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溪书屋里只住着他们两个人和三个孩子,好像他们真的就只是普通的一家人一样。 她的生活也变得简单了很多,除了偶尔在玄烨的示意下,照顾一下对面道和堂里住着的几位阿哥。 其他的,她只需要操心他们一家人的事就可以了。 太皇太后是玄烨心中最挚爱的亲人,沈菡爱屋及乌,以前在宫里是不敢引人瞩目,现在既然有机会能帮玄烨孝顺一二,她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还有太后,接触得久了,沈菡发现太后也是个很可怜的人。 虽然贵为一国太后,说起来好像无所畏惧,可以自由自在了。 但其实宫里的生活是十分逼仄的。 她从十几岁嫁进宫里,年轻时不得丈夫宠爱,一点欢愉都没得到过。 现在年纪大了,身边却没有亲生儿女,与皇上这个儿子又不亲近。 她自己的满语和汉语还都不太好,宫中能和她无障碍交流的只有以前慈宁宫的蒙古嬷嬷们。 所以她每日的生活就只剩下诵经念佛,和身边的人聊聊天。 根本谈不上自由自在,还不如沈菡活得有滋味。 沈菡半是出于同情,半是出于感谢。 不管是因为什么,既然她利用了太后的名义,帮雅利奇躲过了一场劫难,那么她和雅利奇就该回报太后这份因果,好好孝顺太后。 希望有雅利奇的陪伴,太皇太后和太后都能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吧。 玄烨与她相伴这么多年,自然懂她这份心。 以前觉得她总是把人往好处想,有些天真,有些傻。 但现在十年过去了,玄烨却觉得她竟然还能于深宫生活中保留一份纯挚的善心,实在殊为不易。 “那你以后出门要多穿衣裳,让人把车里的炭炉烧得再热些,实在不行点两个吧。” “好,没事,马上就开春了,天很快就暖和了。” “朕之前去南苑不是打了新鹿皮吗,朕让人给你和雅利奇又制了几双鹿皮靴子,特意把里子加厚了,你们以后出去穿这个吧。” 沈菡转过去,把贴在他腰上的手换了个位置——这里不暖和了。 “好,你放心吧,冻不着我们娘俩儿。” “皇玛嬷今天的身体还好吗?我上次去请安,她说最近总是睡不好,头疼。” “今天还好,皇玛嬷说太医院给她换了个新方子,睡得好多了。” “那就好。” 沈菡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侧头看他:“对了,我看皇玛嬷用膳口味挺重,但她都这个年纪了,老是这么大鱼大肉的吃不太好,还是该清淡些,但这个我又不好提。” 她陪太皇太后用膳次数多了,很快就发现了她发胖的原因——油水大。 大概是蒙古那边带过来的饮食习惯,太皇太后吃饭很少吃素,几乎全是肉菜。 年轻的时候倒还罢了,现在都这个年纪了,天天这么吃...... 沈菡有些担心,她记得老人这么吃饭很容易高血压高血脂,还容易中风啊! 提起这个,玄烨也有点儿烦心:“哎,朕知道,老早朕就劝她来着,但皇玛嬷就好这一口,朕劝了也不好使。” 玄烨素重养生,自己又常温医书,以前就想给皇玛嬷改改这个饮食习惯——但太皇太后就不是个特别听劝的人。 再说口腹之欲最是难戒,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般就两种心态。 要么是特别惜命,吃得清汤寡水,非常注重养生,生怕吃出病来。 要么就是想吃啥吃啥,觉得说不定哪天出个什么事就没了呢?快活一天是一天。 很不幸,太皇太后就是后者。 玄烨也为难:“皇玛嬷不听劝,朕又不好不叫她吃。” 沈菡皱起眉,皇上的话都不好使,那可怎么办? 她想了想:“要不我让雅利奇试试?老人都禁不住孩子撒娇歪缠,咱们也不是要让太皇太后一口气把肉都给戒了,让雅利奇哄着她多吃点儿素菜也行啊。” 再这么吃下去,太危险了。 玄烨觉得这主意不错:“那你让雅利奇试试,朕明天去请安,也再劝劝她。” “好。” 说完这事儿,玄烨突然一翻身,把他腰上那两只左戳戳右摸摸,死活不老实的手揪出来,摁在她头顶上。 沈菡仰头看他,笑。 玄烨也笑,琐事说完了,办正事。 ...... “干什么呀?大中午的。” “你说干什么,不是你先挑衅的?” “你看,yin者见yin了吧,我可什么也没干。” “少来了你。” …… *** 作者有话说: 八珍糕有两种,一种是乾隆膳底档记载的点心,一种是慈禧长期服用美容养颜的药点。 清溪书屋建制、位置来自文献。 感谢在2023-03-23 11:21:11~2023-03-24 15:22: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明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琳琅 30瓶;大脸猫不吃鱼皮皮皮皮 10瓶;53315553 5瓶;花溪墨、五条猫猫教教主、悠闲自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3 ? 成长 ◎孩子大了。◎ 闲邪存诚斋。 苏麻喇姑见太皇太后午睡起来神清气爽, 面色红润,高兴道:“奴婢看主子自从住到这园子里,精神真是比以前好多了!合该与万岁说说, 以后您就在园子里住着得了。” 太皇太后也觉得住在园子里更畅快舒心,不过:“哎, 宫里也不能全扔了不管, 皇帝久不回去也不是个事儿。” 苏麻喇姑给太皇太后递了杯热奶茶暖胃:“万岁回去就回去, 您在这儿住着就是了。” 她小声道:“我看万岁那意思, 也挺想让您和太后一直在这儿住着的。” 不然德妃娘娘哪有理由单独在这儿住呢? 皇上虽说来了园子,但这就和在南苑一样,若是宫里有事, 他肯定得回去。 但瞧着皇上的意思,仿佛是希望让德妃娘娘能多在园子里住一住。 那就得找个理由——还有什么比‘替皇上孝顺太皇太后和太后’更正当的理由呢? 太皇太后听了这话, 却忍不住出神, 思绪万千。 ——她实在是没想到皇帝和德妃两个人竟真会走到今天。 她算了算,这好有十年了吧? 原以为德妃会是第二个马佳氏, 没想到皇帝竟会动了真心…… 太皇太后想起这个有些感慨:“哎,要说以前我是真不信这个邪的。” 但现在一看,难不成他们爱新觉罗家的皇帝还真是惯出‘情种’吗? 不过玄烨倒是比太宗和先帝聪明,德妃也比姐姐和董鄂氏有福啊! 苏麻喇姑凭本心说了一句:“叫奴婢看, 倒也不算没缘由。”这德妃娘娘确实有些过人之处。 太皇太后点头。 其实按理说皇帝对个妃子动了心,太皇太后该对这妃子不满的。 不过太皇太后对这些向来没什么感觉。 而且玄烨知道分寸, 德妃也不是个骄狂的人。这么多年看下来,她甚至比别人还要低调谦和,一点儿‘宠妃’的架子都没有。 而且苏麻喇姑说的是, 德妃的为人品格确实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苏麻喇姑:“别的不说, 只看五公主, 对您多亲近,多孝顺的,德主儿可真是个会养孩子的。” 提起雅利奇对她的亲近,太皇太后也忍不住连连点头:“是啊!雅利奇可真是养得好,又活泼又懂事乖巧。” 其他阿哥公主,太皇太后也不少见,但相处起来都是“规矩有余,亲热不足”。 毕竟宫里的孩子本就早熟,就算你不教她,她自己都会不知不觉变得严肃起来。 何况孩子们一两岁就要开始被灌输各种“规矩”。 但沈菡心疼雅利奇生在这么个环境里,并不希望她过早明白现实的残酷。 人生那么长,她能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日子,可能就那么几年。 等她……自己明白过来的时候,也就是天真不在的时候。 沈菡只希望能把这份天真和快乐,为雅利奇保留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所以她一直是亲自带女儿,不让嬷嬷们给她灌输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雅利奇对着太皇太后的时候便如民间普通的孙女对祖母一般,毫无矫饰拘束,孺慕孝敬全然发自肺腑——因为她虽然知道‘太皇太后’是在说乌库妈妈,却不明白‘太皇太后’到底代表什么。 太皇太后当然明白这一点,她也有女儿,也能理解德妃的做法。 由女及母,便可知德妃为人品性。 太皇太后有些感慨,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情分都是相互的。 养个宠物,相处的久了,都会有感情,何况是会说话,有思想的人。 她这把年纪,这份经历见识,谁对她是真心,谁对她是假意,她一眼就能看穿。 德妃对她的关心和体贴,显然都是出自本心。 不管她是因为皇上爱屋及乌,还是她天生就是这么个体贴的性格,她确实是很用心地在孝敬她,且并没什么功利的目的。 以前在宫里是不常见,太皇太后对德妃其人了解的不多,并不太明白玄烨为什么会钟情于她。 但这次在园子里一住这么久,沈菡又总是带着孩子来请安,太皇太后与她接触多了,很快就明白过来。 皇帝之所以喜欢她,大约是因为她身上有着这宫里最罕见的一份‘真’。 太皇太后:“哎,说起来也不怨皇帝喜欢,德妃这性情在宫里是少见得很。”几乎没有。 紫禁城是个大戏台。 人人都戴着一张假面,在台上扮演自己的角色,盼望着哪一天能成‘角儿’。 该怎么说话,怎么办事,就连笑和哭那都是拢在章程里头的。 ——德妃却不像个‘角儿’。 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是她自己,全无矫饰。 太皇太后心中一叹,怨不得皇帝被迷住了。 一个皇帝打小儿从没见过的稀世珍宝,突然变成个人跑到他眼前了,他能不稀罕吗? 而现在,他既然把这求了小半辈子都没找见的宝贝给攥到手心里了,那估计……就再也不会放手了。 —— 清溪书屋。 玄烨歇过晌,又杀回九经三事殿继续和折子相爱相杀去了。 直到晚上四阿哥和六阿哥下课,他还没干完活儿回来。 沈菡也习惯了,她吩咐小东子去安排晚膳,这样等他回来后就可以直接吃了。 沈菡:“之前我让膳房做的清炖鸭子做好了吗?” 宫中喜食鸭肉,鸭子的做法极多。 清炖鸭子是道汤菜,听起来简单,但几乎是所有鸭菜里做法最讲究的。 先将调好味的鸭子装进瓷罐,再把瓷罐装入一个盛有一半清水的有蒸汽的锅里,然后盖紧瓷盖,不令散汽,文火连蒸三天,这鸭子才能炖好。 如此炖出来的鸭肉极为酥烂,滋味全部锁进了鸭肉里,肉美汤鲜,香滑软嫩。 玄烨最近有些疲惫,沈菡想让他喝个鸭汤补一补身体,早在三天前就嘱咐他们把鸭子炖上。 中午他又没吃好,晚上来这个菜正合适。 小东子:“回主子,奴才下午去问过,已经炖好了,晚膳上火候刚好。” 沈菡点头:“皇上中午说是腻着了,除了鸭汤,其他大肉的菜都不要上了。小炒倒是可以多上几个,膳房有新发的如意菜吗?清炒一个。” 如意菜就是豆芽,玄烨吃素菜不爱花哨,简单炒一炒、拌一拌就行了。 沈菡: “加两个干红辣椒提味儿。” 小东子:“是。” 至于主食,她琢磨了一下:“炒个黄瓜酱,上几笼荷叶饼吧。” 玄烨和孩子都不爱吃主食,荷叶饼配着黄瓜酱倒是能吃几张。 她又一想,既然要了荷叶饼,不如凑个齐的吃饼吧:“或者干脆来个炒三丝,再把膳房的鲜菜切个攢盘,黄瓜有吗?和葱丝一起配着上。” 小东子点头:“有,都有。主子可是想吃合菜?” 沈菡点头:“只是大肉太腻,太清淡卷着吃又没滋味。” 小东子:“主子放心,奴才明白了,一定给您安排妥当。” 沈菡又嘱咐:“那几个小炒先别下锅,等皇上回来再炒,反正这边儿膳房离着也近。” 小东子:“是。” 御膳房和永和宫膳房的主要人员这次都跟过来了,两班人马……当然是水火不容的。 无奈玄烨跟着沈菡吃了那么多年的饭,早就习惯了汉菜的口味。现在再让他去吃满洲那些炖猪肉炖羊肉,他自己都觉得没滋味。 他现在其实已经很少从御膳房叫菜了,每吃一次都要回来吐槽一次。 所以两方比拼——自然是得万岁者得天下。 不过玄烨这些年也没动御膳房的规矩,御膳房一直都是御膳房,里面仍然只有满洲包衣厨子,他们也仍然掌管着宫里各种宴膳的权力。 到了园子里,御膳房分过来管畅春园膳房的人,都被放到了九经三事殿附近,负责整个园子的饮食管理。 上到九经三事殿进出的王公贵胄、内阁臣属、侍卫兵卒,下到园子里所有太监宫女、苏拉仆妇,所有人的吃喝用度都从御膳房过,这权力也不是一般的大了。 而永和宫膳房,虽然成了万岁经常吃饭点膳的膳房,被安置在清溪书屋附近,但不管是在宫里还是宫外,依然只是一个小厨房,没有其他任何的权力。 说白了,里面的人都只是纯粹的厨子而已。 两方这几年就这样一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一个得了权力和实惠,一个得了主子的心。 …… 沈菡安排完玄烨的伙食,又问几个孩子想吃什么。 胤祥抢答:“额娘,我要吃酸辣羊肚!” 一句话把胤禛的馋虫也勾起来了:“我也想吃。” 雅利奇没吃过——年纪太小不叫她吃辣,所以一般有她在的时候,沈菡都克制着不点味道太香的辣菜,防着她要。 但胤祥也是被宠惯了的小儿子,他想吃呀。 雅利奇好奇:“哥哥,酸辣羊肚是什么?” 玄烨正好进来听到了,看了两个儿子一眼。 兄弟俩接收到阿玛警告的眼神:“……” 胤禛立马调转口风哄妹妹:“没什么,不好吃,吃了会肚子疼,咱们不吃这个。” 胤祥一脸失望,但没再说话——自从有了妹妹,他的家庭地位就直线下降,不再是阿玛最宠爱的小儿子,成了‘要好好照顾妹妹的哥哥’。 惨。 沈菡让他可怜的小模样笑到了,悄悄对他道:“明天中午额娘让人做一点给你和哥哥吃好不好?阿玛是怕你和妹妹太小吃坏肚子,不是不叫你吃。” 胤祥高兴起来,额娘最好了! 他也悄悄道:“我知道的额娘,哥哥吃这个也闹肚子。” 他也闹,但他们就是喜欢嘛! 玄烨看到了,没再说什么,偷着吃点就吃点吧,下面人都有数,不敢真给阿哥吃坏了。 用膳的时候,沈菡见胤禛好像有点儿心事,看了她好几眼,但没说话。 这孩子情感和精神方面都比较随玄烨,敏锐感性却又克制自持,有什么事都喜欢自己在心里琢磨,不爱跟人说,越大他这个性格越明显。 自己的孩子,当然什么性格都喜欢,对着父亲这样也没什么。 不过…… 他毕竟还是皇子,对着‘皇帝’表现得太深沉,却不是好事。 所以沈菡从小就教导他,对着玄烨这个阿玛的时候,要坦率真诚。 好在胤禛见多了沈菡和玄烨的相处模式,倒不会对父母藏着掖着。 沈菡直接问道:“怎么了?遇到什么事儿了?” 玄烨也看胤禛。 胤禛看看父母,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习惯占了上风,开口道:“阿玛,额娘,我和弟弟是不是也搬到道和堂去住……比较好呢?” 沈菡一愣,玄烨没动声色:“怎么突然这么问?” 胤禛又犹豫了一下:“没什么,只是兄弟们都住在那里,他们晚上都会一起玩儿。” 除了太子自己住在无逸斋,九阿哥和十阿哥住在宫里,其他所有人都在道和堂住着。 上午读书,下午骑射,晚上兄弟们要不就是一起写功课,要么就是一起练布库,或者一起约着玩。 只有他们两个晚上回这边来。 今天大哥突然莫名其妙来了一句:“四弟六弟真是好命,日日都能得见汗阿玛。” 胤禛:“……” 太突然了,大哥以前从来没这么和他说过话,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就没接话。 大哥说完就转身走了,胤禛心里有点难受。 虽然三哥、七弟依然和他关系很好,但胤禛总有些担心,天长日久……何况还有太子哥哥。 沈菡沉默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玄烨安抚地拍拍她的手,回胤禛:“好,阿玛和额娘知道了,我们想一想再告诉你。” 胤禛点点头,胤祥还不太懂,不过他一向听哥哥的,哥哥住哪他就住哪,反正就在对面。 一家人继续用膳,气氛却变得有些沉闷。 好在还有雅利奇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在调和气氛,倒不至于食不知味。 …… 孩子们走后,沈菡疲惫地靠在迎枕上,望着房顶发呆。 玄烨躺上去搂住她,两人并排躺着,一起发呆。 沈菡扭过头跟他脸对脸,两个人面面相觑,谁都没说话。 半晌,沈菡叹了口气钻到玄烨怀里搂住他,把头埋进去:“孩子大了啊……” 玄烨抚摸着她的长发,也叹了一声:“是啊……” 孩子们都大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24 15:22:23~2023-03-25 12:52: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亡鱼深海花夕拾、雀司筑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4 ? 羽翼 ◎你我兄弟。◎ 孩子长大这件事, 玄烨比沈菡更有体会 ——最近朝上的汉官又在吵吵太子出阁读书的事。 从十七年吵吵到现在,只要玄烨一天不令太子出阁,他们隔三差五就要冒出来提这件事, 玄烨简直烦不胜烦。 他盯着这封奏请太子出阁的折子看了半晌,最后扔到案上, 未做批示。 这件事他已经拖了七年, 如今太子已经渐渐长成, 确实不好再拖下去, 他得想个法子解决它。 让太子出阁,可以,举行仪式就是。 但, 这并不代表什么。 玄烨是绝不会放任太子落入汉官之手的。 三藩战后,虽然玄烨对外的态度一直是想要‘与民更始’‘以昭维新’, 看似准备修改朝廷的体制和大政方针。 但其实他并没有做什么本质上的举措——当年的很多政策, 不过是平叛需要,只为收拢汉人忠心。 玄烨从始至终都记得一点——爱新觉罗是满洲血统, 是他们满人打下了汉人的江山。 不管满洲对外如何缘饰汉化,倡导儒学,对内却绝不能遗忘了祖宗的传统,任由汉学侵袭。 他们学习它, 只是为了统治它。 而太子,是国之储君, 关系着大清国祚传承。 虽然当时他不顾祖训,毅然采纳汉制立了皇太子,但那只是为了稳固人心的应时之举。 不过现在看来, 保成既聪慧伶俐, 又勤奋好学, 实有储君风范,选他为继承人当是不错的。 玄烨既然对太子寄予厚望,自然要
相关推荐:
仙道空间
南城(H)
芊芊入怀
带着儿子嫁豪门
深海gl (ABO)
碧荷衍生文
我以神明为食
挚爱
游戏王之冉冉
火影之最强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