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 宁疏白话音刚落,刚刚哭惨的户部尚书与吏部尚书都站出来了?,顺便再哭一下惨。 李暮歌见此哭笑不得?,两?位尚书想来不是第一天想这个问题了?,却到?现在才以顺嘴的形式,将不满说?出口。 这就是官场上的人精,即达到?了?目的,又规避了?得?罪人的风险。 “誊抄和?糊名?实行起来确实有困难,但那些都是小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困难,比起最后舞弊之风盛行,有才之人在野,要?强上许多。”李暮歌顿了?顿,考虑了?一下,要?不要?将解决方法说?出来。 她想了?想,还是没说?。 今日她已经够出类拔萃了?,也就是说?,今日她风头出得?够多了?,再出风头容易被人针对。 太子和?大公主还在眼前,她哪儿能?将所有功劳都抢走啊,多少有些太不听话了?,而且表现得?太突出,一点儿不像个十六岁初入朝堂的公主t?。 所以她说?完这段话后,求助的眼神飘向大公主。 大公主闻弦音知雅意,瞬间明白李暮歌的想法,她心里刚刚升起的警觉降低了?许多。 看来十四还是那个十四,并没有一夕之间变成另外的模样。 于是大公主站了?出来,说?道?:“宁祭酒的顾虑确实存在,吏部之所以缺少官员,是因为吸纳的官员太少,科举若是能?更?为公平,想必会有大量人才进入朝堂,这些通过科举的学子,都可以直接为官,之前吏部尚书所说?的各地官员不足之事,不就迎刃而解了??至于誊抄的小吏,其实并不需要?占用?正?经的官员,只需识字能?写便可。” 大公主说?到?这儿停住了?,她也不想占了?所有功劳,皇帝不会愿意看见那一幕。 大公主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并不是她本?人有多聪明,能?瞬间想得?如此周全。 科举改制一事在朝堂上吵了?好几天,大公主和?太子私底下当然也跟幕僚们聊了?聊,一些事情的解决方法,早就已经探讨出来了?。 所以大公主留白,是给?太子说?话的时机。 太子果然开口了?,他说?:“若是有小吏被人收买,岂不是可以直接更?改学子的试卷?所以为了?确保公平,誊抄与糊名?必须同时进行,桑皮纸的开销确实不少,但可以不走户部的国库,只需前来应考的学子多交一笔笔墨费用?即可。” 这年头科举的学子,多多少少有些家财,所以加点儿笔墨费用?,对他们来说?一点儿没有压力。 之前科举也不是免费的,现在多花一点儿,不算什么。 “为防考生贿赂考官,同时也是为了?能?让考官更?快批阅考卷,可以在出题后,就让考官与负责誊抄考卷的小吏住在一处,与世隔绝,直到?考试结束。” 李暮歌最后补充了?一句,此话一出,引来半数官员的薄怒。 这些官员,都是可能?被皇帝指为考官的人。 会试从出考卷到?放榜,期间来来回回能?有一个月,那么多天,他们难道?要?一直被关着吗! 宁疏白都有点儿不高兴了?,他身为国子祭酒,京城被皇帝定?为主考官或副考官。 他也得?被关起来! 可是让他们反对李暮歌的话,他们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李暮歌这个提议除了?考官本?人比较受伤外,其余人员无一伤亡,还利好科举。 皇帝见没人再出来说?话了?,他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太子和?端华公主所言,两?位尚书可听清了??还有异议吗?” “臣等无异议。” “嗯,既如此,长安的这份折子便算是过了?,宁祭酒,此事交由你通知各地,培养誊抄的小吏,既然吏部人手不足,明年开一次恩科,今年秋闱便用?上这糊名?和?誊抄吧。”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皇帝说?完,等了?一会儿没有官员出列,他点点头起身离开。 “恭送陛下!” 百官行礼,等皇帝彻底离开,才三三两?两?走到?一起,说?着话往外走,他们该去上值了?。 “殿下,科举改制臣还有许多不通之处,还望之后殿下至国子监指教。” 宁疏白同李暮歌说?道?,李暮歌应下了?,祖孙俩也没多说?其他,宁疏白就行礼先离开了?。 接着太子路过,李暮歌冲他行礼,他伸手将李暮歌扶了?起来,满是赞叹地说?道?:“十四,孤第一次上朝的时候,紧张的声音都打颤,没想到?十四你这般淡然,不愧是李家的公主!
相关推荐: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我有亿万天赋
痛之花(H)
流萤
火影之最强白眼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南安太妃传
实习小护士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