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个小家伙话刚说完,人还没走出院子,抬头看到一身锦绣步伐嚣张的陌生小孩儿大吃一惊立刻往回跑,“璟哥,他长的竟然和你有点像欸!” 袁耀小崽崽睡不着,洗干净换了衣服又跑出来玩,他们家的马车又大又稳当,一路上跟玩儿似的,睡觉的时候还能爬到车顶上看星星,好玩的不要不要的,就是没几天就到了目的地,他都没玩够。 小崽崽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洗了把脸再出来又是一条好汉,听到曹植袁璟的话后表情更加嚣张,“那是我堂兄,亲堂兄,当然和我长的像。” 他爹和大伯长的像,他和堂兄长的像很奇怪吗? 小崽崽记吃不记打,转了个圈回来已经把刚才的事情忘的七七八八,听到别人喊他堂兄叫哥,撇撇嘴转过去求表扬,“你说是吧,堂兄。” 袁璟眨了眨眼,“亲堂兄?谁告诉你的?” 袁耀一副“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的小表情,挺挺胸脯大声回道,“当然是我爹啦,我爹和你爹是亲兄弟,我们俩是亲堂兄弟,你难不倒我。” 袁小璟张了张嘴,表情一片空白,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奕哥,我没记错的话,这小崽子他爹、就是那个叫袁术的,是、是汝南那什么……” “汝南袁氏。”他话还没说完,袁耀小崽崽已经替他说出来,依旧是那副“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的小表情,同时还带了几分得意,“堂兄怎么连咱家都不清楚,以后出去自报家门都报不出来怎么行,堂兄年纪也不小了,这样不行。” 好吧,小家伙还是有点记仇,惦记着刚才被气哭的丢脸历史,试图在嘴皮子上找回场子。 他们家可不是什么小家族,汝南袁氏,不光在汝南,就是豫州、关东、乃至整个大汉,他们家都是一等一的大世家,从他会说话的那天起,他爹就教给他出门怎么自报家门,他们家厉害着呢。 虽然他爹不是族长,虽然他爹的官不算最大,但是没关系,族长是大伯和族长是他爹没什么区别,谁让他爹和大伯是亲兄弟呢。 袁小璟已经傻了,脑袋瓜里一片浆糊,袁术是汝南袁氏他理解,可他爹也是汝南袁氏是什么鬼,还亲兄弟,怎么可能是亲兄弟呢,“奕哥翊哥,我爹、我爹叫什么来着?” 郭奕和孙翊也有点懵,虽然叫长辈的名字很不礼貌,但是现在这情况,他们什么都不说好像也不太好,“司徒大人如今姓原名焕,曾经……” “我都知道我大伯叫什么,你们真的好笨哦。”袁耀小崽崽嫌弃的看着他们,扬起下巴更加骄傲,“我大伯叫袁基,我爹叫袁术,他们两个是亲兄弟,亲哒!” 一母同胞,亲哒! 和被打发到并州的那个伯伯不一样! 袁小璟:!!! 袁基、原焕、袁基、原焕…… 袁璟小公子脑袋里绷紧的那根弦终于断掉,傻傻的等到旁边小伙伴点头,吸吸鼻子扭头回去,“阿爹——” 声音崩溃,还带着哭腔。 袁耀震惊的看着跑开的堂兄,拍拍胸口吓了一跳,“吓哭了吗?真的吓哭了吗?小爷找回场子了?” 他还没说什么,怎么那么简单就吓哭了? 啧,堂兄不行啊! 第176章 何以天下 短短一会儿时间,哭着喊爹的小孩儿就发生了调换。 原焕听见动静朝荀彧和曹操打了个手势,会议暂停,他去看看小崽崽们又弄出了什么幺蛾子,他们家璟儿哭着回来喊爹还是头一回,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然而人还没走到门口,宝贝崽崽就掉着金豆豆撞进怀里,后面还跟了一串小萝卜头,衣着光鲜表情张扬的袁耀小崽崽混在其中甚是显眼。 原焕安抚的拍拍儿子的脊背,语气带了些迟疑,“被耀儿气哭了?” 小家伙才那么大一点儿,刚才还因为不会背书哭的要死要活,怎么转眼间就能反过来把袁小璟气哭,难不成刚才是初来乍到不习惯,哭过一场后恢复了正常水平? 袁小璟愣了一下,眼泪掉的更凶了,看着跟没事儿人一样的亲爹说不出话,气的只想跺脚,“骗人!怎么能这样?!” 他哪儿是被那小笨蛋气哭的,分明是被亲爹气哭的! 如果不是阿爹瞒了他那么多年,他怎么需要被笨蛋堂弟介绍身份,所有人都知道阿爹曾经的名字,就他自己不知道,他这个亲儿子不要面子的吗? 也是他傻,一直没问过阿爹曾经叫什么,既然知道阿爹现在是改名换姓之后的身份,换之前肯定还有其他身份,他怎么能一直没注意呢。 荀彧正想和曹操一起起身告辞,他们家主公这会儿显然顾及不到他们,留在这儿反而不方便他们父子间说话,可是听到袁璟这话,再看看一群小孩子中明显和袁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小娃娃,动作一顿又坐了回去。 小公子终于要知道他们家不是出身寒门,而是天底下少有的大家族了吗? 可喜可贺,喜事儿啊! 曹操本来想走,看荀彧又坐了回去,眼神在几个人之间转了转,迟疑片刻也跟着不动了。 有什么事情是他不知道的? 袁璟平日里乖巧听话,从来没有哭闹不休的时候,孩子太听话的一个坏处就是老父亲完全没有哄孩子的经验,手忙脚乱不知道自己错哪儿了,只能放软了声音让小家伙的情绪先稳定下来,“怎么了?” “你还好意思问我怎么了?”袁小璟红着眼眶,指着小伙伴堆里那个骄奢华丽格格不入的小破孩大声质问,“他说你和袁术是亲兄弟!亲的!根本没有出五服!” 连他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只有他自己被蒙在鼓里,这合理吗? 你们过分! 荀彧:哇哦。 曹操:哦豁! 老父亲有些心虚,却没有放弃挣扎,温温柔柔的给愤怒的崽崽的顺气,说出的话却像是火上浇油,“阿爹什么时候说过和袁术出五服了?” “刚才,刚才还说过!”袁小璟一边说一边比划,猛的想起所谓“出五服”只是他的猜测,他爹当时只是笑笑没说话,根本没有表态,只是他以为没有反驳就是对的,下意识就当做他们已经出了五服。 这么一想,更生气了! 袁璟小公子气的手都在颤抖,又不好朝他爹撒火,越想越气,越气越想,金豆子不要钱的往下掉,像是要把前些年的份儿全补回来一样。 荀彧面带微笑的看着他们家主公手忙脚乱哄孩子,心道这一天总算来了,他说什么来着,骗小孩儿迟早要出事,袁璟小公子早慧,被亲爹这么忽悠坚决不能忍,小公子尽管闹,左右心虚的不是别人。 原焕:…… 这么不给面子的吗? 原老板无奈的回头看看悠哉看戏的两个人,荀文若这个切开黑的家伙看戏毫不遮掩,你曹孟德又是怎么回事,假装看不到很困难吗? 屋里的两个人仿佛定在了席位上,杯子里什么都没有的清水都能让他们品出雨前龙井的气势来,几个孩子小心翼翼的站在门口,看着生闷气掉眼泪的袁小璟眼里写满了紧张。 原焕无法,先将孩子们塞到荀彧曹操跟前,里面有他们家崽,当爹的好意思不管不问,安排好几个小家伙,然后带着满脸控诉的袁小璟和不知道发生什么但是他觉得他更厉害了的袁小耀回去坐下。 袁小璟止住眼泪,抹了把脸挺直腰杆,努力维持住自己沉稳冷静的形象,这不算什么,他将来要达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境界,现在才哪儿到哪儿,“阿爹想好怎么编了吗?” 老父亲被宝贝崽崽的问题梗了一下,解释、解释能叫编吗? 原老板沉默了好一会儿,顶着旁边两个看戏的家伙的目光,咬了咬牙开始飙戏,“璟儿可知当年阿爹为何带你远走冀州?” 幸好郭奉孝不在这儿,不敢现在会变成什么场面简直不敢想。 原焕抛弃了羞耻心,垂下眼帘面带愁容,给小崽崽讲了另一个版本的出逃小故事。 真实事件改编,略有艺术加工,一切都是为了形象。 于是乎,袁小璟和袁小耀再次被震惊到,原来他们家的情况那么复杂吗? 袁璟小公子擦擦眼泪,终于知道他爹为什么和家里不亲近,关东联盟讨伐董卓的事情他听了好多遍,每次听到袁绍、袁术二人起事导致汝南袁氏在朝几十人被董卓诛杀殆尽就感觉那俩人是借董卓之手除掉家人好自己上位,万万没想到被除掉的家人竟然包括他自己。 阿爹身份贵重,肯定是董卓的眼中钉肉中刺,那种情况下还能保住尚在襁褓中的他难于上青天,他竟然因为区区身份问题就对阿爹发火,真是太不应该了。 袁小璟扯扯父亲的衣袖,低眉顺眼给父亲道歉,他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错了就是错了,不会为了保住面子胡说八道,“阿爹以前为什么没有说过这些?” 原焕揉揉小家伙的脑袋,温声道,“璟儿如果自小娇生惯养长大,现在可会觉得百姓生活不易?可会明白世道艰辛?可会站在寒门的角度看问题?” 袁小璟迟疑的点点头,“应该有点难。” 他只是觉得有点难,旁边的袁小耀已经用实打实的例子来告诉他何止是有点难,“我们过的很好啊,大伯是不是在这里吃苦了?为什么要站在寒门的角度看问题?” 难怪他爹每次提起大伯表情都不太对,原来当年大伯险些被害死还有他的掺和,外面的世界太可怕,早些回家多好,他在家从来不担心有人欺负。 堂兄竟然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们家有多厉害,真是太惨了。 唉,太惨了。 这么一想,难怪他爹每次提到大伯都心虚的不行,他要是干了那么多坏事他也心虚,也不知道那个被打发到并州的伯伯是什么样的,正会和他爹一样心虚吗? 袁小耀托着脸陷入沉思,他以前一个伯伯都没见过,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来,爹和大伯都长的好看,并州那个伯伯应该也差不多吧。 还没开始读书认字的小家伙满脑子奇奇怪怪的念头,袁小璟则正经了许多,顺着他爹的话想了一会儿,很快想明白了他爹的良苦用心。 阿爹说的对,世家大族没什么好的,汝南袁氏又能怎样,还不是被董卓害了大半,世家大族容易勾心斗角,兄弟阋墙明争暗斗,还不如他们父子俩简简单单的过日子。 阿爹想把他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他一定不会让阿爹失望。 如果他自小就知道阿爹的身份,或许不会和奕哥他们去书院上学,也没有机会认识到那么多同门,几位老师都是当世大儒,不可能去家里教导小孩儿,他很有可能会和笨蛋堂弟一样五六岁了还不知道读书为何物。 嘶,太可怕了。 这还不算最可怕的,如果他什么都不懂,只会仗着自己的身份欺负人,或许长大后还会无师自通搜刮百姓,到时候别说给阿爹帮忙,不给阿爹添麻烦已经是万幸。 他长大后要和阿爹一样拯救苍生护佑万民,不想当搜刮百姓的纨绔子弟,就算现在知道阿爹的身份,将来也不会放任士族欺压百姓,阿爹如此用心良苦,他怎么能让阿爹失望。 袁璟小公子擦擦眼泪,除了眼眶还有些红已经看不出异样。 他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关中百姓受苦受难就是因为这儿的世家勾结在一起欺上瞒下,仗着曹校尉事务繁忙无暇亲自查看,导致无数百姓被抓走当苦力,这种事情告诉笨蛋堂弟他肯定不觉得有什么,可是他不能那么单纯。 阿爹现在做的事情要得罪很多人,这大概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吧,他可是阿爹亲自教导出来的继承人,只是区区身份而已,不是什么大事儿。 荀彧端着水杯看他们家主公三言两语将人哄好,嘴角微抽垂眸喝茶。 那么好哄,让他说什么好? 这一天过的跌宕起伏,虽然才过了半天,原焕已经开始心力憔悴,哄完孩子后让小家伙们出去完,再看看两个只想看他笑话的家伙,摇摇头笑骂一声,这才让他们回去继续忙。 该说的事情刚才已经说的差不多,他们回去尽快将手头的事情收尾或者转交给其他人,最多七八天的时间他们就要回邺城,到时候才是真的考验人。 荀彧挥袖起身,行云流水般行礼告辞,“主公多保重身体。” 曹操跟着拱了拱手,怎么看怎么不像好人,“兄长保重。” 原焕:…… 这俩人出门是不是还要笑话他? 隐藏身份、他隐藏身份能叫欺骗小孩儿吗?他是被逼无奈只能这么做! 夏虫不可语冰,庸人怎么能理解他的一番苦心! 好气哦。 原老板完美的解决了身份暴露的问题,却没有半点开心的感觉,尤其是荀文若离开之前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弄得跟他办了什么坏事一样。 他分明一点坏事都没办,只是略微有一点点恶趣味而已,用在自己儿子身上的恶趣味能叫恶趣味吗? 更气了。 袁璟小公子被安抚好,老父亲开始在屋里生闷气,不过也没气多大会儿,疾医过来把脉之后送上刚熬好的汤药,一碗下去瞬间平心静气,连午后小憩都睡的沉了不少。 总之,袁术袁耀父子俩就这么在长安城住下了,袁璟对他爹的身份接受良好,所谓接受良好,意思就是以前啥样以后还是什么样,他都那么大的人了,又不是笨蛋堂弟,不至于为这点小事就纠结到睡不着觉。 他爹出身汝南袁氏和他有什么关系,他又没去过汝南,那边的族人也不一定知道有他这个人,就算他没有世家子的身份他也一样能在书院混的风生水起。 他们邺城书院走出来的学生都不简单,九成九学子出去后都到各地为官,出门后到处都是他的同门,不比世家大族本事小,他袁小璟还是大儒郑玄和司马徽的弟子,上头的师兄们各个博古通今能耐非凡,他骄傲了吗? 袁小璟想着想着,忽然意识到书院出来的学生拉帮结派也不是什么好事儿,一边是世家大族的姻亲关系,一边是寒门子弟的拉帮结派,这大概就是阿爹说的制衡之道吧。 七月流火,傍晚天气转凉,城外一队骑兵策马而过,眨眼的功夫就消失在街道上,只留给城门卫兵几道残影。 城中大部分街道禁止纵马,军中传令兵除外,吕大将军完成任务回来复命,自然也不在禁制之列。 赤红色的神驹很快停在府邸门口,袁璟带着一群小家伙等在外面,看到吕大将军翻身下马赶紧迎上去,以一种看向救命恩人的眼神感动道,“奉先将军,辛苦你了。” 吕布:??? 咋了这是? 第177章 何以天下 吕布最近过的非常充实,大将军难得不去战场也能找到适合他的活儿,抄家威慑的时候甚至有种回到当年跟在董卓身边烧杀抢掠的错觉。 还是有点不一样的,当年的吕大将军走在街上人见人怕,敲开哪家的门哪家就遭殃,背地里骂他的人更是数不胜数,现在的吕大将军虽然还是敲开哪家的门哪家就遭殃,但是走在街上偶尔还会有百姓给他送土特产,背后骂他的人更是没有,百姓只会夸他杀的好。 美滋滋.jpg 有个靠谱的主公就是不错,他们家主公英明神武才气无双,连带着他吕奉先都长进了不少,不错不错,他还能继续保持三十年。 吕奉先最近风风火火到处跑,比打了胜仗还要嘚瑟,打仗的时候他是人见人怕的煞神,虽然也很威风,但是感觉和现在完全不同。 主公说的对,得空了要多看看百姓的情况,他们打仗不光是为了升官发财,还要想想百姓的日子过的怎么样,百姓过的不好,他们哪儿来的财可发? 这话说的有些俗气,不过没关系,他能听懂就都是好话,满口之乎者也的他也不乐意听,果然,他在主公心里就是重要。 司隶各郡县大大小小的官员几乎被换了个遍儿,原焕这次下了狠手整饬,别说世族,就是刘姓皇族出面也没用,事情做的太过火一律收押处斩,天王老子来了也救不了他们的性命。 一桩桩一件件汉律上写的清清楚楚,该怎么罚就怎么罚,别人不清楚律法条例当官的还能不知道吗,明知道自己干的是杀头抄家牵连九族的事情还偏要一条路走到黑,全家受到牵连一点也不亏。 走到绝路了才知道求饶,但凡睁开眼睛看看那些被他们害死的百姓,看看那山沟里乱坟岗上堆积的尸骨,他们怎么有脸求饶? 幸好现在是盛夏,夏天虽热,却没有冬天伤人,不需要棉衣炭火防冻,不然一个冬天过去又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冻死在寒冬中。 前有雷厉风行的肃清官场,后有吕大将军亲自派人走遍关中所有县乡村寨,别人出马或许还要担心路上会不会遭遇截杀,兔子急了还咬人,没准儿哪个漏网之鱼想鱼死网破,可惜遇上的是吕大将军麾下最精锐的一批骑兵,找上别人是鱼死网破,找上他们是自寻死路,主动送上案板的鱼肉,不剁白不剁。 关中的百姓最开始还不太相信,直到真的从官府领到米粮,给他们耕种的田地也重新划成他们能干得过来的亩数,城外的告示栏还贴了两年内免除赋税休养生息的告示,这才做梦似的恍惚走远。 竟然是真的,他们能活下去了。 刚出生的孩子不用扔到山里喂野兽,只要不用交那么多税,他们就有粮食养活孩子,即便只免了两年的赋税,这两年卖力干活也能攒下点粮食。 上天保佑,他们真的能活下去了。 百姓的日子有了盼头,整个精神头都起来了,连吕布这样的粗神经都能感受到气氛的不同,可见之前的动作已经初见成效。 吕大将军的精神头每天都很好,仿佛天底下没有能让他苦恼的事情,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某几个惯会和他过不去的家伙不在,没有人敢在他面前给他找不痛快。 像他这样英勇善战的绝世武将,主公身边离不得他。 纵然自信如吕大将军,出趟远门回来被这么欢迎也有点受宠若惊,他最近干的活儿的确累了点儿,不过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这活儿比打仗轻松多了,跟玩儿似的还不用动脑子,哪里需要小公子亲自出来迎接。 他们平时关系好不假,那也只是私底下,这弄得还怪不好意思的,难不成又想让他带着出去玩? 如果主公答应,倒也不是不可以,小公子那么上心,便是将赤兔让出来给他试试手也无妨。 坐骑和武器对武将来说都是很宝贝的东西,平时很少让别人碰,吕布对赤兔比对媳妇都上心,再忙也会亲自给爱马洗刷,能主动把宝贝赤兔让出来给小孩子当玩具的机会不多,看来这次心情是真的不错。 袁璟听到这里眼睛一亮,他馋赤兔馋好几年了,以前太小爬不上马背,后来能爬上去了又找不到机会和赤兔一起玩耍。 天底下好马不少,每年都有马商精心挑选塞外宝马送到邺城,只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和赤兔一样威风的,小公子眼光高,找不到好马就一直盯着赤兔,弄得吕大将军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让赤兔出现在他面前。 头可断,血可流,爱马不能丢。 “奉先将军快去找阿爹回话,天色还早,我们待会儿还能去校场玩一会儿。”袁璟小公子现实的很,心神已经跟着赤兔飞走,推着吕布往前走几步,朝几个小伙伴挥挥手,趁吕大将军没注意转身跑开。 赤兔被带去马厩吃草喝水,他先去和马儿亲近亲近,免得待会儿被嫌弃。 吕布:…… 失策了。 吕布小声嘀咕了一句,看郭奕几人也都兴致勃勃要跑开,瞧见他们脸上有些青青紫紫的伤痕不由皱起眉头,“你们打架了?” 孙翊不甚在意的回道,“没打架,被小璟打了。” 袁小璟发现他们都知道司徒大人的身份后气不过去,又不好找司徒大人抱怨,于是拉他们出去挨个儿比试,他们一来心虚,二来本来就打不过小璟,于是就成了这般模样。 不过不要紧,男儿家怕什么伤,又不严重,而且小璟揍完他们后就被司徒大人训斥了,他们一点都不亏。 吕布:??? 他不在的这些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大将军心里好奇的紧,看几个小的跟袁璟一样满脑子只剩下赤兔,摆摆手让他们先过去,等他办完正事儿再好好说说。 什么事情不能等他回来再说? 小家伙们得了准话欢呼一声赶紧跑远,连向来沉稳的郭奕也兴高采烈试图对赤兔下手,他走的是文武双全路线,怎么可能不喜欢好马? 赤兔!好耶! 吕布被几个小家伙欢欢喜喜迎进来又欢欢喜喜的抛弃,摸摸脑袋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这几个小子别不是冲着赤兔来的吧? 吕大将军哼了一声,头顶的雉翎在太阳底下甩动着大步朝前走,别管冲着什么来,赤兔都只能是他的。 原焕在房间里等了有一会儿,看人一直不到,猜测大概是被一帮小家伙缠住了,摇头笑笑也没说什么,他身边那么多武将,能和小辈们玩到一起的没几个,吕奉先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刚想到这里,吕大将军那比常人高大许多的身影就出现在走廊尽头,原老板拢了拢外衣,朝好些天没见着的心腹爱将点点头,示意他到房间里坐,“奉先这些天感觉如何?” 吕布坐正身子,听到问话先是将那些欺上瞒下的家伙们好一顿臭骂,再说了一番这些天他手下人马的成果,最后才暗戳戳的给自己请功,“主公,关中百姓蒙昧无知,远不如咱们冀州的百姓,布不忍他们一直蒙昧下去,便令作坊里的匠人们印启蒙书的同时印了些小册子,身为主公治下的百姓,怎能不知主公的为人。” 铿锵有力气势十足,仿佛说的不是他亲自写的彩虹屁小册子,而是于万军阵前足以动摇敌方军心的檄文。 原焕本来已经忘了这档子事儿,被他这么一提又想起来荀彧在他面前感情丰富朗诵彩虹屁的羞耻,揉揉脸压下面上热意,艰难的开始转移话题,“奉先有心了,关中百姓不再遭受劫掠之苦便好,接下来要说的不是这些,而是另有其他事情。” 吕布还想再说说他是怎么找的匠人、怎么让匠人印册子、又怎么让荀彧答应让他干这事儿的具体经过,听到他们家主公说还有其他事情连忙正经起来,“主公请讲。” “这些日子在关中大刀阔斧清肃官场,其他地方有些人坐不住了。”原焕低叹一声,将豫州、兖州等地有世族偷偷联络袁绍的事情说给他听,“并州乃是奉先故乡,之后若有战事,少不得奉先亲自出马。” 他不担心冀州有世家掺和进去,毕竟他们在冀州经营了那么多年,这些年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冀州的大小世家没有哪个敢有异心,最开始有反抗之心的早在邺城书院开始招收学生的时候就暴露了出来,也等不到现在再给他添乱。 吕大将军眸中带了杀气,“袁本初如此大胆,看来主公当年还是下手太轻。” 老虎不发威还真当他们是病猫啊,就并州那鸟不拉屎的地方,他们不用打袁本初也翻不出风浪,只要断了那边的粮饷,袁本初自己就能把自己饿死在那里。 并州有多穷别人不清楚他还不清楚,主公不用担心,就算袁绍那狼子野心的家伙有胆子闹事他们也丝毫不惧,论起带兵打仗,他吕奉先还真没怕过谁。 真要打起来的话,他还能顺便带手下兵马回去探个亲,袁本初在并州好几年招了不少兵马,其中应该有不少和他手下的兵沾亲带故,呵,不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吗,他也会。 原焕被他们家奉先将军脱口而出的话逗笑了,难为他能剑走偏锋想出这么个点子,“接下来可能要用兵,打的不是袁本初,而是北边胡人,袁本初在并州那么多年也算有功,等到中原安稳下来,也是时候让他回来颐性养寿了。” 吕布:…… 不愧是他们家主公,不光要杀人,还要诛心。 袁绍那种野心勃勃的家伙,让他听到这话怕不是得气吐血。 好在要被气吐血的不是他,吕大将军便煞有其事的点头应是,主公说的好。 主公身边出谋划策的人那么多,不缺他这个刚入门的出主意,主公说出口的话必定已经经过深思熟虑,他只要听安排就是。 两个人没说太久,只是定下三日后启程回邺城就完事儿了,吕布惦记着赤兔,怕几个小的下手没轻没重被赤兔尥蹶子踢伤,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就甩甩脑袋找过去。 府里耍不开,去校场的路上,袁璟好奇的看向吕布,“奉先将军,我爹说当年在长安的时候是你和伏义将军、文远将军他们一起才把我们救下来,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 吕布支棱起来,须须一甩正气十足,“说起这些,那就不得不提我吕奉先如何在董卓老贼麾下卧薪尝胆的光辉过去……” 孙翊眨眨眼睛,“卧薪尝胆?” 曹彰实诚的反问道,“奉先将军不是董卓老贼的义子吗?” 郭奕也有些迟疑的开口道,“我记得我爹说过,当年好像是伏义将军把重伤的司徒大人藏在郿坞,然后才……” “然后什么然后,听我讲。”吕大将军忽悠起小孩儿完全不打草稿,理直气壮说的跟真的一样,“你们也不想想,高伏义当年是什么官儿,本将军当年是什么官儿,没有本将军打掩护,他能藏人藏的那么顺利?” 小家伙们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感觉这话说的很有道理。 吕布精力旺盛,长途跋涉回来
相关推荐:
胡同人家
孤子铭
去父留子的夫君竟想我为妾
武布中华
悦跃欲试
星宠:开局孵出孙悟空
军校重生攻略
穿书之吾道清狂
继室难为
LOL上单女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