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东西味儿太重了,不早点起早点吃,怕被人闻到味儿。 她这边才吃完,隔壁就有了动静,很快,大家吃过早饭,一起上路。 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 走了两个时辰,天就热的让人喘不过气。 大道上,一道马蹄声哒哒哒的传了过来,宁月回头看,就见,一名粗壮的汉子,赶着一辆很是豪华的马车,也不管路上有人没人就那么横冲直撞。 大家伙赶紧给这马车让路,有两个孩子动作慢了一步,险险躲过一劫,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呢,车夫又开骂了:“不长眼的玩意儿,撞死了也活该!” 孩子的家人气的真是满脸铁青,可一看这辆马车的豪华程度,加上马车后还跟着几个骑着马的家丁,家丁都是带了佩刀的,谁也不敢上前理论,有气也只能憋着。 很快,马车驶了过去,马车一边的车帘被撩了起来,路过宁月的时候,刚巧看见了车里坐着的人,一个肥头大耳的胖子,穿着只有贵人才能穿的锦缎,看向路人的时候,眼神那叫一个轻蔑。 宁月看见这胖子后就一个想法:这货特么的长了一副欠打样儿。 马车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路人这才敢开口说话。 第840章 宁月边听边走,但从不搭话,走到中午的时候停下休息,边准备吃食,她看的清楚,像是胡家这样的大家庭,家里的每个人只能分半拉饼子或是一个窝,再每人喝上两口水,宁他们终于到了一个城池。 只是城门口堵满了人,胡家的老大被派出去打听消息,宁月只见着他费了老鼻子劲儿挤进人群,打听了老半天,又和城门上的官差对线,喊了好几嗓子,然后又费劲扒拉的挤出来。 回来的时候,人都成咸鱼了。 “官差口气很硬,想从樊城路过,每人必须交二两银子,不交钱的只能改道,那样咱们去京城最少要多耗费三天的时间。” 胡老太太说话虽然粗鄙,却是个有脑子的,她只考虑了一会儿便道:“如果咱们能从城里买些粮食补给一下,交二两银子也不是不行。” “娘,您想什么呢?刚才我打听了,这樊城和其它地方没什么差别,城里的大部分人都去逃难了,剩下的这些官差也不过是想挣上一笔再去逃难。 但凡城里还有粮有水,谁会走? 而且就算有,咱们哪能买得起?” 旱灾一起,粮食是翻着滚的长价,最夸张的时候,粮食都能涨好几十倍,想进城买粮?那纯属做梦。 他现在只盼着趁着手里还有些粮食,赶紧赶路到个没闹旱灾的地方,只要有了水,哪怕上山挖草根也不至于饿死。 胡老太太不说话了,大儿子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可是,换路走也有一堆的问题啊。 樊城是还阳郡到京城的必经之路,不从这里走的话,只能改道向东,去陇上,可谁能保证陇上就能进城? 想了老半天,老太太一咬牙,“咱们就从樊城过,能节省一天是一天,能早走一会儿是一会儿,问问村里剩下的那几家,他们走不走,不走的话,那咱们就只能分道扬镳了!” 胡老大立刻哎了一声,去找另外几家了。 最后,有几家决定改道,那几家最少的一家也有十三四口子,过这么一道城就把他们家的积蓄全要出去了,以后就算到了落脚的地方,这日子也没法过,不如绕道,反正他们剩下的粮食不少,多撑几天也没问题。 有了决定,胡老太太也不耽搁,把自己藏着的银子拿了出来。 也是她有脑子,一看天儿不好,开春就把地卖给了村里的地主,三十多亩地卖了二百多两银子,村里有两家和她家关系不错的也把地卖了,等到后来要逃荒时,村里再有人想卖地,已经没人买了。 胡老太太一家原本就是村里过得不错的,以前的积蓄加上卖地的钱,只要坚持坚持,到达京城应该没问题。 官差在墙头喊话,把银子准备好就能进城。 宁月也乖乖用杂货铺的两根足两的银钗换了通行资格,这时,墙上扔下一个篓筐,胡老大手急眼快将他妈抱进筐里,城门上的大汉蹭蹭几下就把人拉了上去。 折腾了好一会儿,这一行人才全都进了城。 如胡老大所说,樊城里十分的萧条,街上根本看不到几个人,好多店铺都关门了,就算有开着的铺子,那东西贵的也根本买不起。 至于粮店,他们还真找到一家开着的,门口站着七八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店铺里只有几个布袋子摆着,里面顶多放着五六斤的粮食,旁边还放着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价格,胡老大是识字的,他上前一步瞅了一眼,随即呆在了原地。 胡老太太急道:“你倒是说话啊,那牌子上写的啥?” 胡老大道:“大米八十文一斤,小米七十文,就连黑面儿都要四十七文,玉米面儿六十文。” 众人大惊,“这粮食怎么又长价了?” 旱灾前大米才七八文一斤,黑面两文,玉米面儿四文,高粱米三文,他们离家前黑面二十文,大米四十文左右,高梁米三十一二文。 这才在路上走了十几天,粮价就涨到了一种他们不认识的地步! 店铺的伙计歪着个嘴,一脸不屑的表情看着外面这一群难民,“这都什么时候了,还等着买几文钱一斤的米呢?今天粮食是这个价,明天说不定又得涨,爱买不买,不买赶紧走,别挡着我们做生意!” 胡老太太一行人被个伙计赶了脸色难看,但,理智的老太太还是拿出钱买了五十斤黑面儿。 伙计从店铺后面拿出一个大袋子称出五十斤黑面递给了胡老太,其它几户也咬牙买了些黑面儿,是真的得咬牙,他们就是普通的农户,家里本就没有多少存项,如果过一个城就要交银子进城,那他们估计走不出多远就会成为真正的穷光蛋。 但如果不补充粮食,以后又没办法进城补给,又或是米价再涨,他们买不起的话,那就只能等着活活饿死! 人生,就是这么操蛋! 明明两难,但你又很快发现,你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何其的残酷! 出了樊城的时候,大家的情绪明显都不太高,有几家的孩子不会看眼色,竟然打闹了起来,胡老太太顿时发飙,骂人的话响彻整个官道。 几个孩子的爹娘恨不得把死孩子的嘴堵上,大家都心情不好,小崽们就不能看看脸色吗? 接下来,就是沉默的赶路,直到,天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众人开始找今夜栖身的地方,可惜,他们今天憋着一股气儿,走的太快,错过了村庄,只能栖身在小树林里。 宁月把包袱放在一边,靠着树干歇息,感觉两只脚又都起了泡,可她不能像昨天那样烧一盆热水舒舒服服的烫脚,这是在古代,女人的脚要是被别人看见了,那就失了清白。 狗屁的失了清白! 拿出一只装满灵泉水的水囊,咕嘟咕嘟喝了两大口,很快,身体的疲惫慢慢的消失了。 林子里已经升起了火,女人们已经在准备晚饭了。 胡老太太已经在和面,打算将今天买的黑面儿全都做成饼子,好带,正好昨天他们弄了不少的水,正好用来做饭。 宁月也只能有样学样,要不然,别人会疑惑,你没做饭,买的粮食去了哪儿,你吃的又从哪儿来? 毕竟她只背了一个包袱。 第841章 随着她们在林子里扎营,又有人也进入了林子,没办法,逃荒的人实在太多了,官道上时不时就有人路过,真的,逃荒路上想独行,基本不可能,因为路上全是逃荒的人。 新买的黑面儿宁月全做成了饼子,咳,偷偷放了些油盐儿,毕竟这些东西她也是要吃的,味道太差咽不下去。 可惜她背的锅有点小,就这些饼子就做了一个多时辰才全都出锅。 做完这些,她直接用干净的抹布把锅擦出来重新放进包袱里收好,饼子吃了一个剩下的包好,宁月就准备睡觉了。 但她不打算睡地上,找了棵粗些的大树,见没人注意到她,她蹭蹭几下就上了树。 找了个大些的树杈,往上一躺,闭眼就睡。 半夜的时候,宁月被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吵醒。 当然那声音并不大,可宁月五感远超常人,连个老鼠路过都能听到,何况是几个大活人。 从树上坐起,宁月朝树下扫了几眼。 别说,还真是几只大耗子,他们竟然胆大包天的在偷东西,宁月抬手折下一根树枝,随手折成五段,扬手就朝地上那五个小贼身上打去。 “哎哟,谁?” 为首的那人被打中后背上的大穴,疼的钻心,立刻惊呼出声,其他几人也没忍住,纷纷疼的哼了起来,周围的人一下子被惊醒,立马就发现他们休息的地方多了五个人,再看看他们的动作,大家伙齐齐骂了起来,“快把他们抓起来,他们在偷东西。” 那五个小贼想逃,可逃不了啊,因为刚才被偷袭,他们疼的根本起不了身,遂只有被抓住的命! 这几个是从后边摸过来了的,身上已经有了收获,被胡老大带人给全搜了出来! “娘的,这可是俺们一家保命的粮食,你竟然敢动,看老子不打死你的!” 有丢了东西的人家找了过来,很快把自己的东西抢了回去。 当然愤怒的人们手下可没留情,把五个小贼打的皮开肉绽惨叫连连。 “别,别打了,我们也是实在过不下去了,这才动了歹心思,东西我们都还回去,再打,再打下去,我们就真得死了。” 胡老大拉住抬脚要踩人头的弟弟,“算了,让他们滚吧,立刻滚得远远的,再让我看到你,老子直接拧断你的脑袋。” 他长得魁梧,说这话的时候相当的有气势,那几个小偷哪敢多说什么?连滚带爬的就出了林子,然后顺着官道跑了。 几个贼跑了后,胡老大几个又气愤的议论了一会儿,宁月已经不再管了,闭上眼睛重新酝酿睡意。 下面的议论声慢慢小了,直到最后消失,宁月也重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早早的起来,吃了干粮,喝上两口水就又开始赶路。 胡旬的小媳妇凑到宁月身边,“昨晚大家一起抓小偷,怎么没看着你,你的东西没丢吧?” 宁月笑笑:“没丢。我胆儿小,不敢往前凑,生怕那些贼急眼了见谁就打,我这样的,还是离远点儿好。” “你这么想是对的,我家老太太就不让我们这些女人往上凑,前边有男人顶着呢,女人过去只能束手束脚。” 宁月瞅了眼被儿子推着的胡老太太,相比于骂骂咧咧就真的是在骂骂咧咧的张老太太,胡老太太才是真的聪明人,不说别的,光看胡家这一家子的团结劲儿,胡老太太就功不可没。 而张家那一大有子,二十多口子得有三百来个心眼子,各种自私自利,连几岁的孩子都有好几面,宁月看着就头疼。 小媳妇儿用力的用手扇了扇风,“老天爷怎么就不能下点雨呢,这天实在是太热了。” “到了京城就好了,最起码不用担心买不到粮食。” “这谁知道呢?咱们只是难民,京城让不让咱们这些难民进还两说呢!” “就算不让进,也会有京城的高门大户施粥的,总不至于饿死。” 其实大梁朝现状并不怎么美妙,内忧外患,仗都要打不起了。 哪怕是住在宫里的皇上都已经开始节俭,每顿一百零八道菜? 不不不不,四菜一汤吃剩下的还要赏给宫人,讲究能省一点是一点。 没办法,都是被逼的,朝中大臣已经有不少建议皇上下罪己诏了。 这世道这么艰难都是皇上你的错啊,因为你犯了错,老天爷才降下天灾引发人祸,你得认错啊,不然你怎么做了十几年的皇帝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 你瞧老天爷都让你断子绝孙了,外敌入侵了,天灾降临了,你赶紧跟天爷爷认错去! 所以啊,老皇帝也不好受,京城也没有人想像的那么美好。 但,哪怕明知道这些,他们也只能朝京城而去,因为去别处可能更完蛋,甚至他们都走不到那么远。 宁月这两天从和别人的聊天里知道了不少的知识,就比如这个大梁国,国土面积貌似特别的大,最北到最南大约上万里,从最东到最西也有万里之遥,是绝对的地大物博。 可惜到了如今的皇帝这一代,因为他一直生不出儿子,有点破罐子破摔,强大的梁国在渐渐走向没落。 不过这些暂时和宁月没关系,她还在凭着两条腿赶路,真的,顶着那么大个太阳,不停的向前走走走,真的是腰酸背痛脚底疼,太特么艰难了! 抹了把大太阳晒出来的汗,宁月向四周看了看,身上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干,都能闻到馊味儿了,人群里,有孩子要水,但家长没给渴的哇哇直叫。 此时,他们这一行队伍不断壮大,加起来得有几百人了,胡老太太说话的声音都小了些,因为她发现,周围这些人好像都要没水喝了,而自家的水可是不少,她生怕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盯上了。 胡老大兄弟几个早就得到了亲娘的暗示,和胡老爷子等人一起围着推车上的老太太和两个小孙子而行,手上都握着武器,武器品种包括但不限于:菜刀,大镐,铁锹,粗木棍…… 反正,一看就不太好惹。 第842章 眼见着天慢慢的黑了下来,有几家张罗着要找个地方歇着,胡家人却并没吱声。 和这么多人在一处休息,那是真的没有安全感,胡家人和村长悄悄商量过后,他们打算继续赶路。 半个时辰后,有一部分人已经在路过的村庄停了下来,他们上次住在村子里时,从借住的人家里翻了不少能用的东西出来,比如带不走的那些破衣服被子,还有碗筷水桶这些,还有人摸到几个钢板,便宜占的多了,开始贪心,见附近有村子,他们就死活不走了。 而村长却带着村里人继续赶了半个多时辰的路,然后落户在了
相关推荐: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鉴昭行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吃檸 (1v1)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致重峦(高干)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