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事。” “魏珩,你做到了。肃清朝堂,让天下太平,海清河晏。” “萧昀,你也做到了。肃清朝堂,让天下太平,海清河晏。” 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场叛乱虽然很快平息,但后面的事情却持续了很久。 因为从军需药材一案开始,涉及到很多人,也涉及到很多世家。 和前世一样,就连魏珩的几个侄子,和崔丞相的一个堂弟都跟此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朝臣依旧主张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但一向政见不合的摄政王和魏珩竟统一口径一致对外,一口咬定要严查。 所有牵扯其中的人,无论什么身份,不管官职大小,全都下狱查办。 家中的人说事不知情却未必不知情,该革职革职,该下狱下狱。 像忠勇侯府那般直接参与叛乱的,肯定是要抄家砍头的。 就算是看在先皇的情面上,也只能留十岁以下男丁和妇孺们一条命。 先皇的外家都判的这么重,其他人自然也轻不了。 尤其是逆贼肃王萧昭,恨他的人不少,一番操作下来,直接判了个凌迟处死。 这些年所有追随他的人,也都是斩首示众。 他的家眷如今还在雍国,摄政王干脆借着这场大胜与雍国谈条件。 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要将肃王的家眷全部送回盛国。 雍国没有立即答应,但已无力再战,和谈的使团已经在路上…… 第423章一眼万年,终得圆满(大结局) 处置完叛党,就是论功行赏。 摄政王大胜在前,平叛在后,是最大的功臣。 介于他已封无可封,小皇帝干脆下旨,让萧昀和谢妙仪的后代可世袭爵位。 按大盛律法,如无额外加封的情况下,都是降级袭爵。 亲王的儿子只能降级袭郡王位,郡王的儿子再降一级为郡公,以此类推。 有了额外的加封,萧昀和谢妙仪的子孙永远是亲王爵,家中的女孩也永远是郡主。 在这件事上,小皇帝特地留了个心眼,特别注明,必须是萧昀和谢妙仪的后代。 也就是说,如果将来由萧昀其他的孩子继承王位,那就降级袭爵。 所以这道圣旨既是对萧昀的嘉奖,也是对新妙仪的嘉奖。 魏珩功劳没萧昀大,而且都是他分内之事,无外乎只能赏赐些金银财宝,再上几个头衔。 此次北境一战除了摄政王之外,功劳最大的要数叶青菀。 她勘探地形观测天象绘制军事地形图,又制造出防水炸药包,对此次大胜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她是个女子,没有官职可封。 于是,叶青菀被破格封为郡主,和她的母亲昌平郡主一样,年俸五千两,还有大量的田地农庄。 为了保护她的安全,特许她按郡王规制,可蓄府兵一百。 没想到这个时候,兵部尚书不干了:“清宁郡主如此大才,在深闺难免屈才。微臣提议,可特例允许郡主在兵部行走。” 户部尚书头一个反对:“一个女子,天天打打杀杀成何体统?” 兵部尚书刚要骂他迂腐,就听户部尚书一本正经道:“应该来我们户部才对。郡主年初与几位农科圣手共同培育的稻谷虽然没有达到之前说的亩产千斤,但相较于之前也翻了一倍。民以食为天,这事儿才是万万耽搁不得。请陛下允许郡主在户部行走,并允许她在任何人面前官高一级,包括臣。” “你是疯了吧?”工部尚书怒目圆睁:“培植种粮哪里是一朝一夕的事?今年金河又泛滥了,治水才是重中之重。陛下,郡主应该到我们工部,并允许她在任何人面前官高一级。最重要的是,她的俸禄怎么着也应该与臣齐平。” 礼部:“……臣觉得,有很多礼制需要请郡主指点……” 其他人:“滚。” 魏珩看众人抢得脸红脖子粗,心思也活络起来:“陛下,吏治才是国之根本。臣恳请陛下允许郡主在吏部行走,与臣一道整顿吏治。” 其他人:“……你也滚。不要以为你是外戚我们就不敢骂你。” 皇帝:“……” 摄政王:“……” 他们抢来抢去的,实在抢不出个结果来。 而且这种事情,必须得叶青菀本人同意才行。 在几乎打了一架之后,众人最终同意结伴去拜访叶青菀。 本来魏珩也想参加,结果在门口被拦下了。 其他人不但不帮他说话,还幸灾乐祸让他赶紧滚,免得惹怒郡主他们谁都进不去。 在叶青菀面前吵了半个时辰以后,她终于做出决定。 军事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根本因素,所以,她首先愿意协助兵部绘制行军图,改制军械。 民以食为天,百姓们吃饱也很重要。她当然也愿意在户部行走,努力研究土壤,想办法提高各种粮食产量。 这个时代的百姓种田看天吃饭,所以水利工程也很重要。工部的忙,她很愿意帮。 其他的诗词歌赋礼制什么的,只能先放放。 可是她只有一个人也实在忙不过来,那就只能轮班。 把一个月三十天分成三个周期,初一初二在兵部,初三休息,初四初五在户部,初六休息,初七初八在工部,初九初十休息。 她休息的时候,依旧遵循着每三天可抽签一次的原则。 任何人抽到,都可以进府向她请教。 如此雨露均沾,谁也挑不出错来,那就只能同意。 除了叶青菀之外,谢承泽运送物资功劳也不小。 他先前是内廷司八品供奉郎,连个正经职位都不算。 这次论功行赏,直接被提拔入都察院,担任监察御史一职。 谢妙仪对此表示很不解:“???我兄长生性圆滑,这个职位怕是不合适。” 萧昀告诉他:“看出来了,舅兄圆滑,擅长与人打交道。但是论为官谋略,还是差了点。他那样的人,并不适合在朝中勾心斗角。反倒适合放个外任,与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我打算先让他在督察院历练一阵子,就任命他为巡盐御史。刚打完仗国库没钱,希望他能将盐税完完整整的收上来。” 谢妙仪懂了。 盐税是朝庭重要的税收之一,但就因为富的流油,其中弯弯绕绕也很多。 想把盐税收上来,除了手腕够硬,人情世故也很重要。 而且这个职位虽然官职不高,却有直接上奏君前的特权,基本上都是皇帝的心腹。 如今皇帝年幼萧昀摄政,这个职位也可以说是摄政王的心腹。 让谢承泽去做,倒也挺合适。 至于林怀瑾…… 别看他吊儿郎当不着调,上窜下跳像疯狗一样。 可是在魏珩顺藤摸瓜抓朝中的肃王旧部时,他出了不少力气。 之所以会被下狱,一方面是配合谢妙仪做给外人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下手太狠动作太快。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也为了坐实魏珩和摄政王不和,干脆借着谢妙仪小产的事,‘公报私仇’将他下狱。 而且这个人很特殊。 他是皇帝的心腹,又是摄政王的亲戚,魏珩也不讨厌他。 所以在科举入仕半年后,这位探花郎就官升一级,从翰林院从六品修撰升为从五品的户部员外郎,同时依旧兼任太学博士教皇帝读书。 又过了一个月,十月底的时候,雍国使团终于进京。 谢承泽因为人圆滑事故,还曾跟雍国打过交道,被安排参与和谈。 在小皇帝的坚持下,林怀瑾也参与了此事。 和前世一样,雍国使团最初的时候还想拿乔,结果被林怀瑾派人套麻袋一顿暴打。 假装收了贿赂的谢承泽又从中周旋,连哄带骗终于让雍国同意正式签下国书割让三座城池,并承诺在三个月内将肃王的家眷及其留在雍国境内的党羽全部押送回大盛。 林怀瑾因在其中出力不少,赏赐官邸一座。 他终于搬出谢府,正式开门立户。 就在林怀瑾开府宴的那一天,周帷在牢里受尽折磨而亡。 谢妙仪生怕又出什么变故,特地让谢承泽和孙源一起去认人收尸。 又过了几天,疯疯癫癫的玉竹在打扫茅房时一头栽倒,就这么在天寒地冻下冻了一夜。 第二天被发现的时候,早已气绝身亡。 前世她百般凌虐谢妙仪时,也是这样的冬天。 真的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谢妙仪听闻后沉默了很久,最终淡淡道:“一并烧了吧。一家子整整齐齐,我为佛祖塑的金身终于可以完工了。” 前世伤害过她的那些人,终于整整齐齐一家团圆。 终于可以整整齐齐被镇压在佛像底下,永世不得超生。 前世的一切,也都终于可以烟消云散。 谢妙仪有时候想起来,都恍惚觉得那只是一场遥远的噩梦而已。 到了正月中下旬,天气逐渐暖起来。 谢妙仪足月生下一子。 还未来得及取名,宫里的小皇帝就亲自下旨,将刚出生的小婴孩册立为安王世子,世袭亲王爵。 刚从昏迷中清醒的谢妙仪躺在床上,看着逗弄孩子的萧昀,由衷轻笑出声:“我这一生所求,终于都得到了。我谢妙仪此生最大的圆满,便是遇上你。” 萧昀闻声,微微侧目望向她。 初春的暖阳在他眸中镀上一层柔光,潋滟生辉。 眼中唯她一人,再也容不下其他! 关于本书的一点碎碎念 写这本书的时候,心情跌宕起伏。写完之后,却莫名其妙归于平静! 有很多话想说,又不知道说点什么。 那就想到什么说什么吧,权当自己的一点碎碎念。 不喜欢看的读者姐妹们可以自行跳过!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想写个甜爽的复仇故事。 可是写着写着,我感觉自己好像写成了恐怖故事。 这种心情,在某次看到几条书评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竟然有人会觉得,是妙妙自己的愚蠢害了自己全家。也有人觉得,因为她选择忍气吞声,所以她就是活该。 当时的一瞬间,书里的所有恶意具象化。 因为我一直觉得,她逃不开周家只是表象。真正逃不开的其实是父权、夫权,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皇权。包括疼爱她的父母兄弟,都一直在成为欺压她的帮凶。 妙妙自己本身也不是舔狗恋爱脑,她只是想按照世俗的标准,按照她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去做好一个妻子,一个夫人,一个母亲。 她的思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早就已经被社会驯化了。所以前世才会落到那个下场,这辈子想逃开,也会有很多很多的阻碍。 这个世上的其他女人都这样,你凭什么不这样?? 凭什么??谢妙仪,你凭什么?? 你凭什么要反抗?其他女人都可以在这个规则内去牺牲奉献,你凭什么不可以? 你是异类,你一身反骨,你不守妇道,你离经叛道。你该死,你错了,你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千夫所指。 这是一场霸凌,夫权,父权,皇权外加世俗道德伦理对她的霸凌。甚至于连她自己,在前世都觉得这是正常的。 这明明是一场封建时代带给一个普通女子的灭顶之灾,给她戴上手铐脚镣,堵住了她的嘴,让她只能在既定的规则下存活。 而她本人因为生长于那个时代,也没有办法跳出时代的局限性去看待问题。 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叶青菀,通过她窥探到了文明社会的冰山一角。 更幸运的是,她得到了重来一世的机会。 于是,她生出了隐秘的反封建反骨,至少在周帷身上,她想寻求一个公平。 这个过程中,妙妙也知道她自己做的事很惊世骇俗很离经叛道。所以她恐惧、压抑、痛苦。 就像一个在泥潭里的人想向上爬,苦苦挣扎,又很难摆脱牢牢吸附在身上的淤泥。 偏偏这样一个人,温柔、善良、温暖,总是能去共情每一个人的不容易。 就因为这样,妙妙遇到了萧昀。 阿昀这个人和很多皇室权贵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亲眼见识过人间疾苦,也见过外面的世界。因为什么都见过,也就什么都理解。因为他自己淋过最大的雨,所以想努力去给别人撑伞。 他也确实处心积虑的,给女主撑起了一把最大的伞。 但是女主没有躲在他的伞下面,而是握起他的手,和他一起走。 魏珩也是个争议很多的人物,他和萧昀恰恰是两个极端。 他出身世家,向来都是鲜衣怒马的少年郎。 从来没有见识过人间疾苦,也无法去共情他不了解的世界。 虽然有很多读者姐妹都很讨厌他,将他骂的狗血淋头。但直到现在,我也不觉得他是个很坏的人或者是个渣男。 应该说他很努力的想做个好人,但是他的出身注定他做不了。 他也很想做个好丈夫,可是他甚至都不知道‘好丈夫’具体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平心而论,以古代人的眼光看,他做的真的已经够好的了。 他很努力的尝试去理解叶青菀的世界,尝试能跟她站在一起。 可是他也不会认为自己从小受的教育是错误的,所以有的时候就会很割裂。 就像他一开始真的很不理解,
相关推荐: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总统(H)
盛爱小萝莉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快穿]那些女配们
鉴昭行
差生(H)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吃檸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