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改制的事情彻底定下来了,目前?几乎全部由?她外祖和舅父管,她应该不?用这么忙了才对。 可是庄子上的庄稼都成熟了,全都能收了。 春种秋收,这一轮庄稼全都是李暮歌的心血,别人出城是游玩,她出城是去庄子收庄稼,哪怕自?己不?下地,也会盯着别人收,自?己手上捧着装订的小本子记录。 毛笔记录实?在是不?习惯,李暮歌烧了不?少木炭做炭笔,裹着一层布就开始写。 白天写完,晚上回?去誊抄整理,就这么忙活了半个月,才将她试验田的数据全都整理好,分门别类,从?中寻到了在长宁城附近种地,目前?最科学有效,人人能用的法子。 只是这法子到底有没有用,得等明年秋天才能确定。 不?过她这个试验田的实?验方法是非常奏效的,而且对当地能形成特别有效的推广,亲眼看见试验田里?庄稼长势的佃户们纷纷表示,明年他们一定使用李暮歌的种植方法种地。 和以?往朝廷推广一些新的粮种和种地方法,农人强烈的反对情绪完全不?一样?。 李暮歌好不?容易整理好了种地的事情,又开始思考佃户们这种有违大庄官员常理的行?为。 不?过这次她不?打算自?己写总结了,这个问题,她丢给了最近跟着她跑了好几趟农庄的穆盈栀和颜士玉。 穆盈栀倒是很快就送上来了一份策论,颜士玉则慢了两天,主要是颜士玉对情况不?是很了解,调查情况都调查了两天。 两人送上来的策论,核心大同?小异。 都是认为,佃户们看到了李暮歌的诚意,被她感化,用比较文绉绉的方式说?,就是君主仁慈,庶民自?然顺从?。 又是顺民思想那一套,李暮歌看完后表示很有参考价值,但绝对不?是答案。 李暮歌上大学只到大二,而且大二才开学没多长时间,她高?中上学的时候还比较认真,到了大学,就没那么拼命了。 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早知道她要穿越,她每天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 要是她能再有点儿文化,哪儿至于现在迷茫得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在李暮歌的抓狂情绪里?,覃家大喜的日子到了。 覃韵诗与崔家的三?郎君成亲,李暮歌拿着覃韵诗给的请帖,到了崔家。 因为是覃家嫁女,所以?她得到崔家来。 崔家在京城的宅邸很大,因为崔家有一位开国国公,封号为“成”,成国公本人已经七十多了,年轻时在朝中做事,现在早已告老还乡。 崔家的三?郎崔珏是成国公的孙儿,成国公有三?个儿子,崔珏的父亲是成国公的小儿子。 成国公那两位儿子运气不?太好,早年因各种原因,都没能活过他们的父亲。 所以?成国公的小儿子成了世子,据说?这位世子最喜欢的儿子就是崔珏,覃韵诗与崔珏联姻,是覃家和崔家强强联手,日后覃韵诗很可能会成为成国公夫人。 李暮歌光是理清崔家那乱七八糟的亲戚关?系,就废了一晚上的时间。 她真的很讨厌这些贵族,为什么那么能生?,为什么那么能活! 有时候真的很想让常怀忠复活,然后再砍几个世家贵族的人,减轻一下她的负担。 当李暮歌产生?这个念头t?的时候,李暮歌就知道,自?己已经背家谱背疯了。 这还是只看了崔家的,没看覃家的,不?然她能更疯。 世家大族确实?能生?,导致存在时间长的世家大族,主支旁支的人加起来能有几百上千人。 好在,真正优秀的人到哪儿都是少数,包括这种大家族,真正能混到长宁,并且重要到需要李暮歌记住名字的人,更是只有千中之一二罢了。 因为世家关?系的错综复杂,所以?李暮歌在崔家看见工部侍郎崔明璋这个老熟人的时候,一点儿都不?惊讶。 崔明璋是崔家人,虽然是旁支里?的旁支,但他还是工部侍郎,别的崔家旁支不?必邀请,崔明璋则不?能缺席。 “没想到会在今日见到长安殿下,臣请殿下安,殿下可是三?叔父亲自?请来参加婚宴的?” “三?叔父?” 李暮歌刚想抬手说?免礼,就被崔明璋一句三?叔父给惊住了。 崔明璋顺着李暮歌抬手的动作直起腰,收了礼,对李暮歌的惊讶毫不?意外,他只是带着公式化的笑容解释了一句。 “今日成亲的崔珏崔子铭,便?是臣的三?堂叔父。” 崔珏有字,这很符合崔家老牌世家的习惯。 一般来说?,世家贵族的人都有名有
相关推荐:
流萤
失身酒
岁岁忘忧(完结)
南城(H)
小寡妇的第二春
萌物(高干)
仙道空间
带着儿子嫁豪门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认输(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