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带球跑路计划 > 第130章

第130章

下意识问道: “就算到了渊区极域,也是这样吗?” 鬼眼哑然失笑:“到了渊区极域,晕头转向都来不及,还想咋地?说白了,精神世界太敏感也太混沌,绝不是一个好的观察对象――能够说自己是看清了精神世界的人物,要么是骗子,要么是大能!” 在鬼眼的引导下,单怡真的进状态了,她紧跟着就问:“那您认为,罗南是骗子,还是大能?” “呵呵……对了,这是罗南的资料吧?” 鬼眼毫无征兆地故态复萌,避过了单怡的追问,玩起了滑头。接下来,他当着成千上万观众的面儿,去翻阅罗南的有关情报。 翻到半截,圆形会议室那边,罗南已经绘制好了一片色彩迷离的“海洋”,示意这就是他所见到的精神世界的直观映象:“能力者在精神大海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我们不应该高估它。事实上,不用特别的力量,穿着比较暴露异性的图片就可能影响大家的本能反应。” 会场内又起了一波笑声。场内千余名观众,几乎无人知晓外海那场直播事故,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间,陷入到了罗南编织的语境中,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罗南始终分出一缕心念,关注会议室区域内精神层面的景象,他对现在的情况比较满意。他保持着这个节奏,继续下去:“这种与原始本能密切相关的神经反射,也算是意识活动的一种,是与物质层面最贴近的层次……” “浅层带!”台下有人将其与通行理论结合起来。 罗南却摇头:“大家没有必要为一个复杂的环境进行分层分类。我更习惯将其称之为‘浊流’,就是取它的浑浊混乱之意。它的相互作用很厉害,特别现在是信息时代,只要有信号,一位美女主播相隔一万公里也可以撩动你的心弦;抠脚大汉设计的虚拟游戏,构造的电波光线环境,也可以让你沉迷。 “精神层面的下限非常低,越低就越容易受到影响,时刻都在冲击震荡,但是我们生命力量也从中而来,不可能彻底摆脱;我们希望有效控制力量,为此进入理性的层面,用理性去驾驭,然而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理性思维未免又太过精密了,在和底层的肉体需求碰撞的时候,理性永远都是失败者,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单纯的欲望、单纯的理性都行不通,所以我们把它们合在一起,这里有个名目,叫‘想象’!合理地利用想象,我们可以聚合起最多的信息和能量,事实上,我们必须动用我们所有的资源,才能形成一份凡力量,支起一个随时可能破灭的领域气泡,这个领域来得太不容易,偏偏我们的根基在本质上就是动摇的,建立在这个根基之上的所有的精神活动也都是动摇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是什么?” 几乎把答案摆在眼前的弱智问题,入了境的观众们也乐意去回答: “稳定。” “撑住。” “要稳住它。” 虽然也是七嘴八舌,意见总还是统一的。 罗南就点头:“没错,缺什么补什么,我们需要稳定――尽可能长久的支撑,只有这样这能尽可消除我们从骨子里带出来的毛病。 “当然了,即便我接触里世界的时间不长,这段时间学习传武,受老师提点,也知道我们各个流派、甚至每个人都有类似的做法,已经在自觉、不自觉之时,进行了此类稳定工作。 “往远了说,佛家有戒静慧、道家有心斋坐忘,儒家有知止定静安虑得,还有各种传统的冥想方式、宗教仪式,无论是哪个,专注和入定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这些环节都是为了抵消根子上的问题,减少相应的不稳定影响。 “现代研究也表明,专注可以提升意识运作的精度,扩大其尺度,形成对特定对象的高度反应。一些研究甚至说,意识只不过是我们对周边环境的瞬间‘拍照’,接近于电影,就是一连串静止帧的拼接。每一帧只有几十到几百毫秒,而如果能提升其精度、尺度,始终保持十毫秒成像的反应力,那么将与一两百毫秒成像的其他人形成巨大的、乃至于本质的差别。你的感知反应会比其他人快十倍,相应的,这个世界的运转度,也就慢了十倍,你对世界掌控力将强,操作也级从容……” 说了这么一长串,罗南好不容易才喘了口气,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知道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也只是借此强调一下‘稳定’要素的重要性,以及此前我们自觉不自觉所做的努力。 “接下来这一小段时间,我们的主题则是在以前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尝试一个新的方法。去应用我们的凡力量,让自身的领域始终保持一个有效、稳定、可控的结构,让内外能量信息互通往来,尽可能抵御过份拥挤的精神环境干扰。 “是的,这就是构形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构形来修行。就像翟工之前做到的那样。” 罗南大致清理了一下工作区,助手一号也好,早前画出的凝水环模型也好,都给放进了回收站,在做这些事的同时,他又道:“使用构形修行,肉身侧我建议多研究一下‘巴别塔’结构,而精神侧,我们今天说的主题凝水环,暂时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 “但不管你选择哪个,稳定性,记住,稳定性才是你必须去追求的目标。接下来我们不妨做个解剖,把问题具体到细节,尝试去分析一下,巴别塔和凝水环的结构中,有哪些结构是为了稳定而设计的?又有哪些是从中延伸出去的,在实际的修行中,应该重点关注什么方向……” 夏城外海游轮上,“览相观”节目工作区,单怡吸了一下还有些闷的鼻子,在导播的引导下渐入正轨:“看来这位夏城天才,要从论述进入更实质性的内容了,我们也非常期待。刚才互动平台上有朋友讲:‘鬼眼前辈和那个罗南怎么像是一唱一和’,是不是罗南的言论真的很符合您的心意?” 鬼眼仍然翻阅评估罗南的资料,闻言懒洋洋回答:“各有所好而已。在我赞成的同时,肯定还有凡种反对,而且不只一个――我刚才也说,精神世界太混浊,每个人的观照结果都会有差别,很大的差别。” 单怡眨眨眼:“如果说每一位凡种的看法都不一致,那我们现在所接受的那些基础理论,又来自于何处?” “怼出来的。” “呃?” “讨论交流和争辩到最后不就是怼嘛!最后就是看谁的嗓门大、谁的拳头硬,你用你的道理形成的凡力量可以把我打成猪头,那我只好认你;你们这些理念相近的,成就的人也多,而我只是一个单身孤老头,打不过你们,那我也要认;如果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打不服谁,那么就来个妥协,就这么简单。” 不但单怡有点懵,所有收看“览相观”节目的能力者,面对这份答案脑子都有点不转圈儿了。 “呃,那罗先生的理论,是不是也要……” 鬼眼大笑:“现在说这个有点儿早。大家都知道夏城现在是谁罩着的,罗教授的授课又是谁授意的,如果他们护着……唔,话又说回来,欧阳和武皇是怎么个看法?还有一堆凑热闹的家伙,这也挺值得猜啊。” 见鬼眼如此说法,单怡也是福至心头,灵光闪现,张口问出了今天最专业的一句话:“也不是见人就怼吧。您刚刚就不和我们一般见识,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符合互怼的条件?” “这个嘛……” 鬼眼迟疑了一下,终于没有回避:“按照咱们罗教授的理论来说,怎么也要突破那笼子,比较自由地出入作用;按照通行理论的话,如果有人利用他这个理论,进入了渊区,基本上就是可以进入评价的标准……呵呵,这还早,还早,总要有个酵的过程。” 也在此时,圆形会议室内,罗南拿着电子笔,准备落下:“现在假设,我们要创造一个全新的构形,就要有一个框架选择。在这里我比较推荐凝水环的环形结构,简单、符合人类心理习惯,又给出了足够的操作空间……” 说着他就要起笔,但一下秒又摇头:“因为这个结构是临时设计的,只是个实验,我不确定能不能利用光线,实现对精神层面的干涉。如果诸位不介意的话,我直接用灵魂力量勾勒好了。” 会场内,不少人想到了“侵犯”这词儿,但在即将公布的答案面前,也就不在乎了,当下纷纷答应。 可是三万多直播观众不乐意了,且不说这份演示的价值,纯在精神层面勾勒,有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他们也要被“侵犯”,啊不,也要能直观看到。 战姬作为主播,自然成了代表,她起身举手:“为了三万多名同道,罗先生您能不能还用以前的法子……” 这句话其实带着点儿暗刺儿,当下会场内的观众们就烦躁了: “我们夏城内部培训,管得也太宽吧。” “这本来就应该是秘传技法,还真弄得天下皆知不成?” “不是说夏吹吗?不是说喷壶男吗?这时候又记得好了?什么毛病!” 圆形会议室里变得很是嘈杂,罗南沉吟了一下,笑了笑:“还是灵魂力量勾勒更有把握……但我可以尝试一下反向干涉,多费点儿力气就好。” 说着,他扔下电子笔,可工作区却闪烁出一段红莹莹的光芒,初时有点儿滞涩,但很快就恢复了笔势应有的灵动。 这是灵魂力量的作用,但灵魂力量是无形的,更没有什么色彩可言。这完全是罗南以灵魂力量强行干涉物质层面的结果。 会场内响起低低的赞叹声,在场的都是“业内人士”,知道这样做有多难――以灵魂力量反向干涉光波,说起来只是掉转一下,但灵魂力量性质不同,种类多样,有的人用精神风暴杀人可以,可真要他隔空移物,给自己倒杯水之类,还真做不到。 罗南以前是以距感应成名,最为人熟悉的还是“次声波阵列”,如今说能干涉光波、影响光子活动,就能做到,这是什么样的调整能力!是什么样的资质潜力? 剪纸下意识搓了把脸,看着当前情形,再想想一个月前,大伙儿还在为罗南“吹纸片”式的干涉力而苦恼,当真是几疑在梦中。他吐口浊气,眼睛用力,精神也用力,看得更仔细。 罗南扫了眼台下,笑容有些微妙。其实吧,真让他去和光子较劲儿,他还没那能耐,这是凭借祭坛框架的强大力场,做出的暂时性扭曲,在场的其实都是助力。也正因为如此,灵魂力量的“笔画”带着很重的血色,如朱笔勾画,鲜艳醒目。那是夏城数千能力者生命力量的透射。 正凭借这份力量,他画出一个面包圈儿似的结构。确实与凝水环类似,但它更是目前圆形会议室内,那个受内扩外压之力而塑形的群体精神层面结构的映射。 (本章完) 第三百二十四章 血意环(十四) 罗南站在演讲台上,手上不动,血红色的圆环体已经勾勒出整体的形状。看上去,这已经有点儿“构形”的意思了,把它和之前做演示的“放大版凝水环”摆在一起,乍看也没有太多分别。 可罗南比任何人都明白,别说这个只是演示用的玩意儿,就算目前暂时稳固在精神层面的结构本体,与真正的“构形”相比,还差了至少两个级别。 根据罗南这两天对“虚脑”系统使用说明书磕磕绊绊的“翻译”,在那个体系中,一个合格的构形,应该是代表了生命形神越的、功能的状态,且是稳定的、可组构的。 就好比现在的圆环体,基本上属于群体意识的范畴,上千人的精神世界重叠在一起,在内外力量的影响下,形成了具备凡意义的特殊形态,还有一定的功能。但这还不是构形,因为它本身是在外力引导、压迫下形成的,本身并不稳定,内部还比较混沌,一旦解体,在纯粹结构意义上重组基本就是不可能了。 要让它成为构形,罗南所说的“稳定”固然是第一要务,如何还原为合理的功能结构,也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罗南并没有提这些,他在台上侃侃而谈,谁也看不出来,他根本就没有任何构形设计的经验,今天在讲台上的演示,也是平生头一遭: “现在我们框架有了,设计思路也有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细化组构――目标很简单,就是保证构形的稳定性,尽量排除内外浊流的干扰,就这一种功能,所以没必要搞得太复杂,只需借助简单的基础结构,撑起这个框架就好。 “这里应该注意,我们看上去是个建筑设计师,但精神和物质层面终究是不一样的,不能把物质向的结构代入进去。我们需要的是精神世界中的有效结构……” 前排竹竿再次举手:“所谓的‘有效结构’,有标准没有?” 罗南对他笑了一下:“你看我像是能给构形定标准的人吗?” 竹竿也笑:“今天不好说,明天说不好。” 罗南不准备在枝节问题上延伸,他摇摇头:“如果让我现在说的话,所谓的‘有效结构’,只要能实现凡力量的循环运转就可以了。但我觉得,与其去琢磨那些全无根基的新结构,不如暂时去借一下既有的成果。” 他做了个手势,身后的工作区显现出一张表格,上面是一连串单列出来的分解结构比对。经过上半段课程的与会者依稀记得,这些都在罗南解析“巴别塔”的时候提及过。就是从上面拆解出来的。 “这是我在休息时间,借助计算空间做的一个简单分析。思路很简单,就是要看同样是构形,‘巴别塔’里面拆解出来的基础结构,有多少对‘凝水环’是有意义的――我上半场说过,如果给我点儿时间,也许我能用‘巴别塔’的思路,拼出一个‘凝水环’,这个分析就是一个可行性验证。 “为此,我尝试着拆解了一下凝水环,拆解得很失败,具体结果就先不展示了,有机会我再放出来。但接下来我在这个基础上,将两边拆解出来的基础结构做了下比对,结果比较有趣。” 罗南用电子笔圈了一下重点,排在表格最上面的,是一对弧面楔形结构,肉眼去看的话,倒也差不多,后面的数据是924%,标注的是重合率。 “这对相似结构,左侧的来自于‘巴别塔’,上半堂课我讲过;右侧的来自于‘凝水环’,是我大致拆解的结果。然后大家也看到了,二者的重合率很高。 “虽说设置的条件可能有些简单,结果仅供参考,可我觉得,只一条就能证明它们之间联系的价值了――它们在各自的构形中,起的都是稳定框架的作用。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选择。” 罗南如此**,是极其坦白的,等于是抹掉了一切神秘因素,将他的设计思路完全呈现在上千与会者、数万围观者的眼中。 所以当他讲到这个地方,深蓝基地那里,杰夫直接联系各个组别的手下,要求只有一个:“立刻分析可行性。” 在洛城的赫尔曼则对着他的律师团嚷嚷:“录下来,都录下来,这是抄袭,回头只要产品上市,我就让他倾家荡产!” 在夏城外海,“览相观”节目组内,单怡倒也渐入佳境,她试图得到一个清晰的评价:“就目前的思路看,车先生认为能成功吗?” 鬼眼没有给她机会,倒是更加认真地翻看罗南的资料,嘴里面还在嘟囔着谁也听不清的句子。 不管围观者如何评价,罗南的讲解和演示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此时的演讲台上,他已经开始“动手”了。就在之前画出来的圆环体框架旁边,重新勾勒,嘴上也在讲解: “凝水环要注重水分子的凝聚效率,功能更复杂,所以有限几个循环,就完成了所有的结构,里面的优化无以伦比。但我们搞得拖沓一些也没有关系,说白了,我们就是将那个基本结构重复拼接在一起――很傻对吧,我觉得也是。” 罗南画得很慢、很仔细,比之前任何一次操作都要来得谨慎,但在与会者、围观者眼中,这个结构比凝水环也好、巴别塔也好,都要简单粗糙太多。 说白了,罗兰就是将那个弧面楔形结构稍做异化,堆叠排列在一起,组构成一个完整的圆环体。 如此结构,好听点儿说是简洁平整,难听点儿说就是搭积木,这种思路就是三岁小孩玩乐高的时候,恐怕都觉得太1o。 会议室里初期还很安静,可当这个细化的图形结构重复了两三遍之后,嗡嗡声渐渐起来了。 前排章鱼扭了下头,转过来之后就遮住嘴角,低声道:“不妙,我怎么感觉这气氛想崩呢?” 竹竿没回音,剪纸则问他:“你验证了没有?” “验了,也做成了,没什么难度,但也看不出效果。”章鱼作为夏城分会行动组成员,即使是以药剂成名,基本能力也是很过硬的,跟着罗南“走一遍”很轻松。 事实上,他比罗南完成得更快。 要做好完整的圆环体,一共需要八块上下颠倒堆叠的“弧面楔形结构”。 它们两个一组,共分四组。每个结构的画法是一致的、每组内部的堆叠方式是一致的、每组之间的连接方式也是一致的。这样依次类推,往复循环,最终形成一个并不复杂的完整结构你。 罗南大概是为了演示,也为了照顾现场大多数非觉醒者,度故意放得很慢。到现在也才画了三组,距离完成至少还有四五秒钟。 而现场的觉醒者,特别是精神侧觉醒者,多半是没这个耐心的,早早画完,却又见不到实效,难免就有些不耐烦。 章鱼听到的身后议论声,多半就是如此。 里世界就是这样,只要能有实锤,就算你满口喷粪,人家照样服你;但反过来,一旦没有实效,就算你说得天花乱坠,也可能被当面打脸。 章鱼不想打脸,只是担心:千万别一夜辛苦,到最后都是雨打风吹去,这可就太窝囊了! 事实上,网上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宣告结果:“三秒钟完成,然后……没了?” “传说中的虎头蛇尾,我总算是见到了。” “是不是还有后续啊,那个谁都还没画完呢!” “你确定他不是在想怎么收场?” 这时候,已经快被遗忘的Ree,也在镜头前耸肩,压着眉眼的欢畅,摆出了淡定脸:“毫无创见的拼凑,有这样的结果,不惊喜也不意外……” 场外的嘈杂,对罗南来说无所谓,但会场内的嗡嗡声就有些影响了。五秒钟后,他演示完毕,眉头皱起: “安静,还有人没做完呢。这个构形主要是给未觉醒者准备,在场的觉醒者如果有余力,可以尝试着自行提高难度,比如这样……” 他打了个响指,第三枚血色的圆环体出现在工作区。收看直播的能力者还没有弄清是怎回事儿,会场内嗡嗡声已经有些变质。 章鱼就睁大眼睛:“这度……等等,多少组?” 剪纸则是闭眼,从精神层面观察:“好像十六组?三十二块!一下子翻了四倍。” “还有这种操作?” 罗南环顾会场,平静的道:“大家可以再尝试一下,继续往上堆叠数目。但要注意,如果要让这个构型有意义,经检测必须让它的组别,记住是‘组别’,呈现指数上升。 “最简单是四组,刚才演示的是十六组,接下来就是六十四组……比如这样。” 随着一声响指,章鱼失声叫了起来: “我靠!” 这一刻,罗南身前出现了第四枚血色的环状体,肉眼辨识的话没有意义,但在精神层面,太多人可以分辨出其内部结构: 没错,就是六十四组一百二十八块弧面楔形结构拼接在一起。就是一个响指、一个眨眼的空当儿! 第三百二十四章 血意环(十五) 等到里里外外都确认了一遍之后,现场有点懵,场外非常炸: “真的假的,又翻倍了!” “体死早请节哀,这是指数,指数好吧!” “是复制粘贴的吗?” “你复制个试试?” “那就是在说话的时候已经蓄劲儿了。” “这个嘛……” “请问你完成一个基本楔形模块要多久?这边是o4秒。” “11秒的萌新瑟瑟抖。” “完全不顾得计时的废材求解脱。” 不管里面外面的观众如何想法,演讲台上,罗南扭头看两侧那些非觉醒者的进度,提醒他们:“现在无法迅完成也不要紧,只要以后加强练习就可以……哦,都做完了啊。” 没有人明白,罗南是怎么确认的,可在这一刻他们都看到了,台上那位少年又打了个响指,伴着清脆的鸣响,第五枚血环出现。 这一瞬间,在场上千位能力者,头皮面皮全身的皮肤都好似过了电,麻酥酥的感受从头顶一路击穿到脚底。 不用怀疑,这绝不是什么心理作用,而是某种干涉力量由外而内的“洗礼”。 会场内有点儿乱,因为这一刻,他们莫名就有些心血下沉,像是在近距离被无声的震动碾过。想想罗南“人形次声波阵列”的美名,别怪他们多琢磨。 罗南抬手安抚了一下:“这个二百五十六组、五百一十二块的结构,就暂时不强求你们做出来……” 话说半截,罗南的言语罕见地被会场内嘈杂声浪冲断了。后排已经有人站起来,够着头向前看。 前排则有人伸脖子,有人闭眼睛,就是要弄清楚,罗南所说的是否属实。 如此细腻的结构,眼睛是看不出什么来的,而如果精神层面的构形不属于罗南“侵犯式”的幻觉,那么答案就是肯定的。 竹竿下意识坐直身子,对着演讲台了会儿呆,然后狠狠搓了把脸,让自己清醒一下。即使他感觉自己一直挺冷静的,却还是被台上那位给抵得喘不过气来。 大概是与罗南认识得太早的缘故,见惯了青涩模样,他一直将罗南当成一位潜力巨大但还有完全挥出来的少年天才。 可也就眨眨眼的功夫,天才的天赋突然就兑现了出来,更可怕的是,仍然看不到底,见不到边儿。 “我现在改修格式论可以吗?”章鱼不知从哪儿掏出个药瓶,在手里摩挲。看上去只要有人同意,他立刻就开瓶服药,踏上一段新征程。 “别闹。” 恍惚中听不到是谁打断了他的妄想,而此时台上的罗南已经接上了前面的话:“这个结构,我只是用它来做个验证。刚才你们的作品里面,有没有崩掉的?我知道肯定有,崩掉的说明不及格,需要重做。” 全场包括所有收看直播的人都是一脸懵逼,完全不明白罗南这段话的逻辑在哪里。 不过,里世界就是这样,只要你牛逼,就算我懵逼,都变成sb也认了! 当下就有人低头检视自己的作品,同时还时偷眼打量其他人,看一看是否能找到同病相怜者。 罗南继续道:“大家不要担心,‘囚笼’对内虽然很顽固,但它在精神大海中,早已经被虐惯了,什么水珠、气泡,不稳定的状态才是它的常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构形,崩灭并不可怕。 “事实上,这个结构非常简单,如果你们非常用心的去做,足够专注,保持构造的精度,最基础的四组应该是没有难度的。至于指数原则累积,c级或b级的精神侧可以尝试一下。我觉得一秒内完成十六组,c级做到没问题;b级一秒六十四组,应该也没有太大难度,真正比较有挑战性的还是后面,但那也就是练习的强度问题。” 这时在直播间里,有人说了个老梗:“我有句mmp不知该不该讲……” 瞬间直播间的“mmp”爆炸,中间穿插着无数捂脸痛哭的表情。 罗南看了下表:“我再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只要大家能够在这个环境内,将基础四组的构形做出来就没问题。” 说完这些,罗南也是暗吁一口气。他所进行的课程,固然是来自于巴别塔和凝水环的灵感和分析,但坦白地讲,最后的结构思路,还是来自于“虚脑”系统的使用说明书。 这个“弧面楔形结构”无限组构的做法,正是使用说明书上的一个小范例。用来介绍构形设计,以及对相应设计的验证方法,即是将一种构形制作为机芯、灵芯之前,所必须经过的步骤,看各处结构是不是符合标准,有没有可行性,以免损毁宝贵的材料。 罗南没有好高骛远,生出什么过于追求完美的想法。在构形设计上,他才是一个从头到脚的萌新,畅想和妄想的差别,还是能拎清楚的: 在使用说明书上,找到能够与现实对应的“弧面楔形结构”已经是意外之喜,若有现成的例子不抄,硬要搞什么明创造,就算他有这心思,在场的一千多位夏城能力者,也经不起他那么祸害呀! 现在课程临近结束,罗南也想有一个好的结尾。他抓紧时间再复习一遍使用说明书上的简短介绍,看是否有什么遗漏,又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但没一分钟,有人举手:“罗先生,你的教法对肉身侧是不是不太友好?” 罗南愣了一下,旋即笑道:“肉身侧的锻炼方法,我可以介绍我的老师给你。至于眼下……” 会议室里大约有百十个人是肉身侧。这些人绝大部分是来凑热闹的,谁也没有指望真的从课上得到什么突破,主要就是混个脸熟,算是变相的社交活动。 可如今集体氛围上来了,无所事事者难免有些被排斥的感觉,形象地讲就是坐立不安。 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人挑头,其他人就也有些忍不住了,至少要表现一下积极性和无奈感吧? 百十个人也能造出不小的声势了,会议室里又有些乱,到末了连薛雷也举手询问:“我感觉力量一到精神层面就变得凝固了,很难重新塑形,这时候该怎么办?” 面对朋友认真求知的眼神,罗南也有些头疼。如今这百十号肉身侧,其实精神状态上都符合标准,属于群体意识构造的一份子,舍弃了太可惜,而且也不利于整体状态的维持。 然而,肉身侧和精神测擅长的方向不同,这不是单纯构形所能处理的事。在虚脑体系中,这就进入了机芯的领域。相较于构形,机芯的直接作用就是简单化和实用化。它可以将形成条件极其复杂的构形,以实物的形式留存下来,以方便后续使用,或进一步研究改进。 就像现在的会议室群体精神结构,下次要造就这种状态,就需要有类似于罗南今天的所作所为,以颠覆性的言论和不可辩驳的实际,引导上千名与会者的心神,影响数万能力者的念头,内外交攻,才能最终成形。 如此条件,已经是可遇而不可求。但如果能够将当前的状态化为构形,或者更进一步,将该部构形制作为一枚机芯,下次就只需要纠集一帮人,注入灵魂力量就好。 燃烧者的机芯,也是这个路子,可以大幅降低操控难度,提升稳定度。 但这些说起来太远了,毕竟从构形转成机芯,涉及到由“我”转变为“非我”的复杂过程,不但需要相应的设备,对操作者本身也有极高的技术要求。 罗南暂时还达不到。 他站在台上,次感觉到无能为力,正愣的时候,何阅音却私下与他联系:“也许可以通过六耳演示。” “六耳?灵波网?” 罗南愣了几秒,骤然间思路开阔:也许……真的可以?欧阳会长他们搭建的灵波网,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将每个能力者不同的能力特质,转化为可以共同交流的灵波,这里面已经涉及到了非常高深的转化问题,与虚脑系统所提供的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特别是到了模拟器的层面,罗南也不止一次地见过灵波网上能够以假乱真、甚至根本就是化假为真的干涉模块。 以灵波网为载体的话,虚实真假的界限,已经无限趋于模糊了。 罗南一时大为心动,回问道:“方便吗?” “可以开放固定的端口,以前培训演示的时候也做过,效果还是可以的。” 妙极! 话说这也就是夏城分会的成员才具备的福利,不管怎样,可以一试。罗南很高兴地再打了一个响指,倒是把里里外外的人给吓了一跳,以为是一千零二十四组的级模板出世了。 罗南并不贪功,他道:“这样,阅音姐有个很好的建议,我们的练习可以在灵波网上进行。下面我在灵波网的公共空间重新设置模板,所有肉身侧的朋友可以跟着模板来模拟进行,也应该有效果的;暂时觉得困难的其他人也可以通过这一方式进行练习。” 他看出来与会者的心思,紧接着就道:“大家并不需要太计较强度,提供强度的并不是你们本人,或者说并不是‘只有’你们本人。” 在大多数人稀里糊涂的表情中,罗南已经将公共空间模板设置完成,并公布标号,让在场的能力者自由选择是否前往练习。 这个小插曲并未影响整体氛围,会场内说话的人越来越少,群体意识也越来越有共识和凝聚力。 也在罗南设置公共空间的同时,在尚鼎大厦内部,距离圆形会议室十层的距离,灵波网维护中心,又轮到值班的高猛扭头看欧阳辰。 这时候,欧阳辰也在针对何阅音的申请,命令值班人员进行操作:“724端口嗅探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模型标号svipo9,代号……血意环。” (本章完) 第三百二十五章 见节点 高猛此时颇有些乌烟瘴气,实是因为在之前的授课中,他拿出符纸折来点去,近两个小时的课程已经烧掉了七八张,浑身缭绕的都是烟灰味儿。 最终他还是忍不住问:“欧阳,你觉得血意环的理论基础怎么样?就是那个囚笼理论。” 欧阳辰想了想道:“表述很谨慎,一直都把渊区极域的影响排除在外。” “就这样?” “能够考虑到渊区极域对‘三带’的作用和影响,还不够吗?”欧阳辰看高猛不以为然的表情,终于失笑:“好吧,我的意思是,能用一个假设,将‘三带’现象整合剥离出来,不管正确与否,都是极有价值的。” 高猛这才转嗔为喜:“是吧是吧,我也觉得他越是这么来,对渊区极域的越了解。比那些照着多维高维一路瞎猜的空想家强太多了。你看我试验了不少回,按这个路子来,以前很多问题都有了解释,最厉害的是,暂时就没见到有出纲的。哎哟喂,这个可了不起。” 欧阳辰微微点头,盯着投影界面,低声道“毕竟还有条件限定,如果能更进一步……” 高猛哈哈大笑:“你这就过分了!再进一步,哪还是在初级培训班上能讲的东西?就是现在这样,我都觉得有些过深了,回头让他在高级研讨班上走一遭?” “这个没问题。”欧阳辰回答得极是果断,后面还道:“我在考虑,要不要给他开个课题组,先把班底组织起来。有这种想法,不往下深究的话,实在可惜。” “课题组?你让他带团队?” 高猛一愣的空当,工作人员已经向两位大佬报备阶段性结果:“血意环模型建立完毕,转化开始。目前转换率173%,稳步上升中,干涉率未显示。” “没有干涉率?”高猛皱皱眉头,“是因为是纯粹精神层面的构形吧。” 欧阳辰不予置评:“再看看。” 高猛把手中的黄色符纸折来折去,有点儿拿捏不定。 在灵波网体系中,模型转化比例和干涉率是两个硬指标。前者体现了模型模块与灵波网的对接适应能力,是一个“开产品”在灵波网体系下是否适合的判断标准;后者则更具有现实意义,它代表着一个模型通过灵波网能够对物质层面产生什么样的具体作用。 日常情况下,灵波网对夏城区域干涉率在百分之2%到3%左右,已经足够保障通讯无碍。而在战时则会飙升到1o%以上,强势干预现实层面。 干涉率1o%也就是“精神风暴”开启的下限。 如果是更大规模的战斗,特别是强力的冲突,干涉率要到2o%以上才保险。像是上次“暴走族”追杀罗南,灵波网在战斗区域的干涉率就一直想往25%以上靠,那已经是正常状态下的极致了。再往上走,就要严重破坏城市正常生活秩序。除非是畸变种攻城、全城陷入战火这种极端事态,否则很难会启动。 高猛当然不指望罗南的血意环干涉率能突破25%,甚至1o%都不需要,反正也不是打仗。他觉得,只要能突破5%,就证明这个构形是有效的,拿到外面吹一波没问题。 可是,监测数据似乎专门与他较劲。上面模型转化比例一路走高,已经上升到了74%,看样子达到9o%以上的优秀标准毫无问题,毕竟结构本身还是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干涉率方面,从开始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反应。就算稍微有一点波动,也难称稳定。如此一来,在现实意义上…… 高猛觉得有些心塞,他尝试做出解释:“在大楼里常备干涉率在5%,肯定会有抵冲。还有,是不是会场里很多人没有接入,给分流了?现在模型接入量是多少?” “221人,还在上升。很多人在申请无缝转接,但这会增加系统的负荷,理论上有损坏终端的风险,要同意吗?” 不等欧阳辰令,高猛就拍了下巴掌:“同意,为什么不同意?看现在的干涉率,损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啊呸,我的意思是放开,都放开!” 说着,他又扭头去看欧阳辰:“现在来看,这是一个堆积类的模型,数量很重要。” 高猛琢磨着,是不是要来个二百五十六组的支持一下,凑个热闹,罗南那小子能做到的,他也应该没问题才对。至于欧阳辰,也不能让他闲着,还可以再升一级是吧,一千零二十四组的那个,就是你的了。 正要开口相邀,欧阳辰那边却下了指令:“开启预警,4号模块,渊区信号定向勘察。” 高猛一怔,脸色随即严肃起来:“有人来捣乱?” 欧阳辰摇摇头,这时候工作人员向他请示:“4号模块开启,申请方向指令。” “内部区块a1,圆形会议室。” 圆形会议室的演讲台上,罗南已经收到了灵波网维护中心的反馈,包括他的构形所获得的编号及代号。 “血意环,这名字勉强吧。” 罗南心里略有些矫情,因为这

相关推荐: 掌中之物   妇产科男朋友   邻家少妇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有只按摩师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