 就是两人还没正式确认关系,她就没跟爸、妈说。还让我保密呢!” 胡林听到,横了一眼杨青,“那你还跟我说。” “你又不会跟我爸、妈说,又没什么关系。” 杨青嘿嘿笑着,眼里透着狡黠。 “对方是什么人?”胡林起了点好奇心。 “也是个知青。前段时间才来的,比我姐还小两岁。”杨青说到后面,带着些嫌弃。 显然他对杨甜居然喜欢一个比自己小的对象,感到挺无语的。 胡林看了人群中的柳明佳,调侃,“你家这是知青收割机啊! 你以后是不是也要讨个知青做老婆?” “我才不要。”杨青翻了个白眼。 胡林嘴角笑意加深,臊得杨青耳朵到脖子和脸颊都红透。 像只刚出锅的大虾。 乔迁宴过去没多久,八月底的时候,秋收就开始了。 家里周怀民、胡林都要下地干活儿去。 鉴于去年胡林的表现,今年她还是分在了收割组。 倒不是收割水稻,而是去收割小麦。 胡林、杨青、胡忠、胡杏儿几人同在一个组。 周怀民在运输组,不知道被分到哪里去了。 但李爱花把药是给他备好了的,今天回去,他就用得上。 该如去年的她一般,肩膀勒烂。 小麦的收割,比起水稻,那可轻松太多了。 只用镰刀一茬一茬的割下来,捆成一大捆,方便运输队的来运走就行。 就是太费废腰了,收割水稻的时候,好歹还能站着打会儿水稻。 收割小麦就只能一直弯腰了,捆小麦的时候,也是弯着腰的。 一天下来,腰都挺不直溜了。 腰部僵硬得,要缓缓的,一点点的直回去才行。 而且她还是全副武装。 手腕和脚腕都不露在外面,头上还顶着个斗笠遮阳。 浑身上下是被汗水打湿了又晒干,如此反复一天。 直到下工的时候,衣服还是润的,一股子汗臭味儿。 匆匆地下工回去,洗了澡出来,就瞧见周怀民两眼通红的从屋里出来。 果不其然,李爱花的药派上用场了。 看样子,这也不知道是第几回哭了。 眼皮儿都有些水肿了。 怕不是一边干活儿,一边哭。 瞧着可怜兮兮的。 不过在地里讨生活就是这样。 “明儿带两块布去,背东西的时候垫在肩膀。 省得反复摩擦伤口,不利于愈合。” 胡林安慰了一句,去厨房帮忙端饭菜。 胡孝义、周弘乾、许明珠,还要上夜工。 李爱花做好饭,让他们先吃,自个儿去地里给他们送饭去。 胡林和周家老两口,俩孩子,先吃了饭。 饭后,几人帮着收拾了桌面,老两口在厨房洗碗筷。 胡林瞅见,灶上李爱花给自己留了饭,就没管了。 老两口收拾完出来,没一会儿,李爱花就回来了。 嘴里还在念叨,“这天儿看着不对劲儿啊!怎么感觉要下雨。” 靠庄稼地吃饭的农民,都会看天色。 李爱花说得不错,半夜的时候,下起了雷雨。 一道闪电划破夜空,透过窗户,给昏暗的室内照明了一瞬。 胡林醒来。 哗哗的大雨噼里啪啦的落着,远处传来杨井持着喇叭喊的“下大雨了,赶紧起来,快去地里抢收去”话。 胡林并没有起身。 这叫的是那些正式上下工的庄稼汉们。 可隔壁有人起了。 胡林听到开门声儿,也跟着起了。 她的房间出去是客厅,对面是李爱花他们的屋子和仓库,旁边是周家所居住的两个房间,对面是厨房、厕所和排水渠。 一出门,就看到周家的两个房间的门都开开了。 老两口和周怀民都出来了,眼里都透着担心。 周怀恩睡得死,雷雨也没惊醒她,周怀民见着就没叫醒她。 现在的她,除了乖乖长大,也帮不上什么忙。 雨声太大,李爱花没听到周家的动静儿,醒了后,又接着睡了。 胡林走过去,“怎么都起了?” 老两口看着胡林问:“下这么大雨,地里抢收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淋雨是在所难免的,其他没什么事儿。”胡林宽慰。 可老两口眼底的忧虑并没有消下去多少。 还不待胡林询问,周安泊便对她道:“没事儿了,你也回去歇息吧,明天还要上工呢。” 胡林止住想要询问的心思,“你们也回去睡吧。 抢收的时候,可不管你有没有精神。” 几人点点头,也都回屋了。 见此,胡林也回去接着睡了。 清晨,胡孝义、周弘乾、许明珠回来了。 李爱花刚做好早饭,其余人都在洗漱。 眼睑处,均有深浅不一的青灰。 第177章 旧伤复发 上夜工回来的人,见着桌上丰富的早餐,半点兴趣都没有。 眼皮儿一直在打架,人也跟丢了魂儿似的,两眼无光。 机械的往屋里走去,关上门,倒头就睡。 周家几个见了,都惊疑不定。 李爱花看见,拿着一块烙的肉饼,坐下准备吃饭,也同他们解释。 “秋收的时候都这样,正常的。 吃饭吧,不然待会儿上工该迟到了。” 听此,老两口这才收回心神吃早饭。 不过却是有些食不知味儿。 等他们上工去后,李爱花也在厨房给几人熬了驱寒的姜汤。 虽说现在天气热,但夜里寒气重。 又淋了雨,喝点驱寒的总没坏处。 几天后,胡林算是知道为什么老两口这几天,眉宇间怎么总是有着化不开的担忧了。 周弘乾上工时晕倒在地里,是被几个庄稼汉抬着去卫生室的。 不出一个小时,这事儿就传遍了小河村。 李爱花来给胡林送饭的时候,也说了周弘乾的具体情况。 赵铭说周弘乾是旧伤复发。 日头又晒,他又中暑了。 具体是给痛晕过去的,还是中暑晕过去的,不好说。 但还有一件事儿,民兵队的有人去看了周弘乾的情况。 而且还问了赵铭,周弘乾是否有生命危险。 当时村长着急忙慌的来通知李爱花,去守着看情况。 他们到卫生室的时候,正好听见一民兵队的队员在询问赵铭。 秋收的时候,民兵队的都要去村边界线巡防,防止有人来偷盗。 但这人却擅离职守,来了卫生室。 杨井当即质问了一番,但心里清楚这人的身份没那么简单。 也就轻拿轻放,口头警告了几句,便让人赶紧回去工作了。 杨井这时也才从赵铭口中得知,周弘乾以前是上过战场的,所以才会有一身暗伤。 随后赶来的杨树了解到情况后,便说等周弘乾好了后,去和老人们干在后方晒粮食的活儿。 一个是担忧周弘乾的身体吃不下这么高强度的活儿,一个也是因为周弘乾上过战场的原因。 不管如何,军人都是值得让人尊敬的。 更何况是这种退下来的老兵。 傍晚下了工,家里的人都不约而同的没先回去,而是去了卫生室看周弘乾。 周弘乾还在卫生室吊针。 唇色有些发灰,人也看起来神情憔悴。 周怀恩在一旁陪着他。 周家老两口泪眼朦胧的问周弘乾的身体状况。 许明珠则是问医生赵铭,周怀民也在一旁着急的看着赵铭。 胡林和胡孝义,见一家人这急样儿,在一旁默默的看着,没插嘴。 赵铭和周弘乾各自说着,让屋里的人都清楚的知道了情况。 大伙儿听到没什么大碍,便放心了。 正好周弘乾的吊针吊完了,赵铭给取了针头,周怀民拿上药,几人就回去了。 胡林在最后头,没同他们一起,而是留下了问赵铭。 “他身体里的暗伤能治好吗?” 赵铭没想到胡林问这个,“你也太高看我了。” 说完,他又解释, “他这身体,之前一直有医生养着的。 又吃着缓解的药,没超负荷运动,所以他体内的暗伤才一直没给他造成困扰。 但他现在的情形,我也只能给他开些止痛的药缓解。 之后就算他不干活儿,他身上的暗伤也会时不时的发作。 像他这种需要的缓解药,他们家现在怕也是负担不起。” “也就是说,你能对症下药是吗?” 胡林反向思维,抓住关键信息。 “难,除非我能拿到他之前的病历。” 赵铭解释, “长期吃药的人,身体对药材都有一定的抗药性。 像他这种病患,我需要病历才能了解更多情况。” “行,我知道了。”胡林说完就要走。 “等等,你该不会是想给他治病?”赵铭狐疑的看着胡林。 这丫头什么时候这么好心了? “是有这个想法,但也要问问人家的意见。” 胡林意味不明的回了一句。 问,可不就是问意见了。 这可是人情。 大大的人情。 她现在有钱,也能挣钱,完全负担得起。 就看周家给不给这个人情了。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先看看情况再说。 周弘乾的情况,周家最清楚。 有周怀景的财力支持,他们却并没有选择继续养病。 只能看这次事儿过后,周家是个什么态度。 周弘乾吊了几天吊针,又连续吃了几天的药。 身体好得差不多了,就继续上工干活儿。 不过他被分到了跟他爸、妈一组。 他们下地干活儿,李爱花在家也忙活得不行。 除了做饭、送饭,带着周怀恩上山去捡山货,还要把地里熟得不能再留的粮食收了。 秋收就这么忙忙碌碌的过去了。 不用再上工的胡林和周怀民,也没休息。 吃了早饭,就背上背篓上山捡山货去。 缓解李爱花在家忙得手脚并用的情况。 今年家里人口增多,前两月家里就在买粮食吃了。 要不是家里有前两年的余粮,怕是夏季的时候就要买粮食吃了。 因此捡起山货来,个个都干劲儿十足。 要多捡些山货,靠着这些山货也能撑到年底结算时,不再去买粮食吃。 过了一个星期左右,秋收彻底结束,上工的大人也都闲了下来。 但他们工作强度跟孩子不一样,所以歇了两天这才开始上山捡山货。 也去地里背些稻草,麦梗和苞米秸秆回来当火引子。 傍晚的时候,就在家帮忙收拾自留地的粮食。 把晒干了,需要脱壳的粮食挑到保管室去,出钱打磨。 一连十来天,大青山上都热闹非凡。 周家人没见过这景象,都觉得新奇。 一天除了吃饭,都在山上家里两头跑。 到十一月,山货捡完,村里又恢复了上工。 要把地都翻出来,种上春麦。 李爱花也把自留地翻了出来,种上过冬的蔬菜。 胡林上山恢复了陷阱,继续今年最后一个月的挣钱之途,和李爱花合作存过冬的野味。 雨季来临,地里的活儿都忙完了。 大伙儿都开始上山砍柴,准备过冬的柴火。 胡家今年多了周弘乾,当然柴火数额也要耗费不少。 两人天天上山砍柴,也足足砍了小半个月才备好家里人过冬的柴火。 歇了几天,年底结算就开始了。 周家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周家和胡孝义挑上箩筐,背上背篓去保管室分粮食去了。 到周家领粮食时,周弘乾跟着胡孝义有样学样,也拿出一半粮食换成钱。 其余粮食,一半是大米,一半是各种粗粮。 几个人忙活了大半天,这才把所有粮食弄回来,放到仓库里。 胡孝义把分得的钱,交给了李爱花。 饭后,周家两口子也把他们一家今年分得的钱给李爱花。 说是算这一年的口粮钱。 周家四个人干活儿,分得的钱比胡孝义多两倍多。 李爱花哪能收这么多钱,就拿了三分之一。 按照现在粮食的时价算下来,也差不了多少。 剩下的钱,两口子也没收回去,说是让李爱花拿着帮忙买些东西回来。 像水杯、水壶、鞋子、保温瓶、布匹、棉花这些。 “分家的时候,我们家得了一个购货本还没用。 现在给你们用也一样,还不用票。” 李爱花听到两口子的诉求,想起来她放在柜子里落灰的购货本, “我们家是先头就分出来过了的。 家里要添置什么物件儿早添置齐全了,就一直放着没用。 我本来还觉得可惜了,现在看来是正正好!” 许明珠听到,也是一喜,“那可真是太好了。” 她不清楚这边的物价,原本还在担心,这些钱不够用,想着要不要再添点。 他们藏起来的钱,和儿子寄回来的钱,加起来有好几百块。 一家子都在农村,自给自足,没什么花销,也够用。 “那就麻烦妹子了。”周弘乾道谢。 李爱花

相关推荐: 虎王的花奴(H)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镇妖博物馆   乡村桃运小神医   交流_御书屋   新年快乐(1v1h)   蝴蝶解碼-校園H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女奴的等价替换   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