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查清杜桃花到底是怎么拿到的进厂上班的名额的,相信这一点查清了,其它的事也就能清楚了。 …… 今年开春儿红果生产队发生了一件大事,大队长竟然斥巨资买了一台拖拉机回来! 地一开冻,拖拉机就突突突的翻起了地,全村的人天天盯着那台机器在地里忙活,而唐成林成为了光荣的拖拉机手,并带了个小徒弟。 这个徒弟是大队长的大孙子,今年十六,唐成林之所以能成为这个拖拉机手,条件就是必须在一年内教会洪家义开拖拉机。 这让白雅芳的心情更加的难受了,这么长时间下来她和许彥升半点进展也没有。 知青点里的男知青一个一个的全找到了轻省的活计,偏她这个女知青还要和一群泥腿子整天在地里忙活,更让她气愤的是,听说宁月教的那个班成绩明显比其它班级要好,好多学生家长还特意去学校感谢她去了! 一个村姑罢了,不好好下地,成天想着出风头,她连高中都没上过,懂得怎么教学生吗? 也就是学校捧着她罢了! 明明她按照桃花的意思把宁月和许彥升的事儿捅了出去,张大梅怎么就一直没有动静呢? 按理她不是应该直接让闺女别再做这份当老师的工作,离许彥升远远的,或是赶紧给宁月找个男人嫁了吗? …… 学校里。 乔文亮来的时候办公室里已经有人了,他和温老师打了招呼就和宁月聊起了天儿,“哎对了,宁月啊,你们班这次考试的成绩都出来了吗?考的怎么样?” 宁月笑道:“还有两份卷子没看,目前为止数学全部及格,满分的三个,语文三个不及格的,达到九十分以上的有十八人。” 语文这种带阅读理解和作文的,得满分很难,但全班一半的人达到了九十分以上,可见他们这段时间很用功。 乔文亮听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成绩有些过分的好了。 他甚至有些怀疑是不是杜宁月这卷子出的太简单了点? 可事实并非如此,那两份卷子他都看过,知识点都考到了,难度算中等偏上,对于刚恢复上课的孩子,这样的难度可以说是刚刚好。 毕竟,两年没上学,孩子们将以前的知识都忘的差不多了,就是该出些简单的题,分数得的高一些,才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也不知道你这课到底是怎么上的,和你一比,我们几个这成绩就有点儿不够看了。” 杜巧玉插话道:“我们班也算还行吧,满分的没有但九十多分还是挺多的。” 乔文亮当老好人当习惯了,随口附和了一句,“确实还行。” 但心里想的却是,一年级和四年级怎么有可比性呢,只要不是傻子,一年级的学生只要回家稍稍练一练写一写就能得九十分以上,用点心得双百也不是问题,四年级的可不行。 第163章 宁月连搭话的兴趣都没有,刷刷刷的一会儿又将最后两份卷子判完了。 将卷子分了分,数学满分四个,九十分以上十二人,六十分到八十分只有四人,八人在八十到九十分之间。 语文除了十八个九十分以上的外,两个不及格,剩下的就是六十到九十分之间的,“你们忙,我先去趟教室把卷子发了。” 她走后,林巧玉朝她的背影瞥瞥嘴,“就她能折腾,整天没事儿就考试没事儿就考试,学生们一听她要考试那嚎声都能把房顶掀了!” 害得她也要跟着时不时给学生出些题考考,每回她的手都弄得脏兮兮的,手都洗糙了。 许彥升不禁轻笑了一声,学生们是嚎了,可考完试后,那些孩子却是更加认真的学习,这个是装不来的,也是四年级学生和其它班级的学生最大的区别。 没有学生爱考试,可你去问问那些家长,这样的老师给他们换了他们干不干? 答案肯定是不干的! 原因谁都明白,因为她教的好又负责! 只这一项就够了! 更何况四年级从来没听说哪个同学被老师打或是被罚过,更别说和老师顶嘴的了。 前两天他还看到四年级的一名男学生将自己从家带来的煮鸡蛋塞到了她口袋里,说是他妈吩咐的。 那孩子叫什么来着?好像是……对了,叫洪铁。 连家里孩子都舍不得吃的东西,学生的家长竟然让学生送给老师,可见宁月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地位。 四年级教室里,宁月提前来教室,学生们都乖乖的坐在座位上,或看书,或正在做题,没有一个在班上淘气的。 “好了,还有十分钟上课,咱们先把卷子发下去,先发语文卷子,洪铁了97分,这次考的不错,接下来得继续努力哈。” 洪铁,也就是那个偷摸给宁月塞鸡蛋的小子立刻快步走上讲台,将卷子拿了回去。 “杜小花96分,……李雨生92分,……张星星68分,蔡有福42分。” 试卷一份份发了下去,学生们的表情各不相同:“看看你们都错在哪儿了,等下把错题抄五十遍,字~迹~要~工~整!” 教室里突然就炸了,那惨嚎声真的是声传八里。 宁月拿起板擦用力的拍在讲台上,“都消停点儿,不想被被罚就不要写错题,这次的试卷题目相对简单,而且课堂上全讲过,就这样还有人不及格,就是罚你们罚的少,写吧,写不完的不许回家,省得你们不长记性。 蔡有福,杜红军你们跟我出来一下。” 这两人是班上唯二语文成绩不及格的。 尤其是蔡有福,明明平时他都有好好认真听讲,可他就给她考了四十多分。 两人耷拉着脑袋,慢慢腾腾的跟在宁月身后走出了教室。 “说说吧,你们俩什么情况,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大家都考的不错,你们俩却偏偏不及格?” 杜红军先开了口:“老师,我有好好学,就是阅读能力差,错的基本上都是后面的题,以前没做过……” 宁月点头,前两次考试考的是上半年级的知识点,阅读题几乎没有,而且,杜红军数学成绩不差,考了92分,不是没好好学的。 “好,你这个解释老师接受了,把那些题好好抄好,抄完给我交上来,等下老师给你找些阅读理解的题,晚上你回家做,有没有问题?” 杜红军道:“没问题。” “那行你进去吧,好好写。” 杜红军“哎”了一声就赶紧跑了,没办法,五十遍啊,数学好抄,基本都是数字,等老师讲完把正确答案一写就行了,或者直接问答对的同学就行,语文就不行了,他错的全是后面字多的题,不快点写,晚上估计得住在学校里了。 他走后,宁月又问起了蔡有福:“你呢?什么情况?” 蔡有福一直沉默着,好半天后才深深的吸了口气开口道:“老师,我不想上了。” 宁月皱眉,“怎么了,突然就不想上了?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困难,有困难就和老师说,看看老师能不能帮上忙。” 蔡有福动了动身体,眼睛看了眼宁月,随即垂下了头,一声不吭。 上课铃声响了,宁月没从孩子嘴里再掏出一个字,干脆让人进去了。 这节课自然就是讲卷子,别人讲题是一道一道讲,她是这样的,“第一道题谁错了举手?”没人举手那就直接下一道。 到第二大题选择题的时候终于有人举手了,“答案是B,还用我给你们讲吗?不明白为什么选 B的举手?”学生喊道:“明白了不用讲。” 然后又是下一道,“这道题有好几个同学都错了,咱们就好好讲讲,讲完了,下次再有类似的题谁又做错了,那就直接罚抄一百遍。” 卡卡卡一通讲,用了三十多分钟把卷子讲完了,剩下的时间就让学生们抄错题。 据多年后考上大学的洪铁讲述,他们这一届学生不管学习好赖,个个有一个好笔速,那都是被当年的杜老师给练出来的,因为她是真的敢罚学生五十遍一百遍的抄卷子的。 宁月也不想这样的,可是没办法啊,谁让他们基础差呢,有好几个同学之所以分数低,就是因为在写阅读题的时候,错别字特别多,换言之就是写的少了,所以,她得帮他们补上。 下一节课又讲了数学卷子,这个更快,只用了二十分钟,然后最后两节课自习,就是给学生们抄卷子用的,许彥升说四年级的学生下了课不会一轰而散,去小操场上玩儿,他们倒是也想,可有办法去吗?五十遍的作业谁帮他们抄? 下午放学的时候,大江几个照例在学校门口等着宁月,却被宁月给打发走了,“你们先回去,小姑今天要去学生家里走一趟。” “哦,那小姑你快点,等你吃晚饭。” 宁月点头,目送着自家几个孩子离开,她才朝着村北而去。 蔡有福家是三大队的,住在村子的北头,他家七口人,父母都是朴实的庄稼人,奶奶早就没了,爷爷身体不好,从来不上工的,只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第164章 蔡有福哥四个,他是老大,老二和老三也在学校上学,都在一年级,最小的今年八岁,下半年也要上一年级。 总之一句话,就是家里的日子挺难的。 宁月到蔡家的时候,蔡有福已经蹲在灶前烧火了,锅盖儿还没盖上,里面放着一锅的红薯,有的是用菜刀削过的,在窖里放了这么长时间,肯定有烂了的,烂的少的就用刀一削,把坏的削掉,剩下的部分照样能蒸着吃。 蔡有福一见老师来了立刻紧张的站了起来,“老,老师……” “你家晚上就吃这个?” 蔡有福垂着头,两只手不安分的互相揪着,灶房里静得只听得到柴禾的噼啪声。 “你爸妈都去上工了?” 蔡有福摇摇头,还是他三弟听到动静走了出来,他手里还拿着笔,见到宁月恭敬的喊了一声老师,“我妈在屋呢,她病了,我爸下工了还要上山看看能不能弄些吃的,我二哥和小弟也上山了。” “带我去看看婶子。” 蔡有福这下才动了,带着宁月进了西屋。 蔡婶这会儿就躺在炕头,头发披散着,脸上半点血色也没有,不,是连点肉都没,瘦得都脱了相,宁月再看看蔡家的两兄弟,这两个孩子都瘦得过分。 “找大夫看过了吗?蔡婶得的是什么病?” 蔡有福道:“让村里的大夫看过,我妈,我妈就是饿的,缺营养,这两天我爸都是趁着下工的时候去找吃的,昨天运气好,抓了一条二斤多的大鱼,喂我妈吃了些,还喝了一碗鱼汤。” 两人就这么说话,床上的女人都没有醒。 宁月也不用问了,蔡家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之前杜家的情况也不好,和蔡家的区别就是,杜家壮劳力多,家里也没有病人,而且前两年不用出钱给孩子们上学,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日子紧巴点儿倒也能凑合着过。 “你等等,老师去去就来。” 蔡有福都没来得及拦,宁月就离开了,她这一走,就是小半个钟头,等她再出现在蔡家的时候,蔡爷爷回来了,手里拿着三条巴掌大的小脊鱼,想来老人家是去河边弄鱼了,虽然东西少了点儿,但好歹是点收获。 见宁月进门赶紧招呼了一声,“是宁月丫头啊,快来快来……” 随即她便看到了宁月手里拎着的东西,哑声了。 “婶子身体不好,我来看看她,这些东西您家先吃着,总吃蒸红薯哪有什么营养?” 这会儿蒸红薯已经熟了,满院子都飘着红薯的味道。 蔡老爷子不好意思的笑笑,“好歹能填饱肚子……” 其实儿媳妇并不是单纯的缺营养,她是连累带饿把肚子里的孩子饿掉了,然后人就虚的不行,一天竟有大半时间都是昏睡的。 如果家里有好的谁不想给她吃?可家里就两个人赚工分,却要添饱七张嘴,他这个老不死的时不时还要吃些药,是以家里那点粮食根本就不够吃。 再加上儿媳妇这一病,他们家就只剩下儿子一个挣工分,却要养着六口人,还有两个是病号,这几天他都觉得,儿媳妇要是再不好,儿子真的要挺不住了。 附近几家邻居全被他们家借过了,再想借东西,他们都不知道要和谁家开口。 还有人笑话他家,都穷成这样了,还把三个孩子送去上学了,有那十几块钱的学费换成粮食不好吗? 他能不知道十几块钱能买不少粮食?可上学是孩子们唯一的出路,但凡有一点办法,他都不会把主意打到孩子的学费上! 宁月走到厨房将手里的东西递给蔡有福,“先给你妈蒸个蛋羹吃,这个快,里面有些细粮你们先吃着,这是二十块钱,让大夫开些药,你妈的病不能拖。” 蔡有福没有说出什么我不要老师的钱这种话,他爷爷嘴巴张了几次又合上,最终终于说了一句:“宁月啊,爷爷谢谢你了。” 蔡有福道:“老师,这些,算是我和您借的,我将来一定会还的。” 宁月点头:“好,老师知道了。” 她没指着学生还,她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帮这孩子也是不图回报的。但,学生有这样的决心她也不会拒绝,就算是给他一些动力吧。 家里这样的情况也难怪蔡有福生出退学的心思,三个弟弟还小,就算不上学也帮不上太大的忙。 从蔡家出来,是从杜大力家路过的,巧的是,离他家门口还有个十几米的时候,一辆自行车停在了杜大力家门外,随后从自行车上下来一个人,“你进去吧,我先回去了,家里因为这事儿正闹着呢,我得回去看看,你安心在家住几天,等那边消停了我就接你回去。” “龙生,你真不进来了,天这么黑……” “行啦,我得走了,你赶紧进去。”男人的声音透着些焦急,杜桃花终于闭了嘴。 嚯,是杜桃花回来了,这会儿天是真的黑了,江龙生竟然连岳家的门都不进,这是出事了? 江龙生骑着车就走了,杜桃花目送丈夫离开,一回头就看到了一脸看好戏的宁月。
相关推荐:
数风流人物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快穿]那些女配们
痞子修仙传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捉鬼大师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