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我凭画符征服帝国[直播] > 第51章

第51章

的人着全部下狱了,仔细一想,的确是他们能干出来的事情。 荀攸将吕布麹义的所作所为写进竹简送去邺城交给他们家主公,武将性子太野不是好事儿,过于骄横迟早要出问题,一个吕奉先已经很让人头疼,再来个性子和他一般无二的麹文泰,天知道俩人凑到一起能乱成什么样子。 好在俩人这回办的不全是坏事儿,常山郡、赵郡、魏郡与太行山相邻,邺城在魏郡之中,张燕的手不敢伸到那儿去,除去魏郡,常山郡和赵郡官署几乎都有他的人。 夏种开始之前必须平定黑山贼,冀州暂时不缺粮,但是山贼不事生产,没有粮食必定要出来抢,中原各州蠢蠢欲动,他们的兵马不能一直耗在贼寇身上,中原乱起来之前必须把太行山一带的贼匪彻底解决。 留高顺一人足以镇守中山,荀攸安排好事情后很快赶往常山,趁常山官署里的人在牢里,他先一步将郡县内政梳理清楚,哪个职位需要换人哪个人才能委以重任,拟好名单后都要尽快送去邺城等他们家主公定夺。 冀州的州牧是他们家主公,官吏将士的升迁、赏赐、惩罚、黜落只能由他们家主公一个人裁决,否则的话,他们家主公就会变成第二个京城的小皇帝,成为底下人的傀儡。 行军打仗有便宜之权,太守郡丞治理郡县,他们能做主的事情有很多,唯独不包括任命罢黜,除非有上面的加恩,不然就是他们僭越。 荀攸认命的跟在吕布麹义身后收拾烂摊子,好不容易把牢里那些人的底细查的差不多然后该关关该放放,让常山官署恢复正常,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高顺就从中山送来了加急信。 张辽去幽州给公孙瓒送东西,送着送着不知道说了什么,眼看着公孙瓒就和刘虞就要打起来了。 荀攸:…… 如果张辽没有从中作梗,他现在就亲自带兵把那乱成一团糟的幽州打下来。 枉他之前觉得张辽看上去比吕布稳重,现在看来都是错觉,这哪儿稳重了? * 晚春四月,群芳吐蕊。 阳光透过镂空的花窗在房间内投下一片阴影,原焕看着自中山、常山快马加鞭送来的信件,眸中带了明显的笑意。 张辽那小子实在是能耐,让他带兵打仗简直屈才,不如弃武从文,以后跟在他身边专门和文臣斗智斗勇,也省得浪费他那一身才华。 公孙瓒和刘虞不和已久,他以为这俩人还能再纠缠两年,结果张文远一出马,这下可好,俩人连表面功夫都不做了,直接摆开了阵势就要开打。 两个人都是朝廷封的官,和讨贼剿匪这种不用费脑子就能找到正经理由的战事不同,他们想开战,明面上也得找几个合适的理由。 这不找理由不要紧,一找理由发现对方心里竟然这么想自己,本来五分战意愣是给激出了五十分。 刘虞嫌公孙瓒穷兵黩武,又气他公然劫掠百姓,还不止一次把给鲜卑、乌桓的赏赐抢走,索性已经要撕破脸皮,弹劾的时候丝毫没有顾忌公孙瓒的脸面,什么能说的不能说的全部一股脑儿抖搂了出来。 公孙瓒最看不惯的就是刘虞对鲜卑、乌桓那些胡人都比对幽州的将士好,他们幽州将士拼死拼活的守城抵挡胡人入侵,凭什么他们什么都没有,赏赐还让胡人给得了,世上哪有这样的事儿,反正他把话撂这儿了,刘虞敢赏,他就敢抢。 说什么他不顾朝廷颜面劫掠百姓,他还想告发刘虞办事不利不配当幽州牧呢。 两个人接连上书互相弹劾,连朝廷都让他们给搞蒙了,长安城里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王允许久没有关注过外面,猛不丁的收到来自幽州的弹劾,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满头雾水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召集朝臣商议了好几天,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幽州离长安那么远,刘虞和公孙瓒就是打起来朝廷也没法派兵镇压,有矛盾自己解决不就行了,还千里迢迢送到长安来请外人公判,他们又不在幽州,拿什么去判对错? 刘伯安往日行事稳重,在北方颇有名声,怎么忽然间跟毛头小子一样,朝廷如果能管得了这种事情,如今的天下还会乱成这样吗? 王司徒在小皇帝面前走了个过场,分别给公孙瓒和刘虞下了两道诏书,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其实半点用处都没有,总之就是又把球抛回去了。 郭嘉这些天忙的很,眼底黑眼圈很是明显,听完他们家主公的话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刘伯安优柔寡断,此战必败。” 荀彧慢条斯理点点头,“对敌人过于仁慈,只会害了他自己。” “公孙瓒和刘虞即将开战,文远留在那里不太合适,传信让他回来。”原焕无奈的摇摇头,幽州的战火暂时烧不到他们身上,目前最要紧的还是黑山贼,“伯符和子义深入太行山已有半月,现在情况如何?” 黑山贼和黄巾贼本质上无甚区别,只是张燕比黄巾各部首领更懂得空手套白狼,摇身一变披了层官兵的皮,如此才没像黄巾贼一样被各方围剿。 黄巾贼是流民组成的混乱部队,黑山贼的组成和黄巾贼差不多,除了张燕亲自率领的精锐,其他绝大多数都是手无寸铁的流民,可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和身边人一起成了外人口中的贼寇。 太行山里没多少东西,他们以前可以仗着人多劫掠郡县,现在的情况和以前大不相同,想抢粮食也没地方抢,山里的寨子全都人心惶惶,再不抢一波粮食,底下的人迟早全部跑光。 张燕也不想在吕布眼皮子底下劫掠冀州,他原本想的是主动投诚,养活数量庞大的黑山军不容易,冀州粮草充足,用官府的粮草帮他养兵简直是无本买卖。 他怎么着也是朝廷亲封的平难中郎将,有资格管理黄河以北太行山区的政务,还能举荐孝廉派遣计吏进京述职,身份和州牧也差不了多少。 如今袁氏掌管冀州,他主动退一步,以武将的身份投靠州牧,总不至于连个郡县的官儿都捞不着。 只是没等他拿定主意,幽州牧刘虞就先联系了他。 以武将的身份投靠冀州,还是拿下冀州自己当一把手,两个选择放在面前,不用想也知道要选第二个。 如果让张燕自己攻打冀州,他其实没多少底气,但是有幽州给他提供粮草,粮草方面没有后顾之忧,以他黑山军百万之众,对上吕布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吕奉先再怎么厉害也只是一个人,骑兵在山里施展不开手脚,猛虎难敌群狼,数万大军一拥而上,纵然是勇冠天下的吕奉先也得认栽。 常山郡和赵郡的太守都是他的人,郡县的官兵不会妨碍他行事,中山郡的重兵需要防备幽州,如此一来,双方开战会输的不一定是他。 富贵险中求,公孙瓒之前只肯让出半个冀州就让张燕全力相助,如今刘虞开出整个冀州的条件,别说攻打常山郡,就是让他立刻攻打邺城都没问题。 就是说,勇气可嘉。 荀彧笑了笑,抬眼看向他们家主公,温声道,“以奉先将军他们的速度,俘获黑山贼众后应该赶得上夏种。” 几个武将开始撒欢儿,不让他们打尽兴怕是拽不回来,冀州能够用来开垦的荒地不少,山地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干,百万黑山军稳定下来,只要赶得上夏种,就等于冀州平白多了百万户口。 黑山贼本就是太行山附近的百姓落草为寇形成的祸患,能让他们继续安安生生过日子是最好的结果,对于那些实在不肯老实的贼寇,正好拿来杀鸡儆猴,免得让外人觉得他们的手段太温柔。 主公在冀州经营那么久,仁德之名已经传遍附近州郡,安抚招揽作乱的贼寇是他们家主公爱民如子不计前嫌,杀掉为祸一方的贼寇是他们家主公赏罚分明执法如山,不管怎么处理,都不会对他们家主公的名声造成影响。 郭嘉捏捏眉心,有气无力的补充道,“山贼也要吃饭,张燕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太行山中的贼匪平日里也是走哪儿抢哪儿,只要有口吃的,招安只是一句话的事情,那么多壮年劳力一旦成军,幽州、并州乃至乌桓、鲜卑都无法再对冀州造成威胁。” 养兵耗费甚巨,精锐骑兵更是百里挑一,山区不适合骑兵作战,留步兵在那里布防才是正经,只要能让贼众着稳定下来继续耕种,即便不编入军籍,对冀州而言也是一大助力。 几个人正说着,外面又响起敲门声,仆从将装着信的布袋送过来,说了信是哪儿来的之后很快退下。 郭嘉打起精神,“主公,文远又干什么了?” 原焕打开布袋,一目十行看完上面的东西,表情难以言喻将信递过去,“不是文远,是刘伯安,总之就是,你们自己看看吧。” 他以为公孙瓒和刘虞要继续相爱相杀的时候,两个人出人意料的撕破脸了,他以为那俩要大战八百回合的时候,结果更加出乎意料,只是眨眼的功夫,人家竟然已经打完了。 这么快的吗? 原焕有点不敢相信,但是张辽信上写的清清楚楚,容不得他不相信。 刘虞这些年在幽州的确很得人心,轻轻松松就聚起了十多万人对抗公孙瓒,只是这人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平时仁慈怀柔也就算了,打仗的时候你再软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劲? 开战之前斩首劝他不要开战的从事是稳定军心,到这里还很正常,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实在让他摸不着头脑。 公孙瓒手下白马义从只有三千余人,他也想要更多的兵,奈何养不起只能作罢,除去三千白马义从,其他兵马算不得亲信,在他与刘虞反目之后选择站在哪一方谁也说不准,不然也不会让刘虞轻轻松松拉起十多万大军。 刘伯安怀柔手段用多了,以为公孙瓒和胡人一样吃他那一套,临开战前几番叮嘱让士兵不要多伤人,只抓公孙瓒一个就行,百姓的房屋主宅也不能损坏,最好能不打扰百姓生活。 原焕:??? 上头的父母官开始干仗,百姓的生活可能不受影响吗? 仓促间聚起来的兵马本来就不善于作战,又被刘虞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毁坏房屋不要伤害百姓更不要焚毁城池,对上公孙瓒手下那些精锐之后,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反正看张辽信里的意思,他没见过打的那么容易的仗。 原焕缓缓吐出了一口气,说实话,这场面他也没见过。 第88章 烽火不熄 * 信件传了一圈又回到原焕手中,几个人的表情如出一辙的难以言喻,他们都没想到幽州之事能解决的如此迅速,更没想到刘虞掌兵会是这么个鬼样子。 难怪公孙瓒随随便便就敢开战,如果对手是这样的风格,就是没有粮草也能拉起队伍先打了再说,即便最后不小心吃了败仗,以刘虞的心性指不定哭两声就没事儿了。 以公孙瓒的实力,想在刘虞身上吃败仗可能性比刘虞率兵攻破鲜卑王帐还要小。 荀彧和郭嘉面面相觑,沉默半晌相继起身,“主公,我们回官署一趟。” “且慢,让沮公与、张儁乂等人来府上。”原焕捏捏眉心,让两个人坐回去等着,他们去官署需要时间,让别人来这儿同样需要时间,比起来折腾自己,还是折腾别人吧。 公孙瓒轻而易举把刘虞那十多万大军打散,不知道是张辽从中作梗还是他自己别出心裁,抓了刘虞之后没有一杀了之,而是把人关起来继续让他处理幽州内政。 就…… 不知道该怎么说。 公孙瓒和刘虞开战之前给朝廷打过招呼,王司徒没心情也没本事管幽州的事情,现在胜负已分,不管谁胜谁负,朝廷都要再派人过去做做表面功夫。 如今形势越来越乱,天知道王允会不会干出更令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 刘虞在内政上是个好手,对公孙瓒来说,只让刘虞打理内政不让他碰军务,军饷粮草的调度权掌握在他自己手上,以刘伯安的本事,幽州将士走哪儿都不会饿肚子。 公孙瓒能不能让刘虞老老实实当傀儡暂且未知,如果刘虞和他继续面不和心不和也就罢了,如果真的被吓破胆什么都不敢做,公孙瓒的日子过的舒服,幽州旁边的邻居可就没心情看热闹了。 官署离府邸很近,沮授等在官署中处理公务的人很快过来,张郃在城外军营,来回耗时长了点,等人齐聚书房,原焕他们已经把大致对策定了下来。 幽州周围有乌桓、鲜卑等胡人作乱,只要公孙瓒专注打胡人,他们就能和平共处,如果公孙瓒非要转战中原,以他们的实力也不是拿不下幽州。 说到底,幽州的后勤保障全看刘虞,没有刘虞操持内政,公孙瓒自己根本保证不了大军的消耗,刘虞能在短短几年之内积累起声望,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公孙瓒抢起东西来敌我不分,军队的粮草实在不够,即便是幽州的百姓他也照抢不误。 作战勇猛威震边疆的名声在胡人那儿的确好使,但是对幽州的百姓来说,比起时不时侵扰他们的公孙将军,显然手段怀柔并且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刘州牧更得人心。 总之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公孙瓒对他们的威胁不如张燕,只要中山、河间一带的驻防不出问题,幽、冀两州想打起来也不容易。 毕竟公孙瓒虽然脾气不好,但也不是没脑子的人,以卵击石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没有刘虞自作聪明从中作梗,他们的盟友关系不至于刚开始就破裂。 至于刘虞那边,派人去幽州盯着情况,冀州附近除了想和他争夺冀州的张燕,应该没有第二个敢光明正大和他为敌的势力。 * 幽州形势风云变幻,快的让人来不及反应,短短几天的时间就从两家分庭抗礼变成公孙瓒一家独大,不说别人,连张辽这个当事人都愣了好久没反应过来。 他只是和公孙瓒互拍马屁喝了几天酒,连许下的借粮都没来得及给他们家主公说,怎么战事就结束了? 刘虞那么不顶用的吗? 张辽原本觉得公孙瓒和刘虞撕破脸皮后会是一场苦战,刘虞再怎么说也是一州牧守,是他公孙伯圭的上官,如果轻轻松松就能被击败,他也不会憋屈那么长时间。 他们兄弟话已经撂这儿了,他也不推脱那么多,就一句话,等冀州那边平定黑山贼腾出手就来帮兄弟推翻无良上官自己当家做主。 张文远长这么大头一次见这场面,刘虞聚起十多万士兵准备讨伐公孙瓒,他都想好怎么带公孙瓒逃到冀州休养生息重振旗鼓了,白马义从以一当十,再怎么是精锐也没法和十多万大军正面对抗,对方人数比己方多了十多倍,三十多个打一个车轮战也能把人耗死,这种时候逃跑保存实力不丢人。 他看着来势汹汹的刘虞大军心里犯嘀咕,当然能看出公孙瓒也有点发憷,拉起大旗的时候豪情壮志,真对上十几倍于己方的兵马,天王老子来了也得怂。 谁知道在他琢磨怎么提出逃跑才不那么丢面子的时候,否极泰来又给了公孙瓒逆风翻盘的机会。 张辽很懵,他是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在士兵拼死拼活打仗的时候下令不准伤害敌方的士兵这种匪夷所思的命令,战场不是玩闹,你不杀人家,人家反手就把你杀了,他图什么啊? 公孙瓒就是个披着官兵皮的土匪,俩人在幽州共事那么久还不知道对方的脾性吗? 他让士兵顾忌这顾忌那能不见血就不动刀,公孙瓒可没那么高的觉悟,人家平时日子过不下去就能劫掠自家百姓,正儿八经拉起大旗开始打仗更不会在意百姓的死活。 这下可好,白马义从甚至没有全部出动,顺风纵火,趁势突袭,只不到一千人就把对面十几万仓促聚起来的大军打的落花流水,这都什么事儿啊? 张辽捶捶脑袋,他觉得他最近劣质酒水喝太多不小心把脑子给喝坏了,主公说的没错,出门在外不能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想吃什么喝什么回自家地盘随便造作,在外面干什么都要谨慎,尤其是酒,说什么都不能多喝。 “文远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坐着?”公孙瓒最近春风得意,走起路来虎步生风,找到张辽二话不说先来个兄弟间的熊抱着,然后才勾肩搭背进院子。 他把刘虞关在官署里打理幽州内政,这些天仓库的粮食想拿多少拿多少,将各郡县官署里的刘虞亲信清理了之后更觉得神清气爽,以后这偌大的幽州只有他一个人当家做主,上头没有人钳制的感觉好极了。 他公孙伯圭也不是恩将仇报之人,冀州原州牧给他示好,他也没有与冀州为敌的打算,文远老弟在将军府那么多天,也能看出他不是那种喜欢弯弯绕绕的人,兄弟之间真诚相待才更处的长久。 张辽打起精神应对兴奋过头的公孙将军,熬过开头必备的互相吹捧,不知道第几次提出要回冀州,“幽州安稳,伯圭兄前途无量,辽在府上叨扰多日,再不回邺城回禀只怕主公要怪罪……” “今儿过来就是说这事儿。”公孙瓒这次没有阻拦,人家张辽只是奉命来给他示好顺便送点粮食,一直耗在这儿也不是事儿,拖久了保不准冀州方面以为他心怀不轨扣留他们的大将,交好不成反结仇。 刘虞被他扣下暂时是老实了,他对粮食的需求没那么紧迫,就是这细盐……是不是可以让原州牧稍微放开一点点往幽州售卖? 辽东有盐场,他不知道那细白如雪的盐巴是怎么造出来的,但是只要原州牧开口,辽东的盐场他们可以共同开采,幽州地方不小,只要原州牧愿意,他们能一块儿赚的盆满钵满。 之前和原州牧没有太多联系,这话他也不好意思开口,现在有文远老弟在,能不能在原州牧面前说几句好话,毕竟民以食为天,什么时候都缺不得盐。 张辽略有些惊讶的看了公孙瓒一眼,很快调整好表情笑道,“伯圭兄说的哪里话,只要用得上兄弟,兄弟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是细盐事关重大,具体如何还要等回禀主公之后才能知晓结果,不过伯圭兄放心,辽此番回去必会尽力周旋,尽量给伯圭兄一个满意的答复。” 先说好哈,他“尽量”是肯定“尽量”了,但是冀州的主事人不是他张文远,他们家主公如果不同意,他再怎么“尽量”也没有用。 公孙瓒大笑两声,拍拍这上道的小兄弟,能有这话就已经很高兴了,“文远明日启程,今日为兄先为你践行,正好今天没有正事,你我兄弟二人不醉不归。” 呵,刘伯安那老小子还嘲讽他打理不来内政,那就看看他们俩究竟谁厉害,老小子处理小事儿还行,像盐铁这种大事儿还得看他公孙伯圭。 张辽听见“不醉不归”四个字就开始头疼,他不是不爱喝酒,实在是在主公身边太久胃口被养刁了,寻常酒水喝下去没滋没味,喝多了还不够折磨人。 难怪奉孝先生被主公拿捏的死死的,他这种不嗜酒的人时间长了尚且觉得外面的酒水难以下咽,对奉孝先生那种酒鬼、咳咳、酒中君子来说,喝过来自天上的琼浆玉液,再喝凡间的浊酒肯定更加无法接受。 也不知道该可怜公孙伯圭没喝过真正的美酒,还是可怜他自己喝过真正的美酒却只能继续喝寻常劣酒。 唉,他们都好可怜。 * 山青花欲燃,日暮苍山远。 金乌西坠,绵延数百里的太行山尽数笼罩在沉沉暮色中,远处隐隐传来倦鸟归巢的鸣声,幽怨凄凉让人忍不住头皮发麻。 散落在山中的寨子里,到处挤着低矮的帐篷,寨子里的房子是大人物的住处,只有统兵的首领才能住,听命行事的小兵只能随便找地方窝起来,能挤进帐篷已经是运气不错。 山里的气温本来就比外面低,就算外面已经开始回暖,山里的傍晚也还是透心凉。 不起眼的角落里,浑身脏兮兮的少年靠在树上,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干硬的饼子,周围不少人的目光落在他手里的硬饼子上,被他察觉之后立刻凶狠的瞪回去,“看什么看?想打架?” 此话一出,那些眼馋饼子的山贼慌忙收回目光,嘟嘟囔囔骂了几句连人带铺盖全部挪去别的地方,这小崽子年纪不大力气不小,打起架来忒狠,惹不起他们躲得起。 少年三两口把饼子塞进嘴里,站起身来活动筋骨,成功把身边的真山贼吓跑,然后走到山壁旁坐下,“子义啊,你饿了吗?” 脏兮兮凶巴巴,正是混入山贼内部的小霸王孙伯符,还有从泰山郡赶来帮忙的太史子义。 太史慈抬头看了他一眼,抿了抿唇什么都没说,只是把自己怀里的半张饼子递过去给这半大小子垫肚子。 他在泰山的时候见过乌程侯,乌程侯见他和臧霸等人时称兄道弟,乌程侯的儿子见了他也称兄道弟,辈分是不是有点乱了? 算了,等解决完黑山贼,回去之后再琢磨这些,实在不行,只能各论各的。 其实这种假扮山贼混入敌人内部的事情让臧霸、孙观他们来更合适,泰山贼的贼头子们连装都不用装,扒了那身官府眉头一竖就还是那个贼头子。 只是泰山贼名气太大,和张燕手下的黑山贼相比也毫不逊色,同为割据一方的贼头子,张燕不可能对臧霸他们毫无了解,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来的只能是一身正气的太史慈。 黑山贼的队伍不比黄巾贼规整,各派系之间也是争斗不断,除了张燕那个大首领,底下大大小小各种首领足有数百个,毕竟贼众的数量在那儿放着,就算有几百个首领,分到每个首领手里也有几千上万人。 如果是正儿八经训练出来的兵,即便只有三千人也是了不得的势力,不过放在黑山贼身上,三万人也不一定打得过人家三千。 这些山贼说是贼,其实大部分都是连状况都没搞清楚就被当成贼的流民,黑山贼大大小小几百支队伍,贼头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手下有多少兵,底下的人也不知道上头管自己的是谁,别人干什么他们也干什么,有口吃的能活命就行,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如果不是混乱成这样,他们也没那么容易混进来。 太史慈以为他们两三千人混进来,就算大部分人瘦的皮包骨和寻常黑山贼看不出区别也会被怀疑几天,两三千人不是小数目,站在一起也是乌泱泱一片,猛不丁多了那么多人,黑山贼的各部头领肯定会有所察觉。 结果可好,他们自己战战兢兢,别人根本什么都没注意到,甚至因为贼众数量太多,他们自己连自己人都分不清,正好张燕和冀州开战,源源不断有山贼朝山里来,区区两三千人混入山里宛如水珠落入了大海,浑然一体看不出任何痕迹。 太行山一眼望不到头,里头的山贼几乎都是赤手空拳,有武器的没几个,那些有武器的也多是拿着农具充当武器,可以和官兵有一战之力的只有张燕手下的那几万亲兵,至于现在横七竖八窝在山里的人,到了战场大多只能白白送命。 孙策啃着难以下咽的硬饼子,可算知道这人为什么能从青州带走那么多人,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时候,一张饼子就能让人卖命,他毫不怀疑现在把这半张饼扔到人群里,那些人立刻就能抢的头破血流。 他本来觉得自己很能吃苦,自小在军营里操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那么多苦日子都熬过来了,让他来扮山贼肯定不在话下。 但是真的混进山贼堆里,他才发现之前想的还是太简单了,要不是及时和太史慈会面学了几招,他可能刚进山就被人发现端倪。 他以为的能吃苦,在这些真正走投无路的人面前什么都不是。 能吃饱肚子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难以企及的愿望,除掉张燕之后,想招揽这些随波逐流的山贼几乎没有难度,只是不知道他们家主公是怎么想的,冀州又能不能容下那么多人。 人多了才更容易练出精锐之师,这年头当兵的大多也就是混口饭吃,他们冀州法度严明,不会发生克扣军饷的事情,这条件放到什么地方都能名列前茅。 回头找机会和主公说说,张辽高顺他们手底下都有精锐,他也想有,而且他很好打发,按着张文远的兵马配置来安排就好,如果主公实在看得起他,按着吕奉先的规格来他也没意见。 不管手底下多少人,他都觉得自己没问题。 就是那么自信。 小霸王想着这次回去论功行赏该怎么说,吃掉手里仅剩的饼子,揉揉嚼的发酸的腮帮子准备休息。 养足了精神才好打仗。 只是他刚刚闭上眼睛,山寨里就走出了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孙大虎,哪个是孙大虎?” 虎崽子眯起眼睛,抹了把脏兮兮的脸站起来,抱着手臂扬起下巴,怎么看怎么骄横乖张,“这儿呢,找小爷干什么?” 那汉子沉着脸走过来,上上下下将他打量了好几遍,冷笑一声挥着拳头冲过去,“在这寨子里称爷,你算什么东西?” 孙策撇撇嘴,毫不退缩的迎上去,就算他已经好些天没吃饱过,对上这种水平的家伙也能以一挑十。 旁边的人看他们打起来连滚带爬的跑远,生怕不小心伤着自己,太史慈眸光微闪,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走到山寨门口的几个人,唇角扬起一抹不甚起眼的弧度。 大概是孙家小子前几天打了几十个抢他食物的山贼被上头注意到了,注意到才好,进了山寨才好和外面里应外合。 孙策和太史慈想到了一起,和那汉子打架故意没

相关推荐: 欲火燎原   从李元芳开始   月下梢   NBA:开局打破历史记录   [娱乐圈同人] 我在杂志社当主编   召唤师:我能萌化一切   上头   奶爸的文艺人生   鼎立炎黄   红楼小侯爷