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能单独和胡林说几句话吗?” 胡林诧异。 李爱花下意识的看向胡林,让她自己拿主意。 胡孝义想到胡军学习这么好,贱丫说他说话,见着这么优秀的堂弟,说不定能激起她想读书的想法,当即就同意了。 李爱花见胡林没有反对,这才跟胡孝义往前边走去。 看着他们走远了些,胡军才看向胡林,“我考上京城的大学了。” 这几天,他收到了很多人的祝福和贺喜。 唯独没有胡林的。 胡林没想到胡军拦下她就为了说这个。 敷衍的回了句,“恭喜啊。” 胡军笑了笑,锋利的眉眼都柔和不少,“那我在京城等你。” 听到这话,胡林这才正眼看了眼胡军,“你能留下来再说吧。” “我会的。” 胡军回答得很坚定,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胡林没搭话,转身离开。 胡军站在原地看着胡林离开的背影。 在他眼里: 今天的夕阳很美,橙红的火烧云下,日落把胡林的影子拉得老长。 月底,胡军坐上去京城的公共汽车,小河村的农忙也开始了。 胡林和李爱花忙得不可开交。 两个月后,农忙要结束时,村里的牛车拉了一批奇怪的人回来。 个个都收拾干净,看着白白嫩嫩的。 那双手一看就是握笔的。 而这样的人有十个。 这些人要么穿着列宁装,要么是中山装,要么是旧式斜襟大褂。 男的的头发都做了造型,用摩丝固定。 女的不是两大辫子放肩膀,辫子末尾打着蝴蝶结。 就是一头利落的短发,一边别在耳后,露出白嫩的耳朵和小巧的耳环。 这些人唯一相同的就是,脚边都放着行李箱。 他们或好奇,或烦躁,或麻木的坐在牛车上。 和牛车上的农民看起来非常割裂。 一边朴素得没眼看,一边绝对吸睛的时尚潮儿。 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今早,杨井按照惯例去县城里开会。 开完会就领了十个人急匆匆地去找了在城门口等村民的杨老,把人拉了回来。 一路上,杨井都在想接下来怎么开展工作。 这群人都是知识分子,在校大学生。 来下乡插队,接受再教育的。 他们有个统一的名字,叫知青。 可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要怎么把他们安排到村民家里去。 这样的事儿,破天荒的头一遭。 莫名其妙的让一陌生人长期住家里,还同吃同住,谁愿意嘛! 这次的工作也太难办咯! 回到村儿,杨井下了自行车,就带着人往自家去。 一群青年浩浩荡荡的跟着杨井走。 在村民的眼中,简直就像是在看一场时装走秀。 看到的村民都赶紧回家去把这个八卦分享了。 简直不吐不快! 临近中午,杨家也的午饭也差不多做好了。 杨井带着这些人进屋,把许翠找过来,两人合伙拿了板凳出来,让这些知青们坐。 许翠满心疑惑,看着这些城里人,给他们倒了凉白开。 杨井招呼他们“别拘谨,就像在自己家一样”,客套完后,拉着许翠去了厨房。 让媳妇儿赶紧又做一顿,让这十个知青吃的午饭。 杨井简单的跟许翠解释了后,又赶紧推着自行车去村上办公室拿了大喇叭出来,骑着自行车沿路用大喇叭通知小河村的所有村民,一点开会。 村里的大喇叭声音很大,老旧又嘈杂。 这让那些坐在村长家院子里的知青们都皱了眉。 因为他们听不懂杨井讲的本地话。 不知道内容,喇叭声音又很刺耳。 这很干扰他们本就不好的心情。 但他们也只能忍着。 同在家准备吃午饭的胡林一家也听到了喇叭讲的内容。 李爱花把最后一个菜端上桌,坐下吃饭,“咋又开大会?前两年不是才开过。” “吃了饭过去瞅瞅不就知道了。” 胡孝义添了一碗白米饭,开始干饭。 “快吃吧,我们走过去要好久。” 胡林笑了笑,没解释。 三人花了十来分钟吃完饭,匆匆地往村头赶去。 他们住得远,是最后一批到的。 要不是后面跑了一截儿路,还要迟到。 杨老见时间一点整,看了眼杨井,杨井拿着大喇叭站上树围。 “乡亲们,俺废话就不多说,农忙还没真正结束,待会儿大家还要干活儿去。 咱们村,接下来会陆续到来知青和咱们共同劳动。 知青,大家都没听过,我来解释一下。 知青就是有文化的知识青年,都有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 今后他们会在全国进行上山下乡的插队运动。 但是相对的,知青们的动手能力不会很强。 在培训他们动手能力之前,大家都要积极配合。 俺们要把他当作自己的家人来对待。 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知青们融入俺们这个集体。 再有,这是党的安排,所以大家不要对知青有所排斥。 咱们是一个大家庭,要互帮互助。 要让知青们早日适应插队的生活,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一起建设美好家园。 如今第一批知青已经来到我们村了,待会儿我和村干部会带着他们落实到部分人家里。 入住到部分人家里的知青,今后就会和你们同吃同住。 刚下乡的知青会有一些年的口粮补助。 待会需要有知青入住的人家帮忙搬粮食。 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俺作为村长,也得给你做个表率,俺们家会入住一名知青。 这次下乡的知青有十名,剩下的九名知青我们会根据村里各户的情况安排入住。 但今后陆续都有知青下乡插队,到时候会再进行分配。 好了,此次大会结束,你们回家休息会儿,两点准时上工。” 杨井这次没留悬念、勾胃口。 而是一口气把该说的都说了,不给村民讨论和拒绝的机会。 因为他知道,一旦停下来,村民们的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这件事儿必须得雷厉风行的给办了。 那些知青还等着安排,总不能让这些人今晚在他家院子里过夜吧。 杨井这套话术,没给村民留任何拒绝的余地。 在杨井走后,村头就炸了锅。 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胡林听了一耳朵,没有听到反对的话。 不过就算有,那也不敢说出来。 后果不是他们能承担得起的。 给村民开完会,杨井和一众村村干部到了村上办公室接着开会。 看把剩下的知青该分配到哪些人家里去。 他们住得远,胡孝义走到半道儿,就拐去了要上工的地里。 胡林和李爱花回家去。 “闺女,你说以后咱们家也会住知青进来吗?” 李爱花有些担心。 如果住生人进来,那她们打猎,投机倒把的事儿岂不是会被发现! “你想多了!我们家,在村里那是属于特困户! 怎么可能把知青安排过来。” 知青下乡,被安排的家庭应该都是由好到坏。 所以刚下乡的知青待遇都是最好的,特别是头一批。 “可村长家不是知道咱们……” 李爱花话没说完。 “你这就关心则乱了。 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所以才更不会安排人过来。” 胡林罕见的又开始给李爱花上课, “你遇事要冷静! 不管什么情况,保持一颗清醒的大脑。 这样才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任何一个决定,都会改变你今后的行径路线。 若脑子不清醒,做了个错误的决定。 那么你在接下来很可能会一步错,步步错。 直到把自己也赔进去。” 李爱花点点头,听得认真,“我以后会注意的。” 胡林提问:“那你说说看,村长他们为什么不会安排人过来?” “安排人住进来,我们就没法做生意了。”李爱花回答。 “还有呢?” 胡林见李爱花只想到这个,接着引导。 “没有了吧。” “不止这点。” 胡林给李爱花点出来, “还会让俩家关系产生嫌隙。 日后再有什么好事儿,我们也不会再带着杨家一起。” “哦~” 李爱花明白过来,“还有这些东西呐!”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是其一。 双方失去信任,是其二。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 而我后面说的,是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 你以后遇到事儿,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待这个事情。 有些你搞不明白的,或许换一种思路就豁然开朗了。” 胡林是认真的教导的老师,李爱花是个虚心受教的学生。 她前半生过得凄惨,后半生遇到了两位很好的老师。 第141章 柳知青 一个是杨青,教她学业,一个是她闺女,教她人生。 知青下乡的消息笼罩在小河村上空,家家户户没了困意,都在讨论这件事儿。 村上开完会,几个村干部一人带着两个知青,入住到相应的农户家里。 这些农户,年年都是村里的余粮户。 让他们接手知青,不容易出乱子。 他们家境优渥,也不会有二话。 有知青入住的人家,家里的壮劳力帮着搬粮食,媳妇儿帮忙铺床,老人领着知青熟悉家里。 看起来颇为和谐。 虽然在知青眼里看来,他们入住的环境全是脏乱差。 可对小河村来说,这些已经是当地最好的人家了。 好在这些知青虽然明里暗里的都嫌弃,但也没闹,还是很配合村干部的工作。 之后的培训期间,知青体力跟不上,手脚被磨出血泡。 也只是暗自委屈,没和村民闹矛盾。 有一天俩小姑娘,在干活儿的时候委屈得直掉泪,吓得小队长连忙让俩姑娘先歇歇再干活儿。 可把动员过来教人的优秀庄稼汉们看傻眼了。 他们家里三岁就下地干活了的孩子都没哭过。 她们只是在培训,还没正式开始干活儿。 这就受不了了,看着像是受到了天大的委屈似的。 正式干活后那还了得哦! 不得要死要活儿的啊! 等到知青们彻底会干农活儿后,每年秋收结束后的上山捡山货运动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有知青入住的农户,都带着知青去捡山货。 教他们怎么辨别各种山货,顺便也认识认识哪些野菜能吃,哪些不能吃。 毕竟就算余粮户,也是要吃野菜的。 没有奢侈到靠自留地里的蔬菜就能解决一年的蔬菜量。 住在杨家的知青只有许翠带着去。 家里其他人都在忙着计算公分,杨老又是长辈,就更不可能麻烦他老人家了。 老人家在家帮忙干干家务就行了。 要是再爬山,万一给摔了,那就麻烦大了。 李爱花还是在家里处理山货,胡林拎着篮子上山采野水果、松茸这些。 看到许翠带着个看着斯斯文文的姑娘过来,胡林凑了过去。 “干妈这就是住在你家的知青啊。” 许翠看到胡林,脸上的笑也真挚了许多,“对,她姓柳。 你可叫她柳知青或柳姐姐,她比你大了十二岁呢。” “柳知青。”胡林打了招呼。 叫柳知青的女生浅浅地笑了笑,爬山时,她肩膀两边的辫子徐徐晃动。 “怎么没看到你妈?你一个人上来的?” 许翠看了一下附近,没看到李爱花。 “她在家里处理山货没来。” 胡林回答完,又看向柳知青问, “听村长说你们都是知识分子,那柳知青你是高中生? 还是大学生啊?” 面对陌生人,胡林还是装作一副小孩的模样。 “我是大学生。” 柳知青不太想和胡林搭话,因为爬山就有够让她累的。 “大学?” 胡林有些惊疑, “你们都要下乡的话,那我二叔和四叔的儿子怎么没回来?” 胡林看似自言自语,实际是在问柳知青。 具体细节这些东西,她还是要向这些当事人打听才行。 她想知道,胡富不是参加了运动,为什么还没下乡的消息传来。 还是说,连这种都有例外? “对哈!你那两个堂弟怎么没回来? 他们不也是大学生嘛!” 许翠最近被知青的事儿占据了头脑,听胡林这么一说,才反应过来他们村还有俩大学生呢。 “可能是去了别的地方吧。” 柳知青也不是很清楚这些, “我只知道,所有的学生都得下乡插队。” 这是她就读的学校,和家里那边的居民委员会通知的。 是全国性,且必须执行的。 “啊,不能回家吗?咱们屯里不也是农村吗?” 要是下乡能回原籍那才好玩,那时候胡富的表情肯定很精彩。 走出去的时候,神气得尾巴都要翘上天,还没登高就被现实狠狠扇了一巴掌。 那得气成什么样儿! “应该~不能吧。如果~这样,那再教育~对他们~来说岂不是就没有~意义了。” 柳知青气喘吁吁的,说话都一截儿一截儿的。 “这样啊,那二叔和四叔他们知道后该咋办啊!” 胡林故作忧伤。 “嗐!你说这个大学上得有啥意思,家都回不来了。” 许翠听着感慨着, “也不知该说你那俩堂弟是运气好,还是不好。” “哎!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胡林客套一下,接着话一转, “我去前边采果子去了,去晚了都没了。” “行,你去吧。昨晚下了雨。 注意着点儿脚下,别摔着了。” 许翠关心了一句。 “知道了。”胡林几下就蹿走了。 柳知青仰视着海拔逐渐变高的山坡,内心有那么一瞬间是崩溃的。 她爬不动了。 柳知青委婉的开口,“许婶子,要不你先去吧。 我走得慢,刚那孩子不是说了,去晚了就没了。” 她想停下来歇歇。 许翠跟着她有不好意思,显得她体力连个孩子都不如。 “没事儿,不着急。 我干女儿,就刚才走的那孩子她妈。 前些年就是来捡山货的时候把腿摔断。 她奶也摔了,还成了残废。 你头一次来,我还是跟着你好点儿。 出啥事儿,我也能搭把手。
相关推荐:
万古神尊
白日烟波
树深时见鹿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村夜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山有木兮【NP】
新年快乐(1v1h)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开局成了二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