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至今没有察觉到,但凡他回过头想一想,就会发现不管他猜什么,最后的结果必然和他猜测的截然不同。 原焕压下最后一份任命书,眉眼含笑宛若谪仙,“如今天下大乱,在座诸位皆蒙受皇恩,当尽力匡扶汉室安定天下,然而齐桓公没有管仲无以成霸业,越王勾践没有范蠡难以保存越国,焕虽不才,亦有扭转乾坤之心,公与雄才伟略,可有良策应对迭出乱象?” 沮授:…… 沮授猜了很多种情况,唯独没有猜到这人会问他这些。 想当初,袁绍夺取冀州成为冀州牧,征辟他为从事僚属,见到他的第一面问的也是这些,甚至连说辞都相差无几。 要说这是凑巧,他说什么都是不信的。 可要让他回答,一时半会儿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答。 当初袁绍问策,他陈述形势侃侃而谈,如今袁氏族长在此,他能说的依旧还是那些,分析利弊推演局势出现一次是他能力出众,同样的话说两次,那就不是指点江山,而是贻笑大方成为天下人的笑料。 果然是来者不善啊。 沮授陷入沉默,原焕也没指望他能跟在袁绍身边时那样慷慨陈词言无不尽,倒不是觉得自己比袁绍差,而是知道沮公与丢不起这个人。 袁绍来冀州时,董卓尚未伏诛。 ——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 袁绍出身汝南袁氏,单说身份,袁绍和他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沮公与之前评价袁绍的话,放到他身上同样合适,甚至还会更合适。 以冀州为本,向东平定黄巾之乱,向北打败公孙瓒,除掉冀州附近的黑山贼,以兵力降服戎狄征讨匈奴,等到那时,黄河以北无人再能与他争锋。 统一河北,招揽天下英雄,迎天子至邺城,以天子之名征讨不臣…… 该说的以前已经说的差不多了,如今冀州牧换了个人,他要还是老一套说辞,就算这话放到现在一点错都没有,传出去也总会有点奇怪。 开口没法开口,不开口又失礼,说话不说话都要落人把柄,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起胡乱说上一通,显然缄默不言更适合当下。 辛评辛毗担心的看向沮授,他们共事已久,沮授本事如何他们都看在眼里,让他们眼睁睁看着同僚被刁难他们心有不忍,可是让他们这时候站出来也不妥,一是他们自己尚且自顾不暇,二就是他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州牧大人看上去温润清雅令人如沐春风,怎么这会儿如此难缠? 田丰脾气暴躁,看沮授陷入两难的境地,眉头一竖正要扔下刚送到手上的任命书和沮授一起离开,就听上首又传来温温柔柔的声音,“冀州治中一职正在缺中,公与远见卓识,治中之职非公与莫属。” 沮授:!!! 辛氏兄弟:!!! 田丰:!!! 田元皓默默抚平被自己抓皱的任命书,假装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 择木之禽,择其良木,择主之臣,得其良主,州牧大人不计前嫌知人善任,虽然有些出乎意料,可是回过头仔细一想,却又一点儿都不奇怪。 当局者迷,是他们着相了。 沮授愣愣的看着从容依旧的俊雅青年,直到属于自己的任命书被放到桌上,清清楚楚的看到上面写的是他沮公与的名字,这才猛的回神,心情复杂的站起身走到中间,双手并前躬身行礼,“多谢主公既往不咎,承蒙主公看重,授定不负主公信任。” “公与之才,当得起这般看重。”原焕温声回了一句,示意沮授回去坐下,又简单说了几句来安抚人心,便不再打扰他们处理公务,带着旁边的“左右护法”离开政事堂。 治中、别驾、诸部从事任命妥当,武将那边也等着安排。 军队驻扎在城外,他们一来一回折腾下来,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正好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他们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等邺城的几位将领得到传召过来。 武将的官职不用变动,他们手下各自统领兵马,所领兵额多少随时有变动,打仗的时候和不打仗的时候很不一样,具体统兵多少要看他们的对手是谁。 吕布活动着肩膀,很想告诉他们家主公,麹义张郃那些家伙已经被他打服了。不管主公接下来怎么安排,那些家伙都不会有意见。 况且主公继任冀州牧之后并没有亏待他们,如果还不满意,肯定是挨揍挨得轻了,对那种贪得无厌的家伙,他从来只有一种处理方式,杀了就是。 他们家主公身边不留不知好歹的人,本事没多大胃口还不小,他吕奉先都没说什么,其他人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郭嘉轻车熟路带他们家主公找了个安静敞亮的房间,饭菜要等他府上送来,官署的厨子做菜平平无奇,哪里比得上他特意从安国袁府讨来的大厨。 吃惯了安国袁府的饭菜,再吃别的食物总有些不适应,他宁可不喝酒,也不能离了那些美味佳肴。 人不喝酒不会死,没饭吃是真的不能活。 被原焕改良后的饭菜惯坏的不只郭嘉一个,所有习惯了府上伙食的文臣武将,离开他们家主公后最适应不了的都是外面的饭菜,只是别人不适应也不会说什么,为了几口吃的就去找他们家主公,他们又不是三岁小孩儿,丢不起这个脸。 郭奉孝不是三岁小孩儿,但是他比三岁小孩儿更能磨人,就算他们家主公心硬如铁,美酒的事情上没法通融,饭菜方面总不能还不让他满足。 他已经牺牲了那么多,吃口好的怎么了? 郭鬼才在这方面格外理直气壮,原焕也没想在这方面委屈身边这些大才,府上的厨子不够分,食谱却是要多少有多少,良臣悍将们辛辛苦苦为民分忧,他这个主公别的本事没有,改良菜色这点儿事情不在话下。 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他前生没当过厨子,吃过的饭菜却海了去了,多多少少能指导别人做,就算食材种类严重不足,做出来的饭菜味道也远比现在的好。 “沮公与自作聪明,以为主公是斤斤计较的小人,那家伙平日里甚是高傲,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被主公问的哑口无言。”郭嘉摇头晃脑,想起刚才的场面,与有荣焉很是自豪。 不是他看沮授不顺眼,只是他来邺城那么多天,那家伙处理公务时没有疏漏,平时相处时却总觉得打不起精神,和他说话总感觉自己都能睡着。 以前听人说沮授沮公与文武双全,文能理政武能监军,任谁听到这种评价都会以为这是个风风火火的八尺大汉,结果可好,别说风风火火了,甚至有气无力像是行将朽木的老者。 他们家主公任人唯贤,才不会计较无关紧要的事情,他们在安国袁府过的安逸,沮公与自己把自己吓的不轻,聪明反被聪明误,事实上事情哪儿有他想的那么复杂。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沮公与颇有才干,可惜不能遇到明主,老天待我何其苛刻。” “我先前试图对州牧大人不利,但凡州牧大人心有不满,这邺城就没有我沮公与的容身之处。” “不计前嫌何其难也,呜呼哀哉,天不容我沮公与。” 在场没有外人,郭嘉放松下来也没那么多顾忌,模仿着沮授的模样开始搞怪,如果不是刚才见过寡言少语的沮公与,他们都要以为这人被沮授附身了。 原焕懒得搭理这家伙,让他自个儿在那里自娱自乐,坐下之后细细梳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兖州成功熬过寒冬,屯田初见成效,曹操和孙坚共同治理兖州,去年粮食去的及时,正好能赶上夏粮,等到今年夏粮丰收,兖州不用依靠冀州的粮草援助,就算世家大族依旧不服曹州牧和孙刺史,他们也没法翻出大风浪。 屯田成果丰硕,粮食大丰收,曹操没有后顾之忧,可以腾出手来挨个儿的处理那些在他面前蹦跶的起兴的世族,不知道如今的曹老板有没有耐心和世家们磨,反正乌程侯没这个耐心。 小霸王孙策时不时会暴露出几分流氓本性,那几分流氓气质都是在他爹身边耳濡目染学来的,江东猛虎流氓起来,那些世家怕是没有好果子吃。 现在兖州地界儿里最后一块顽疾泰山郡也解决了,两个人都能腾出手处理内政,只看谁的手段更胜一筹。 曹操不需要冀州的粮草帮助,也就意味着他手上少了个可以牵制兖州的筹码,虽然现在的曹操完全没有占山为王的迹象,但是该有的防备不能没有。 乌程侯粗枝大叶,只靠他来制衡曹操远远不够。 而兖州旁边的豫州,整个大汉的世家大族近半数集中在豫州,战乱平息后很快恢复过来。 豫州有袁术这个护短护的不讲道理的靠山在,即便没有州牧,各地太守长官也能把郡县治理的井井有条,一州膏腴之地惹人眼馋,却没多少人敢真的对豫州下手。 董卓那样只管烧杀抢掠不顾后果的人不多见,出现一个已经是百年难遇,有董太师惨烈的下场在前面挂着,短时间内大概没有人敢像他兼那么没脑子。 蠢弟弟在他面前犯蠢,在别人面前可不是这样,袁公路年少好结交游侠,真把他惹火了他一点道理都不讲,不怕人实力强,就怕人实力强还不讲理,遇到不讲理的人,吃再多亏都只能认倒霉。 刘表惦记南阳郡惦记了那么久,该不敢动弹还是不敢动弹,袁术连太傅都能说扣就扣,没有足够的把握,没有人敢和那混不吝的家伙正面为敌。 兖州、豫州暂时都不会出乱子,并州那边同样不需要费心,以袁绍的本事,想在并州站稳脚跟并不容易,还有的是折腾。 趁夏粮即将收获,别的事情都能暂且放一边,囤积粮食方为重中之重,谁也不知道天灾什么时候能到,粮食这种东西多少都不嫌多。 精盐提纯的方子源源不断的带来收益,卫觊等人办事利落,北方各州的盐价在冬天没有出现太大波动,倒是苏双和张世平两个人去草原之后鲜少有消息传回来。 商队深入草原之后联络不易,如果只在汉地周边交易,几个月的时间足够来回,要是跑去更远的鲜卑部落,没个三年五载怕是回不来。 两人的家小和依仗都在冀州,原焕倒是不担心他们会生出异心,只是苏、张二人看上去小心谨慎,没想到一来就是大动静,汉地周边的胡人部落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刚刚起步就冲着北地更广阔的地方而去。 旁边,郭嘉施施然坐下,在吕布头上颜色鲜艳的雉鸡翎上看了又看,正腹诽这家伙个头儿已经这么高了还要戴这东西,后知后觉忽然想起个问题,别人都有正经差事了,他呢? 刚才只顾得看他们家主公恩威并行收揽人心,却忘了自己也是需要被收揽的之一,怎么别人都有任命书,单他自己没有? “奉孝一直不提,我还以为奉孝不在意那些虚名。”原焕笑吟吟说着,慢条斯理的抿了口热茶,“我先不说,奉孝可以猜猜。” 郭嘉抱着手臂,哼了一声小声嘟囔,“主公心思莫测,嘉俗人一个,哪儿敢猜主公的心思?” 原焕脸上笑容不减,眸光流转落到吕布身上,“若奉先官职变动,奉先觉得会得到什么样的职位?” 吕布没想到问题会落在自己身上,捏捏下巴很认真的想了一会儿,他可不像那郭奉孝畏畏缩缩,主公让他猜,当然要往大了猜。 于是,吕温侯很快找出心仪的职位,挺胸抬头大声道,“自然是大将军。” 在他们家主公心里,肯定当朝大将军才能配得上勇冠三军的他。 郭嘉难以言喻的看着不知道天有多高海有多深的二傻子,从食案上拿了个果子砸过去让他闭嘴。 也就现在屋里只有他们三个,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要是落到别人耳中,会让别人怎么想? 天底下有资格册封大将军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代天巡狩的大汉天子。 二傻子口无遮拦,这话是能随便说的吗? 郭鬼才心里骂骂咧咧,自己也拿个果子啃一口,眼珠子一转跟着猜道,“主公待嘉亲厚,若嘉没有猜错,难不成主公要留嘉在府中担任留府长史?” 留府长史,丞相府中属官,权利其实没多大,也就和荀文若现在差不多而已。 朝廷以司徒代替丞相,丞相府中属官都成了司徒属官,众所周知,丞相府中一般有两个长史,有战事时一个随军出征,一个留在府中处理日常政务。 主公不会随军出征,他这个心腹自然要留在府上和主公一起。 司徒而已,以他们家主公的本事不在话下。 原焕无奈的看着两个不靠谱的家伙,也不再卖关子,“郭祭酒慎言,官署不比府中,当心隔墙有耳。” 吕布虎目凌厉扫视四周,别说隔墙有耳,就是天上路过几只鸟儿,他都能挽弓搭箭射下来给他们家主公加餐。 郭嘉听到“祭酒”这个称呼人都傻了,“祭酒?” 朝廷有博士祭酒,为诸博士之首,王莽时置师友祭酒,为太子属官,后来州郡太守招揽人才收留于府中出谋划策,掾、史之首亦称为祭酒。 不管是哪个祭酒,对他来说都不是什么正经官职,前者是学官,后者更只是散吏,连官都称不上。 主公刚才喊他郭祭酒,难道只让他当个祭酒?! 天理何存啊!公道何存啊! 郭嘉吸吸鼻子,感觉眼泪都要出来了,他什么时候说他不慕虚名了,他慕虚名的很,今儿不给他个交代他就不走了,“主公说的这个祭酒,可是嘉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祭酒?” “知我者,奉孝也。”原焕饶有兴致的看着郭嘉的表情变来变去,郭鬼才不愧是郭鬼才,反应就是快,竟然能猜到此“祭酒”非彼“祭酒”,“官署中从事众多,只文若一人忙不过来,我欲在别驾之外另设一职,名从事祭酒,为诸从事之长,掌诸从事之事。” 设立新的职位需要请示朝廷,等朝廷批复下来才能正式任命,如若不然,也不会单单没有他郭奉孝的任命书。 史上曹老板给这家伙设了个军师祭酒,现在没有需要他亲自随军的要紧战事,在这家伙身体彻底养好之前,他也不敢让他随军,军师祭酒就算了,从事祭酒倒是可以安排。 郭鬼才从学官散吏变成与一州别驾比肩的州牧副手,还是他们家主公特意请示朝廷单独给他设立的官职,心情瞬间美的飞起。 只是刚刚高兴了一会儿,想到那些即将朝他飞过来的公务,又忍不住搓搓胳膊打了个寒颤。 要不……还是算了吧。 “嘉才疏学浅,不及文若能运筹帷幄,亦不及公达老成稳重,在府中当一无俸散吏足矣,主公如此厚待,嘉心中实在惭愧。”郭嘉颤抖着声音,这回是真的想哭了。 然而,他那温柔似水的主公只是笑笑,说出的话比寒冬腊月的冷风还要让人绝望,“奉孝说笑了,再过两日朝廷的回复就到邺城,这从事祭酒之职,奉孝是不愿意也得接。” 郭鬼才僵硬的坐在席位上,忽地开始以头抢地式大哭,“嘉~命苦啊~~~” 第84章 山雨欲来 * 郭祭酒眼含热泪,控诉的看向“无情无义”的主公,分明是个飘然若仙的清贵君子,为什么剖开皎然如玉的外表,内里却如此的“心狠手辣”。 他只是多问了一句,就要被当成地里的老黄牛没日没夜的干活,早知如此,他就不问了。 天地良心,他真的不想天天被埋在竹简堆里,人活这一辈子,不能放纵饮酒,不能肆意玩闹,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吕布嫌弃的看着放荡不羁不修边幅的郭嘉,撇撇嘴看向别处,他怕他看久了自己也会变成这样,主公身边有一个傻不愣登的就够了,他可不能跟着学。 有用之人才能被重用,像郭奉孝这等成天嬉皮笑脸游手好闲的家伙,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主公扔到别处自生自灭。 看在他们共事那么久的交情上,他到时候不会落井下石,或许还能去外面酒家拎两壶没什么滋味的劣酒让这家伙解解馋,免得他过于落魄连口酒都喝不上。 郭嘉阵心碎欲裂抹着眼泪,察觉到落在身上的目光抬头看过去,吕大傻子的心思都写在脸上,不用动脑子都能猜到他在想什么。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想他郭奉孝自诩文韬武略无一不通,现在竟然沦落到被吕奉先嘲笑,他可真是太失败了。 原焕神色轻快喝着茶,只当看不见身边两个人的斗法,若无其事的用过饭,正好张郃高览等人来到官署,吕布挑衅的朝郭嘉咧咧嘴,大块头往那里一杵威慑力极强,怎么看都比郭奉孝可靠。 郭嘉白了他一眼,不和没脑子的家伙一般计较。 原焕屈起指节在桌上敲了两下,让他们俩消停下来,私下里怎么闹腾都没关系,马上要见外人,别让外人看笑话。 “主公多虑,嘉与奉先将军私交甚笃,我二人在邺城时常结伴同游,奉先将军可以证明嘉并非随口胡言。”郭嘉做正身子,衣袖挥挥端的是文采风流。 吕布动作一僵,似乎想起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两个人从针尖对麦芒瞬间变成多年不见的老友,融洽的不能再融洽,“奉孝先生说的对,我二人私交甚笃,主公不用担心我们俩会打架,哈、哈哈、哈哈哈。” 原焕看着从容淡定的郭鬼才,再看看眼神飘忽的吕大将军,轻笑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这两个家伙的反应如此奇怪,之前肯定发生了很多他不知道的事情,比如郭奉孝凭他那聪明的脑袋瓜忽悠不怎么聪明的吕奉先,两个人合作瞒过荀公达干坏事。 荀攸忙于公务,看着郭嘉一个已经很费神,如果再加上吕布,他们俩诡计得逞的可能不是没有。 不急不急,先见见冀州这些武将,然后再好好调查这两个家伙私底下偷偷干了些什么。 春日的阳光洒在院子里,午后时分暖意洋洋,正适合晒太阳,如果还在安国袁府,这会儿院子里已经摆上几张矮榻悠哉悠哉看着孩子们玩耍了,不过在邺城,显然没有悠闲到午后晒太阳的条件。 远离城池的田庄的确适合休养,不管外面乱成什么样子,庄子里都安安稳稳如世外桃源,只是他们身在局中,不能贪图一时半会儿的安逸,再怎么拖延也迟早要走上明面。 比起迫不得已被卷进乱世,原焕更乐意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武将的安排比文臣省心许多,除了要留下两万兵马拱卫邺城,将领们都得被派去驻守要塞城池。 黑山贼不老实,麹义已经带兵前去太行山,高顺与荀攸一起去中山,五万兵马驻守中山、河间沿线,防备公孙瓒、刘虞的同时也提防渤海公孙越有小动作,在没有和公孙瓒撕破脸之前,公孙越的渤海太守之位暂时不能动。 春耕正忙,冀州、兖州不断的收拢流民,无论什么时候,人口数量都是重中之重,生产力水平达不到一定高度,百姓户数几乎是影响成败的关键。 原焕来邺城半个多月,在他的住处能住人之前便把该见的人见了个遍儿,小半个月的时间足够将邺城行宫恢复成中规中矩的州牧府邸,也足够荀攸将手头的事情全部交接完毕,该处理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高伏义和荀公达没有过多停留,很快结伴返回中山。 黑山贼张燕和公孙瓒联系颇多,张燕蠢蠢欲动,公孙瓒不可能丝毫不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中山、河间沿线的防备不能放松。 幽州由公孙瓒和刘虞两个人共同执政,原焕最担心的不是公孙瓒,而是政绩卓著、颇有名望的刘虞刘伯安,武力再强盛也有被打败的可能,可一旦得了民心,事情就麻烦了。 民心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争夺天下的一大利器,他和刘姓宗室注定走不到一起,对于这种从最开始就已成定局的事情,他能做的只有尽可能的削弱对方的力量。 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最好,没法完美遮掩自己的意图,那也只能任人猜测。 大争之世,凡有血性,必有争心,牧守宗亲野心尽显,试图颠覆汉室江山的人不在少数,所有人都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但是真正想要匡扶汉室的,只怕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幽州与冀州相邻,不管他怎么防备刘虞和公孙瓒都在情理之中,四周强敌环伺,不做防备任人窥伺才奇怪。 冀州的可用之才不在少数,愿意留在他身边奉他为主就留在冀州,不愿意奉他为主就离开,一切随心,顺其自然,只是有一点必须提前说明白,是走是留他们自己做主,但是只要选择留下,最好不要和别的势力藕断丝连。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明面上的君子之交没有任何问题,私交姻亲日常往来也不用断绝,他只是个上官,不是他们爹,没有清闲到连人家儿女亲事都要管的地步。 所谓藕断丝连,自然是那些不该有的牵连,他的意思该明白的都明白,想在他眼皮子底下干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事情,有自信瞒得过他就干,不然事情败露别怪他不留情面。 被敲打过的各郡官吏汗涔涔的各回各家,想起那人笑吟吟的模样就忍不住心里发憷,盟友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他们本来就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盟友,这种时候专注自保无可厚非。 再说了,他们本就是冀州官员,专心打理治下事务,不愿意掺和上头的神仙打架是人之常情,免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们没有上面那些人的豪情壮志,能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满足了。 只是不管他们怎么反应,在原焕的计划里,冀州各郡国太守国相,三年之内都得全部换掉。 比起费心费力让他们诚心投靠,直接换成自己的人更加方便,现在手下能用之人不多,等放出消息广纳贤才,沙里淘金也能淘出几个大才。 毕竟腿长在人家自己身上,比起千方百计到处找人,稳坐钓鱼台广发求贤令等他们自己找过来才是正经,人能满天下乱跑,邺城可不会跑。 原焕搬进恢复正常的宅邸没两天,荀攸和高顺就离开了邺城,要走的不光他们,还有死皮赖脸抱着柱子不想走的袁术。 在袁公路心中,现在豫州和南阳都安稳无事,内政外政都有人帮他打理,他回南阳也没有用,让他留在邺城怎么了? 他不回南阳! 他就要留在邺城! 袁术死活不肯离开,或许是心虚,也可能是愧疚,总之这几次出现在原焕眼前的蠢弟弟,比他记忆中在原主面前更加黏糊缠人。 春光明媚,轻巧的竹帘随着清风摇摇晃晃,原焕长身玉立站在廊下,看着和他容貌极为相似的蠢弟弟跟三岁小孩儿一样坐在地上抱着柱子不撒手,唇角微微上扬,笑意却不达眼底。 原主不会对弟弟动粗,他这个后哥可不一定。 宅邸在原焕的要求下不再富丽堂皇,但也是十步一楼五步一阁,亭台楼阁精致典雅,草木修剪得体,入门第一眼就能看出属于世家的底蕴和雍容。 袁术不敢再动房子,但是他从汝南老家调来了十几个能力出众的管事家仆,有自己人帮着打理内宅,肯定比随随便便从外面找人安全。 大哥刚搬家,他要是走了,那么大的宅子只有大哥一个人,大哥多寂寞啊。 侍女仆从躲在角落里不敢出声,管事老仆多少年没见过这种场面,陡然见到袁术撒泼打滚儿也是安安静静只当什么都听不到。 明明院子里活人不少,听上去愣是只有两个人的声音。 袁术可怜巴巴的看着他哥,卑微的不能再卑微,“哥,南阳最近没什么事儿,你让我在邺城多留几天呗。” “若刘景升和陶恭祖联手发兵南阳,以南阳的兵马能撑几日?”原焕拢了拢外衫,神色平静看着仿佛把脑子丢在南阳的蠢弟弟,“若白波军南下,以南阳的兵马,又能撑几日?” “北边有司隶朝廷当着,白波贼打不到南阳,大哥别想骗我。”袁术一本正经的说着,脑子灵光起来倒也不算太傻,只是每次动脑筋的时机都不太对,让人恨不得他一直没脑子,“还有刘表和陶谦,俩人一个比一个怂,弟弟我就是站在那儿让他们打他们都不敢打,还联手出兵南阳,给他们十个胆子他们都不敢对南阳下手。” 他是名正言顺的南阳太守,就算刘表是汉室宗亲也没用,那家伙治理荆州的确有一手,他治理之下的南阳也不赖,再说了,虽然南阳郡归属荆州,但是荆州其他七郡加起来也没有南阳一郡富庶,他和刘表看上去一个只有一郡一个占了七郡,实际上实力不分伯仲,甚至他这个只有南阳一郡的人还略胜一筹。 谁让他不光有南阳郡,还掌控着豫州呢。 刘姓宗亲又能如何,他汝南袁氏一点儿也不比刘姓宗亲差,再给刘表十个胆子他都不敢胡乱下手,还有那徐州陶谦,自个儿的地盘还没稳住就想觊觎别的地方,他咋不上天呢。 原焕敛了笑意,薄唇紧抿眉如远山,淡淡的熏香与院中的草木清新融合在一起,清淡悠远沁人心脾,却让人升不出半点的旖旎心思。 有自信是好事,自信过了头就不是自信,而是自大。 如果刘表真的不敢对南阳下手,史上被赶出南阳只能往扬州逃窜的是谁? 还给他十个胆子他都不敢对南阳下手,真要不敢下手,最后死的凄惨的也不会是他袁公路。 袁术已经做好
相关推荐:
炮灰才是真男神
鼎立炎黄
我在侯府当调解员,被全家宠了
都市医武狂仙
我即神明
修真股神
光之国美食家,小金牛求我别吃他
全职老爹
我在后院种洪荒
[娱乐圈同人] 我在杂志社当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