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夫君,你快讲讲吧!”燕姣然饶有兴趣地问道。 秦渊一边捏着妻子的脸蛋,一边说道:“那好,娘子,你觉得什么是王朝?” 看着秦渊的目光,燕姣然撅着如菱的嘴唇,试探性地回答道: “王朝者,一家一姓之天下,以驭民也,以愚民也。“ 这是书上的答案。 秦渊笑了笑:“娘子,你这个答案,只能算对了一半。” 燕姣然顿时眉头一皱,亚父张江陵上课的时候。 她挺认真的,所以对于经典也算了解。 字面上讲,王朝本是天子视朝之意。 《周礼·地官·师氏》记载: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大儒郑玄注:王日视朝于路寝门外......察王之视朝,若有善道可行者,则当前以诏王。 这狗男人想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只听秦渊慢悠悠地讲道:“史书上加载最早的是夏王朝吧?” “大禹的位置,被自己的儿子启所继承,自此揭开了‘家天下’的序幕。” “娘子,你有想过,为什么大家把夏认定为是第一个王朝。” “而上古时期,三皇五帝却只当作是部落首领呢?” 很显然,燕姣然是头一回碰见这样的怪问题。 思考了好一会,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沉默应对。 坦白说,秦渊也没指望自家娘子答对。 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更好的装逼罢了。 光自己巴拉巴拉的多没意思。 只有问到别人一脑袋黑线,自己再一讲,豁然开朗。 这样才有装逼的成就感。 看着自家娘子眉毛都快打结了,秦渊心想时机已经成熟,这才开口解释了起来: “上古时期,因为人口有限,各部落其实相对独立,在各自的领地内发展互不干涉。” “可是,当农业种植技术发展之后,人口开始暴增,问题也就来了。” “注意哈,这个必考……呃,不是,以后也会用到!” “种植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秦渊下意识敲黑板,划了重点,又继续说道: “言归正传。” “当各部落的人口暴涨之后,为了养活这多出来地人口,各部落自然而然地就需要拓荒更多的土地,种出更多的粮食。” “于是乎,土地开拓的越来越多之后,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部落们,各自的领地在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撞到了一起。” “而后,肯定就会有矛盾和争斗。” “最后,在利益的驱动下联合成了不同立场的部落联盟。”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 听到这里,燕姣然不禁有些出神。 涿鹿之战,从根源上讲竟是因为种植技术的进步? 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心中大为惊奇,可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有道理。 人少的时候,资源充沛,不需要跟别的部落接触也能过得很好。 人多了之后,就和别的部落有了纷扰。 似乎跟前面讲过的藩王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燕姣然恨不能将秦渊讲的每个字都记在心里。 只听秦渊又继续说道: “逐鹿之战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部落联盟的形势,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就组织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也就是王朝。” 燕姣然听得有些懵,把肚子里的疑问说了出来: “既然部落联盟逐步发展成了王朝。” “那为什么不是逐鹿之战的胜者,三皇五帝之首黄帝建立,而说是大禹建立的呢?” 秦渊笑了笑,“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生产力发展了。” 燕姣然不解道:“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力?” 秦渊解释道:“生产力啊?娘子,你就当作是种粮食的能力就好了。” “根据史书可以推算,在夏王朝建立的前后,生产力水平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得夏王朝有能力供养大量不用生产的食利阶层。” 生产力?种植粮食的能力? 燕姣然微微有些愣神。 她自认也是认真学习,跟着很多名师学过经史子集的。 这些年也批阅了不少科举考生的文章。 这个说法真的是从来都不曾见过。 这很秦渊。 一如当初的试卷,让人眼前一亮。 真不愧是朕的狗男人呐,必须给你弄进宫了! 不然七天上一次课,朕哪忍得住呢? 学习的滋味针不戳。 朕要榨干你,一滴不剩,如狼似虎! 第121章 我家娘子怎么变笨了? 微言大义! 这一番话让燕姣然很是震撼。 而秦渊的讲课还在继续: “食利阶层,包括贵族、军队、巫医等等。” “这些人呢,是随着发展演变后,逐步脱离出来的,不用再从事生产就能获取食物的阶级,不妨称之为脱产者。” “脱产者是随着社会发展必然会出现的新阶级。” “在这些脱产者中,有的人负责统治、有的人负责守卫、有的人负责信仰,如此一来,王朝便诞生了。” “当然,再之后逐渐就演变为了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这种家族继承制。” “在夏王朝之前,先民也曾尝试过禅让制,这便有了三皇五帝的传说。” “后来呢,继承制便取代了禅让制,拉开了家天下的王朝新序幕。” “至于这其中的原因嘛,也很好理解。” 秦渊顿了顿,笑道:“无论是谁坐到了皇帝这个位置,还会不替自己的儿孙想想嘛?还会心甘情愿地想着自己儿子不继承皇位而去回家种地呢?” “或者再换句话说,谁看到自己的爹当了皇帝,万人之上,谁还会想着回去种地,而不是接着做皇帝呢?” 此言一出。 顿时就把燕姣然给干沉默了。 扪心自问。 当然是不愿意了。 别说是皇位传给没用任何血缘关系的人。 就算是传给什么亲兄弟、侄子,叔叔伯伯,燕姣然也是不愿意的。 她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一天到晚都在处理奏折,治理国事。 好不容易有点起色了,看见点未来了。 累死累活这么多年,凭什么让给“外人”,让外人来摘桃子? 秦王燕策天叛乱,朝臣们各怀鬼胎争权夺利。 归根结底其实也还是为了四个字。 ——争当皇帝。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死多少人,流多少血,除了眼前这个狗男人,似乎也没人会在乎了。 燕姣然感慨万千。 摇头道:“肯定是没人愿意的。” 秦渊拍了拍燕姣然的肩膀,朗笑道:“所以,继承制的王朝就诞生了。” “这就是王朝,娘子你可听明白了?” “你可真正理解,‘什么是王朝’这个问题了嘛?” 燕姣然微微颔首,娇声道:“我明白了,你继续说吧。” 秦渊捏了捏燕姣然的脸蛋,调笑道:“娘子,你真的明白了嘛?” “可别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懂装懂哦。” 燕姣然顿时像炸毛的猫儿一样,愤然道:“朕明白了!” 这个狗男人,什么都好。 就是喜欢装逼! 扮猪吃虎有意思嘛! 别人跟你能一样嘛! 狗男人,不要脸! 燕姣然在心里骂个不停。 秦渊换个了姿势,又继续说道:“那接下来,为夫就给娘子好好讲讲,什么是‘王朝的本质’。” “等讲明白了这个问题,想来娘子你也就能明白刚刚所说的问题了。” 闻言,燕姣然不由得神色一正。 一双小手激动地在秦渊的胸膛,一个劲画着圈,打着转。 她可没打算听过就算了。 回去之后,可得好好在慕容嫣然面前装装,嘚瑟一下。 不能光自己一个人震撼,必须拉个垫背的。 尤其是这个妮子,一直以来学习都比她刻苦认真,获得的夸奖也更多。 妥妥的学霸。 在这样的学霸面前秀存在感,才痛快。 至于秦渊的问题。 已经不在燕姣然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这妮子有本事就查清楚,朕一步也不离开皇宫,是怎么跟这个狗男人暗送秋波的! 思虑间。 只听秦渊轻轻咳嗽了几声,然后用缓缓问道: “娘子,你饱读诗书。” “想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八个字,你应该很熟悉吧?” 燕姣然又掐了下秦渊的腰,愤然道:“我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 秦渊瘪瘪嘴,在心里暗道。 呵呵。 娘子啊。 你最近的智商可是下降不少。 完全没有当年的机灵劲了。 谈论国家大事,不仅不能举一反三,甚至连你相公我的思路都跟不上了。 当真是奇怪啊。 难道是怀孕了? 俗话说,一孕傻三年,这些日子他也挺用功的…… 燕姣然见秦渊迟迟没有开口,急忙催促道:“你这人还不快说!” 秦渊当即回过神,继续问道:"那娘子,你知道为什么说,‘祀’和‘戎’,是国家唯二的两件大事么?" 唯二? 燕姣然觉得这个用词极不妥当! 不过又不敢指出来,生怕又惹来一通贬损。 只好忽略过去,认真思考起秦渊提出的问题。 这次思考,倒真给她想出个答案。 燕姣然试探性地回答道: “因为打仗之前,要先砍了敌人使者,或者俘虏的脑袋祭天?” 秦渊:“……” 秦
相关推荐:
联姻老攻为何那样
此生爱不悔
穿越艾泽拉斯的道士
家养一只吸血鬼
都市玄门医仙
青玉案
圣光怎能在邪恶中流淌
当社畜撞上阿飘姐姐
美食代言人
国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